《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词鉴赏

2024-04-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词鉴赏(精选7篇)

篇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词鉴赏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以上为扬州市试题)

3(哈尔滨市)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 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

(以下为20扬州市中考题)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黄冈)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以下为梧州中考题)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的变幻无常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伤感低沉”转为__________。这

诗两句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07年衡阳中考题)

8.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前四句写的内容是什么?抒发的.情感是什么?

内容:

同感:

9.第一联作者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式出自己_______________这情。

(以下为沈阳中考题)

篇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词鉴赏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仁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

的意志。

答案:

1.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3.C

4.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6.D

7.积极乐观(慷慨激昂 表达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现在人们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

8.内容:被贬的时间、地点和被贬的生活。

情感:长期被贬的委屈和愤懑。

9.凄凉地 弃置身 被贬后的愤懑不平

篇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词鉴赏

一、理解诗意

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笔者以为应该先让学生试着朗读,教师再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把学生语音、节奏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适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基本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让学生理解诗意后,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感情,朗读起来就会更准确一些。

二、体会感情

在教学此诗时,引入背景知识,体会诗人的感情。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官二十多年后的感慨。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宝历二年(826年)冬应召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刘禹锡从永贞元年贬官朗州司马,至宝历二年冬罢和州刺史,经历约二十二个年头,估计回到洛阳当跨进第二十三个年头了,所以说置身凄凉的巴山楚水间有二十三年了。再通过典故“闻笛赋”“烂柯人”,让学生明白这段漫长的流放生涯对刘禹锡打击之沉重,以及此刻其心境之低落,内心的凄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只按诗意解读,就很难理解诗人对“新贵们的讽刺”,这里如果引入了刘禹锡写的赴玄都观看桃花的诗句“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就很好理解了,他被贬出京城后,又有多少新人得势擢升,所以说“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联系两诗就能比较清楚地理解诗中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与无奈了。“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联,表现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并不消沉的精神。可从诗人《再游玄都观》一诗看出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忘却自身的悲愁,已经失去的岁月再不可能返回,但是毕竟过去的就过去了。那些曾经得势的权贵们现在在哪里呢,我还是又回来了,那种豁达溢于言表。

三、把握意象

学习古诗词如果把握好诗词的意象,就会更容易理解诗意了。所谓“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这里“巴山楚水”那种偏僻荒凉让人生畏,但是诗人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三年,可见诗人内心的苦楚。“闻笛”就能引发对往事的怀念,“烂柯”表现了时代变迁、人事皆非的沧桑感。“沉舟”“病树”自比,不被重用,“千帆”“万木”比喻那些得势的新人,表现诗人内心难受。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诗人对政治革新不被理解的不满,对因循守旧的新权贵的蔑视与嘲讽,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四、想象意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本首诗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诗人当时那种境遇。诗歌开头回顾被贬历程,写被贬地的荒僻;贬时之漫长,为全诗定下基调。接着感叹人事变迁,运用典故,作者孤身只影,远离家乡,重返旧地,仿如隔世,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再展望未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同时也有充满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最后听歌举杯抒怀,是诗人对白居易关怀的感激及相互慰勉;表现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全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从整体上来看,诗中虽然流露出感慨与不满,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消沉,相反却是振奋,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篇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析: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意思是他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属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传说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儿童在那里下棋,他就在一旁观看。一局棋刚完,儿童对他说,“你的斧柄(柯)已经烂了。”王质回到家乡,见同代的人都已死了,原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沉舟”二句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末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作者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篇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酬”是应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西晋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王质;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生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6、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蕴涵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

5、A

篇6:改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十三年前的一个清晨,“大人,今日上朝……”忠诚的老仆人不无忧虑地欲对我劝言。摆了摆手,老仆依言退下。“想叔文兄与我励精图志,欲谋大唐社稷千秋万业。却遇有这多困难,前途难测。……”

长吁之际,迎接圣旨的传唤声一声高过一声。大内的陈公公手捧黄卷,落下这般寒心的.圣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叔文等人假借革新之名,妄图坏我大唐江山,今贼首已授。姑念刘禹锡平日忠心侍主,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贬出长安,谪往巴蜀。钦此。’”“臣领旨。谢主龙恩。”山呼海唤之后,我流落在蛮荒之地,日子苦不堪言。瘦了好大一圈!

数年后某日,陈公公又来了。“刘禹锡,领旨谢恩吧。皇上让你奉诏回京了!”

唉,赶了几天几夜,终于来到了繁华胜地——扬州。亭台楼阁,红花绿柳,眺一江烟锁雾笼,望商船往来穿梭。“天上一日,世上三年。”想我刘禹锡,刘大官人,长久流居巴蜀之地,这般花团锦簇、这等丝竹歌舞,岂是能见能闻?生疏了,生疏了!古有记载:东晋王质入山砍柴,见两个仙童下棋,便坐一旁观战。花开花落,不知几个春秋。一局终了,斧头已锈,斧柄已烂。下山归来,村中已过百年,人事全非。

今我刘禹锡犹如村中人,一落千里之外,不识烟柳胜地了!乐坊间,笛声清越悠扬,“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昔日稽康一曲《广陵散》,天下闻名。名士作古,名曲失传。幸得向秀《思旧赋》一文,尚有只言片语。“叔文,你今又何在?”一路行,一路想,骨头都快散架了,见路旁酒旗招展,不妨借这小客栈歇歇。“这不是白居易白兄吗?”他乡遇故知,我欣喜若狂。

“白兄,如今为何做这般打扮?”见白居易衣襟松散,发乱冠斜,狼狈不堪。

“来得正好。认识的最好。快付酒钱!”一旁的店小二一伸手,直指我的鼻间。

“唉,一文钱难倒斯文人。”白居易连声叹气,“刘兄,我短了他几个铜板。他竟这般……斯文扫地!”

“小二,这几两银子拿着!再上几葫好酒、几盘好菜,今我要与白兄痛饮几杯!”我意气风发地吆喝起小二。

“有银子。没问题!好酒好菜,来——”小二立即张罗去了。

几杯黄酒下肚,酒入愁肠愁更愁。

“刘兄。你诗名享誉全国,路人尽知;凭此即可青云直上,不想你……来,为弟的我敬你一杯!”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名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砣。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立起身,拿着筷子,敲着盘子,引啸长吟。

“白兄……”我不禁也立起身来。

篇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词鉴赏

一、充分利用好“知人论世”, 使古诗教学摆脱粗疏状态

1.“知人论世”应成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 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教师只有首先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 把握文本的精髓, 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然而, 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受到应试因素的干扰, 对于在中考中通常只考“记忆默写”的古诗不进行文本解读, 所谓“知人论世”不过是文学常识的机械性学习。

古诗作者的写作不是孤立的行为, 其世界观与艺术创作理想就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所以, 要真正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就必须了解其人生经历、世界观、审美倾向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这种因果关系去把握作品的内涵。因此, 教师在研读文本时有必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收集资料, 并利用它们去诠释作品, 而不是仅仅把它们当成一般的文学常识。在古诗教学中, 对于作家的生平经历、品性修养、其他作品的“知人”、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身处的生活环境的“论世”, 就必须成为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所针对地“知人论世”, 并结合具体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对于古诗的教学, 李海林教授在《李海林讲语文》一书中指出两种教学指向:一个是文学鉴赏指向的教学, 一个是文化传承视角的教学指向。这两种教学指向并非泾渭分明, 但都离不开“知人论世”。

文学鉴赏指向的教学重在古典诗歌的节奏韵律、表达手法与意境等内容;文化传承指向的教学则重在古代诗歌文化教学, 主要学习古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与审美方式等内容。文学鉴赏指向的教学要结合语境落实重点词语、重点诗句, 同时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体会诗歌意境。备课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诗人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身处的生活环境有所了解。文化传承指向的教学则将教学内容落实在理解诗歌所展现的审美世界、领会诗人的人生感悟、理解探寻诗歌承载的文化意义乃至与诗人的人生观产生共鸣之上。这要求教师有针对地对作家的生平经历、品性修养、性格特点及这位作家同时期其他作品、不同时期的同题材作品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研究学习。

在教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前的备课过程中, 细读诗作产生感悟后, 我又阅读了《刘禹锡评传》和刘禹锡的部分重要作品, 较为系统地了解了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同时期的诗文, 再次回顾了学生学习过的《陋室铭》和《秋词》, 发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所呈现的诗风及诗人傲岸不屈、意志坚定、奋发自励的人格魅力都是极富代表性的。鉴于此, 结合该诗的作品特点和对于学生学情的初步了解, 我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教学中将文学鉴赏指向和文化传承指向融合, 教学内容定为:反复诵读, 品析诗歌,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结合诗人人生经历以及相关作品, 感受、理解诗人的情感, 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其中后一点作为教学重点。

二、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自主收集、筛选信息;运用“知人论世”的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建议应该对我们在古诗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策略有所启发。

1. 在预习阶段, 应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筛选信息

初中学习阶段的古诗通常都较短小, 预习过程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少。在预习环节中, 教师可以根据文本解读的需要, 要求学生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也可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联系学过的同一作家的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作品, 在初读古诗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慢慢学会筛选、整合信息, 为课堂上的阅读生成打下扎实基础。

在教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前, 学生已学过《秋词》和《陋室铭》, 对刘禹锡的情况已有初步了解。鉴于此, 我布置的预习作业就是温习《秋词》与《陋室铭》, 注意这两部作品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创作时间、背景, 让学生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 感受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2. 课堂教学过程中, 依据学生的学情, 适度、适时地运用“知人论世”

语文教师们习惯将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等介绍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开头, 这种做法在实践中逐渐被否定。其后, 课堂上开始出现大量引用资料进行所谓“知人论世”的现象。这种做法和前者犯了同样的错误。一切无视学生认知程度的教学手段都是无效的。“知人论世”最根本的目的, 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深入文本。因此, 有效的“知人论世”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

在教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过程中, 学生在预习和“温故”环节已经基本了解了刘禹锡的经历。但是, 刘禹锡在被贬二十多年过程中的起伏及其人生态度, 是学生忽略的部分, 而这一部分恰恰有助于学生体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适当提供这一部分的背景知识。在什么时候提供这些材料呢?一句话———适时穿插。在备课过程中掌握不少阅读背景资料的教师不必拘泥于程式, 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现状, 及时、大胆地调整教学环节。

在教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细读诗歌首联”的环节时, 学生敏锐地感受到了“凄凉”“弃置”所传递的凄楚与愤懑。但在体会“二十三年”时, 只感受到了“时间之长”。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诗人此时心情的理解, 我将备课时整理的一组材料提供给学生, 介绍了永贞元年 (805) 至宝历三年 (827) 作者的生活经历。学生看过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二十三年, 正是诗人年富力强、欲将冲天抱负付诸实践的时期。但是, 所有的宏愿在这二十三年中灰飞烟灭, 所有的期待在这二十三年内化为泡影。此时此刻, “知人论世”策略的应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生更切近地体会到了诗人愤懑的内心世界。

在颔联的解读过程中, 学生凭自己的阅读直觉对“怀旧空吟闻笛赋”产生了一些误读, 认为“怀旧”“空吟”是对亲人的怀念。在利用课文注解理解“闻笛赋”这个典故的基础上, 我适时插入对“永贞革新”失败后王叔文、柳宗元等好友不幸遭遇的介绍, 在这样的“论世”材料的介入下, 学生自然而然纠正了对于颔联的误读。

有了首联和颔联的感情铺垫, 面对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变化, 学生的疑惑不约而同地产生。有学生提问:“对刘禹锡来说, 人生已过大好时光, 经受了这么多年命运的折磨, 何来勇气展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气?”也有学生认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以“病树”和“沉舟”自比, 所表现的并不是刘禹锡的乐观豪迈之情。仅凭对诗句字面意义的解读和诗歌意境的体会, 很难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此时正是读懂读透这首诗、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的一个绝好的教学契机。我这样提示学生:“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是解读诗作的一种方法, 当我们想要更全面地把握诗歌感情的时候, 还有另外一个方法, 那就是了解作者的经历、性情, 去看看他同一时期的作品。”我先让学生联系预习环节中的内容, 想想早于此诗一年所做的《陋室铭》和贬官之初所写的《秋词》, 体会处在人生低谷时期的刘禹锡的精神状态;进而请学生思考:处在人生低谷的刘禹锡精神如此昂扬, 那么此时他应诏回京, 会是怎样一种心情?随后, 我又屏示《玄都观桃花》和《重游玄都观》两首小诗, 讲述了刘禹锡两度还京却初衷不改的故事。在这些材料的启发下, 诗人傲岸不屈、执著追求、奋发自励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当他们再次诵读颈联和尾联时, 彭城诗豪的形象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3.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避免的错误做法

(1) 教师对备课过程中涉及的背景资料不加选择, 一味“知人论世”, 剥夺了学生自主收集、筛选信息的权利, 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接触, 将语文课变为文史资料堆砌课。 (2)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作家, 教师忽略了对其诗作的“知人论世”, 讲解时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3) 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具体学习情况, 按照预设照本宣科, 为“知人论世”而“知人论世”。

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针对苏教版的教学建议中提到:“研习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 特别是具体作品的写作背景, 并能利用它们去诠释作品, 而不仅仅是把它们当成教学中读一般的文学常识。”语文教师只有用心把“知人论世”当做一种有效策略去思考、去落实, 才能在古诗教学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能力提升培训个人总结下一篇:快要毕业了-同学回忆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