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2024-04-10

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精选15篇)

篇1: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诗词大全

梦扬州

作者:秦观  朝代:宋  体裁:词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篇2: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梦扬州·晚云收

宋代秦观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译文

傍晚时分,在栽满了杨柳的堤岸上,一场蒙蒙细雨刚停。怎么去年的燕子还不见飞回来呢?真让人心烦,正是春天,可让人已有了秋寒的感觉。小栏外面春风轻柔,恋人尚未归来。蜂儿经过一春的辛劳,收获甚丰,诱人的蜜香都透过绣帏浓浓地散发着。而自己心里却没有一丝甜意,恋人只说到江南一带去了,可江南那样遥远广大,到底在何处呢?正苦苦地想着,耳边又传来鹧鸪讨厌的啼叫声,更使人不胜忧愁。

我记得,曾陪你一起宴游,为了报答你优美的舞姿和清妙的歌声,我用丽锦为你缠头。我迷恋酒色,长时间地淹留在扬州,还不是因为你吗?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骑马去游乐,直到天黑了,才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可抬头望翠楼时,你每次都卷起帘子,在等待着我。可惜现在我俩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会。想你想得我心绪烦乱,只能在梦中频频地与你相会了。

注释

梦扬州:《钦定词谱》云:“宋秦观自制词,取词中结句为名。”又云:“此调只此一词,无别首可校。”可知此词为少游创调。《花庵词选》及《草堂诗馀》别集题作“中春”。

柳塘:栽植杨柳的池边堤岸。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宋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烟雨:濛濛细雨。

燕子未归:言春社未到。燕子春社来,秋社去,又称“社燕”。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农历二月二十左右。

恻恻(cè):寒侵肌肤的感觉。

东风软:春风柔和。

花蜜香稠(chóu):《词谱》作“阴密”,《花庵词选》及毛本作“花密”。“密”与“稠”对举,义较胜。疑宋本有误。

鹧(zhè)鸪(gū):鸟名。

缠头:唐宋时以锦彩赏赐歌女舞妓,称“缠头”。实指赏赐的酬金。

殢(tì)酒为花:沉溺于酒色之中。为花,张本、毛本作“困花”。

醉鞭(biān)拂面:酒醉中用马鞭在脸上轻轻拂拭。唐白居易《晚兴》诗:“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翠楼:华美的高楼。后多指女子所居。

佳会:犹佳期。指与所欢的约会。

离情正乱:离别的痛苦正使心情烦乱。

创作背景

据秦瀛(yíng)《淮海先生年谱》,宋元丰二年(1079年)正月十五日,少游将如越省亲,这首词便是少游在外冶游时怀恋扬州的一位歌妓而作,以艳语写乡情。

赏析

《梦扬州·晚云收》是一首咏离愁忆往事的词。表现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愁怅和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词之上阕,写绣帏中人对征人的思念。上片先写引起对情人怀念的时令节气和周围的环境气氛。开头三句写向晚天气转晴,浓云散去,柳塘畔烟雾般的濛濛细雨刚刚停止。所以要选择“柳塘烟雨初休"这个镜头,因为烟雨后的柳塘春意更浓。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水涨秋池而动乡思,此词当亦从此得启发,以“柳塘烟雨”诱发对征人的思念。另一方面“柳塘烟雨”画面优美别有一番风光,对全词的气氛和整个意境都起着重要的烘托渲染作用。接下两句明确点出了节气时令。“燕未归”自然是早春,天气“侧恻轻寒如秋”正是早春天气的特点。云“燕子未归”,虽切时令,实则借喻人未归也。“恻恻轻寒似秋”,写室内思妇的感觉,因是孤栖独处,故而备觉清冷。下面四句写了环境气氛。她走到室外,抚栏远望,顿觉一阵柔软温暖的`春风,吹进绣帏。东风还带来了浓浓的花香,熏人欲醉。仅此数句,不仅写出了室内外的温差,而且写出了思妇感情的变化。她凝望江南,觉得征人远去,不知此刻到了何处。“人何处”,通常写思妇情怀。如李清照《永遇乐》云:“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此思其夫赵明诚之语也。这里的“人何处”,当是指身在江南的词人。少妇孤单伥惘的情绪充分表露了出来。正值少妇凝神思念之际,忽然传来鹧鸪的啼声,把她从沉思中唤醒。着一“破”字,颇有如梦初醒之感。

上阕凡三个层次:一层自起句至“轻寒似秋”,写时令及思妇在室内之感受;二层自“小栏”至“香稠”,写思妇走到室外,乍感春意如许;三层自“江南”至“春愁”,写思妇对江南征人的怀念。层层转折,自然而流畅。

下阕主要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借杜牧诗意表达了对“丽锦缠头”、“殢酒困花”放荡生活的智慧。过片前三句“燕游”、“妙舞清歌”、“丽锦缠头”都是对往日欢乐生活的追忆,自然也是留在主人公印象中最深刻的东西。下面两句明确道出了“十载淹留”的原因。接下来三句是对自己往日形象的回忆,虽然只是生活场面,却可概括当时生活的基本状况。宴会深夜才敖,醉中归来的主人公用马鞭拂拭着脸面,用朦胧的醉眼向楼上观望,看见“帘卷金钩”知道心爱的入儿尚在等待自己归来未寝。最后三句是欢乐的日子中断了,分离的愁苦之情正纷乱地缠绕着自己,只有梦中才反复回到过去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梦中重温过去生活。“频梦扬州”并非真的梦见回到扬州,而是指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所以这样写,意在点示“梦场州”。

词之下阕,抒征人之离情。在读者面前展现的不是今日之情景,而是昔时宴游生活。词人用“长记”二字轻轻带起,与望海潮》其三“长记误随车”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时词人漫游距离家乡仅百余里的扬州,听歌赏舞,殢酒困花,极浪漫纵恣之致。“酬”字以下四句,把在扬州的宴游,作了高度的概括。“十载因谁淹留”,化用小杜“十年一觉扬州梦”诗句,却无痕迹,言外之意便是“赢得青楼薄悻名”。“因谁”二字,十分含蓄,说不清是留恋还是悔恨,因而颇值得读者回味。

“醉鞭”以下至“金钩”,写自扬州回家。他在扬州逞足游兴,带着十分的满足,三分的醉意,垂着醉鞭,迎着拂面的春风,回到高邮。远远望去,只见翠楼上,绣帘高挂,说明室内有人。“帘卷金钩”,颇似《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之“宝帘闲挂小银钩”,给人以幽闲恬静之感。

篇3:钱随盐转扬州梦

原来, 他的“大领导”康熙皇帝来了。

这是有名的康熙六下江南中的第五次, 也几乎是史籍上记载, 扬州地方接驾排场最大的一次。康熙大方请客, 曹寅率众官员慷慨买单, 最热闹的一天, 宴席足足摆了100桌。

曹寅的大手笔感情投资, 马上就有了回报。动身返京之前, 康熙下旨, 给各捐银二万两修扬州行宫的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 (曹寅的大舅子) , 分别颁授荣誉职衔, 其余捐资商人, 同样有赏。

“两淮盐赋, 实居天下诸司之半”

这一年, 离明清交替之际血腥的“扬州十日” (1645年阴历四月) , 刚好过去了一个甲子。经过康熙一朝的励精图治与安抚怀柔, 大清的江山日益稳固, 昔日惨痛的杀戮记忆已渐行渐远, 扬州又恢复了延绵千载的繁华景象。

曹寅先后四度操办康熙南巡的接驾事宜, 此中盛况, 由他的孙子曹雪芹写进了不朽名著《红楼梦》。曹寅有那么大的能量, 当然得益于他督导下的扬州盐商之过人财力。

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出版的《两淮盐法志》中称:“夫山泽之利, 盐赋为最, 而两淮盐赋, 实居天下诸司之半。历汉晋唐宋元明, 榷盐之法, 代虽屡变, 要不过裕国、便民、惠商、恤灶四者。”也就是说, 盐业生产历朝历代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而两淮盐税收入对国家尤为重要。

明清时期的两淮盐场, 即今江苏省淮河南北沿海的海盐产区, 所产之盐, 均以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为集散分销中心。清沿明制, 在扬州府城内设都转盐运使司, 统筹管理。曹寅及李煦轮流兼任的两淮巡盐御史, 名义上行督察之责, 因为是皇帝亲信 (曹寅母亲是康熙的乳母, 康熙为皇子时, 他曾入宫侍读) , 实际权力反在行政长官盐运使之上。

一般估计, 康熙朝全国盐的年销量在12亿斤~15亿斤之间, 两淮盐场约占三分之一, 即4亿斤~5亿斤上下。按雍正元年 (1723年, 康熙逝世次年) 两淮盐场主要分销区汉口的批发价算, 这些盐总值为白银700多万两, 应纳盐税约200万两。再刨去采购、包装运输及工资等必要开支, 有学者认为, 每年落入扬州盐商们囊中的利润, 不下350万两。

这350万两银子, 究竟价值几何?18世纪早期, 正是康雍乾盛世中段, 社会稳定, 物价不高, 一两银子在贵州等内陆地区可购米二石 (360斤) , 即使江宁 (南京) 之类消费水平高的大城市里, 上等白米一石价格也就一两多一点。照当前大米市价人民币每斤2.5元~5元计算, 那时候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约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900元。

换言之, 康熙年间, 扬州盐商每年的盈利, 按米价折算, 很可能不下人民币30亿元。

兵火与商战

扬州作为一座著名商业城市的历史, 超过两千年。西汉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 开凿盐河 (古运河前身) , 便是看中广陵国 (扬州旧称) 一带的物产与地利之便, 企图据此叫板中央政府。

700多年后, 隋太子杨广驻节广陵, 大兴土木, 修建了气魄更大的江都城。他登基后力促开挖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为扬州在唐宋两代的超级繁荣奠定基础, 唐王朝实行食盐专卖政策, 也成为扬州城市经济起飞的重要因素。唐代流行“扬一益二”的民谚, 意即工商业之发达以扬州为首, 益州 (成都) 次之, 甚至超过了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

到了明代, 两淮盐业达到极盛, 盐场地位冠于全国, 扬州也以总揽盐业集散运销为契机, 迎来了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三度辉煌。

说到明代扬州盐商的兴起, 不能不提“开中法”。按《明史》的说法:“召商输粮而与之盐, 谓之开中。”原来明初北方长城一线, 仍面临蒙古诸部落 (如瓦剌) 的强大军事威胁, 不得不设辽东、蓟州、大同等九大边镇, 重兵屯守。数量庞大的边防军所需粮草的长期供应, 成为朝廷头疼的问题。

为调动民间商人的积极性, 明政府允许他们运粮支边后领取“盐引”, 到产盐区换取食盐, 再转运指定区域销售。因盐业属垄断经营, 又得到政府刻意的政策倾斜, 盐商利润, 可想而知。

“开中法”率先在两淮盐区实行, 扬州得天时地利之便, 吸引来自陕西的秦商及山西的晋商 (合称“西商”) , 大批南下。而近水楼台的徽州商人, 也闻风而至, 参与扬州盐业巨大利益的争夺, 上演了一出出跌宕起伏的商战好戏。

清军入关南下, 在两淮、江浙一带遇到最激烈的抵抗。那是明朝龙兴之地, 汉族士大夫传统积淀也最深厚。漫天战火中, 有明一代扬州盐商累积的万千财富, 转瞬灰飞烟灭。

但任何一个问鼎中原、追求长治久安的中国王朝统治者, 都不能不重视富庶的江南对国家财富蓄积的有力贡献。一如前述康熙朝《两淮盐法志》所言, 康熙极力支持包括两淮在内的盐业尽快恢复生产, 以为国库提供源源不断的银两。

史料显示, 从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到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 , 在“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既定政策下, 占国家财政收入大头的田赋, 大半个世纪无变化, 而盐税占比则从不到9%, 增加至接近12%。

如果不是得到盐业日增的税收, 以及扬州盐商为首的商人不断捐输, 面对台海明郑政权有力挑战, 三藩之乱严重冲击, 以及西北准噶尔势力反复滋扰, 清廷能否度过最初几十年的统治危机, 实是未知之数。

从“煮海为盐”到“钱随盐转”

今天来到扬州的游客, 瘦西湖的亭台楼阁, 古运河的码头风情, 还有一生功过饱受争议的隋炀帝的陵墓, 都不会错过。那是这座千古名城历史辉煌的最佳标签。

如果想对昔日扬州盐商传奇般的财富故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可以漫步古城深处盐商故宅聚集的东关街区, 商帮会馆遗存最多的南下河街区, 以及保存至今的两淮盐业转运司署门楼, 凭吊一番。

在两淮盐业财富鼎盛的18世纪, 依赖盐业致富或谋生的扬州人, 上至官吏、商人、士人, 下至普通船工, 数以万计。曹寅、李煦之类亦官亦商的人物, 能一掷万金讨皇上欢心, 无疑是因为他们长袖善舞, 生财有道。

除了最大宗的盐业生意外, 18世纪前后, 经过扬州北运的水路货物, 来自苏州杭州的茶叶、布匹、原棉、油以及各种杂货, 占了相当比重。反过来, 从北方经扬州运往南方的, 则是小麦、大豆及腌制鱼肉等。

集漕粮、盐政及税关口岸于一身的扬州, 乾隆十四年 (1749年) 的关税定额约20多万两, 在全国40个税关中排名第七, 是每年上缴税银超过10万两的国内九大税关之一。乾隆时甚至有略显夸张的“盐课居赋税之半, 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的官方说法, 即扬州每年上缴国家税收, 仅盐税一项, 即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篇4:“扬州梦”

虽然,它比起黄帝的华胥梦来少一点飘渺的神话色彩,比起庄子的蝴蝶梦来欠一点诡谲的寓言格调,比起卢生的黄粱梦来逊一点讽世的哲理意味;然而,它却以浪漫风流的诗人风采、香艳氮氲的脂粉气息、委婉微妙的忏悔之情打动了历代骚人墨客的心弦——这便是“扬州梦”。

一些本无深意的素材,因多次被从各个角度去雕琢、描绘、渲染、附会,以致终于成了大家常用的具有某种深厚内涵的典故,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屡见不鲜的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扬州梦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几”。自从樊川先生的生花妙笔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遣怀》绝句之后,就几乎不断地有以“扬州梦”为题的作——它被敷演成小说、改编成戏曲、撰写成笔记,尽管情节发生了变化,主人公也已经变更,但“扬州梦”这个富于魅力的名称却始终不曾被“变”掉。

杜牧的《遣怀》诗是这样的: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扬州梦”之典盖出于此。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值得校勘。如第一句中,“落魄”一作“落拓”,“江南”一作“江湖”;第二句中,“肠断”一作“纤细”;第三句中,“十年”一作“三年”;第四句中,“赢得”一作“占得”。但这首诗的内容,却似乎没有什么需要考证的地方。

在《遣怀》写成之后,就有杜牧的同代人于邺写了一篇《扬州梦记》,把杜牧在扬州的“逸游之事”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于氏《扬州梦记》略谓杜牧随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封“奇章郡公”)在扬州做书记官时,年少风流,耽于声色,“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牛僧孺暗中派人保护他。几年后,杜牧被召入朝做御史,牛僧孺在饯行时告诫他说:你的才干和志向都不平凡,只担心你太沉湎于声色,伤害了身体。杜牧回答说:我一向循规蹈矩,不必如此多虑。牛僧孺笑而不答,命侍儿取出一只书箱,里面全是几年来奉命保护杜牧的人所写的报告。杜牧看到后“大惭,因泣拜致谢,而终身感焉”。后来,杜牧听说湖州“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就到湖州游玩。见到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叹为国色,便与女孩的母亲说定,十年之内将来迎娶,十年不来听凭出嫁。十四年后,杜牧重到湖州,但那个女孩不但在三年前就嫁了人,并已生了三个小孩。杜牧不胜感慨,因赋诗以自伤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这是最早以《扬州梦》名篇的文字,也是此后种种敷演杜牧风流艳事的《扬州梦》作品的祖本。从于氏《扬州梦记》发端,到元代,就有太原人乔吉作杂剧《扬州梦》。其情节,前半与于氏《扬州梦记》相同,后半则取材于杜牧的《张好好诗序》。把张好好同扬州梦联在一起,这是乔氏《扬州梦》对于氏《扬州梦记》的一个发展。

既而,明代无锡人嵇永仁又作传奇《扬州梦》。这里不见了张好好,写的是杜牧与歌妓紫云和绿叶的悲欢际遇,这是嵇氏《扬州梦》与乔氏《扬州梦》的不同之处。

到了清代,更有会稽人陈栋作杂剧《维扬梦》,比前人走得更远,其情节略谓杜牧在扬州节度使牛僧孺处为幕客,夜夜至妓院寻欢,与名妓张好好的外甥女紫云相爱,拟娶为侍妾;不料此事惊动了天上梓潼元皇帝君,梓潼元皇帝君因杜牧不以功名为念,派小神托梦,促其清醒;后杜牧居官,在京中牛僧孺家观赏歌舞,发现紫云亦在其中,牛僧孺即将紫云赠与杜牧。——陈氏《维扬梦》既写了好好,又写了紫云,还从天上请来了“梓潼元皇帝君”来逢场作戏,真可谓异想天开了。

此外,清人黄兆森也有《四才子》杂剧,即《轮袍》、《饮中仙》、《蓝桥驿》和《梦扬州》。兆森一名之隽,字石牧,号堂,安徽休宁人。他在《梦扬州》中不写好好,不写绿叶,却写杜牧娶了紫云、红雨二妓。陈元龙曾说:“《四才子》剧,愤激牢骚,寓言于声音、酒色、神仙之域,太仓相国每宴会必奏之。”看来黄氏《梦扬州》也许是别有寄托的。

纵览乔、嵇、陈、黄四家之《梦》,其故事情节越来越枝蔓,越来越离奇。但尽管如此,其主人公均为杜牧,其着眼点都在写杜牧的“逸游之事”,这同于邺的《扬州梦记》仍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奇怪的是另外一些题为《扬州梦》的作品,连杜牧先生也给撤换了,却把子虚乌有的小说中人物杜子春请来做了主人公。杜子春的故事原见于《太平广记》,明代冯梦龙所编话本小说《醒世恒言》卷三十九《杜子春三入长安》即由此演变而成。杜子春故事之所以会被冠以《扬州梦》之名,可能因为一则杜子春也姓杜,与樊川事均为“杜门佳话”;二则杜子春也曾眠花宿柳、纵酒闲游,与牧之同是“风流种”、“花丛客”;三则杜子春曾在扬州经商,即《太平广记》中所谓“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转资扬州,买良田百顷,郭中起甲第”云云。

清初岳端就采杜子春事撰成《扬州梦》传奇,并由洪升为之序。岳端字兼山,号红兰主人,封多罗勤郡王,为清宗室。岳氏《扬州梦》所传虽非杜牧故事“正宗”,但他对自己这一创举却是颇为看重的。据清人查为仁《莲坡诗话》载:

宗室红兰主人岳端尝自制《扬州梦》传奇,遍招日下诸名流赏之。有少年王生,善集唐,即席诗成。结句云:“十年一觉扬州梦,唱出君王自制词。”主人大喜,以黄金十四锭、白玉卮三奉酒为寿日:“一字一金也!”

以杜子春事谱为《扬州梦》戏曲者,除岳氏外,至少还有一人。查《曲海总目提要》卷四十,说有《扬州梦》一种,内容与《太平广记》中《杜子春》及《醒世恒言》中《杜子春三入长安》皆合,但只言是“近时人撰”,不知作者究为何人。

实际上,愈到后来,以“扬州梦”名篇的作品与杜牧的关系就愈远了。在清代后期出现的几种《扬州梦》,与杜牧几乎是毫无关系。

例如焦东周生所作笔记《扬州梦》,共计四卷。第一卷《梦中人》,是作者为扬州青楼中诸妓写的传略;第二卷《梦中语》,是作者及其友人所作的关于扬州花界的诗词;第三卷《梦中事》,除了写自己在扬州花丛中所过的生活以外,又详细记载了扬州的风俗民情;第四卷《梦中情》,所记大抵是作者在扬州耳闻目睹的一些男女情事。

再如无名氏所作章回小说《扬州梦》,书凡十六回。第一回以郑板桥“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一词开场;末回写诸文士饮酒行令,而以赵耘崧之“夜长枕上扬州梦”结束。此书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作陈晚桥)为中心人物,将乾隆间扬州繁华掌故如盐商之豪华、文人之放诞、名园之构造、社会之琐闻,穿插联缀成书。陈汝衡先生在《说苑珍闻》中说:“审其文笔,信为乾、嘉以后扬州文士所作。盖如非扬州人,不能有此翔实之记载;作者如非文士,不能详悉文人之生活也。”

上面两种《扬州梦》,一是笔记,一是小说,内容均为清代扬州之事,与杜牧或杜子春皆无涉。

但是,前述种种《扬州梦》,尽管具体内容各不相同,而在一味张扬风流韵事方面,在刻意追求文风的柔靡绮丽方面,在全力专注于脂香粉艳的美学趣味方面,却具有明显一致的倾向性。以至于“扬州梦”一词,几乎成了“风月繁华”的同义语。凡是经历着“风月繁华”的生活的,都可以说是“做着扬州梦”;凡是失去了这种生活的,就说是“扬州梦醒了”。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梦醒扬州一酒瓢,月明何处玉人箫。”敦诚《寄怀曹雪芹》:“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进了(扬州)城去,果然只见到了些狭窄的街道和低矮的市廛,……我的扬州好梦,已经醒了一半了。”都是这个意思。

只用《扬州梦》的名称,而绝对不谈风月的作品,恐怕只有一种。这就是清末无名氏所作的剧本《扬州梦》。这部《扬州梦》完全不是封建文人式的浅唱闲吟,而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战斗呐喊。它发表在一九0三年出版的《汉声》杂志第六期上。剧中唯一的人物是“故明死难扬州人也,姓宗,名祖。”他之所以从九泉之下重返阳间,是因为“恰好今夜扬州城内几位读书人,因俄据东三省事,留学日本学生电达各省学生协助拒俄,这几位百思无策,排置乩坛,求仙指示方略。俺想乘此机会,把他们现在的皇帝祖宗,昔年在扬州杀他们祖宗的惨状,说给他们一听。”他声泪俱下地痛陈了“二百二十年前”“己酉夏四月十五扬州城破”的历史,最后号召说:

〔尾声〕天荒地老情无尽,要二百年前冤魂目儿瞑,除非是十八行省齐革命。

这也是一种《扬州梦》!显然,从同一字面所生发出来的内涵是可以极其丰富的,在同一题目之下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文章来。值得思考的倒是:那么多封建文人在《扬州梦》的标题下做了那么多文章,是为了歌颂杜牧吗?符合杜牧本人的意愿吗?

如前所说,“扬州梦”一词出于杜牧《遣怀》一诗。而《遣怀》一诗并不见于《樊川文集》,却只见于宋人编次的《樊川外集》。《樊川文集》二十卷,是杜牧的外甥裴延翰所编次的。据裴延翰序中说,杜牧于大中六年冬生病将死时,“尽搜文章阅千百纸掷焚之,才属留者十二三”。杜牧认为值得保留的这些文稿,加上裴延翰平日保存的杜牧许多手稿,合编成《樊川文集》二十卷,诗文共计四百五十种;这些作品当然都是可靠的。至于宋人编次的《樊川外集》与《别集》,因为鉴别不精,其中杂入了不少他人的作品,如李白、张籍、王建、张祜、赵嘏、许浑、李商隐诸人的诗篇,前人多已指出。清代学者冯集梧为《樊川诗》作注时,曾在《自序》中特别声明,他只注《樊川文集》中的诗歌,至于《外集》、《别集》,“未暇论及,盖亦以牧之手所焚弃而散落别见者,非其所欲存也。”

显而易见,《遣怀》一诗正是杜牧本人“手所焚弃”与“非所欲存”者!樊川先生有许多表现他的远大抱负和正直良心的诗篇,可惜都罕为士人问津。而被他自己所焚弃的恶札,却一再为他人当成好戏来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然而,糟粕被铺张扬厉,精华反而湮没不彰,这也正是中国文化史上所习见之事。

“扬州梦”之典出于杜牧,这是不错的。但在扬州做过梦的并非杜牧一人。杜牧之前,至少有两个有名的人,在扬州做过两个有名的梦——一个是杨广,一个是淳于棼。

前者在扬州筑迷楼,建萤苑,醉生而梦死。他的沉湎于酒色,与杜牧只有量的轻重,并无质的差异。他的迷楼之梦远远早于樊川的青楼之梦,不过隋炀帝的梦通常称作“江都梦”,而不称为“扬州梦”。如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曾赋诗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洪升《广陵怀古》曰:“全盛江都同一梦,杨花如雪晚茫茫。”谈迁《迷楼遗址》曰:“好梦江都归未得,杨花吹尽五更风。”都是说的“江都梦”。江都好梦使炀帝死在扬州,长眠在扬州的雷塘。

后者的事见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传》中明明写道:“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他就是从这里进入了蚂蚁为王的“大槐安国”,做了二十年“南柯太守”的。淳于棼的墓也在扬州。据《重修扬州府志》卷二十七《家墓》载:“唐淳于棼墓,相传在蜀冈之北,俗呼为南柯太守墓。”关于淳于棼的旧宅今有二说,一说在今扬州北约十里的槐泗桥一带,此地恰在唐代扬州城之东,“槐泗”之名也与槐树有关;一说在今扬州市汶河路北端驼岭巷的原古槐道院内,古槐一株至今犹存,主干虽空,枝叶尚茂,无疑是千年以上的古木。有人考证,淳于棼之事最早见于六朝志怪小说《灵怪集》中的一篇《南柯》(《文学遗产》一九八四年第一期,路工:《<南柯>与<南柯太守传>》)。这样,淳于氏的广陵之梦不但早于樊川,而且早于炀帝了。不过淳于棼的梦也从不称作“扬州梦”,而称为“南柯梦”。

“江都梦”和“南柯梦”也是常见的典故,但它们都不象“扬州梦”那样富于浪漫风流色彩。“江都梦”系寄托亡国之哀思,“南柯梦”系感叹人世之倏忽,这两点在“扬州梦”里也多少可以体会出来——这也许就是“扬州梦”比“江都梦”和“南柯梦”更有名气的原因吧?

何谓“梦”?《墨经》说:

梦,卧而以为然也。

就是说,现实世界中不一定存在的事物,或现实世界中曾经存在过而今天不复存在的事物,却以为它存在着,这就是“梦”。

历史上扬州的繁华,在唐代达到了顶峰,一时冠于全国之首。但是五代之乱把扬州的“十里春风”“二分明月”扫荡殆尽。宋人洪迈《容斋随笔》卷九《唐扬州之盛》条说: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杜牧之有“春风十里珠帘”之句,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王建诗云:“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徐凝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其盛可知矣。自毕师铎、孙儒之乱,荡为丘墟。杨行密复葺之,稍成壮藩,又毁于显德。本朝承平百七十年,尚不能及唐之什一,今日真可酸鼻也!

无可奈何花落去,多情人不免伤心一番、凭吊一番,又思念它一回、梦想它一回;思之不得,辗转反侧,于是用自己的三寸毛锥子追忆它一次、再现它一次——这大概就是后人再三再四地重作“扬州梦”的原因。诚如弗洛伊德所说:“梦是一种愿望的满足。”假使仅仅为了这种虚幻的满足而作一次“梦”,本也无可非议;但倘若竟把梦境“以为然”起来,以为梦境就是现实,自己就是个中人,于是乎飘飘然起来了呢?

朱自清先生在写给陶亢德先生的信中,谈到曹聚仁先生的《说扬州》一文时,说:

聚仁先生的《说扬州》,比那本有名的书(指易君左的《闲话扬州》)有味多了。不过那本书将扬州说得太坏,曹先生未免说得太好,也不是说得太好,他没有去过那里,所说的只是从诗赋中历史上得来的印象。这些,自然也是扬州的一面,不过已经过去,现在的扬州,却不能再给我们那么美感。从前扬州是个大地方,现在盐务也不行了,简直就算个没落的小城。可是一般人还是忘其所以,他们耍气派,自以为是,几乎不知天多高,地多厚,这真是所谓“夜郎自大”了。扬州人有“扬虚子”的名字,这个“虚子”有两种意思,一是大惊小怪,一是以少报多;总而言之,不离乎虚张声势的毛病。那些爱做“扬州梦”的人,象阿Q一样,经常想的是:“我们先前阔多啦!”他们就这样满足于那种虚假的阔气,而从不思考怎样创造出新的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来。

朱先生所批评的,我想恐怕不仅仅是那些念念不忘昔日繁华的扬州人吧!

篇5: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七绝。遣怀》

这是我最喜欢的唐朝大诗人杜牧的一首七绝《遣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唐诗是五七言古体诗的高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唐代灿若星河的大诗人中,我最喜欢的除了盛唐的李白,就是晚唐的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又号“杜紫薇”,生于晚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的杜牧进京赶考,高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此时的杜牧,可谓少年得志,天之骄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壮丽的锦绣前程似乎从此就展现在杜牧的眼前。

只是命运永远充满了百转千回的波折和意外。

杜牧出身名门,文采风流,诗赋俱佳,又兼有经济之略,还精研孙子兵法、善论兵事,像这样的一个人,若早生1,在唐初开明繁盛之世,他或许也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展自己自己报国安民的政治抱负,可惜命运偏让他生在了满目疮痍、支离破碎的晚唐。

在封建时代,哪个正直的文人不期望能以数载寒窗换得尽忠报国,何况是文武双全,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国家强盛统一的杜牧,何况他身上还有遗传自祖父的文人的铮铮傲骨,于是杜牧在朝堂上就无法做到见风使舵与沉默自保,无法随波逐流苟且偷安,这样的人自然就被人排挤不容于朝,从此他只能沉沦下位,先是下放至江西、宣州诸使做幕僚,后来,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又邀杜牧到扬州做自己的幕僚。幕僚是什么?就是州县的小官,如录事、参军一流,晚唐时藩镇割据,地方的节度使、观察使等都由武人军阀充任,杜牧就是给这些武夫军阀当幕僚,长达十多年,他的满腹救世抱负都只能凭着一介武夫的喜好,根本无法实现,所以杜牧郁郁寡欢,他不能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去实现理想换来天下百姓的福祉,他只有转身逃避,除了沉醉醇酒美人和放浪形骸,杜牧又能怎么样呢?于是就有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他只有沉醉、沉醉,最好一直醉下去,最好永远不要醒来——

于是,他就有了笔下诗中放浪形骸的扬州浪漫生活: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这首《遣怀》的前两句是杜牧对自己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一个落魄的文人,潦倒江湖,漂泊四方,走到哪里都不忘借酒浇愁;那些秦楼楚馆里的美人们,舞姿曼妙,撩人动情,浪漫的风流韵事自然不必细说。此诗第二句“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楚腰”,指美人的细腰。《韩非子》中有云“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二、“掌中轻”,指西汉时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历史上赵飞燕与杨贵妃、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为“中国古代五大美人”,有“闭月随风羞花沉鱼落雁”之誉,《飞燕外传》上说她“体轻,能为掌上舞”。从诗的字面上看,两个典故,都是在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请注意,杜牧这首诗的开篇就是“落魄”两字,仔细玩味这“落魄”两字,就不难看出,杜牧对自己一事无成、寄人篱下的遭遇是多么的慨叹和不满!

所以,杜牧才又写下了“十年一觉扬州梦”一句,世事如梦,人生亦如梦,然而,人生也如梦初醒。十年表面上的繁华热闹,恍如隔世一梦;十年的沉醉酒色、放浪形骸,也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其实,每当午夜梦回,杜牧的心中就悲从中来,难以自已!

可更悲更痛的是,“十年一觉扬州梦”却还“赢得青楼薄幸名”,流连风尘十年,蹉跎岁月,最后竟连流连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负心薄幸!只要将杜牧与后世的`大词人、北宋的柳永稍加对比,我们应该就能理解杜牧伤在何处痛有多深!

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柳永与杜牧一样,同样是相门之后,同样英俊潇洒,同样文采风流,同样都混迹青楼,不同之处就在于,柳永得到了妓女们的爱戴,这种爱竟至死不渝;而同样流连风尘十载的杜牧,又留下了些什么?竟只换来了“青楼薄幸人”的恶名!

这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柳永知道自己一生都仕途无望,所以他能将一腔赤子之心完全安放在偎红倚翠的俗世之中,他虽然也潦倒,但他坚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柳永并不痛苦,相反他在精神上是快活舒畅的。可杜牧却不是柳永,他人虽然身处烟花深处,美酒佳人,纵情畅饮,但他的心并没有在青楼驻足,他的心中依然燃烧着一展宏图的报国壮志,所以,他不能安心在扬州青楼里尽情风流,但最可悲的是,十年蹉跎岁月中,这个世界上懂得他的人,懂他的满腹文采韬略的居然是青楼的卖笑女子,每次心念及此,他怎能不痛不欲生?!

台湾女歌手李丽芬有一首歌《爱江山更爱美人》,因为被作为台视版《倚天屠龙记》的插曲而广为传唱,其实,自古英雄男儿,都是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可是悲剧在于江山和美人往往不能两全,可杜牧的悲哀却在于,以他诗赋俱佳精研兵法善论军事的绝世之才,却既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赢得江山,也不能在美人的温柔缠绵中忘却一切忧愁尽情销魂,时也性也命也,夫复何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篇6: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扬州事业单位面试培训课程:产业工人的“中国梦”

2011年,“尊严”一词被写进宪法,从此,亿万国人权益有了法治的保障;2013年,“中国梦”被评选为网络热词,彰显了实现梦想已成为举国的热盼。而实现广大工人的尊严与梦想更是我们社会的共同期待。当下,唯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开启产业工人幸福的春天。

没有健全的制度,工人的尊严将成为奢望;没有合理的制度,梦想的实现将变得举步维艰。让我们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在保障工人尊严、推进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劳动保护法》的出台为工人利益的诉求提供了法律保障到建立透明公开的就业信息分享机制,力求让每一位工人免费享受就业信息,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从不断深化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到畅通工人的利益救济机制,无不彰显着我国保障产业工人利益,维护产业工人尊严的决心和意志。

然而,制度建设之路非一日之功,制度的不完善成为维护工人尊严的掣肘。当前,我国的职业培训机制还不够健全,企业的创新激励体系还显得不够完善。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的产业发展,不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从长远来看也影响了每一个普通工人幸福中国梦的实现。因此,破除这些障碍的藩篱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招鲜,吃遍天;有了金刚钻,揽得瓷器活。掌握一技之长既有利于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又可以真正维护工人的尊严。健全的职业培训体制则是惠及每一位工人掌握技能的有力之举。欧美通过建立成熟的培训体制,不仅建立了严密高端的产业链,而且捍卫和保障了工人的尊严。掌握一技之长让工人树立了信心,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我国需在培训体制上下足功夫,要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用制度之手托起每一位普通工人的梦想。

一首《春天里的故事》唱出了我们普通工人朴素的愿景。用心呵护这些朴素的梦想,既关乎到政府的良心,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新时期,我们要完善制度建设,来真正给予每一位工人梦想扎根发芽的种子,让他们的梦想在勤劳智慧的协助下开花结果。

篇7: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过扬州

作者:王冕朝代:元体裁:七律 东南重镇是扬州,分野星辰近斗牛。

人物渐分南北早,江淮不改古今流。

琼花香委神仙佩,杨柳风闲帝子舟。

篇8: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杜牧反映女性的诗歌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反映深宫宫女哀怨情怀的宫怨诗,反映风月场所妓女生活的诗歌,以及反映一般家庭妇女思念远方丈夫的思妇诗。这些女性形象有的是杜牧亲身经历的,有的是他从典故或历史中点化出来为己用的,都蕴涵着诗人独特的女性观。

(一)宫怨诗

宫怨诗是专写古代宫女,以及宫女失宠后所起怨情的诗歌。“选美”是历代帝王为满足其荒淫无耻的生活必做的事情,被选入宫的女子,身居禁宫,成为最高统治者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对象,她们的青春在极度孤寂中日渐憔悴,她们的情感在极度失落中忍受煎熬。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她们是最为可悲的群体之一。在杜牧的诗歌中,宫怨诗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从不同角度与侧面描述了宫女悲凄苦楚的生活情景。如《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编选《唐诗三百首》的蘅唐退士孙洙说此诗:“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癨‘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诗中的宫女是个被冷落者,初秋夜晚,不得君王临幸,便以团扇扑捉萤火虫打发寂寥的时光,其内心的凄冷与悲凉可想而知。牛郎、织女虽无缘天天得以厮守,但他们能够风风火火地真爱一场,也不枉一生。然而作为宫女的她,就连这样的真爱也很难得到。不过,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理解为,诗中虽有哀伤,虽有失望,却也有憧憬,不是一味地唱唐宫哀怨哀伤凄恻的老调。

再如脍炙人口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对此诗的评价历来不一。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持批评态度,认为杜牧乃轻薄之人。清人沈德潜以为:“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另一派则以作诗法为之辩护,认为以二乔命意,可以增加诗的情趣。方岳说:“本朝诸公,喜为议论,往往不深谕唐人主于性情,使隽永有味,然后为胜。东风借便于春深数个字,含蓄深窈。”而实质上,杜牧把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对社会的思考融入了宫女的悲惨生活中。总之,在那样的社会里,妇女总是不幸的。

(二)妓女生活诗

杜牧反映妓女生活的诗篇也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古时犯罪的妇女或犯人的妻女被收入官府,充当官妓,供统治者取乐,名隶乐籍,户称乐户。官妓,是古代官场的一个怪胎。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云:“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这个“宫妓”就是“官妓”。杜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纵情酒色游宴,他有不少风月轶闻,也写有一些反映其贪杯恋艳的诗篇。如《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这首诗其实带有诗人的自嘲意味。后人对这首诗颇有微词,因为他直接表现了杜牧的携妓生活,也为杜牧赢得了“青楼薄幸”的名号。殊不知这正是杜牧的痛快之处。他从不遮遮掩掩,总是那么坦率。这首诗固然反映了诗人不谨慎的一面,但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悔恨和否定,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伤心情和满腔的愤懑,是诗人不幸生活的曲折反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诗同时反映了杜牧对妓女生活所给予的深切同情。唐代官吏携妓宿娼的风气盛行,杜牧身在江南,对这种生活非常了解,他在写过的诗篇中对这种现象给予了深切的批判。在《杜秋娘诗》、《张好好诗》中,感情突出,并且联系了杜牧对自身的怀才不遇的感慨。“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同时,由杜秋的不幸遭遇实因藩镇起落、宦官谋政所造成看,诗人实际上是以杜秋为士人普遍遭遇之缩影,并表现出对官妓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腐败政治的深刻揭露与强烈批判。

(三)思妇诗

在晚唐以思妇为题材的诗篇在杜牧的诗作中也占有一定数量。晚唐,唐帝国江河日下,战乱纷争日益增多,民间家中的男人都随着征兵的队伍远去了,只留下苦苦思念丈夫的妻子,在家中翘首企盼。杜牧在民间的体验较为深刻,从而也为他写作闺怨诗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闺怨诗,他又将自己怀才不遇的隐愤融进了诗中,借思妇的不幸遭遇来暗比自身,抒发对政治的强烈不满。这样一来,每一首诗都更加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情感蕴涵丰富。如一首《送人》: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就是以分镜断钗的方式作为日后“相逢”的凭信。还有些诗篇描述了情人分别的情景。再如《送别》一首,以女性的口吻写成,紧扣“送别”写景抒怀,真切感人,以极望、盼返写“别离”,突出了“愁远”。

中国文人善于用女性来比喻君臣关系和友情。杜牧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经常在诗中描写女性或以女性自比,将军士或友人看做所倾心的男子,或以女性的特征为衬托,制造诗歌题材。这就影响了杜牧的咏史诗。他在诗中模仿女子口吻,在《赠李处士长句四韵》诗中:“三山朝去应非旧,姹女当窗绣锦袍。”这里是用女子来做调侃。《郡斋独酌》是杜牧著名的咏怀长诗中感慨国事、抒怀言志的诗歌。其中有诗句描写李侍御:“我爱李侍御,詄詄七尺强。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旁。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诗中写武将,所用颜色“白”、“绿”、“紫”,以颇有女性化的意味,表明了女性的视角对于杜牧诗歌创作的影响,增加了诗歌的情趣。这种方法与《赤壁》、《题桃花夫人》是一样的。

杜牧诗歌的另一大特色是善于翻历史陈案,这个特点反映在他具有女性关照特点的诗歌上就表现为他能为女性申诉,或者说他能将女性的生活从另一个不同与常人的视角表现出来,《余东诗话》中评:“《赤壁》诗说天幸不可幸,《乌江》说人事犹可为同意思。”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他特别强调了指挥者的位置,洋溢着指点江山、品评历史的勃勃才气。他讥笑周瑜以偶然的机会在赤壁取胜,如不是天赐与便,则国破家亡,妻妾不保。在这里他又联想到,在那深宫中还有如花似月的二乔,这些宫中女子不管有多么美艳,多么让人留恋,但终究不能逃出动荡社会的伤害。这也体现了杜牧的女性观。

杜牧诗歌的第三个特点是总能在诗中感受到悲凉的色彩。“究竟杜牧悲凉的是什么?诗中除了一个‘难逢开口笑’之外什么也没有说,也许是时事艰难,也许是独行无友难觅知音,也许什么也不是,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难以名状的感觉,让人难以‘开口笑’,比起李白、杜甫、王维的诗来,它似乎缺乏明确的所指,但是这种无名的悲凉却超越了背井离乡的愁苦成为人人意中都可能有的一种普遍的情绪。读者可以将任何个人的体验投入诗句一同品味,并将这种融化了的感受与诗句一同读出来;于是,这诗中便似乎有了全人类的感情,使人一读之下不由自主地从貌似旷放的句子中品尝出难言的苦涩来,心中顿时充满了悲凉”。而这种悲凉色彩在杜牧的女性诗中体现得更加鲜明,并且带有女性柔弱纤细的特点。但是这些诗歌又总是哀而不伤,有着一股倔强在诗人的内心。

杜牧女性观的形成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在中晚唐,由六朝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的唐传奇已具备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形式,被认为是中国小说发展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传奇不为禄利所用,也就无须登大雅之堂,所以,作者的思想可以不必拘守于封建礼教的框框之内,于是,描写女性感情与生活的作品渐趋繁荣。“安史之乱”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加深,封建的伦理道德日趋动摇,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许多问题都与女性相关,文坛上出现了许多以反映女性为中心的传奇作品。这些文化背景大都是在杜牧之前出现的,为杜牧的女性观的形成奠定了一个文化氛围。

杜牧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祖父杜佑做过朝廷宰相,也是著名史学家。杜牧从年少时开始广泛阅读家中藏书,胸怀远大志向,意在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险易远近,古人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不幸的是,他在仕途遇上旷日持久的牛李党争。牛李两派都赏识他的才干,但他“刚直有奇节”(《新唐书》本传),不愿趋炎附势,因此两派都不肯重用他。杜牧自认有治国大才,却长期夹在党争之间做些不起眼官吏,一生郁郁不得志,未能施展抱负。

当满心感到寂寞,满腹雄才大略无法舒展的杜牧于大和七年(833)到扬州牛增儒幕下任职后,这个三十刚出头的诗人就不免拿出放荡不羁、风流倜傥的贵公子派头,在扬州享受一番了。一般来说幕僚的生活很刻板,可是,杜牧却常常在公务之余到歌楼酒馆去饮酒,过他的风流生活,虽然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从他的《扬州三首》、《题扬州禅智寺》等写于此时的作品中也还能看出一点痕迹来。他去过扬州城郊的隋炀帝墓,去过隋代末年行宫的放萤苑,也曾在城里名楼大阁间闲逛,又到过禅寺题诗。在游览中虽也想到过隋末皇帝荒淫奢华误国之类严肃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沉湎于扬州富庶奢华的生活和秀丽迷人的风光,像“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等,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种沉醉与满足的心情来。所以,他也常常与扬州的妓女发生恋情,《赠别》二首就是写给他熟识的妓女的。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两首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前诗写歌妓的美丽,是后诗写惜别之情的基础,后诗所表现出的依依惜别之情,是前诗歌妓美艳的注脚。由此读者不难看出,诗人对女子用情,与逢场作戏的纨绔子弟是有根本区别的。

扬州是唐代一个十分繁华的城市,加上杜牧性格的另一面是风流潇洒、倜傥不羁,便难免在诗中透露出女性的情怀。但是杜牧具有畅快、倜傥、疏爽、豪放的性格,本质上是豪放刚直的,所以即使在描写一些青楼红粉、舞榭歌台的宴请时也始终时时露出一种豪气。《一瓢诗话》中讲:“畅快人诗必潇洒,敦厚人诗必庄重,倜傥人诗必飘逸,疏爽人诗必流丽,寒涩人诗必枯瘠,丰腴人诗必华赡,拂郁人诗必凄怨,磊落人诗必雄壮,豪迈人诗必不羁。”基本道出了一个诗人的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如《遣怀》,正是杜牧的痛快之处,但也更多地表现了人对这种生活的悔恨。据王景霓在《杜牧及其作品》一书中记载:“杜牧随牛增孺在扬州任幕府书记时,确实颇好宴游作乐,经常出没酒肆歌楼,生活比较放浪。牛增孺为了他的安全,曾嘱人暗中加以保护。后来杜牧被召入京,临行前饯别的时候,牛增孺语重心长地劝告他说:你以后任重道远,要在生活方面多多节制检点,保重身体至为重要。并命家僮取出一个竹箱,将几年来收存起来的有关杜牧的行踪的平安密报,共几百份,都展现在他的眼前。他看到后既感激又惭愧,因而终生不忘此事。《遣怀》就是十年以后,回顾这段放荡生活时写的。”姚莹《论诗绝句》云:“十里扬州落魄时,春风豆蔻写相思。谁从绛蜡银筝底,别识谈兵杜牧之。”这可以说是透过杜牧的外表看到了杜牧性格的本质。

杜牧的一生就是伴随着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纠缠不清的党争,并且身不由己地成为冲突的受累者的。透过他的诗歌探究他的女性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杜牧的创作动机和诗歌的内涵,对透视当时的时代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景霓.杜牧及其作品[M].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5.

[2]葛兆光, 戴燕.晚唐风韵[M].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 (香港) 有限公司合作出版, 1991.

[3]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4]唐诗别裁集 (卷二) .北京:中华书局, 1975.

[5]陈光.杜牧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 2007.

篇9:亚星,十年轮回扬州梦

在经历德隆与格林柯尔两轮大劫后,濒临退市边缘的亚星客车(600213.SH)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在扬州市极力挽救下,亚星股份有望恢复上市。但绝处逢生的亚星客车能够从此摆脱行政干预的宿命,还是个未知数。

股改方案口径变更

2006年1月4日,《上海证券报》报道称,亚星股份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决定维持公司股改对价支付水平不变。公司对价方案为,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每10股送1股。

*ST亚星在公告中表示,在大股东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及扬州市政府的协调、支持下,公司原控股股东扬州格林柯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占用公司的6300万元资金,已通过由扬州机电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6300万元受让公司该项债权的方式予以清偿,上述资金已于2006年12月28日到账。同时,亚星股份将剥离下属城市客车厂的闲置资产2645万元,用以置换控股股东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7.6%的股权,公司出资7000万元收购扬州机电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20.11%的股权。

其实,如果知道亚星现在面临的现状,就很容易理解亚星股份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动作的真正动机和意图。

亚星客车过去曾经是我国大、中、轻型兼备,高、中、低档客车都有的著名客车生产企业。后来在企业兼并过程中,由于受格林柯尔系“科龙事件”的影响,经营形势每况愈下,股票被暂停上市,直接面临摘牌危险。

亚星上述的相关动作,是扬州市政府对亚星股份不遗余力的挽救,避免亚星股份退市。据有关人士介绍,亚星股份2006年年度报表可望实现盈利500万元。

亚星股份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时,亚星股份的实际利好,亚星客车股改实际对价超“10送3”:扬州市政府7000万元的财政补贴,相当于10股送1.9股的间接股权对价收益;大股东占用6300万元的不良债权得到有效剥离,亚星客车已经收回;闲置资产的剥离和优质资产的置入,地方政府和亚星集团公司以现金和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优质资产对该公司约3500万元的闲置资产进行了重组。

扬州市政府和亚星集团在扶持亚星客车重组和股改过程中,合计约做出亿元以上的经济贡献。

高管沉浮录

仔细梳理亚星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亚星董事会的人员命运也在政府的有形之手下沉浮。

亚星客车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有诸多因数,除了是国家交通部定点生产单位外,另外,上海一批技术素养较高的技术人才也有关,其中作为厂长的吕秀泉发挥了很大作用。吕是为数不多的技术出身的厂长,在主政亚星客车制造厂时期,大搞技术革新,为亚星客车崛起打下基础。

当亚星客车处在上升期,吕秀泉意外被调离到市经贸委任副主任,鞠宝才接任,此前,鞠宝才为扬州市航道处主任,系共青团系统出身。

对于两人交替,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吕秀泉群众关系比较差,组织部门调查时,群众基础不是很好;鞠宝才为人有气魄,群众关系好。但有人表示了不同看法:吕秀泉是技术人员出身,长于技术而不善于官场逢迎;鞠宝才行政出身,比吕秀泉更善于与上面打交道。

尽管各种评论不一,鞠宝才执政亚星客车时,亚星正处在上升期。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亚星客车在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公里市场上竞争乏力。

1996年,全国兴起合资潮时,亚星客车与奔驰公司合资。据说,在谈判中,鞠宝才奋力争取,以亚星和奔驰品牌以相同价格入股。成立亚奔公司后,鞠宝才与德方代表轮流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而亚星内部培养出身的翟祝平出任后来亚星股份董事长,由于亚星股份和亚奔公司存在同质竞争关系,公司之间矛盾很大,导致高层之间不和。

2002年,时任扬州市委书记的吴冬华视察公司,随即发生了人事变动。翟祝平调离,鞠宝才升任亚星股份董事长,亚星股份总经理徐润生也被调任市经贸委。徐润生也是亚星客车内部出身,亚星上市时曾经主持敲锣。

后来亚星客车和亚奔客车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亚星股份、亚奔客车和亚星集团高层之间更迭也很频繁。亚星对外的说法,作为重点工业企业,不仅要出产值,还要出人才、出干部。

随着市委书记的更迭,鞠宝才被调离,技术出身的李学勤出任亚星股份董事长。期间,遭遇德隆的理财风波。

因为7000万的委托理财资金随时可能血本无归,因绝望而拒绝进食的李学勤2004年4月16日赴京向唐万里索债,曾与唐万里抱头痛哭。唐万里表态一定要变卖德隆最优质资产还债。

德隆倒闭后,唐万里也没有食言,亚星股份最终得到东北一处房产,也使得李学勤得以善其身。

其实,亚星股份参与委托理财,不是第一次,鞠宝才主政亚星股份期间,也进行过委托理财,不过,没有亏欠,还在账上留下一笔钱。

德隆过后就是亚星股份与格林柯尔的故事。在扬州筹建中国最大的出口冰箱制造基地时,恰逢亚星客车有意开展重组物色合作伙伴。由于科龙董事长、格林柯尔董事长的顾雏军当时给扬州市政府留下了深刻印象,结果打算建立冰箱基地的顾雏军意外接到了亚星客车抛出的绣球。

据说,当时处在并购狂热状态的顾雏军对客车行业没有多少兴趣,但在扬州市政府不厌其烦的推荐下,终于有了兴趣,但把价格压得很低,一度导致谈判几乎中断。据有关人士介绍,时为扬州市市长的季建业亲自出马,邀请顾雏军夜游瘦西湖,也许是夜色灯光下的瘦西湖太诱惑,顾雏军终于同意。

2003年12月10日,亚星集团与扬州格林柯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扬州签署协议,将其拥有的*ST亚星中60.67%的国家股份,以每股3.625元的价格,悉数转让给了扬州格林柯尔。彼时,*ST亚星的每股净资产为3.30元,格林柯尔溢价7.5%收购,共掏出资金41786.28万元人民币。

后来的亚星股份不可避免成了顾雏军提款机。公司董事姜源擅自截留扬州机电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应支付给亚星的股权转让款高达6300万元,并在“除顾雏军以外其他董事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此款项直接转移给控股股东扬州格林柯尔的户头上。顾还以委托设计开发产品的名义,照顾了自家生意940万。

风雨飘摇的亚星客车终于到了无以为继的程度。2005年4月、12月出售了扬州机电、盛达特种车公司,2006年5月解散了资阳亚星。截至2005年底,*ST亚星经审计并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仅剩1.431元,这也是此次亚星集团回购*ST亚星时的每股出价。

2006年7月19日,*ST亚星发布《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2006年7月12日,扬州格林柯尔已与亚星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合同书》,扬州格林柯尔将其持有的*ST亚星11527.25万股社会法人股(占*ST亚星总股本的60.67%)全部转让给了亚星集团,每股转让价格1.431元,股份转让价款总计16500万元,转让价款全部以现金支付。转让完成后,该部分股权性质由社会法人股变更为国家股,亚星集团持有*ST亚星国家股股权比例由7%上升到67.67%。

亚星能否摆脱宿命

亚星集团公司以现金和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优质资产对亚星股份的注入,也是扬州市做大工业的焦急和渴望的一个具体动作。泰州、南通相继涌现出一批体量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但扬州市目前只有宝胜集团过了50亿元。

不久前,扬州市提出打造百亿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目标,使得亚星、亚奔的合并摆上了议事日程。2006年12月28日,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成立,在扬州市政府打造百亿元企业的政策构想下,亚奔、亚股包括扬州柴油机公司合并,并举行挂牌仪式。

亚星汽车集团董事长魏洁发言,新的亚星汽车集团为新公司制定了加速产业集聚的新目标和新思路,努力打造四个基地,逐步发展汽车贸易、汽车金融、仓储物流、汽车电子装备等汽车服务产业。魏洁此前是亚星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扬州柴油机公司董事长。

此前的8月,扬州市政府就开始着手推动。8月21日,扬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季建业、王燕文视察亚星集团,次日,《扬州日报》以“施伟”名义发出消息《亚星客车:做大客车龙头企业做强扬州客车产业》。

篇10: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至扬州

作者:文天祥朝代:南宋 谯鼓咚咚入四更,行行三五入西城。

篇11: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摸鱼儿 扬州,摸鱼儿 扬州吴存 ,摸鱼儿 扬州的意思,摸鱼儿 扬州赏析 -诗词大全

摸鱼儿 扬州

作者:吴存   朝代:元  体裁:词   笑风流、少年杜牧,如今双鬓成雪。来寻豆蔻梢头梦,二十四桥明月。人事别。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淮云万叠。但雨外疏钟,烟中断角,到晓共鸣咽。芜城外,几树西风落叶。销磨多少豪杰。平山堂上朝中措,天载妙音几绝。歌一阕。怪水部、梅花怪我心如铁。才情未竭。待跨鹤重来,缠腰半解,一奏玉笙彻。

篇12: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扬州春词三首

作者:姚合  朝代:唐  体裁:五律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市持烛入,邻里漾船过。

篇13: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宿扬州水馆

作者:李绅朝代:唐体裁:七律 舟依浅岸参差合,桥映晴虹上下连。轻楫过时摇水月,

远灯繁处隔秋烟。却思海峤还凄叹,近涉江涛更凛然。

篇14:梦扬州,梦扬州秦观,梦扬州的意思,梦扬州赏析

入瓜步望扬州

作者:王安石朝代:北宋 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

篇15:扬州慢古诗意思及全文赏析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句,是姜夔《扬州慢》中的下阕中的句子。此句通过写桥、写水、写月等景物,表达了作者的压抑心情,写出了扬州城物是人非的情景。“二十四桥仍在”,但心情、感情,已是“冷月无声”,写尽了扬州城的凄冷,同时也隐含了人们被战争摧残的痛苦。

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上一篇:“鸿运杯”趣味运动会下一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