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语言艺术

2024-05-06

新闻传播语言艺术(精选九篇)

新闻传播语言艺术 篇1

对于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 主要是从新闻语言传播的特点、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一、新闻语言传播的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 现阶段的传播媒体不仅对于信息的存储量越来越大, 而且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 新闻语言传播的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就是具有可读性。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快速发展, 新闻媒体传播具有更大的兼容性, 特别是随着超文本技术的普及, 通过把那些普通的文字代码数据信息转化为非文字性的数据信息, 从而展现出语言的表现效果, 进一步提高新闻媒体在传播中的可读性。其二就是时效性。作为新闻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达到“快速”的要求, 即也就是要具有时效性, 现阶段的新闻传播媒体在充分吸收传统媒介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语言这一工具在新闻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从而提高新闻传播信息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效率, 这种快速、精确的新闻信息需要语言作为载体。其三就是丰富性。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实现这些新闻信息在空间和内涵上具有大范畴的效果, 就需要借助于超链接进行内容的扩充和表达, 与此同时, 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记叙性、专题性以及当面采访报道的方式对真实的新闻故事和背景进行阐述, 这种更加直接、真实的报道方式和海量性的报道内容完全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局限性。其四就是新颖性。现阶段新闻传播的方式通过新颖大胆的构思的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方式, 在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新闻信息进行报道和传播。

二、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分析

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 根据新闻媒介的层次、特点不同,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 受到本文章篇幅的局限, 不能对各个新闻媒介进行具体分析,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央视和上海东方卫视中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

语言艺术在央视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选取央视作为具体分析对象, 主要是探讨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共性。我国媒体领域的主导者央视其在我国媒体界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和作用, 在其开始建立的过程中, 秉承着以新闻类节目作为其重点, 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如今央视已经塑造了几档颇具影响力的名牌实力栏目, 其中就包括《新闻会客厅》、《央视论坛》、《每日国际观察》、《社会记录》、《法治在线》、《共同关注》等著名新闻类节目。通过对这些新闻栏目进行观察就会发现, 之所以这些节目能够在这些年的播出传播过程中被受众所记住和认可, 其在语言表现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语言不仅能够为受众带来心理上的抚慰, 而且也能够对现实的生活给予真实的揭露和反映, 为受众带来智慧上和心理上的启发和共鸣。其中在《新闻会客厅》这档新闻栏目中, 通过采用家庭式的演播室基本形式, 在主持人白岩松和一到两位主要嘉宾进行平等、互动式的谈话, 与当前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物进行交流, 充分激发和尊重新闻中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和重现真实的事件过程, 为受众提供一个真实的、亲民的新闻媒体平台。在此过程中, 语言的艺术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在谈论张艺谋眼中的中国印这期节目中, 当主持人问到“在这种物欲横流、商业利益至上的电影制作过程中, 您是靠什么来遵循您作为导演的本心的呢?”张导演回答:“是责任。”这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无限的力量和内涵, 能够对受众带来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启发。

语言艺术在上海东方卫视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选取上海东方卫视作为具体分析对象, 主要是探讨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表现出来的个性。随着电视栏目的增加, 各个卫视在方言类的节目中不仅为新闻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也带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东方卫视早期的方言类节目中主要是围绕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展开的, 该节目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其周立波本人的诙谐幽默之外, 其在节目过程中普通话夹杂着海派清口的语言特色更是为这期栏目增添了不少笑点和乐趣。在具体节目的传播过程中, 首先会对该期要阐述的新闻内容做一个言简意赅的视频剪辑, 随着节目进程的发展主持人会更加深入的对这些新闻内容进行讲解、提问, 从而激发受众对这些新闻内容的兴趣, 整个节目下来就好像是在生动有趣的讲述一个具有悬念的故事, 与此同时加上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恰当互动, 更加增添了语言艺术在该新闻传播中的表现力。

结束语

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体现根据其新闻节目的类型、特色不同, 其表现形式和侧重点有所区别, 但是都是通过对受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抚慰为重点, 要更深层次和更高效的发挥出语言艺术在新闻传播中的艺术表现力, 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摘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语言起到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传播的运用过程中其艺术性和规范性也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通过使用具有规范化和艺术性的语言, 使得新闻的传播更加地生动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语言艺术,新闻传播,体现

参考文献

[1]雷跃捷.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艺术解析 篇2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对话是语言的核心。目前,对话理论运用于文学创作、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等诸多领域,并且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性。其中,新闻语言潜存的对话性,建构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新闻媒体是社会正能量的宣传者,其以客观、确切、朴实、简练的新闻语言表达社会中的真实情况,本文将基于对话哲学视角对新闻语言进行深入解析。

一、对话哲学与新闻语言艺术的相关概念

(一)对话哲学

对话是人与人交流的媒介,对话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对话在内容上包括矛盾性的应答性行为,也包括赞同性的应答性行为。对话是一种渗透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灵魂的交流,对话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于人与精神产品之间,即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思想是哲学史中的重要理论。巴特金的对话主义理论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中心,认为主体是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建构起来的。巴赫金的对话语言哲学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视域。

(二)新闻语言艺术

新闻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语言是一门艺术,艺术是美的,优美的新闻语言是艺术的结晶。因此,在进行客观事实报道时,要特别讲究语言的艺术技巧。”新闻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

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简洁明快、具体形象、通俗易懂。一般来说,新闻语言有以下四个特性。第一,真实性。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必须用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达新闻中的各个要素。第二,对话性。新闻语言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在此过程中,新闻语言必须客观、公正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第三,交互性。新闻语言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解释性语言,不仅要有“新”的特点,还要能快速地传播,即新闻事实和读者接触的时间越短越好,以促使二者之间产生交互作用。

二、新闻语言艺术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新闻缺乏应有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语言,语言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事实是新闻语言的依据和生命力,新闻事实检验着新闻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新闻语言文体的失真,不仅仅是稿件问题,还间接反映出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养,进而影响新闻媒体的整体形象。新闻语言讲究艺术性,不同类型的媒体有不同的新闻语言艺术。然而,现实中,部分新闻传播往往不去探究语言文字的准确性,甚至出现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语言,语言形式浮夸、内容空洞,从而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导致新闻失真。此外,个别新闻常常利用危言耸听、断章取义的标题来吸引群众眼球,导致受众群体对新闻逐渐产生了不信任感,影响了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闻语言的对话性不强

受众群体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与了解,绝大部分是通过新闻语言获取的。基于对社会事实的不断跟进可知,目前许多新闻语言的互动性、对话性不足,影响了新闻内容的传播。需要注意的是,新闻语言的对话语篇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声音,即形成肯定和否定、问和答等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新闻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容易造成沟通和协调能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语言的对话性。

(三)部分新闻语言冗长

新闻语言讲究精炼、简洁、明白,而在新闻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冗长表达的情况。冗长信息的使用,会淡化阅读者的感受,甚至使接收者产生反感。语言的冗长性,容易使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产生距离感,降低新闻信息的质量,影响理性声音的传播。新闻语言的冗余程度因不同的传播媒介而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其会影响接受者对新闻的接收程度。

三、新闻语言艺术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新闻语言的对话性

新闻传播与受众群体从来不是“我-它”的关系,而是“我-你”的关系。因此,在新闻语言艺术的运用过程中,应多倾听主体所呈现的客观事实,进而有效的还原对话预设。其次,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结合。直接引语作为新闻主体中的重要资料,能有效提炼出说话者的本义,并将说话者的意思表达清楚。因此,在运用新闻语言的过程中,需要适当使用直接引语。最后,新闻语言的对话性还要求个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的统一。事实最具有说服力,真实的材料和语言往往能够更好地引发新闻和接受者的对话交流。

(二)尊重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

新闻语言艺术的运用,还要充分尊重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第一,新闻媒体作者要进行自我审美意识的建构,只有建立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读者意识,才能在观念上完成与读者的对接。第二,追求质朴美。新闻语言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语句,其“美”的来源是新闻事物本身和作者的视角切入点。新闻作者在平时的新闻挖掘过程中,要自觉建立区别于大众的“第二落脚点”,即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新闻本身。第三,新闻语言艺术的运用要“接地气”.过于“高大上”的新闻语言,容易脱离受众群体的审美范围。第四,新闻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符合大众群体思考的轨迹。符合受众群体审美需求的新闻语言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对话与交流。

(三)巧用“引用”拉近与受众群体的距离

新闻不是独白,独白强调的是“我-它”之间关系,而新闻强调的是“我-你”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新闻语言的过程中,应以开放的心态感受对方的存在。因此,第一,新闻语言要巧用“引用”,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用”.第二,要坚持“双主体论”,即新闻工作者和受众群体都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应以平等的方式让受众群体真正参与到新闻传播中。

(四)创新新闻语言

新闻传播语言艺术 篇3

[关键词]:早间 主播 语言样态 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2

早间电视新闻栏目发端于电视业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20世纪50年代,当中国的电视观众还不习惯于在早晨收看新闻节目的时候,美国的电视人已经看中了早间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时段, 相继推出了不同类型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起步较晚。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是我国最早的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但播出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直到1993年5月1日, 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节目《东方时空》的开播, 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才算是真正起步并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它改变了中国人早上不看电视的习惯。而今天,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从清晨起床就已经开始接受爆炸式信息的传输,人们被动的通過手机、网络、电视等各种终端接受新闻信息,而其中“伴随式”的接收信息是主要途径之一,比如上班族在私家车内和公共交通上就可以了解到当天的最新资讯。早间新闻栏目的新闻主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电视新闻主播作为新闻栏目的驾驭者,决定了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质量,好的新闻主播应在早间节目的语言样式、节目内容与形式、节目编排、节目状态和妆容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且设身处地的研究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规律。但是在早间节目出现的早期,一方面受众对于新闻主播新闻素养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另一方面新闻主播也忽视了早间节目的收视群体,把早间节目常态化对待,所以早间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中国观众的收看习惯、以及人们固有的对于早间节目的认识决定了主持人的临时性、可替代性、和个人特点的不固定性。

而现在早间节目已经成为各大媒体争夺受众群的重要时段。无论是央视还是各省、市级媒体都纷纷开办自己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抢占早间节目市场,其市场价值己经可以预见。主播个性化、栏目主持人化的倾向在节目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一、早间电视新闻栏目的传播特点

目前,我国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目标收视群体主要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成年人,这个群体的受众要么在为一天的外出做准备,比如洗漱、吃早餐;要么是外出晨练、逛早市归来的老人和家庭主妇;还有刚刚起床精神状态稍欠的受众。他们打开电视,或心有旁骛或在匆忙中了解只有自己感兴趣的电视新闻内容,或者一边做事一边只用听觉接受信息,通过对目标收视人群在早间时段的状态描述可以看出,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新闻主播叙事结构、方法、内容上和主播的主持形式风格上要能够符合观众伴随式收视的消费心理和收看的习惯。

(一)早间新闻栏目在整体的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片段式”的特征

受众收看电视本身就是单向传播由此及彼的过程,且随意性很大,这一分钟在电视机前驻足,下一分钟有可能在做其他事情。所以相对于其它时段的电视节目,早间新闻的视听语言运用更强调听觉因素,它需要通过非常强烈的可听性来牵引受众的注意力,甚至让观众从其所从事的其它事物中腾出精力来看电视。

因此早间电视新闻栏目在内容编排上总是以相对独立的片段出现,并且版块之间的衔接性和因果关系较弱。同时在各板块内部也各自分布着不同的“信息点”,以便于观众可以从任意的某一个时间点关注节目而不至于无法介入,或因为错过“信息点”而失去对节目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平行叙事”,一改过去电视新闻节目强调逻辑性和深度报道的宗旨。

(二)早间新闻在内容选择上重视服务实用性和话题讨论性。

受众使用媒介的主要动机是获得信息,观众的早间收视更重视实用性,刻板乏味的新闻一般不能获得观众的注意。因此早间新闻更多的以新闻资讯类消息和第一时间发生的新闻事件作为内容支撑。当前早间新闻栏目的主要内容大概包括当天的天气预报、城市道路通行情况、各大商场促销信息、各地政策法规颁布实施、前一天重大消息的最新进展等等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外界最新的动态信息。同时,观众需要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讯作为和他人聊天交换信息的由头,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在自己睡梦中的时候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进程和即将要到来的这一天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关联等等。

(三)在形式与风格上,早间新闻强调直播性、参与性以及新闻体例的凝练、简洁、轻松

由于城市人口的工作、生活压力在不断加大,身心憔悴的受众更希望在电视消费中获得消遣和愉悦,而不是“沉重的”信息和说教。也就是说,观众更倾向于在清晨选择感性的、不需要太费劲就能领悟的节目,它要求单条新闻的叙事线索明晰,符合观众理解水平的平衡点。因此,早新闻的播报风格往往十分凝练、并且是轻松和谐的。在直播手段上通常采用全媒体手段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图片、文字、画面等等手段。在这种环境下新闻主播一改传统媒体正襟危坐的形式,通过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来完成信息传播。

二、电视新闻主播在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中的语言传播应对策略

(一)新闻主播对于新闻叙事结构 “片段式”的应对策略

电视新闻主播从新闻业务的基本要求来说首先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态度分寸的恰切得当;坚持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不能只是文字的简单码放,要语流畅达,表情达意;

其次由于早间节目是以片段化、版块化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新闻主播要在板块中抓取“信息点”,所谓信息点就是新闻信息中的关键词,也就是需要详细说明的地方。可采用突出重音,改变语气和节奏来实现对信息点的重点描述。

板块化的新闻信息首先需要新闻主播对此有较强的驾驭能力,比如播报形式,信息传递的最佳效果是受众在不看画面不用辅助手段了解信息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听觉就能明确的知道新闻信息的层次结构内容。这就要求新闻主播熟知稿件内容,对新闻信息进行“抱团归堆”,也就是以新闻信息的“意群”为单位,小意群抱在一起,大意群明显分开归成一堆,大意群之间要在语流上做“留白”,让受众从听觉上就能分清楚新闻信息的基本段落、表达重点等。endprint

(二)新聞主播对于节目内容服务性语态和话题性语态的应对策略

一般早间新闻节目都是采用直播的形式,因为在节目开始之前的十个小时是新闻不活跃期,而往往节目开播时就伴随有突发新闻和常态化信息发布,这要求新闻主播的语言样式要用谈话式;语言样态要轻快跳跃、幽默风趣;语言体式要平实正规、通俗灵动;因为重视服务性和话题性,所以新闻主播应在传递信息时注重语言样态的新鲜感和节奏感,想播想说,把“一睹为快”转化为“一吐为快”,真正做到此时此刻“我就是、我就在”。通俗的来讲新闻主播所传递的信息要让观众生动的感受到、体会到。

(三)新闻主播对于早间节目全媒体传播手段的应对策略

早间新闻栏目由于在节目形态和内容上有别于午间和晚间,并且他需要多元的传播手段来提高传播效率,使得早间节目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而此时全媒体终端就成了早间节目最好的传播载体。在全媒体演播室,电视新闻主播应该是一个根据全媒体演播室的不同要求驾驭节目进程的人。比如:多机位、多层次、多板块的灵活表达;并且脱离提词器是前提,这就意味着主播仅仅可能依靠的是手中的提纲或者关键词。比如安徽卫视早间新闻栏目《超级新闻场》。新闻主播依据信息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信息生动、灵活、概括、抽象的传达出来。而即兴口语的表达能力与丰富的知识储备、流畅的口语表达、清晰的逻辑思维以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微点评能力分不开;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主播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是做好节目的基础,是配合一切全媒体传播手段的工具。

三、结语

从《东方时空》到《朝闻天下》,我们对于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从受众的收视习惯和早间节目的时段特殊性来考虑,的确早间新闻主播的语言传播规律不仅能要满足受众“看”的需求,还要满足受众“听”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角度来考虑。我们的传播不仅要高效、快速、清楚、明快,还要富含趣味性、社教性、信息性和全面性以及独特性。所以我们的新闻主播一般采用“谈话式”的语言样式,亲切、自然、朴实、大方的传播信息,并且采用口语化与书面语化相互衔接以口语化居多的方式,为受众打开一扇“清新之门”,让受众一接收到信息就能立即判断这是早间新闻节目的特征。所以早间新闻节目新闻主播要形成固定的栏目风格、说话习惯、以及属于这个栏目的呼号、语言样式。

当然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 不久的将来, 中国的电视观众一定会看到令他们满意的早间电视新闻节目, 令他们耳目一新的早间新闻节目主播。

参考文献:

[1] 王冬冬 张亚婷,早间电视节目的融入式语态分析[J].新闻大学,2014,(04):41-46.

[2] 高晓芳,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3] 闫妮, 央视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研究 [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

有声语言与新闻叙事传播 篇4

尽管叙事学在理论上承认文字、电影、戏剧、舞蹈、绘画、 照相等不同媒介都具有叙事功能,但这些叙事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书面上的语言文字,即成为普遍意义上的文本。“文本之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在文本之前及其周围文化存在其他文本,在不同层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1无论是有声语言、 文字、视像、形体等何种表述方式,它们都是对叙事客体—— 事件的表述。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与其他叙事方式的同一性就在于叙事话语都是对人类、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持的认识和解释。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属于叙事当中的一种表述样态,是对新闻事件的表述。

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作为叙事当中的一种样态, 尽管同传统的叙事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其研究对象体现出了传统叙事的一些特质:它研究的对象是新闻事件的文本叙事话语、新闻叙事行为、新闻叙事本质、形式和功能。此外, 由于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中存在新闻传播及有声语言的介入问题,研究对象又关系到了叙事的传播、叙事主体的表达样态、观念意识、文化态度、叙事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等方面。

二、有声语言新闻传播的叙事话语

由于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的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有声语言叙事话语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对有声语言叙事话语进行阐述和界定。“话语是超出句子范围的,但它有自己的单位、规则和‘语法’。”2叙事话语表述而是抽象的, 也是系统的,叙事主体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进行叙事,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便是所谓新闻叙事;产生的口语或文字作品即为“新闻话语”。新闻叙事中的话语就是叙事话语。陈力丹在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序言中谈到“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这种活动, 便是所谓的‘新闻事实’……当把它们运用到具体的场景中的时候,它们便是话语,因为话语是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交汇点。”由于叙事主体各自的语言表达系统、自身的成长轨迹、文化底蕴、教育程度有所不同,其有声语言叙事话语是个人或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信息传达给社会的,因而这种叙事话语带有强烈的社会集体意识特征。可以说叙事主体在表述新闻事件时,其叙事话语有着新闻文本特质和社会集体意识的双重约束。这种约束使叙事主体在运用有声语言叙事话语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叙事话语的文本规范;另一方面是叙事话语所反映出的社会集体意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有声语言叙事话语的语言样态、文本特质及社会价值。

三、行为特点下的研究特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虚构的事件有时与真实的世界难以划清界限,不能简单地将叙事行为当作文学叙事行为的简称。进入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叙事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其他媒介的叙事,转向了文字叙事与电影等非文字叙事之间的比较,转向了同一作品中文字叙事与绘画、摄影叙事的交互作用。”3此时,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研究同真实的世界相联系,其叙事行为反映出了真实的新闻事件,对叙事方式的研究转向了文字叙事与有声语言之间的交互。在这种交互中,“叙事性”、“情节”、“叙事功能”、“叙事行为”、“叙述形式”等叙事基本概念的重新审视与诠释,对当今泛叙事研究尤其是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有着非凡的意义。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作为一种叙事行为,是由叙事主体向作为叙事客体——真实的新闻事件而发出的,因而带有及时性、真实性特点。在这种文字叙事和有声语言的交互行为下,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所体现出的情节、叙事功能、叙事行为、叙述形式、叙述层次也就呈现出了别样的特质。对有声语言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新闻文本进行深度解读。

摘要: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方式即为: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当中,叙事主体利用有声语言向接受主体表述新闻事件的方法。这种叙事方式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有声语言新闻叙事,给予人们新闻信息,反映时代的脉搏,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本文将着眼于有声语言在叙事传播过程中的研究对象及呈现出的特质,探寻有声语言在新闻叙事传播中的功能。

关键词:有声语言,新闻,传播,叙事

注释

11参见罗兰·巴特《文本理论》,源自电驴下载美学名著:http://lib.verycd.com/2005/09/30/0000067150.html。

22 参见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探析 篇5

1 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特征

1.1 记录经典瞬间

新闻摄影语言主要靠图片传播信息, 实质上属于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是无形的, 作为观众无法探究其边界, 只能靠眼睛捕捉它们, 但视觉语言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感觉形式, 新闻摄影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包含的感情远远超过文字。新闻摄影语言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图像形式记录经典, 新闻摄影作品不是经过铺垫和准备现场拍摄出来的, 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抓拍来的, 世间万物都是稍纵即逝的, 作为摄影师要抓住决定性的瞬间, 让新闻现场的每个细节都充分表达出其内涵意义。

1.2 真实情感的表达

新闻摄影语言用图像传达感情, 通过对决定性瞬间的抓拍, 让照片更加生动更加丰富, 继而让人们体会到强烈的现场感。新闻摄影主要依靠被拍摄对象的形态或者姿势来表达感情, 与文字传播信息相比, 图像强调视觉上的刺激, 主张在图片展示瞬间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3 纪实的新闻本质

纪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新闻摄影是报道新闻的一种特殊手段, 虽然新闻摄影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刺激, 加深了观众对于新闻的印象, 但新闻报道始终不能脱离纪实这个概念, 凭着对事实逼真记录的能力,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得越来越多, 担负着记录生活, 记录历史的重担。借助摄像器材, 新闻摄影报道能记录新闻现场的每个细节, 最大限度上将事实呈现在观众眼前, 让观众最大程度接近真实。

2 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发展影响因素

2.1 摄影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大大推动了新闻摄影发展, 发达的电子技术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支持, 致使新闻摄影不断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 我们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 时代的进步拓宽了新闻摄影的发展空间, 为新闻摄影的进步与成熟提供了社会支持和技术保障, 在此基础之上, 多媒体技术应用让新闻摄影变得更加丰富, 新闻摄影形态越来越多元化, 同时视觉文化的发展, 让新闻摄影发展更加饱满。当今社会技术革新速度快, 产品更新速度快,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的生活速度也越来越快, 但新闻摄影仍然有独属于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 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新闻摄影仍然保持有利位置, 担负着记录真实、传播信息的伟大责任。

2.2 传播形式的创新

早期的新闻摄影报道单纯通过报纸期刊传播, 受环境约束只能在极小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 摄影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新闻摄影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满足人们的要求, 追随时代的脚步, 新闻摄影的传播方式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如今的新闻工作者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 更加重视图片形态的展示, 在大量实践尝试后, 能够熟练利用色彩与光感效应, 让照片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视觉传播时代, 摄影师要了解人们的欣赏习惯和视觉素养, 提高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选取不同角度和距离更加准确地表达事实, 让图片蕴含更加丰富的信息量, 同时符合广大群众的观赏习惯, 在发表信息时给图片加附抽象有力的文字, 利用语言的表述能力引发观众想象, 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充分发挥照片的作用, 继而达到传播信息目的。

2.3 人才素质的提升

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社会进步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学习机会, 还拓宽了人们的视野。随着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 视觉素养越来越高, 作为新闻工作者, 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见闻, 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视觉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下新闻观众的要求。与此同时, 为适应视觉传播时代下的新闻摄影语言要求, 摄影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 并在实践中悉心摸索总结经验, 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 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对新闻摄影语言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新闻媒体要想在历史长河中稳定发展, 就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相信影像的力量, 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到新媒体中。

参考文献

[1]沈玲玲.试论《安徽日报》版面视觉传播形式的发展与创新[D].合肥:安徽大学, 2010.

[2]宋词.“读图时代”我国新闻图片传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语言传播行为研究 篇6

在传播过程中, 我们依赖语言传递思想, 思想正是交流的主体。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那么出镜记者的语言就是“表现新闻事实、展现记者思维, 沟通记者和观众的重要工具。出镜记者在镜头前用语言将动态的事件现场加以梳理表达, 将具体的事件细节加以描述表现, 将无序的事件因素加以抽绎归纳”。[1]所以, 规范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语言传播行为是保证信息能够真实准确传播的重要环节。

一、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语言传播的特点

(一) 语体口语化

人类的语言从语体上可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一般使用口头语言。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传播模式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拟人际传播形式, 所以出镜记者的语言恢复了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状态。在出镜报道时, 电视记者是向观众说事, 而不是念稿、背稿或读报。新闻事实的叙事逻辑不必拘泥于已有的语句安排, 只要保证叙事流畅、层次清晰就可;对于专业名词, 需要出镜记者进行通俗易懂地解释说明。因为语言的口语化, 受众能够在毫不费劲的情况下, 接受新闻信息的传播。

(二) 结构片段化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时运用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叙事, 出镜部分可能充当整条新闻的开始、结尾、串场等各种段落。出镜记者的出镜报道时间只占新闻片的一部分, 从新闻叙事角度出发, 记者出镜报道时的语言表达内容是片段化的, 或是新闻导语、或是简短总结、或是转场。这种片段化处理方式要求出镜记者在材料组织上注意逻辑衔接, 为了保证与上下材料逻辑上的完整连贯, 材料和材料之间必须要有作为衔接、呼应或过渡的语言, 避免因信息缺失而使观众理解产生跳跃感。

(三) 语言的交流感

出镜语言有具体的传播对象, 所以出镜记者在语言表达时需要具有强烈的给予感和交流意识。从心态上来说, 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 都是急切的想要把自己在现场看到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告诉给观众。在真实的新闻现场情境下, 出镜记者面对镜头、手持话筒, 要将交流意识贯穿整个报道过程。如果在报道时语言缺乏交流感, 呈现“自言自语”的报道方式, 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收视情绪。

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

(一) 新闻叙事

听,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具象性声音使人们感受到世界万物的真切的存在;抽象性声音则以历时的逻辑排列, 超越时空制约, 自由地表述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 具有独特的系统叙述能力。[2]出镜记者报道的语言传播就是以抽象性语言的形式, 通过与画面胶着、互补, 形成视听不可分割的新闻空间, 向受众进行新闻事件的叙述。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传播在电视这种双通道的传播中仍然显示其优势, 而这种优势就呈现在它承载着新闻叙事的主要任务。在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总是用简明、通俗、完整的语言符号的表述保证新闻内容的传播, 因为语言符号的逻辑表述力, 可以使无序的画面物象形成一个有序的叙事系统。任何一段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 都是由语言传播作为主要叙事途径的, 试想当你关掉声音看新闻时, 就等于屏蔽了新闻的大部分信息, 从而也搞不清楚新闻事件的真实指向了。

(二) 向非语言符号提供准确所指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的语言符号传播, 不仅担当了一般的新闻叙事功能, 并且它还向非语言符号提供准确的所指。虽然非语言符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系统向我们传播大量的信息, 但是它的缺陷在于不容易编码成为准确的语言系统, 单纯的非语言符号有时会产生模糊的意义或带来歧义和误解。这时, 语言符号就在电视这个由多种通道承载的多元符号体系中承担了核心的所指功能, 是它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明确的意义对象。尤其是在体验式报道中, 记者将自己在新闻现场的所看、所听、所触等等各种感官系统的感受用非语言符号的形式展现出来, 但是仍然需要用语言符号明确阐述出来, 达到信息的指向性准确传播。

三、过程分析:“准确恰当”———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

语言传播承载着出镜报道的主要叙事功能, 那么准确、恰当的语言传播表达方式能够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

(一)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义传达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传播时, 要时刻明确是否能与受众语义共享。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几点:

1. 注意遣词造句

在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遣词造句要遵循口语化、通俗化的原则。首先, 少用书面语言中常用的单音字, 多用易于受众听觉上理解的双音词, 避免产生误解。其次, 少用书面语中的关联词, 多用语气表达转折、递进等语句关系。再次, 避免倒装句。在口语传播中, 语流呈顺时状态, 书面语中的倒装句不适合用于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最后, 避免谐音和歧义。书面语是“看”的语言, 一般不会出现由于谐音而产生的歧义, 然而, 受众是靠听觉系统接受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的, 就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2. 及时解释受众的信息盲点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涉及内容广泛, 经常会出现一些生僻的、专业性强的报道。在类似的报道中, 出镜记者不能假定受众是内行人员, 可以无障碍的接受报道中涉及的专业词汇。要让人际传播通畅无阻, 有一条要遵循的规定就是:尽量少使用行话, 除非你的听众就是干这一行的。出镜记者在报道时, 如果遇到类似信息点, 要及时向观众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加以解释;如果这种生僻的信息点是由被采访者提出, 要继续发问, 让被采访者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从而利于受众接受。

3. 适时使用具体语言和抽象语言

高度抽象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概括语义, 令我们的交流变得愈加容易和快捷, 运用抽象语言能够满足出镜记者简洁、快速报道新闻的要求;但是, 过度依赖高度抽象的语言会让语义变得模糊不清。例如在火灾事件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用“据统计在这次火灾中无死亡人员, 3人重度烧伤, 16人轻度烧伤, 还有多数人员是因为吸入了燃烧中的有毒气体而住院治疗”来报道人员受伤情况, 要比“烧伤人员众多”一句更为清晰和准确。所以, 出镜记者要把握好抽象的程度, 从而降低受众对语义产生误解的可能性。

(二) 高质量的新闻叙事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手持话筒, 面对镜头, 以新闻事实为基础, 以语言传播为主要载体完成新闻的叙事。在语言传播中, 新闻事实清楚, 层次分明, 条理清晰, 叙事顺序符合视听习惯是出镜记者利用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叙事的基本要求。要做到有条理地叙述新闻, 就要掌握以下几种叙事方式:

1. 开门见山式———明确新闻构成要素

出镜记者的叙述是电视新闻叙述的形式之一, 电视新闻节目都由一个个的情节组合而成, 显然, 电视新闻中的“故事”不是虚构的情节, 而是指到目前为止时间发生发展的大体脉络和基本过程。在传统的新闻学研究中, 对于新闻构成要素的说法总是离不开5个“W”, 1个“H”的理论, 即: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人物 (who) 、事件 (what) 、原因 (why) 及影响 (how) 。这些要素涵盖了观众想要知道的新闻的基本信息, 要求出镜记者在出镜的第一时间传播给受众, 而且是开门见山式的直接托出。缺少新闻构成要素的出镜报道, 即使语言多么的华丽, 对于新闻节目来说也是无效传播。

2. 一针见血式———紧紧围绕报道目的展开

新闻报道有特定的传播目的, 每条新闻的报道都要紧紧围绕之前设定的报道目的展开, 因此出镜语言的组织设计要遵循传播目的和传播者的传播意图。2011年3月10日, 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 中央电视台记者赶赴灾区送来第一时间的报道。演播室主播欧阳夏丹直接连线现场记者, 询问灾区物资供应等情况, 记者没有直接回答主播的问题, 而是谈及当地各级部门领导组织抢险救灾的情况, 在进行了长达近两分钟的报道后依然没有涉及观众急切想了解的关于灾区的有效信息, 最后被主播打断了他的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报道语言必须围绕与目的和意图相关的新闻事实来组织设计, 并且以最能体现传播者意图的方式和质量来表达, 这样才能达到传播效果。

3. 承上启下式———注意上下材料的逻辑关系

注意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 是保证出镜记者有条理叙述新闻的重要因素。在一段出镜报道中, 所要报道的可能包括许多信息点, 怎样将这些信息点有机的串联起来, 需要出镜记者在语言的逻辑关系上下功夫。央视新闻频道为报道2011年“两会”, 推出了特别直播节目《见证履职》, 用多视窗和与出镜记者连线的方式呈现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履行职责的真实过程。在最后一期节目中, 节目出镜记者李小萌就今年《见证履职》报道的多项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 语言条理清晰、干净利落, 精彩地回顾了十多期节目中的报道瞬间和成果。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可能作为新闻的导语、结尾、串场等各种形式穿插到一条新闻当中去, 它充当的只是电视新闻节目中某一条新闻的一部分。所以, 出镜记者还要注意与演播室主播新闻播报信息的衔接, 做到信息不重复, 信息不缺失, 让观众顺利无障碍地接受新闻信息。

综上所述, 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中, 语言传播承载着主要的新闻叙事功能, 只有不断从传播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规范它, 才能实现报道过程中的语义共享, 从而保证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摘要:本文就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行为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语言传播特点和传播功能的基础上, 进行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过程分析, 并提出保证信息有效传播的语言传播行为策略。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为规范我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行为提供借鉴, 以期实现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出镜记者,语言传播行为,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梅慧.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出镜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9.[1]梅慧.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出镜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9.

试论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语言传播行为 篇7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思想是交流的主体并且依赖语言进行传播。出镜记者的语言作为表达记者思维及新闻事实的工具, 在与观众的沟通交流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担负着在镜头前用语言梳理表达事件现场、描述具体事件并将无序的事件因素加以归纳总结, 以达到为观众传达信息的责任。因此,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语言传播行为的规划化是保证信息准确、真实传播的关键。

一、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语言传播行为的特点

(一) 记者的语言口语化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过程中一般使用口头语言, 由于现场报道的传播形式是一种通过利用大众传媒技术从而形成的拟人际传播形式。电视记者在新闻播报过程中是向观众说事, 保证叙事流畅、逻辑清晰即可, 不必刻意安排语序。因此, 出镜记者的语言处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状态。出镜记者语言的口语化有助于大众更加轻松地接受所传播的信息。

(二) 传播信息片段化

记者的出镜部分可以作为整条新闻的开始或结尾等任何段落。出镜记者报道时所传播的内容可以作为新闻导语、转场或是总结, 因此其语言表达内容是片段化的。这种处理方式要求出镜记者应保证传播内容与新闻上下材料保持逻辑上的完整, 注意材料组织上的逻辑衔接关系, 避免大众因信息缺失产生跳跃感。

(三) 语言的沟通感

由于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行为有具体的传播对象, 所以其语言表达方式应具有较高的交流意识及强烈的沟通感。出镜记者在面对镜头时应将交流意识贯穿在整个报道过程中, 避免出现自言自语的报道方式从而影响报道质量并影响到大众的收视情绪。

二、电视新闻出镜记者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

(一) 新闻事件的叙述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行为就是以抽象性的语言表达形式, 通过与现场画面的结合, 形成不可分割的视听新闻空间向大众叙述新闻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言传播行为, 由于其通过电视这种双通道的传播方式, 并承载着新闻事件叙事的主要任务。因此, 十分具有优势。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过程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新闻内容, 使无序的现场画面组成一个有序的叙事系统。以语言传播作为主要叙事途径的现场报道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指向起着重要作用。[1]

(二) 向非语言符号提供所指功能

出镜记者的语言符号传播同时具备新闻事件叙述功能及为非语言符号提供准确所指的功能。由于非语言符号是通过多种感官系统向大众传播信息, 不容易被编码成为准确的语言系统, 在传播过程中容易造成歧义或误解。因此, 出镜记者的语言符号承担了非语言符号的核心所指功能, 使得大众得到有明确的意义对象。

三、过程分析——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

出镜报道中的叙事功能要依靠传播语言。因此, 信息的有效传达需要语言的表达方式做到合适、准确。

(一) 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的语义传达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事, 能否与受众语义共享, 是需要明确的

(1) 注意语言的运用。进行现场报道时, 出镜记者语言的要求是通俗化、口语化。第一, 为避免误解, 应多使用易于受众理解的双音词, 尽量不用书面语中的单音字。第二, 应多使用语气来体现递进、转折等逻辑关系, 尽量不用书面语中的关联词。现场报道时, 语序为顺流状态, 不宜使用倒装句。第三, 因书面语是视觉语言, 所以因谐音而出现的歧义较少, 但现场报道时的传播语言是听觉语言, 所以要注意规避谐音与歧义。

(2) 为受众解释信息盲点。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所报道的内容会涉及很多内容, 一些报道很可能会包含专业的、生僻的内容。因此, 在这类报道中, 记者要把受众视为普通人员, 而不可预先假设受众是可以接受报道中的专业性内容的行内人员。简而言之, 就是要尽量在口语中不要出现“行话”, 除非目标受众是行内人员。现场报道时, 若遇到专业的、生僻的信息点, 需及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如果此类信息是来自被采访者, 需要继续提问, 使被采访者做出解释。[2]

(3) 适当使用具体语言。出镜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需要做到快速, 简洁的要求, 而抽象语言对于语义高度的概括性, 通常很适合这种要求。然而, 抽象语言的过多使用会使语义模糊, 不够准确。例如, 在一次汽车事故现场报道中, 记者使用“据统计在此次事故中死亡3人, 2人轻度受伤, 还有1名重伤人员正在送往医院抢救。据现场交警介绍,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为驾驶员的酒后驾车。”来报道现场情况, 比“有多名受伤人员”要更准确, 更全面。因此, 记者在现场报到时要掌握抽象语言使用的程度, 以减少语义模糊的可能性。

(二) 提高叙事质量

电视现场报道需要出镜记者面对镜头, 以新闻事实为主要内容, 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进行新闻报道的叙事。出镜记者使用口头语言进行新闻叙事时的要求包括事实准确、条理分明、叙事逻辑符合视听语言要求。[3]实践中, 主要有以下三种叙事方式:

(1) 开门见山式。电视新闻节目是由多个故事情节构成的, 而这些故事并不是虚构的, 在其发展的大体脉络和基本过程中, 涵盖了基本的新闻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在向观众传达新闻事件基本信息的同时, 要求出镜记者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开门见山式地直接向观众托出。

(2) 一针见血式。电视新闻有特定的传播内容及目的, 每条播报新闻都要求紧紧抓住设定的既有报道目的展开。因此, 出镜记者的语言组织应遵循传播者的传播意图及目的。在新闻现场报道过程中, 出镜记者的语言必须时刻围绕传播目的及相关新闻事实进行组织, 用最能体现传播者意图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并保证质量, 以期实现预计的传播效果。

(3) 承上启下式。新闻报道中的出镜记者在叙述新闻事件时必须注意新闻事实间的逻辑关系, 在报道过程中, 将出现的多个信息点通过逻辑语言将其有机串联起来, 抓住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保证出镜记者有条理地播报新闻的重要因素。例如, 在2011年的“两会”中推出的特别直播节目《见证履职》, 通过多视窗与报道现场的出镜记者连线的方式将履行职责的真实过程呈现给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在其最后一期节目中, 出镜记者李小萌就节目中报道过的多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以条理清晰、简洁明了的语言精彩回顾了往期节目的报道成果和难忘瞬间。由于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内容可能作为新闻的导语或结尾等各种形式穿插到新闻当中去, 其充当的只是新闻节目中的某一部分。因此, 出镜记者在对新闻现实事件进行叙述的同时还需注意与演播室新闻播报内容的衔接, 保证信息不缺失或重复, 抓住新闻上下材料间的逻辑关系, 使得观众能够顺利地接受新闻信息。

四、结束语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语言传播行为在现场报道过程中, 主要承载着新闻事件的叙述功能, 为了达到实现在现场报道过程中与观众语义共享的目的, 出镜记者需不断从语义学及传播学的角度规范自身的语言传播行为, 从而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有效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志明, 刘鲁, 苗蕊, 等.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与微博信息的爆发性模式比较[J].情报学报, 2013, 32 (3) .

[2]鲍佳, 贾珍荣, 向飞燕, 等.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犬儒主义管窥——以中国足球新闻报道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9 (3) .

新闻传播过程中避免语言暴力的刍议 篇8

关键词:新闻传播,避免,语言暴力

一、新闻传播过程中语言暴力的危害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很多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 可能新闻采编人员的本意并非如此, 但通过新闻的发酵与传播, 那些明显具有歧视性的语言, 很容易对某些群体带来直接的伤害。新闻媒体作为正确舆论的引导者, 作为权威信息的发布者, 作为真善美的宣传造势者, 理应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自觉杜绝语言暴力。

1. 语言暴力在传播中形成一种歧视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很多具有明显的歧视性的语言被称为“语言暴力”, 这些语言暴力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语言暴力在传播的过程中, 容易对某些特定的群体形成一定的歧视。在新闻媒体的宣传造势下, 这种无形中的歧视会被现象化和日常化, 导致这些特定的群体长期生活在歧视之中。如农民工、残疾人、瞎子等语言暴力的内容,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这些语言的运用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增加新闻的贴近性, 但通过新闻的传播, 往往让这些歧视性的语言被受众日常化。如某些媒体大肆渲染报道农民工的生活, 一些媒体将《农民工住上二层楼, 三级跳走上人生巅峰》, 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 看似平常, 但似乎再向人们传达一个错误的观念, 即农民工就应该住土窑洞, 而当他们通过勤劳致富而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时, 媒体就开始通过这种语言暴力, 来引导受众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 “即农民工发家致富, 土包子变成城里人了。”

2. 语言暴力会在传播中被定义化

新闻传播理应是一种正能量的积极性的传播行为, 很多社会上的真善美通过新闻传播, 能够起到良好的“蝴蝶效应”, 进而引导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积极追求向上向美的生活, 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但一些语言暴力通过新闻传播, 往往容易形成一种定义化的, 特定化的名字, 进而被人们歪曲理解。如“打工仔”这个名词, 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 往往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犯罪或者其他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 广泛地定义为“打工仔的素质低下”等。这种对某些名词的恶意丑化, 进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 很容易对该群体中其他人员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这种被贴标签的行为, 其危害是巨大的, 影响也是相当恶劣的。

3. 语言暴力会降低受众的审美

在很多新闻报道中,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内容, 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 为了提升受众的吸引力, 为了营造一定的噱头, 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很多新闻媒体将一些严肃的新闻过度的娱乐化, 从而滋生了语言暴力。这种语言暴力是微型的, 是不易让人察觉的, 但长期以往, 会降低受众的审美, 影响受众的判断。如在播报一些交通事故时, 特别是播报一些比较典型比较离奇的交通事故现场时, 新闻从业人员往往过分地渲染标题, 将新闻标题与一些热门电影联系在一起。如“飞跃”、“穿越”、“飞上”等。这些语言的运用, 虽然从表面上难以看出恶性的内容, 但从总体上来看, 这种语言的运用, 将一则严肃的, 甚至是悲伤的事故类新闻, 当成故事来播送, 甚至加入了主持人或者记者的演绎。久而久之, 会降低受众的审美情趣。

二、规范新闻传播语言暴力的主要措施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语言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语言暴力不仅仅是对某些特定群体的伤害, 更会在广义上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 降低受众的审美情趣, 不利于受众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 更不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培养和形成。因此, 针对新闻传播中的语言暴力, 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规范。

1.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考核, 提升他们的自律意识

新闻传播中的语言暴力,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低下造成的。因此, 在实践中, 应该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技能考核, 不断提升其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自律, 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水准和职业操守, 督促他们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 要使用规范化的新闻语言, 要减少, 更要杜绝语言暴力的产生。此外, 还应该着重培养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能够从自身的角度来感知身上的责任, 将新闻事业当成一种神圣的事业来看待。

2. 加强新闻行业的监管, 塑造良好的审美意识

我国新闻监管部门还应该加强新闻行业的约束和监管力度, 通过相关的政策或制度来引导新闻媒体向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一些过分使用语言暴力的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人员, 应该采取严格的措施予以教育、批评、惩处等。此外新闻监管部门还应该奖惩并重, 有效地提升新闻行业的道德标准, 树立新闻媒体的道德标杆。同时还应该加强社会大众对新闻媒体的监督, 通过开放监督渠道来唤醒受众的参与意识, 进而有效地监督新闻媒体, 避免语言暴力的产生。

结语

新闻传播语言艺术 篇9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有些表现为歧视性语言, 有些则表现为渲染暴力的语言, 但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 这些语言暴力并不是直接表现, 都具有一定的隐藏性、映射性。

1.1 歧视性语言

1)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歧视。在很多的新闻报道中都缺少对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视, 例如:清洁工、拾荒者、农民工、残疾人等等, 以至于在实际的报道中使用具有歧视性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述。如:新闻中对残疾人进行报道, 本意可能是为了增加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 亦或是表达某一新闻事件, 但是却在报道当中直接以语言表述其身体残疾和生理缺陷, 完全没有顾忌到当事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或心理阴影。

2)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对于女性的歧视。我国的社会文化本就存在歧视女性的成分, 但社会一直在进行男女平等的宣传, 历史文化虽有所改善, 但是在一些新闻报道中也不乏出现一些歧视性的词汇, 例如:小三、打工妹等等。

1.2 低俗内容

1) 渲染暴力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在暴力犯罪的新闻报道当中, 新闻工作者们为了制造新闻热点, 提升收视率或者关注度等, 往往对新闻事件避重就轻, 使用案发现场所拍摄的血腥图片、暴力视频等对新闻进行叙述, 而忽视了语言文字对新闻的解说, 使得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等受到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甚至被推倒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2) “性”新闻。“性”新闻主要是指一些报道艳照门、男欢女爱等男女不正当交往的新闻。人们对于“性”的好奇心也使得他们对于“性”新闻的分外青睐, 因而, 很多的新闻及其周刊便对“性”新闻进行深入的挖掘, 甚至去挖掘一些毫无新闻价值的低俗“性”新闻, 并且, 在某些新闻报道图片和视频中, 对于暴露出隐私部位的位置毫无掩饰。

例如:在2015年上半年, 国外媒体接连报到出众多知名女星、好莱坞女星的艳照, 这些艳照主要是来自于被爆料女星的自拍等等, 但是经媒体报道之后却被肆意夸大, 众多被爆料的女星纷纷表示抗议, 有的甚至形成了精神障碍、心理阴影, 这不仅对她们的事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也给她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 制造煽情, 哗众取宠。这一语言暴力类型主要出现在娱乐新闻当中, 很多记者对于自己拍摄到的照片、视频等资料进行了过分的修饰, 毫无余力、也是毫无根据的夸大事实、添油加醋, 一些报道内容上甚至与出现的图片、视频等等出现了明显的矛盾点。

1.3 潜在性语言暴力

潜在性的语言暴力主要在于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的不实报道。面对重大灾情、疫情、火灾等等, 新闻工作者对于事件的严重性、遇害人数、受伤人数等的报道往往是不真实的。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闻媒体受到了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 以及新闻体制的问题。

2 语言暴力的危害性

媒体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新闻媒体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暴力也就显得更为突出和严重。

新闻报道过程中的语言暴力首先对新闻主人公的人格权利等一系列的人权造成了损害, 扰乱了其生活秩序, 并且对新闻受众形成了错误的导向。语言暴力对于心智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伤害尤为严重。造成其性格和心理上缺陷, 从而导致其形成错误的社会观与价值观。对于一般受众来说, 语言暴力使他们错误的认识了这个社会, 容易形成厌世心理或者暴力心理。

3 如何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避免语言暴力

新闻过程中出现语言暴力主要是受到了新闻工作者们自身思想素质以及新闻体制的影响。因此,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避免出现语言暴力也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做出改善。

3.1 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审核

媒体本身就是进行社会监督的工具, 但是工具本身出现了问题就需要建立新的机制对其进行监督和审核。加强对媒体的监督与审核首先需要制定新闻报道的审核机制, 在相关的审核制度中明确各种语言暴力的类型, 并且不允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对于出现语言暴力的新闻不予审核通过, 并且责令整改, 严重时则需要拿出实际的惩治手段, 加强惩罚力度;其次, 还需要对新闻报道进行问责制度, 加强法律监督, 对于给当事人造成严重危害, 或者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新闻媒体需要进行法律惩治, 将避免语言暴力纳为强制性制度。

3.2 提升新闻媒体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编辑和报道时出现语言暴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意识的, 另一种是无意识的。那么在对新闻工作者进行思想道德培训的时候, 就需要加强文化知识培训和思想道德培训。加强文化知识培训主要是为了提升其文化涵养, 教授其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并且在新闻报道与编辑中避免使用该类词汇。进行思想道德培训则主要是为了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3.3 提升公众的媒体涵养

新闻报道出现语言暴力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来自于公众对于语言暴力的青睐。因此, 社会和媒体影响想方设法提升公众的媒体素养, 推进正义性、和谐性新闻的受青睐程度。

4 结束语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避免语言暴力一方面是为了完善我国的新闻体系, 提升我国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 传播积极、正义、和谐的力量。

摘要:语言暴力是一种特殊的暴力形式, 它并不会直接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它的暴力形式是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伤害, 从而导致心理扭曲, 出现压抑或暴力倾向, 严重时会带来人身伤害或死亡。常见的语言往往出现在家庭、校园等现实交流环境中, 但是新闻传播的过程当中, 同样会出现语言暴力。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暴力主要出现在其传播载体当中, 例如语言表述、文字、图片、视频等等, 本文对新闻传播过程中避免语言暴力的思路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一过程中的语言暴力, 将新闻打造成为一个传播社会和谐和时事政治、热点的平台。

关键词:新闻传播,语言暴力,类型,避免方式

参考文献

[1]牟青.试论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暴力[J].新闻知识, 2012 (08) :187.

上一篇:机房防护下一篇:建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