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媒体艺术

2024-05-05

当代新媒体艺术(精选十篇)

当代新媒体艺术 篇1

一、国外新媒体艺术研究及成果

对于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发展与现状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多从艺术与技术的双重视角, 就艺术思维、艺术语言、艺术观念、艺术类型、技术与艺术关系、媒体范畴、传播方式和美学特征等不同层次进行初步论述与研究, 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呈逐年增长

优酷与北京互象动画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都市情感动画《泡芙小姐》自2011年4月在优酷首播之后, 已经成为了优酷网截止目前最大规模的在线短片, 该剧引入了美剧的制作、播出模式, 且借力网络播放平台, 已经成为传统动漫制作与新媒体结合的成功范例, 其播放量接近八千万、粉丝“泡泡”四十万, 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植入、衍生品开发及授权。其紧扣当代都市男女情感生活的思路、充满小资情结的表现方式、直白大胆的画面呈现虽然都是目前的传统电视动画不可能容纳的, 但在电影分级和付费电视等传统媒体迈向变革之际, 这种合作方式无疑占领了市场先机。另一方面新媒体的科技特性也会激发相应传统动漫产业的新生机, 比如目前相当活跃的电子漫画。据统计, 2009年日本国内手机动漫市场规模达到了900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60亿元, 有近80%的漫画作品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直接发布;2009年美国Uclick公司首次尝试以手机电子书的形式发行漫画作品, 专门为手机用户打造漫画书《雷霆路》, 这也是美国第一部通过手机发行的漫画书。6手机、移动电脑的屏幕对于展示以“格”为单位的漫画具有先天的优势, 且随着移动设备屏幕技术的更新及无线网络的普及, 用手指“滑”漫画成为了更为方便、快捷的观看方式, 且这与受众日常浏览新闻的习惯一致, 更能够迅速渗入其日常生活, 这是传统的影院和电视动画所不具备的。2010年1月漫画家新媒体联盟在北京成立, 旨在推进漫画家与新媒体的对接, 完善新媒体漫画的商业模式和维权系统, 而国内电子漫画也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 出现了像“翻翻”动漫这样具有代表性的运营机构, 其通过与日本知名漫画企业“集英社”的合作、培养签约漫画家、举办高级别的漫画赛事等途径, 扩展其新媒体业务。2012年9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与日本NTT Sulmare株式会社签订了手机趋势。罗伊·阿斯科特指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你首先必须连结, 并全身融入其中 (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 , 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 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 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网络与数字科技最主要特点就是为促使观众 (使用者) 和作品进行互动并介入参与作品转化与演变……共通点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 参与改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1]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的小说《神经浪游者》 (Neuromancer, 1984) 较早提出与后来的网络艺术息息相关的“赛博空间” (Cyberspace) 概念, 并尝试性地描述“虚拟现实” (VR) 的数字化特征和在“赛博空间”中所体验到的沉浸感, 它对于艺术家们构筑后来的新艺术图景有着重要哲学启示作用。[2]迈克尔·拉什 (Michael Rush) 的《20世纪晚期艺术中的新媒体》[3]论述电影、录像、表演、偶发、装置、数字摄影和虚拟现实等新媒体艺术类型, 以及关于时间及其持续性的概念对于艺术叙事性的恢复和确, 并介绍当代新媒体艺术中的代表人物, 从马塞尔·杜尚、爱德华·曼布里奇 (Eadweard Muybridge) 到罗伯特·劳申伯格、比尔·维奥拉和皮皮洛蒂·里斯特等几代新媒体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艺术实践对当代艺术版图的影响, 重点阐释数字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美学意味, 勾勒20世纪新媒体艺术

漫画合作协议, 显示了传统强势出版机构对新媒体动漫的重视。因此传统漫画产业运用新媒体的技术特征而完成的转型也可提供给影院和电视动画新的思路。今年中国移动视频基地与迪斯尼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引入迪斯尼影院版动画片、电视系列动画、新媒体动画作品等, 着力打造“掌上迪斯尼”, 也是传统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结合的成果。

注释:

1. 张绍乐、周瑞兰:

《2011年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收录于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主编:《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2012)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4月版, 第93页。

2. 尹韵公、刘瑞生:

《成长中的新媒体:虚拟和现实社会的冲突和融合》, 收录于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2012)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7月版, 第3页。

3. 同上, 第3页。

4. 何建平:

《新媒体与中国动漫产业互动机制研究》, 《当代电影》, 2007年第5期, 第60页。

5. 参见张震鹏、张宝珠:

《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结合发展之路》, 《当代传播》, 2007年第1期, 第113页。

6. 同注释1, 第92页。

汤梦箫 (1979-) , 女, 河南郑州人,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动画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动画文化及产业。

的总体趋势和特征, 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谱系学的参照, 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由露西·金贝尔 (Lucy Kimbell) 主编《新媒体艺术:英国1994-2004年的艺术实践与语境》[4]主要介绍英国十年新媒体艺术的实践和主要成就, 对当代新媒体现状的研究亦达到一定深度。当代新媒体理论家列维·曼诺维奇 (Lev Manovich) 在《新媒体语言》中阐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媒体对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认为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变革影响所有的媒体和艺术类型, 还将新媒体特征概括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和编码化, 以此建立他对于新媒体艺术语言的前瞻性设想。此外还有尼葛罗庞蒂的《数字化生存》等一些著作。

二、国内新媒体艺术研究成果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起步较晚, 这导致新媒体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和西方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 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和研究加快前进步伐, 并取得不错成绩。我国最早关于新媒体艺术的文章是1996年吴美纯在《江苏画刊》上发表的翻译介绍比尔·维奥拉 (Bill Viola) 及其作品的文章, 此后, 关于新媒体艺术中录像艺术和其它艺术类型的文章陆续出现在各类期刊上, 关于新媒体艺术研究的专著也层出不穷, 新媒体艺术研究呈现繁荣景象。

黄鸣奋2000年以来相继出版《电脑艺术学》《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数码戏剧学》《超文本诗学》《数码艺术学》《互联网艺术》等专著, 对媒体变革对艺术的发展创新提供独特见解, 在其著作中为读者译介大量国外新媒体艺术实践案例和资料, 并将古典文艺理论知识和文艺心理学批评方法运用于新媒体艺术以及网络媒体的研究。此外还有王秋凡的《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 (2002年) , 邱志杰、吴美纯的《影像与后现代》 (2002年) , 邱志杰《重要的是现场》 (2003年) , 许江、吴美纯《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 (2003年) 张朝晖、徐翎《新媒介艺术》 (2004年) 。近年来, 关于新媒体艺术研究的专著有张燕翔的《新媒体艺术》 (2005年) , 在数字视频、影像、动画、户动多媒体、网络多媒体、虚拟技术方面以大量丰富的实例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提供技术基础支持;童芳的《新媒体艺术》 (2006年) , 书中附发大量研究资料、图片、网站、艺术家介绍及新媒体艺术策展机构、收藏机构、研究机构和艺术节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和研究, 为国内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理论研究著作;许鹏等撰著的《新媒体艺术论》 (2006年) , 既可以作为普通高校通用教材, 也可视为研究新媒体艺术现象、探索新媒体艺术规律的学术著作, 为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独特参考视角, 常能给人以理论启发;陈玲关注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学科史的《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 (2007年) ;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 (2007年) , 该书对互动概念、互动的起源、互动艺术类型、特征、表现以及人文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阐述互动艺术创意理论;此外还有马晓翔的《新媒体艺术透视》 (2008) 等。

国内关于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成果还包括: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艺术丛书”, 包括朱其的《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体艺术》、曹恺的《纪录与实验:DV影像前史》、王波的《FLASH:技术还是艺术》以及邱志杰的《摄影之后的摄影》, 对新媒体艺术中的录像、DV影像、Flash动画以及数字摄影等进行介绍, 由于侧重于知识普及, 它们都带有史料性质与科普特征, 理论性不强;江苏美术出版社组编的“国外后现代艺术丛书”, 介绍国外后现代艺术种种类型;顾承峰主编的“中国当代艺术倾向丛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数字艺术系列丛书” (含《数字艺术论 (上、下) 》《数字化与现代艺术》《三维造型艺术》等) ;吴美纯、邱志杰主编《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文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 是对1996年中国第一届录像艺术展“现象·影像”的理论概括, 收录不少理论家和艺术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论述性文章。此外, 2000年以来国内期刊发表大量专题论文, 相关数据库收入一些硕士、博士论文, 其中东南大学马凌燕的博士学位论文《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 多角度的描述新媒体艺术发展阶段, 从影像传播理论入手, 借鉴媒介分析理论, 归纳影像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的新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媒体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联系, 分析新媒体艺术的时基性和非线性的审美形式特点。借助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 试图说明美学理论对艺术的重要价值, 建立新媒体艺术研究与美学理论的联系, 此外, 还就录像艺术和实验电影, 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进行比较研究。

国内外还有大量收藏、评介、论述和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展览机构和网站。它们记录和整理了国内外大量新媒体艺术实践、艺术家以及艺术事件、作品。这类艺术网站包括国外的“根茎网”, 以及奥地利林茨市的电子艺术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 (ZKM)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MOMA) 、荷兰电子艺术节 (DEAF) 、欧洲媒体艺术节 (EMAF) 、荷兰媒体艺术中心 (V2)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伦敦双年展、媒体艺术网等新媒体艺术节或艺术展览机构站点。国内比较著名的艺术网站有中国新媒体艺术官方网站、中国新媒体艺术网、世艺网以及国内最大的艺术家网站美术同盟等。

已有的相关著作、学术论文、艺术展览及艺术网站为新媒体艺术研究提供精彩理论阐述和大量作家、作品实例材料,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从已有研究成果看, 新媒体艺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描述, 作家作品介绍和分析, 及概念、起源、发展、类型等基本问题的理解, 理论分析视角相对单一, 缺少系统的理论分析。马凌燕一针见血指出:“在现有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缺乏另一个分析新媒体艺术的视角和观点, 从一个狭义角度来说, 从美学角度分析新媒体艺术就是目前的研究中所缺失的。”事实上, 缺乏从美学和文化研究视角切入新媒体艺术研究并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 是当前新媒体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实属凤毛麟角, 这造成中国新媒体艺术在当代艺术研究中“缺位”的幻觉, 这与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现实境况严重失调。因此, 从美学和文化研究视角切入新媒体艺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 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新媒体艺术实践和研究方兴未艾, 新媒体艺术研究正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热点问题。考察国内外新媒体艺术研究及成果, 对于我们了解新媒体艺术研究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国外新媒体艺术研究,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美学和文化视角

参考文献

[1]余小惠问罗伊·阿斯科特答, 美术同盟http://arts.tom.com/zhuanti/1112.04/index.html, 2005-3-29

[2]威廉·吉布森《神经流浪者》, 雷丽敏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9年。

[3]Rush, Michael.New media in Late20th-Century Art.London:Thames&Hundson, 1999.

[4]Lucy, Kimbell.New MediaArt.Practice and context in the UK1994-2004.London:Arts Council England, 2004.

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 篇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的的技术发展后,逐渐的使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加深,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h,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交互技术,三维立体视觉技术,在Video艺术中体现出来,从而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出现新媒体艺术。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本源和现在特点

二十世纪末,新媒体艺术出现在当代舞台,它的基础是以全新传媒技术和科技展, 将人类艺术灵感来源和思维的理性形式相互交融为一体的、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创作完成的一种艺术的一种新的形式。艺术的综合形式是它的特征,新媒体艺术汲取了其他艺术表达形式的优势特点,新媒体由图像,文字,影响,和人机交互组成,进入大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后,艺术家们试图将尖端科技与先锋艺术观念相结合去探索新的艺术空间, 并通过这种形式更加的感悟生活和创造艺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的的技术发展后,逐渐的使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加深,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h,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交互技术,三维立体视觉技术,在Video艺术中体现出来,从而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出现新媒体艺术。作为“与时俱进”的艺术范畴,二十世纪90年代,在陈劭雄,宋冬等人的充满个人特色的表达下使他们引领了Video的发展,使其拥有更加成熟的语言表达风格。计算机影像技术的介入后促进了影像实验的产生,王波的《谁杀了我》通过动画与网络程序的结合胡也能通过他的作品反映出七十年代的艺术家儿童时期对卡通动画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媒体不仅仅界定在数字媒体范畴内,它有了更加广泛的界定,传达媒介的不同赋予了新媒体新的内涵,也给了艺术作品更加广泛的表达形式,尤其在后现代艺术作品里这种新媒介符合后现代作品的隐喻性,打破传统形式的特点。艺术家兼“养蜂人”任日请蜜蜂作了他的合作伙伴。《元塑 II》是任日与蜜蜂合作后的艺术品。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和艺术实事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的最高尚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因为社会分工的细致化,专业化,领域化,二者看似没有任何交集,但从最根本的起点来看它们都是人类早期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后逐步总结,提纯分化为两大领域,而研究他们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客观上来说科学追求的是现实的,实际的。而艺术追求的是虚拟的,虚幻的,理想化的。艺术是通过客观科学事实感性的理解后升华成理性中的感性表达,而科学的进步正是通过一些艺术家的大胆理论设想为目标促进科学的进步。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产生了人类的意识和行为。 同样的艺术与科技合二为一并且相互融合。科学离不开艺术的形象思维,艺术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必须有赖于科学。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并能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呢?许多人都会想到两个字—— —融合。

艺术与科技相交融下的新媒体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艺术作品在国际各大展会出现的越来越多,具有交互性的,动态的,新的媒介的艺术形式逐一向人们呈现。和传统媒体不同,新的媒介的表达,如与化学元素,物理特性的结合产生的新的媒体形式也反映了当代社会跨界加融合的特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新媒体艺术展览历经了四个发展时期。随着新媒体艺术展览在全国范围内的进步也也促进了高校新媒体艺术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作为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它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以创作为先导”的办学思路,正是这样的思路早期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们成为了发展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先锋人物。

许多的高校也推动了国内数字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完善与艺术创作的出新。在清华大学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反映出新媒体发展趋势,和大连工业大学举办的《大连.国际.艺术.时尚与科技论坛》里更新的表述了新媒体在21世纪更加广泛的界定。随着对新媒体的深入讨论,新的媒介设定也加入了不仅仅单纯讨论信息技术,文字,语言,图像的为载体的新媒体中,新的媒体还可以与物理,化学,生物结合在一起,新媒体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也使艺术的表达更加全面具体,深入。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当代演艺活动;运用

0 引言

从历史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对当代演艺活动的介入主要是摄像技术的发明;从技术层面分析,投影、互动、全息虚拟现实、动作捕捉以及实时渲染等全新技术为新媒体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从空间层面分析,新媒体艺术的传媒性与信息可传播性特点,促使当代演艺活动能够更好地面向全世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无疑为当代演艺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1.1 舞台投影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捷克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把投影技术带入了舞台演出以来,随之2000年之后游戏、动画、数码互动以及影像合成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新媒体艺术逐渐渗透到每一种艺术形式当中,与舞台、表演、戏剧以及音乐等多种艺术类型相融合,最终形成混合媒介艺术,创新当代演艺活动。[1]投影影像被广泛地应用于当代演艺活动当中,其技术手段与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从投影类型上就能够分为多种形式,例如全息投影、二维投影以及三维投影。

应用表演舞台的投影技术,其形式主要被分为立体影像、平面影像两种。[2]立体影像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主要是用于舞台空间相对较为平行的时间与空间。在当前的许多当代演艺活动中,视频影像已经成为舞台布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负责地理条件、时间点等转变的工具。平面影像又被分为视频影像和图片影像。在许多的演艺活动中,都存在图片投影环节,其主要描述人的记忆、自然情景以及背景环境等信息,在舞台灯光的交替中进行变换,促使当代演艺活动呈现动静交叉的目的。

1.2 新媒体穿戴道具

就目前而言,新媒体艺术中,穿戴道具主要是指有LED灯光的舞台装扮。在使用这些舞台装扮,装扮在演员身上之后,会发出不同颜色、不同频率的灯光。这也是舞台光线的一种全新展现方式。这些舞台道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其能够按照穿戴者的肢体动作适当的调节光线颜色、大小以及明暗度等等,从而满足当代演艺活动的需求。

例如,2012年在旧金山歌手左拉·杰西就穿戴了一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效果图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这个大型的LED灯光“围脖”由薄膜材料和骨架结构构成,其中有多个LED灯。这一种LED道具形状能够凸显表演者的装扮,该演艺活动在旧金山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进行,这一道具也能够体现一种会发光的“水母”的优美感,这与主题也是非常符合的。

2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表演形式的运用

2.1 投影内容大量引入演艺活动舞台

就目前许多的新媒体艺术影响之下的演艺活动,大多数作品都具备独特的、别具风格的投影创意。在这些投影当中,有些图像的含义一目了然,是具象的表现方式,例如动画背景。而有些是抽象的,例如由线条色块或数字图像等拼接组成的内容。

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的运用能够为舞台表演提供各种各样的效果,体现演艺活动的多种精神和意义,投影在演艺活动当中一般扮演四种角色,分别是互动角色、场景表现角色、表演空间的重塑角色以及心理表现活动角色。

就以场景表现为例。场景表现是投影最为重要的运用之一。场景表现主要是指对时间运动和空间环境变化的表现。投影表现场景,应用一段实际的影像去替代人们的想象,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呈现人物和表演者所想要描述的环境,与此同时展现舞台的表现力。

2.2 肢体语言与数字影像的结合运用

肢体语言是演艺活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新媒体艺术当中,许多作品都与肢体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了肢体本身以外,其运动还能够体现更加丰富的舞台效果。而计算机成像技术也正是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新媒体艺术演艺活动当中,许多投影资源都是预先拍摄好的影像,而许多投影则是实时生成的。许多的影像生成都是建立在肢体动作的引导之上。演艺活动表演者借助计算机影像技术,使肢体动作表达以及声音的表述具备更加形象、生动的特点。当前,国外许多的演艺活动机构都将创新重点放在实时成像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当中。其中,特别是舞台方面的演艺活动对这一技术的投入更大。

3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舞台美术的运用

舞台美术的运用最为主要的便是空间的拓展。投影的场景展现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拓展空间的范围,使固定的演艺活动舞台能够更大、更高、更宽。拓展舞台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际空间面积的变动以及创建剧场以外的虚拟空间。

按照镜框式舞台以及传统透视布景的原理,常规的布景主要是依靠舞台空间自身去体现空间的概念,前景是表演者的实际活动空间;中景是天幕灯光区域与表演区域之间的布景局域,这一个区域中没有表演者的活动;远景用于绘制幕布代替,构建空间功能。一般情况下,被空出来的中景主要承担空间的收缩能力,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空间调节能力,配合近景能够实现扩大空间的目的。

投影的发生大部分是弥补远景形态,一方面是让远景的景物能够活跃起来,用于体现室外空间,体现大自然这类空旷、广阔的空间概念,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将中景的部分任务转变到远景上面,因为在新媒体艺术介入之后,因为视频的影像具备能够“动”的特点,空间的大小能够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随意的控制,通过透视关系的调控,实现不同大小空间感,也就提升了空间大小。

空间的拓展还可以从提供舞台以外的虚拟空间来实现。这里所指的虚拟空间和通过戏剧表演产生想象思想中的空间不同,只是单一的物理空间概念。虚拟空间能够是与现有空间共存的次要空间,也能够是因为幕布投影而创建出来的数字化空间。例如,2015纽约时装周拉夫劳伦的时装发布会以及2008年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3D表演都是典型的案例,其创造的空间就是一种典型的数字化虚拟空间,而以二维动画建设的投影背景同样也是虚拟空间。

4 结语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在未来的创作当中,新媒体艺术应用下的演艺活动将不再受到空间的束缚,能够在几乎所有的媒介当中随意传播,包含物理、建筑墙面等三维空间,其在各种娱乐活动当中都能够得以绽放。新媒体艺术在当代演艺活动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演艺活动的全新“身体”,为创作、内容、观众开放了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雨婷.新媒体艺术的商业运用——记中国设计师沙龙第五期畅言坛主题活动[J].创意世界,2013(9):58-59.

当代新媒体艺术 篇4

所谓新媒体舞蹈, 顾名思义, 就是与新兴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舞蹈。传统的舞蹈表演中, 表演者是舞台上的主角, 各种布景、道具等, 也都发挥着各自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当代舞蹈中, 整个舞台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一些高科技的视听设备在舞台上大展身手, 是整个舞台和舞蹈表演在视觉和听觉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由此带给了观众以全新的审美体验。

二、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具体形式

1. 多媒体舞蹈。

所谓多媒体舞蹈, 是指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 如计算机、LED大屏幕、全息技术等, 达到一种电影化的舞台表演效果, 实现舞蹈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具体来说, 常见的类型有LED大屏幕类和全息技术类。

首先是LED大屏幕类。近年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升, LED大屏幕已经成为了多数演播剧场的标准配置。大屏幕的巧妙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布景和道具, 需要怎样的情境, 仅需要用大屏幕播放出来即可, 而且与传统的布景相比, 大屏幕中的影像是动态的, 还可以制作成三维的效果, 所以更加形象和逼真, 也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比如2015年元宵晚会的《国色天香》, 其主要表现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 四个人物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所以在布景上自然不能相同, 如果采用传统的表现手法, 势必难以获得切题的效果。但是在大屏幕的帮助下, 这一问题得到了轻松的解决。西施浣纱的背景是荷塘月色;貂蝉拜月的背景是一轮明月;贵妃醉酒的背景是金色牡丹;昭君出塞的背景则是大漠戈壁。瞬间便完成了布景的变化。可以说, 大屏幕技术在当代的舞蹈表演中已经得到了全面的运用, 成为了当代舞蹈表演的标志。

其次是全息技术类。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 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 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 一起完成表演, 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2012年春晚, 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中, 节目组运用全息技术, 将一个真实的大森林搬上了舞台, 树木、花草、流水、蝴蝶等, 全面都一一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而两只孔雀的爱情故事就在这个唯美而真实情境中徐徐展开。可以看出, 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 不但使舞台布置更加方便和快捷, 更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2. 影像舞蹈。

影响舞蹈是利用投影技术, 让表演者和投影配合和互动的舞蹈形式。比如2014年春晚, 匈牙利影子舞团演绎的《中国符号》, 就是人像和影像的完美融合。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利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中国一些著名景点和事物。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这种表现只能是一种轮廓式的表现。如果采用直接表演的方式, 很容易会让观众认为模仿的不像。但是以影子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巧妙规避了相似性的问题, 黑色的影像十分显眼, 让观众一看就能看出的模仿的对象是什么, 将黄山迎客松、大熊猫、长城、天坛、天安门前的石狮、桂林山水、火箭等一一展现在了观众面前。2014年, 乌克兰萤火虫影子剧团精湛的演出, 更是把观众带入影子的奇妙世界。幕布上瞬间变换的图案, 如扁舟、轿车、高楼大厦、椅子等等, 几乎都是由演员肢体重叠的影子模拟出来的。其不受语言、年龄、地域的限制, 以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和观众交流, 用身体来讲述故事, 与观众产生共鸣, 打动人心。而且其讨巧之处在于, 虽然舞台布置十分简单, 甚至只有一块幕布,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简单, 得以让观众将目光都投向表演本身, 获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3. 装置舞蹈。

所谓装置舞蹈, 是指在特殊环境和空间下进行表演的舞蹈。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山水实景演出, 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如著名导演张艺谋和他的团队, 曾先后打造了《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也推出了其代表作《云南印象》。截止到2014年,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各地的实景演出已有200多部。这些大型装置舞蹈虽然主题不同, 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 即都是以当地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为依托, 通过现有条件和多种高科技手段的融合, 充分反映出当地的人文、地域和历史风情。如《印象西湖》, 该作品的演出地就在西湖边上, 采用露天演出的形式, 以黑色的天空为主色调, 通过灯光、雨幕等装置, 展现出了一个唯美而空灵的氛围。《印象丽江》的演出场地在玉龙雪山脚下, 汲天地之灵气, 取自然之大成, 通过《古道马帮》《对酒雪山》《天上人间》《打跳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仪式》六大部分的刻画, 打造出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荡涤灵魂的盛宴。

五岳之首泰山脚下的《泰山封禅大典》, 主演区的基本形态像是一个巨大的封禅台, 在演出灯光的作用与周围山形林相背景的配合下, 它将给观众呈现出典型的泰山自然环境与历史的意境, 随着演出的进程, 舞台和巨大的LED显示屏将依次呈现远古的混沌洪荒、秦的金戈铁马, 汉代的儒风雅乐、盛唐的万国朝冕、北宋的艺术情怀、大清的民族融合……现代的声光技术, 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看出, 装置舞蹈是一种创意化的产物, 在雄厚的技术支持下, 对一些地方景色、民俗活动等予以了最真实的再现, 使传统的舞蹈艺术脱离了时空的界限, 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新奇和真实之感。

三、对当代新媒体舞蹈艺术发展的认知和思考

1. 肯定新媒体舞蹈的价值。

多媒体舞蹈在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就充分说明其是有着多方面价值和意义的。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首先, 其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舞蹈艺术虽然是以人体的肢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方式, 但是整个舞台的环境和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 从本质上扩展了舞蹈表演的空间, 营造出了更加真实和切题的情景和氛围, 满足了当下观众对新奇的审美需要。而且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舞蹈的趣味性和通俗性, 对舞蹈艺术的普及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次是推动了科技和艺术的融合。科技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一直都是科技和艺术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 可谓是一个硕果和结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结合将更加紧密而全面, 除了使舞蹈表演呈现出了全新风貌外, 更由此带动了科技、艺术等多项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所以要对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持肯定态度, 认识到其特有的价值和意义。

2. 认清新媒体舞蹈的本质。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大部分组成的。具体到舞蹈来说, 其内容就是整个舞蹈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而形式则是为了实现内容表现而采用的各种手段。很明显,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 从属于艺术形式的范畴。艺术形式的创新固然是可喜的, 但是同时也是让人警醒的。因为其很容易让创作者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认知上出现偏差。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表现内容, 这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 所有形式的选择和运用, 都是围绕着内容的表达而展开。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础, 那么形式上的创新也就变为了一种毫无意义的猎奇。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山水实景演出, 就已经表现出了这种倾向。创作方投入了巨资, 运用了各种高科技的表现手段,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很过观众都表示有着十分震撼的视觉体验, 但是对作品的主旨却十分模糊, 这正是一种重形式而轻内容的结果。所以作为创作者来说, 要认清楚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实质, 把握好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避免陷入唯形式论的误区, 方能让形式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融合。

3. 避免新媒体舞蹈的问题。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在认识到新媒体舞蹈艺术积极一面的同时, 也要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充分的重视, 以规避一些问题的出现。具体来说, 其负面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艺术个性的丧失。大量新技术的应用, 很容易导致艺术个性的磨灭。因为新媒体舞蹈带有很强的商业化色彩, 所以很多创作者都有功利化心态, 导致复制、抄袭风盛行, 作品的趋同化现象十分严重。其次是文化区趋俗性。文化的雅俗之争已经有了定论, 即两种文化都要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而新媒体舞蹈的出现, 让观众不自觉得忽略了雅文化的一面, 而片面追求一种感官刺激, 打乱了正常的审美秩序。所以创作者利用理应对此有充分的重视, 从舞蹈艺术本质的艺术规律出发, 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4. 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新媒体技术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作为创作者来说, 则应该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的一面。具体来说, 首先要对各种新媒体技术有全面的了解, 明晰其原理、作用和具体的表现效果, 为创造性的运用这些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对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要结合创作实际, 主动推动作品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将这种融合理念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对此一个有效的渠道就是树立起一种学习的理念, 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获得感性和理性经验的双重积累, 从而为个人的合理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运用中, 也要敢于创新, 大胆实践, 最终获得全新的表现效果。

综上所述, 媒体技术是21世纪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 对整个人类生活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出现, 就是其对舞蹈艺术影响的具体表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多种新技术给当代舞蹈的形式和内容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全面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为舞蹈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与此同时, 作为舞蹈工作者来说, 在看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 也应该对其负面影响有清醒的认识, 比如其对于形式的过分强调和表现, 对创作者个性风格以及作品整体格调的影响等, 都应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只有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出发, 尊重舞蹈艺术的本质特征, 才能够真正运用好这种技术, 使新媒体舞蹈成为当代舞蹈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摘要:近年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给舞蹈艺术也带来了全面的影响, 多种新媒体舞蹈的出现, 让当代舞蹈创作和表演呈现出了全新的风貌。鉴于此, 本文从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含义谈起, 分析了其具体的表现形式,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以期获得更加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新媒体舞蹈,含义特征,表现形式,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江日松.浅论舞台技术工作在专业演出团体的作用[J].大众文艺 (理论) .2009 (15) .

[2]梁鲲.新技术条件下的舞台灯光及多媒体艺术[J].文艺研究.2008 (03) .

[3]盛敏, 胡仁荣, 黄学通.虚拟现实技术在舞台控制的应用及前景[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 (05) .

[4]袁小华, 戚丽萍.舞台技术发展中的戏剧灯光艺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04) .

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 篇5

在现代社会潮流中,数字媒体已经是发展的关键,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的加入,使隐晦的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出来,能够在极具感性中加入一些理性思维的方式,将感性和理性融合,用理性的观点去体现感性的情感,也用感性的色彩美化理性的直观,让艺术看起来更加直观、具体。

同时,将多元的文化、个性的设计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实现艺术、科学、时尚的整合。

3多元的教学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在现阶段有多样化的模式,如视频教学,在教学中搜集相关的具有音频、图片、视频的课件,既能丰富授课内容,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的介入让视频影音文件自如地穿插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避免连续枯燥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烦感;能够解决长时间单纯听课带来的精力不集中情况,也能让课堂更加紧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压力,在具有趣味性的过程里学习、掌握知识;也可以通过开展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以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模拟公司的工作模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案例。

新当代艺术与时尚紧紧拥抱 篇6

本次策展人、著名诗人雁西认为:艺术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有品质的生活方式,本次展览就是在向这种方式靠近,艺术和时尚从来都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此次“新丝路中国时尚专列:新当代艺术展”便是一次艺术与时尚的紧紧拥抱,也是新当代和新丝路的紧紧拥抱,为当代艺术与时尚如何结合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实验。这种先锋的、前卫的、时尚的跨界艺术展览将引起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突破当下艺术展览的固有模式,为当下的艺术展览提供思考。

雁西特别强调:当代艺术进入“新当代”时期,意味着一个新的艺术时代到来。提出“新当代”这个概念,是想唤醒更多的艺术家知道自己的处境和当下空间,一起来思索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出路和通道。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在我看来国际上所熟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符号和标志已成为记忆中的风景,新一代艺术家在新的社会形态和背景下,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和绘画语言,不少艺术家,在更为宽容的环境中正在寻求突破和超越。

新当代艺术家申树斌代表参展艺术家讲话,感谢新丝路模特时尚机构大力支持,感谢策展人雁西的精心策划。他表示,在列车上做展览,与时尚同行,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为艺术。艺术家栗子、刘嘉嘉出席了启动仪式。

当代新媒体艺术 篇7

一、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分析

当代艺术的发展以科技的不断创新作为根本, 同时科技的创新又以当代艺术作为表现形式之一, 因此,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赋予当代媒体艺术新的内涵, 艺术家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媒体进行艺术选择, 并且对其不断进行探索。近些年来, 我国各种媒体艺术不断的发展并且日趋成熟, 如影像艺术、数位艺术等, 能够使人们在新的媒体中发现新的美学特征。与此同时, 计算机技术在各个媒体艺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而其艺术表现形式也愈加广泛, 为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表现方式, 使得艺术家与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顺利, 并且促成了各种媒体艺术跨领域、跨学科的成功合作。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 打破了以往时空的界限, 使互动概念成为了现代艺术家们所要考虑的新课题, 数字化的影像也逐渐显得更加清晰和辽阔, 并且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参考的方向, 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美学语言, 促进媒体艺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艺术以视觉的形式对社会进行思考, 而技术则不断地探索提供着强大的可能性来对社会进行改造, 这也包括了对于艺术的创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革命。然而,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 技术手段的应用都不应该成为作品的全部, 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性、观念性以及它的美学价值。

二、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媒体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能够使数字媒体艺术摆脱了以往靠技术复制而带来的困境, 同时也使得当代数字媒体艺术更具创新性。数字媒体艺术所表现出来的, 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 更是使传统艺术和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完美融合, 才能够促进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发展, 使艺术更具丰富的表现形式。

(一) 数字媒体艺术从传统艺术中吸取形式美的表现要素

在我国, 数字媒体艺术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还不够成熟, 而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的工作人员也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 就从技术工作者转移到艺术工作中, 因此, 很多的数字作品都显得十分单调、造型粗糙, 在动画的设计上, 也存在着较多的复制和模仿的痕迹, 更加缺少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性, 无法使人们体会到作品中所包含的形式美, 反而觉得像一件东拼西凑而形成的复制品。在当代数字媒体艺术中, 应当注重视觉、听觉甚至嗅觉上的互动, 使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能够与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相结合, 并且以数字媒体作为表现形式, 将传统艺术中的内涵进行丰富的表达。中央电视台的形象宣传片《水墨篇》就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在这个宣传片中, 将太极、山水等传统艺术的元素通过现代媒体艺术用水墨灵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将图像与动作完美的结合, 使人们无法看到技术添加的痕迹, 显得十分唯美。同时, 在这个宣传片中, 还融入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通过冬天的水墨动画将我国传统的水墨丹青表现的一览无余, 真正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完美融合。

(二)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彰显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个性

目前, 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通过传统艺术对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进行充分的展现, 避免被西方文化和艺术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特色。在时代精神的大背景下, 对民族艺术的展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诉求。传统艺术是通过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华部分, 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其包含了众多劳动者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以及塑造美的一个过程, 无论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的追求新意, 都不能脱离了传统艺术这一基本的表现形式, 否则艺术作品则失去了其灵魂。《桃花源记》是一部充满了中国风味的动画, 其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创作的剧本, 在这部动画中, 运用了大量的水墨效果, 将我国传统的山水画表现的淋漓尽致, 并且运用皮影和剪纸艺术对角色进行定位, 表现角色的动态, 与传统的3D动画相比, 更加能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西方在动画制作和数字媒体艺术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先进的技术, 我国国内也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和复制的现象, 导致国内的数字行业一度呈现出毫无个性的粗制滥造。因此, 我们应当注重对传统艺术魅力的彰显, 避免被西方文化所影响, 只有以传统艺术作为底蕴, 才能够不断促进我国当代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 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 在吸收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 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

在对传统艺术进行充分利用时, 应当能够站在多个学科的交叉点, 不断加强数字媒体艺术团队的写作能力, 使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 同时也使其表现形式呈多样化发展的路线。如今的社会, 是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时代,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对传统艺术的精髓进行吸收和运用, 更要注重对其相关学科的知识的拓展, 也就是说, 一个成功的数字媒体艺术团队, 不能仅仅依靠个人, 而是要有一个实力的团队, 综合各个学科的人才, 才能够实现大型数字作品的创作。在第81届奥斯卡奖项中获得最佳视觉特效及12项奥斯卡奖提名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成功, 就得益于特效制作团队“Digital Domain”的群体智慧凝聚。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有150人参与其中, 先后研究和制作了6年多。面对巨大的工作量, 团队成员合理地分工协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最终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的成功, 带给观众一次巨大的视觉享受。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充分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工作不能单打独斗, 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 汇集各学科人才共同努力。

三、结语

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应当从传统的艺术行书出发, 对传统艺术中的众多美好的要素进行传承和发扬, 尤其要避免现代经济环境下, 西方艺术形式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和同化。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中, 应当不断将知识范围进行拓宽, 同时站在多个学科交叉点的位置对团队协作精神进行发扬壮大, 使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与魅力能够充分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2]赵婷.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以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3]张红燕.浅谈新媒体对传统艺术的延展[J].华章, 2011.

英国当代新玻璃艺术 篇8

玻璃艺术大师克里斯·莱福特瑞曾说过:“能够丰富玻璃艺术的东西,不在于玻璃材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是怎样被加工以及怎样用一种你我未曾想象过的方式存在。”[1]随着玻璃工艺的不断发展,艺术家已经不能满意单一的玻璃技法所传递的视觉感受。越来越多的青年玻璃艺术家开始寻求创新,尝试多种技法并用,使玻璃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Katy Barton是英国著名的玻璃首饰设计师。但是她的作品区别于传统的灯工(灯工这种工艺主要是以玻璃棒为原材料,在专业的喷枪火焰上进行加热,利用热玻璃的可塑性,进行再创造。)和铸造首饰,作品运用的工艺繁多——吹制、冷加工、彩绘和热弯,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且周期较长。作品小巧精致,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完全颠覆了玻璃首饰的传统印象,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图1)

Desalena Edwards的作品属于装饰玻璃。除了采用传统的热熔和热弯技术以外,还增加了玻璃釉料彩绘、丝网印。这些工艺的综合应用,使得作品在形式上富有层次感,颜色清新亮丽,别具一格。(见封底)

高斯琼(Penny Gao)是胡弗汉顿大学玻璃艺术专业研究生。她的作品《城市》采用的是沙模铸造技术。沙模铸造这种热玻璃工艺是瑞典杰出的玻璃艺术家Bertil Vallien首先介绍到美国,继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铸造过程类似金属工艺中的沙模铸造,都是运用沙(砂)子制造模具,进行浇铸。不同的是,玻璃沙模铸造中的“沙”,除了基本的沙子之外,还需要加入斑脱土(火山灰分解成的一种粘土)和玉米淀粉[2]。在沙子中加斑脱土是为了让沙子黏性大一些,便于模具成型。沙子中混合玉米淀粉是墨西哥人在实践中发明,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玉米淀粉的加入有利于热玻璃和沙子的分离。三种材料按比例混合,一般斑脱土占沙子总量的6%至8%,玉米淀粉在2%至6%之间[3]。沙子配比好之后,加入水,让沙子变得潮湿有黏性。水的量一般根据经验来加,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水加多了,玻璃在浇铸的时候会出现气泡;水加少了,又不利于模具的成型。沙子准备好了之后就可以塑造模型了。一般选用形体简单的塑料、石膏、木头等作为模型,在沙子里面压制出一个形体。压制好的形体表面需要撒一层石墨粉,为的是避免沙子附着在玻璃表面(图2)。浇铸热玻璃之前还需要用丙烷火枪对沙模进行烘烤,这样在浇铸的时候可以避免玻璃表面气泡的产生(图3)。浇铸热玻璃的时候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好耐火手套,避免烫伤自己(图4)。待玻璃慢慢凝固冷却之后,从沙模中取出,放入窑炉进行退火,完成作品。在浇铸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玻璃粉、釉料、铜丝、铝箔等材料,丰富作品材料质感。沙模铸造与窑铸相比,造型比较简单,可控性比较强,时间周期比较短,效果直观。沙模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是瑞典著名玻璃艺术家Bertil Vallien——全球玻璃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他以精湛的沙模铸造享誉世界。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船》(图5),长达数米,内部空间还有很多不同的形体和颜色,铸造过程非常复杂,退火时间也相当久,可见其纯熟的沙模铸造技术。

高斯琼的作品选择分层浇铸,每一层都添加不同颜色的玻璃色粉,分四次浇铸完成。作品既保留了玻璃材质本身的通透性和折光性,又增加了丰富的层次色彩。城市夜晚的静谧安详被这种玻璃技法生动地呈现出来。

万华(Vicky Wan)的作品《涌浪》(图6)采用的是热玻璃离心工艺。热玻璃离心工艺主要是热玻璃在沙胎里面,依靠离心力作用,快速运动形成作品。这种工艺是20世纪50年代瑞典的Orrefors玻璃公司发明创造的,一直为工业生产运用。直到最近几年,英国著名玻璃艺术家Stuart Garfoot对这种工艺进行了改良,并把它应用在玻璃艺术教学中[4]。这样,热玻璃离心工艺才渐渐被人们所熟识。这种工艺程序如下:第一步,需要用沙子、树脂和催化剂混合,一般比例控制在250:5:1[5]。运用特制的铁桶模具制成一个沙胎(图7)。第二步,在干透的沙胎内侧根据自己作品的需要绘制图案和花纹。第三步,在沙胎内部均匀撒满石墨粉。石墨粉的作用是,既能避免玻璃作品粘上沙子,又能方便浇铸的玻璃作品和沙胎脱离。第四步,拿锯子把沙胎切成两半或者三半。这样做的目的是玻璃浇铸以后,方便打开模具,取出作品。第五步,把切开的沙胎重新组合起来,放在铁桶模具里面,再固定在转轮上,浇铸热玻璃(图8)。第六步,启动转轮,让热玻璃在沙胎里面随着离心力自由运动(图9),形成作品。这个步骤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玻璃在转动过程中飞溅出来烫伤人。这种工艺的杰出代表是英国著名玻璃艺术家Stuart Garfoot,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玻璃艺术专业,现任英国胡弗汉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艺术与设计学院玻璃艺术学科主任。

万华的作品虽然还是采用传统的热玻璃离心技术,但是不同的是她在浇铸的过程中还添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吹制玻璃珠。这个技法比较难掌控的是温度和火候。温度高的时候放入,玻璃珠会熔掉;温度低的时候放入,玻璃珠又有可能会裂开。采用这种技法的作品需要做大量的试验,不断地尝试,积累经验。

Paul Barlow毕业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艺术与设计学院玻璃艺术专业。他的作品除了采用传统的热弯技术以外,还运用了丝网印技术。他的代表作之一《舞者》(图10),综合应用两种技法,使作品在舞者的细节表达上更加流畅。玻璃丝网印就是利用了丝网印刷技术,将图片、文字等印制在玻璃上。和普通的丝网印刷所不同的是,玻璃丝网印刷中用到的油墨一般是玻璃粉调和而成的颜料或者瓷釉,这些颜料可以在窑炉里经过高温跟玻璃融合在一起,不易脱落。一般玻璃釉料的烧制温度不要超过玻璃的熔点,这样颜色还原效果好,玻璃还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变形。这种技术在国内普遍运用在商业生产上。但是作为学院派玻璃艺术新技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最近几年在英国玻璃艺术领域非常流行LED玻璃。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里用到了这种技术,而且还有很多玻璃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研究这方面的课题。LED玻璃也叫动力玻璃,最初是德国人发明的。这种技术就是预先在玻璃内部绘制图案,植入透明导线。这种透明导线在玻璃外部看不到任何痕迹。后期经过数字智能控制LED光源的明暗和变化。这种工艺普遍运用在灯箱、幕墙和装置艺术中。(图11)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必然是玻璃艺术发展的趋势之一。艺术家在尊重玻璃材料特质的前提下,对于多种工艺的选择和创新,必然将玻璃艺术带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些大胆的尝试为当代玻璃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英国当代的学院派玻璃艺术找到了准确的定位。

英国的学院派玻璃艺术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技法方面都非常成熟。首先,英国高校的玻璃艺术工作室设备都非常齐全,开设的课程种类也比较全面。吹制、沙铸、窑铸、热熔热弯以及冷加工等工艺都可以在学院工作室学到。其次,热玻璃工作室和冷玻璃工作室的玻璃料性相同,也就是说这些玻璃在所有工作室的设备中都是通用的,既可以吹制也可以窑制。料性相同的益处就在于这些玻璃材料可以让学生在各种工艺中通用,进行试验和创作。再次,工作室的老师和技师都非常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他们鼓励学生做各种不同的尝试,并且给予技术上的全力支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英国高校的玻璃艺术与博物馆、艺术中心、画廊、玻璃企业合作联系比较密切。这些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作品的推广。高校会组织学生定期参观玻璃艺术博物馆。拿英国著名的玻璃艺术博物馆Broadfield House Glass Museum为例,这里的陈设是按照历史年代划分的,既有五千年前的玻璃珠子也有当代的艺术品,既有英国本土的玻璃藏品,也有来自中国清朝的套皮雕刻玻璃。通过参观学习,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玻璃艺术的历史与传承。英国当地的玻璃艺术协会、玻璃艺术院校、博物馆、艺术中心等每两年会举办一次国际玻璃艺术双年展。这个盛大的活动除了玻璃艺术家之间的交流,玻璃艺术品的展览之外,还开设了很多玻璃艺术的课程,邀请国际著名的玻璃艺术家去授课。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从传统技法到改革创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这些课程的设置,对玻璃艺术的推广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玻璃艺术爱好者可以通过这个机会去进行一个短期的学习和尝试;另一方面,学院之间通过这些课程起到一个课程互补的作用。比如说皇家艺术学院的吹制技法很娴熟,胡弗汉顿大学的窑制非常有特色,桑德兰大学的灯工又别具一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这些来自不同学校背景的教授和艺术家开设的课程。这样,学生就有了接触自己学院传统课程以外的机会,可以去学习自己接触甚少的技法课程。这样,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接触最新的玻璃艺术和技术。英国的玻璃艺术协会每年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优秀的玻璃艺术专业学生,并且针对学生的作品做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每年夏季的New Designers新锐设计师展给即将毕业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每年都会有三千到四千左右的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参加。这个展览会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展会凭借自己长期的声誉,提供年轻的艺术设计人才和企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刚毕业的艺术设计学生想谋求生存,企业也需要高素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新锐设计师。这样的一个平台因此受到很多新锐设计人才和赞助商的青睐,为英国的创意产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玻璃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在相关领域得到一些职业信息和职业规划。除了针对刚毕业的新锐设计师的New Designers外,还有针对各种身份各种手工艺的New Origin。这个活动类似创意展销会,每年在伦敦举办两次,主要为了弘扬和推广手工艺。像陶瓷、首饰、纤维、漆艺、玻璃艺术家和手工艺者都可以提前预约租赁展位,推广和销售自己的作品。很多艺术院校的学生会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参加这个活动。New Origin中的展品一般以实用和装饰为主,玻璃艺术品也不例外。(图12)这组作品非常精致,花纹细腻柔美,采用了套皮雕刻和喷沙等技术,既有实用价值又兼具装饰意味。

英国当代的玻璃艺术日新月异,注重传统的同时也提倡创新。英国政府、高校和各种社会团体在当代的玻璃艺术发展浪潮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的玻璃艺术发展十分迅猛,可是认知程度仍十分有限。我们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是否可以借鉴一下英国的发展模式呢?

参考文献

[1]摘自《聆听2011年熔制研讨会——庄小蔚教授讲座》,中国玻璃艺术网http://www.artglassnet.com/.

[2]Henry.H,(2006).GLASS NOTES:A Reference For The Glass Artist. Kent:Franklin Mills Press,p99.

[3]Henry.H,(2006).GLASS NOTES:A Reference For The Glass Artist. Kent:Franklin Mills Press,p101.

[4]Charles R.H,Stuart Garfoot.Bruntnell-astley.[online].Available at:<http://www.bruntnell-astley.com/stuart-garfoot.php>.

当代新媒体发展现状研究 篇9

美国出版的杂志《连线》中, 对新媒体有着这样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传媒业界现在兴起的新媒体定义相对宽泛, 它是指以全新的技术为支撑, 衍生出来的一种媒体形态。例如, 我们常见的这几种: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网络媒介、触摸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 为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新媒体, 也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如果要对新媒体进行分类的话, 我们尚且可以分为:以IPTV、播客、电子杂志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新形态、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数字媒体和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为终端载体的新媒体三大类。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的技术和产业形态以及经营模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种不稳定性也是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尽管我们已然进入自媒体时代, 新媒体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依旧难以捉摸, 而当下传媒人确应该把握好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了解现状, 基于现状, 传媒人才能更清楚地把握动向。下文将从以上新媒体的三大类分别进行基于现状的理论分析:

(一) 传统媒体的衍变

进入电子信息极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数字、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 在这些新技术的刺激下, 传统媒体也在发展的过程中, 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各种尝试和转型。随着2005年“播客”这一概念的出现, 传统广播也翻开了向新媒体过渡的崭新篇章。播客被人们叫做有声的“博客”, 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注册登录, 就可以通过“播客”这一界面, 将录制的声音, 甚至是自己制作的广播节目发布到网上, 和更多的人分享。博客, 改变了受众以往只能被动接受文字信息的传播方式。同样, 播客也打破了传统单向收听广播的方式, 让普通受众真正地参与其中, 成为大众广播的直接制造者, 大大提高了广播的参与性。

与此同时, 受众最广、覆盖面最大的传统电视媒体发展变化尤为突出, 以IPTV为例, 主要体现在多屏显和多功能两个方面: (1) 多屏显——在具备电视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利用宽带网络, 增加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 (2) 多功能——IPTV的出现, 也从功能上从“看”实现了向“用”、“玩”与互动等多功能转变。传统电视媒体以提供信息与娱乐为目的, 而电视被附加新媒体的功能, 除了在线信息咨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功能等, 甚至可以拓展到社会安检、生产管理、抢险救援、模拟军事动态、高科技实战演练等全方位立体化领域, 真正意义上让视频化、电视化成为可能。

(二) 网络新媒体的兴起

网络媒体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实践, 似乎与新媒体的概念渐行渐远。事实上, 除开时间的维度, 网络新媒体在现阶段依旧处在变化之中。尤其在近几年, 网络新媒体的大踏步前进和迅猛发展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彰显:

(1) 移动无线化。台式电脑、液晶超薄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 但功能却越来越强大。慢慢地, 我们发现, 移动设备尺寸的小型化, 仅仅实现了携带上的方便自由, 却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互联网的移动化, 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是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现状, 而实现全球覆盖的无线化才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终极目标。 (2) 信息向导化。当今社会, 可以说是信息相对自由的社会, 最不缺乏的是信息, 最泛滥的也是信息。有需要, 就有供给,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 供过于求的现象早已大行其道。搜索引擎功能多样, 文字信息检索的初级阶段已经不复存在, 图片、贴吧、新闻、导航等等种类繁多的信息检索过渡经常让人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选择恐惧症”。这种毫无障碍的向导化信息大大缩短了人们直达信息中心的时间, 但同时也对精细化的甄别和检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多样娱乐化。在媒介的多重功能中, 最为突出的, 就是娱乐功能, 网络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同时, 娱乐功能也随之变得精彩纷呈。越来越多高端品牌移动设备的出现, 把网络媒体的娱乐功能推到了极致。很多曾经想象中的娱乐形式, 不再只是幻想, 很多曾经觉得难以实现的娱乐形式, 也不再止于现实, 网络新媒体神速的发展变化, 赋予了娱乐化更大的创造和创新空间。

(三) 移动新媒体的发展

作为最早的一个单一的、移动化的语音通信工具, 手机在当代, 几乎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必需品。伴随着卫星、数字、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以及媒介个性化的诉求, 已经自媒体化的手机新媒体, 逐渐成为个人拥有、个人制作、个人传播、个人使用和消费的媒介渠道。微博、微信等SNS社交软件载体的介入, 让自媒体的时代初见雏形。个性化的发展, 移动新媒体的壮大, 最大的获利者就是手机新媒体, 它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媒体, 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常常会因为手机的外部形态、软件设置、习惯偏好来推断一个人的身份、职业、喜好和社会地位。就像服装不单纯只是御寒、手表不仅仅只是显示时间、汽车不完全只是代步等等一样。手机, 在产品技术和内容功能已趋完美的今天, 已经逐步证明了自己“名片式”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但从外部体积层面上看, 手机太小, 电脑太大, 平板电脑这一概念的出现, 正好弥合了这一空缺。采用越来越小, 规格在10.4英寸以内的高清液晶屏幕, 随意翻转的显示器让它看上去更加灵便。可以触摸识别、指纹识别的屏幕, 同时兼具电磁感应笔代替传统意义上的键盘敲击, 将商务、通信、娱乐等功能融为一体的终端存在。独立的显示屏、数字化笔记、个性化使用都给平板电脑带来了更大的市场, 激发了更多群体的消费欲望。个性化的软件应用的助力更是将移动新媒体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新媒体总体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新媒体技术体系的日趋成熟, 传播方式的理念更迭, 公共交互平台的建设都是当代新媒体总体发展的趋势。而种类愈发丰富的新媒体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共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多媒体必然趋势:电视新媒体正在不断地改善技术, 目前已经能完全实现互联网功能。而网络和移动新媒体也在各自的终端能够实现传统媒体的功能体现, 而目前还在探索阶段的户外媒体, 也在积极延展特性。但是多媒体化的必然趋势已经显现明显。 (2) 多功能交互体现: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让更多未知成为可能。无论在哪个媒介终端, 我们都能看到网络、移动、电视新媒体多功能化的集中体现。相比之下, 移动和网络媒体的互动显得更为频繁密切, 而只有电视新媒体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数字电视机顶盒的高调介入, 实质上并没有拉近观众和电视媒体的距离, 反而让传统电视媒体的网络化在观众市场和行业内诟病不断, 饱受质疑。或许这主要和电视机的体积过大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过这种电视、网络、移动通信设备相互交融的新媒体时代的势头却是无法阻挡的。 (3) 媒体“人体化”回归:媒体的“人体化”主要体现在, 当下的新媒体越来越小, 越来越方便携带, 智能化和无线可移动的特性让它几乎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 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一样, 不可或缺。正如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面对今天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新媒体, 我们也可以大胆地预测“人体是媒体的回归”。人体是信息消费者, 同时也是信息的直接生产和传播者。媒体和人体的交互体现在未来会带来巨大商机, 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隐患。

四、结语

当然, 新媒体发展现状中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我们应该在看待新媒体技术的层面上更加一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必须存在冲突和竞争, 在二者共存的稳定媒介生态环境下, 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 正面接受, 去分析它、研究它。当初网络时代的兴起还历历在目, 我们没有时间去适应它, 它就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介和传播渠道, 在我们现行的社会中几乎无处不在。既然我们阻挡不了这种趋势, 我们就应该真诚面对, 同时也要坚信, 看似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在短时间之内也是取代不了传统媒体的。更新换代速度快、轻便携带容量大, 这些新媒体的优势在技术层面上, 传统媒体无法企及。而传统媒体更加贴合人们的逻辑思维, 人为操作和可把控性也更强。因此, 分清利弊、把握形势是当下传媒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增强现有先进技术对传统媒体改造, 加快发展新媒体, 让两者交互同时并不冲突地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和媒介生态留给我们的课题。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理念为理论基点, 论述了三个方面, 分别是:第一, 传统广播电视媒介的衍生。第二, 网络媒体的兴起。第三, 手机移动媒体的发展。依托新媒体的总体发展现状和趋势, 试图浅析当代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电视新媒体,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朱海松.第五媒体——无线营销下的分众传媒与定向传媒[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

[2]彭吉象.数字电视时代的中国电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匡文波.新媒体是主流媒体吗?——基于手机媒体的定量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11 (6) .

[4]王亚楠.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及现状[J].青年记者, 2007 (8) .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新媒体营销对当代电影的影响 篇10

一、新媒体背景下中国电影发展现状

新媒体硬件技术不断更新, 人们的电影观念也逐步发展完善。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由于新媒体所呈现的传播特点与当代电影的传播方式高度吻合, 因而新媒体已成为推动当代电影发展的重要媒介。电影这一高贵的艺术, 只有与新媒体完美结合, 才能成为受众接受并欣赏的艺术, 也只有科学利用新媒体营销的力量才能创造一次又一次的票房奇迹[1]。

二、新媒体时代电影营销方式

1、网络媒体营销。

当今视频网站盛行, 网络媒体也成为人们获取最新电影资讯的主要渠道, 许多电影通过在网站新闻、网站广告、网站视频中发布电影上映的消息, 在新媒体上介绍影片中的明星, 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大众的目光, 还有利用贴吧、社区论坛等为新电影设置话题讨论, 让大众参与影片交流。我国当前网络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类网站是时光网和优酷网[2]。时光网是通过一些专业的影评人对电影进行评论及打分等制造舆论, 为影片建立良好的口碑, 吸引人们的观看热情, 而优酷网则主要是通过在网站首页宣传、视频前播放广告或录制电影花絮、演员推荐等方式对电影进行全民式宣传, 扩大电影的知名度。

2、手机媒体营销。

如今, 手机的便携性和智能性使其成为片方和受众最受欢迎的媒体营销方式, 我国的微信用户目前已突破3亿, 微信平台更成为各大电影商的必争之地, 微信营销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微信漂流瓶将电影上映时间及影片简介向大众传播, 使人们更方便地接收电影的宣传和营销;二是通过关注电影类公众号, 及时了解电影的最新资讯及演员的宣传动向, 公众更有机会通过抽奖等方式获得主演的签名照等活动礼品;三是通过“微信电影票”这一电子票务平台购买电影票, 大大缩短受众的购票流程, 迎合当今人们的消费需求。

3、数字电视营销。

数字电视作为电影的“近亲”, 其营销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成败。电影的花絮、预告片在电视媒体上都能够实现, 并且受众覆盖面广。当前电视营销主要以娱乐为导向, 通过明星深度访谈、直播电影首映礼、邀请明星参加娱乐节目等一系列直观的方式, 增加人们对明星的了解和关注, 从而为电影进行宣传。另外, 数字电视营销打破了电影和电视之间的物理界限, 通过电视点播电影以及电影式的电视电子游戏开始出现, 各种娱乐形式将逐渐走向融合。

三、新媒体营销方式对电影发展趋势的影响

1、新媒体营销对电影发展积极影响。

一方面利用网络小说的知名度为电影进行宣传, 扩大电影的阅读群体;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剧本的来源, 激发了网络作家的创作热情。二是电影形式化简单化。网络和新媒体发展背景下, 电影营销也就不仅局限于大片, 一些原本被忽视的低成本、小制作的影片也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 例如网络自制电影、微电影和手机电影, 它们开创了电影的新形式。三是电影放映渠道多样化。新媒体时代, 电影放映渠道从过去影院放音、DVD放映到如今网络视频、手机、数字电视放映等多渠道并存, 不仅拓宽了电影的放映渠道, 也为一些成本低的电影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

2、新媒体营销对电影发展消极影响。

首先, 由于网络发展抢占院线的部分观众, 极易威胁电影的票房;其次, 电影的创作门槛降低, 对网络电影发行监管力度不到位, 一些低质量的电影混入市场, 影响未成年受众的身心健康及价值观;最后, 由于电影消费者大多具有从众心理, 加之优酷、土豆等这类网站对电影都是零收费, 因此, 国外高投资、高科技大片抢占了中国大部分电影市场, 上映期间受到人们的追捧, 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威胁。

中国电影有着百年历史, 然而当代电影营销尚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新媒体时代, 中国电影人必须积极探索当代电影营销的真谛, 转变传统观念, 注重大众需求, 探寻人们的精神世界, 创作出能够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电影。同时,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创造出更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营销模式, 扩宽营销渠道, 焕发当代电影营销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朱辉龙.网络视频的发展与手机电影[J].当代电影.2009 (12) .

[2]刘伟.手机电影的现状与发展[J].艺海.2010 (3) .

上一篇:骨科护士分层管理体会下一篇:自然保护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