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域

2024-05-05

自然保护区域(精选十篇)

自然保护区域 篇1

关键词:遗产区域,国家遗产区域,遗产区域计划

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绿色廊道 (Green Way) 的概念在美国日趋成熟, 美国历史文化保护开始形成遗产区域保护概念。所谓遗产区域, 就是“为了当代和后代的利益, 由居民、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通过伙伴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提升、保护、解说、促进社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区域” (Barrett, Van West, 2005年) 。就其内涵而言, 遗产区域是拥有特殊文化遗产集合的区域性文化景观, 是由于文化发展的特殊条件所形成的区域性遗产的集中地, 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主题。该保护方法强调对地区历史文化价值的综合认识, 并利用遗产复兴经济, 同时解决本地区所面临的景观趋同、社区认同感消失、经济衰退等问题, 是从整体历史文化环境入手, 追求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居民休闲、文化旅游和教育多赢的多目标保护规划方法。

美国遗产区域运动的深入开展并不仅限于国家层面上的国家遗产区域计划, 其概念和区域协作策略也已经延伸到各级管理层次上, 并逐渐受到关注, 许多州遗产保护计划中都加入了遗产区域的保护方式, 如宾夕法尼亚州 (Pennsylvania) 、马里兰州 (Maryland) 等都开展了州级别的类似项目, 而数以百计的区域性倡议也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美国遗产区域保护方法在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推广与延伸, 不断促进了其制度体系与管理实施的日益完善。

1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最早产生于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 通过在旧都市区建立“遗产公园” (heritage parks) 项目作为构建社区自豪感和促进经济复兴的一种方式。联邦政府通过国会与国家公园管理局 (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断参与到其中, 并于1984年8月24日, 里根总统签署法令在伊利诺斯州构建了第一条国家遗产区域———伊利诺斯与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 (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 , 并颁布了《伊利诺斯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法》 (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 Act of 1984) 。此后, 这种把自然和工业联系起来并维持它们的平衡, 以及激发经济振兴的理念, 引起了许多州和社区, 特别是美国东部各州和社区的共鸣, 国家遗产区域也由此逐步发展成为美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相关保护体制与方法也渐趋成熟。在过去的几届国会中, 许多在国家遗产区域指定或为申请国家遗产区域资格而进行研究的提案日益增多, 如在109届国会中有近50个相关提案, 这都表明了对于国家遗产区域持续高涨的兴趣与热情。截至2009年, 美国国会共指定了40个国家遗产区域, 其中有的是以历史运河及其他历史交通廊道进行空间构架, 如伊利诺斯和密歇根运河国家遗产廊道 (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 、黑石河流域国家遗产廊道 (John H.Chafee Blackstone River Valley National Heritage Corridor) 等;有的是以美国历史工业发展为主题, 如国家煤矿遗产区域 (National Coal Heritage Area) 、汽车国家遗产区域 (Automobile National Heritage Area) 等;有的则反映了美国近300年的战争历史, 如谢兰多流域国家历史区域 (Shenandoah Valley Battlefields National Historic District) 、田纳西州南北战争遗产区域 (Tennessee Civil War Heritage Area) 等;还有的是用来保护美国非主流遗产文化, 如凯恩河国家遗产区域 (Cane River National Heritage Area) 、嘎勒/吉奇文化遗产廊道 (Gullah/Geechee Cultural Heritage Corridor) 等;此外还有以历史农业和海运类型为主题, 如美国农业遗产伙伴 (Americ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Partnership) 等等。据统计, 截止2004年,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共覆盖了5.4%的大陆面积 (计168 835 mile2) , 16.2%的人口, 分布于18个州, 包含466个国家历史地标。

由于美国东、西部地区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发展历史的差异, 使得现有的国家遗产区域大部分都位于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发展稍显迟缓。近年来, 已经有逐渐向西部地区发展的趋势, 类型上也趋于多样化。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的整个指定、规划、管理过程都有针对个案制定的授权法令的法律保障, 并得到政府、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国家遗产区域是采用来自国家公园管理局 (NPS) 的技术和财政援助的实体类型, 但却并不直接归该机构所有和管理, 它们也不是国家公园体系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的组成部分, 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联邦认可、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向地方保护提供帮助;管理实体则具体负责联邦资金的分配, 及其管理规划的编制、实施等;而包括公共及私人组织、政府和非盈利组织在内的合作伙伴则根据各自特点各尽其责。

2 美国州及地方遗产区域———以马里兰州遗产区域计划为例

马里兰州 (Maryland) 于1993年成立了运河地区保护和发展管理局 (the Canal Plac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 , 该组织致力于发展位于坎伯兰 (Cumberland) 且有历史意义的切萨皮克与俄亥俄运河保护区 (Chesapeake and Ohio (C&O) Canal preservation district) 。该实践的成功在全州范围内引发了利用遗产旅游来推进经济发展的广泛关注, 并由此形成了马里兰遗产区域计划 (Maryland's heritage areas program) 。

马里兰州遗产区域计划由马里兰遗产区域管理局 (Maryland Heritage Areas Authority, MHAA) 负责实施, 帮助各社区通过发展、保护、促进地方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遗产旅游来促进经济发展, 并被指定为“认证遗产区域” (Certified Heritage Areas) 的地区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马里兰州遗产区域计划注重地方保护, 采用“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

首先, 社区基于地区现有信息及历史资源, 确定其目标和宗旨后, 申请成为“准遗产区域” (Recognized Heritage Area) 。此申请需确定初步的地理界限, 并要获得所涉及的每一个行政管辖区正式形式的支持。一旦被马里兰州遗产区域管理局 (MHAA) 批准为“准遗产区域”, 就获得了准备管理规划的相应资格。管理规划的中心目的就是为遗产区域的未来提供一份策略性的实施蓝图。概括而言, 管理规划应当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和策略, 解说计划, 拟实施的保护项目及必要的合作伙伴和财政需求。目前为止, 马里兰州有两个准遗产区域:加勒特县遗产区域 (the Garrett County Heritage Area) 和位于巴尔的摩 (Baltimore) 、霍华德 (Howard) 县内的帕塔普斯科遗产绿道遗产区域 (Patapsco Heritage Greenway Heritage Area) 。

马里兰州遗产区域管理规划的编制一般需在1年~5年内完成, 管理规划经马里兰遗产区域管理局审核通过后, “准遗产区域”就正式成为“认证遗产区域”。

截至目前, 马里兰州共有如下11个认证遗产区域:安那卡西迪亚路径遗产区域 (Anacostia Trails Heritage Area) 、“四河”遗产区域 (The“Four Rivers”Heritage Area) 、巴尔的摩遗产区域 (Baltimore Heritage Area) 、运河地区遗产区域 (Canal Place Heritage Area) 、切萨皮克乡村中心遗产区域 (Heart of Chesapeake Country Heritage Area) 、内战中心遗产区域 (Heart of the Civil War Heritage Area) 、下东海岸遗产区域 (Lower Eastern Shore Heritage Area) 、蒙哥马利县遗产区域 (Montgomery County Heritage Area) 、南马里兰遗产区域 (Southern Maryland Heritage Area) 、下萨斯奎哈那遗产绿道遗产区域 (Lower Susquehanna Heritage Greenway Heritage Area) 、切萨皮克历史遗产区域 (Stories of the Chesapeake Heritage Area) 。

综上可知, 美国的遗产区域保护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虽然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 其制度建设与管理实施却正在实践中日趋完善。当前,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日益扩大至区域范畴, 国内出现了针对诸如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的区域化保护实践, 虽然也有些许研究探索, 然而却依然面临着保护制度与理论指导的缺失, 针对此种保护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深入开展, 而美国遗产区域的区域性协作保护思想无疑可为我们拓展视野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Carol Hardy Vincent.Federal Land Management Agencies:Back-ground on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August 2, 2004.

[2]Turnbull, Alan J.The Heritage Partnership Initiative:NationalHeritage Areas[J].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1994, 17 (1) :19-20.

[3]J.Glenn Eugster.Evolution of the Heritage Areas Movement[J].The George Wright FORUM, 2003, 20 (2) :50-59.

商标保护有区域限制 篇2

毛病出在商标上。3月,“大明”商标被授予商标专用权,商标权人为浙江大明。3月20日,上海大明在上海经工商核准开张,生产基地设在浙江台州市。浙江大明和上海大明都经营潜水泵、自吸泵等产品。上海大明的自吸泵、潜水泵泵体显著位置标注有“上海大明”或“上海大明泵业”字样的企业简称。矛盾自此埋下,上海大明在产品上标注企业简称,使得经销商和顾客误认为是“大明”牌产品,造成混淆。很多经销商纷纷打电话给浙江大明:“你们这买卖还能不能干了?为什么向我的区域冲货。想打官司是不是?”一怒之下,个别经销商把货全部返回了浙江大明。一时间,浙江大明四面楚歌。

在与上海大明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浙江大明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上海大明停止侵权并赔偿相关损失。

法院认为:“大明”商标在193月21日获得授权,上海大明则是在203月20日才登记成立,先有商标而后有企业。在商标与企业名称产生混淆时,从维护公平竞争和保护合法在先权利的利益原则出发,优先保护在先权利即“大明”注册商标权。《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下列行为属于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一)将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上海大明与浙江大明的产品类别相同,工厂设在浙江台州,且在产品泵体突出位置使用“上海大明”或“上海大明泵业”等企业简称,足以使公众产生误认。上海大明的行为构成对“大明”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企业名称登记条例》规定,除服务性企业经批准外,企业名称不得简化使用。上海大明在产品上标明“上海大明”、“上海大明泵业”字样,已属违法,且显著位置突出使用“大明”字样属侵权行为。

法院判决:1.上海大明不得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与“大明”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2.不得生产、销售侵犯浙江大明“大明”商标权的各类水泵;3.赔偿浙江大明经济损失12万元,

上海大明不服,上诉称:一、泵体上标明的“上海大明”等字样并未使其产生混淆。二、上海大明是否停止使用其大明企业名称,不属本案审理范围。三、上海大明与浙江大明是分属两个不同地区的地方企业,上海大明并不知悉浙江大明注册了“大明”商标,不存在主观故意,不应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责任。

二审法院认为:上海大明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使公众在产品来源等方面产生混淆,误以为上海大明与浙江大明有联系,甚至误以为上海大明的产品来源于浙江大明或其生产是经后者同意的。上海大明的行为已对“大明”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上海大明企业注册地虽在上海,但生产基地在台州,其注册上海大明的主观故意明显,即将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作为其企业字号,引起公众对商标注册人与该企业名称所有人的误认和误解,产生混淆,目的就是为了傍名牌、搭便车,应予以制裁。

但是,“大明”只是一个地区内的著名商标,有地域性限制。“大明”作为台州地区的著名商标,在台州区域内,上海大明的做法予以禁止。但是在其他地区,只有上海大明将其企业字号突出、不当使用,造成相关公众误解的,才构成对该商标的侵害。原审判决认定上海大明将含有“大明”字样的文字作为企业字号进行注册,并突出使用构成对浙江大明商标专用权的侵害是正确的。但判令上海大明不得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与“大明”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应予纠正。

判决结果:1.撤销原审判决第1、2项,维持第3项;2.上海大明不得在台州地区的生产销售、包装、宣传及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大明”文字;3.在台州以外的区域,上海大明不得在其生产销售、产品包装、宣传及其他经营活动中以任何形式突出、不当使用“大明”文字及相关企业简称。

法国区域保护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历史保护区;生态博物馆;区域保护

1 历史保护区

法国是一个遗产保护起步较早的欧洲国家,一些文化保护的理念和方法以及法国政府颁布的一些法律条文都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从保护的技术、保护的的了立法、保护的观念上无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在保护的立法方面,国家的立法保护始终是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遗产的概念,随着立法的完备而逐渐得到完善,保护的内容和保护的范围都得到了相应的扩展。法国也是最早采纳了整体保护的理念,对本国的历史、自认文化遗产实行区域保护的国家之一。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历史建筑及周边地区、历史保护区、建筑城市和风景保护区。目前,法国被列为保护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1887年,法国颁布了《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对“历史建筑”做出了法律上的解释,并且明确指出了政府干预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法国政府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此法律了开启了以“历史建筑”为核心历史遗产保护实践,并且根据历史建筑的不同价值,明确了两种级别的保护方法:一种是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建筑;一种是等级注册的历史建筑。这种以单体建筑为保护工作重点的措施抑制延续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法国目前已有40622处历史建筑被列为国家保护和等级注册历史建筑。随着保护实践的开展,1930年通过了《场地及自然景观保护法》,将历史遗产的保护方法扩展到自然景观领域,和1913年法律一样场地及自然景观的保护也分为:列级保护和登记注册两种,目前每年约有20个新的场地被列级保护。随着保护时间的深入以及保护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的只是保护单体建筑史不全面的,建筑与环境、历史文化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使得环境的保护与单体建筑的保护一样重要。于是在1943年的《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法律中,明确了以历史建筑为中心半径500米的额保护范围。“当一座历史建筑被确定以后,无论是列级保护还是等级注册保护,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就自动生效。”将“环境”的概念加入到遗产保护的理念中,是法国遗产保护的一次创举,在此基础上1962年,法国通过了历史保护区的法令,也称为马尔罗法令。因为在实际的并保护中1943法律中所限定的500米管控范围并不能真正保护历史遗产的整体风貌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于是法国根据国家遗产分布的实际状况,综合评定遗产的各项价值后,划定了“历史保护区”。保护区是“体现了历史、美学的特征或者从本质上足以对其整体或者部分建筑群进行保护、修复和价值重现”的区域。至200年,全法共有100个保护区。保护区建立的目的基于两点:通过建立一个法律的保护机制来避免或者阻止在历史街区中可能造成的不可挽救的损失;通过特殊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历史的、建筑的、城市遗产的品质,并且改善老住宅的设施以保证其中的生活品质能够满足现代化的标准。

法国的历史保护区体现了法国遗产保护的有点:集中中央集权式管理、明确的立法体系、科学的规划编制、广泛的群众参。法国保护区制度的实际也证明:扩大整体保护范围、结合相应的保护法规对城市区域性特色和环境的保护的整体性区域保护实践是正确的。

2 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产生于“新博物馆运动”的背景下,二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民众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开始重新发现小地方“部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社区居民根据对于本社区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自发的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来。最早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罗马尼亚出现了多个户外式的博物馆,以展示性的新方式来说明社区居民对于自身文化的新需求,即重视传统社会的特性,尊重本地区文化的真实性。2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邻里博物馆”,墨西哥出现了“综合博物馆”,这些都为生态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根据生态博物馆发起人之一雨果•戴瓦蓝(Hugues de Varine)的论述: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巴黎举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代表强烈要求,建立发展非欧洲式博物馆模式的愿望,在大会上,“生态博物馆”一词被认可,为了在博物馆机构中涵盖与自然和人类生态相关的博物馆,以此响应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国际辩论主题。1972年召开的国际博协讨论会上对生态博物馆确定了更为准确的解释,并且和区域性和社区性博物馆相关联。1973年,法国建设了克勒所——蒙锡生态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区别与先前的静态、孤立的陈列式保护,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很好的将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得自然、文化遗产处于保护的原生环境中,重视了社区、文化、精神、自然和区域的紧密联系。这种创新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在保护范围上,生态博物馆突破原有孤立静止的做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大到了遗产所存在的社区,遗产保护有了明确的地域限制和范围,将文化与其存在的空间很好的联系起来,确保了遗产的真实性;在保护的内容上,生态博物馆将社区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以及生态环境纳入到一个系统中来,特别是重视了社区所拥有的无形文化遗产,考虑到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强调生物、文化的多样性。正如雨果•戴瓦兰所说:“对于英语前缀eco用于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既不是指经济(economy),也不是发指的生态学(ecology),其本意是指社会环境均衡系统:社区或者社会,人是其中存在的核心部分,人类活动以及进城。”从这个层面上说,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是遗产保护的一次飞跃,寻求人、自然、文化的真正和谐与有机统一,才是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伍江、王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织与管理.[M]同济出版社,2007.

[4]宋向光.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發展的贡献.[J]中国博物馆,1998.

电网自然区域负荷预测研究 篇4

农网改造是我国电力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村电网规划中,合理地安排和设置变电站是最重要的工作,既要做到不过度浪费又能满足今后发展的用电需要。一般地一个变电站所带负荷区域是根据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称为自然区域。一个自然区域可能跨越多个乡镇,这些乡镇的人口、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等可能各不相同。要做好农村电网规划,对自然区域内的用电量和负荷进行准确合理的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空间负荷预测理论[1]在城市电网规划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理论对自然区域负荷预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两者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自然区域的负荷密度一般较小且分布十分不均匀,用电量和负荷受到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按负荷密度来估算区域负荷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由于电网负荷能力和电价等方面的原因,某个自然区域的历史负荷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其真实的电力需要,因此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2,3]、趋势外推法等方法估计自然区域的负荷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粗糙集理论[4,5]成为数据挖掘研究的新热点,它能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完整、不一致的数据,可以发现数据间隐藏的关系,提取有用信息,简化信息处理。粗糙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知识的约简,导出概念的分类规则。支持向量机(SVM)是基于Vapnik[6]等提出的统计学习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模式识别的新方法,它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根据小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和学习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从而获得最好的泛化能力。支持向量机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估计[7~11],具有以往一些人工智能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12,13]。

农网负荷有着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很难抓住其本质特点。实际上农网用电量的统计口径一般分为九类,对这九类进行单独分析,并分别给出预测结果,最后再将这九类用电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后的预测结果。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每一类用电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约简,然后利用约简后的数据集作为训练样本对SVM回归机进行训练并预测。本文最后对某县的实际用电量进行实验,并给出实验结果。

1 粗糙集理论

在粗糙集中,设一个知识表示系统为S=,U是对象非空有限集合,A是包含条件属性C和决策属性D的属性集,其中A=C∪D,C∩D=∅,a∈A,V∈Va,aV是属性a的值域,f:U×A→V是一个信息函数,它为每个对象的每个属性赋予一个信息值。决策表可以看作是定义的一族等价关系,即知识库。用决策表描述论域中的对象,每一行描述一个对象,每一列表征对象的一种属性,属性分为条件属性和结论属性。决策表中不是所有的条件属性都是必要的,一些条件属性是冗余的,当它们被删除时,原来的分类效果并不会改变。

粗糙集利用信息熵概念定义条件属性重要度,并通过属性重要度实现条件属性的约简。在约简前必须对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特征化,常见的算法有等距离、等频率、Naive Scaler算法、Semi Naive Scaler算法和离散化法,根据负荷预测的特点本文采用离散化法。为了表述方便,离散化后的知识系统记为S=

设1C∈C,U/C1上的子集组成的σ代数上的概率分布为

式中:card(X)为集合X的元素个数,成为X的势。条件属性子集1C的信息熵用如下公式定义:

条件属性子集1C对于决策属性集D的条件信息熵为:

其中:。H(D|C1)越大表示决策属性D对条件属性子集1C的依赖性越大。设Ci=C-{x i},其中ix∈C,条件属性值ix对决策属性的影响函数为

λ(C i,D)越大表示ix越重要,如果λ(C i,D)=0,则ix是冗余的,应该从条件属性集中去掉,条件属性集就约简为iC。对每个条件属性值进行如上计算,使得每个ix的影响函数都大于0,即可得到最简的条件属性集合。约简后的条件属性集有助于对事物本质有更准确的认识,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

2 支持向量回归机

SVM[6]回归机处理非线性函数回归问题的主要思想是利用非线性映射Φ(⋅)将非线性训练数据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从而使非线性函数估计问题转化为高维特征空间中的线性函数估计问题。SVM回归机的问题可表示为:

其中:C>0是平衡因子,ε为损失函数,ξ和ξ*为松弛变量。根据对偶原理,建立Lagrange方程。

上式对b,ω,ξ分别求偏导数并令它们等于零,可得上述问题的对偶优化问题。即:

式(7)是一个二次规划问题,可得到一组αi和αi*最优解,其中αi≠0和αi*≠0对应的ix即为支持向量。SVM回归机的回归函数可表示为:

K(x i,x)=Φ(x i)⋅Φ(x)为核函数。核函数有很多选择,本文采用的核函数为高斯函数,即:

σ为核宽度参数。

3 数据分析和预处理

以河北某县的23个乡镇用电量为例,表1是2004年至2006年该县的用电量。

由于用电量统计口径的不同,2004年前后的用电量的统计结果有所差别,但是其中在农林牧渔、工业和居民生活三类用电量的统计上是一致的。分析表1可以发现,这三类用电量在其总用电量中占了很大比重,其中2004年占了98.2%,2005年97.8%,2006年98.4%,因此把研究重点放在这三类用电量上,而将其它分类用电量合在一起考虑。用s表示用电量,s=s1+s2+s3+s4,1s=农林牧渔用电量,s2=工业用电量,3s=居民生活用电量,s4=其它分类用电量。图1是23个乡镇的用电总量和三类主要用电量对比统计图,分析后者占前者的比例,其中有22个乡镇的比例高于98%,这其中有8个乡镇的比例高于99%。从这些数据分析可以看出,s4在整个用电量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可以在其它三类主要用电量预测基础上按比例叠加。

影响因素用集合R表示,R={r i},i=1,…,6,表2为各影响因素的含义。结合农村用电负荷的特点,特别加入了耕地面积和地下水位深度等因素。

每个影响因素对各用电量分量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每个用电量分量作为独立对象考虑,分析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再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下面以农林牧渔用电量1s(以下简称农业用电量)为例阐述分析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农业用电量的分类标准,图2显示了23个乡镇2006年农业用电量。用集合M={m i}(i=1,2,…,23)表示23个乡镇的农业用电量,将M分为三类:M1、M2和M3

第二步采用离散化法将影响因素特征化,如表3所示。

经过离散化的影响因素集合仍用R表示。在分析工业用电量s2和居民生活用电量3s时,影响因素沿用表3的离散化标准,s2和3s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为3~5类。

4 预测模型

4.1 粗糙集约简影响因素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需要对三个用电量分量分别进行影响因素约简,仍以农业用电量为例进行阐述。集合M={m i}(i=1,2,…,23),im为第i个乡镇的农业用电量,M分为三个子集M1、M2和M3,根据该分类标准对影响因素集合R中的元素进行逐个约简,根据农业用电量的特点,约简的顺序按照{4r,3r,1r,6r,5r,2r}进行。按照1节所述的粗糙集条件属性约简办法,可以得到约简后的影响因素集合R1={r2,r5,r6}。分析1R可以发现农业用电量的特点,河北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用电主要用于农田抽水灌溉,因此耕地面积、地下水位深度和降雨量都会对农业用电量产生较大影响。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s2和3s的约简影响因素集合,R2={r1,r4},R3={r1,r3,r4}。其中居民生活用电量也受到了GDP值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GD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应地影响到家用电器的保有数量。

4.2 利用SVM回归机进行预测

以农业用电量为例,图3中三个图分别显示了耕地面积与农业用电量、地下水位与农业用电量、降雨量与农业用电量的对应关系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农业用电量和每个影响因素的关系比较模糊,很难用简单的模型进行模拟。SVM回归机能够通过非线性变换将问题转换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在高维空间中利用线性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非线性问题,并且能够得到有限样本情况下的最优解,在保证学习精度和模型的泛化能力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都会对农村用电结构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进行自然区域预测时应该尽量选择地理位置较近的县市作为参考,因此可供选择的参考样本有限。在这种情况下,SVM回归机在小样本下的学习能力的优势就会得到体现。

首先计算农业用电量的预测模型,根据2节中所述的方法构建SVM回归机,输入为约简后的影响因素构成的向量X=[r2,r5,r6],输出为农业用电量s1,核宽度参数σ取0.1。利用样本数据训练SVM回归机,通过求解式(8)的二次规划问题,得到SVM回归机的预测模型。由于三类主要用电量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每类用电量单独构建预测模型。

5 实验结果

下面对预测结果进行测试,以河北某县23个乡镇的实际数据为实验数据,选出其中19个乡镇作为训练样本,4个乡镇作为测试样本。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将其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其中的差别。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回归模型,经常被用于多影响因素的回归预测问题。这里仍然按照3节的分析结果,将用电量按照四类进行划分,而不是把用电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预测,构建模型时影响因素也采用4.1节约简后的结果。同样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也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构建。这里采用最常用的三层前反馈人工神经网络(BPANN),BPANN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非线性问题。BPANN的输入为约简后的影响因素集合,输出为用电量。

表4是4个乡镇的2006年农业用电量的预测结果及误差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误差一般在10%以上,存在比较大的误差波动,这表明农业用电量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比较复杂,用线性关系来模拟存在比较大的误差。BPANN的预测误差要小于线性回归模型,但是也存在误差波动比较大的问题,这主要因为训练样本较少,造成BPANN性能下降。SVM回归机的预测误差较小,实验结果中基本都小于3%,而且误差波动较小,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这主要得益于SVM的结构风险最小化的特性。表5和表6分别为四个乡镇2006年工业用电量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预测结果与误差分析。

工业用电量的预测结果中,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要好于BPANN,且误差波动也较农业用电量的要小,说明工业用电量与GDP值和区域面积近似属于线性关系。居民生活用电量的预测结果中,前两个预测模型又出现了比较大的预测误差波动。这两项预测中SVM回归机的性能表现还是最好的,充分体现了SVM回归机的优势。

下面将乡镇的用电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预测实验,并和前面按照分类用电量的预测结果加以比较。其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只考虑区域面积和人口数,这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在用电量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避免维数过多造成的维数灾难。BPANN和SVM回归机将全部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表7是4个乡镇用电量预测结果对比。其中RS-SVM回归机的预测值为s'=(s1'+s'2+s'3)×(1+2%),is'(i=1,2,3)是分类用电量is的SVM回归机的预测值。

(4个乡镇的实际总用电量分别为(单位:kWh):阳城镇:26 195 982;大庄镇:18 491 614;望亭乡:35 504 259;焦庄乡:14 205 148)

从表7中可以看出,SVM回归机按分类用电量分别预测后得到的预测结果明显要好于将用电量作为整体的预测结果,这主要得益于粗糙集对各分类用电量影响因素的约简,避免了无关因素的影响,而单纯用SVM回归机对总用电量进行预测也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BPANN的预测误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输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而训练数据又比较少,难以将BPANN训练到一个比较好的性能。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误差也比较大,说明单纯考虑区域面积和人口数的方法存在弊端。

从实验结果分析来看,粗糙集结合SVM回归机进行分类用电量的预测方法具有比较好的效果,粗糙集能够在复杂的影响因素集合中发现和用电量具有本质联系的影响因素,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SVM回归机在小样本条件下具有比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预测精度。

6 结论

本文结合农网改造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自然区域负荷预测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典型的农村用电量结构分析,农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居民生活用电量这三类用电一般占总量的98%左右,因此将这三类用电量作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在研究了粗糙集和SVM的特点后,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自然区域负荷预测模型,基本过程概括为“分解-约简-预测-合成”,首先将用电量分为四类分用电量,之后利用粗糙集对前三类主要用电量的影响因素集合进行约简,然后利用SVM回归机进行分别预测,最后将分类用电量预测结果叠加并按2%比例加上其它类用电量,得到最后的预测结果。文中以河北某县的实际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并与线性回归模型和BPANN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适应能力。

摘要:农网改造中变电站的规划是一项核心工作,其中对变电站所带区域的负荷,称为自然区域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又是关键。分析了典型的农村用电量结构,将之分为四类,并对其中三类主要用电量进行单独分析和预测。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每类用电量的影响因素集合进行约简,之后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对其进行分别预测。最后的预测结果是三个预测结果相加再按比例加上其它用电量。实验结果表明粗糙集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比较大的优势,预测精度比较好。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教案) 篇5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对特殊区域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种特殊区域保护立法情况及有关法律规定,以便积累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环境保护法制工作。

第一节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概述

一、特殊区域环境与特殊区域环境保护

1、区域环境a2、特殊区域环境

3、对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

1、它以建立和保护管理特殊区域环境为主要内容。

2、它所规定的保护措施和制度较之于一般区域环境保护法更为严格,要求也更高。

3、它因各类特殊区域设置的目的与功能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4、它与各环境要素保护法相互衔接与配合。

第二节自然保护区法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其分类

1、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体制

(二)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律规定

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2、自然保护区的分级及设立审判

3、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限的确定、变更和自然保护区的撤消

4、自然保护区内部区域功能的划分

(三)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律规定

1、政府及政府有关职能主管部门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的责任的法律规定

2、管理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和手段的法律规定

3、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管理

第三节风景名胜区保护法

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及其分类、分级

二、我国关于风景名胜区的法律规定

(一)加强对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管理

(二)对风景名胜区实行分级审定。

(三)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地带的基本建设活动

(四)采取措施,保存、保护好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保证风景名胜区资源免遭破坏。

(五)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区资源,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效用

(六)制裁危害风景名胜区的违法行为,维护风景名胜区权益。

第四节国家公园保护法

一、国家公园概述

(一)国家公园的概念

(二)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兴建的重要意义

1、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

2、发展森林旅游业的需要

二、我国有关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

(一)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

(二)森林公园的分级:

1、国家级森林公园

2、省级森林公园

3、市、县级森林公园

(三)森林公园的建立、撤消、合并及变更

(四)森林公园的规划

(五)森林公园的建设

(六)森林公园的保护

(七)森林公园的管理

第五节文物古迹保护法

一、文物古迹的概念

二、保护文物古迹的法律规定

(一)确定文物保护单位

(二)确定历史文化名城

(三)确定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名单

(四)规定制裁措施

复习思考题:

1、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作用?

2、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我国有哪些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措施?

4、法律关于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措施的规定主要有哪些?

5、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我国有什么规定?

6、简述风景名胜区的分级和分类

7、对文化遗迹地的保护手段主要有哪些?有关法律措施又有哪些?

环境保护法简介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发布第22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7条之规定,于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同时废止。

一、起草的背景及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在保障和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试行法是依据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试行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历史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制定试行法的立法依据——宪法,是1978年颁布的,在1982年12月4日通过并开始施行的宪法对原宪法中的一些条款进行了改动。一部法律的立法根据发生了变化,这部法律的修订或废止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试行法对于诸如谁对环境质量负责,环境规划由谁制定、批准和实施,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由谁来解决,发生污染后如何采取措施,如何防止污染转移和禁止引进污染等问题,都没有涉及到或未作具体规定,因而出现上述问题时便无法按法律进行操作。

试行法中没有专门规定法律责任,使得一些违法行为难于进行追究。试行法中某些条款的规定和提法同现行的全国法规的体例不尽一致。

随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各地区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新制度,需要在法律上给予确认。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一部正式的法律出台。《中华人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适时出台的。对试行法的修改始于1983年初,1983年底完成了修改草案初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十易其稿,于1986年底形成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议。

1978年以来,国家环保局配合国务院法制局对送审稿再度修改,数次征求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

1989年8月29日,国务院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保法修改草案,提请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在1989年10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环保法修改草案作了说明。经委员们初步审议后,又在人大常委会休会期间经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反复审议。同年12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再次进行审议,并对修改草案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1989年12月26日,有116名常委出席七届十一次会议,以112名赞成,4名弃权,无一人反对,环保法终于获得通过,当天就以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施行。

二、环保法的主要内容

环保法共有6章47条。

第一章“总则”有8条。规定环保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它海域;管理体制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有7条。规定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程序和实施要求;环境保护规划的拟定、审批和实施责任;跨行政区环境问题的管理和解决程序;规定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场检查制度;环境监测的管理以及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有8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措施和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各种特殊保护区域,各种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要加以保护和严禁破坏;在特殊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生产设施;开发大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环境,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合理使用化肥和药剂;城乡建设应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绿地、园林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规定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有11条。规定了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则和制度;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实行责任制进行防治;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应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和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规定了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发生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限期治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有11条。规定了违反环保法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根据不同情况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给予不同的制裁、追究的程序。

第六章“附则”有2条。规定了环保法与我国参加国际条约的关系;环保法的施行时间。

三、环保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位置

环保法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具有自身的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1.宪法

宪法是中国环保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1982年的宪法第26 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第9条2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10条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宪法中的这些条款便是环保法的立法根据。

2.环境保护基本法

它是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基本法律,是制定专门性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的基本依据。1989年12月26日施行的环保法即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3.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这类单行法规有针对性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单行法规的解释权和行政主管部门不一定是环境保护部门。保护自然资源的单行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水土保持工作条例》等。在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已经颁布了5个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十多个:《放射环境管理办法》、《城市烟尘区控制管理办法》、《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等。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制定的根据是环保法。

4.环境保护标准

中国的环境保护标准由4个部分组成: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和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环境保护标准制定的依据是环境保护基本法和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5.地方环境保护法规

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环境标准,对于保护和改善地方环境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结合地区环境状况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不能宽于

国家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依据是宪法和环保法。

6.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在民法、刑法、经济法、劳动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中,包含着不少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规范。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在1997年3月14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6章第6节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既包括了破坏环境和资源的犯罪,也包括了污染环境的犯罪。其具体罪名是:第338条规定的违反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第339条规定的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罪;第340条规定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第341条规定的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非法狩猎罪;第342条规定的非法占用耕地罪;第343条规定的破坏矿产资源罪;第344条规定的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罪;第345条规定的破坏森林资源罪。环保法与这些相关法律是平行比照关系,例如,在环保法第43条,第45条都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时就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4条规定“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这就点明了环保法与其他有关法律的关系。

7.国际条约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研究 篇6

摘要:本文从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档案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国家宏观层面的档案事业规划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提出建设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构想,特别是探索了其在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和跨机构合作方面应该采取的建设方法。

关键词:档案保护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Abstract:Facing the coexistence of opportuni? ties and challenges in Chinese archives conserva? tion work,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rchives career planning of national macro level and the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 vation Center,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etting up the regional archives protection center, and fo? 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s of it in the market orientation, the establishment foundation and the in? ter agency cooperation.

Keywords:Archives conservation;Regional ar? chives protection center;Northeast Document Con? servation Center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实际上是建立在地方档案工作之上的以档案抢救和修复为核心工作内容的机构,通常由多个省级或市级的公共文化机构在优化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联合建立,为所涉行政区域内的各个文化机构、机关单位、公司企业或私人提供档案保护服务,尤其是针对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本文借鉴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结合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探索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方式。

一、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

当前阶段,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国家对于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档案保护工作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国家对重点档案保护的重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重视档案的抢救工作,1984~1999年财政部共拨款7040万元抢救一批濒危档案。“九五”、“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补助达到7800万元,地方财政的经费使用与此大体相当。进入“十一五”后,国家每年投入9000万元进行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1]2016年4月7日,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重点强调了加强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力度,实施“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并鼓励各级档案馆加强区域合作,探索档案区域协作发展模式。2016年5月10日,国家档案局印发《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给予专项资金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目录基础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档案开发项目以及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项目。此外,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档案文献保护工程,如“中国记忆工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等。由此可见,国家对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视为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

(二)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发展缓慢

早在2008年,广东省档案局就曾将“建立区域性档案修裱中心”列入年度重要工作内容,这是国家进行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模式的创新。[2]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并建立了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例如河南省档案保护技术中心、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湖北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等,但是伴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面临着众多问题。一方面,此类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单一,主要集中于历史档案的修复;另一方面,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在业务合作与交流上存在不足,往往“各自为政”。更为重要的是,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外有偿服务,使得其资金来源无法实现自给,而过度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投入。同时,在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档案保护机构尚未独立建立,而通常设立于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之下,作为一个部门而存在,如江西省档案馆的档案技术保护处。县级地方档案馆由于受资金、人员等条件限制,连单独的档案保护部门都没有设立,如安徽省绩溪县档案馆,其馆藏的徽州历史档案都是在裱画店进行实体修复和抢救的。因此,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发展速度缓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三)档案保护人才短缺

档案事业的长效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近年来,档案教育和各类培训班的发展,为我国档案工作一线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档案保护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项目的实施,以及地方档案保护工作的开展。从目前来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培养的档案修复人员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而新的档案修复人员一时又衔接不上,使得人才供给出现了断层。[3]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档案教育环节,档案保护课程教材内容陈旧、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法单一、实验技术不足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档案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4]同时,地方档案部门过于重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实际交流或培训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档案保护层面,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经费的使用不合理,未能分清轻重缓急,甚至将部分档案保护的经费挪做他用。[5]此外,也缺少一个独立的档案保护机构来提供定期、专业的技术培训。

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建设经验借鉴

为了对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历史文献等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和抢救,美国建立了众多区域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如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NEDCC)、太平洋地区保护中心(PRCC)、巴波亚艺术保护中心(BACC)、艺术和历史文物保护中心(CCAHA)、落基山地区保护中心(RMRCC)、中西部艺术保护中心(MACC)等。[6]其中,具有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借鉴意义的首推位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一)建设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地区的文献收藏机构面临着严重的纸张恶化问题。与此同时,包括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城镇和州立档案馆在内的文献保管机构都没有相应的设施去提供纸张保护服务。[7]而单独建立机构内部的档案保护技术实验室,并为之配备人员耗资巨大,而且也没有足够地受过训练的管理人员来为它服务,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联合来避免机构重叠。[8]在这样的背景下,1973年,由波士顿图书馆监管人乔治·卡恩哈等人在克雷斯吉基金会、图书馆资源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发起并正式成立了新英格兰文献保护中心,并由乔治·卡恩哈担任中心的第一任主任。1980年,新英格兰文献保护中心为了保障中心成员和财产的法律权利,改组成为一个非营利的股份公司,通过董事会实行管理,并向新英格兰地区以外的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州立图书馆馆员提供了董事会代表权。为了反映其业务范围覆盖到整个美国东北部地区,该中心正式改名为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二)完整的服务体系

NEDCC具备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其服务内容涉及文献保护的各个方面,包括实体保护、数字化保存、文献灾害预案的制定以及其他诸如咨询、评估和技术培训服务等。这种从微观技术保护到宏观的评估、咨询和培训的服务体系,构成了NEDCC业务的核心,也是其本身实现更快发展的根本保障。从服务方式而言,NEDCC实行的是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在线服务与现场服务相结合的多样化服务方式。最值得一提的是NEDCC的“7/24紧急电话援助”咨询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属于在线服务,即中心工作人员一周7天、全天24小时为机构或个人提供灾害咨询,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温湿度建议、处理档案文献火灾、虫害和霉菌的建议等。[9]在服务对象上,NEDCC涵盖了地区内的各类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如丹佛自然科学图书馆馆藏《北美印第安人》的修复、尼克尔斯故居博物馆的照片保护、伍迪格思里档案馆馆藏档案保护等。此外,NEDCC还为一些文化组织、私人和企业提供有偿服务。

(三)密切的国际化合作

通过在国内的业务开展,NEDCC的服务能力逐渐提高,并且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实体档案保护人员,如Michael Lee、Suzanne Martin Gramly和Mo? nique Fischer等高级技术研究员。在此基础上,NEDCC开始将服务领域扩散到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区。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而其中又以与欧洲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最为密切。NEDCC最早的跨国交流合作可以追溯到1994年,该中心派遣相关人员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进行培训和咨询的相关交流活动。1996年,NEDCC相继开始了东欧交流计划和古巴系列交流活动,致力于档案文献保护技术的交流。1998年以后,NEDCC分别在古巴、斯洛伐克、南非等国举办了纸张与照片保护培训会。在档案文献实体修复方面,NEDCC参与了德里拉福教区图书馆项目(北爱尔兰)、海明威故居博物馆合作项目(古巴)和西尾保护工作室亚洲艺术品保护合作项目(日本)等。国际化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的进行,使得NEDCC迅速在国际档案文献保护领域树立了重要地位,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

三、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方式探索

针对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国家层面提出的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要求,笔者借鉴NEDCC的发展经验,从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发展途径三个方面探索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方式。

(一)以市场为导向,保证服务需求

NEDCC为了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和中心自身的资金自给,在建立时就考虑到了市场因素。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乃至东北部地区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文化、经济和教育发展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地区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其他历史档案文献收藏机构众多,这就保证了该地区内文献保护的市场需求,也使得NEDCC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一批固定的服务对象,同时在保护服务的开展和交流过程中得到便利。我国在建立地区性档案保护中心时,也应该考虑到市场因素,例如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建立,将服务对象集中于巴蜀文献的保护上,包括古籍善本、碑帖拓片、书法绘画、文件、档案文书的整理、抢救、修复。[10]

另一方面,服务项目的开展也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NEDCC从最初单一的手稿、书籍修复到形成目前的综合服务体系,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载体不断丰富,NEDCC不再局限于纸质载体的修复,而相继开始了照片、影像和音频的保护服务。文献灾害预案的制定更是将市场需求的矛头指向了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实体文献保管机构的灾害预防,将微观的保护服务扩大到宏观层面。相较而言,我国无论是独立的古籍、文物修复中心还是隶属于档案馆的档案保护部门在服务项目的扩展上还比较滞后,因此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不断开展新的服务方式,挖掘潜在用户。

(二)以文化机构为基础,整合配置资源

NEDCC作为一个专门从事档案文献保护的机构,它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和协会组织。从其建立来看,康涅狄格州公共档案馆、康涅狄格州图书馆、波士顿图书馆成为其建立的主要发起机构。从资金来源来看,NEDCC没有政府直接的资金支持,而是由各公共文化机构、专业协会、基金会、企业公司和个人的捐献获得资金来源。从其服务对象来看,NEDCC的服务对象涵盖了文化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个人,而文化机构是其主要服务对象。一方面,文化机构藏有大量的档案文献,并且它们对于档案文献的保护需求远远高于其他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文化机构在公众群体中具有良好的公信力,NEDCC通过为文化机构服务可以建立自身的信誉,并以文化机构为桥梁培养第三方客户。从其业务扩展的途径来看,NEDCC早期受自身规模、技术、资源的限制,无法独立承担较大的文献保护项目,但是通过借助一些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协会提供的平台和资金的支持,NEDCC建立了跨机构合作的业务扩展机制。

当前我国从事档案保护和修复的独立机构相对较少,一般是以部门的形式设立在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之下。以安徽省为例,笔者在安徽省档案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科学技术档案馆、安徽省博物馆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只有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下设了古籍修复中心和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因此,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可以借鉴NEDCC的建设经验,以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为基础,建立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提供档案、古籍的修复、保护和数字化等服务。

(三)以跨机构合作为途径,扩大业务范围

任何机构都无法独立存在,其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机构间的合作,而NEDCC本身就是地区内跨机构合作机制的产物。NEDCC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开展跨机构合作:一是单一的资金支持,例如“保护101”和“保护教育课程”,其由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提供资金来源,NEDCC独立完成项目。二是三方参与,即NEDCC、资金来源方和其他项目合作方,例如IRENE项目,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提供资金,第三方国会图书馆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三是双向合作,《北美印第安人》的修复,丹佛自然科学图书馆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参与具体的修复工作。在与国内各机构的合作中,NEDCC不仅突破了服务地域的限制,扩大了服务范围,更重要的是在文献保护领域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无论从研究还是实践工作层面,整个文化的发展水平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无论是国家的文化发展纲要,还是学术界涌现的一些研究著作,有关“文化发展”“信息资源整合”的各类规划工作进行得紧锣密鼓,一些以诸如“国家战略”“社会记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为基本框架的文化实践范例不断成型。[11]这就为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应该建立跨机构合作机制,在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业务开展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以此来推广研究成果,扩大业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金的自给自足。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作为一个地方档案保护机构,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困难,比如资金的缺乏、人员的配备、地方文化机构的支持等。笔者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科学认识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立必然会和地方档案局及其他如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产生密切联系,如何处理好各个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与档案局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档案局作为地方档案行政主管机构,统筹各方面的档案工作。其次,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和档案馆等文化机构之间是业务协作的关系,其可以协助文化机构开展具体的档案保护工作,同时也可以依托各个文化机构的网站进行宣传或联合各文化机构开展培训活动,实现互利共赢。

(二)多方位发掘潜在用户,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

档案潜在用户是指社会上的组织或个人具有档案利用的潜在需求,但是由于其自身能力的限制或者外部条件不足,而无法与档案馆建立联系的这部分群体。相对于现实用户,潜在用户具有数量多、潜力大的特点。[12]NEDCC早期就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档案修复服务,发现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潜在用户,并获得了用户的支持。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作为一个新兴的档案服务机构,为了更好地确保职能的长效发挥,对于发现潜在用户至关重要。不仅要针对地方各个文化机构的馆藏档案进行针对性保护,还应该为私人或者企业提供档案修复服务。与此同时,必须加强档案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认识,对用户的需求实行实时预测,并及时提供用户信息反馈,不断促进中心改善服务。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周耀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67.

[2]胡可征.创新模式注重实效——广东省探索建设“区域性档案修裱中心”[J].广东档案, 2010(4):21-24.

[3]邵金耀.新时期档案保护技术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档案学研究,2016(1):112-116.

[4]陈鹏,农建萍.对《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档案时空, 2012(8):23-24.

[5]李燕.重点档案抢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档案报, 2000-06-26(2).

[6]刘家真.美国的地区档案保护中心与保护协会[J].档案管理,1997(5):38-39.

[7] History of the 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va? tionCenter.[EB/OL].[2015- 10- 15].https://www. nedcc.org/about/history/overview.

[8]Ann Russell. Surveying the Digital Readiness of Institutions[J].First Monday,2007,12(7).

[9]24/7Collections Emergency Phone Assistance.[EB/OL].

[2015- 11- 18].https://www.nedcc.org/free- re? sources/disaster-assistance/emergency-phone-assistance.

[10]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简介[EB/OL].[2015-11-29].http://www.scxbwx.com/center.asp?bid=116.

[11]李大青.试论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的跨机构合作[J].图书馆界,2012(6):11-13+83.

区域水利河湖管理及保护策略研究 篇7

1 瑞昌市河湖概述及其污染现状

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偏西, 长江中游南岸, 是长江入赣门户, 全市国土面积1423平方公里。瑞昌水域主要有1江9河3湖泊。1江是指长江, 万里长江从黄金乡下巢湖入境, 经码头镇至九江县火炉山出境, 全长19.5千米。该段江面宽1130-1800米, 水深6-12米, 以长江中心线为界, 瑞昌占有水面11.78平方千米;9河是指境内主要河流9条, 总长度199.1千米, 控制流域面积1283.34平方千米, 多年平均流量2.63立方米/秒, 径流总量54641.66万立方米。直接流入长江的有长河、乌石河、横港河、南阳河;属于湖北富水水系的有乐源河、双港河、横路河;汇入修河、博阳河的有筱源河、小坳河;3湖泊是指赤湖、下巢湖与安定湖, 湖泊平水期总面积为95.15平方公里, 其中安定湖为集蓄洪、灌溉、养殖等功能与一身的人工湖。

瑞昌市水利资源相对丰富、河流、湖泊间形成了良好的水网系统, 并肩负着水利、灌溉、饮用水与水路交通运输等重要功能。然而,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 市区内水网环境与水质条件出现了一定的恶化。在存在的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 沿河经济带发展迟缓。沿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港口与相关护河堤坝的建设。在此领域内, 瑞昌市发展进入了一定的“瓶颈期”。港口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在瑞昌市现有的货运码头中, 大型码头都为企业专用码头, 如亚东码头和理文码头。已签约的码头工业城公用码头, 尚未开工建设, 且建成后4个泊位280万吨的年吞吐量仍难满足货物进出港需要。另一方面, 水网污染相对严重。工业“三废”排放量日益增加, 加上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多, 特别是近几年水产养殖的扩大, 致使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此外, 生活污水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的面源污染、临河垃圾倾倒等不良现象也对水网水质环境造成严重的隐患。

2“河长制”建设的必要性探究

城市水网是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宜居环境的根本, 而从上文现状分析中我们清晰的看到瑞昌市虽然积极构建水网管理体系与相关规范, 但是依旧无法从根本上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因此, 如何从制度、落实等角度去打造河湖管理及保护策略是摆在决策者案头的首要难题。在探究上述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 “河长制”是一个科学、有效的途径, 其应用的必要性与基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网管理及保护需要构建多维度的联合平台。水网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其流域覆盖面积广阔、跨界等现象时有发生, 且涉及到多个影响因素。因此, 水网管理与保护并不是一级政府, 一个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从更高的站位与视角出发, 为综合整治提供必要的平台。而“河长制”以区域行政领导为核心构建的多部门联合机制能够有效的联合环保、水利、公安、税务、消防、安监、发改等多个部门, 形成对河道沿岸的综合整治、对环境违法企业的综合查处。对于健全水网管理、提高水网保护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河长制有效的做到权责统一, 便于后续追责体系的落实。在统一安排与更高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河长”责任制制度, 以地方行政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体系能够有效落实。将河道及相关保护与管理权力进行明确, 并根据内部组织分工按照分段、分片、分领域、分职能的方式将具体责任与管理权力落实到部门与个人。并为后续建立环境终身追责制度相适应。此种制度设计与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的通知》 (国办发[2014]56号) 文件精神与部署相吻合, 同时也满足地方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3“河长制”建设对策及后续落实保障

“河长制”的建设对于河湖管理及其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在积极推进的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在落实层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态势, 并切实发挥“河长制”的管理先进性, 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第一, 从根本上转变治水思想。首先突破的是政绩观, 变更传统片面追求GDP, 转变为在实现“人民富”的过程中将“生态美”作为履职的重要指标, 同时建立“环境终身责任制”, 避免领导更迭为水污染治理带来避风借口;其次, 坚持科学“治水观”, 在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河道清淤和堤岸绿化的同时, 也要加快推进猪栏、鸡栏等畜禽整治、农业和工业污水处理监控等重点工作;最后, 必须依靠“群众观”, 需要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采用网络、媒体等舆论监督手段, 理解、支持、协助政府, 及时发现和曝光破坏水环境的现象, 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作用。

第二, 要从加强领导上高位推动。推行河长制要从政府层面高位推动, 省厅要从技术上、政策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各地要做到确权到位、分责到位、管护到位、考核到位、经费到位、目标到位, 确保河湖管理推行河长制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第三, 要从点面结合上狠下功夫。推行“河长制”工作在全国来说还是个新课题。在推行河长制过程中, 要在每个县市首先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点, 先集中精力, 把一个点做起来, 详细了解试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以后的全面展开打好基础。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相信瑞昌市能够在基于“河长制”模式下, 在河湖管理及保护工作上越走越远, 为后续的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宽阔道路。

参考文献

[1]卢俊杰.基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特性的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2.

[2]邢华, 赵景华.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协调性评价——以淮河流域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10∶7-12.

区域电网集中式网络保护研究 篇8

关键词:智能电网,集中式保护,差动保护,拓扑结构

0 引言

电子式互感器、网络通信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同时国家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也促进了相关技术发展的成熟和延伸。电网的传统继电保护配置分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主保护一般为差动保护, 后备保护大都由距离保护及零序方向过流保护构成。在现有继电保护体系中, 后备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对系统的影响尤其重大, 随着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和运行方式的灵活多变, 后备保护的整定也日益复杂和难以协调, 甚至整个电网的后备保护处于长期的失配运行状态[1]。利用IEC61850的采样数据共享技术以及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如PTN[2], 可以达到将全网的电压、电流模拟量进行实时同步采集和传输。本文利用电网的实时全景数据进行区域电网的集中式网络保护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1 区域电网集中式网络化保护的结构

区域电网的集中式保护体系结构分为两层[3], 第一层为区域集中式的继电保护, 其涵盖了整个区域电网的主保护及快速后备保护;第二层为就地安装的数据采集及跳闸执行单元, 并配置作为最后一道确保故障可靠切除的后备保护, 其特点是整定较为灵敏, 动作延时较长, 线路重合闸功能应部署在就地, 根据位置或者跳闸命令启动, 接收到闭锁命令时放电。

区域电网集中式网络保护的结构由集中式保护装置、通信网络和就地安装综合智能单元构成, 如图1。

其中就地安装综合智能单元负责:一是本开关CT模拟量的采集和发送及开关本身的位置信号采集和发送, 并接收集中式保护装置发出的跳闸和控制命令, 二是就地配置的后备保护的运算。

实时数据传输网络负责各个就地安装综合单元及集中式区域网络保护的通信, 各个元件的数据采集均为同步数据, 网络传输实时采样值。采样值传输规约为IEC61850-9-2协议, 数据报文对每个采样值数据均进行CRC校验, 可以确保任何干扰或误码导致的错误均能够检测出来。当发生偶尔丢帧或者误码时, 集中式保护装置采取插值方式进行采样修补, 当发生连续误码或者丢帧时则认为该CT存在异常, 并进行相应处理, 详见1.2节描述。

1.1 集中式保护配置

区域电网集中式保护把区域电网整体看做一个保护对象, 无论是线路、变压器还是母线都是一个满足节点电流定律或磁平衡的点, 根据识别网络拓扑结构实现功能的自动配置[4]。

区域电网集中式网络保护配置为差动主保护和差动后备保护, 其中差动后备保护为多级分层的差动保护范围设计。

主保护故障隔离范围定义为直接与故障点相连的所有开关, 用这些开关CT做多端差动保护, 保护动作时跳开与故障点相连的所有开关。

区域电网集中式后备保护存在的主要原因为主保护异常和开关失灵, 在主后一体化的装置中, 如果保护装置故障, 则主后保护均失去, 在集中式保护装置不但主后一体化, 并且主后保护均依赖于光纤网络通道, 因此不存在主保护异常时才配置后备保护。后备保护的存在原因就为开关失灵或者本开关的CT异常, 也或者本开关的网络通信中断。因此区域电网集中式网络保护的后备保护从间隔及故障隔离范围的概念上应为远后备, 即后备保护使用的模拟量数据为扩大故障隔离范围的信息。

第一层后备保护定义为当主保护隔离范围中的一个开关CT异常或开关失灵时, 用与此开关直接相连的所有开关CT节点电流和代替此异常的开关CT电流与其他故障点直接相连的CT电流进行多端差动保护, 保护动作时除跳开与故障点相连的所有开关外还要跳开与CT异常或失灵开关直接相连的所有开关。当多个开关异常时, 同样处理。

第二层后备保护定义为与CT异常或失灵开关直接相连的开关中仍然存在着CT异常或失灵的情况, 则再要与这个CT异常或失灵开关直接相连的所有CT电流代替此电流进行级联式差动保护计算, 保护动作时, 跳闸范围更进一步扩大。

1.2 集中式保护用例

故障发生在图2 (假定各条线路的运行方式如图中固定) 的L1线路上, 主保护应采用1DL和8DL安装处的CT电流进行差动保护运算, 此时差流为公式 (1) 。

主保护动作时, 跳开1DL和8DL。

当1DL失灵或CT异常时, 则利用5DL和2DL的CT电流代替1DL的CT电流与8DL的CT电流进行差动保护运算, 此时差流为公式 (2) 。

利用式 (2) 的差流进行的差动保护即为第一层后备保护, 保护动作时跳开8DL、1DL、2DL和5DL。

进而当5DL的CT异常或者开关失灵时, 则差流公式变为式 (3) 。

利用式 (3) 的差流进行的差动保护为第二层后备保护, 保护动作时跳开8DL、1DL、2DL、5DL、3DL和4DL。

2 电网拓扑结构表示及识别方法

实现第1节提出的差动保护及多层次后备保护的前提是能够知道电网中各个断路器或CT的相邻断路器或CT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对电网的拓扑结构的表达方法和识别方法进行研究。

目前常用的邻接矩阵方法[5]虽能清楚地反应某区域电力系统的网络构架。但由于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 区域电网的节点数目越来越庞大, 以穷举矩阵的形式描述两个保护对象是否存在电气连接显得非常笨拙, 并且对微机计算处理能力要求特别强, 因此寻求简单的电网系统结构拓扑的识别方法。

其实在电网系统结构有个特点, 尽管电网特别复杂巨大, 但是每个节点即保护对象所关联的支路数目较为固定, 一般母线节点所关联的支路数目最大, 典型220 k V电压等级的母线关联的元件数目为15个, 最大不超过24个。其它节点如线路关联2个支路, 变压器关联2~4个支路。

利用一个双层的链表结构即可表示某个断路器或CT的相邻节点信息, 如图3, Head指向本断路器信息结构, Linkn指向与本断路器相邻的某个断路器信息结构。

图3中以链表的形式描述某个断路器的相邻接点的信息, 因为每个CT均有正负极性端, 因此以双层的链表表示, 第一层表示与此CT正极性端直接相邻的接点CT或断路器信息, 第二层表示与此CT负极性端直接相邻的接点CT或断路器信息。

以图2为例, 与1DL相邻的接点链表如图4。

由于电网的拓扑结构是随着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如双母线接线形式的母线倒闸操作以及电网中某个断路器进行检修可能会改变各出线断路器的连接关系。因此需要生产相邻断路器或CT是否具有电气连接的条件, 以便保护装置根据实时的状态信息进行判别。

将图2中电网的拓扑结构更加细化表示, 如图5。

图5中各个刀闸编号规律为:断路器编号- (1, 2, 3) ;1代表连接I母线的刀闸, 2代表连接2母线的刀闸, 3代表出线刀闸。

举例:1DL到8DL的Link Condition为:1DL-3刀闸和8DL-3刀闸均为合位, 且8DL未处于检修状态。

1DL到3DL的Link Condition为:5DL为合位| (1DL-1刀闸合位&&3DL-1刀闸合位) | (1DL-2刀闸合位&&3DL-2刀闸合位) | (1DL双跨) | (2DL双跨) | (4DL双跨) 。

计算机通过全路径遍历拓扑结构图后, 生成相邻两个断路器的连接条件计算公式, 作为配置文件下载到集中式保护装置中进行实时更新运算。

3 集中式保护故障处理流程

区域集中式保护装置需要承担区域电网内所有保护对象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正常时如果同时进行这么多保护的运算, 其计算的任务量非常大, 因此考虑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进行保护任务调度。

首先设置一个启动判别任务, 即正常运行时, 集中式保护装置中对电网中各个模拟量进行启动判别。

当有多个CT的模拟量满足启动条件后, 按照“故障点最近的CT启动越为灵敏”的原则, 即识别满足电流变化量最大的那个CT为离故障点最近的CT。或者以电压变化量最大处的CT确定为离故障点最近的CT。

如图2中L1线路发生故障, 则一定是1DL或8DL的CT感受到的故障电流最大。

然后调度线路L1的差动主保护和1DL所关联母线的主保护。以下经过实时计算的1DL与相邻断路器是否存在电气连接系数值设为

式 (4) 的制动方程采用的是两侧电流的矢量差, 而式 (5) 的制动方程采用的是多端电流的绝对值和。这是在识别1DL链表两侧的长度如果为2 (含本身接点) 则使用式 (4) , 如果大于2, 则使用式 (5) 进行。

满足式 (4) 则保护动作跳开L1线路, 满足式 (5) 则保护动作跳开I母线上所有元件。

当1DL、2DL、5DL及8DL中某个CT异常时, 则根据1.2节的方法进行相关后备保护的任务调度。

5 仿真试验

在基于双核1.2 GHz高性能处理器平台上实现了区域电网集中式保护装置, 主后备保护均为差动保护, 其中后备保护动作固定延时150 ms。为了验证区域网络化保护的性能, 使用RTDS建立了含4个220 k V变电站在内的区域电网仿真模型。

动模试验结果表明, 系统中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差动保护动作时间为10~20 ms, 模拟某CT采样值上送通道中断, 则后备差动保护在160~170 ms时间内动作切除相邻断路器。

5 结论

文章讨论了区域电网集中式保护的形态及体系结构, 尤其是对集中式网络化保护的保护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提出的多层差动保护的构成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文章对区域电网的拓扑结构的表示方法和识别方法进行了探讨, 还就区域电网集中式保护的实现方法即保护故障处理流程进行了研究。根据本文提出的区域电网集中式保护方案进行了实现, 并用RTDS建立了包括4个220 k V变电站在内的区域电网仿真系统, 动模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区域电网集中式差动保护除传统主保护功能外, 其后备差动保护比传统远后备保护具有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动作速度快的特点。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杨春生, 周步祥, 林楠.广域保护研究现状及展望[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9) :147-149.YANG Chun-sheng, ZHOU Bu-xiang, LIN Nan.Research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wide-area protection[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0, 38 (9) :147-149.

[2]陈朝晖, 赵曼勇, 周红阳, 等.基于广域一体化理念的网络保护系统研究与实施[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24) :106-108.CHEN Zhao-hui, ZHAO Man-yong, ZHOU Hong-yang, et al.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grated and wide area information[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09, 37 (24) :106-108.

[3]易俊, 周孝信.电力系统广域保护与控制综述[J].电网技术, 2006, 30 (8) :7-12.YI Jun, ZHOU Xiao-xin.A survey on power system wide-area protection and control[J].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6, 30 (8) :7-12.

[4]吕昊, 付立军, 叶志浩, 等.几种电力网络图的连通路径拓扑算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 37 (21) :82-85.LüHao, FU Li-jun, YE Zhi-hao, et al.Some topology algorithm research of power network connectivity path[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09, 37 (21) :82-85.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篇9

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 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 学生已掌握了区域的概念和区域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 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但是, 由于学生缺乏对各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了解, 要让学生对任意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差异进行比较, 还是有点难度。

教材分析

本课时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分析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差异的基本原理, 即分析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差异的方法;二是案例分析,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进行区域差异比较。

在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原理中, 本教材提出了区域差异分为自然要素的差异和人文要素的差异。要求学生能在理解和掌握区域差异概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区域差异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并初步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

在以日本和英国为例的区域差异比较中, 课本以案例分析的形式, 通过对日本和英国两个区域差异的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最终实现学生能对任意两个或多个区域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课型设计

新授课

设计思想

一、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剪辑、制作视频素材 (全国各地典型区域差异欣赏,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区域差异欣赏视频, 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差异欣赏视频) ,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学习和巩固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和比较内容。

二、通过选取日本和英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图片, 进行充分运用, 反复比较, 逐一分析日本和英国两大区域的差异。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阅读教材及观看相关视频素材,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特征。

2.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方法。

3.掌握英国与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

重点、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两大区域的异同点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英国和日本两大区域的比较内容。

教学方法设计

讲解法、对比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具设计

PPT课件;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通过播放视频素材《区域差异欣赏》导入课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 进而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新授】

一、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一) 比较要点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找出比较两大区域差异的要点, 并要求学生现场记忆;通过课件逐一呈现区域比较的要点:

自然环境:位置 (纬度、海陆、海拔) 、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等。

(二) 分析原因

分析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形成的原因。

老师点拨:老师强调一下注意事项:比较两大区域的时候, 既要比较区域的差异性, 同时也要比较区域的相似性。

二、案例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提问:比较英国和日本两大区域时, 在方法上有哪些注意点? (这个问题既起导入下文的作用, 又起对上面知识点的复习作用。)

答案提示: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进行;既要比较两者的相似性, 又要比较两者的差异性。

(一)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比较方法

1.相似性

通过课件呈现英国和日本位置图, 观看视频, 并结合课本归纳出两国自然环境的相似性。 (提示: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地处中纬度、比较湿润。)

2.差异性

通过反复呈现英国和日本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及两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图, 结合视频, 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的区域差异。并完成下表:

老师点拨:对各要素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时, 不仅要记住差异性的要点, 还要学会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 经济发展 (人文要素) 比较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归纳出英国和日本两国经济上的相似性。

1.农业比较

结合课本和课件, 完成两国在农业上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比较。

老师点拨:结合课件上的两国渔场形成图, 分析两国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工业比较

观看视频, 利用课件, 并结合课本, 完成两国工业方面的异同点的比较。

(1) 差异性

通过课件中的两国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的来源图、工业城市分布图, 引导学生比较两国的工业上的差异。

老师点拨:日本是如何克服“临海型”这一经济特点的?

(2) 相似性

通过课本, 结合历史知识, 可归纳出两国都是“发达工业国;岛国优势”的相似性。

3.思考:

(1) 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发达的工农业国家吗?

(2) 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 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三) 小组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选取任意两个相对熟悉的区域,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对这两个区域进行差异性比较。

(四) 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五) 课堂测试

1.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1) 都属于海洋性气候

(2) 能源均不能自给

(3) 海运条件便利

(4) 对外贸易发达

2.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3.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A、B、C、D四个岛屿中有“硅岛”之称的是_______, 图中没有画出的属于日本领土的群岛是_______。

(2) 图中E、F、G三个城市中, ______有世界上第一座海上城市。

(3) 日本的地形______,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

(4) H处是日本的______渔场, 它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 日本渔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

(5) 日本国内正酝酿迁都计划, 日本迁都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

【板书设计】

一、区域差异比较方法

(一) 比较要点

自然环境:位置 (纬度、海陆、海拔) 、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产业结构、交通条件等。

(二) 分析原因

二、案例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一) 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比较方法

1.相似性

2.差异性

(二) 经济发展 (人文要素) 比较

1.农业比较

2.工业比较

(1) 差异性

(2) 相似性

亚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构建探究 篇10

亚洲经济于20世纪的后半期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开始凸显其活力, 随之越来越多的亚洲国际和地区关注其各自国内的人权保护的发展和相关问题, 在其各自国内公民的发展权与生存权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 把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司法救济和社会养老等其他关于人权的内容与逐渐划归到关注的范围之内, 并在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体系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 亚洲地区因其复杂的发展历史与动荡的社会进程, 是区域人权机制的建立和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使亚洲人权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当前亚洲的人权发展现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亚洲地区人民应享有的社会权利与经济权力得不到等同的关注, 亚洲各国对这两项权利的关注也并不紧迫, 致使亚洲地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口连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及经济权利都得不到享受和保障, 如享有足够的食品和衣物以及享受住房和平等工作的权利等等;2.在亚洲还存在着严重侵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情况;3.在亚洲的一些地区, 少数民族的权利还得不到保证;4.一部分国家军国主义的长期存在, 不仅损害其国内人民的相关基本权利, 甚至使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面临着多种人权受到侵害的威胁;

第二, 亚洲地区各国的国内人权保护令人堪忧, 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如:

在亚洲地区, 一些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没有足够的能力采用相应的有效措施去改进其各自国内的人权状况, 此外, 还有些亚洲国家常常以发展其本国经济为中心, 把主要关注全部放在了国际大经济和社会发展上, 但缺乏对各自国民的人权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 亚洲地区的国家在参与制定国际人权公约以及签订并执行等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

到目前为止, 根据人权高专办等相关网站上的统计资料显示信息可以看出:亚洲相关几个国家批准核心人权公约的情况不甚理想, 亚洲国家普遍没有接受允许个人申诉的条款。

二、亚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构建的困难和阻力

鉴于亚洲的人权发展的实际情况, 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建立过程是异常缓慢, 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阻力:1.人权保护综合性区域组织的缺失。谷盛开博士曾在其文章中指出, 亚洲跨区域组织缺乏在区域内对人权这样一个集法律、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因素于一身的议题进行机构和程序整合的能力, 亚洲地区缺少一个综合性区域政治经济组织来作为促进人权保护与合作的主导;2.建立亚洲区域人权标准上的障碍: (1) 亚洲地区现有的人权文件大部分不具备约束力。虽然亚洲国各国对人权的国际保护做出相当大的努力, 也协商并达成了很多保护人权的会议文件, 但其中多是宣告性的文书, 对亚洲各国来说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主权国家对人权承担的仅仅是“象征性义务”; (2) 区域人权保护法律制度在当前很难建立。亚洲是世界上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大的地区, 这在客观上就使在亚洲地区建立一个相对一致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的困难度增加;3.亚洲各国对相关国际司法机构的态度比较冷漠。美洲区域人权执行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表明, 在建立并发展区域性的人权保护机制的过程中, 大国的积极立场和行动具有相当的必要性。虽然亚洲国家在促进和维护人权方面一直是积极的, 但亚洲地区的国家大多在实践中采用谈判或协商的方法解决争端, 而不希望把争端提交至像国际司法机构这样的第三方得到解决;4.亚洲地区人民对人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亚洲大多数国家并不强调和重视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相反特别强调集体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很明显这对于维护亚洲各国人民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有着不利的影响。

三、亚洲构建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的路径及对策

在当今国际人权保护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充分实现亚洲人权的发展和保护, 更能促进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发展和完善。虽然亚洲地区人权机制的建立存在诸多的阻碍因素, 但在亚洲有可能也有必要建立符合亚洲人权实际发展情况的人权保护机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 建立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原则

1.合作理念的确立

随着区域人权保护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 亚洲地区各国的人权发展与合作必须逐渐打破徘徊在“宣言”和“原则”的局面, 应采取措施努力向着更高人权保护与合作的阶段发展, 这就要求亚洲各国通过加强彼此对话与交流, 减少对抗与抵触并增进相互理解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使亚洲区域人权保护与合作的发展走“机制化”道路, 并不断的探索发展人权与开展人权合作的新举措即新方法, 实现有效保护亚洲区域人权和尊重亚洲各国国家主权的双赢目标。

2.亚洲各国应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权与主权二者的关系

人权的国际及区域保护与国家主权两者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国家主权既是国际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也是在国际范围内以及在区域范围内开展人权保护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国际法上的人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也只有在充分融入一国的国内法律体系之中, 才能真正以国内司法实践的方式体现出来;另外, 纵观国际人权发展史, 主权国家无疑在促进人权的区域保护和国际保护方面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亚洲地区的国家和人民也应深刻认识到, 实施集体或区域的办法保护人权并不表明人权是高于主权的, 而相反这正是亚洲地区各国积极并有效行使其各自国家主权的表现。

(二) 人权保护机制在区域层面的构建

1.区域人权公约的构建

区域性人权公约的诞生标志着国际人权保护的区域化和各区域人权理论的法制化, 区域性人权公约无疑是有关区域的人权“宪章”或“宪法”。亚洲区域人权保护要进一步向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必须制定一个符合亚洲地区实际的区域人权公约。由于亚洲情况的复杂性, 一开始就建立符合亚洲各国发展情况的区域人权公约是比较困难的, 可以采取先协商制定亚洲次区域人权公约, 进而采取相关措施和政策促进次区域人权公约逐渐向完整的区域人权公约转变。

2.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构的建立

在借鉴欧美非三大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发展的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亚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机构的建立也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在起步阶段, 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分析, 区域性人权机构应该采取政治措施与司法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性运行机制, 实现以政治制约司法的目的;从机构的具体设置上来分析, 应在人权公约的基础上设立人权委员会和人权法院两个机关。

(三) 在国家的层面开展人权保护工作

国际人权法一般是以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得以在一国国内实施, 只要一国国内的法律及相关制度能够做到充分保障人权, 那么国际人权法就切实得到了履行。当一国在其国内采取相应措施履行国际人权条约时, 该国就要对其国内的法律法规进行详尽地检查与监督。一般采用宪法规定、行政命令以及司法措施等方式, 充分了解并掌握哪些国际人权法的规范已经融入到其国内法之中, 以及还存在哪些国际人权法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法向国内法的转化。

四、结束语

国际人权发展的实践证明, 在改变相关区域范围内国家人权发展方面, 区域性的人权保护机制建立和发展的有效性是十分突出的。然而, 到目前为止, 占全球人口最多的亚洲地区却没有一个实质意义上的、有效的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亚洲地区由于其复杂历史和社会情况以及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方面存在的严重差异, 导致亚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将是一个相当漫长且曲折的过程。总之, 亚洲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可以在借鉴欧美非三大洲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成熟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尽快建立符合亚洲地区发展实际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

摘要:目前, 亚洲地区尚无符合其实际发展的人权保护机制, 而近几年亚洲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这就使得其人权保护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可以说, 在当今亚洲有很多人权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 而亚洲却仍未建立一个区域性的人权保护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展开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能够为亚洲人权保护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建议。亚洲现有人权机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应在亚洲未来人权机制建设模式选择的基础上, 结合欧洲、非洲和美洲区域人权机制的经验和缺陷, 创建和完善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人权,区域性人权保护,国际人权保护,亚洲人权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Carole Petersen, Albert Chen, Randall Peerenboom.Human Rights in A-sia:A Comparative Legal Study of Twelve Asian Jurisdictions, France and the USA.Routledge Press, 2006:121-452.

[2]班文战.建立亚太区域人权合作框架的前景分析[J].人权, 2008, (4) :27.

[3]苏凯.进入人权保护的盲区——论亚洲专职人权保障机制的建立[J].消费导刊, 2008, (12) :128.

上一篇:当代新媒体艺术下一篇:多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