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子女

2024-05-05

务工子女(精选十篇)

务工子女 篇1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走近一个农民工, 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 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 其子女也进入城镇就读, 这些孩子身上呈现出一些影响健康成长的状况。我们通过对全校398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问卷调查, 对规则意识弱、行为习惯差、自卑粗暴学生进行家访, 发现影响其品德现状的原因有:

1.生活环境因素。这些务工人员自幼生存环境偏僻, 50%没上过学, 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不到15%。这些家庭的租住房室内、周边环境较差, 住所不固定, 孩子的生活、学习条件也相对差, 课外读物几乎没有。

2.家庭文化因素。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 这些人员多从事强度大的体力劳动, 他们在时间、精力、教育等方面力不从心。其收入低、言行粗暴、业余时间喝酒和赌博等行为都在侵蚀着未成年子女。

3.成长教育因素。大批的务工子女幼期的被留守, 使得他们的亲情教养和家庭教育存在缺憾, 加之农村学校教育的薄弱, 孩子缺乏有益身心成长的兴趣和爱好, 心灵得不到滋养。

二、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进城务工子女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之一, 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程度、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潜力,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 品德行为正在养成, 错位的价值观易混淆孩子的是非标准, 荒芜的精神文化更易玷污孩子的心灵。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 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在不断探索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农民工子弟小学,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三、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策略

马克思说:“教育之为教育, 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育人先育心。”可见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品德教育, 首先要落在心育上。

(一) 营造绿色环境, 润德无痕无声

1.创建参与互动的校园文化, 育人从感觉开始

马克思的“环境育人”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物化”教育, 巴甫雷什中学的“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理念, 都重在创设一种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们也意识到环境文化应坚持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本, 唯有创设出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参与互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才能化育儿童。我们通过以下六个文化版块, 将学生心灵的悸动、生命的律动、成长的旋律, 深深地雕刻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1) 生命之本——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 我们血脉中流淌的是几千年积淀的华夏文明, 我们成长的根基就是传统文化, 一旦脱离, 便成了无本之木。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墙”把《弟子规》全文配上漫画, 图文并茂地呈现;结合德育工作, 开展“孝老爱亲星、团结友爱星、热爱劳动星、勤俭节约星”等认星争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在参与中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

(2) 生命之林——师生成长。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们制作了一片与众不同的“成长林”, 每一位教师都是林中一棵正在成长的树, 树上悬挂的“果实”是老师们辛勤耕耘的成果 (获奖成果) 。紧邻“成长林”的是各班的“生命树”, 孩子们把集体取得的荣誉展示在上面。师生每天经过, 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果实, 激励教师成长, 带动学生成长, 以绿色心灵培植心灵的绿色。

(3) 生命之灵——莲心沙池。我们在校园两棵茂密的女贞树下, 修建了两个干湿分离的莲心沙池。依托沙盘游戏, 为孩子营造一个“绿色—自由—安全”的沙世界。孩子们的委屈、苦闷、孤独会在愉快的沙池游戏中消散, 或轻轻地抚摸沙子, 或用力地堆起沙山, 或别出心裁地修建城堡……在触摸沙子时, 不仅仅是身心的感受, 更是生命能量的提炼与释放。

(4) 生命之雅——厕所文化。洗手间是最能体现个人素质的场所。我们挂在厕所外墙的《公民环保行为规范50条》, 以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 指导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加强规则意识、提高自身修养。洗手间往往被认为是污秽之所, 我们却在里面悬挂了优美怡人的风景画,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素质。标语无声, 图画无言, 帮助孩子们将规则内化为自我约束的力量。

(5) 生命之源——阅读长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为生命注入清泉,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意识, 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我们教学楼一层的阅读长廊, 一侧是各种类型的绘本推荐, 有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另一侧是周明星、月明星、校级读书明星, 是大家的学习榜样。教学楼一层至二层的楼梯和廊柱上, 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 这些唯美、梦幻的图画文字, 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教学楼二层至三层是“科技与未来”板块, 在科技进步的引领下, 在星球照片的吸引下, 在航天英雄的感召下, 激起孩子对航空航天、宇宙奥秘的兴趣。一层一个主题的阅读引领, 把追求“真善美”植入学生的心灵, 为他们将来能够自主选择正确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6) 生命之绿——生态基地。我们把教学楼后一块一亩多的荒地开辟为综合课程实践基地, 为它起名“绿园”。在绿园里, 我们开辟有藤本植物区、盆景观赏区、花卉区、水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绿园文化展示区, 还有学生劳作体验的蔬菜种植区、树木园区、动物养殖区。我们对它的定位是科学认知、普及、体验和感受, 希望花草树木以自然之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2.打造生态灵动的绿色班级, 实践明理树德

陶行知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我们着力打造生态化的班级文化, 根据学生状况, 确立文化主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从生态教室、小组文化、书香画廊等方面着眼, 以周队会、月主题开展德育活动, 用班级文化册、学生成长档案等作为德育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教室, 滋养责任心。在班级里, 每个学生种植一盆植物, 或是养殖小动物, 他们每天浇水、施肥、喂养、观察、记录……关注植物的成长、动物的习性。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 修炼他们的责任心。

(2) 自主空间, 培养自信心。教室的主人是学生, 文化应该由学生创造。学生自己创编班名、班规, 自己确立主题, 如我校的“梅雨花香”班, 围绕“书香”做文化, 开设了“有条不紊”规则提醒区、“花开朵朵”小组竞赛区、“诗香语韵”经典诵读区、“书香致远”读书明星区。其他如“海豚书斋”展示学生的阅读作品;“葵花籽栏”展示学生的名言警句;“放飞理想”展示学生的人生理想;“爬爬榜”展示学生的点滴进步;“青青草原”营造出让学生身心放松的阅览处。教室内外各有一块展示板, 供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作品……灵动、生态的班级文化会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富有个性的小组文化建设会用文化凝心聚力。一本本学生亲自制作、图片精美的学生成长册、班级成长册, 会给师生多一份温馨、多一份回忆, 成为一股滋润师生心灵的文化清泉。

(二) 开展绿色阅读, 丰富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 那就是学校”。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 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 都需要孩子慢慢地通过阅读去感知。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形成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是非功利性绿色阅读的目的。

我们学校为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1.根据班级、师生制定分级读书计划, 开展大阅读活动。除了广泛的绘本、童话、文学、科普等阅读, 还引导学生积累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坚持每天中午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2.在各班教室、走廊配图书, 长期为学生开放。每天中午校图书室分年级按时间开放阅览图书, 也可以利用电脑室观看电子图书。

3.学校每期的读书会有展示交流、读写结合、评星等活动, 校园走廊、教室布置的好书推荐、牡丹诗画、阅读小报等文化园地, 培养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们相信, 有了精神的阳光, 树会常青, 天会更蓝, 地会更绿, 水会更清。

(三) 开辟绿色课程, 创新特色人生

玛丽娅·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幸福快乐, 就应当为孩子建立一个不再压制他们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就是要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 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根据学生状况及成长的需要, 开发了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1.开发活动课程, 培养广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我们认为校本活动课程是实行自我教育的理想媒介, 它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原则是放手、信任、辅助、提升。在社团活动中, 辅导教师只起引导、辅助的作用, 学生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空间。如学生自选团长, 给社团起名、设计徽章、制定规则等, 他们的团队意识、自主精神、管理能力都得到提升。既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2.创设实践课程, 滋润心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而开设生活化的实践课程, 唤醒孩子的内心是一条有效途径。基于此, 我们毅然放弃区里为我校修建操场的大好机会, 选择开辟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绿园。我们对绿园实践课程确立了四个生命教育目标:

(1) 感悟生命, 学会关怀。在翻地、播种、浇水、施肥中, 体会劳作的艰辛, 认识成长的坎坷, 感悟当下的重要。在看到幼苗遭遇虫害、病变, 无力挽救时, 在埋葬小兔子时, 体会生命的无常。

(2) 阐扬生命, 乐于奉献。在运土搬砖垒花池、兔圈中, 学会了解决困难的团结精神;在观察绿叶花果的状态中, 懂得了“物尽其用”和“各司其职”;在“绿园摄影大赛”中, 捕捉生命的悸动, 阐扬生命的光辉。

(3) 了解生命, 感恩自然。在收获大蒜、向日葵、玉米、红薯、白菜中, 体验到了付出就有收获的快乐;在与同学、家人、社区和福利院老人的分享中, 体会到让他人快乐就是幸福。

(4) 珍惜生命, 乐观进取。全体师生在建设、管理绿园的过程中, 亲身经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漫长”, 体验责任的分担, 感受生命的顽强, 明了人生的价值。

(四) 开设家本课程, 家校齐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性格特质、兴趣指向、意志特征等直接投射了家长的状貌, 所以才有“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个问题家长”的说法。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 也印证了这一理论。

我们认为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育德的同时, 向其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很有必要。学校定期举办讲座, 邀请专家授课, 引导家长明白孩子的不良根源在家长, 改变自己不读书、语言粗鲁、赌博等不良习惯后, 管理孩子才会有效。教师利用校讯通结合孩子具体问题及时进行沟通, 还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 让“好家长”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开展亲子文娱、读书活动, 形成亲子共同话语体系。

另外, 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 也是很好的资源。我们开办“家长大讲堂”, 邀请家长进课堂, 进行各种才艺、技能、社会经历等交流, 给学生以教育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如:三年级学生吕绍玉说:“同学们都说听我妈妈讲课很受益, 我很自豪!”五年级张云腾家长讲的废品回收知识, 极好地指导了学生的环保行动……家长自信了, 孩子自豪了, 对家庭教育大有裨益。

总之, 我们认为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的教育, 应该在绿色环境的熏陶、绿色阅读的启迪、绿色课程的引领、家校协同的努力中, 让孩子们用心编织出一张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自由、专注、敬畏、感恩、纪律、反思的美丽的网……

学校为孩子创设互动的文化环境, 孩子必会在互动中让文化在内心生根;学校为孩子提供阅读的精神食粮, 孩子必会在博览中得到精神的充实与滋养;学校为孩子开辟特色的个性课程, 孩子必会在课程体验中形成良好行为素养;学校为孩子开设家本课程, 孩子必会在家长学校的呵护下完整地成长。

关爱务工子女总结 篇2

2016--2017学年五2班 陈双珍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校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比例逐年递增,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校周围市场相对集中,进城经商、务工人员较多。这部分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较差。进城务工子女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养家糊口,疏于对孩子的必要的生活、行为习惯教育,孩子处于游离状态,必然会导致形成不良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二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值相对较低,重视程度不高,或者缺乏对孩子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致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与城市学生有较大差距。三是学生心理特征存在偏差。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的一般情绪表现为自卑与自强相结合、抑郁、烦躁、情绪低落、焦虑、孤独。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学校管理工作增添了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感到仅靠学校的力量难以解决,只有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大局,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把务工子女教育管理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区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初步构建起了务工子女教育的长效机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教育帮扶体系,搭建关爱平台

1、是实施暖心工程。通过对周边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情况进行调查,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其入学,着力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让他们感到政府关心的温暖。

2、是实施安心工程,对来就学的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教育、评优评先等方面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安心学习。学校还建立了教师与务工子女、城市学生与务工子女 “一帮一”、“手拉手”帮扶机制;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搭建成长平台

流动人口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给其子女更多的关爱,是学校践行“以人为本”宗旨的关键,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为此,我们牢固树立“特别关爱”的理念,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服务家庭、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建立务工人员子女成长档案,通过编唱“学生行为规范歌”、“文明礼貌新歌谣”、评选“文明小卫士”等形式,加强对礼仪常规、文明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安全防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使之尽快与城区学生融合,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师生交流谈心,及时疏导解决他们自卑、失落等心理健康问题,消除他们的自悲感,树立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关心学生的学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务工子女学生的基础,作业布置上设立“特色餐”,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学习与行为习惯上的偏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小小书法家”、“体育小明星”等竞赛活动,充分展示自我,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努力营造和创设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三、创新一体化教育体系,搭建服务平台。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密切配合。因此我们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相配合,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设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开展家长辅导讲座等形式,举办“亲子共读”、“评选书香家庭”等活动,提高家庭文明素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协调发展。

外来务工子女互补教育模式刍议 篇3

现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使外来建设者子女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本地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并利用外来建设者子女自身的资源对本地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如何采用一种互补的教育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能力互补

1.生活能力的互补

在暑假里,很多地方的学校都有一种活动形式,就是让城里的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让其感受农村生活的艰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我们不可能经常组织学生到某地区亲身体验,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资源,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互相传授、相互体验。

学校里大扫除,干得最出色的总是那些经过生活磨炼的同学。比如来自四川省邻水县的学生张某,虽然成绩不大理想,但是劳动积极、肯吃苦。显然,他身上的优点是本地很多学生都不具备的。其实像他一样能吃苦的外地学生还有很多。学校举行野炊活动,捡柴、淘米、做饭、烧菜,干得最火热的总是那些经常做家务的学生,而这些学生中,外地学生又占了93%。显然,如果教师事先对外地学生的各种技能有所了解的话,在分配或安排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组合,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2.说话能力的互补

大量外地学生的到来也是一种资源,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利用,那么各地的风俗人情就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而说话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虽然教材中有很多进行说话练习的素材,但是那些素材未必完全适合学生,未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而让外地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事情,则是大多数学生都感兴趣的。在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外地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整理、编辑,然后在班会中尽情地交流。在交流中,既培养了外地学生大胆发言的说话能力,也让本地学生领略了全国多地的风土人情,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以关爱为根本,进行情感互补

1.生生互补

中秋节的时候,也正是开学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虽说外来建设者子女的父母大多在身边,可是他们距离亲戚或者原来的同学都比较遥远,他们挂念的,或许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一起玩耍的伙伴……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合适的活动,让外地学生感觉到学校就像家一样的温暖与舒适!端午节到了,本地学生送给外地学生几个还带着余热的且带着箬叶清香的粽子以及喷香的茶叶蛋,让外地学生倍感温暖!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份真挚的情感呢?外地学生的家长回老家了,带来了很多家乡的土特产,他们会把这些土特产带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一起分享,这时,你可以看到双方的笑脸是多么的灿烂!

2.师生互补

在冯骥才写的《珍珠鸟》中有这么一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实际上,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个贵州来的王同学,个子不高,但是大山中坎坷崎岖的道路铸就了她倔强的性格。刚进入班级,给她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更糟糕的是,由于她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的困难很大,她想到了辍学。班主任老师知道情况后,马上打电话给她,动员她回校学习,经过三番五次的努力,她回来了,任教语文的陈老师也抽出空余时间给她补课。她被老师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学校要开运动会了,班主任正忙着选拔运动员,王同学看着大家跃跃欲试,心里也很想为班级出一份力量。可是自己这学期刚刚转入,大家都不知道她的底细,再说了,她自己也从未参加过这样的运动会,虽然很想参加,但是心里也没底。这件事情被细心的杨老师知道了,特意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间与她谈心。最终决定让她代表班级参加400米跑步比赛,这时候的她还是问了一句:“杨老师,我能行吗?”“没事,杨老师相信你!”就是因为这份关爱,就是因为这份信任,让她鼓起了参加比赛的勇气,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其实,我们所期望的,并不仅仅是她帮班级赢得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外来学生愉快地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三、以课堂为平台,进行知识互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外地转进来的学生,文化底子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但是未必每个方面都比本地学生差。如何结合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地在这两类学生中有目的地进行互补,也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1.阅读图书,互相交流

阅读大量的图书,历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利用阅读教学课、综合实践课等进行图书交流、阅读心得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这项活动可以和读书活动紧密结合,首先,动员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交换课外读物。特别是那些初来乍到的学生,他们原先所持有的课外读物与本地学生相比在数量上、类别上都相差甚远。同学之间交换图书既增加了外来学生的阅读量,也有效地让他们更快融入新的集体。其次,通过图书交换,培养了全体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再次,在图书交换中帮助外来建设者子女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进行有效的筛选,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我们预设的读书目的。

2.描述地理,互相了解

由于区域的不同,各地的气候、生产的农作物、水果、矿产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小学科学教材中,也有较多的篇幅介绍以上内容,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之间差异很大,诸多的知识学生根本无法在科学教材中得到诠释与理解,即使有所了解,也有可能是似懂非懂。现在在教授相关的地理知识与矿产资源时,我们根据班内生源分布情况,事先让有地域关联的学生做些准备,上课时让他们进行描述,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让甘肃、陕西的学生讲讲黄土高坡千沟万壑的地貌特点与当地由于缺水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学生就会在如何珍惜有限的水资源方面有较大的感触;让四川长江流域的学生讲讲三峡的壮观与山峰的秀丽,可以让学生增加对祖国山水热爱的情感;让贵州的学生说说当地的“地无三分平,天无三日晴”的地理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贵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成因;而面对北方或者中西部的学生,则可以让本地学生说说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多姿,他们已经看到了局部,加上本地学生的描述,可能会认识得更多、理解得更好。

可以采用这种知识互补模式进行教学的课程还有很多,比如语文课上介绍各地风土人情;体育课上乡土体育项目的拓展等等。总之,有了这个理念,就会有拓展的空间,就有了互补教育的可能。

总之,本人提出的采用互补的教育模式,不仅在农村学校适用,在城区学校也同样可行。实施这样的教育模式,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实则意义深远。如果我们能尽最大努力教育好外来建设者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地成长,那么如此众多的外来建设者就能安心地为我们当地的建设添砖加瓦,何愁经济不腾飞?

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 篇4

一、探究进城务工子女不良心理问题的根源

1. 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加之这部分学生在原有学校所用的教材不同、教育教学方法各异、课程开设不齐及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等原因,所以与本区在校就读学生相比,在行为习惯、卫生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懒散不听话。这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薄弱,家庭和学校不能很好地配合。

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做的是小商小贩的小生意,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多数临时租房居住,没有固定住所;有的居住地离学校较远,学生上学不便;有的住宿条件恶劣,没有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父母起早贪黑整天忙生计。学校与家长联系不畅通,学生脱离父母监护问题非常突出,上下学往返学校途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没有充分保障。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时很难与老师进行沟通,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学校是哪个班的,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

3. 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城里的生活,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果长期忽视,就会使他们错过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例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心理问题:

(1)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因为自己是农村人而感到被城里学生看不起,觉得城里学生嫌弃他们,在心理上很难融入城市生活,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和易受伤害。他们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行事独来独往,很难与他人交往,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游戏,人际关系差。即便和教师交往也显得疏离,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持怀疑态度。

(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首先,为自己的父母从事的是最脏、最累的职业而自卑;其次,家乡农村贫穷、落后,让城里人瞧不起,使得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总是低人一等,他们时时为自己是农村人而自卑;最后,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刚到城市,往往有许多的不适应。语言、穿着都担心同学笑话,总觉得城里孩子见多识广,自己孤陋寡闻,就害怕抛头露面;再加上自身成绩较差,他们为自己各方面不如城市孩子而自卑。

(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教材、进度或语言不同,加之经常性地流动,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致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父母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教育子女,导致成绩不太理想。久而久之,厌学、逃学时有发生,导致恶性循环,成了问题学生。

(4)进城务工子女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体验,会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经常把自己放在教师的对立面上,反其道而行之。当身心体验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无法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时,他们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矫正进城务工子女不良心理问题的措施

1.坚持关爱教育,以情感人,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要主动接近,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同时从情感上感化他们,对他们多关心、多谈心、多交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迅速融入新的学校和班级。教师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开展帮扶活动,让他们感受班级的温暖。同时在班级上树立正气,让班级接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而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处于充满正气、平等的班级氛围之中,内心的胆怯、害怕、自卑将渐渐转化为勇敢、上进等心理品质,自尊心得以保护,自信心得到增强。

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犯一些错误时,老师要做到循循善诱,用更多的爱心和恒心去感化孩子。这时,老师选择谈话、交流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约束,从失误中争取进步。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实事求是地分析其长处和不足,中肯的评价能使学生平静地剖析自身,听从老师的劝诫。

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同样是民族的希望。

在班级,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对所有学生,不论其是城里学生,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坚持一视同仁,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无论其家庭经济条件贫富,都有教无类、平等对待。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一切都不如别人;人际关系紧张;语言交流有障碍;对他人持排斥态度等,所以,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接纳、宽容、理解和关爱的氛围,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人格的尊重、精神的平等和文化的认同,消除城里学生的一些不公正的偏见和歧视。其次,教师要特别重视营造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异乡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温暖;对于插班就读的进城务工子女,教师要一视同仁,给每个孩子都创造成功的机会,努力使班级中的两地学生能平等相处、互相认同,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感。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在新环境唱主角,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评优选先、文体活动等方面,均做到城里孩子、农村孩子一个样。

3. 教师要积极营造公正、无差别的公平教育环境,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和城镇学生相同的教育。

多数孩子是希望互相交往做朋友的,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班级里,可以开展帮学活动,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在排座位时,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班干部坐在一起,让班干部从生活、学习上一对一地给予帮助。老师也利用自修和课余时间,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民工子女所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知足快乐的品质和城镇孩子所具有的勤学守纪、见多识广的优点,可以在学校生活中相互取悦、取长补短、彼此互融,促使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4. 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德育教育,根据他们特殊的个性心理特点,拓宽教育途径,提高德育活动的针对性。

首先,班主任应开展持之以恒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针对他们自由散漫的弱点,依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并制定出适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点的良好行为细则要求,作为训练的标准依据;其次,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兴趣、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感恩他人、博大宽广的心怀,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5.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的期望。

让他们认识到,虽然父母没有给自己富裕的生活,但为了自己能够在城里受教育,他们吃苦受累,毫无怨言。班主任一定要把理解、感恩父母作为班级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让他们珍惜父母和社会为他们创造的学习条件,多学一点,学好一点;有利于他们受到尊重劳动、学会生活的教育;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成长动力。

6. 因人施教,增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能力。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原有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不同,导致他们个性心理具有巨大差异性和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环境的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着自卑、害怕、胆怯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需要适合于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习指导,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因此,抓住个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多留心、多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动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并让同学们了解这一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鼓励和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上存在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增强他们的发言机会,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或在其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取得学习成效。

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加强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关系到成千上万户家庭的切身利益,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全社会更多关怀、更多参与,多管齐下,进城务工子女才能同所有的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沐阳光雨露,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综合国力将更为强大,那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将不再是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保障务工子女入学措施 篇5

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实施办法

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 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 定《沙河乡明德小学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 本《实施办法》所称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是指随同务工就 业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合法居住,应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 儿童少年。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应按流入地政府规定,依法送与其在流入 地共同居住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义 务教育。依法保障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并确保其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我校要将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 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负责动员、组织、督促本社区外来务工就业农民依法送 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 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尽可能多地 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流入地学位不足的,要通过新 建或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满足教育需求。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

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要求在流入地就学,其父母或监护人 在流入地要有稳定的务工单位和稳定的住所,并由其父母和监护 人持户籍所在地户籍证明、身份证、从业证明、在流入地的暂住 证、房屋证或租房备案登记资料及学生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 明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凡符合条件的,我校必须在 接到申请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统筹安排入学,原则上不得跨区就 读,由教育行政部门实行学籍单列管理。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办理入学手续,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建立学籍,并 实行学籍单列管理。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就 业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加强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 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积极探索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 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建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 机制。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我校就读与当地学生实行零收 费标准。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家长收取“借读费”和 与就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共建费”等。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 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外出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返回原籍就学,学校在5 个工作日之 内办理学生入学等有关手续,禁止收取任何费用。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

务工子女 篇6

“有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吗?”“都玩不长。”

这是15岁的孙榆跟记者的一段对话。因为父母经常在不同的城市打工,他也不得不经常转学。颠簸漂泊的生活让他不断留级,也没什么长久的友谊。

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长期辗转在城市打工,出现了一批像孙榆一样的孩子。他们為了不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但因为父母工作经常变动,他们不得不像农村留守儿童一样:由爷爷奶奶照料生活,甚至独自生活在陌生的城中村。

进了城,依然留守

孙榆的父母如今在石家庄打工,孙榆跟妹妹在河南郑州第七十六中学上学。离开郑州前,父母把66岁的奶奶黄仲英从老家河南信阳接到郑州,照顾孙榆兄妹俩。

如今祖孙三人住在郑州一城中村仅有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记者在现场看到,狭小的房间里,祖孙三人的衣服、铺盖塞得满满当当。没有书桌,两个孩子就坐在床边,把小桌板放在腿上做作业。灯光昏暗,孙榆写字的时候把腰弯得很低。

因为姿势别扭,时间一久,腰和胳膊会疼,腿也会被压得不舒服。因此很多时候孙榆都在教室做完大部分作业才回家。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位于郑州市北部,生源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该校副校长陈广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增多,学校招生规模也出现爆发式增长,由5年前每届8个班发展到去年的每届24个班。目前学校3?700名学生当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达到3?100?人,占全校总人数的82%,跟孙榆一样“留守”的学生不少。

与孙榆一样,11岁的小婕和8岁的弟弟孙冠冠也留守在南方的城市——广西南宁。

每天下午5点左右,70岁的陆生连就要提前赶到万秀小学,她不仅要去接小婕和孙冠冠,还要顺便把邻居的小孩也接回家。因为邻居夫妻俩下班都太晚,不能去接孩子放学。

小婕的妈妈农兰芳在电话里说,之前她和丈夫曾在南宁打工,去年他们在老家新建了一栋楼房,由于欠了不少债,今年春节后她和老公决定到广东省惠州市打工。孩子没法带走,只得留在南宁读书。“我们也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可实在没有办法。”姐弟俩曾是留守儿童,农兰芳深知不利于他们成长,毅然决然地将两个孩子接到南宁读书,只是生活压力太大,不得已姐弟二人再次留守在城里。

万秀小学位于南宁市区一处城中村,放学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的小轿车、电动车和行人交融在一起,喧闹声此起彼伏。走过狭窄的城中村主干道,走进更窄的巷道内,两边的楼房靠得太近只可见一线天,即使白天光线也显不足,当地人称其为“握手楼”。在一栋墙体未经粉刷的楼房前,陆生连用电子卡打开门,这里就是他们租住的地方。

房间有二十几平方米,一张高低床把本就局促的客厅几乎占满,床头摆放着一张书桌,两名孩子平时在这里写作业。姐弟俩每天早上七点多出门,除了午餐时间,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外婆陆生连负责照料二人的生活。

14岁的鑫鑫则已经一个人独自在郑州生活多年。从幼儿园开始,鑫鑫就被父母从老家南阳市带到郑州市读书,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父母离开郑州市到附近的中牟县做生意,留下他一个人在郑州市读书生活。

一家“午托部”成了鑫鑫在异乡的“家”。每个月缴纳600元钱,这里就能供应一日三餐,还有辅导老师帮解决学习难题,目前这里接纳了20多个像鑫鑫这样的学生。在“午托部”里,大房间里住六七个孩子,小房间则住两三个。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午托部”里有的孩子已经住了五六年。

由于处在升学关键期,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性格较为内向的鑫鑫虽然看起来很懂事,但学习上的压力仍是他难以排解的困难。有时作业到了很晚也写不完,或者一些难题总是无法解决,鑫鑫就会大哭一场,父母只能通过电话安慰他一番,但最终问题还要靠他一个人去面对。

不仅是南宁、郑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广州市也存在留守情况。广州市海珠区康乐中学是一所接纳随迁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学校在校900多名学生中,95%以上是外地户口学生。副校长唐仁说,上个学期一名学生,父亲在佛山工作,母亲和哥哥在湖南工作,这名学生一个人在广州学习生活。因为学校不能寄宿,所以这个孩子独自居住在离学校半小时车程远的出租屋。

父母流动难安定,孩子“留守”城中村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不少地区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敞开大门。正是看到城市优质的教学条件,以及留守儿童带来的成长问题,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将孩子带到所在城市就读。

在有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甚至超过本地学生。如珠海市教育部门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珠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为199?810人,其中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为116?096人,占比58.1%,超过户籍学生数量。南宁市教育局也对记者表示,近年来,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人数急剧增加,原来按常住人口规划的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教育资源接近饱和,同时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存在周期性高峰和流动性难以预测,也增加了师资配置和资源配置难度。

而这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随迁子女学生中,因父母工作不稳定,在照顾子女与赚钱养家两方面往往难以兼顾,父母离开、孩子留守现象并不少见。南宁市一位中学校长说,不少家长来自安徽、湖南、河南等地,主要从事装修、建筑、销售等岗位,“他们时常更换工作单位和工作地点,有的虽然在一个城市却难住在一起,有的选择别的城市打工,还有的甚至出了省,家长会根本没办法参加。”

记者采访发现,“再留守”群体具有明显的分层,即小学阶段相对少、初中阶段相对多。南宁市一位小学校长说,孩子越小越离不开父母,但随着随迁子女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也慢慢增强,“不少孩子小学阶段就会洗衣做饭,每天独自搭公交车上学,具备了这些条件,不少家长才敢离开他们。”

这些“再留守”的随迁子女,父母基本都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养家才远走,经济困难使他们大多数都只能生活在城市里房租廉价的城中村。尤其在专门针对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中,超过80%的学生为随迁子女。如在南宁市,万秀村、燕子岭社区、官桥村等民房多,且价格相对便宜,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也是?“再留守”孩子生活的地方。

与此相关,当前不少城市在改扩建,城中村不断被拆除,由此带来的居住难题成为“再留守”增多的因素。陈广融说,随着附近几个村庄被拆掉,房源减少的同时租金也变高了,不少务工人员纷纷搬离,由于更换学校难度太大,只得将孩子留下来。

成长之忧,成才之险

一位“再留守”学生的爸爸告诉记者,自己在外面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城里车多、人多,孩子如果走路不规矩很容易被车撞到。现在经常有拐卖儿童的新闻,很担心孩子的安全。”

农兰芳说,奶奶年龄大了,只能负责接送、做饭,学习上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她说,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一般,“我觉得要是能多给她们补补课,成绩会提高一些的。”小婕曾在补习班里学习了一个月,英语成绩提高到90多分,“每个月300多块的补习费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太贵了,最后只补了一个月。”

留守城市的孩子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生活里的各种安全隐忧。更重要的是,在最需要呵护和引导的年龄缺失规导,他们面临着更高的成才风险。

一脸稚嫩的孙榆对记者说,他已经15岁了,这个年纪已经能克制对父母的思念了,他知道家里的难处,学好功课是对家里最好的回报。今年的目标是拿到全校前十名。神色间俨然一个小大人。

记者采访时,正好碰到孙榆在做作业,其中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文章是毕淑敏的《我在寻找那片野花》,文中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荞的下岗女工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困窘的故事。

“这个故事能教给我们一些道理,对生活中的困难,要乐观面对不能放弃,直到把它克服。”孙榆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孙榆一样上进懂事。陈广融说,“再留守”的学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孩子像孙榆一样在困难中积极奋进,但也有一些孩子被父母接到城市里后,沾染上玩游戏、泡网吧等不良嗜好,有的为筹集费用,甚至纠结社会人员参与偷盗。

在万秀小学老师眼里,正读七年级的小峰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问题少年。目前爷爷在城里照顾他的生活,却管不住他,夜不归宿、逃课、K歌、打游戏是经常的事。他平时和几个玩伴混在一起,并且还交了女朋友。“前几天我们去逛街,看一个人不顺眼,就把他打了一顿。”小峰若无其事地对记者说。

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翔南说,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相似,“再留守”群体多为独居或由亲属代管,其生活虽然可以得到基本照料,但他们与城市学生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旦遇到学习和人际交往等问题,没有父母的指导,其安全感就会下降,其行为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出现各种成长问题。

不少孩子在初中阶段进入叛逆期,监管的缺失容易导致不良行为。唐仁说,很多学生都住在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这些地方往往居住人员庞杂,黑网吧、游戏厅等不少,没有家人在身边管教,孩子一沾上就很容易陷进去。

王翔南认为,“再留守”孩子在城市面临成才高风险,又缺乏有效的矫正,容易在城中村等聚居地形成偏离城市社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成为一个游离于城市社区之外的“边缘群体”。

一些地方随迁子女群体违法犯罪也呈多发趋势。来自南宁市兴宁区检察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该检察院辖区内随迁子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占全院未成年人犯罪受案总数的62.33%。

城镇化的新挑战待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说,“再留守”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背后有深层次原因。农民工子女进了城怎么办?这无疑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问题,需要城镇化政策的衔接、相关措施的跟进、NGO组织资源的整合等各方面统筹推进。

南宁市第十七中学校长张焰说,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就会与家长协商,尽量减少留守现象。针对“再留守”问题,经过多次沟通,有的家长已经回到孩子身边。

今年2月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开放,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

不少城市也正在努力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广东省今年宣布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只要满足“父母拥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合法稳定的居所;父母在广东拥有3年的社保、居住证,子女有在广东就读的3年高中学籍”条件,就可以参加广东高考,报考的院校也不再仅限于职高。率先破除了多年来随迁子女在城市就读却不能在城市升学的藩篱。

南宁、郑州等城市教育部门表示已基本实现随迁子女“应读尽读”。2015年南宁市接收的随迁子女学生人数上升到12.8万人。郑州市?2015年随迁子女在校生达到27.8万人,占全市全部入学人数的40%左右。陈广融说,近几年来学校招生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由五年前的每届8个班发展到现在的每届24个班。目前教师数量、教学设施均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资金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唐仁介绍,广州市对每个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补贴(中学)标准为每學期每人1?200元,仅此一项,每年对康乐中学的投入就超过200万元。

务工子女 篇7

一、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 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 走向城镇, 逐渐形成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后, “城市移民”呈现新的发展动向, 流动人口外出打工逐渐出现“家庭化”的趋势。许多人不再孤身飘泊, 而是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 然后拖家带口地迁移, 导致大批适龄儿童随父母到打工当地的学校接受教育。

二、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现状

外来务工家庭的经济困难导致居住环境条件低下。外来务工子女多来自农村, 经济条件较差, 物质精神生活相对贫乏。随父母进城后, 他们普遍感到城里生活的巨大反差, 又加上父母经常更换工作导致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经常更换居住地, 城市生活的不稳定以及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沟通, 往往容易使外来务工子女产生自卑、暴躁、冷漠、戒备心理。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居住环境相对复杂, 孩子对城市的治安形势又缺乏正确的认识。父母往往因为忙于生计, 子女的学习及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督促与纠正, 加上一些孩子自身防范意识差, 使得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致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扭曲和影响。同时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父母文化素质的低下也导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缺乏应有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 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简单粗暴, 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违纪、违法者偏多。

三、外来务工子女在校表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 外来务工子女按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按其父母居住地或打工地进入辖区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这些孩子进入学校后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针对近年来我们在管理中遇到的情形, 外来务工子女在校表现归纳如下:

1.家庭经济的差异导致外来务工子女在校行为迥异。外来务工子女与同学相比, 在吃、穿、用上的差异, 导致这些孩子心理不平衡, 学习、生活信心不足, 存在与教师同学沟通困难、内心特别敏感、心理戒备较强等特点, 特别担心同学和教师看不起, 思想、心理负担较大。

2.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居住环境状况导致孩子学习劲头不足。80%的外来务工子女在校学习情况较糟糕, 学习成绩较差, 上课不专心, 课后不完成作业, 多数孩子在放学或周末都沉迷于网吧, 打架、恋爱、离家出走变成了外来务工子女对抗较差家庭环境或父母家庭教育简单粗暴的普遍办法。多数家庭的住房狭窄, 一家人吃饭、睡觉都挤在一间或两间房子里, 学习、生活环境极差。

3.外来务工子女缺乏父母的监督, 在校经常迟到和缺课、打架。父母因忙于生计, 多数家长早出晚归, 这样就给子女的缺课、逃学有机可乘, 学校教师对学生管理的精力多半都花在这些学生身上, 外来务工子女逃学给这些孩子的安全带来隐患。

四、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教育对策

面对外来务工子女进校后的思想、行为、纪律等各方面的表现, 学校针对存在的思想及行为问题, 研究采取以下措施及其对策:

1.了解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情况

学校深入了解对按政策录入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各方面的情况。班主任在新学年开学之初, 深入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家访, 对学生的监护人情况、学生家庭居住生活环境、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学生在家表现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建立健全外来务工子女档案

外来务工子女档案的建立为深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或处理好外来务工子女突发性事件有积极的意义。详细的外来务工子女档案, 便于学校掌握学生各方面的信息, 为做好外来务工子女的思想工作提供数据依据, 找到做思想工作的突破口。对每一位外来务工家庭子女建立在校行为档案, 对三年的在校学习及其行为进行追踪。

3.加派德育辅导员管理外来务工子女

学校为外来务工子女加派德育辅导员是为了弥补班主任对这些学生管理精力上的不足, 这种思想上的辅导可以一对一, 也可以一对多。现在城区学校每个班学生班额数仍然较大,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 班主任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给个别学生的管理带来空档。加派德育辅导员, 将能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关心学生生活、随时纠正学生的举止行为、密切联系家庭等方面做细、做实。

4.学校社区合作建立未成年人活动中心

学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进一步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 在社区成立未成年人活动中心, 能缓解节假日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对孩子照顾、教育的空白, 能更好地减轻这些家庭的负担, 让他们能安心地投入到城市经济建设中去。同时活动中心也为孩子远离社会不良诱惑、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些活动可以根据社区的经济条件而定, 如:开办兴趣班、开展各种体育运动训练等。

5.寻求政府部门、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孩子出现问题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身边缺少关爱, 他们的家庭在社会上处于弱势, 因此会受到同学的歧视, 孩子在歧视中成长, 思想及心理容易发生偏差, 这就需要学校承担起关心爱护这些学生的任务, 深入调查了解这些家庭的经济情况及生活疾苦, 架起一座社会与外来务工子女之间的爱心之桥, 让社会上的好心人也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支持者, 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感受社会的关爱, 从而才能知恩感恩, 也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浅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篇8

一、消除心理自卑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农村到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因为经济不宽裕,父母的处境艰难,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虽能与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但心理上自卑。

有个小女生,十分瘦弱,刚从老家来这边一年,不怎么会说普通话,经常独来独往。有一次,在她感冒期间,我发现她经常不去食堂吃饭。那天我上第四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都奔向食堂,她仍坐在位置上不动,我随意地说:“快去吃饭,这样感冒才会快点好!”看她拿了餐具,我就回了办公室。等我吃完饭回教室转一圈,发现她早已在教室,我有点疑惑,她的速度怎会快过我呢?“饭吃了吗?”我问,“人太多了。”她轻声说。周围的女生说:“她总是不去吃饭,或是去得很晚。”我说:“去吃饭。”她说:“我不饿。”我坚持说:“我陪你去,要是你妈妈知道你经常这样要心疼的!”……

“老师,我不想当课代表了。”此话出自一位湖南的小姑娘之口。班级组建之初,我想通过树立外地优秀学生榜样来感染他们中的后进生,特地选她当课代表。虽然对他们的成绩一无参考,凭着直觉,凭着她脸上的正气,我选择了她。我知道她觉得每次单元测试总是离80分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及,有些灰心;因为作业布置时有些同学故意说她没布置而伤心。我说:“你不做,就是在逃避,你能做的就是努力在期末考到80分以上,其实你离它只一步之遥,名著读了没?以后课间一有空就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果然信守约定,一有空就来读书,即使有时我在辅导其他学生,她也会在一旁读完她选的那段。这次期末考试,她终于考了81分。

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已成为他们中的普遍现象,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他们很难保持心理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学习困难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烦恼,学习基础不好,难以接受老师教的知识,虽然没有老师偏心现象和同学排斥情况,但没人辅导作业以致成绩普遍落后。

单说交作业一项,班里有个新来的学生就没有概念,看着他桀骜不驯的脸,我说:“是学生就应该交作业,有机会享受与本地生同等的待遇,为何不好好珍惜?再说,原来的学校已经撤并了,你忍心离开父母回老家去念书,就为了你所谓的自由?”他低下了头,答应正常交作业。

从这三年情况来看,他们的英语学习问题,是影响他们进步的最大障碍。在公办的小学从低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师资力量强,都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反观民办学校教学,语文数学等都不比公办差,但英语方面相对落后,成绩较好的同学也考不及格,因为基础上有很大欠缺。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大,他们很快就成为英语学习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挫折时,总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其实,他们缺乏的是意志。意志在心理认识转化为心理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有心理认识,也有心理行为的愿望,但意志薄弱,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或虽有行为但缺乏毅力,而不能持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各具特点的学生,因此教师既要考虑他们的共同规律,又要考虑个别差异。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点,发挥其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以满足的不同心理需要,强化其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发展其个性的目的。

曾经我对课代表(语文)说,“你语数成绩都好,英语上拖后腿实在可惜。”她也很苦恼,不知如何下手。她说以前在民办学校,老师会把英语答案写在黑板上,让他们自己抄写。我让她用复读机学习音标并把基础夯实。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英语老师的帮助,她的英语成绩慢慢有了起色。但大多数学生英语都不及格甚至一二十分。这在大面积上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即使其他学得再好也被英语拖得失去信心,所以很多人干脆放弃,上课趴在桌子上。

针对以上问题,英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锻炼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意志,帮他们补上基础,促使他们克服各种干扰,养成能调整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强化和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应付各种各样困难的忍受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力和成就感,有机会升入高中,考入大学。

三、杜绝早恋现象

初中正是学生情窦初开,情感懵懂之时,个别学生容易陷入早恋怪圈。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心理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言行举止过分敏感。他们常会把异性对自己的好感当作对自己的“倾心”,而把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当作“爱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苦恼。青春期学生因不同程度困惑、忧虑而得不到家庭、学校的关心和理解,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因为部分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很容易被同龄异性的关心所打动,陷入早恋。他们学习成绩落后,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不少学生受个别文艺作品中那些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影响,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受到青春期成长困惑的冲击。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不应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批评他们,因为孩子交朋友多数并不是成人的谈情说爱。对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给予异性交往的正确引导,是摆在每位班主任面前的重大问题。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亦是当前表现出来的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班主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网络成瘾的表现、特点和成因等是各式各样、因人而异的,主要症结在于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与逃避。学生在学校,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三年中我让男女生一起打乒乓,打篮球……消除他们心中的芥蒂及对异性的神秘感,让他们快乐成长。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行语现状调查 篇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进城务工人员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教育部门相继出台政策以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1]。这些孩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后, 城市学生口中的一些时髦的流行语吸引着他们。那么, 从乡村中走出来的这些孩子在接触流行语时, 会持什么态度呢?他们对流行语的了解和使用情况与城市学生有无差别呢?因此,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以下简称务工人员子女) 的语言状况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就读于公办学校, 年龄在6至19周岁, 随父母流入或出生在洛阳市的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为研究对象, 按受教育程度, 将调查对象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组。

调查采用问卷法, 参照判断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共发放问卷150份, 收回146份, 有效率为97.3%。问卷的内容包括: (1) 被调查者的背景信息, 如学校、年龄、性别、进城时间, 等等。 (2) 对流行语的知晓情况, 如对流行语的获知途径、对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3) 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如使用频率、使用场合、使用对象和原因等。

三、样本的构成情况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小组的样本分布如下: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务工人员子女对流行语的知晓情况

1.流行语的获知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居于学生了解流行语途径的首位。一方面, 因为流行语中大部分是网络流行语, 另一方面, 说明了在互联网、手机媒体的迅速普及, 中小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已不再是图书报刊等传统形式, 而是网络。刘迪[2]的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5%的农民工子弟和2%的城市学生没有接触过网络。我们调查的务工人员子女全部接触过网络, 而且年龄越大, 上网的频率越高。

报刊、图书语言的规范性和保守性, 限制了流行语的使用空间。务工人员子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繁重, 家庭教育环境欠佳, 很少有时间浏览课外书籍。另外, 务工人员子女进城之后结识朋友较少, 与家庭以外人员的交流机会不多, 固定狭窄的人际关系减少了他们通过身边人获知流行语的机会。

从年龄阶段来看, 高中生选择网络的比例略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 在后三种途径上, 高中生选择的比例低于初中生, 尤其是电视途径, 甚至低于小学生。相比初中和小学生来说, 高中生学习更为紧张, 几乎没有娱乐时间, 很少看电视。初中和小学生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 且他们正处于崇拜与模仿偶像、明星的阶段, 喜欢观看一些娱乐节目, 流行语通过这些节目的传播, 便迅速被学生获知。

2. 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问卷中列举了二十个近几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语, 调查学生是否了解。一方面, 可以考察务工人员子女对流行语的了解程度, 另一方面, 考察这些流行语在他们中的“流行”情况。这二十个流行语分别是:元芳, 你怎么看、你out了、亲、神马、童鞋、有木有、肿么了、hold住、江南style、筒子、我哩个去、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个传说、你妹啊、给力、这个可以有、坑爹啊、伤不起、卖萌、二B青年、高富帅、白富美。

二十个流行语中, 务工人员子女听过的占87.72%, 没听过的流行语只有12.28%, 主要是“筒子”“童鞋”“2B青年”等词语。可见外来务工子女对流行语的了解比较广泛, 这也反映出流行语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调查还设置了一个开放式问题, 请学生补充所知道的其他流行语。小学生组补充的有:我擦 (靠、草) 、去死吧、无语。这些词语几乎全部为脏话, 其中一些并不是流行语。初中组补充的有:斯巴达、龟速、二货、真日本、去你大爷、我擦、无语。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 学生的语言文明程度有了改善, 直露的脏话减少了, 多用一些间接的、含蓄的骂人话, 高中组补充的有:尼玛、吐槽、卧槽、喵了个咪、碉堡了、杀伤性叫醒、妹纸、我哩个day呀。相比小学生和初中生, 高中生补充的流行语中脏话很少, 流行语更多更新, 内容更广泛。由此, 随着年龄与学业的增长, 务工人员子女的语言更加文明。

(二) 务工人员子女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1.流行语的使用频率

据调查结果显示, 53%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使用过流行语, 其中经常使用的人占26%。而从未使用过流行语的人占47%, 说明务工人员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流行语只是停留在知晓层面, 没有进入他们的语言行为中。

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十个流行语依次是“坑爹”“伤不起”“有木有”“我哩个去”“亲”“给力”“肿么了”“神马都是浮云”“这个可以有”。这些词语在各种媒体出现的频率较高, 流行时间较长, 已经有很好的传播基础。另外, 这些流行语或表达对社会问题小学看法, 或表初达中对现状不高满中、宣泄一种情绪, 或语言诙谐有人趣数等, 比贴例近学人生数生活比, 例符合人学数生的比例心理特点。

使用频率较低的流行语主要集中在“筒子”“江南style”“卖萌”“高富帅”“童鞋”等上。有些流行语可能语义不太直白, 脱离学生生活, 使用较少, 如“筒子”。另外, 如“2B青年”“哥只是个传说”等词语一般女生不经常使用, 而像“卖萌”“高富帅”, 男生一般不经常使用, 这与男女语言差异有关。

2.流行语的使用场合

网上聊天、日常对话成为学生使用流行语的主要场合, 这与前面获知流行语途径的结论是一致的。据李雅儒等人[3]的调查, 进城农民工子女不愿意让城市孩子知道自己的流动人口身份。因此, 他们更喜欢待在网络中结识朋友, 与人交流, 使用流行语。互联网起到了扩展子女交往圈及不明显的增进其与本地城市青少年交流的作用, 但一定程度上似乎又成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阻碍[4]。

小学生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流行语的频率远低于中学生, 这可能与这一年段的交际对象有限有关。小学生主要的交谈对象是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等, 对于家人和老师, 学生一般不敢随意使用流行语。由于年龄较小, 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有限, 因此同学之间的交谈也仅限于学习和娱乐活动。

务工人员子女在电子邮件、短信等领域使用流行语的较少。另外, 调查发现高中生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在电子邮件中使用流行语。我们推测, 这不是高中生从来不使用电子邮件, 而是因为高中对书面写作中语言的规范性要求严格, 可能制约了其流行语的使用。

3. 流行语的使用对象

按照熟悉与亲密程度, 我们把务工人员子女使用流行语的对象分为同学、朋友、家人、网友、陌生人等。

务工人员子女流行语的使用对象依次为:朋友>同学>网友>家人>陌生人, 可见他们使用流行语的对象主要是感情亲密、年龄相仿、语言经历接近的群体。在与这些群体交谈中, 他们也能了解到更多的流行语。

流行语的交际功能有着非常明显的对象限制, 在与父母和陌生人交谈时, 流行语的使用空间很小。据我们调查,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家长是不赞成他们使用流行语的。农村地区的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势, 孩子对父母充满了敬畏, 不敢随意说话。

在调查中还发现, 一部分随迁子女中只愿意和自己同样从外地来的同学来往, 不与城市学生交往。务工人员子女之间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身份认同, 而且这种身份认同是与其文化和地位相对应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城市的融合[5]。

4.流行语的使用原因

中小学生好动活泼,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追求新奇另类。流行语求新求异的特性恰好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另外, 流行语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和象征, 已经成为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的代表。所以, 大部分务工人员子女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使自己显得很时尚潮流, 积极使用流行语。有一学生写道:“说流行语感觉很像本地人。”

务工人员子女将一些流行语当做委婉表达自己情绪的工具。因为某些社会事件而产生的流行语本身带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嘲讽意味, 如“坑爹啊”“伤不起”等。从众心理也是一些务工人员子女使用流行语的一个原因, 网络语言已经成为网络群体的明显标志之一。农村学生要想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 就需要认同城市文化。因此, 在语言行为上就必须与城市社团成员的语言保持一致性。

五、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流行语逐渐成为务工人员子女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网络成为他们了解并使用流行语的主要媒介。但网络上的语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由于心理机制还不够成熟, 其家庭教育监管功能又相对缺少, 这些学生极易出现为滥用流行语、使用粗俗流行语的现象, 从而给他们的语言素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建议, 一方面, 社会要优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管理, 另一方面, 学校和教师要加强语言的规范性教育, 加强对流行语分析和引导, 使务工人员子女既能跟上时代潮流, 融入城市的语言生活, 又能拒绝粗鲁的、恶俗的流行语, 提高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A].2003:9.

[2]刘迪.城市农民工子女网络使用状况调查—基于与嘉兴市城市居民子女的比较[J].知识经济, 2012 (6) .

[3]李雅儒, 孙文营, 阳志平.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上)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 .

[4]何晶.从网络聊天透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态—基于与北京市青少年的比较[J].当代传播, 2010 (1) .

务工子女 篇10

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的成因分析

语文素质就是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 它包括学生字、词、句等语言词汇的积累, 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主要表现在认字少、读音不准, 字书写不规范;语言词汇匮乏, 字词义理解不准确, 语言表达能力差, 语言运用能力差, 一些语文素质特别差的学生连简单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工具书的使用都不懂。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的成因。因为生活条件差、父母文化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 在家庭中农民工子女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学校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等的教育;个人方面的原因除了智力欠缺的以外, 其他都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和影响有关。个人懒惰, 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不思进取, 不努力学习也会造成语文素质低下。

二、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 是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 家庭要为他们创设学习的环境, 社会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好语文,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家庭很重要, 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他们的启蒙教师, 启蒙工作做好了, 夯实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 就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可惜的是, 进城务工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都很低, 他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教育能力。特别是一些从偏僻、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来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他们原来的语言都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或者是方言, 由于受方言的影响, 他们学习普通话特别困难。这样,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压力就都成为社会和学校的事情了, 社会和学校都应当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社会和学校都要关心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使他们都能接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 这样他们的语文素质就能很快提高起来了。

(二) 语文教师是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场合、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实施因材施教, 要不断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以情动人, 恢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习信心, 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绝大多数语文素质都比较差, 他们往往都缺乏学习的自信心, 缺乏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施教。我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习兴趣问题曾做过比较全面的分析, 我发现他们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 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信心。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有很多, 基础差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思维能力差, 接受能力不强也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教师怎么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呢?首先是以情动人, 以情感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 使学生有一种温暖感。教师的关心爱护要体现在教学上, 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技巧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更多的关注, 要选准问题的角度、难度多提问他们, 让他们能答出问题, 让他们在同学中能抬起头来;教师要更多地肯定、鼓励、表扬他们, 增强他们的自信;教师要更多地辅导他们, 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帮助他们系统地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预习新课的内容, 扫除学习上的障碍, 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给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语文知识水平的机会和舞台, 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 这样, 他们的自信就培养起来了。有了信心, 学习兴趣就增强了。

2.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 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 那么, 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我国古代也有“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之说, 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1)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 构建创造型的语文教师的艺术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 用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把讲台变作舞台, 要借助甜美的语言, 形象自然的动作, 落落大方的具有艺术美的教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使学生喜欢语文, 想学好语文,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 教师要提升文化品位, 优化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结构, 摆脱“匠人”的呆气, 向学生说心里话, 与学生交流思想, 让学生在思想交流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缺陷时, 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的讲话, 从而提高语文课程学习效率, 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效果。

(3) 语文教师不仅是一个专家, 还应成为一个“杂”家。语文教师不仅能教好课, 而且还要能写好文章, 也要能写一手好字, 唱一口动听的歌, 把不同学科的知识, 不同的学问, 不同的艺术美感倾注入课堂, 才能激活课文中所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三)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途径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讲得多, 学生练得少, 语文教师上课一讲到底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教师自导自演, 学生只好当观众了。语文课堂必须活起来, 语文课活了起来学生才会“动”起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都好动, 如果教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 使课堂的气氛活起来, 就不失为一堂好课。课上活了,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狼》一课, 因是文言文, 让学生自学会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而教师包办了又不能使学生得到锻炼。根据该文情节性强的特点, 我们可设计故事表演, 看哪一组表演得准确生动。这样一来, 学生的兴致定然很高, 他们会像电影演员研读剧本一样, 全身心进入这个古代寓言故事之中。在群体研讨中, 文言词语上的障碍一个个解决了。而通过表演, 学生们对狼与屠户的形象会留下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也许会使他们终生难忘。这样的效果, 是“师授生受”的教学形式所永远无法企及的。这样上课既能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能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钱梦龙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通过范文的教学和必要的语文训练,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 这是第一境;在此基础上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 这是第二境;进而发展个性, 形成健全的人格, 这是第三境。”语文课熔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炉, 把课讲活, 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尽管他们语文素质比较差一些, 但是他们并不是“朽木”, 他们是坚硬的“红木”, 他们是可雕刻的。只要教师用心教学, 心到人到, 死水也可以激活,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是一定能够得到提高的。

摘要:作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进行了成因分析, 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教师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三个层面探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科技广场》投稿须知下一篇:与时俱进的古诗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