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2024-04-17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XX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工作总结 XX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2017年,我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有121人。这一年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贯彻“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办学思想,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一、建立学生档案,实行教育帮扶责任制。

开学初,各班都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信息,建立档案,制定措施。由班主任牵头,会同任课教师,在具体分析其落后的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帮扶计划,并且以班级为单位,对有特殊困难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指定帮扶联系责任人,将责任分解到每位教师,担任“爱心妈妈”。从学习到生活实行全程教育、关心,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在校内外的思想动态,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

二、探索总结,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解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1、营造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切实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成长,深入实施以“关爱生命,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走进学生心灵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走进农民工”等活动载体,让广大师生都参与进来,在全教育系统营造良好氛围,优化教育环境,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少年儿童一起沐浴着教育的阳光茁壮成长。

2、构建联系绿色通道。通过设置亲情电话、知心信箱,建立学习反馈制度、谈心制度等方式,加强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联 系,及时相互交流。让家长务工放心、学生学习安心。通过沟通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关爱方案,消除他们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排解心理压力,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会、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让学生生活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的环境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信心,让他们切实体会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成功与愉悦。

四、完善保障机制,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建立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教育对策的调研机制,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等等进行调研指导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加强领导,持之以恒地抓好务工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

从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硬件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学校的建设力度,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努力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努力开创我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篇2: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加强城镇中小学规划,加快学校建设

1、改扩建学校:城区中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学校餐厅和宿舍楼等硬件建设,为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工作奠定了基础。

2、选址再建新校:县教体局积极争取政府学校建设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督促学校建设进度。去年秋期,我县二初中正式建成,招生20班(远期36班),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

(二)加强管理,畅通入学渠道,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1、今年秋期开学前,教体局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求城区各中小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范围学生同等对待。

2、于今年8月份印发了《xx县教育体育局关于2015年城区招生工作的通告》,明确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原则、招生划片范围、招生办法程序和招生政策,推进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行为的进一步规范。《通告》下发后,县教体局对城区学校的招生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强了领导,进行了专项督查,推进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3、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中,县教体局强化服务意识,在方城教育信息网上公布入学政策和咨询电话,在城区的显要位置张贴《招生通告》,接受家长的咨询。同时,简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手续,根据城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确保了我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入学。

(三)完善优化措施,加强教育、帮扶、资助工作,确保进城务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

1、认真组织城区各学校学习关于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文件、政策及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了接纳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2、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进城务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要求城区各学校完善制度,把做好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城区各学校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把教育好进城务工子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多给进城务工子女以关爱,多从正面引导,重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文明礼仪训练,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学校及班级中。要求多从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对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尽快摸清,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认真拟订出帮扶计划。要求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进行走访,做到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长了解学校工作,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要求各学校多创造条件,设计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努力构建“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

多一点感情,少一点指责”的和谐氛围。今年春期,城区各学校开展了“手拉手、一本书、传友情”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通过手拉手结对形式,通过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雏鹰假日小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和帮助,使他们在读到一本好书的同时,交到一个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3、动员各方力量,关心进城务工子女。县教体局积极联系团县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开展进城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努力使这一特殊群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优秀学生。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我县城东新区再新建一所小学,建成后为城区招生缓解压力。

2、县政府已研究规划并将卫庄小学迁址新建,新建学校计划36班规模,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尤其是城区一小、龙城小学的办学压力。现在资产处置工作正在进行。

3、县政府、县教体局和释之街道中心学校正在协调有关方面,整合城关二小、四小资源,在鲁姚路南原南关小学旧址改扩建一所寄宿制学校,由原来20亩地的基础上再征地10亩,学校建成后将容纳学生1500人。

xx县教体局

篇3: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的成因分析

语文素质就是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 它包括学生字、词、句等语言词汇的积累, 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主要表现在认字少、读音不准, 字书写不规范;语言词汇匮乏, 字词义理解不准确, 语言表达能力差, 语言运用能力差, 一些语文素质特别差的学生连简单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工具书的使用都不懂。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的成因。因为生活条件差、父母文化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 在家庭中农民工子女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学校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等的教育;个人方面的原因除了智力欠缺的以外, 其他都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和影响有关。个人懒惰, 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不思进取, 不努力学习也会造成语文素质低下。

二、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 是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 家庭要为他们创设学习的环境, 社会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好语文,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家庭很重要, 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他们的启蒙教师, 启蒙工作做好了, 夯实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 就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可惜的是, 进城务工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都很低, 他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教育能力。特别是一些从偏僻、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来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他们原来的语言都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或者是方言, 由于受方言的影响, 他们学习普通话特别困难。这样,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压力就都成为社会和学校的事情了, 社会和学校都应当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社会和学校都要关心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使他们都能接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 这样他们的语文素质就能很快提高起来了。

(二) 语文教师是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场合、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实施因材施教, 要不断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以情动人, 恢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习信心, 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绝大多数语文素质都比较差, 他们往往都缺乏学习的自信心, 缺乏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施教。我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习兴趣问题曾做过比较全面的分析, 我发现他们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 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信心。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有很多, 基础差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思维能力差, 接受能力不强也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教师怎么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呢?首先是以情动人, 以情感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 使学生有一种温暖感。教师的关心爱护要体现在教学上, 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技巧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更多的关注, 要选准问题的角度、难度多提问他们, 让他们能答出问题, 让他们在同学中能抬起头来;教师要更多地肯定、鼓励、表扬他们, 增强他们的自信;教师要更多地辅导他们, 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帮助他们系统地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预习新课的内容, 扫除学习上的障碍, 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给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语文知识水平的机会和舞台, 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 这样, 他们的自信就培养起来了。有了信心, 学习兴趣就增强了。

2.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 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 那么, 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我国古代也有“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之说, 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1)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 构建创造型的语文教师的艺术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 用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把讲台变作舞台, 要借助甜美的语言, 形象自然的动作, 落落大方的具有艺术美的教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使学生喜欢语文, 想学好语文,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 教师要提升文化品位, 优化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结构, 摆脱“匠人”的呆气, 向学生说心里话, 与学生交流思想, 让学生在思想交流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缺陷时, 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的讲话, 从而提高语文课程学习效率, 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效果。

(3) 语文教师不仅是一个专家, 还应成为一个“杂”家。语文教师不仅能教好课, 而且还要能写好文章, 也要能写一手好字, 唱一口动听的歌, 把不同学科的知识, 不同的学问, 不同的艺术美感倾注入课堂, 才能激活课文中所蕴含的艺术生命力, 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三)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途径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讲得多, 学生练得少, 语文教师上课一讲到底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教师自导自演, 学生只好当观众了。语文课堂必须活起来, 语文课活了起来学生才会“动”起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都好动, 如果教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 使课堂的气氛活起来, 就不失为一堂好课。课上活了,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狼》一课, 因是文言文, 让学生自学会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而教师包办了又不能使学生得到锻炼。根据该文情节性强的特点, 我们可设计故事表演, 看哪一组表演得准确生动。这样一来, 学生的兴致定然很高, 他们会像电影演员研读剧本一样, 全身心进入这个古代寓言故事之中。在群体研讨中, 文言词语上的障碍一个个解决了。而通过表演, 学生们对狼与屠户的形象会留下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也许会使他们终生难忘。这样的效果, 是“师授生受”的教学形式所永远无法企及的。这样上课既能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能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钱梦龙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通过范文的教学和必要的语文训练,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 这是第一境;在此基础上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 这是第二境;进而发展个性, 形成健全的人格, 这是第三境。”语文课熔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炉, 把课讲活, 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尽管他们语文素质比较差一些, 但是他们并不是“朽木”, 他们是坚硬的“红木”, 他们是可雕刻的。只要教师用心教学, 心到人到, 死水也可以激活,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是一定能够得到提高的。

摘要:作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进行了成因分析, 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教师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三个层面探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篇4: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 随迁子女教育 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10-01

一、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

(一)随迁子女入学成本高,升学困难大

我国现行的入学政策和入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正规教育。在各种这些就学途径中,公办学校为了防止进一步激化公办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通过收取各种教育规费,如: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家庭大都收入较低,再加上入读公办学校的入学手续繁琐、步骤较多,严重制约了随迁子女的入读公办学校。在接受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里,这些学校符合国家的办学标准,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也较高,与当地的公立学校相差不大,但是也要交纳较高的费用,一般农民工子女家庭依然是负担不起。此外,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由于受户籍和学籍的限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必须回原籍升学,但是当前各地的课改程度和教材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城市学校所学内容与原籍学校教学内容难以衔接,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升学和发展。

(二)随迁子女的学校管理不规范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大规模入城,给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未获准打工子弟学校的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公办学校中,随迁子女的流动性较大,一些流走的学生根本不与学校打招呼,有些随迁子女因证件手续不全而没有学籍,为此学校建立临时学籍,进行动态管理,但是效果也不好。在民办学校里,条件好的一些民办学校基本上有档案、电子卡,与公办学校一样。但是在一些未获准的打工子弟学校里,由于入学较容易、管理不严格,学生流动性很大,而且有的插班生进班,学籍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一个好的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民办学校和未获准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流动性大,师资管理困难,我国目前的政策还不能保证教师的平等,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在福利待遇上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教师流动性较大。

(三)随迁子女普遍存在大量的心理适应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幸福感、情绪调控能力、自尊水平、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明显低于当地的子女,随迁子女在生活上还存在着与当地学生不一一样的生活困境,他们缺少当地朋友,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不敢接近城市的同学,因为身份、教育、家庭以及潜藏在身后的社会因素阻碍了他们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很容易走向封闭和自卑,导致产生复杂的“边缘人”的心态。随迁子女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少,父母忙于打工赚钱,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学校里教师在课堂里很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这些子女很难找到自己的宣泄途径,这些孩子在学校里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而这直接影响着与同龄人的交往。

二、完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义务教育体制

户籍制度是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即城市政府以在校户籍儿童人数或在编教师人数下拨教育经费,如果接受了随迁子女,就会导致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短缺,致使城市公办学校资源紧张,出现高额的而借读费和赞助费现象,从而无法有力保障其入学机会的公平。因此,采用居住地管理取代户籍管理的教育体制,是势在必行。如江苏省自2003年5月1号起,全省范围内推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湖北省2004年也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性质,湖北省居民的户口类型将统称为“湖北居民户口”。1这些户籍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但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不可能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要取消与二元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城乡各项相关制度,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平等机会,给予随迁子女应有的国民待遇。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执行力

政策法规在制定时缺少相应的政策实施配套措施,使得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政策偏离目标现象,丧失政策本身的正确引导作用,在政策制定时,必须不断完善政策配套体系,构建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监督政策的有效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都强调弱势补偿,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要克服不合理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可以借鉴“教育券制度”,做到“钱随人走”,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之间,再按实际发生的“教育券”的数量,经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2;针对进城务工子女流动性较大,可以建立统一的流动信息实时统计制度和电子化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实现电子网络化管理,学籍管理可以依托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学生唯一的学号进行管理。

(三)打造校园文化,给予随迁子女特殊的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应当承担多元文化的传承功能,使随迁子女既能对流入地文化适应和传承,又能在原有文化特质上得到尊重与保留。学校教育不应以某一地的文化主流自居,要求流入者去单向顺应与遵从,而应同时尊重和吸纳其带入的异质文化。学校和教师应该尊重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既要引导随迁子女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又要保留随迁子女自身文化的多样性,树立平等意识,构建学校平等、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消除他们进入公办中小学的心理门槛。作为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教师,要成为随迁子女心灵成长的关注者、世界观形成的引导者,必须认真对待和关心每一位随迁子女,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特殊的人文关怀。在学校里要避免单独编班,要利用课堂上师生互动,给予随迁子女的更多的关注与爱护;课下经常谈心,了解其心理状态。最后要注重道德与情感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注释:

[1]湖北省教育厅: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

[2]李志友.《试论“券”解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可行性》,皖西学报,2010年6月。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林茜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篇5: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丹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省文件精神并出台了《丹东市关于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扶助专项工作方案》、《丹东市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始终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丹东地区现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9693人就读,完全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为丹东市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我市已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纳入了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规划,按照相对就近、免费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及时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就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小学由学校统一安排,在社区张贴招生通知,各校组织学生报名入学;小学升入初中就读,由教育局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居住地址,相对就近分配到初中就读。

二、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

丹东市教育局下发了《丹东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分班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阳关分班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本地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混合编班,在教育收费方面,免学费免书费,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指定学校参加中考,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确保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有和城市学生同等权利。

三、简化入学程序

为了方便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办理转入学手续,只需提供户口、居住证、务工证明,教育局根据其居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就读学校,学校无条件予以接收。

四、加强学籍管理

建立了以学校管理为中心,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为加强对流动儿童就学情况监管,各校还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备案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信息及就学、转学、辍学等情况。

篇6: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人员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工作制度

2014-9

武功县长宁中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接受平等义务教育工作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提出如特拟定本方案。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

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在划定范围内的学校不能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严格执行陕西省学籍管理规定。

三、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四、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篇7: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XXX中学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根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XXX中学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招生地段内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XXX中学教育发展规划,纳入义务教育保障体系。一是制订了《XXX中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将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并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三是简化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办理程序,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入学。四是对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困难资助、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城区原住居民子女享有平等权利。五是把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纳入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范围,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六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资助。

2、建立了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加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抓好抓实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教育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强力推行素质教育;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水平;三是加强课程、教学、学生三项研究,增添教育发展活力;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保障进城外来务工从业人员子女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

XXX中学

篇8: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对策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走近一个农民工, 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 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 其子女也进入城镇就读, 这些孩子身上呈现出一些影响健康成长的状况。我们通过对全校398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问卷调查, 对规则意识弱、行为习惯差、自卑粗暴学生进行家访, 发现影响其品德现状的原因有:

1.生活环境因素。这些务工人员自幼生存环境偏僻, 50%没上过学, 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不到15%。这些家庭的租住房室内、周边环境较差, 住所不固定, 孩子的生活、学习条件也相对差, 课外读物几乎没有。

2.家庭文化因素。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 这些人员多从事强度大的体力劳动, 他们在时间、精力、教育等方面力不从心。其收入低、言行粗暴、业余时间喝酒和赌博等行为都在侵蚀着未成年子女。

3.成长教育因素。大批的务工子女幼期的被留守, 使得他们的亲情教养和家庭教育存在缺憾, 加之农村学校教育的薄弱, 孩子缺乏有益身心成长的兴趣和爱好, 心灵得不到滋养。

二、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进城务工子女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之一, 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程度、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潜力,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 品德行为正在养成, 错位的价值观易混淆孩子的是非标准, 荒芜的精神文化更易玷污孩子的心灵。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 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在不断探索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农民工子弟小学,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三、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策略

马克思说:“教育之为教育, 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育人先育心。”可见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品德教育, 首先要落在心育上。

(一) 营造绿色环境, 润德无痕无声

1.创建参与互动的校园文化, 育人从感觉开始

马克思的“环境育人”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物化”教育, 巴甫雷什中学的“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理念, 都重在创设一种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们也意识到环境文化应坚持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本, 唯有创设出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参与互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才能化育儿童。我们通过以下六个文化版块, 将学生心灵的悸动、生命的律动、成长的旋律, 深深地雕刻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1) 生命之本——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 我们血脉中流淌的是几千年积淀的华夏文明, 我们成长的根基就是传统文化, 一旦脱离, 便成了无本之木。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墙”把《弟子规》全文配上漫画, 图文并茂地呈现;结合德育工作, 开展“孝老爱亲星、团结友爱星、热爱劳动星、勤俭节约星”等认星争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在参与中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

(2) 生命之林——师生成长。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们制作了一片与众不同的“成长林”, 每一位教师都是林中一棵正在成长的树, 树上悬挂的“果实”是老师们辛勤耕耘的成果 (获奖成果) 。紧邻“成长林”的是各班的“生命树”, 孩子们把集体取得的荣誉展示在上面。师生每天经过, 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果实, 激励教师成长, 带动学生成长, 以绿色心灵培植心灵的绿色。

(3) 生命之灵——莲心沙池。我们在校园两棵茂密的女贞树下, 修建了两个干湿分离的莲心沙池。依托沙盘游戏, 为孩子营造一个“绿色—自由—安全”的沙世界。孩子们的委屈、苦闷、孤独会在愉快的沙池游戏中消散, 或轻轻地抚摸沙子, 或用力地堆起沙山, 或别出心裁地修建城堡……在触摸沙子时, 不仅仅是身心的感受, 更是生命能量的提炼与释放。

(4) 生命之雅——厕所文化。洗手间是最能体现个人素质的场所。我们挂在厕所外墙的《公民环保行为规范50条》, 以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 指导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加强规则意识、提高自身修养。洗手间往往被认为是污秽之所, 我们却在里面悬挂了优美怡人的风景画,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素质。标语无声, 图画无言, 帮助孩子们将规则内化为自我约束的力量。

(5) 生命之源——阅读长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为生命注入清泉,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意识, 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我们教学楼一层的阅读长廊, 一侧是各种类型的绘本推荐, 有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另一侧是周明星、月明星、校级读书明星, 是大家的学习榜样。教学楼一层至二层的楼梯和廊柱上, 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 这些唯美、梦幻的图画文字, 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教学楼二层至三层是“科技与未来”板块, 在科技进步的引领下, 在星球照片的吸引下, 在航天英雄的感召下, 激起孩子对航空航天、宇宙奥秘的兴趣。一层一个主题的阅读引领, 把追求“真善美”植入学生的心灵, 为他们将来能够自主选择正确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6) 生命之绿——生态基地。我们把教学楼后一块一亩多的荒地开辟为综合课程实践基地, 为它起名“绿园”。在绿园里, 我们开辟有藤本植物区、盆景观赏区、花卉区、水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绿园文化展示区, 还有学生劳作体验的蔬菜种植区、树木园区、动物养殖区。我们对它的定位是科学认知、普及、体验和感受, 希望花草树木以自然之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2.打造生态灵动的绿色班级, 实践明理树德

陶行知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我们着力打造生态化的班级文化, 根据学生状况, 确立文化主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从生态教室、小组文化、书香画廊等方面着眼, 以周队会、月主题开展德育活动, 用班级文化册、学生成长档案等作为德育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教室, 滋养责任心。在班级里, 每个学生种植一盆植物, 或是养殖小动物, 他们每天浇水、施肥、喂养、观察、记录……关注植物的成长、动物的习性。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 修炼他们的责任心。

(2) 自主空间, 培养自信心。教室的主人是学生, 文化应该由学生创造。学生自己创编班名、班规, 自己确立主题, 如我校的“梅雨花香”班, 围绕“书香”做文化, 开设了“有条不紊”规则提醒区、“花开朵朵”小组竞赛区、“诗香语韵”经典诵读区、“书香致远”读书明星区。其他如“海豚书斋”展示学生的阅读作品;“葵花籽栏”展示学生的名言警句;“放飞理想”展示学生的人生理想;“爬爬榜”展示学生的点滴进步;“青青草原”营造出让学生身心放松的阅览处。教室内外各有一块展示板, 供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作品……灵动、生态的班级文化会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富有个性的小组文化建设会用文化凝心聚力。一本本学生亲自制作、图片精美的学生成长册、班级成长册, 会给师生多一份温馨、多一份回忆, 成为一股滋润师生心灵的文化清泉。

(二) 开展绿色阅读, 丰富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 那就是学校”。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 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 都需要孩子慢慢地通过阅读去感知。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形成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是非功利性绿色阅读的目的。

我们学校为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1.根据班级、师生制定分级读书计划, 开展大阅读活动。除了广泛的绘本、童话、文学、科普等阅读, 还引导学生积累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坚持每天中午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2.在各班教室、走廊配图书, 长期为学生开放。每天中午校图书室分年级按时间开放阅览图书, 也可以利用电脑室观看电子图书。

3.学校每期的读书会有展示交流、读写结合、评星等活动, 校园走廊、教室布置的好书推荐、牡丹诗画、阅读小报等文化园地, 培养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们相信, 有了精神的阳光, 树会常青, 天会更蓝, 地会更绿, 水会更清。

(三) 开辟绿色课程, 创新特色人生

玛丽娅·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幸福快乐, 就应当为孩子建立一个不再压制他们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就是要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 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根据学生状况及成长的需要, 开发了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1.开发活动课程, 培养广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我们认为校本活动课程是实行自我教育的理想媒介, 它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原则是放手、信任、辅助、提升。在社团活动中, 辅导教师只起引导、辅助的作用, 学生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空间。如学生自选团长, 给社团起名、设计徽章、制定规则等, 他们的团队意识、自主精神、管理能力都得到提升。既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2.创设实践课程, 滋润心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而开设生活化的实践课程, 唤醒孩子的内心是一条有效途径。基于此, 我们毅然放弃区里为我校修建操场的大好机会, 选择开辟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绿园。我们对绿园实践课程确立了四个生命教育目标:

(1) 感悟生命, 学会关怀。在翻地、播种、浇水、施肥中, 体会劳作的艰辛, 认识成长的坎坷, 感悟当下的重要。在看到幼苗遭遇虫害、病变, 无力挽救时, 在埋葬小兔子时, 体会生命的无常。

(2) 阐扬生命, 乐于奉献。在运土搬砖垒花池、兔圈中, 学会了解决困难的团结精神;在观察绿叶花果的状态中, 懂得了“物尽其用”和“各司其职”;在“绿园摄影大赛”中, 捕捉生命的悸动, 阐扬生命的光辉。

(3) 了解生命, 感恩自然。在收获大蒜、向日葵、玉米、红薯、白菜中, 体验到了付出就有收获的快乐;在与同学、家人、社区和福利院老人的分享中, 体会到让他人快乐就是幸福。

(4) 珍惜生命, 乐观进取。全体师生在建设、管理绿园的过程中, 亲身经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漫长”, 体验责任的分担, 感受生命的顽强, 明了人生的价值。

(四) 开设家本课程, 家校齐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性格特质、兴趣指向、意志特征等直接投射了家长的状貌, 所以才有“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个问题家长”的说法。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 也印证了这一理论。

我们认为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育德的同时, 向其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很有必要。学校定期举办讲座, 邀请专家授课, 引导家长明白孩子的不良根源在家长, 改变自己不读书、语言粗鲁、赌博等不良习惯后, 管理孩子才会有效。教师利用校讯通结合孩子具体问题及时进行沟通, 还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 让“好家长”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开展亲子文娱、读书活动, 形成亲子共同话语体系。

另外, 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 也是很好的资源。我们开办“家长大讲堂”, 邀请家长进课堂, 进行各种才艺、技能、社会经历等交流, 给学生以教育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如:三年级学生吕绍玉说:“同学们都说听我妈妈讲课很受益, 我很自豪!”五年级张云腾家长讲的废品回收知识, 极好地指导了学生的环保行动……家长自信了, 孩子自豪了, 对家庭教育大有裨益。

总之, 我们认为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的教育, 应该在绿色环境的熏陶、绿色阅读的启迪、绿色课程的引领、家校协同的努力中, 让孩子们用心编织出一张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自由、专注、敬畏、感恩、纪律、反思的美丽的网……

学校为孩子创设互动的文化环境, 孩子必会在互动中让文化在内心生根;学校为孩子提供阅读的精神食粮, 孩子必会在博览中得到精神的充实与滋养;学校为孩子开辟特色的个性课程, 孩子必会在课程体验中形成良好行为素养;学校为孩子开设家本课程, 孩子必会在家长学校的呵护下完整地成长。

篇9: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语文素质

我校是一所被指定招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的普通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流动性很大,学生经常随父母迁徙,父母到哪他们就到哪就读,公立学校不接收他们,他们就到私立学校就读。他们走马灯似地变换学校,他们告别了一位又一位教师,结识了一位又一位的新教师;他们感情很丰富,但他们缺乏城市孩子所特有的自信;他们情绪脆弱,性格孤僻、保守,不易合群,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弱;他们语文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成绩普遍都比较差。怎样才能提高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呢?这已成为在新形势下我校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的成因分析

语文素质就是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它包括学生字、词、句等语言词汇的积累,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主要表现在认字少、读音不准,字书写不规范;语言词汇匮乏,字词义理解不准确,语言表达能力差,语言运用能力差,一些语文素质特别差的学生连简单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工具书的使用都不懂。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的成因。因为生活条件差、父母文化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在家庭中农民工子女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响;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学校没有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等的教育;个人方面的原因除了智力欠缺的以外,其他都与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和影响有关。个人懒惰,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思进取,不努力学习也会造成语文素质低下。

二、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差,是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家庭要为他们创设学习的环境,社会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好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家庭很重要,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他们的启蒙教师,启蒙工作做好了,夯实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就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可惜的是,进城务工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都很低,他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教育能力。特别是一些从偏僻、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来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他们原来的语言都是少数民族的语言或者是方言,由于受方言的影响,他们学习普通话特别困难。这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压力就都成为社会和学校的事情了,社会和学校都应当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社会和学校都要关心这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使他们都能接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这样他们的语文素质就能很快提高起来了。

(二)语文教师是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语文素质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者,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场合、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实施因材施教,要不断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以情动人,恢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绝大多数语文素质都比较差,他们往往都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缺乏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施教。我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习兴趣问题曾做过比较全面的分析,我发现他们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有很多,基础差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思维能力差,接受能力不强也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教师怎么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呢?首先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有一种温暖感。教师的关心爱护要体现在教学上,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技巧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更多的关注,要选准问题的角度、难度多提问他们,让他们能答出问题,让他们在同学中能抬起头来;教师要更多地肯定、鼓励、表扬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教师要更多地辅导他们,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帮助他们系统地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预习新课的内容,扫除学习上的障碍,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给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语文知识水平的机会和舞台,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这样,他们的自信就培养起来了。有了信心,学习兴趣就增强了。

2.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积极热情地学习这门学科。”我国古代也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高语文素质。

(1)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构建创造型的语文教师的艺术人格和道德境界中的人格,用人格力量影响学生,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把讲台变作舞台,要借助甜美的语言,形象自然的动作,落落大方的具有艺术美的教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使学生喜欢语文,想学好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教师要提升文化品位,优化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结构,摆脱“匠人”的呆气,向学生说心里话,与学生交流思想,让学生在思想交流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的讲话,从而提高语文课程学习效率,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效果。

(3)语文教师不仅是一个专家,还应成为一个“杂”家。语文教师不仅能教好课,而且还要能写好文章,也要能写一手好字,唱一口动听的歌,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同的学问,不同的艺术美感倾注入课堂,才能激活课文中所蕴含的艺术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途径

传统的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语文教师上课一讲到底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只好当观众了。语文课堂必须活起来,语文课活了起来学生才会“动”起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都好动,如果教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使课堂的气氛活起来,就不失为一堂好课。课上活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狼》一课,因是文言文,让学生自学会使其产生畏难情绪,而教师包办了又不能使学生得到锻炼。根据该文情节性强的特点,我们可设计故事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准确生动。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致定然很高,他们会像电影演员研读剧本一样,全身心进入这个古代寓言故事之中。在群体研讨中,文言词语上的障碍一个个解决了。而通过表演,学生们对狼与屠户的形象会留下深刻的认识,这节课也许会使他们终生难忘。这样的效果,是“师授生受”的教学形式所永远无法企及的。这样上课既能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能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钱梦龙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通过范文的教学和必要的语文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这是第一境;在此基础上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这是第二境;进而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第三境。”语文课熔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炉,把课讲活,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尽管他们语文素质比较差一些,但是他们并不是“朽木”,他们是坚硬的“红木”,他们是可雕刻的。只要教师用心教学,心到人到,死水也可以激活,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语文素质是一定能够得到提高的。

篇10: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随迁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岑巩县第一小学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拟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协调配合:

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学校加强对依法保障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组长:(副)组长: 成 员:

二、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新两基”成果、提高

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不能满足我校划定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严格执行本县学籍管理规定。

四、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入学通知制度,为方便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在我校校门和学区范围内张贴《入学通知书》。

2、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管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办法,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文化、学习、评优、奖励、课外活动等方面平等对待。建立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家庭联系制度,对每一个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建立常态化家访制度,使学校、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增强双方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注意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全体师生尊重、关爱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愿意、乐意学习,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3、借助社会的力量建立困难学生助学制度,组织和开展“大手拉小手心连心”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爱心活动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

篇11: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在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根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麒麟小学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招生地段内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义务教育保障体系。

1、制订了《麒麟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将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并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3、简化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办理程序,按照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4、对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困难资助、评优奖励等方面与城区原住居民子女享有平等权利。

5、把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纳入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范围,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6、对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资助。

(二)强化服务意识

1、学校将招生政策和有关精神及时告知学区内居民。学校在招生期间公布招生咨询电话并设立招生咨询处,接受社会和家长咨询。对居民的咨询要耐心说明、细心解释。符合入学条件的,应无条件接收。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应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努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方便条件和服务。

2、我校将师资配备等情况及时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公正,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3、在招生工作中,我校树立大局观念,讲政治,比服务,树形象。强化责任意识,特别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问题,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方便。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优扶对象子女入学,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12: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教育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社区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消除歧视与偏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我社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健康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女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我社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加快了城镇化发展。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进城务工就业的形式向城镇转移。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这种新形势,我社区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出发,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能够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各项服务工作。为此,我社区引起高度重视,并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是推动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发展城市生产力、促进城市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推进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学习处境有着较多的困难,所承担的压力比一般学龄儿童更大,更加需要关注和爱护。我们用有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满腔的热忱、强烈的责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扎实地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二、集合本社区实际,充分发挥社区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中的作用。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应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我社区积极与辖区内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联系。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渠道作用,促进学校更多的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并且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重视合作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在学校,家庭、社区中营造全纳氛围。社区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登记管理制度,在社区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

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能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了宣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重要性。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加强了舆论引导工作。包括在辖区内的宣传栏张贴海报和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使广大居民都能认识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宣传中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对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引起全社区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关注。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舆论氛围。

篇13: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1.进城务工子女性教育健康现状

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 其健康关系到未来世界的兴旺与发达[2]。然而我国在青少年的生理健康教育, 尤其是针对进城务工子女的生理健康教育方面严重不足, 他们在相关知识的获得上严重缺失, 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性生理知识匮乏

进入青春期的进城务工子女首先在身体的外形发育中出现了大的变化, 但是对于性生理相关的知识, 他们知之甚少。具体包括:一是正常人体学中的生殖系统常识, 主要包括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发育, 特别是男性遗精、女性月经方面的科学知识等;二是关于生命形成和生殖过程方面的适当知识, 包括生殖细胞的产生、新个体的繁殖过程等;三是生殖系统疾病预防的知识, 包括生理卫生以及避孕和流产等。

1.2心理困惑

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发育, 进城务工子女同样有着心理方面的困惑, 尤其当面对随之而来的性冲动、性欲望方面会产生罪恶感和不知所措, 同时在与异性交往方面也产生巨大的内心矛盾, 不知道如何处理。

2.方法与途径

2.1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品发放

我们向学校里面的进城务工子女发放了由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编写的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和宣传单, 附有生理与心理健康知识的扑克牌、作业本、塑料扇等, 使他们对男女生殖系统的形态、构造等有所了解, 提高其生理与心理健康意识。

2.2青少年生理健康知识讲座

以渝中区青春健康俱乐部为依托, 针对所调查学生的情况, 采用系统的知识讲座分版块对青少年进行干预。涉及的知识讲座主题包括:男女生生殖器官的变化、青春期的变化、避孕套的使用方式、艾滋病知识预防介绍、人工流产的介绍、性的多元化等方面。

2.3青春健康影片放映

影片主要包括“胎儿的发育、女性变化、男性变化、青春期的概念”等方面来对进城务工子女进行青春健康教育, 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青春健康的变化, 男生女生的不同, 以及在男女生交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4互动活动

结合进城务工子女的年龄特点, 我们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 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 如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大赛、亲子趣味运动会、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在游戏与欢乐中提高生理与心理健康意识。

3.结论与展望

研究旨在通过对进城务工子女生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生理健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针对性地科普宣传提高其生理健康意识, 并给与科学、系统的干预措施, 以期帮助其培养“自我认识、自我保护、自我提高”的生理心理健康观, 促进进城务工子女健康的成长。然而进城务工子女的生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最终促使进城务工子女的生理健康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为此, 我们有以下建议:

3.1建立贯穿全程的进城务工子女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援助平台, 建立进城务工子女与志愿者的长效联系机制。青春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是短期就能够解决的。为了使青春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切实的取得效果, 我们将建立援助平台, 通过QQ, 电话和邮件等形式和有需要的对象进行结对, 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3.2推行渝中区青春健康俱乐部, 完善活动阵地。接下来的活动中, 我们将坚持把渝中区青春健康俱乐部作为进城务工子女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的重要阵地, 借助其先进的设备和场地, 开展相关工作。

3.3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实现进城务工子女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化。借助“水滴之声”志愿者团队的力量, 形成一支专门针对青少年尤其是进城务工子女青春健康教育的队伍, 深化服务志愿内容, 以保证实现这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3.4开展志愿课堂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到进城务工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社区开办活动, 为广大进城务工子女提供免费的青春健康教育课程。

摘要:重庆市渝中区五一技师学校是以接收进城务工子女为主的中学, 年龄普遍在14-20周岁, 正处于青春期。通过调研发现这些学生在性生理、性心理以及与以及性道德观念方面缺少相关的教育。文章就城务工子女的生理健康开展了研究和探索工作,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提高进城务工子女群体生理健康意识, 使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学习维护自己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 使他们安全度过青春期。同时呼吁社会在更大程度上关注和重视进城务工子女的生理发展问题, 进而为中国青少年生理健康发展提供具有实际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进城务工子女,生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建议

参考文献

[1]覃慧华.城市学校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策略分析.学生工作, 2013, (298) .

篇14: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摘 要】运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和自编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对吉林省延吉市两所小学共638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以了解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1)就总体看,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性别、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关 键 词】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中小城市;学校适应

一、问题提出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一般为6~18周岁的适龄上学儿童少年。①本研究选取6~12周岁适龄上学儿童(以下简称“随迁子女”)。这些随迁子女的出现和逐步融入随即产生了他们在学校中学业、生活、人际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学校适应指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本研究将学校适应具体分为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辈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

当前,随迁子女等的教育及适应是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于2007年9~10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成都等12城市开展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典型调研,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随后,学者们从“流动给儿童带来了何种影响”和“影响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②两个方面出发对随迁子女适应问题的成因、现象、影响作出了回答。但研究的对象有待扩展,大多研究者只选取如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作为被试, 而忽略对小城市或一些经济发达的县镇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研究。③本研究立足延吉市,对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中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了解现状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丰富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对象。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延吉市两所小学(教育局指定随迁子女攻读学校A与非指定学校B)的4~6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638人进行施测,详见表1。

2. 工具。

(1)学校适应量表。本研究使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该问卷由吴武典、庄明贞、黄玉真修订而成,包含以下五个维度: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辈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每个分量表各有十题,从“从来没有”到“总是如此”,“从来没有”是1分,“总是如此”是4分,每个分量表含10项,取平均数计分。分量表分数范围为1~4,全量表為5~20。得分越高,说明学校适应水平越好。信度方面,内部一致性系数:全量表为0.90,各分量表为0.77~0.80;各分量表间的相关在0.25~0.57;间隔六周后重测信度:全量表为0.75,各分量表为0.54~0.68。在效度方面,以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作建构效度考验,得到五个因素,与理论架构相符,共可解释总变异量44.5%。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水平的有效工具。

(2)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根据前期对小学生、教师的访谈过程,初步整合出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因素的四个维度:家庭功能、学校班级气氛、教师影响、经济与歧视。并据此编制问卷——家庭功能含有8项,如“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会和我聊天”、“对于我生活上的不适应,爸爸妈妈会给我帮助”;学校班级气氛含有6项,如“学校里有人欺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同学”;教师影响含有8项,如“老师对每个同学都很好”;经济与歧视含有6项,如“如果我的零花钱多的话,我想同学们会跟我更好”等。经过预测,相关分析发现(见表2),各个因素之间呈中高度相关,并且各因素与学校适应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注:* p<0.05,** p<0.01(下同)

3. 调查过程。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施测,首先由主试做自我介绍,然后向被试宣读指导语被试一般在15分钟左右完成问卷,最后由主试统一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63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94份,获得有效问卷544份,有效率为85.3%。对所有的问卷统一编码,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t检验,相关分析。

三、调查结果

1. 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的比较分析。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除课业适应外,在其余各适应和学校适应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

2. 不同学校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A校(教育局指定随迁子女攻读学校)学生除课业适应外,在学校适应上显著低于B校(非指定)。是否随迁都存在这种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校的随迁子女在自我适应上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3. 不同零用钱的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每周零用钱是“0~5元”的学生在课业适应上显著高于“20元以上”的学生,而在自我适应上显著低于每周零用钱“20元以上”的学生(见表5、表6)。不同零用钱的学生在其他适应项目上不存在差异。

4. 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在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和教师影响这四个影响学校适应的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7)

四、调查分析

1. 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总体上看,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都呈现这样的结果:常规适应(3.47、3.56)> 课业适应(3.32、3.38)> 师生关系适应(3.27、3.35)> 同辈关系适应(3.21、3.31)>自我适应(2.99、3.12);且适应状况都比较好,每项适应分数都达到了3.0左右(满分是4)。但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常规适应、师生适应、同辈适应、自我适应及学校适应总分上随迁子女的适应程度都显著地低于非随迁子女,而在课业适应上则无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随迁子女由于怕受歧视、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对平等、自尊心的需求,在学业上积极努力,想从学习上寻求自信。但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还有些拘谨,有些同学表示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比较友好,但有时很没有自信,觉得低人一等。过去有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城市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流动儿童。④在这一点上,延吉市的随迁子女也显示出学校适应状况低于非随迁子女的现象。

公办学校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非常显著地好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表现在学业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情绪适应等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⑤本研究中,教育局指定农民工子女学校即A校的随迁子女在常规适应、师生适应和同辈适应上显著低于B校的随迁子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指定学校或大城市中的民工子女学校在制度上起到了对随迁子女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也减少了随迁子女真正融入所到城市、所在学校的机会。

2. 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经济水平影响了随迁子女的课业适应和自我适应。每周零用钱是“0~5元”的学生在课业适应上显著高于“20元以上”的学生,而在自我适应上显著低于每周零用钱“20元以上”的学生。访谈中发现,随迁子女的零用钱基本在每周0~5元,而20元以上的都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努力付出,但是随迁子女的身份使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归属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在影响因素量表中,随迁子女在经济与歧视因素上也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62题:如果我的零花钱多的话,我想同学们会跟我更好)。

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也都影响着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学校中存在“欺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同学”(56题)现象;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用于陪同随迁子女的时间过少,并且在帮助其学业和适应方面做得不够多,也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客观上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随迁子女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学业。虽然自己不能给孩子学习上的帮助,但会主动与老师联系,希望获取帮助;教师方面,随迁子女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态度上的不同,较之非随迁子女觉得自己不受教师的重视,没有得到老师的足夠帮助。但在访谈中,教师们表示是否随迁并不影响他们对学生的判断,甚至觉得随迁学生在学习上更刻苦、生活上更独立。

3. 提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1)学校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加强学生对不同身份的学生的认同与公平对待。

(2)教师多去关心随迁子女的学习与生活,既不能存在歧视的对待,又不能过于关注对待,使随迁子女觉得自己过于特殊与弱势。

(3)鼓励更多的随迁子女走入公办学校,在开放的环境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4)随迁子女的家长在课余时间多与孩子互动、沟通,树立良好的适应榜样;并与多老师交流孩子的在校状况,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有机的网络,帮助孩子良好地适应、幸福地成长。

五、结论

(1)总体而言,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注释:

①熊猛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2011,(12).

②黄宁.儿童学校适应的分类及判定[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③吕杏.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 商品与质量,2013,(3).

④宋晓燕.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上一篇:告别小学300字作文下一篇:大学学期总结(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