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静脉留置与外周浅静脉留置在早产儿输注营养液中的比较

2022-09-11

随着医学的发展, 早产儿成活率大大提高。在临床治疗中, 营养支持是一个重要环节, 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 消化吸收功能差或本身疾病影响, 静脉外营养不能满足其代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近年来, 静脉营养液推广应用, 为早产儿治疗解决了这一大难题。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00例早产儿进行静脉输注营养液治疗, 通过观察发现早产儿腋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优越于外周浅静脉留置输注。其留置时间长, 并发症发生率低,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 我院对100例早产儿经腋静脉和外周浅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按随机分组, 腋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50例, 外周浅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50例 (头皮静脉29例, 四肢静脉21例) 孕周:孕28~30周35例, 孕31~32周33例, 孕33~34周31例, 孕35~36周1例。性别:男72例, 女28例, 体重1100~2480g, 平均1480g, 使用静脉内营养时间4~28d, 平均11d。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穿刺材料

留置针均采用苏州碧迪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 (Y型, 24G) 以及3M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透明敷贴。

1.2.2 穿刺方法

外周浅静脉穿刺:选择粗而直的外周浅静脉。穿刺方法按常规法[1]。腋静脉穿刺:把患儿头侧向穿刺对侧, 穿刺侧上臂及肩部垫高3~5cm, 助手一手固定肩部及上肢, 一手将腋窝处皮肤向上向胸前绷紧, 不扎压脉带, 操作前用0.5%碘伏消毒腋窝处皮肤2遍, 消毒范围直径>8cm, 操作者左手固定上臂右手持留置针用10~15°角对准腋静脉直接刺入见回血后, 操作者左手继续固定上臂, 右手中指退针蕊, 拇指送套管, 一直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在针座下面垫一无菌小棉球, 以免针座直接压迫上臂皮肤, 用3M透明敷贴固定, 用一普通胶布加固固定, 注明穿刺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 消毒肝素帽用吸有3~4m 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接头皮针将留置针内的血液推入腋静脉内, 接输液泵根据医嘱调输液速度, 使营养液均匀输入, 输入完毕用3~5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夹住留置针小夹。

2 结果 (表1, 表2, 表3)

注:经χ2检验P<0.01, 2组有显著差异

注:经χ2检验P>0.05, 2组无显著差异

注:经χ2检验P<0.012组有显著差异。主要并发症静脉炎、堵管、液体渗出

3 讨论

(1) 腋静脉留置时间长, 表1可见腋静脉留置时间与外周浅静脉留置时间有显著差异, 腋静脉为深静脉、大静脉, 血流丰富, 靠近中心静脉流速快, 输入的静脉营养液随血液快速进入循环, 减轻了药物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 其管壁厚、弹性好, 能承受持续输液对局部血管壁的侧压, 管径粗, 留置针套管进入血管浮在血管中;腋静脉位于上臂肌肉丰满处及腋窝中央, 留置针受早产儿活动影响小, 从而减少了机械性摩擦, 减少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因而能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而外周浅静脉血管浅、细小, 静脉回流速度慢, 局部血管壁则长时间处于药物刺激中, 易并发静脉炎性反应;静脉管壁薄、弹性差, 持续输液使血管壁侧压增加, 血管通透性增高, 易致液体渗出;上下肢静脉管径小, 留置针进入血管后紧贴血管壁, 且留置针多在大隐、肘正中、贵要、桡静脉, 手背静脉等静脉留置, 这些静脉在关节处, 易受早产儿屈曲体位、哭吵、活动和换尿布等操作的影响[1], 使留置针套管在血管内摆动、弯曲、刺激或损伤血管壁, 缩短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头皮静脉也经常因体位改变压迫针管引起针头脱出和阻塞, 缩短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2) 腋静脉是锁骨下静脉的一个属支, 它由贵要静脉在大圆肌下缘续为腋静脉, 是一根粗静脉, 它上行过程中后外侧有动脉伴行, 动脉内外侧及后方有神经伴行[2]但早产儿皮下脂肪少, 肌肉薄弱, 上肢充分外展时, 腋窝处腋静脉浅表易见我们选用10~15°角进针对腋静脉留置穿刺, 不会伤及神经和动脉且成功率高, 从表2可见腋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与周围浅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别。

(3) 静脉营养液渗透性较其他液体高, 是一种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液化, 长期以来, 营养液的输入主要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留置来完成, 中心静脉置管操作难度大, 经常受地区条件限制, 易发生合并症, 外周浅静脉输入经常液体渗出, 发生静脉炎甚至组织坏死, 留置时间短。腋静脉留置输入营养液, 腋静脉粗, 血流丰富处于近心端, 当高渗透压营养液输入时很快进入中心静脉被血液稀释, 大大减少了对血管的刺激性, 避免了外周浅静脉输液时引起的渗出、静脉炎、甚至局部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本文50例腋静脉留置无一例并发症, 50例外周浅静脉留置有9例静脉炎。

4 体会

腋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比外周浅静脉留置具有留置时间长, 并发症少的特点。

摘要:目的 对腋静脉留置与外周浅静脉留置在早产儿输注营养液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需要静脉输注营养治疗的早产儿100例, 随机分为腋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组和外周浅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组, 比较2组的留置时间, 穿刺成功率, 主要并发症。结果 腋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组与外周浅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组的留置时间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腋静脉留置比外周浅静脉留置的留置时间长, 腋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组与外周浅静脉输注营养液组输注营养液的主要并发症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 腋静脉比外周浅静脉留置主要并发症少。结论 腋静脉留置比外周浅静脉留置输注营养液具有留置时间长、主要并发症少。

关键词:腋静脉,外周浅静脉,早产儿,留置,营养液

参考文献

[1] 甄毅贞, 陈泽红, 黄美清.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 2002, 18 (3) :3372.

[2] 于频.系统解剖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219.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模式探究下一篇:浅议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