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相关问题的护理探究

2022-09-11

静脉穿刺输液作为临床最常用的操作之一,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反复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必然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身心痛苦。糖尿病患者因其疾病特点,较正常人更加易于发生感染,其接受静脉穿刺输液治疗的概率亦远高于普通人[1]。利用静脉留置针能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因静脉穿刺的痛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但糖尿病人的留置针护理也不同于其他患者。本研究旨在探索糖尿病患者使用BD浅静脉封闭式留置针后的护理相关问题,为使用静脉留置针糖尿病人的日常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该院住院的糖尿病病人150例。其中男65例,女85例,年龄范围为60 ~ 84岁;中位数72.2岁。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高血压、肺结核、白内障、严重的心肝肾疾病、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合并症患者排除。根据其空腹血糖、尿糖及糖耐量实验等确诊。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为实验组患者进行留置针治疗,时间为2 ~ 10 d,平均留置时间为5 d;为对照组患者行普通静脉穿刺输液治疗。

2 方法

2.1 实验组

2.1.1准备工作 : 准备穿刺需要的器械用品,包括BD浅静脉封用式留置针套一支 ( 小儿输液输血24、22G,成人输液22、20C,成人输血20、18G),透明薄膜一块 (3M 16 24W),肝素锁一个,其余器械与静脉输液相同。将针头内的空气排尽,打开浅静脉留置针,将肝素锁于留置针口连接妥当,之后,将针头插人肝素锁。

2.1.2选择血管 : 老年患者皮肤组织松弛,不易穿刺,多选择血管粗直,皮肤弹性较好的手背表浅静脉血管作为穿刺血管。对穿刺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消毒要彻底,避免皮肤出现化脓性感染。之后,将留置针后护针帽拔除,调整和松动针芯,再次对针头进行排气。

2.1.3穿刺 : 食指和拇指捏稳穿刺针的双翼,保持针尖斜面朝上,以40°角进针,快速穿刺目标血管,之后保持针头20°角沿血管行走,待回血后,放低针身再推进约0.5 cm,确保软管进入血管中。松开针头两翼,右手持住翼一侧,左手拔出针芯少许,将针芯与针套送入血管。将止血带松开并酌情调节滴液速度,固定针翼,将针芯缓慢抽出,使用无菌棉覆盖穿刺孔,3M透明薄膜粘贴,固定肝素帽。

2.1.4 封管 : 待患者输液结束后,先将头皮针拔出,之后要边拔针尖边将 2~5 cm 封管液推入,确保软管内无血液残留。

2.1.5护理要点1用于固定静脉留置针的透明薄膜应按照要求每2天更换1次。每次更换时,要向患者进行详细解释说明,避免患者污染或弄湿穿刺点。若穿刺点出现污染,需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并为患者重新更换透明膜,防止穿刺点再次感染。2防栓塞护理 : 肝素锁可有效预防血液凝固,减少细菌的侵入。因此,应确保留置导管的末端与肝素锁连接妥当。患者每次输液前,需要对肝素帽进行常规消毒,之后再将头皮针插入到肝素锁中进行输液。对于输液时滴液不畅哪个点患者,可用注射器吸取2 m L的肝素进行回抽处理,预防栓塞的发生。输液完成后,为患者注入肝素液35 m L,缓慢推注,保证肝素液充满整个管腔,避免肝素液浓度过高造成堵塞。3每次输液前,应认真检查患者穿刺点部位及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或疼痛,若患者穿刺点周围红肿或有分泌物,应立即将静脉留置针拔除,并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局部消毒和脱碘处理。必要时行抗感染治疗。4患者在使用留置针时,于输液结束后3 h给予该院特有中药塌渍治疗,治疗点位于穿刺点的上方约8 cm处,1次 /d,25 min/ 次。此法可改善患者肢体血流,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5患者使用留置针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用力过猛造成套管针脱落。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需经常更换透明膜,且更换透明膜时要对穿刺部位进行认真、仔细的消毒处理。

2.2 对照组

2.2.1 将穿刺所需器械用品准备齐全,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做好穿刺前准备。

2.2.2 吸取药液,并将针头内的空气排尽,套上安瓿。

2.2.3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并用手指探明穿刺静脉的方向及深浅。在进行穿刺的肢体下垫纸巾或治疗巾,在进行穿刺部位的上方 ( 近心端 ) 约6 cm处用止血带扎紧,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嘱咐患者握拳,保持静脉血管充盈。

2.2.4左手拇指绷紧并固定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保持针尖斜面朝上,针头和皮肤呈20°角。穿刺时,针头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向皮下刺入,之后,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

2.2.5待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3~5 mm。之后,将止血带松开,嘱咐患者松拳,用透明薄膜粘贴固定针头,并合理调整滴液速度。

2.2.6观察患者在注射过程中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注意针头是否滑出静脉。若患者穿刺部位针头滑出,应将针头拔出并更换穿刺部位,重新注射。

2.2.7 输液完毕,用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并将针头迅速拔出,嘱咐患者按压片刻止血。

3 结果

通过对受试对象的研究,提示静脉留置针可降低患者穿刺痛苦,在执行相关护理后,其并发症较对照组无明显上升。( 表1)

4 结语

静脉留置针可以较好的减少患者的穿刺输液痛苦。实验结果证实,经过良好的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组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未见明显上升,提示糖尿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

封闭式留置针形状与头皮针类似,从感观上来说.患者和护理人员都比较容易接受;从操作要求上来说,护理人员对留置针穿刺方法也比较容易适应,能够提高对患者穿刺的成功率;留置针的全封闭式结构有效降低了污染的发生几率,且为患者使用了透明薄膜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又大大降低;另外,留置针的双翼较平展且柔软,易固定,对患者日常行动的影响小,患者易于接受。实验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现列举如下 : 1留置针的套管针导管比较柔软.对于保护患者血管特别有利,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2封闭式延长管的使用不仅能够为患者推注的药物提供缓冲。而且还能够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降低输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有效预防和避免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3静脉炎是浅静脉留置针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采用积极的护理措施,并酌情给予患者中药塌渍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患者静脉回流,从而促进患者体内的新陈代谢,提高患者体内自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患者血管壁的修复,提升患者的抗炎能力。

摘要:目的 通过相应护理降低糖尿病患者因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行留置针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静脉穿刺输液治疗。结果静脉留置针可降低患者穿刺痛苦,在执行相关护理后,其并发症较对照组无明显上升。结论 静脉留置针可有效缓解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要减少糖尿病人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应该加强使用期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按时更换无菌透明薄膜。

关键词:糖尿病,封闭式留置针,护理

上一篇:论传统苗族村寨中苗绣技艺传承的困境与对策——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子腊村为例下一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输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