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2022-08-28

第一篇:体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心理学试题2答案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2010——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适用范围:小学教育专业110

1、110

2、1103班

命题人: 谢惠存

审核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D

3、 C

4、B

5、 B

6、C

7、 D

8、A

9、C

10、 B

11、C

12、D

13、C

14、A

15、B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

1、AB

2、BCD

3、ABCD

4、 AC

5、 AB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先分析对错,然后再说明理由)

1、错。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反映的是一种关系,客观事物和人需要之间的关系。

2、对。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只涉及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倾向性等特性,不涉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方向。而性格反映的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2分)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如果是“有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物;如果是“无关”,人们就予以忽视。(3分)

2、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成年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少一点扣1分)

3、性格结构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理智特征。(少一点扣1分)

4、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2分)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岁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即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3分)

5、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等。(少一点扣1分)

五、材料分析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

1、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记忆效果就好。这位教师正是赋予了“意义”,学生才便于识记。

2、马加爵的成就需要、自尊需要、爱的需要等主要需要没有得到满足;(3分)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是引发他杀人的动机。(5分)启发:力求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3分)一般先满足学生的缺失性需要,然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2分)尤其是成长需要的满足更重要。(2分)

六、论述题(15分)

要点:

1、早期教育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社会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兴趣、爱好、勤奋是能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有要点未展开,只得一半分)

第二篇: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3.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 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儿童能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

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

C.辨别阶段 D.符号化阶段

6.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具有四种成分,即( )

A.目的、条件、障碍、方法 B.目的、个体已有知识、障碍、方法

C.目的、条件、已有知识、障碍 D.目的、条件、已有知识、方法

7.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罗杰斯

C.斯金纳 D.布鲁姆

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 )

A.经验泛化论 B.关系转换说

C.相同要素论 D.认知结构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强度应为( )

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极高

10.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的原因是( )

A.道德认识不足 B.缺乏愿望与热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1.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的年龄是( )

A.5岁 B.7岁

C.9岁 D.11岁

12.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3.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智力低下 D.场依存性

14.某位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常常激励学生相互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

A.联想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脑力激励法

15.道德性的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皮亚杰

C.斯陶布 D.科尔伯格

16.科尔伯格的道德性研究与皮亚杰的研究有不同之处,科尔伯格强调( )

A.理论研究 B.问卷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应用研究

17.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是( )

A.强化 B.强制

C.法制约束 D.集体约束

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9.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 )

A.卡特尔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顿量表

20.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

A.认识功能障碍 B.无助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2.班集体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

A.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松散期、权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权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

B.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

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

A.绝对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5.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目的说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6.杜威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

A.疑问、分析、假设、检验、结论 B.疑问、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C.疑问、分析、假设、评价、结论 D.疑问、分析、假设、检验、评价

7.个人智力的量化结果是( )

A.智力水平

B.智力测验

C.智力发展水平

D.智商

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 )

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

10.强化可以分为( )

A.有效强化和无效强化 B.正强化和负强化

C.长期强化和短期强化

D.食物强化和语言强化

11.迁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

A.迁移量(%)= ×100

B.迁移量(%)= ×100

C.迁移量(%)= ×100 D.迁移量(%)= ×100 12.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这三个核心因素是( )

A.教师、学生和家庭 B.教师、学生和环境

C.教师、学生和社会

D.教师、学生和教材

13.一般认为,较为理想的复习安排是每次复习的时间为( )

A.1个小时 B.10分钟左右

C.20-50分钟 D.1个小时多一点

14.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

A.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的被动局面与观察法明显的人为性质

B.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控制不够严格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C.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控制不够严格

D.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15.纵向迁移可以进一步地分为( )

A.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6.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个体具有创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18.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现象( )

A.具有自然属性

B.具有社会属性

C.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动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0.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 )

A.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目的说 B.认知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理论

21.PQ4R阅读法的4R除了复述、复习外,另外还包括( )

A.背诵、反思 B.背诵、提问

C.练习、提问

D.阅读、反思

22.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23.人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迟早上的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24.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 )

A.道德规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认识

C.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D.自己的道德感

25.个性的特征主要有( )

A.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B.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C.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

D.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26.学生的纪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A.课堂里的纪律问题和课堂外的纪律问题

B.个别学生经常表现出的破坏纪律行为、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

C.校内的纪律问题和校外的纪律问题

D.学校的纪律问题和家庭的纪律问题

27.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就是( )

A.挫折 B.应激 C.冲突 D.焦虑

28.常用的心理测量有( )

A.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及心理测量

B.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等

C.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等

D.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和能力测量等

29.教师的思维应具有的特征是( )

A.准确性和创造性 B.严密性和准确性

C.逻辑性和精细性 D.逻辑性和创造性

30.关于迁移的认知结构说是由( )

A.机能心理学派提出 B.联结主义心理学派提出

C.认知派提出

D.人本主义学派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群体规范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心理功能( )

A.行为诱发的功能 B.群体支柱的功能

C.评价标准的功能 D.行为激励的功能

E.行为导向的功能

32.创建测量智力方法的学者有( )

A.斯金纳 B.西蒙 C.冯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警戒阶段 B.抵抗阶段 C.适应阶段

D.衰竭阶段 E.恢复阶段

34.规则学习的方式有( )

A.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 B.规则的掌握学习方式

C.规则的自我学习方式 D.规则的应用学习方式

E.规则的接受学习方式

35.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

A.动机和目的是一一对应的 B.动机一定有与其相伴随的目的

C.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 D.有了目的一定会有动机

E.动机与目的的关系错综复杂。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

A.学习 B.成熟

C.学习准备 D.知识准备

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3.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 D.掌握学习

5.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

A.道德评价 B.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品质

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

7.认知领域的口标分为六级,其中(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

A.知识 B.运用

C.领会 D.评价

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 )。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

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 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

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型 B.冲动型

C.慎思型 D.独立型

10.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纵向迁移

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 )个单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

12.自我评价是( )的一种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A.教育的独立性 B.教育的主动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权威性

3.学习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

A.学习的内驱力 B.智力水平

C.诱因 D.情绪

4.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对学习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

A.情感学习 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 D.模仿学习

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

A.练习律 B.情绪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6.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 )编码。

A.言语 B.听党

C.视觉 D.表象

7.情绪的功能为( )。

A.信号交际 B.动机

C.适应 D.塑造个性

8.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有(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政策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C 2.A 3.B 4.B 5.D 6.A

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CD 2.ABC 3.AC 4.BCD

5.ACD 6.BC 7.ABCD 8.AB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 )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

知中属于(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 )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

)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 )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

A.行动人群 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 D.松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合作者 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 D.直接沟通 E.行为配合

25.身势语主要有( )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

A.孙本文 B.埃尔伍德 C.时蓉华 D.吴江霖

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 )的影响

A.社会学 B.民族学 C.心理学 D.语言学 E.人类学

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

A.情感 B.认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

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D 20.C 21.BCE 22.BCD 23.ABCE 24.ACE 25.AB E 26.CDE 27.AC 28.DE 29.ABE 30.ABE

第三篇:广告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一、单想选择、

1.以下学者中,提出广告工作应发展成一门科学和心理学见解的是( B ) A. H.盖

B. W.D.斯科特

C. H.闽斯特伯格

D. 特里斯曼

2.个体表现出对恐惧或感到威胁的刺激倾向于回避、阻滞或反应缓慢,叫做( A ) A.知觉防御

B.知觉的超负荷

C.选择的感受性

D.知觉的整体性

3.由“桌子”联想到“椅子”在联想规律上属于( D ) A.对比律

B.因果律

C.相似律

D.接近律

4.马斯洛认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 D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5.产品的安装和保证在产品概念上属于( C )

A.核心产品

B.有形产品

C.附加产品

D.以上都不是

6.米勒的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C ) A.5±2

B.6±2

C.7±2

D.8±2

7.“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社交的需要属于( C ) B.自我实现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安全需要

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__________关系。( B ) A.正比

9.“爱屋及乌”属于___________效应。( C )

A.模特效应

B.移情效应

C.光环效应

D.投射效应

10.一个人由于缺乏水分而感觉到渴,这是_____的表现;而当一个人想要喝一杯果汁来解渴,这是_____的表现( A )。

A.需要;动机

B.动机;需要

C.需求;动机

D.需要;需求

11.当消费者需要某种商品时,“物美”和“价廉”不可兼得,所以就会在同类商品的两个甚至多个品牌间进行比较,这种现象属于( A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B.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12、下列不属于注意的功能的是:( D )

A 选择功能

B 维持功能

C 调节功能

D 改变功能

13、下列品牌或广告没有利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是:( C ) A 日本三菱株式会社“三菱”商标用于它的所有产品

B 步步高音乐手机广告中的背景音乐

C 淘宝商城

D 名人代言的品牌或广告

14、下列属于态度中的自我防御功能的广告语或谚语的是:( B ) A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B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C 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D 淘宝商城,淘啊淘啊淘

15、下列属于刺激物的变化和活动的例子是:( B )

A 广告商利用烂尾楼打出巨幅广告

B 路边闪烁的霓虹灯

C 众多彩色广告中的单色广告

D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6、下列广告语不属于情感诉求的是:( A )

A 不用吞服的安眠药

B 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 C 为了孩子,请戒烟

D 孔府酒家,叫我想家

17.属于增强广告视觉刺激的方法的是:( B ) A、利用悬念与奇想

B、合理运用色彩 C、提出鲜明口号

D、增强刺激物的强度

18.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是心理过程。而( B )则是这些心理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它伴随于这些过程之中。

A.动机

B.注意

C.需要

D.意志

19.从广告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信息的( D )。

A.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B.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C.输入、编码、再认和回忆

D.识记、保持、储存和提取

20.( A )是态度要素中较为稳定、较难变化的心理成分。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向成分

D.意志成分

21.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向高第三层的需要是( C )。 A.尊重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2.告中语言的首要作用是( A ) A.传递商品信息

B.实现“二级传播”的基础

C.维持广告传播近期效果

D.维持广告传播的远期效果

23. 商品摆在货架的哪一层最不利销售( A ) A.底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24.当产品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适用面比较窄时,聘请什么人来推荐产品比较合适( B ) A.名人

B.专家

C.企业行政官员

D.普通人物

25.下面哪一项对广告中音乐的心理作用的描绘是错误的?( C ) A 具有娱乐听众的作用

B 唤起人们的注意

C 发挥中枢说服作用

D辅助画面和解说词朔造出某种情感气氛

26.一提起送礼,就想起来脑白金,体现了:( B ) A.操作条件学习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27.日用品的购买跟消费者什么需要密切相联系( A ) A 生理需要

B 爱和归属需要

C 自尊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28.人们习惯将“(

)[

]{

}”看成3个部分而不是4个部分,这种现象属于( B ) A.视错觉

B.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 C.由整体来识别部分

D.把部分组合成整体

29.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刺激作出解释的现象是( D ) A.主观轮廓

B.大小直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的主动性

30.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瘦高的瓶子看起来比矮胖的瓶子容量大,是因为:( C ) A.生活经验

B.思维定势

C.错觉

D.自欺欺人

1. 斯科特的《广告原理》是哪一年出版的:( D ) A.1901

B.1900

C.1895

D.1903

2. 美国广告学家D•施塔奇关于动机强度的调查研究表明,强度第二的动机是什么?( B )

A.食欲

B.对子女的爱

C.性吸引

D.健康

3. 刺激最为丰富的媒体广告是( A )

A.电视

B.路牌

C.杂志

D.报纸

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 B )关系。 A.正比

B.反比

C.一致性

D.互补性

5.( B )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A.联想

B.知觉

C.思维

D.想象、

6.( A )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记忆

7.认识的过程分为感觉、知觉、记忆、( A ) 想像 A思维

B想法

C 情感

D态度

8.在报纸的同一版面中 哪一位置的广告注意率最高( B ) A上上

B中上

C中下

D 下下

9.决定知觉选择性的机制错误的一项是( C )

A知觉的感受性B知觉的警戒C知觉的暗示D知觉的超负荷

10.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知觉的强弱程度叫( C )

A 绝对价格阈限

B 差别价格阈限

C 价格意识 D心理的公平价格

11.广告文本创作的原则一般为传播实在的信息、刺激受众的愿望、吸引受众的注意、( A )

A 促进购买行动

B争取最大的利润

C让广告美观

D传播企业文化 12.由“桌子”联想到“椅子”在联想规律上属于(D ) A.对比律 B.因果律C.相似律 D.接近律

13.德芙巧克力的广告语:“牛奶香浓,丝般感觉”,运用了以下那个知识点( B ) A想象

B.联觉

C.比喻

D.感觉

14.广告创意最直接的素材就是( A ) A.表象

B.确定的主题

C.知觉

D.感觉

15.( B )是态度要素中较为活跃、较易变化的心理成分。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向成分

D.意志成分

16.广告创造新意的心理实质是( A ) A.想象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17.依据语言的描述或图示,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 ) A.再造想象

B.意义想象

C.创造想象

D.间接想象

18.以前消费者认为国产品牌不好,宁愿花多的钱买进口的,现在随着国产品牌的改变,使国产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同,认为国产品牌不仅便宜还好用,国产品牌改变了消费者态度的那个成分( C )

A.情感成分

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

D.其他行为

19.______是人们按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在内进行欣赏、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B ) A.道德感

B.美感

C.动感

D.理智感

20.______可以理解为由品牌名称或品牌标志引起的一系列的联想。( D ) A.品牌主张

B.品牌形象

C.品牌定位

D.品牌个性

21.消费者担心购买了不良产品会在他人面前出洋相,被人瞧不起,心理学称为( C ) A.安全风险

B.心理风险

C.社会风险

D.功能风险

22.乐百氏矿泉水,二十七层过滤,向消费者说明了此矿泉水的纯净,赢的了消费者的喜欢,这个广告运用了一下那个知识点( B ) A.感性诉求

B.理性诉求

C.态度改变

23.爆发式的、非常紧张的、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称为( B )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感情

24.兴奋活泼型的广告人具有明显的多血质和( A )的特征。 A.胆汁质

B.开朗型

C.粘液质

D.抑郁质

25.美国有一则戒烟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为了使您的肺没有洞——请不要吸烟”,从情感的那个类型向观众表达(

D ) A.美感

B.亲热感

C.幽默感

D.害怕感

26.广告主要通过颜色、插图、字体、及( C )来表达情感诉求 A.广告歌、舞蹈

B.文案、画面

C.广告歌、文案广告语

27. ______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C ) A.斯金纳

B.华生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28.根据学习规律和遗忘规律,对于广告发布时间的重复间隔,应是______的策略最为合适。( C ) A.适当长短

B.同样长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

29.______指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来记忆广告的识记。( C ) A.无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有意识记

D.机械识记

30.按记忆内容划分,记忆类型不包括________。( D ) A.逻辑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感觉记忆

31.广告记忆内容发生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 B ) A.干扰

B.遗忘

C.再认

D.概括

二、多项选择

1、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ABCDE) A.传播心理

B.品牌心理

C.说服心理

D.广告心理效果测评

E.相关环境影响因素

2、20世纪30年代,一批德国心理学家提出知觉具有整体性。下面选项中哪些属于知觉的组织原则(A B D E)

A.连续性

B.相似性

C.恒常性

D.接近性

E.封闭性 B.

3、知觉选择性的心理机制是(ACD)

A.知觉的超负荷

B.知觉的警戒

C.知觉的防御

D.选择的感受性

4、注意的特点有(AC) A.指向性

B.主观性

C.集中性

D.多变性

5、知觉的影响因素包括(A B C) A.经验B.情绪C.态度D.主观

6、知觉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其特征包括( B C E) A.防御性 B.主观性C.整体性 D.客观性E.选择性

7、知觉组织的特性表现在如下哪几个方面?(ABDE) A.接近性

B.相似性

C.整体性

D.连续性

E封闭性

8、联觉经常被应用在广告设计中,下列几项运用了联觉的是(B C) A.小天鹅空调凉爽清新

B.这女孩儿笑得真甜

C.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D.远眺西山的文化豪宅

E.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9、注意的功能有(

A C E )

A、选择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功能

D、辨别功能

E、调节功能

10、在利用折降价格的策略的时候要注意的原则(A B D) A.价格折让的幅度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B.价格折让的幅度不要让消费者产生疑虑 C.逐渐降低价格

D.要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

11、为提高广告传播的信息量,主要应该选择的途径有(ABCD)

A.增加刺激的程度 B.把信息编程组 C.增加对象的纬度 D.注意视觉记忆优势

12、广告中被运用较多的情感主要有(A B D E )

A、美感

B、幽默感

C、真诚感

D、害怕感

E、亲热感

13、关于儿童商品的广告正确的是(A C D)

A.诉求倾向于情感性信息

B.诉求倾向于娱乐性信息

C.画面应该活跃、快速、明亮

D.诱导常运用暗示和从众效应

14、下列不属于学习理论中联想学习理论的是(BCD)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学习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相符理论

15、巴甫洛夫对狗进行的“铃声—肉末—唾液分泌”实验反应了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典型的学习方式,下面选项中有关经典条件反射解释正确的是(A C D) A.无条件反射

B.主动学习者

C.被动学习者

D.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系

E发生在反应之后

16、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记”到“忆”包括( ADE ) A、保持

B、记忆

C、输入

D、识记

E、回忆

17、奢侈消费文化心理属于(DE)

A.高级消费文化心理

B.成熟消费文化心理

C.文明消费文化心理

D.不成熟消费文化心理

E.蒙昧消费文化心理

18、态度的功能(A,B,C,D) A.适应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知识或认知功能

D.价值表观功能

19、下列属于态度理论的是( ACD )

A.学习论

B .马斯诺需求论

C.认识相符论

D.诱因论

20、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消费者增加消费。下列属于态度功能的是(ABCD)

A.自我防御功能

B.适应功能

C.知识与认知功能

D.价值表现功能

E.选择功能

1.最高意识水平和中等意识水平统称为(

BC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不随意注意

E.无心注意

2.知觉的整体性表现有(

AD

)

A.完形

B.接近性

C.相似性

D.境联效应

E.连续性

3.联想理论分为(

AB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工具性条件反射

C.精神分析论

D.认知学习理论

E.场理论

4.依据对象分类,需要可分为(BD)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需要

D.精神需要

E.安全需要

5.态度的功能有(

ABCE

)

A.调节的功能

B.自我防卫的功能

C.价值表现的功能

D.学习的功能

E.知识的功能

6.在说服的传播模型中,传递者的哪几个因素影响广告的说服?(

AE

)

A.可信

B.差距

C.警告

D.畏惧

E.意图

7.在自我概念的诸多变体中,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的两种形式是( AB

)

A.实际自我

B.理想自我

C.社会自我

D.期望自我

E.情境自我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D)

A中国工商银行的LOGO体现了知觉的优先性

B中国工商银行的LOGO不是格式塔原则的一种应用

C脑白金的广告频繁出现在荧幕上体现了广告的重复策略

D“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很甜美”这种听觉刺激引起味觉感受的经历很好的解释

了联觉的概念

9.盲人摸象,A说是柱子,B说是扇子;而一个健全的人则在一旁看着可爱的大

象笑了。这个故事说明了(ABC )

A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B知觉是整体认识,而感觉不是

C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D感觉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10.以下关于学习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

A由试用产生好感的广告策略---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由好感而试用产品,如宝洁公司的产品----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的广告----社会学习理论

D猩猩取香蕉的实验体现的联想学习理论

11.关于态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构成态度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认知、情感、行为

B“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体现了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

C消费者认为某产品物美价廉体现了态度的认知功能

D对于脑白金广告的厌恶体现了态度的适应功能

12.记忆过程包括( ABC)几个环节

A识记

B保持

C提取

D回忆

E认知

13.关于态度的测量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BD ) A认知成分的测量用“语义差别量表” B情感测量采用“李克特量表” C李克特量表是由奥斯古德等人提出的 D行为反应倾向用直接询问法测量

14.人的记忆系统是由(ABC )组成的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永久记忆

15.社会学习理论的四个过程包括( ABCD)

A 注意

B 保持

C 动作再现

D 动机

E需要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 差别感觉阈限指的是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简称最小可觉差 B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 C 绝对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 D 绝对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低

1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从低到高依次为(ABECD ) A 生理 B 安全 C尊重

D自我实现

E 爱与归属 18.下面哪些属于附加产品(ACE )

A安装

B 外观

C 售后服务

D 包装

E 送货和信贷

19.哪些措施是常用的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行为成分( BCD) A 广告

B 免费试用

C 降价

D 搭售

20.关于情感三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有(ABC)

A.是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的

B.情绪三因素是指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

C.情感三因素说情调人之作用的是受到实验支持的

D.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和内部的生理变化

2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BCD)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实验法

三、判断题、

1. 要想让广告产生作用,就必须在形式上新奇,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错误)

2.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的《广告理论》一书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正确)

3. 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人们对广告的注意均属于有意注意,因为无意注意什么都注意不到。(错误)

4.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与内容。(正确)

5. 广告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是一种消费诱因。(错误)

6.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正确) 7. 广告的尺寸与得到的注意力成正比。(错误)

8. 广告只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就能实现广告信息的正确传递。(错误)

9.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过程所共有的特征,并且渗透在一切心理活动之中。(正确)

10. 个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求的产品或劳务设施时所表现的出来的一切脑力活动。(错误)

11. 绝对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低。(错误 )

12.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 正确

)

13. 格式塔学派的知觉组织原则主要包括接近性、不稳定性、连续性、封闭性。( 错误

)

14. 根据零售商的经验,要让消费者感觉占了便宜,一般价格要降15%。(正确 )

15.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刺激物作出解释的现象是知觉的主动性。( 正确

)

16. 与表象相比较,知觉不如表象完整,也不如表象稳定、鲜明。( 错误

)

17. 有意想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正确

)

18. 人们无法从头脑中形成从未见过的形象。( 错误

)

19. 不同感觉之间的影响,被称作感觉的相互作用 。( 正确

)

20. 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 正确

)

21.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需要为基础的( 正确

)

22. 按照需要的起源分类,需要可以分为自然需要和心理需要(

正确 )

23. 启发式加工通常发生在消费者高卷入的情况下( 错误

)

24. 商品是否引人注目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直接因素(错误 )

25. 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消费者更重视商品的心理附加价值,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消费者更关注使用价值,因此,对前者更宜采取理性诉求( 错误 ) 26. 广告播放频率越高,说明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越好,消费者也会越信任。

(错误)

27. 经典条件反射,激发广告本身的情感,更多的接触,这三者是改变行为成分的全部成分。(错误)

28. 对一种产品的态度包括对它的情感,消费者行为成分,还有认知成分。(正确)

29. 由ELM模式可以得出,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是由中枢路径还是边缘路径,首先取决于对产品或品牌的卷入程度。(正确)

30. 人的态度主要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3种学习方式而逐步获得和得到发展的。(正确)

31. 在联想学习理论中,没有强化也可以产生学习。(错误)

32. 在学习广告信息的过程中,有三种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学习,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正确)

33. 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效果。(错误)

34. 人的记忆系统是由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所组成。(正确)

35. 根据学习过程的“先多后少”的特点和遗忘过程的“先快后慢”的特点,对于广告发布时间的重复间隔,采用“先长后短”的策略最为合适。 (错误)

36. 情感影响态度的直接方式容易发生在人们较多(较少)了解对象和较多(较少)了解信息加工机会的情境中。(错误)

37. 情感(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错误)

38. 情绪的产生归因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正确)

39. 美感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社会性和阶级性。(错误) 40. 广告的说服效果与威胁强度成正比例关系(倒“U”型关系)。(错误)

简答题

1.如何运用注意规律增强广告效果?

①利用刺激的特点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包括增大广告的强度;大小与强度;新颖性;颜色;位置;变化与活动;形状等)

②适当增强广告的重复率(在不同媒体上刊播;利用多种线索给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围绕某一主题作系列广告)

③增强广告的艺术性

(绝对伏特加广告系列)

④利用社会热点吸引受众注意

(如贝纳通提倡黑白黄种人的平等等一系列) ⑤利用悬念广告吸引消费者注意

⑥利用广告模特,提高广告吸引力

(如孙红雷代言的京东商城的广告 )

2、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大量离散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它们组成某个整体或完形。这种把事物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完形。

知觉整体性应用于广告:不仅可以使画面简洁,还可使画面显得活泼新颖。如在台湾一则节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中,整个画面只有两个字, 一个“陈”,另一个为“扁”,中间空了一个字的位置。因为“陈水 扁”为当时的总统,这一名字虽然缺了一个字,但根据知觉整体性的 规律,消费者会把视觉刺激缺乏的部分补充起来,把不完整的知觉为 完整, 观众会把它知觉为“陈水扁”, 只因没有“水”, 所以要节水, 构思巧妙,发人深省。

3.态度的改变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一种策略。

态度的改变策略有:①改变情感成分(经典条件反射、激发对广告本身的情感和“更多接触”)、②改变行为成分(操作性条件反射)、③改变认知成分(改变信念、增加新的信念和增加权重)。

例如:改变行为成分中,我们要在改变情感或者认知之前改变行为,比如,商家发放优惠券、免费试用、设立体验馆等等先来引导消费者使用进而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

4.儿童广告中常见的广告策略

①故意遗漏相关信息;

②利用亲情进行诉求;

③利用同件的参照作用;

④赠送小礼品的促销广告;

⑤广告与其他儿童节目的融合

5.联想规律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联想是指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起过去或未来的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或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起另一件事物的经验的心理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从一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

联想的种类:简单联想是吧具有相似特征的现象,或时空上接近的事物,或相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包括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复杂联想是由见到某种事物而联想到它的意义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又称关系或意义联想,包括因果关系、种属关系、部分与整体联想以及作用与效果关系联想等。

联想的规律: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因果律

另外,广告会引起受众的情绪,会影响其记忆;而动机对广告受众的记忆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满足其动机可提高记忆效果。

①接近联想:节令商品、礼品等可通过时间联想提示购买。

②对比联想:洗衣粉;海飞丝;“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爱幼,更要尊老”

③类似联想:雪糕、冰棒取名“北极洋”(特性类似);芭蕾舞旋转动作用作洗衣机洗涤桶旋转的先导(形貌类似)

④关系联想:因果关系、情感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习惯性关系等联想。药品、补品广告;“最后一滴水”公益广告(眼泪篇)

⑤颜色联想:暖色:红、橙、黄;冷色:青、绿;中性色:黄绿、紫色

8.如何提高广告的记忆效果 ( 学习和记忆原理在广告活动中的应用)?

答:1)把信息编成组块;

2)编辑广告信息的记忆点;

3)增加对象维度;

4)巧用汉语特点组织广告信息编码;

5)注意视觉记忆优势

论述题

1、试对ELM模型做简明的解说。

ELM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该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纳为两个基本路径:中枢的和边缘的。 中枢说服路径把态度改变看成是消费者认真考虑和综合信息(如广告商标产品的信息)的结果。

边缘说服路径的看法与中枢的相反,认为消费者对客体的态度改变不在于考虑对象本身的特性或证据,而是将该对象同诸多线索联系起来。

ELM模型的基本原则:不同的说服方法依赖于对传播信息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低。当精细加工的可能性是高时,说服的中枢路径特别有效;而当这种可能性是低时,则边缘的路径有效。

当一则广告暴露给大众之后,如果该信息是有用的,或者说是重要的、有趣的,那么消费者就会付出应有的努力。消费者有的有特殊购买动机,有的则不会有太强烈的动机。通常低动机表征为:

(1)相对地缺乏对有关商标产品信息的主动寻找; (2)较少对商品特性的比较;

(3)不同商标产品间类化和对待定商标无兴趣等。

在这些低卷入(即对自己无关紧要)条件下,就会导致边缘线索起作用。如果广告信息对消费者足够重要和有趣,产生对该信息加工的动机更强烈。在这个基础上,精细加工便推移到消费者加工信息的能力因素。

若缺乏信息加工的动机和能力,精细加工信息的可能性就减少,而转入到依赖边缘线索,获得态度的变化。

从态度改变的效果来看,中枢路径所引起的态度变化比边缘路径要持久;中枢路径所形成的态度可能比边缘路径形成的态度预测后来的行为要好。

2、举例说明错觉在广告中的应用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错觉是由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具体事物时受到并存的其他刺激的干扰,是形成错觉的主要原因;人的主观因素如经验,情绪,年龄和性别等对错觉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在广告中最常用到的错觉是视错觉.

例子:(1)广告中可以通过拍摄角 度等技术手段来制造视错觉.例如,1956 年霍尔茨舒赫尔牌汽车的两 张推销广告照片.两张广告的标题与文案完全一样,整个画面的布局 也雷同,只是两张广告中,一张是人物模特站在汽车的后侧拍摄的,另 一张是模特站在汽车的前方拍摄的.这样车子本身的大小虽未变,但 由于照片透视造成了错觉,即模特站在汽车前面的照片,人物突出,而 汽车显得较小,而模特站在汽车后侧面的广告照片则汽车显得较大, 人物较小.

(2)可利用物体制造错觉,如商店店面不大,但在墙上装 上大镜子,即可产生深远扩大的错觉.在包装及广告画设计中也常利 用错觉,相同容积的两个小盒,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菱形,利用视错 觉,菱形就好似大于正方形.同样容积的两个塑料瓶,瘦高状比矮胖状 显得容量要大.还有一些厂家,故意在容器的底部向里凹陷,从而增加 容量的高度,给消费者造成容量大的视错觉.

(3)还有运用颜色制造 错觉:明度高的颜色有舒张感,明度低的颜色有收缩感.例如,法国的 国旗是兰,白,红三色组成的色带.原来把这三种颜色的宽度定为一一 样宽的,但是总使人感到三种色带不一样宽,兰的比红的宽些.后来修 改了三种宽度的比例,在三者实际宽度不等的情况下,保持知觉上的 宽度一致

5、论述USP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

USP理论意即独特的销售主张或独特卖点。

USP理论是由罗瑟•瑞夫斯提出来的一种广告创意方法,意思是“独特销售主张或销售点”理论。该理论认为:

(1)在广告宣传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利益点或销售主张,也就是告诉受众,买这一产品您将得到的利益。

(2)任何商品都有很多特性,但消费者能记住的东西很有限,所以广告中必须找出什么是消费者最喜欢的特性进行传播。 (3)要找出竞争对手不能提出或忽略了的特性在广告中加以强调。

USP学说的基本前提是:视消费者为理性思维者,他们在做出购买决策时,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法则。

举例一:作为单一品种的保健品,脑白金以极短的时间迅速启动市场,并登上中国保健品行业“盟主”的宝座,引领我国保健品行业长达五年之久。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找到了“送礼”的轴心概念。中国,礼仪之邦。有年节送礼,看望亲友、病人送礼,公关送礼,结婚送礼,下级对上级送礼,年轻人对长辈送礼等种种送礼行为,礼品市场何其浩大。脑白金的成功,关键在于定位于庞大的礼品市场,而且先入为主地得益于“定位第一”法则,第一个把自己明确定位为“礼品”——以礼品定位引领消费潮流。成功运用USP理论。 例子二:USP理论意即独特的销售主张或独特卖点。乐百氏纯净水上市之初,就认识到以理性诉求打头阵来建立深厚的品牌认同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27层净化”这一理性诉求经典广告的诞生。当年纯净水刚开始盛行时,所有纯净水品牌的广告都说自己的纯净水纯净。消费者不知道哪个品牌的水是真的纯净,或者更纯净的时候,乐百氏纯净水在各种媒介推出卖点统一的广告,突出乐百氏纯净水经过27层净化,对其纯净水的纯净提出了一个有力的支持点。这个系列广告在众多同类产品的广告中迅速脱颖而出,乐百氏纯净水的纯净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乐百氏纯净水经过27层净化”很快家喻户晓。“27层净化”给消费者一种“很纯净,可以信赖”的印象。成功运用USO理论

案例分析

1、分析悬念广告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1.悬念广告意指广告信息不是一次,而是通过系列广告,由粗到细,由部分到整体,或者说,随着广告系列的发展,广告信息逐渐充实和完善。它的始发信息常以提问的方式,或者直接突出其带有特色的信息。在报刊广告中,这种悬念常大片留空。本题中联想的打印机广告以系列广告的形式出现,第一则广告出现于“2004年9月5日,一些城市交通要道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一幅令人疑惑的 “画”:射击靶的中心被“子弹”精确洞穿,旁边有一个问题——“谁打的?”这则广告以提问的形式出现,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紧接着出现第二则广告揭开悬念,这正符合了悬念广告的特征,是系列悬念广告的开始。

2.悬念广告的特点引起的一个直接心理效果是受众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受众可能更加注意去寻找信息或信息的线索。这无疑有利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化,并加深对已给信息的记忆。联想的第一则广告中的“子弹”和问题“谁打的?”就是一个谜底,好奇的人们在等待谜底的揭开。

3.鉴于始发的悬念广告信息十分有限 , 根本不足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就形成了一种动机,趋向于对该系列日下一次广告。这就是所说的定向活动。由此发展, 受众对该系列广告信息就会表现出努力地、精细地加工。在9月15日,联想的第二则广告终于出现,雅典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获得者、射击冠军杜丽携联想的首批奥运产品——几款金色外观的打印机出现在应邀而来的众多合作伙伴和媒体面前。当天,那些引发人们好奇的广告牌被换成了联想打印机和握枪回眸一笑的杜丽——“我打的!”悬念随之揭晓。正是这“意外之举”,更加深了人们对奥运冠军杜丽代言联想打印机的印象。有利于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认知活动。

品牌形象

1、品牌的识别特征有:外部的和内部的。前者有品牌名称、标识和其他视觉特征;后者有价值观、信仰、情感和其他个性特点,统称品牌个性。

2、品牌构建模式:

(1)围绕产品功能和特色,构建产品的品牌 (2)围绕品牌个性,带动产品特性 (3)性与情感相结合的模式。

3、品牌态度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用三个概念表述:知名度、美誉度、种程度。 知名度:被理解为消费大众对企业及其品牌(商标)产品的了解程度。

美誉度:对商品品质的反映。这种反映实在认知的基础上的,一方面形成积极信念(相信这种商品的品质会给自己提供某种利益),同时又伴有美好的情感体验(好感度),也就是具有积极的评价。美誉度是引发认牌购买的积极动力。美誉度的形成依赖与主体或主观属性与客体或客观属性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消费者形成认牌购买或认牌消费的行为特征过程中,三者环环相扣。知名度事发生认牌购买的必要前提条件。它提供消费者知道有哪些选择的品牌。美誉度是推动购买的动力。忠诚度的获得则是美誉度持续积累的结果。

第四篇: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A.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

2、(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D )。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A.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D )。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

8、(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C)。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_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 )、(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0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 问题言语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 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能力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 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简答题(30分)

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

(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2、 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

(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

3、 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4、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论述(30分)

1、 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 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第五篇:旅游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就旅游企业而言,服务质量优劣的关键取决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好坏.( 错 ) 2,单一性需要指人们在期望出现某一事情的过程中不再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 寻求平衡,和谐,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的心理需要.( 对 ) 3,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第一步是寻找信息.( 错 ) 4,复杂性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惧".( 对 ) 5,旅游目标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程度.( 错 ) 6,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的信息可以弥补旅游者的知觉漏失现象.( 错 ) 7,记忆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错 ) 8,人们解决旅游问题所需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 对 ) 9,输入新知识是改变人们态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 ) 10,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错 ) 11,在旅游企业中,员工的情绪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错 ) 12,员工的焦虑程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焦虑程度越低,工作效率就越高( 错 ) 13,研究表明,压力与工作效绩呈明显的斜线关系( 错

) 14,群体士气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错 ) 15,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从人的动机产生到最终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的理论

( 错 ) 16,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错 ) 17,父母自我状态在人格结构中扮演疑虑者的角色.( 对 ) 18,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想象( 错 ) 19,服务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素质( 对 ) 20,诱导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相信自己而采取行为人进行( 错 ) 21,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是组织结构.( 对 )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心理学 2,感觉 3,知觉 4,晕轮效应 5,首次效应 6,行为

7,需要 8,旅游目标 9,旅游消费态度 10,人格 11,旅游消费服务 12,客我交往 13,投诉 14,群体规范 15,群体压力 16,领导艺术 17,组织 18,诱导 19,群体内聚力 20,领导方式 三,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B ) A,旅游从业人员 B,旅游者 C,旅游企业管理人员 D,旅游开发商 2,旅游业成败的关键是( D ) A,旅游开发行为 B,旅游服务行为 C,旅游消费行为 D,旅游管理行为 3,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C ) A,客观现实 B,主观意识 C,大脑, D,认知能力 4,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是( B ) A,主观意识 B,客观现实 C,旅游消费行为 D,旅游需要 5,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 B ) A,人的个体特性的函数 B,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 C,人的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 D,与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无关 6,一般性决策对信息的要求( A ) A,低 B,高 C,中 D,可高可低

7,一位女士在逛时装店时被一套独特有时装吸引而作出购买决定,其决策方式是( D ) A,重大性决策 B,规范性决策 C,一般性决策 D,瞬时性决策

8,旅游消费活动的基础和购买行为形成的前提是旅游者的( B ) 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学习过程 D,意志过程 9,旅游消费行为的"侦察兵"是旅游者的( C )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10,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 B ) A,知觉 B,感觉 C,思维 D,记忆

11,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 D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12,人的个性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人的( B )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倾向性 C,需要 D,动机

13,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 D ) A,能力 B,气质 C,需要 D,性格

14,一个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是( D ) A,个性心理特征 B,信念 C,世界观 D,个性倾向性

15,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他的( A ) A,气质,能力和性格 B,需要,动机和兴趣 C,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D,需要,信念和价值观

16,促成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是( C ) A,旅游目标 B,旅游动机 C,旅游需要 D,旅游兴趣

17,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 C ) 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生理需要 D,社交需要 18,马斯洛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 A ) A,自我实现需要 B,社交需要 C,安全需要 D,尊重需要 19,人的生理需要的社会保障是( A ) A,安全需要 B,社交需要 C,成就需要 D,尊重需要

20,选择故地重游或去著名旅游区的旅游者是为了满足其( B

) A,多样性需要 B,单一性需要 C,稳定性需要 D,复杂性需要 21,朝圣体现的旅游动机是( B ) A,健康动机 B,寻求精神价值动机 C,自我实现动机 D,社交动机 22,旅游动机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C ) A,个人收入和闲暇时间 B,旅游商业环境和个人社交环境 C,旅游需要和外在刺激 D,信息与学习

23,在态度的组成要素中最稳定的因素是( B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意向成分 24,态度形成的基础是( A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意向成分

25,在个性结构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的是( C ) A,儿童自我状态 B,家长自我状态 C,成人自我状态 D,父母自我状态 26,以自我中心,感情冲动为特征的自我状态是( B ) A,权威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27,以理智和客观为标志的自我状态是( D ) A,权威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28,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的自我状态是( C ) A,理智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29,赫茨伯格将造成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称为( D ) A 环境因素 B 内在因素 C 激励因素 D 保健因素 30,能使群体内聚力最高的领导方式是( A ) A 民主式 B 专制式 C 放任式 D 绵羊式

31,领导者在思想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 C ) A,领导风格 B,领导艺术 C,领导作风 D,领导方式 32,领导行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 B ) A,组织能力 B,决策能力 C,指挥能力 D,协调能力 3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属于( B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34,亚当斯的"挫折理论"是属于(

C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的( AC ) A,心理活动规律 B,认知规律 C,行为规律 D,思维规律 E,情感规律

2,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人主要包括( ABCE ) A,旅游者 B,潜在旅游者 C,服务人员 D,管理人员 E,领导人员 3,影响旅游者旅游消费行为决策的因素有( CD ) A,旅游产品 B,服务态度 C,心理因素 D,社会因素 E,服务水平 4,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人的行为主要包括( ABE) A,旅游者行为 B,旅游服务行为 C,购买行为 D,旅游策划行为 E,旅游企业管理行为

5,德国心理学家列温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BD ) A,情感 B,个体内部特征 C,态度 D,环境 E,认识能力 6,人的行为决策方式主要有( BDE ) A,习惯性决策 B,一般性决策 C,盲目性决策 D,重大性决策 E,瞬时性决策

7,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 ABCDE ) A,学习 B,参照群体 C,家庭 D,社会文化 E,社会阶层

8,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主要通过( ABCDE)等心理活动来完成. A,知觉 B,感觉 C,想象 D,思维 E,记忆

9,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基本内容包括( BCD) A,能动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学习过程 E,意志过程 10,旅游者的个性倾向性包括( CD) A,需要 B,动机 C,信念 D,世界观 E,兴趣 11,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BCD ) A,能力 B,理想 C,气质 D,需要 E,性格

12,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活动中表现出的气质类型有(ABD ) A,稳重型 B,完美型 C,活泼型 D,急躁型 E,忧郁型 13,需要的特征有( CD) A,社会性 B,对象性 C,发展性 D,周期性 E,差异性 14,马斯洛认为人的高级需要是( CD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E,尊重需要 15,旅游动机产生的必备条件是( BC) A,旅游目标清晰 B,旅游需要 C,外在刺激 D,购买能力 E,旅游兴趣 16,决定旅游目标的诱因的因素有( ABCE) A,目标价值 B,目标魅力 C,目标清晰度 D,成功概率 E,目标适宜性 17,人们对旅游时间的知觉表现为( BCD) A,安排紧凑 B,旅途要快 C,一切活动要准时 D,游览要慢 E,时间充裕 18,人们在解决旅游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来源于(CD ) A,旅游企业 B,广告商 C,商业环境 D,个人社交环境 E,经验 19,引起人们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BCD) A,新经验导入 B,伙伴政策影响 C,创伤性经历 D,好奇心 E,感情冲动 20,一个人的个性的组成部分包括(ABD ) A,儿童自我状态 B,成人自我状态 C,权威自我状态 D,父母自我状态 E,理性自我状态

21,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与服务时知觉到的风险包括( CD) A,经济风险 B,安全风险 C,心理风险 D,功能风险 E,形象风险 22,引起旅游者购买风险的原因有( ABCDE) A,目标不明 B,酬偿不清 C,后果 D,缺乏经验 E,产品推销员 23,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一般取决于( ABC) A,职工从工作和服务中获得什么 B,管理人员所作出的工作安排 C,外在报酬的内在满足 D,奖惩制度的公正性 E,个人与企业目标的实现

24,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CDE)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B,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C,奥德弗的"E R G理论" D,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E,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5,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CDE ) A,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C,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D,亚当斯的"挫折理论" E,海德的"归因理论" 26,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 ABCDE) A,群体目标 B,群体的社会地位 C,群体的领导方式 D,群体的沟通与奖励方式 E,外部影响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4,晕轮效应:指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 5,首次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指一个人首次接触某事物,环境,某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6,行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7,需要,是人们力求消除身心不平衡状态的内驱力. 8,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 9,旅游消费态度:是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旅游活动的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10,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11,旅游消费服务:是旅游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各种表现形式,在为游客提供能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过程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产生一种精神的心理效应,从而触动游客的感情,唤起游客心理上的共鸣,使游客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惬意,幸福之感,进而乐于交流,乐于消费的一种活动. 12,客我交往: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13,投诉:指旅客将他们主观上认为由于服务工作上的差距而引起的麻烦和烦恼,或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等情况,向服务人员提出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它是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的动力. 14,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共同建立起来的,并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有强大的影响力.对实现群体的目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5,群体压力:是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 16,领导艺术:实际上是追求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环境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它是领导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 17,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和活动过程. 18,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19,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及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20,领导方式是领导者在统御人事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五,简答题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旅游消费心理.首先研究影响旅游消费心理的内在因素.第一个内在因素是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第二个内在因素是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在内在因素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需要.其次是研究影响旅游消费心理的外在因素.它包括旅游环境和社会因素。

旅游服务心理:它首先研究旅游服务者心理,其次是研究旅游服务策略。 (3)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它包括员工心理,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 2,旅游决策的心理步骤是什么?

(1),识别需要(2),寻找信息(3),最后决定(4),付诸行动(5),购买后的感觉 3,旅游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规范性决策(一般性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这种决策对信息量要求少,作出决策快.如买味精. ,重大决策:指一个人面对对自己很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用大量时间去寻找信息,对之进行分析,评价而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对信息量要求多,作出决策慢.如买车,买房子等。 (3),瞬间决策:指一个人在意外刺激的影响下作出的决策。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人的需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呈上升的趋势;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高级的需要才会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低级需要可以通过外部条件得到满足,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越满足越有激励作用。 5,简述知觉的基本原理

知觉选择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这种对外界信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组织性:是人们对旅游环境中的刺激进行选择时并非零乱无系统的,而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或一个有意义的东西.常见的知觉组织性原则有:1)接近原则,2)相似原则,3)封闭原则. (3)知觉的解释性:是人们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处理加工,并用语言把它解释出来。

6,简述消除风险和不可知因素的方法

降低对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在一般情况下,人对旅游产品或服务寄予较少的期望,从心理上确能得到一些安慰,但这不是一种流行策略。

购买名牌旅游产品或享受优质服务.认定一种名牌的旅游产品和知名度高的旅游服务是减除人们知觉风险较为普遍的一种策略。

3)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是减少风险最普遍的办法.获得信息越多越可靠,感觉到的风险就越小。 7,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先天遗传及生理素质是影响人格形成的重要前提(遗传,外表,内部机能,年龄等)。

(2)社会条件是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3)社会实践是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途径。 8,简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态度和行为有一致性,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我们才能据个人的行为表现来推断人的态度,心理需求.

(2)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性.究其原因:1)态度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认识和情感成分冲突时将导致不一致;2)受当时情境影响;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4)对同一对象的态度冲突导致态度和行为不一致. 9,简述旅游消费服务的性质. (1),服务行为的独立价值(2),对消费的辅助功能(3),特殊的时间价值(4),标准化,规格化与个性化的统一(5),特殊的转移性(6),生产与消费的时间紧密性(7),可观察性. 10,简述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1)群体目标.(2)群体规模.(3)群体的社会地位,(4)群体沟通.(5)外部压力.(6)奖励方式.(7)领导方式. 11,人际关系的构成要素

(1)方对关系:人际关系的发生,至少要有由两个方面的人联结成对,才能发生关系.(2)联系媒介:方对之间的彼此联系,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桥梁,即通过中间媒介.(3)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要采取一定的形式.方对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联系媒介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交往方式是人际关系的形式.它们是构成人际关系的三要素. 12,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有效性:要求组织机构的各要素必须一致,各要素的活动对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成效,有作用. 统一指挥:在责任上,每一个职务均有人负责.每个人应明确对谁负责.在指挥上保证各级只有一个上级,只接受直接上级的指挥。

高效精干:在满足管理需要的前提下,科学精减机构和人员,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责权对称:明确划分职权范围,同等岗位职务赋予同等的权力,做到职,责,权一致,这样才能提高组织效能。

(5)分工协作:科学分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优势,强调协作.这样使各级各类人才优势互补,产生高效。

13,简述客我交往的策略

(1)客我交往: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客我交往是旅游服务存在的条件,没在客我交往也就不可能有旅游服务. (2)客我交往的类型有平行型交往和交叉型交往.平行型交往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使交往双方情绪愉快,关系融洽,效果理想.交叉型交往不符合对方的期望,易使对方情绪不快,关系紧张,易中断交往.我们旅游服务中追求平行型交往,力争避免交叉型交往. (3)影响客我双方直接交往效果的因素:旅游服务人员在与旅客的交往中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取决于1)旅客的特点,2)旅游服务人员所具有的特点,3)双方相互配合的效果。

(4),主客交往的基本策略:1)投石问路—服务探测策略,2)先谋后事—服务战备策略,3)借风扬帆—服务心理策略,4)以退为进—劣势定位策略,5)以情感人—柔性服务策略. 客我交往的目的是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双方都应给对方施加积极影响.主要方法有:观察,利用一切线索去推测对方的身份,性格,心理活动,风俗习惯等.以便给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观察从外部特征,言谈举止等方面入手;说服,即讲道理,通过讲有关知识和具体事实,让对方形成新态度,改变原来的行为观点;提示,即不需经任何论证而对对方施加影响;诱导,提供者把旅客的需要变成易接待的形式而主动做的工作. 14,人格自我状态对旅游决策有何影响. (1)三种自我状态的关系:人在决策时,三种自我状态经常处在对话状态之中.一般情况下,在人格中:儿童自我状态—发起者.易唤起兴趣,知道表达自己的欲望,最知道自己当前需要什么.父母自我状态—疑虑者.对儿童自我状态主张进行评判,不放心不支持.成人自我状态—仲裁者.它们在矛盾时,出面调停.三种自我状态在人的行为都会起作用,有时是儿童自我支配人的行为有时是父母自我支配,有时是成人自我支配,它在人的人格中是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 (2),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儿童自我状态——动心——唤起兴趣激发动机——新奇诱导.父母自我状态——放心——消除疑虑——利益诱导,名人诱导.成人自我状态——省心——帮助筹划——递交宣传资料完整,系统,方便的旅游计划. 15,简述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对象性,(2)态度的强度,(3)态度和稳定性与可变性,(4)态度的内隐性. 六,论述题

1,试论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旅游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者的出现产生了第三产业旅游业.旅游者是旅游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业.一个旅游企业要兴旺发达,就必须赢得旅游者,要赢得旅游者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生理需要,最终赢得旅游者,旅游业才能发展.赢得旅游者后,还必须留住客人,留住客人的关键是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优质服务的关键在于旅游工作者的态度和水平,旅游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规律对服务态度的产生和调节有重要影响.所以,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心理依据.游企业要提高知名度,要提高经济效益,要生存,要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争取客源,要争取客源就必须对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就可以帮助企业运用旅游心理学分析旅游者心理,生理特点,行为趋向.企业就能及时调整经营方针,改善经营措施,制定经营策略,以激起旅客对旅游地的兴趣,促成客人产生旅游行为,提高经营效果.因此我们说,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心理依据。

.(3)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理依据.旅游企业安排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吸引旅游者.设施,资源是否能满足客人的需要,就是看你是否了解客人的心理,知道客人的需要.我们只有了解客人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需要做出的设施和规划才能吸引游客.旅游者的需要正是旅游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课题.所以研究旅游心理学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理依据。

(4)助于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企业员工队伍.作为旅游企业来说,能否生存,发展,也取决于企业的员工队伍的素质.我们学习旅游心理学有利于员工了解客人的需要,为客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样不仅客人满意,效益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服务员自身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2,论述旅游消费心理的实质。

消费心理是旅游消费者大脑的机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脑,从医学的临床观察和大量的专门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活动与大脑的活动密不可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前提,如果人脑发肓不全或受伤,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就产生异常.如醉酒的人胡言乱语,失去自控就是因为酒精影响大脑,使之失去正常工作能力,无法控制机体活动,大脑完全受损,即使还活着,也成为不能产生心理活动,无法控制机体的植物人. ,客观现实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没有人脑就没有心理活动,那么人脑会不会凭空产生心理呢没有人所生活的客观的现实作用,人脑本身是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人脑必须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才能实现反映的机能,产生心理.比如:印度的"狼孩"这一事例说明没有客观现实就不能产生心理活动,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是科学心理学最基本的观点.对旅游消费者来说,客观现实主要是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些东西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旅游消费者的感官,使之产生各种心理感受,进而形成旅游消费心理,产生旅游消费行为.因此,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旅游实践活动是旅游消费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人脑,有了客观现实并不意味着就能产生某种心理.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消费者不断接触客观现实(产品和服务),才能逐步认识客观现实(产品和服务),出现自己的心理感受,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所以旅游实践是认识,情感,个性品质等心理现象产生,形成,发展的基础.。

旅游消费心理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对现实的反映因个体的不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人在消费时,不同的人群对同一景观的心理反映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同一个景观的感受不同,如李白第一次清醒时去君山,描写君山"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赞美君山如画,第二次醉酒时去君山就有"铲除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心理感受。

(5),旅游消费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包括旅游消费者)既是一个自然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存在.这些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对人的心理的形成产生影响,制约着人的心理的形成。 3,激发旅游动机的主要措施。

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是要通过游览名胜古迹,田园风光,风土人情,古老建筑和享受优质报务来满足其身心的需要.人们能否得到这种满足,取决于旅游产品是否符合旅游者需要.只有当旅游产品具有能满足旅游者的某一需要时才会使需要转化成旅游动机.如构成旅游产品风景因素,人们常以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深形容大自然的魅力.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风景秀丽使人向往.峨眉山,西湖,富春江,桂林为何常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人,乃是峨眉之雄秀,西湖之娇秀,富春江之锦秀,桂林之奇秀.这些特征使人激动不已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形象说明了自然美景对人的行为的诱发力.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优质服务使新老顾客源源不断再三光顾这些都说明了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动机和行为的促进作用.任何一个旅游地在开发旅游产品时须突出自身的特色,否则无法吸引旅游者。

,提高旅游设施的供应能力.旅游设施的好坏多少也是人们的旅游需要能否转化为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为此,旅游设施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其次种类齐全.一定的数量和齐全的品类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保证.人们外出旅游,都希望得到他所希望的一切,如旅游设施数量有限,产品虽然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假如进不去,住不下,玩不开,走不动,则会让客人失望.如果旅游设施品类单一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客人的需要该旅游设施也不会对旅游动机起激励作用。 ,加强旅游企业的组织接待能力. 有一定数量的组织接待队伍(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相关从业人员) 接待队伍要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旅游接待机构要形成一个系统并与有关部门形成一个网络.达到不管旅游者何时来,到何处去,什么时间走都有单位,有人员安排他们的住宿,行,购游等活动,这样才会让客人感到方便. (4),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旅游宣传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认识旅游的价值,使他们消除顾虑,唤起欲望,激发动机.旅游宣传应遵循:异质性原则(当人受某种较强的刺激他习惯的认知系统会失去平衡其感受官会集中认识这些刺激从面在左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现象叫异质性.旅游宣传要增加强度,加大对比,利用移动,不断重复等手段.)形象性原则,独特性,针对性,动态性原则.旅游宣传的形式:刊登广告,散发印刷品,影视活动,派出宣传机构或小组,邀请旅游商和记者来访,参加博览会和展销会。 4,试论改变人们旅游态度的策略。

(1),更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形象.旅游产品和服务形象是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总体评价,是旅游产品的特征与服务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包括旅游吸引物,交通,接待,旅游从业人员的仪表仪容,语言等等.要改变旅游者的态度就必须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形象,首先改变功能产品的形象,使之成为能解决客人实际需要的产品,这是重新树立产品形象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改变服务形象.服务形象(包括仪表仪容,态度,技能,服务水平)给人心理满足,改变服务形象关键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这样使我国旅游产品和服务跟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2),改变知觉.改变知觉是指在原来知觉基础上改变成新的知觉,从而转变态度,促进新的行为.改变人们知觉的办法很多,常见的办法是原来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不变,另外赋予它一个新名称,或者赋予一个能使人引起联想的名称.促使人们把这种产品或服务看成是某种不同的或新的东西。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际的活动能削弱强硬的顽固的态度,实际活动之所以改变一个人态度,主要是实践能给人以相互了解,认识新的事物,吸收新的信息.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更是改变人们旅游消费态度的有效方法。

(4),输送新的知识和信息.这实际上是向旅游者宣传说服,让他们相信.这也是改变人们态度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我们在向旅游消费者输送新信息时要注意:1)实事求是.这样在企业和消费之间建立起信任感,否则让人失望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2)信息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客人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提供不同的信息.同时对同一国家,地区的旅游者的宣传也要有针对性,由于民族,宗教,性别,地理环境,年龄,习惯,文化,经济收入等到不同,所以,宣传也不同.3)逐步提出要求.宣传时要有计划,分阶段地提出要求。

(5),激发潜在旅游动机.企业要占领市场先机,必须引导消费,创造消费.这时旅游企业必须研究客人的潜在消费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客人的教育动机,健康动机,等等,这样引导他们消费。

5,试论"客人就是上帝"。

"客人就是上帝"是对客人的最高尊称,服务员要真正做到尊重上帝就必须对上帝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上帝总是对的"或者说"客人总是对的"这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作的判断,只是对旅游服务员对客服务提的要求."客人总是对的"常使某些服务员觉得不能接受,认为客人对也是对,不对也是对,服务员不对也不对,对也不对.当然如把"客人总是对的"这话当成是对客现存在的事实所作的判断,那就会怎么也想不通.必须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作的判断,只是对服务应如何对客服务提出的要求,只表示服务员对客人的尊重.这并不意味着"服务员总是错的",而是"在客人不对自己对"时,要求服务员把"对"让给客人.同时要求服务员不要说客人不对,也不要与客人争输赢. (2)上帝是平等的.每一位客人都是上帝的化身,不论他们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权力的大小,相貌的美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人格上,他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应一视同仁,他们的要求只要是对的,都应受到尊重.

(3)明确角色关系—正确理解客我之间的"平等"和"不平等".A "平等"的含义是"相互尊重"也就是客人和服务员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的不同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他们应得到尊重,客人不应看不起服务员,服务员也不能怠慢客人.B 但服务员不可能与客人平起平坐.因在服务过程中他们扮演了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客人有权利要求服务员为自己提供服务,而服务员有义务按照客人的要求为他提供服务,只要客人是正当的,合理的要求,服务员就不能拒绝.从这个意义上说客人与服务员不能平起平坐.C 同时也不能把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与人混为一谈.当人们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来往时往往不能平起平坐,显示出不平等,但这并不是说扮演角色的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是平等的.所以说服务员和客人之间他们在社会角色上是平等的,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应相互尊重。 6,试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1)管理者作风正派民主,办事公允.在群体中,管理者的思想,作风,个人品质对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大.一个管理者作风民主,办事公允,与群众关系融洽就能促成整个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与交往气氛.人际关系是在相互往来过程中形成的,交往的数量与质量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因此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利用组织的力量创造和谐的群体气氛,促成成员的相互交往.一方面要让成员了解组织目标,鼓励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组织任务,创造一种团结共事的气氛.另一方面,要加强成员间意见交流,增强相互了解,减少误会. (3)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组织措施.组织一定要根据需要设置机构,岗位,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协作关系(责,权,利明确)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机构重建,人浮于事,就会出现相互间扯皮,推诿,拆台等现象,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4)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注意相互作用的影响.一般来说,平行型交往双方都会愉快,愿继续交往;而交叉型交往会让交往双方不愉快,交往中断. 总之,要想与他人关系融洽,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让成人自我状态处于支配地位。 7,试论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实际上是追求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环境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它是领导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1),领导人的艺术:知人.善任:这主要指因事设人,量才任职,扬长避短.相互尊重职权.亲严疏宽. ,处理事的艺术:领导要做领导的工作,专心于正业,摆脱昨天,灵活有序处理政事正事—必办,急事—马上办,普通事—按通常程序办. (3),掌握时间的艺术:坚持能不办的坚决不办,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用更简便的方法就用简便的方法.这样才能节省时间,精力,产生高效率。

8试论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直线式组织: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实行的是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层层负责的原则,领导人直接领导分管各部门.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组织形式.它最大特点是机构简单,职权明确.但要求领导要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结构用于规模小,任务简单的企业或部门.其心理影响: A,易形成家长式的管理作风.B,易使员工产生自立危机(因人们的雇用心理和局外心理强,缺乏主人翁意识). C,易造成员工间的疏远感(组织中基本无横向联系,缺乏互助气氛). 职能式组织: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复杂变化的产物,是领导者将全部管理按性质分成若干专业部门,每一部门选用有业务专长的人来负责工作.优点是分职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横向联系.缺点是多头领导,下级无所适从.其心理影响是:A,易形成强调专业分工,规程计划的管理作风. B,员工易产生轻视权威的心理. (3)直线职能式组织:这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与直线式不同的是增加了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是领导的参谋,对下级工作作指导,但不能指挥,命令.其心理影响是:A,易形成注重论证研究,讲究稳妥的管理作风. B,员工易形成安于现状的心理(由于领导作风稳健,管理规程严密,责任划分明确,工作要求规范,员工只要按要求工作就行,所以员工易形成不思进取,保守,满足现状的心理。

9,论述旅游企业对员工激励的主要措施。

,了解职工的需要.没有内在需要,外部刺激难起作用. ,掌握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 ,适当设置目标.具体地说:1)目标与职工的切身需求相关联.个体,集体利益保持一致.2)目标有实现和获得奖赏的可能性.3)目标实现后的奖赏方式.4)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积极推广"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的劳动组织办法.横向扩大工作种类,工作范围.纵向推广工作的深度.使其感受到变化,新鲜,这样才能保持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 ,做出成绩后有信息及时反馈.管理者要及时对工作成绩进行认定和评价,这能让员工看到工作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成就感和信心,更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6),因人而异的激励措施:一般来说,对低层次需求的职工,多用物质刺激才能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高层次需求的职工最好的办法是提供能满足其成就和提高能力的机会.对一般员工只要向他们提供物质及社会满足来激励就能达到效果.同时也必须因人而异。 七,案例分析题

1,一位客人来到总台,在办理入住手续时向服务员提出房价七折的要求.按酒店规定,只向住店六次以上的常客提供七折优惠.这位客人声称自己也曾多次住店,服务员马上在电脑上查找核对,结果没有发现这位客人的名字,当服务员把调查结果当众说出时,这位客人顿时恼怒起来.此时正值入住登记高峰期,由于他的恼怒,叫喊,引来了许多不明事由好奇的目光. 问题:(1),服务员应如何处理类似事件 (2),处理类似事件应特注意什么问题

2,小王是X酒店销售人员,工作勤勤恳恳,对客人的服务也很周到,为酒店争取了不少客户.然而,让小王不解的是,他所争取的客户价格较低.在小王进行推销时,对方往往会提出不可能支付这个房价;或者对方提出因为是老关系,希望能给多的优惠;否则会选择别的酒店,这时小王总是会答应对方的要求,向对方作出让步.这样与其他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相比,小王给予客户的价位通常降低20%,从而造增人多而收入少的现象.而且由于小王给许多客人低价,还影响到其他客人相互比较,而抱怨公司不公平,有的人说公司"对报价那么高,但实际收费却如此低,是不是也宰客了 "酒店内部也抱怨"忙了半天,没带来什么效益."员工讽刺"销售部没什么本事,只会打折."对此小王十分苦恼,他希望能尽快改变这一状况. 问题: 小王在销售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处理类件时要按以下几点进行: 总台服务人员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示前台经理,不宜当众揭穿客人的谎言,避免客人当众难堪,恼怒. 由前厅经理或前厅管理人员,将事离现场,或请客人到茶座,吧小坐. 先听取客人的意见,然后再做细致耐心的工作. 坚持酒规定的七折优惠条件,但对这位客人也享受优惠的心情,也表示理解和同情. 在酒店内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对这位客人给予适当照顾和帮助. (6)对客人能够理解,支持酒店的规章制度,表示诚挚的谢意。

总台服务人员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凡是通电脑核查,显示的结果不要张扬,特别是对于不符合优惠条件的客人,要由专人个别处理,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他应如何提高自己的销售技能。

答:小王在销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了解客人的真正需求,认为打折便能让客人满意.二是对于在销售过程中客人提出的异议,未能采用恰当的推销技巧来应付,使客人和销售人员之间的关系总是"赢—输"而不是双赢关系. 作为小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自己的销售技能:一是上门进行销售前,要尽可能去收集信息,帮助自己了解客人的需求及其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争取销售时的主动性.二是客提出异议,特别是价格高问题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完全是价格因素.三是要灵活对付客人的异议,运灵活多样的诱导策略。

3,某饭店是一家接待商务客人的饭店,管理很严格.总台主管小王和其他两位服务员值班,11时进来了两位客人,小王很礼貌地招呼客人,并热情地向客人介绍饭店的客房.听了小王的介绍,客人对饭店的客房非常满意,同时,他们告诉小王,由于他们是商务客人,公司对他们出差住房的报批价格有规定,希望能给予他们房价的七折优惠.但是饭店规定总服务台主管只能有房价八折的权限,况且部门经理早已下班回家,小王想是否多销售两间客房对自己也没多大关系,还是非常礼貌地拒绝了两位客人的要求.最后两位客人不得不失望地离开了这家饭店. 问题: (1)造成这客人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客人不满离开的主要原因是:1)总台主管在没有相应的折扣权限来满足客人要求的情况下,应及时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汇报,求得帮助.2)员工的服务意识有问题,未能设法留住客人,增加饭店的销售.3)授权不足. 饭店从这件事情中应及时调整哪些制度?

饭店应调整以下制度:扩大对前台基层管理人员的授权,使前台基层管理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有相应的权限来满足客人的一些特殊要求.这样既能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又能多留住一些客人.在授权时要对下属进行相应的培训,建立有关监督考核机制和使用操作程序,使授权管理得到控制.此外还应建立有关激励机制,奖惩办法,增加饭店销售工作的干劲.

4,下午5时许,中班服务员亚玲正在搞公共区域卫生,突然看见420房的客人探出头来,东瞧瞧西望望.细心的亚玲马上意识到客人在找服务员,她立即过去有礼貌地向他问好:"下午好,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你们酒店是怎么搞的,天气这么冷,连空调都没开,是不是空调坏了 "客人带着埋怨的口气对亚玲说."我可以进房间检查一下吗 "亚玲面带微笑地说."嗯."她随着客人进了房间,看到空调的开关到"OFF"状态,连忙对客人说:"对不起,先生.未能详尽介绍房间内设备的使用方法是我们工作未作好,请原谅."边说边打开空调至"1"档,这时徐徐暖风飘出来.客人感觉到有了暖气,连说谢谢! 问题: 请你对亚玲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由于酒店所接待的客人来自不同的阶层,有来同的素质和身份,个别客人对我们房间设备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因面误认为是酒店的设备出了问题.像这样的投诉事件也比较常见,所以我们服务员在发现此类情况时,不能直截了当地对客人说"你不会用,我来教你."这样会使客人感到有失面子而觉得难堪.本案例中的亚玲遵循"宾客至上"的原则,并在语言技巧民使用得非常恰当,在无形中将"对"让给了客人,让客人感到台阶可下.另外亚玲还做到了服务在客人开口之前,有较强的超前服务意识.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5,一位很有身份的西欧女士来华访问,下榻于北方一家豪华大酒店.酒店以VIP(重要客人)的规格隆重接待.这位女士很满意.陪同入房的总经理见西欧女士兴致很高,为了表达酒店对她的心意,主动提出送她一件中国旗袍,她欣然同意,并随即让酒店裁缝量了尺寸.总经理很高兴能送给尊敬的西欧女士这样一份有意义的礼品. 几天后,总经理将做好的鲜艳,漂亮的丝绸旗袍送来时,不料这位洋女士却面露愠色,勉强收下.几天后女士离店了,她把这件珍贵的旗袍当作垃圾扔在酒店客房的角落里.总经理大惑不解,经多方打听,才了解到客人在酒店餐厅里看见女服务员多穿旗袍,而在市区大街小巷,时髦女士却无一人穿旗袍,因此她误认为那是侍女特定的服装款式,故生怒气,将旗袍丢弃.总经理听说后啼笑皆非,为自己当初想出这么一个"高明"点子懊悔不已. 问题:请你评析是那个洋女士不讲情理,还是酒店不对?

酒店总经理出于对贵宾的一片真诚和尊敬,主动给西欧女士赠送漂亮的中国旗袍,却引起客人的强烈不满. 酒店总经理失误的根源在于没有完全站在客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既然本酒店的餐厅服务员多穿旗袍,而且街上身穿旗袍的女士确实难以看到,那么送旗袍给贵宾岂不有对贵宾不敬之嫌吗虽然酒店送旗袍的本意并非如此,但产生这样的效果则是难以避免的.

上一篇:团支部学期计划小学下一篇:投资后评价工作要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