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推进教育改革

2022-10-26

第一篇:初中学校推进教育改革

祁仪乡初中学校课改推进工作汇报

市县提出高效课堂年创建活动以后,我乡结合乡情校情,积极投入到“学探测”三步六环课改模式教学之中,现将本学期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一、二初中都成立了以各校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建有课改教师量化标准,校领导率先垂范讲课、听课、评课,走在课改一线。像一初中业务校长曲永峰,每期听课达50节以上,并带头讲课,多次获市县优质课赛讲奖励。另外,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工作,投入经费,支持教师培训,多次让业务领导、骨干教师走出去学习,并多次邀请县乡教研领导到校指导模式教学课改工作,特别是一初中校长齐中省,每年给教师补500元电脑上网费,支持教师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查阅教学相关资料,丰富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堂模式教学改革

两所初中分别以课改推进为契机,分别制定有相关讲、评及赛课制度,在学习《课改导航》、《走进高效课堂》的基础上,进行了校内展示、达标、过关等一系列活动,“学探测”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已植稳于教师心中,每校都成立有课改领导小组,每学期评有课改标兵并与教师绩效、评优、晋级挂钩。

三、定期开展课标解读活动

两初中分别由业务领导主抓,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究课标,研究教材,进行课标解读,并组织有课标解读比赛,通过相关活动开展,各位教师更能精准把握课标和教材,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四、把校本教研和课改专项教研常态化

两初中在落实校本教研、科三兴校的同时,把模式教学课改专题教研制度化,采用大小教研相间的方法进行专题教研,诸如:小组划分、课堂各环节的设计、不同课型的设计等都在此项教研中得到解决,为“学探测”模式教学的稳步掌握及提高打下了基础。

总之,两初中积极落实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以校本教研为支撑,以课改推进为抓手,领导与教师同心同德,校园和谐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呈献出欣欣向前的课改前学。

第二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初中生物课程改革

魏茂玲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北京市东城区南竹杆胡同81号

100010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作者在生物课堂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实践为例,探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进程中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活化”了教材,给当今的教学体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初中生物课堂焕发了新的光彩。同时也就信息技术的局限性指出了生物教师课堂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生物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自主学习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初中生物内容以人和生物圈为中心,内容涵盖了宏观和微观上的生物学知识。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许多宏观的生态、微观的结构和功能都不能直接看到,宏观的生物种类及生物学现象内容多、微观的生物结构又太抽象,学生很难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协同观察一种事物或现象,更不容易得到的比较完整、深刻、本质的观察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能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若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确实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生物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自制课件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以往这些资料及信息源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渠道获得,这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发达而便利的网络资源,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灵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从纷繁复杂的资料中选取典型有代表性的,使学生在领略生物的多样、生物的奇妙、生物的微观结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引入环节中,在八下《健康地生活》一章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选用歌曲《健康歌》引入健康地生活,给出健康的定义。引导学生分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方面的良好状态之间的关系,找出身体健康是基础。通过调查结果的展示,归类,关注传染病。这样引入,自然流畅,层次清晰,简练而又不失生动。如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中,以《生物万象》的视频引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较强演示力与感染力,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感慨于各种生物景象的同时,教师自然引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教学变得自然、柔和、流畅,提高课堂效率。

二、视频资源突破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生命是运动的,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都是运动的,通常的教学手段无法实现向学生展示交互性的动态过程;生物有200多万种,每一种又有许多个体,每一个个体又有许多结构和生理特征,生物现象更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利用信息技术于生物学科中,则能在瞬息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例如:热带雨林的丰富资源、海底世界的奇妙、南极北极的生物、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等等,这一切,在此之前学生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到,也难以想象。而现在通过精美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的精彩,掌握自然科学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细胞分裂的三维动态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全过程等,这种动感化表现手段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优化了教学过程。

笔者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教学实践中,使用了三次视频资料。第一次,截取了不同鸟的滑行、翱翔、起飞、觅食、逃避敌害等片断整合成2分钟左右的视频,从几种鸟的生活中去想象现存的9000种左右的鸟,带领学生在欣赏鸟的美丽与在有飞行之时,引导学生思考鸟类飞行的意义;鸟的身体呈现流线型,介绍完流线型的概念后,学生很自然的会想到这种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航海等领域的体型有利于减小阻力,但是流线型到底在减小阻力方面有多大的好处,学生很难通过实验检测出来,于是选取了第二段一段视频资料,其中拍摄了鸮俯冲至水面,从水中捉到大鱼后费力的拍打翅膀,可依然飞得极其困难。于是鸮用爪改变了鱼的体位,调整鱼的流线型身体与鸮的流线型身体同在一个方向上,鸮的飞行变得轻松多了,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这种体型在减小鸟类飞行中的重要意义;双重呼吸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肉眼无法观察,通过挂图和语言描述,往往使学生难以理解或者片面理解,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模拟显示放大内部结构,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无限地拓宽时间、空间领域,实现微观的东西宏观化,在带给学生生动形象、强悍的感染力的同时,成功突破了本次教学的重难点。

其实,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演示更能带动其他同学。有些探究活动需要提前准备,有些实验可以提前安排兴趣小组的部分学生先做。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从已有的教学资源库中选取视频片断,还亲自拍摄学生的活动过程。比如,录制学生制作孢子印的过程,课堂上讲述真菌的繁殖;录制学生商讨探究方案的过程,课堂上作为学生汇报的资料;录制学生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课堂上让学生挑毛病,加以纠正等等。恰当的使用这些资源,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物投影演示实验,分层指导学生学习

生物学科内容本身丰富多彩,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认知上有了差异,如果利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语言“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很难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而多媒体演示的声、光、电、影则可以充分地做到这一点, 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

在学习显微镜一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显微投影演示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给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正面的引导。在讲授鸟的骨骼特点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鸡翅的长骨。黑板出示鸟的长骨模型图,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对照图找出相应的骨的结构并总结鸟的长骨的特点,但是班里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不会利用挂图观察。掰开长骨后,放在实物投影仪上,用解剖针指示观察的部位,在演示的同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归纳出鸟类长骨的特点。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分层教学,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得到帮助,不致越来越差,失去信心,原本的长处也可以得到发挥。这种分层教学方式也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力得到满足和培养,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

四、网络知识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的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在实践中内化其主要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节教学设计中,我布置学生制作肺的模型;在“空中飞行的鸟”一节教学实践中,我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机翼的形状,关注机翼的断面结构,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出机翼模型。学生们非常认真,他们除了关注到肺的形态和结构、机翼的流线型外,还关注到机翼末端的上翘结构等等。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他们借助网络资源寻求答案。课堂上我们展示了学生了作品,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流线型除了减少飞行的阻力,在飞行中还有什么优势?学生从查阅的资料中认识到,机翼上、下两侧的强弱气流还可以为提供飞机向上的升力,扩充了教学的知识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五、创设“自主探究” 教学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任务的驱使下,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它强调个人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教师按教材知识内容建立学习框架和程序,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在校园网、局域网或教师主页上搜索,查询、归纳、整理信息源和理顺知识及关系,再通过小组之间开展协作式学习、讨论,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学首先要求老师具有很好的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素养,对所教学科在资源库和网上的相关内容相当熟识,并在上课前把该节课需查询内容的网址清单列出给学生,减少学生上网盲目查询以致无效消耗的时间,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素养、上网能力和组织纪律。

我校学生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爱动脑思考。在肺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给出的任务菜单,依次查找资料学习肺的形态结构,肺的功能特点,然后小组内沟通交流、讨论出模型制作的标准,接着寻找身边的废旧材料,完成制作。制作后检验模型的功能,如果发现肺模型不能演示吸气与呼气过程,则再次查找资料并改进模型。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课的教学中,在第一课时运用演示课件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植被的基础知识后,第二课时则运用自主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讨论,一节课后大多数中上层生能基本完成上述要求。

此外,每节课都安排学生的生物小演讲。学期初就给学生布置了任务,随着教学的进度,每节课安排一名学生就相关的生物学内容进行五分钟的演讲,内容涉及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物学技术等。几年的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及计算机,制作出精致的演示文稿,并自如地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生物学情趣、学科素养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此项活动已经在我校的生物学课堂广泛使用,成为我校生物学科的一大特色。

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这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可能。但是信息技术的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后,播放次序相对固定,但是课堂是灵活的,可能有很多突发情况,教师要灵活处理。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课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支配着行动,课程整合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有远大的目光,能根据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确定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观念上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思想,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摆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注意适时、适量,并非每堂课强求整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率。有的教师将整节教学内容都放在了PPT中,包括板书内容。学生急于抄写笔记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更不能主动的从众多资料中抽提出本节的重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本节课的课件中,我只选用了典型的几张图片,它的使用与出现适时又恰到好处,提高了课堂效率。 3.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媒体。教师要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计算机进行办公、检索资料、统计分析,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并能制作简单的课件。为了能给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能够确定学习某种知识所需要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师要掌握使用最常见、最基本的操作等。笔者也曾经听过一节课,授课教师借用了别人的课件,上课过程中又不能熟练使用,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4.课件的简洁与高效。网络信息量庞大,备课资料丰富,图片与视频资料比比皆是,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筛选能力。比如鸟的图片非常多,教师没有必要整堂课都在展示不同的鸟的图片,而是挑选出不同运动状态、不同生活环境的鸟,提供学生感官刺激的同时又为学生留下了自我学习的空间。

3.面向全体学生。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互交性和互动性,为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容易忽略个别学生,教师应充分面向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互动式,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导拔和鼓励,形成以学生探讨为主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行为。

4.强化管理。网络信息量庞大,会存在一些伪科学的、不健康的、有害的信息,青少年容易造成身心危害,教师不仅要严格管理,还有具备迅速、正确地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还要注重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其主题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为代价,而是应该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合理、高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实践证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大大推动了初中生物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兰宏生.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12.(4) 2 钟启泉. 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3 刘志伟. 中学生物教学,2003.3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教师用书

5.冯雪晖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2006年台州市教研室规划课题《生物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材料

第三篇:求真务实锐意创新 稳妥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实验

求真务实锐意创新

稳妥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实验

河西区教育局局长胡英江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市教委搭设这样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给予我区与各兄弟区县同仁学习交流课改经验、互促提高的机会。现将我区初中推进实施课程改革方面的做法与思考,向大家汇报交流。

自2005年秋实施初中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的部署,结合区域实际,我区提出“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大力宣传,正确导向;抓住关键,强化培训;制度管理,提升质量;广泛研究,扎实推进”的课改工作思路,以科学的精神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实验,落实实验工作目标。

一、精心准备,稳步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实验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区、局、校三层课改领导小组,负责课程改革的统筹规划、组织推动及具体实施。同时,聘请国内课程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校长、骨干教师组成课程改革实验专家组,对课程改革工作进行指导。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课改提供制度保障。制定了《河西区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并出台了关于校本教研、课堂教学评价、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系列相关配套文件,促进了课程改革有效有序地展开。

3.扎实搞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是新课程实验中的关键环节,为加强课改师资培训,我们采取全员培训、跟进培训、专家讲座、学访交流等四种主要培训形式,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开拓眼界视野,促进课改实施。

二、锐意创新,扎实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实验

1.探索校本教研模式,构建新型教研文化。一方面,建立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区级以中教科、教研室和科研室为中心,规划全区校本教研的整体发展,总结、提炼、推广各校校本教研的经验;片级以全区3个教研协作组为中心定期开展活动,并做到一片学习、多片共享,一片研究、多片受益;校级教研则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主。另一方面,构建“教学、教研、科研三维联动”的校本教研模式。以课改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通过课例研讨、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多种形式,三级教研网络共同联动、解决问题。新型的教研文化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剂。

2.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对于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现代课程体系的难点。为此,我区发挥区域人才和社会资源的优势,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多所学校发展校本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实验中学采取微型课结构的“课程超市”模式为学生提供近百门校本课程;四中建立“共享社区”,与驻区高校天津歌舞团、科技馆等10个部门合作开设30门校本课程,并实行走班制。

3.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课改之初,我们着手规划了河西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框架,并选择区内6所学校试点,召开学校现场会在区域间、校际间交流经验;制定《河西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丰富评价内容,增加评价依据,在市

相关评价细则基础上,添加30个具体考评点;立项市级课题“中学生综合素质质性评价的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评价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4.以教学节为载体,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自2004年起,我区以校本教研、创建学校特色、探索评价改革等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五届教学节,开展系列活动,集思广益、商榷研讨、共同解决课改中的问题,已成为我区教育活动的品牌。编辑出版的《三维联动,诠释新教研》等四本文集,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又成为课改实践研究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展示载体。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改的实施。

5.加强督导评估,促进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全面评估,把课改成效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我区校长三年任期目标。同时,开展课改相关专项督导评估。如:在区学校现代化建设先进校评估中,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发利用和扩展课程资源、校本教研等内容纳入评估条件,采取政府专家和社会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估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三、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全区先后开展了新课程教学观摩周、优秀课评比、教育叙事征文等活动,制定并出台了《河西区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中学各学科《课堂评价标准》。各校纷纷聚焦课堂,探索符合新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如:海河中学提出“课前预设、课堂实践、课后研讨”模式;新华中学实施“导学案”等,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推进课改策略研究为重点,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

市级课题93项,区级立项课题114项。这些课题促进了理论研究与课改实践的密切结合,使教育科研更好地服务和指导课改工作。

聚焦课堂,优化教学过程,促进了全区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2005年我区第十届双优课评比中,全区共有1800余节课参评,获奖优秀课达300余节。2007年市双优课评比中,我区14节课获一等奖。近三年,我区教师在全国性教学大赛中,15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学生中考及学业水平考查成绩优秀。

四、几点思考

回顾三年多的初中课程改革实验历程,在感受课改给我区的教育教学带来鲜活生命力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课程提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把“过程”直接纳入目标,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但目前教师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培训,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成长起来。

2.初中进入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仍存在“浅表化”现象,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展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存在。

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势必要与各种问题不期而遇,但往往一带而过,失去提升教学水平的最佳时期。为此,我们要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主动出击,变遭遇问题为寻找问题,并用理性的分析、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问题,使教师在思考研究、实践中与课改共成长。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提高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深化课改实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我们在路上。

第四篇:实施阳光教育 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时间:2012-11-29 10:35来源:未知 作者:lszx 点击:

——李市镇教育总支推进普惠性、公平性教育

实施方略 510 次

创建和风丽日的阳光校园,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把教育还给孩子,让教育更好地适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教育中找到快乐,得到温馨,感受幸福,让教育的阳光洒向李市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普照每一个孩子!

(一)实施背景

1.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努力下,李市教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并保持着良好而发展态势。同时,各校的办学特色日趋凸显,“阳光教育”吸引了李市人民的眼球,“阳光教育”成了全镇教师的追求与理想。

2.时代呼唤阳光教育。当前素质教育还有真空地带,学生中有学习困难的人数还较多,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教学硬件落后,教师浮躁情绪上升,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育的灰色地带仍然存在,师生关系不民主、不和谐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积极体验,自我教育,互励互促的思想教育还比较薄弱。

3.在新课改理念日益成为主流教育理念的氛围下,有些学校的改革步伐不大,学校缺乏新理论支持和新的教育实践探索,学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学校管理方法和措施落后,学校管理没有生气和灵气,健康循环发展的体制不健全,家长和教师对学校管理还有不满之处。

(二)理论依据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 我国古代的“和、合”教育,“天人和谐”的哲学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法国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的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号召“回归自然”的教育观点等。

3.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承传文明,开发潜能,提升人性,增进人改善自身生命环境的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化、个性化和主体化,即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成为大写的人,这是教育永恒的使命。因此,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提升人的理性,即全面提升人的深层的智慧。

4.阳光教育理念

(1)教育是阳光的事业。教育培育人才,传承文明,提升人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崇高事业。

(2)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阳光教育要发扬阳光无私奉献、公平公正、博大无私、普照大地的大爱和永恒精神,以阳光般的情怀塑造阳光新人。

(3)阳光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教育是具有生命的事业,它源于人类生命发展的需要,它不可能离开生命而存在;因此,教育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张扬生命。阳光的教育让生命在阳光的普照之下更加和谐,更加灵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4)阳光教育是自我实现的教育。阳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阳光教育注重心灵的和谐和沟通,它触及生命,充盈精神,建构人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相生相助的生命结合体,教育者是发光体,受教育者同样是发光体,交互生辉,共同生长,此乃真正的“教学相长”。

阳光教育倡导: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在阳光教育者的引导下使每位学生成长成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品德优良,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共享教育阳光,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阳光事业。

三、实施思路

科学地把握阳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在学校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素养。着力从学校环境、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团队建设研究等几方面进行阳光化的探索与研究,用时代精神烛照教育,为孩子的生命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力争将学校建设成充满阳光气息的乐园。

四、实施目标

1、实施阳光教育,促进教育均衡。

以党的十八大有关教育的论述为指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实施阳光教育,引领教育新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公平公正、温馨关爱、乐于奉献、正大永恒的阳光教育思想,并确立阳光教育:公平性、均衡性、发展性、关爱性的四大特性。积极探索阳光教育理念、构建阳光教学体系、德育体系、服务体系。打造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模式,重视阳光教师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积极推广阳光家庭教育理念,让家校合一,为李市教育均衡发展作贡献。

2、奍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阳光教育倡导“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使教师“阳光”,给学生“阳光”,让管理“阳光”,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基于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培养让教师修炼阳光心态,让教师养大气、怀大爱、育大智,成就阳光事业,享受教育人生。

养大气是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使他们能守得住信念、耐得住寂寞、拒得了诱惑、沉得下身子。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已化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怀大爱就是要加强教师的师德休养坚守公平、温暖、帮扶的原则,用爱滋润学生每一点成长。育大智就是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大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力度,走出目前的教育困境。

3、实施阳光行动,培养阳光少年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充分发展学生的优点,努力弥补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阳光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

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阳光的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在关注情感教学的同时,都把对学生阳光心态、阳光健康情感、人格的培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采取多样行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快乐的主人。在德智互动中去唤醒学生心灵,激活生命力量。

4、实施阳光管理,构建和谐家校。

实行阳光教育,要营造 “阳光环境”,健全“阳光制度” ,实施“阳光管理”,构建“阳光家校”。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和服务体系;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进行强大的家校教育合力。

5. 实施阳光教育,打造教育强镇。

倡导阳光教育,倾诉阳光心语,塑造阳光少年,打造阳光教育品牌。用理想的教育去实现教育的理想,用思想引领教育,以理念主导行动,通过深入实践、探索,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努力把我镇打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个性鲜明的示范性阳光教育,构建具有我镇自身特色的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策略,为我镇基础教育均衡教育搭桥铺路,探索经验!

四、实施策略

实施理念——阳光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为全面实施阳光教育,必须明确理念,整合理念,提升理念,以理念指导阳光教育实践。根据我镇实际,我们提出了以下理念:

“阳光教育”是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的,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让每个孩子走进阳光的教育;是充满尊重、充满理解、充满赏识、充满激励的教育;是倡导教师顺从天性、承认差异、追求阳光、宽容失败的教育;是引导学生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的教育。牢固确立“全心享受阳光教育,为人生奠基”的理念,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

深入开展阳光教育活动,营造阳光环境,实施阳光管理,创设阳光课程,培养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打造阳光文化,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让每个生命得到阳光般的关怀,在阳光般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实施方略——阳光团队,让阳光教育魅力无限

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注重发挥团队优势,在工作中“淡化小我,追求大我”。

阳光干部团队:各校要首先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在班子成员中大力倡导“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打造“阳光班子”,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其次,从成立师生智囊团入手,凸显阳光教育的凝聚力,力求形成一支懂管理、有成效、勤钻研、会创新的学校管理队伍。

阳光班主任团队:要富有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要心胸宽广,像母亲宽容般的去包容学生;要为人师表,从自身良好举止去影响学生,以人格魅力塑学生健全人格。

阳光教师团队:要热爱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以高尚的人格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阳光般的心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阳光后勤团队:要树立“教育即服务”的理念,践行“师生同吃一锅菜”的刚性原则,推动后勤阳光管理,倡导在点滴细微中务求高效管理。

在阳光团队建设中,全体教师要认真落实日常工作“八字方针”:用心、主动、创新、和谐。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具有的“四种气魄”;从我做起的勇气;助人成功的大气;敢于争先的锐气;善于沟通的灵气。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课堂,走进办公室,走进寝室,掌握一手资料,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亮点在一线发掘。

实施基础——阳光德育,让德育更阳光更灿烂。

阳光校园是全面的舞台,更是阳光教育魅力的最好展示。阳光德育致力于还原德育本色,致力于回归人本,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确立德育作为育人的战略地位,确定与时代相适应的规范,确立言传身教,知形合一的道德规范。

精心构建高品位、深内涵,有特色的校园,为阳光德育奠基。通过“感恩大环境”活动,使感恩教育成为促进全校阳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建立展板、知识轩、感恩角、橱窗等,创建校园感恩环境;开展感恩文化的主题活动,征文活动,形成感恩常规化。做到“三结合”,即日常感恩和节日感恩的相结合、感恩教师与感恩同学相结合、感恩学校与回报社会相结合。

大力开展阳光微笑活动,为阳光德育护航。展示师生的阳光精神面貌,提高幸福指数。倡导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上微笑示人,以礼待人,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形成“全校互动,人人参与,上下齐动”的良好局面。全体师生每一天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校园,用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亲切的问候开始温馨快乐的一天,用一声诚恳的道歉化解工作学习中的矛盾,用一声真心的致谢表达得到帮助、赞扬的感恩。

全力抓好阳光课间,为阳光德育扬帆。是快乐的课间,是充满艺术与灵性的课间。“课间一支舞,课前一支歌”。选择健康向上、琅琅上口的阳光校园歌曲,利用课前十分钟,集中、班会,升旗的时间唱响校园,在歌声中陶冶情操,养成阳光性格。

开展“阳光在大地”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举办运动会、远足,越野长跑等活动,丰富阳光课堂。

实施重点——阳光教学,让课堂教学自主、愉悦、高效优质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阳光教学是实践阳光教育的主阵地。要抓住课改,课改是教育生产力;要抓住教师,教师是课改的推动力;要抓住学生,学生是课改的受益者。积极培育“开放、创新、特色”的阳光课程文化,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阳光课堂。阳光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让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心底,做到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阳光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的乐园,互动生成的乐园,情感体验的乐园。阳光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搭建学生主动发展的舞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统一。

1. 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督促,不断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力争在三年内,各科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2. 建立大课程的观念,在实践中学习。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推进“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文艺特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兼职教师开展好心理辅导及咨询工作,努力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确保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良好。

(2)课程并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室,还包括课堂以外的延伸,生活中的学习,生活中的陶冶。建立和完善社团活动,不断扩大孩子的参与面,提升教育效果。各学科开展的活动,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启迪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3)形成科学可行的校本实施策略,课程特色鲜明,课程活动丰富,课程效果明显,形成课程文化品牌。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建设高效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打造高效率的智慧课堂,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研活动课题化建设,认真提炼课堂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完善学校现有的科研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的全程监控,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

阳光教师。努力培养一支“严谨、高雅、进取”的阳光教师队伍。要用阳光般的微笑面对孩子;用阳光般的温暖面对同事;用阳光般的真诚面对家长;用阳光般的热情面对工作;用阳光般的平和面对人生。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最爱的教师。

倡导全体教师争做阳光教师,打造一支拥有“高尚的师德品质,优秀的人格修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教育技艺”的阳光教师队伍。阳光教师应该自信、快乐、健康地生活,拥有一颗阳光般的心灵。阳光教师应该在校园生活中创设积极交往、和谐合作的氛围,创设以爱心引路、童心激趣、诚心交往、慧心培智、拥有爱与责任的美好生活。注重强化情感体验,引导素质内化,促进教师心智发展,开展系列活动:一是每学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李市镇《师德规范“十不准”》。二是在教师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三是每3月和9月为师德建设月,组织教师开展师德主题活动。

加强“六项修炼”,争做身教模范。一是修炼上进的事业心,把职业修炼成一种习惯;二是修炼十大的爱心,爱家人、爱自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课堂;三是修炼的意志,要有吃苦精神,更要有坚持精神;四是修炼豁达的胸怀,学会宽容、感恩和尊重,把理解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五是修炼团结协作的能力,做到共同提高;六是修炼求真务实的态度,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实施保障——阳光家校,让家庭教育沐浴阳光

阳光家庭,是阳光学生和阳光学校之外的又一个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全面建立镇、校、班三级家长委员会,形成 “亲子+共享+参与+成长=阳光家庭”的阳光家校教育模式。倡导“学校和家长做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共享孩子成长阳光”的家校工作理念,立足“阳光文化建设”的平台,努力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着力发挥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快乐同享的工作合力,以“七色阳光七字文化——爱、健、和、思、恒、行、信” ,红色 阳光——爱;橙色阳光——健;黄色阳光——和;绿色阳光——思;青色阳光— —恒;蓝色阳光——行;紫色阳光——信为阳光家校工作措施;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培育孩子”这本美丽的童书,走出一

条家校 携手、共舞阳光、和谐共好的家校教育新路子。

红色阳光爱之曲——家长义工

积极拓宽开放办学的新思路,成立“家长义工进课堂”评选委员会,探索整合优秀的“家长义工”教育资源。由学校签发“家长义工”聘书,有计划地安排授课。充分体现 了“家校携手、共赢未来”的教育特色。“家长义工”走进课堂,让家长真实地体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加深了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绿色阳光思之曲——周末家庭读书

“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让家长们发挥榜样的力量,利用家校平台引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探索和实践,让“周末家庭读书”这座四通八达的读书彩虹桥,无声而又默契地联系着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父母与父母、父母与孩子,甚至孩子与孩子…… 青色阳光恒之曲——阳光家长飘流日记

各校要推行“阳光家长飘流记。其方法是每天由一位学生家长就自己教育子女的经验、做法和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以及对学校及教师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等写在日记本上,第二天由班主任阅后并作相应答复,然后“漂流”传递到另一位学生家 长手中,如此延续下去。家长漂流日记,一方面有助于家长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了解,促进他们以阳光的心态参与学校管理。

橙色阳光健之曲——阳光家长俱乐部

阳光家长俱乐部属家长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在校家长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 工作,由家长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主要任务是全方位走进学生生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奠基学生的阳光人生; 塑造阳光家长品质, 展现阳光家长风采。

蓝色阳光行之曲——阳光父母大讲堂

开设红红火火的“阳光父母大讲堂”。“阳光父母大讲堂”分为专家特邀课堂、校级讲堂、级部讲堂、个案讲堂三类,分别由校级家委会、级部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承担。在学校网站、班级博客上专题设立家长频道、家校连心桥等栏目,方便了家长即时学习和交流,实现了全程沟通、跟踪指导,实现沟通的无障碍。

黄色阳光和之曲—— “阳光家长”评选

各校要将家长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记录在案,制定“阳光家长”评比细则,每年都要评选“阳光家长”,通过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家长和学校心目中的阳光家长形成共识。阳光家长评选既引和改变着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促进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胸怀大爱做小事,心有责任做大事。这源于热情,更源于信仰;这是一种守护,更是一种创造。阳光路上,李市教育人虔诚地用整个心灵,追寻生命教育之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编织五光十色的花环,凝心聚力地打造和享受越来越幸福完整的阳光教育新生活。

第五篇: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策略

校长论坛

发言材料

关于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白山市逸夫特殊教育学校

卢东梅

(2015年4月10日)

如何有效达成教育局“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年”工作方案的总体目标,如何通过教学结构的调整,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融合教育。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充分论证,我认为有效策略之一就是要进行彻底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应立足学生实际,让生活走进特殊教育,探索分层分类的教育模式,让教育改变残疾孩子的生活,但课程改革不是孤立的,他要伴随整体的管理机制改革,才能落到实处。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各种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缩小聋生与普通学生的差距,补偿培智学生缺陷,为他们成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带好队伍——增强发展活力之基础

领导干部是改革发展的领导者、指挥者、推动者。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既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

导者、又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所以我们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增强学校发展的活力。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作为学校的领导集体要高度重视学习,自觉加强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应对危机之策,破解发展难题之举,推动改革创新之道。为此我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建设勤奋学习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要带头勤奋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特别是自己所分管工作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要加强修身养性,学会谦虚谨慎、容人容事、淡泊名利。二是建设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学校领导班子要采取更有效措施推进作风建设,大兴联系群众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之风,大兴勤政高效、敬业守责之风,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通过三项举措来落实:第一加强调研。深入课堂开展广泛调研,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把影响发展的情况搞清摸透,把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抓实。第二强化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在破解难题中比拼作风,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作风,带动整个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第三要狠抓落实。领导班子要带头坚持真抓实干,实行“执行校长”值周制,以督查倒逼落实,在抓落实上见分晓、比高低、论英雄。真抓实干,大兴敬业守责之风,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

落实。三是建设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要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自觉将开拓创新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要善于总结规律,善于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四是建设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切实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制度执行力,使制度真正发挥规范、约束作用。五是建设团结协作的干部队伍。一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今年制定出台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议事和决策程序,真正做到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二要正确处理分工和合作的关系。每位班子成员既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全局工作,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 三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四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重点要加强纪律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切实做到顾全大局、令行禁止。领导干部只有讲团结、讲协作,才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带领全校教师攻坚破难实现科学发展。

2010年以来,我校实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机制,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搭建了平台。根据学校实际工作需要,近期我们对中层干部进行重新调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在当时。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的活力在教师,教师的活力在师德。教师的劳动

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用生命传承生命。精心打造一支师品高、师风正、师纪严的教师队伍。要求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五种职业精神: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甘于奉献、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二、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发展之准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学校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1.每年都在修改完善《学校章程》《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促进了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有效机制的形成。

2.今年开始实行《执行校长值周督察制度》,督查组成员由副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群众投票选举有责任心科任教师组成。公平公正地对全校本周重点工作、纪律卫生评比、教师量化考核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察,周末由执行校长进行总结,公布检查结果。每周值周检查的结果将作为优秀班级评比、教师量化考核、教师评优晋级、班主任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

三、育人为本——健全学生人格之保障

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了“小步子,近目标”的德育工

作方针,制定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小而实,有层次的德育目标,实行“三化四达标五序列”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我们把“大目标”化为“小要求”,根据“班级管理考评细则”和“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细则”,明确提出要实现“三化”(校园绿化、教室美化、环境净化),“四达标”(管理达标、纪律达标、规范达标、卫生达标),并按“五序列”(课堂教学、常规德育、养成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来进行考核,坚持日检查、周公布、月小结、期表彰。正是这种“小要求”让学生感到自己时时在进步。

四、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之源泉

“思路就是出路,观念就是力量”。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摒弃旧思想,旧方法,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老师的头脑,用全新的“武器”装备老师的手脚。

1.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学习新的特殊教育理论,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课改、研讨、竞赛等活动,不断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教学名师脱颖而出。

3.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校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五、优化课程——学生学有所得之根本

我校的学生都在智力、语言、言语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所以在课程设臵上要各有侧重、因材施教。根据培智学校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校培智部课程设臵分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拟设臵六大板块即学前教育课程、基础性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特奥残运课程、康复训练课程、校本特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包括前期康复训练、集体生活适应、学校环境认知、简单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另外还要对学前教育对象进行智商测量,为下一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做好准备;基础性课程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7门学科;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对应实验方案中一般性课程的劳动技能部分,开设家政烹饪、十字绣、手工编织等课程,以满足学生与家长的不同需求;特奥残运课程主要来源实验方案中的运动与保健,围绕特奥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的相关项目来设臵课程,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项目来进行训练,达到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常锻炼,同时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创造参加特奥会、残运会等大型赛会的机会。我们曾培养出了全国残运会五项全能冠军谢斌、羽毛球双打冠军张明慧、轮滑冠军王浩宇等。2015年3月28日在俄罗斯

举办的第18届冬季听障奥运会上(30个国家参赛),我校输送的张孝坤同学奋勇夺得越野滑雪3*10公里男子接力铜牌,中国选手实现了冬季听障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宋宝宇同学代表中国国家队获得男子20公里双追逐比赛第十名的好成绩。校内开设田径、轮滑等训练课程;康复训练课程直接来源于选择性课程中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体能训练、沟通训练、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感统训练等;校本特色课程直接来源于选择性课程中的“艺术休闲”,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学会充实自己的生活,主要有舞蹈、手语歌、书法、鼓乐队、十字绣、珠编。

特殊教育学校和普校不一样,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统编教材,省内每个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样,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面临诸多困难。2005年我校率先在全省开展聋校教材改革,摒弃了86版的聋校教材,选用普小教材,但聋哑学生存在以下几点缺陷。一是由于学生没有语言基础,缺乏生活经验积累,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低、速度慢,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无法真正适应学生发展;二是普小语文教材中,缺少长短句训练部分,直接过渡到段、篇章、坡度大,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困难,影响语言的形成;三是在数学教学中,基础性练习题太少,不能适应学生巩固联系的需要。

针对上述情况,现正在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学校建立

课程开发和选修指导委员会,选派学校有资历的领导和教师担任,逐科目、逐单元的删减和增加一些内容,使教师用教科书活页化,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六、康复训练——学生健康发展之所需

康复训练课程设计基于帮助有康复特殊需求的学生接受一般性和专业性的康复训练,从而使其生理、心理功能得到康复、发展,潜能得到开发,为提高生活质量打下基础。具体采取以下方法:

(一)一般性康复训练与专业性康复训练相结合 一般性康复训练是根据智力落后儿童的康复需求,开设认知、沟通、体能、社会情绪训练课;专业性康复训练是由专业人员运用一些专业化的技术与仪器设备所进行的康复训练,有专门的训练室、技术与方法等。康复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康复对象主要针对于有特殊康复治疗需要的智力落后儿童,方法有物理治疗、职业治疗、音乐治疗、言语治疗、行为治疗等。

(二)多种训练形式相结合

是以个别训练为主,小组教学和集体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对学生全面地实施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也不太可能,原因是学生多、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因此,更现实地说,特教工作者应当在教学中融合个别化教学。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理解

为在集体教学中加进个别辅导,而是把个别化教学的理论思想、策略和方法融合到教学安臵当中。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是以班级为基础的动态灵活分组,只要证实学生有了进步和兴趣,就允许他们从一个小组转到另一个小组;二是跨班级的分组教学,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和个体需要重新组合,定期轮换;三是个别教学。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与训练。在接受有针对性的服务对象中包含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儿童等,其中接受的服务内容包括:沟通语言训练、认知思维训练、肢体康复训练、音乐治疗、物理治疗、游戏治疗、诗歌训练等;四是协同教学。由两个以上的教师以及教学助理人员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及执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由小组共同拟订教学计划,再由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最后再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实施教师间之交互评价。五是灵活调整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进度。个别化教学中,要考虑到每个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速度,教师可以不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来教学,学生的学习速度也因人而异。

七、科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之手段

教学常规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学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途径,它是创造正常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的最基本的保证,我校采取多项措施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随时督查。注重过程管理,教学领导和值周督察组执行校长每周及时检查反馈各项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以此来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是活动验收。一是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在教职工中开展朗读比赛、板书设计、教育叙事演讲、讲课说课比赛、手语比赛、两笔字达标验收等,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基本功。二是晒晒最优课。通过上传电子教案,筛选出比较有特色的课型,通过公开课与展示课的形式呈现,带动任课教师创先、争先。

三是能者为师。组织有专业特长的老师开发校本教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本地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提炼,为特殊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方案和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八、尊重差异——改革评价体系之关键

虽然我们的教育对象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存有缺陷,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平等的接纳。我觉得“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袋”“给孩子一个真诚地微笑”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承认差异,遵循差异,因材施教。特别是我们所面对的这些孩子有听障、智障、多动症、自闭症、多重残疾等,真

是一个学生一个样。承认他们存在的差异就要我们在教学中和生活中设定不同的目标,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指导,力求达到他们自身的“上限”,从而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我们还应该遵循激励的原则。我们的孩子由于身体的缺陷受人歧视,常常缺乏自信,甚至非常自卑。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爱,在这种爱的情感中逐步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和激励。我们说的“爱”不等于“迁就”。老师的爱,不完全等同母爱,他比母爱更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严格的。无论古今老师都是在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的养成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严格要求也就没有爱。

作为特教人,我们要抱着不断探索、永不满足的态度,在教学改革中重点研究如何弥补孩子的缺陷、实现个体最大程度的发展。努力做到关注特殊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特殊孩子的生命,张扬特殊孩子的个性,帮助他们从自卑、封闭、孤僻、多疑走向阳光、活泼、自信、勇敢,从社会的边缘人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研计划下一篇:初中学校运动会解说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