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2023-02-18

第一篇: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杨道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永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

公司,新疆 沙雅 842200)

摘要:从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楼地面、装修工程及屋面工程四个方面介绍了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质量通病,分析生产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观感和正常使用,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已引起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但至今未从根本上得到克服和治理。

很多工程质量通病都是一些细部做法,简单工序引起的,对建筑物的安全无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下面就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分项工程方面,详述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1.1地基与基础工程。

1.1.1基坑(槽)机械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后,按规定预留15~30cm人工挖掘修整土层,很多施工管理人员为了抢工期、赶进度或者随挖掘机清土的劳务工人图省事,直接要求挖掘机或者被雨水浸泡;基底修整平整后的原土打夯也是常被省略或遗忘的工序,这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应引起业主、监理、施工等各方的重视。

1.1.2基础和地下室墙体防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规范施工。如果设计无要求时,应用加水泥重量5%的防水剂的1:2水泥砂浆,抹至标高为-0.06m的墙基或地下室外墙的内侧立面上,其厚度不小于20mm,并压实抹平,喷水养护5~7d;严禁使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1.1.3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和有防水要求的构筑物(水池、油罐等),浇筑混凝土前支模时,如果采用对拉螺栓,应在螺栓中部焊止水片。拆模后割去此段螺栓,用防水砂浆封填,确保防水、抗渗效果。 1.2主体工程

1.2.1砼及砂浆不进行配合比设计,无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通知单,拌制是不严格执行重量计量,塌落度不按构件的具体使用条件及环境确定,砼离散型大。

1.2.2钢筋绑扎不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柱与楼板或次梁交接区箍筋不加密;楼板与悬挑结构建上层钢筋被踩踏,位置达不到要求等。 1.2.3梁柱交接处砼错台,柱子地面砼烂根。

1.2.4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法或加浆法,使其饱满,不得出现透亮,严禁用水充浆灌缝,也不得用缩口灰的办法代替清水墙的勾缝工序。

1.2.5加气砼砌块、砼小型空心块从生产出品到工地使用的时间(产品龄期)应超过28天。加气砼砌块应防止雨淋、砌筑是还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填充垟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垟砌筑完并至少7天后,再用实心粘土砖补砌挤紧。这些措施都是预防砌体产生裂缝的措施,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1.2.6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砖混结构的构造柱外侧砌体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7度及7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的构造柱处砖墙必须砌成先退后进的大马牙,砌完后要彻底清除构造柱内的杂物,方可支模、浇筑构造柱混凝土。

1.2.7轻质隔垟底部宜砌3~4层实心粘土砖,按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在厕所间厨房等经常用水的房间,其轻质隔墙下部从楼面浇筑结构层时要从上翻同上部墙体等厚度高度不小于120mm的砼墩,以确保踢脚线不空不裂、轻质墙本身不受潮。 1.3楼、地面及装饰工程

1.3.1楼地面及装饰工程阶段各类细部节点的预留洞,预埋件都是在主体施工阶段完成的,像楼梯栏杆、各种大型GRC外墙装饰构件,外墙玻璃幕垟等装饰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都必须通过览图纸,详细标准图集的节点做法,充分掌握在主体施工阶段要预留,预留的各种埋件和洞口。

1.3.2普通楼面提倡采用厚度不小于30mm的1:2水泥砂浆面层或C20细石混凝土随打随压光做法,在采用初凝前抹灰、终凝前压光。大面积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楼面必须在纵横方向留设分格缝,缝宽5~10mm,分格缝间距不大于6m,缝内嵌填密封材料,或用玻璃条等做分格条。

1.3.3装饰工程施工必须对主体工程进行结构验收,并认真解决有关问题。

装饰工程必须坚持先做样板间并经检查验收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室内抹灰前应认真清扫基层、贴饼、冲筋、分层施工,严禁一次成活;抹面时要时压光,严禁刷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的做法。 1.3.4 明踢脚线宜突出墙面5~8mm,高度为120~150mm要求高度、高度一致,采用不低于1:2.5水泥砂浆抹成;抹完24h后务必浇水养护5~7d。 1.4屋面工程

1.4.1屋面找平层必须用不低于1:3的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厚度不小于30mm,浇水养护3d以上。

1.4.2屋面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和转角处必须做成半径不小于100mm的圆弧形;分格缝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分格缝缝宽一般为20mm,兼作排气屋面的排气道时,缝宽为30~40mm;排气道应纵横贯通、无赌赛,排气孔以没36㎡设1个位宜,且必须安装固定,封闭严密,加盖风帽。

1.4.3细石混凝土刚性屋面防水层所用原材料及外加剂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防水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且必须配置Φb4@100~200的双向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方水层必须分格,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撑端、屋面转折点及突出屋面的结构交接处,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6m;分格缝应用放水油膏嵌填。

1.4.4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施工时各工序必须严格按施工规程进行。完成后方可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进行检查验收。如果发现有渗漏、积水和排水系统不通畅等现象,应立即补修或返工重做,绝不能敷衍了事。

2生产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

2.1无统一的施工工艺标准及施工技术标准

2.2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不严格,成品保护意识差。 2.3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乏质量意识。 2.4施工劳务人员参差不齐,技术操作水平有限。

2.5设计部门与施工企业之间配合不密切,设计中施工实施的条件、地理气候、技术标准及施工可行性考虑欠周到。 3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应采取的措施

3.1提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工程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首先要加强质量意识的教育,使提高工程质量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尤其关键工种的技术一定要配齐配好。 3.2开展创优质工程活动,把“创优、曾效”作为促进企业增强质量意识的推动力,提高企业整体的质量水平。

3.3施工企业建立奖罚制度,对一些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比较到位的人员及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施工企业一线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定期定时开展一些质量评比参观活动,只有将施工质量深入到管理层次中区,才是提高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的关键。 4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的施工难题,如何解决施工中质量通病的发生建筑企业也在不断探索中,进几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旧的质量通病得到了很好的质量与解决,但是新的质量通病也在不断出现,成为了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新课题,质量通病质量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1. 蜂窝、 (1)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

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 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2)预防措施:

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 应采取措施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 麻面 (1)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 模板湿润不够; 漏涂隔离剂。 (2)预防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 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3. 露筋 (1)产生原因: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 振捣不实。 (2)预防措施:

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 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4. 孔洞 (1)产生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2)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 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 5. 缝隙及夹渣 (1)产生原因: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2)预防措施:

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6. 缺棱掉角 (1)产生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 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2)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 搅拌时间要足够; 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7. 墙柱底部烂根 (1)产生原因: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

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2)预防措施: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 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 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8. 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1)产生原因:

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 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2)预防措施:

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9.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1)产生原因:

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

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2)预防措施: 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 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 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 混凝土达到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10. 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1)产生原因: 模板支撑不牢, 埋件固定措施不当, 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2)预防措施:

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

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

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 必要时二次浇筑。

11.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1)产生原因: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2)预防措施: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12.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1)产生原因:

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 放置钢筋骨架时冲力过大。 (2)预防措施:

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 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 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第三篇: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 工程事

故分析

简介: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关键字:施工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1. 蜂窝、(1)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2)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 应采取措施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2. 麻面(1)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2)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3. 露筋(1)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2)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h 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4. 孔洞(1)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2)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5. 缝隙及夹渣(1)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2)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6. 缺棱掉角(1)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2)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7. 墙柱底部烂根(1)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2)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 厚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8. 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1)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2)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9.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1)产生原因: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2)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10. 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1)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2)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11.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1)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2)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12. 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1)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放置钢筋骨架时冲力过大。(2)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钢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第四篇:外墙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室外工程中外墙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

一、各类面层存在空鼓、起壳和裂缝,块材切割破损,留缝不顺直,嵌缝

深浅不一,勾缝粗糙,表面污染。措施:

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

2、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4、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

5、分格条(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平整光洁(滑),棱角应整齐。

6、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mm。收头做法应一致。

7、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8、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9、饰面砖必须粘结牢固。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

10、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纹和缺陷。

11、饰面砖套割应吻合、边缘应整齐,墙裙等突出墙面厚度应一致。

12、饰面砖接缝应整直、光滑、填嵌应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阳台分格墙分层之间上下不垂直,墙面不成直角措施:

1、阳台分格墙(填充墙)砌筑前从上至下各层间应挂一根垂直线,从底层到顶层砌体应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

2、各层第一皮砌体砌筑时要用90°直角角尺校正,使分格墙与纵墙保持90°直角,不使墙面扭曲。

3、伸人砌体拉结筋的位置和长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砌体砌筑时应错缝搭砌正确,砌浆饱满度应达到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1-

5、砌体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三、阳台花瓶护栏及护手粗糙措施:

1、护栏和扶手的造型、尺寸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护栏和扶手与预埋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护栏高度、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4、护栏和护手接缝应严密吻合,表面应光滑洁净,色泽应一致,不得有歪斜、裂缝、变形和损坏。(要保护好半成品、成品)。

四、窗垛头两侧墙面不成直角,窗台坡度不一,窗台线两边进墙尺寸不

一、硅胶粗糙,窗污染措施:

1、窗垛头两侧墙面打底抄砂浆粉刷阳角搭尺设置好后还应用90*角尺检查纠正偏差,阳角的垂直和面的通角度进行双控制。

2、外窗盘(台、线)向窗洞两边伸击的长度应一致,宜等于窗盘(台)厚度,且应做成比窗盘面高10—15mm 的挡水凸肩。窗盘应粉出20mm以上的排水坡,并不得将抹灰粉到窗框下槛下口以上(俗称咬框子),必须从下口座进2—3mm,抽出20mm的圆弧。

3、窗框与墙体之间缝隙应采用闭孔弹性材料填嵌饱满,表面应采用密封胶封闭。密封胶应宽度一致顺直粘结牢固,表面光滑、无裂纹。

4、门窗表面应洁净、平整、光滑,大面无划痕、碰伤(做好成品保护和清洁工作)。

5、玻璃密封条与玻璃及玻璃槽口的接缝应平整,不得卷边,脱槽。排水孔应畅通。

五、雨蓬与门洞口两边不等(设计另有要求除外)

1、雨蓬在支模完成后应做好技术复合,雨蓬伸出门洞口两边的尺寸应 一致,在结构施工时把好关。

2、在对雨蓬装饰前伸出门洞尺寸再进行复合,如有偏差在装饰做底抄时应纠正。

六、外门扇与室内地坪之间缝隙,不符合标准规定措施:

无下框时门扇与地面间留缝普通外门4—7mm,高级外门5—6mm进行控制。如粗装饰交付,地面比设计楼地面标高落低的空隙,应采用与门扇宽度一致的木条子与门扇下边钉

-2- 牢处理,留缝应同上述同样控制。

七、雨蓬、阳台、空调风机搁板板底装饰阴角不顺直,管子与板底交接处不平整措施:

悬挑构件底面与主体结构墙面阴角应保持方正,通顺,管子与板底交接处应平整、光滑,管子要清除污迹,外观洁净。注意加强自检自控和提高操作技能,责任心强、技术等级较高(中级以上技工)的技工安排到有一定难度的部位作业。

八、晒衣架、阳台灯不成直线

1、结构施工时预埋尺寸严格按施工图控制,浇砼前做好技术复核工作,预埋(留)件有偏差要及时纠正。

2、安装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要成一线,进出要一致,施工时加强尺寸复核和把好检查关。

九、外墙涂料墙面裂缝,勒脚上口、分格上下口不一致,孔洞修补明显措施:

1、涂料选用的品种、型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颜色、光泽、图案应符设计要求。

2、涂料涂饰工程应涂饰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反锈。

3、基层处理:

(1)砼、抹灰基层上,应先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砼、抹灰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大于10%;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12%。

(3)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及裂缝。

(4)涂层与其他装修材料和设备衔接处应吻合、界面分色应清晰。另外:勒脚与墙面应紧密结合,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抹纹方向顺直一致,上口棱角顺直光洁,小锤轻击无空鼓现象。

分格缝(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到墙边等处收头做法应一致。

-3-

十、明沟、散水坡与建筑物未脱开(不设伸缩缝);局部断裂或起砂措施:

1、建筑物四周的明沟、散水坡和台阶(有挑梁者除外)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应设缝断开,缝宽宜20mm,用油膏嵌填。(基底回填土必须夯墙出实)。

2、相邻两踏步宽度差和高低差均不应超过5mm。

3、做好成品的养护和保护工作。

十一、沉降观测点数量或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措施:

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埋设,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四角或沿外墙10—15m处或2—3根柱基上;

2、裂缝或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

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罐等高耸构筑物的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

十二、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盖缝处理不符规范要求措施:

变形缝一般均通过墙、地面、楼板、屋顶等部分,这些部位均应作好盖缝处理。

1、墙体内外表面;墙体外表面一般采用金属板作盖缝处理,墙体内表面可以采用金属板或木板作盖缝处理。外观应垂直、平顺。

2、地面:底层地面在缝隙两端用角钢封边进行过渡。

3、楼板:楼板上部楼地面在缝隙两端用角钢封边,并用橡胶垫或金属板过渡。楼板下部用木板或金属板过渡。

4、屋顶:屋顶部分在缝隙两侧砌筑120。mm厚砖墙,上部用渡锌铁皮或钢筋砼板覆盖,缝中填沥青麻丝。屋顶下部与楼板下部做法相同。 各个部分的盖缝处理详见附图。

-4-

外墙伸缩缝处理

内墙伸缩缝处理

沉降缝处理

-5-

防震缝处理

-6-

第五篇: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止

王小明 (一公司)

摘要:通过介绍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其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同类工程的质量过程控制是值得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质量

措施

导管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在我国60年代初得以推广。这种桩具有施工噪音低、振动小、桩长、直径可按设计要求变换自如,桩尖能 可靠进入持力层,单桩承载力大等优点。但是,从钻孔开始至成桩结束,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引发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因此质量控制成为施工中的难点。

1、钢筋笼上浮

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的钢筋骨架,在浇砼过程中,骨架位置比原设计位置高出,俗成“浮笼“。 1.1原因分析

1)钢筋笼骨架内径与导管间距小,粗骨料粒径太大,主筋搭接焊头未焊平,在导管提升与下沉回来过程中,法兰盘挂带钢筋笼。

2)钢筋在安装过程中,骨架扭曲,箍筋变形、脱焊脱落或者导管倾斜,使得钢筋与导管外壁紧密接触。

3)有时因机具故障,浇砼时停歇,导管与钢筋间砼已凝结,提升导管时将钢筋带出。

1 4)浇砼速度过快,砼面升至钢筋笼底,产生向上“浮力”,导致钢筋笼浮上来。 1.2处理办法

1)刚开始浇砼就出现“浮笼”,主要是导管与笼之间有挂带现象;应立即中止浇砼,反复上下摇动导管或单向旋转。

2)在浇砼过程中,随着导管拔出,笼上浮,但砼面不动,亦是因导管与笼间有挂带现象,应反复摇动导管,重复使之上下移动,以切断二者联系。

3)在浇砼过程中,随着砼面上升,笼上浮,即应控制砼浇量及速度。

2、沉笼

已经沉放到设计深度位置钢筋,在浇砼过程中,钢筋笼坠落,钢筋骨架比原设计位置低,俗称“沉笼”。 2.1原因分析

1)吊筋与主筋之间或分段钢筋之间焊接不牢固或吊环脱落。 2)上下振动导管时,导管挂带钢筋,对钢筋施加一很大外力,吊环松脱,而一旦导管与钢筋笼脱离时,笼沉入孔中。 2.2处理办法

1)如笼沉入砼深度不深(小于2米时),可暂不处理,继续浇砼,待基坑开挖后,在原桩位上人工或机械挖土,凿出桩头钢筋接高上来,桩头砼须凿毛,再浇灌高出原标号一个强度等级的砼。

2)在开挖基坑后凿除桩头浮浆时发现沉笼,但不知沉入深度,此

2 时须重新补桩 或请设计人员核定在基础结构上采取加固措施。

3、导管拔空

在浇砼过程中,导管脱离砼面,泥水进入导管中,造成桩身变小或断桩。 3.1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操作失误,过快上拔导管。 3.2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导管提升速度,在提升前应测量砼面高度,计算导管埋入砼长度及本次可提升高度。 3.3处理办法

1)当导管拔空时,应迅速将导管插入砼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水抽出,继续浇砼。

2)迅速提出导管,重新设隔水球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到导管不能插入时 在少许提升导管,继续灌注砼。

4、埋管

在浇砼过程中,导管买在砼中,没有及时拔出,砼硬化后,形成废桩。 4.1原因分析

1)砼初凝时间短 ,或施工机具 、电力供应等原因所致间歇时间长,重新浇注砼时下部砼已硬化,导管拔不出来。

2)导管被钢筋挂住。

3)浇砼过程中孔壁坍方,大量泥砂将导管埋没。

3 4.2预防措施

1)砼初凝时间一定要保证正常浇注时间的2倍,夏季施工时应加缓凝剂,保证砼的连续供应、浇捣。

2)避免导管挂带钢筋笼。

3)防止孔壁坍方措施:护筒原土深度至少1m。根据现场土质特征,正确选用护壁泥浆。泥浆浓度不宜过低,严禁放清水入孔。在相邻刚浇灌完毕的邻桩旁成孔施工,距离不得小于4倍桩径,或最少间隔时间大于36h。 4.3处理办法

1)当导管挂带钢筋笼,如果发现钢筋笼埋入砼不深,可提起钢筋笼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脱离,否则只好放弃导管。

2)导管埋入砼中拔不出,一般作废处理,同设计人员核定后重新补桩。

5、桩位偏位偏差较大

基坑开挖后,对照轴线检查桩位,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5.1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放样有偏差或机械钻孔定位不准确。

2)开挖基坑时,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土侧压力造成桩位错动。 5.2预防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现任心,钻孔定位准确。 2)开挖土方应分层开挖,每次挖土深度控制在4m左右。 5.3处理办法

4 如桩位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范围较大,应请设计人员核定,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如果是单桩基础,一般应重新补桩。

6、桩头冒水

在基坑垫层砼浇灌完毕,桩头部位出现渗水现象。 6.1原因分析

1)砼浇注不密实,桩身(尤其是桩头部位)有裂隙或夹泥,砼中石子粒径太大,级配不均匀。

2)浇砼时,泥浆相对密度过大,砼与主筋之间有夹泥,地下水沿着夹泥冒出。

3)在基坑开挖时,挖土机械碰撞桩身,造成桩头部位有裂隙。 4)截桩时风镐等机械过度冲击桩头部砼,致使桩头砼产生裂缝而渗水。 6.2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砼质量,粗骨料粒径以5~25mm为宜,浇捣过程中经常上下振动导管。

2)严格控制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使其保持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3)土方开挖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桩身。

4)截桩时,一般控制截桩部位距设计桩头距离在1m左右,此1m段长度砼须人工凿除,严禁用风镐等机械修凿。 6.3处理办法

1)如发现有桩头冒水现象,应请检测单位测桩身砼强度、桩身有无缺陷,对仅限于桩头一段长度范围内出现裂隙的,应凿除桩头砼,直至

5 露出坚实砼后再灌高出原等级一个强度等级的砼。

2)如桩身质量有严重缺陷,应请设计及检测中心核定是否须重新补桩。 7 结语

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施工过程防治处理措施,在工程实施质量控制是行之有效的,在同类工程施工中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李照中. 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成因及处理. 铁道建筑. 2007;10 [2] 宋云财.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质量缺陷的预防与处理. 铁道建筑. 2006;08 6 个人简介:

王小明,男,27岁,2003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

2003年7月至2004年1月在湖北省孝感至襄樊高速公路第XXE15合同段任技术员;

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在中铁十一局集团阿联酋沙迦至拉斯海马高速公路劳务分包项目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2005年9年至2007年10月在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部任助理工程师。

联系电话:13797721418,0710-3712521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樊市航空路73号

上一篇:施工现场如何防暑降温下一篇: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