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

2023-03-29

第一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的系统性,对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发展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我国的人民生活与生产力状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实践证明,要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最坚实物质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对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现阶段,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特别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注重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重要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成功之源、胜利之源。本文讨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气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科学发展观 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 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背景之一,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

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们对发展问题给予认真的思考。

背景之二,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经验全面、深入的总结。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背景之四,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实践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观念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发展理论。我们党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中,包含着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因为,第一,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我们所说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和矛盾的现实要求。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社会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人分配差距的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等。对这些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而要处理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这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就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改革发展进程步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文化建设。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科学发展观,还有利于开展思想教育、实现科学发展。首先需要引导人们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次要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落后面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第三篇:聚合支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未来发展

支付市场的多样化导致了未来支付市场的进一步分化,其特征旧年是绝对破碎化。因此,不可能是“单一主导”,而是各群体之间争夺霸权的多元化局面。这为总支付留出了生存空间。对于现在普遍应用的聚合支付,要想了解聚合支付的市场走向,我们就需要分析一下聚合支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未来发展,从而根据这个趋势对聚合支付产品做进一步的了解。

聚合支付”产生的时代背景(转载)

咸丰年间,乔致庸最初是个从事商品贸易的商人,却因为发现大宗交易中的金融服务缺失,使得原本利润丰厚生意,因为没有金融服务的原因,不仅风险很大,且效益与效率呈现双低局面。所以,想借“票号”这个新生的金融机构,解决大宗交易中的金融服务需求,由此拉开乔家进入金融服务业的序幕,也给世人留下了“乔家大院”的故事。

今天,我们和数科宝一起尝试从未来的角度,去回顾“乔家大院”所处的时代,看金融服务在短短160年间,曾经有哪些角色留下过痕迹。

农业社会中的自然经济,核心命题是粮食安全,也就是吃不吃得饱的问题。生存安全受制于气候与社会稳定两个因素。从历史上来看,气候灾害与暴力一直都是主旋律。这种以自给自足为安全模式的自然经济,生产要素与产出物的大规模流通,并非经济中的主流,因为大部分产出物都被生产地人口消化了。

即便相对小的产出物流通,也促成了金融服务的大规模诞生。尤其贸易丰厚的利润使得商人们趋之若鹜,间接导致金融服务组织应市场需求而生。但是,这种金融服务,还是服务于交换为主,始终围绕着“食”、“衣”人类生存领域开展。相对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到来,热能被开发出来后,解决了无机动力问题,社会组织进行了重组,出现了新的关系与阶级,农夫变成了工人,乡亲变成了工友。社会化分工与集约生产模式,使得工业社会的变化节奏加快,在资本收益的驱动下,开始满足人类生存安全需求之外的欲望,生产更多满足人类基于舒适需求的商品。

人们的消费行为也产生巨大的变化,从吃饱到吃好,从穿暖到穿美。新的行为产生了新的市场,票号这类农业社会的金融服务组织,也随着时代结束而消亡,继而崛起了银行、保险、卡组织这类新的工业社会金融服务组织。相对于农业社会而言的陌生,我们这辈人,生命周期的大部分都是在工业社会中度过的,所以对工业社会有更加深切的体会,从蒲扇到电扇,再到空调,仅仅舒适环境需求的背后,是一个规模万亿美金的市场。而财富的积累,使得金融服务组织也随之崛起,家庭的存款规模背后,服务者顺着资本的味道跟随而来。围绕着财富的诞生与发展,大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组织诞生了,并逐渐成生活中缺的部当下,处工业期,互会的早有非常重性

为人们不可或分。 社会正社会末联网社期,时代强的双格,既有会商品工业社经济的固有思维,又有丢弃与鄙视过去的互联网思想爆炸。社会分工颗粒化,涌现了大量新组织、新职业、新岗位,造成了“新老竞合”现状,新老事物并存,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向上发展或向下

滑落,发展中的新事物,希望踩着老事物的台阶,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老事物则拉着新事物的尾巴,希望慢一点退出历史舞台,二者“各怀鬼胎”,又不得不有所合作。这种清浊相互激荡的时代交界点上,作为新生事物中的一员,数科宝等聚合支付服务企业这类新型金融服务组织的出现,并不是什么新故事,最多就是个新演员。聚合支付服务的诞生,如同乔致庸发现商机时的决然而去一样,是后人眼中的往事。 聚合支付的未来

笔者曾经有个观点,认为由于社会关系的改变,农业与工业社会里占主流的“二者关系”会有一部分让位于“三者关系”。

“二者关系”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中的主要关系,买卖、典当、雇佣等等,都属于“二者关系”。而互联网社会是关系经济,所有优秀的组织都是“获得更多持续且有价值的关系”的成功者。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二者关系”已经难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大量的老“媒介”未衰,而新“媒介”又起,即便老“媒介”死了,因为需求存在,新“媒介”又会崛起。这个观点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比如房屋交易与租赁市场的兴起。在这个条件下,二手房与租赁中介应需求而生,虽然目前有很多企业和项目,都想去干掉二手房与租赁中介,认为能因此提高效率,并减少支付给中介的服务费用,间接实现效益。

实际上,我们发现由于“二者关系”之间存在“囚徒困境”,交易效率并未因此提高。想说明的是,“三者关系”并不代表着效率一定会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间接提高效益。聚合支付在多个组织间,与商户和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形成多个“三者关系”,并由此把握“获得更多持续且有价值的关系”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聚合支付行业的兴起,正是这种新型“三者关系”的兴起。 看未来其实就是猜未来,因为看得到的未来都不是真正的未来。聚合支付服务的兴起,有时代使然,也有现实存在意义,但是,这一切不代表聚合支付服务会永远存在,任何事物的消亡与兴起都来自于变化,聚合支付因变化而生,未来是否因为无法适应变化而死,都只是聚合支付这个名词而已,需求与服务的本质,并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第四篇: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摘要:时代主题的转换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也就是其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关键字:和平与发展、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科学体系、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这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首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直接推动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对外开放方针的贯彻。国际政治格局的主流由对抗转向缓和,世界由准备战争转向争取持久和平,东西方国家由相互封闭转向相互开放,不同意识形态由相互排斥转为相互渗透、相互抗争,世界整体联系加强。新的条件,新的实践,必然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其次,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及其引起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为我国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为促进改革图强、加速发展的重要外因。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引发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又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另外,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遭遇的挫折,尤其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进一步促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许多深层次问题重新认识和思考。总之,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敏锐把握是他创立“特色理论”的必要前提。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也就是其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的错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的发展。邓小平领导党从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推向前进。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就前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原则、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基本框架。就后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迫切理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回应。20世纪

七、八十年代,我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又十分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特点,中国社会到底处在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那个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目标、动力、战略到底应当怎样认定等。这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回答,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在上面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指导中国实践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

一、党的建设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体系。

为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邓小平理论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网址:

http://edu.qq.com

http://zhidao.baidu.com

- 2 -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读《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

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时期,如何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实践已经证明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最终在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思想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从而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正如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不仅现在,而且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讲,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温家宝总理提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我个人认为温总理高度概括了我国当前的矛盾和任务:一个是生产力的不发达,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另一个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要极大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在当前我国的国情和面向21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我们即要反对妄自菲薄、自甘落后,悲观失望,也要反对自满自负,而是要树立一个打持久战、努力不懈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观点。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发展战略机遇期,遇到的社会经济问题非常复杂非常多,概括有: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工业化、城镇化要加快发展、经济结构要加速调整;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统筹兼顾难度越来越大、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更多落实、思想和道德建设需要采取更多有效办法。

总之,从我国国情和当前改革发展新阶段新时期,我们面临巨大的机遇和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是对我们的党执政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实现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提高我们的党驾驭全局、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矛盾的能力,这就需要科学发展的方法来处理解决。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实践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前指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建国初期他预见性提出“ 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他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奋斗不已。他不仅反复阐明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而且初步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步骤,同时为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根据当时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拨开迷雾,找准航向,以大气磅礴的胆识和勇气,站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土地上,重新规划了中国未来的宏伟蓝图,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作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创造性地解决了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瑰宝。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的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社会发展是“软”道理,经济增长是赚钱的,而社会发展是花钱的,不挣钱哪有钱花?但他们并没有认真考虑在环境、资源上的破坏,要花多少钱才能恢复。如果一个政府,只关注体现政绩的GDP增长,而把社会发展的难题留给下一任,很难保证这些难题不在某一天积累成危机而突然暴发。2003年非典病毒的肆力,我们的党在抗击中始终思考“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2003年4月,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7月,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党中央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作出完整表述。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胡锦涛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就这样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理论就应运而生。

三、科学发展观是借鉴和吸收了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我们的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社会各种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发展的本质、动力、主题、条件、模式、价值、战略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观念,关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经济增长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文明成果。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出访了50多个国家,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用广阔的世界眼光更加注意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他们实践的经验,从那里得到很多启发,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共同实践,再吸收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指导增加许多新鲜的东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认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方面。2007年9月6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向全世界尊严宣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将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同一天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强调“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对外贸易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同时,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物价上涨压力增加,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两位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宣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的许多国家的认同和赞赏。

总之,新世纪中国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加以解决,从建国以来对发展理论的认识过程来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和延伸,科学发展观是吸收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的战略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搞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新任市委书记就职演说下一篇:学生干部心得体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