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2023-02-13

第一篇: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一年级家长会材料

再有几天孩子们就开学了,他们将开始自己一生中又一个旅程。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角,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角。因此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家长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给予老师应有的尊重。

我们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老师也是夸出来的。去年儿子一听说我教一年级,曾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妈妈,你为啥教一年级啊?”我说:“因为我年轻!”玩笑归玩笑,其实大家都知道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又繁重。给大家晒晒我的一天。(博文及笑冉妈妈的留言)家长能肯定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同时引导孩子多想想老师每天教学的辛苦,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的付出。当孩子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之后,再引导孩子学会遵守课堂纪律,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我想自然会让孩子慢慢学会如何做人。

二:家长要学会和老师沟通

做老师的,最怕两类家长:一类是从来不和老师联系的家长,一类是三天两头跑到学校找老师反应问题的家长。把握好度很关键,沟通,也是一门艺术。

(一) 沟通的方式

写信:开学前的家长会,我们会要求家长给班主任写一封信,详细介绍一下自己的孩子,方便老师更快、更全面的了解您的孩子。

电话或短信:如果班主任老师打电话给您,一定要及时接通,因为孩子年龄很小,很可能有突发事件。您也要经常与老师进行电话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或者就具体事件交换意见。

面谈:但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年龄小,在学校和同学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回来告诉家里人,如果这个时候,你用心地倾听完孩子的诉说,适时抱抱孩子,轻轻地拍拍,轻言细语地安慰几句,再给他擦擦流下的眼泪,比什么都

强;等孩子静下来的时候,再给老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或者和老师约见一下,具体作个了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说不定第二天一到学校还没等你处理孩子已啥事都没有了,说不定昨天打架的同学今天又勾着肩膀喊好兄弟了。您的冷静处理,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宽容。 如果一听孩子受欺负了,就跳起来骂老师骂其他的孩子,然后冲到学校去理论,那么以后孩子在学校的朋友肯定越来越少,这个老师的课你孩子不用上了:孩子会想,我爸(妈„„)都说这个老师不好,我还上他课干什么。如果是这样,你就是总理的亲戚老师也无能为力了。温馨提示下:打电话你要掌握好时间,找老师面谈的时候最好提前约好。

qq:开学初,班主任会建立班级qq群,家长要积极加入。班里共有53名孩子,却有82名家长加了群,找到了组织。秋运会前夕,我们在群里讨论班牌的设计和制作,最终陈曦烨的妈妈帮班里制作了精美的班牌。大家有好的教育文章或者好的试卷也都自发地发到群里,实现了资源共享,我班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得到了50多对父母共同的关爱。

班级博客:开学初建立了班级博客,大家可以在这里发文或者回帖。(展示)在《我家大宝初长成》栏目里,有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大鹏的《背古诗》。也记录下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扫地)

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及时反馈:学校去年举行了两次“三位一体,社区教育活动”请来两位家长介绍教育经验。我班家长都是积极参加,并及时反馈。这是宋雨桐妈妈写的博文。 和桐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周二参加了学校的家长论坛,对于二年级家长讲的内容有很多的感触。我家的桐桐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怎样才能把别人教育孩子的经验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

换位思考,不给孩子贴标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啊。某晚临睡前桐桐自己找内裤,其实就在柜子的晒衣杆上,她怎么都找不到,我进卧室看到翻得论七八糟的衣服,我的火腾的就上来了,开口就说了“你咋那笨呢,还能有比你再笨的么”,当时女儿的眼泪就下来了,委屈的说”我找不到“,”你不会抬头看看啊“......家庭战争就这样开始了。女儿睡觉了,看着她含泪的眼睛,说实在的我的心都碎了,想想如果换位思考,我也会很委屈,多大点事儿啊,就挨了顿狠批。我知道我有很大的责任,如果换个方式换种说发,效果肯定不同,可当时看到刚刚整理的衣柜又乱七八糟,怎么都没忍住,但我也得到教训。从那以后我很生气很生气时,我会去桐爸那把我的气说出来,等平静了在去看女儿。当然那样的话也没说过,我怕孩子会顺着我发泄的气话去发展,那是很可怕也是不愿看到的。拍了张照片,以警示自己。

第1次做父母的我们,对于教育孩子真的没有多少概念,只能在生活中和桐桐在不断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都说夫妻的感情需要经营,我想和孩子的感情也是需要经营的吧,我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共同学习的平台,也很感谢马老师对桐桐的照顾,谢谢你们!

(二)沟通的技巧

下面谈谈与老师进行沟通应注意的几点,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

1、表现积极。

家长要趁老师有空的时候,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

2、态度真诚

家长配合老师的教育,态度要真诚。如果您都表现得无所谓,那谁还会再关注您的孩子啊。

3、内容全面。

经常与教师“互通情报”这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如,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发生了父母离异、家长失业、搬迁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

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都应让教师尽早得悉,以便教师采取相应措施。只有全面、客观地熟悉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家长才能与教师“合力一处”,帮助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

4、不要包办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小,担心孩子不会处理好老师、同学的关系,无论什么事都代替孩子和老师沟通。比如孩子因为视力等原因想换换座位,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和老师说,但家长往往代劳;有时候孩子想参加某个活动,家长又是不放心,忙着给老师打电话等等。

在这里衷心祝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彼此互相尊重,让您的孩子喜欢上自己的老师,让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护航。

第二篇:让孩子与伙伴共同成长

家长培训计划书—让孩子与伙伴共同成长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家长培训这一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系统讲授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指导家长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扎扎实实的提高小学家庭教育的水平,为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二、培训目的: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1、认真宣讲二十一世纪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帮助家长站在时代和面向未来的高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2、全面介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子女的法制观念。

(二)丰富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

1、向家长传授小学生的生理学知识,以便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加强子女的卫生保健和指导子女体育锻炼。

2、向家长传授小学生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教育子女的针对性和效果。

3、向家长传授教育学知识,帮助家长了解教育子女的原则、方法,并灵活地、创作性的运用。

(三)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

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即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技巧,其内容包括全面了解子女的能力、恰当分析子女情况的能力,科学解决子女问题的能力,建立和维护家长威信的能力,创设新型家庭关系和良好家庭环境的能力等等。

三、培训时间:

2017年10月28日 15:30-17:00

四、培训地点:

五、参加人员:

四年级全体学生家长

六、主讲人:

七、组织人员:

家长签到: 多媒体: 场地布置: 材料分发: 活动协调:

让孩子与伙伴共同成长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今儿童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更多的关心,学校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基地,在学生的教育当中,大力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富有爱心”的主体教育思想,面对这些对将来满怀憧憬、满怀希望、渴望知识、追求新奇的儿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尽最大的努力,教导这批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而学生的成长需要有良师,更需要有益友。从某种意义上说,朋友和伙伴是成长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与伙伴游戏,竞争,打闹,怄气,和好,团结,孤立,互助等行为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并逐步融入社会,同时,从小与自己共同成长的伙伴共同成长,也是长大走向社会后互相支持和鼓励的社会资源!

一、现阶段儿童的情况调查

1、独生子女的成长的天然缺陷

当今中国的计生政策已实施30多年了,对于这30年的经历,使无数国人感受到一种巨大变化,独生子女政策,首先破坏了中国传统家庭中孩童的成长模式,孩子在家庭没有兄弟姐妹在一起共同成长,失去了长大成人之前与社会融合必须的重要课程:如何与伙伴相处!结果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有教育专家指出,独生子女政策将会带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上最大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在没有伙伴共同成长的环境下长大的中国孩子,很难与社会融合,会给自己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同时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最终破坏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现在大批的独生子女长大后,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并已经影响到相当多人的家庭,也影响到企业的运行状况。

很多专家认为首先现在的大部分儿童是没有兄弟姊妹。其实小孩在一起争吵是智力开发最好的方式之一,要想办法把对方说赢,甚至动拳头,想的、说的、做的就一致了。现在在一个小家庭里,没人跟小孩交流,他只有一个人玩,要么睡觉、要么上网,想到没说,说了没做,最后出现想到的说不清楚,说出来的不会想。这就是一个独生子女的生活表现,没有更多的对比,这也可以说实太孤独了。

2、儿童需要儿童是需要伙伴的前题。

独生子女的心理需要有对比,特别是不同年龄的伙伴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游戏,才能让孩子拥有真正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成熟的人格行为能力。才能让孩子逐步地融入社会,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只重视学习,特别是面临升中的学生,只考虑到学语、数、英,每天都考试成绩,而不重视同学之间的交往,学生的集体活动很少参加。到节假日像赶场一样参加培训,最多的一个星期参加多个培训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不接触人,只接触知识、接触文化,朋友圈狭小,有时候节假日在外面看不到几个孩子,到集体活动场所才能看到几个。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他人交往,特别是跟同龄人的交往,对儿童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伴关系不良会使儿童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而且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能力要善于沟通,携手共进,才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才能有效地应付各种挑战。具备了良好的交往能力,就等于拓宽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以后走到社会上的事业上也就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生活也会愈加快乐。

二、积极为儿童结伴创造条件

1、学校是儿童结伴集中的地方。

学校是承担对学生成长的教育的责任,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最基本的目标。由于多年来的高考未改变,所以现在有些学校的校长,老师们的眼睛里只有分数,家长们的眼睛里只有成绩和排名,你能指望学校安排学生“玩”在一起的课程吗?你会指望家长安排孩子与成绩无关的共同生活和沟通吗?这是不可能的!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歪曲的心理呢?

让孩子与伙伴共同成长!是我们的目标,儿童需要伙伴。当今的儿童因为IPAD、独生子女、高楼大厦、过度保护等因素的影响,让他们失去了“小伙伴”。我们认为:儿童成长需要伙伴陪同才是完整的成长。他们的童年记忆中才有友谊,才有团体,才有合作,才有欢乐,才有忠诚等。

2、家庭的教育需要更多实际的体现。

家庭教育是多元化的,体现教育本真,现实的家庭教育是受到社会的变化而产生很大的改革,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知识的学习只是成长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相对最不重要的部分。如果让我在孩子“成人”和“成才”中只能选一项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成人”,让他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前段时间我了解到台湾的教育是一种礼仪、道德为先的教育模式,家庭的教育也是很注重这一点。

我认为平时的家庭教育要多元化,多让小孩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游戏,与不同年龄的人群接触,孩子非常适应与各种人的交往,个性开朗大方,外出时很受人们的欢迎。我相信,儿童时期学校的生活,会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最深刻的记忆。让孩子拥有一批不同年龄的,友好的,积极上进的伙伴,也是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希望所有的父母,帮助孩子获得人生成长的伙伴。

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父母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在社会生活的安排者,客观上可以理解为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提供更多的平台。所以家长要积极地为孩子结交伙伴创造条件。当孩子到了适当的年龄,家长要安排孩子上幼儿园、上学,假期还可以让孩子参加秋、春游等集体活动,在允许孩子邀请邻居的孩子或同学到自己家中做客,当孩子带其他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时,父母应表示欢迎,并热情招待他们。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允许孩子在适当的时间拜访他的朋友,允许孩子经常与小伙伴在家以外的地方玩耍,允许孩子与同伴间有属于他们的小秘密,让孩子充分体验交往的快乐,体验交流的过程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尊重孩子的交际兴趣,要积极引导与关注,不能放任不管。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很单纯的,对于选择倾向于与自己年龄、性别相同的人作朋友,由于有的儿童的自控能力有限,因此积极关注孩子的交际状况也是十分必要的。要教给儿童择友的正确标准,提醒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孩子自己的责任。这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一步。如发现孩子结交那些有不良倾向和行为的朋友,我们要注意多“疏”少“堵”,避免因采用禁止、批评、责罚的方法而引起孩子的逆反。

总之,儿童的成长过程是需要伙伴的支持与配合的,让每个小孩在健康的环境中与他的伙伴共同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家长感言

家长感言一:

通过今天的培训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伙伴,是我们童年回忆中最浓重的色彩和最快乐的音符。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轨迹中留下着珍贵的印痕。良好的伙伴关系不仅帮助他们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行,还给他们在未来的事业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仿佛又在耳畔响起。以后,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自己一起前行的伙伴。 家长感言二:

通过今天的培训,自己真实受益匪浅。如今,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在“2+1”“4+1“,甚至“6+1”的家庭结构中,家长们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加之社会因素越来越复杂,为了安全,孩子越来越孤单。不知从何时起,“伙伴”这个词也就变成了电脑、电视、游戏机、激动玩具等的代名词。原本应该是胖乎乎、暖烘烘、调皮捣蛋的“伙伴”变得冷冰冰、硬邦邦、乖巧又听话。“人机关系”代替了“人际关系”。“爸妈不许我和小朋友在外边玩”“放假在家,我就看电视、看课外书”“爸爸妈妈有时会陪我上网”“周末,我要去弹钢琴”„„看起来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实际上全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其实,良好的伙伴关系,不但不会给儿童成长带来隐患,反而可以帮助儿童从心理和生理上获得更加健康的成长。 家长感言三:

听了这次家长培训后,知道了伙伴对孩子的重要性。需要伙伴,是儿童的天性。与同伴的交往、共同游戏,可使儿童增长知识,增强自信。但是在与伙伴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纠纷,这些矛盾和纠纷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需要经历的过程和体验,只有引导儿童较好的解决这些纠纷,他们才能得到蜕变和成长。我们应该鼓励儿童自己解决矛盾和纠纷。对于孩子之间的纠纷,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少干预,少介入。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或者是有可能伤害到孩子,我都尽可能地做旁观者,让孩子们自己去处理。学生和自己经常玩耍的伙伴发生纠纷和矛盾时,我一般是先观察一下,觉得不会有啥严重后果,我就会继续忙自己的事,假装没看见,有意表现出“漠不关心”。这样“袖手旁观”的结果是,孩子总能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方式解决问题。当然,所谓的袖手旁观,也不是简单地不闻不问,当孩子遇到困惑或是处理不当时,要巧妙介入,从旁指导。适当引导,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问题,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让我们共同成长

济源特殊教育学校周文才

春日的午后,沏上一杯清茶,拿起一份教师报,坐在窗前静静的品读。当阳光洒落在手中的报纸上,当缕缕茶香幽幽袭来,春日的倦意也一扫而光。我犹喜欢这恬静、闲适的感觉。

我每天都有这个习惯,茶余饭后,边饮茶,边品这份属于我们教师自己的报纸—《中国教师报》。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它就陪了我三年时光。

尤记得十多年前,带着青涩,我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当了一名特殊教育老师。这是一所被人遗忘的学校。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刚来的我总是有许多抱怨。善解人意的校长没有什么责备,只是轻轻说了句“周老师,课余时间多读读《中国教师报》,会对你有帮助的”。一开始我很怀疑,难道这份报纸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于是就把校长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渐渐的,几年过去了。感觉自己在教学和与学生交流上有了很多困惑。每次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也没有从前那样充满激情活力了,学生也不怎么回答问题。有时甚至是一问三不答,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的,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它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无法像以前那样带给我愉悦了。慢慢的,课堂就有了硝烟的味道。记得那时已经有好几次在课堂上大发雷霆,本来与我亲热得下课喊我老师的同学们也一个个变得生疏了,上课不敢抬头下课也不敢碰到我。那时的我很苦恼,不知该怎么办。这时还是老校长的一席话提醒了我:“周老师,如果遇到什么困惑,可以多看看《中国教育报》,你会得到感悟的”。带着半信半疑,我静下心来品读了这份报纸。读了几期后,思想为之一震,在这里我仿佛为我之前的困惑找到了答案。于是我就每天认认真真的品读着。这样坚持了三个月,边读边做笔记。这三个月来,它让我得到了很多感悟。《中国教师报》

真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真正做到了零距离贴近教师,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我们这些困惑的青年教师解答了疑惑。我很庆幸我能遇见它,就如行走在沙漠中的人遇到了绿洲一般惊喜,如一株久旱的幼苗遇见甘霖一般愉悦。我已经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就这样坚持了三年。于是,每天茶余饭后,沏上一杯茶,在窗前,在树下,静静的阅读。

《中国教师报》每一期有16版,编辑阵容强大,里面精品荟萃。有新闻跟踪报道,有教育教学案例的剖析,有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关注,同时也有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的关注。信息非常多,涉及范围非常广。细心品读,我得到了许多感悟。

《中国教师报》让我教有所长

从这份报纸上,我终于了解到了为什么我的课堂越来越没有了活力,原来这并不怪我的学生,责任还主要在老师。因为我还没有真正做到备好课。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老师要了解这个班学生的整体水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爱好。根据这些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做到活跃课堂。老师是课堂中的引导者,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试想,如果一味安排较难的题目,生涩的内容,学生怎能愉悦呢。课堂活跃了,学生就慢慢的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了。

《中国教师报》让我关注到了差生

刚开始我也像一些老师一样,只关注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对他们尤其偏爱,而对一些差生不闻不问。后来,在这份报纸上我知道了,原来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天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怎样为每一个学生插上不同的翅膀。其实,差生也需要翅膀,我们也没有权利忽视他们。所以,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我的眼光渐渐地关注到了他们,与他们一起聊天,分享他们的喜悦,分担他们的痛苦。对这些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罚;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

疑。慢慢的,我发现原来他们身上有这么多的闪光点,他们也都是可塑之才。

《中国教师报》让我对生活更热爱

在《中国教师报》中,我体验到了许多教师的幸福。有“寿司美女”李苗维,有“健身达人”徐一民,有“篮球超人”张鸣,还有“追梦舞者”张玲。他们是幸福快乐的。和他们一样,在课余时间我也没荒废自己的爱好。经常和老师、学生们一起打乒乓球。在锻炼中我也享受到了幸福、快乐。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老师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就会把这种幸福产生的力量与智慧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课堂上,让学生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如果说教师是学生的一盏明灯,那么《中国教师报》就是教师的一盏明灯。它已经伴我成长了三年,她就像是精神养料,助我成长,让如今的我不再青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助,无知。它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很好的升华。突然想起蔡琴的一首歌《读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喜悦的经典,漂亮的诗篇”。《中国教师报》,读你的感觉真好,我会一直读你,因为有你,我的青春才会尽情绽放。因为有你,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第四篇:手拉手,让我们共同成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手拉手,让我们共同成长。“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90年代初,是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的,它倡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全的和有残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相互通信交往,互帮互助,共同受益。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享受丰富美味的佳肴,当你们徜徉在花园般美丽的校园,当你每天迎着朝阳,走向光明的人生时,你们可曾想到,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许多小伙伴因为贫困而被迫辍学;你们可曾听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孩子呼喊着:“我想上学”;你可曾想到,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身体的残疾让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快乐 „ „ 像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却处于被阳光忽略的角落。徜徉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也许你们不了解贫困山区孩子的情况,但在大家的周围,在同学们之中,也有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他们也许一家人挤在狭窄潮湿的危房中,也许每天都吃着不是很可口的饭菜,也许连一本图书都舍不得买。其实手拉手不一定要和山区贫困的小伙伴一起,也可以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一起的。当一个家境贫困的同学穿着单薄的衣服寒风刺骨的冬天瑟瑟发抖时,我们给他披上一件棉衣;当某一位同学因丢失饭卡,而又无钱打饭时,给他送上两个热腾腾的馒头;当你看到一个同学为同学间的一句不中听的话而闷闷不乐时,主动凑上去跟他谈心解闷,解除心结,这些就是我们身边的手拉手。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批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接受不同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同数目的捐款或捐物,本周又将有一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接受兴业集团捐助,这一次次热情的捐助,一双双温暖的手,时刻激励着这些面临辍学的同学奋发向上,鼓起生活的勇气,与大家共同享受生活。手拉手活动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在学习中得以体现。

学校推行“1帮1”活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在小组成员的帮组下、合作下取得更大的进步。你帮助身边的同学改正了一个错字;通过你的讲解使身边的同学理解并计算出了一道数学题;在你的帮助下,共同设计并成功完成了一次探究性试验, 等等,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手拉手的表现。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渴望帮助的人。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充分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向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诉说知心的话语,用真情为同学撑起一片蓝天。让我们用行动汇聚爱心,共同关注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传递你我的真心,传递我们对生活和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别人以温暖,给自己以快乐,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雷锋精神,你教我,我教他,让我们一起进步;你帮我,我帮他,让我们共同成长” 。

谢谢大家!

第五篇:研修感悟一研修让我们共同成长

从最初的动员大会,到明确分工分派指导组再到积极参与研修,一个周来,我和我指导的教研组每天在研修平台上相互学习,交流碰撞,大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我感动。一个个精彩的问答,一份份真诚的作业,一篇篇发自肺腑的研修感悟,无不时时刻刻在鞭策我激励我,我努力践行着一个指导老师的职责,认真查阅每一位老师的作业,我知道,那都是老师们多年来课堂实践中真正凝结出的精华,在学习园地的讨论区里,涌现出了一批让人感动和深思的精华帖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如何应对一年级学习注意力的转移?

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儿童,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主要的身心特点,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但是上课纪律不是很好,持久性不强,注意力容易转移,请大家针对此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此问题的?

曲海村:我最喜欢去一年级上课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就像一张白纸,你让他们干嘛就干嘛。他们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很多事情很懵懂,他们喜欢教态生动,语言亲切的老师。我的办法就是:多用孩子的语言。比如我会说:我要抓小猴子了哦!小朋友就知道,不可以乱动。我说:谁变成老爷爷老奶奶啦?他们就知道,要坐直坐端正。小朋友们给予上台表演者掌声,我问表演的小朋友:那你应该怎么做呀?可爱的小家伙做了个扯裙子的动作说:谢谢大家~虽然她那天根本没穿裙子。只要我们贴近孩子,始终面带笑容,那么就可以做到让孩子的小眼睛始终不离开你。

郭靖:

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爱动、天真活泼,对音乐有很强烈的渴望,他们爱上音乐课,就像爱玩游戏一样,对此,我跟孩子们约定,我们的音乐课就是一节音乐游戏课,但我要他们按照“游戏规则”来“玩游戏”,因为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利用“游戏规则”来约束他们,自然会比普通的“坐好”效果要显著,尤其是在学习心理上,孩子们更愿意去听老师的讲话。

二、在课中,难免有些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这时我会提醒一下,我们的“游戏规则”。课标中要求一年级学生要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的变化,对此,我让学生跟我一起玩声音的强弱,看老师的手势来读节奏或歌词,他们每次都玩的很开心,对注意力不持久的学生,也就很快的拉回到课堂中来了。

三、音乐课标中第二大领域——表现中,在演唱中有一点要求是能够对指挥东多做出反应。我在开学第一节课中会把指挥中表现强、弱、结束,这三个手势以玩游戏的方式教给学生,每次使用这三种手势,学生们要按照游戏规则来做,当孩子们在音乐课中有些兴奋过头的时候,我会采用结束的手势,自然的,他们便安静下来,虽然有时候个别学生没有注意,但随着全班学生的安静,他自然会安静下来。

王秀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和稳定性都是非常短暂的,要想在40分钟内都绕有兴趣、兴致勃勃很难。我认为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首要途径。给一年级上课,我觉得老师应该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高度,形象的语言、夸张的表情与动作都能引起孩子的高度关注。如,在学习《小青蛙找家》一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模仿了小青蛙的蹦跳和叫声,并一起做了“找家”的游戏(强调必须按歌曲的节奏来蹦跳,否则课堂将会因为无节奏的跳而乱做一团),老师的投入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表现欲望就更强了,不守纪律的现象也就不见了。

另外,我觉得,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定都要有具体要求,让学生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走,通过歌唱、演奏、表演等形式”动”起来,让他们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做,而不是闲得无聊而乱动。其实,一年级的孩子是非常单纯而可爱的,只要抓住了兴趣,就抓住了课堂纪律。

刘光普:一年级的音乐课,一定不能让孩儿们“闲着”,一节课中要让他们们一直有事可干,且是他们感兴趣的,譬如,一首歌的学习中,不断更换不同的方式:聆听(带问题:你喜欢这首歌的哪些地方?这首歌共有几句?这首歌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这首歌是什么速度的?......)、节奏(用不同方式为歌曲打拍子)、假唱(跟音乐对口型,超级模仿)、轻声唱、不同速度唱、不同力度唱、打拍子唱、表演唱,等等等等,总之,一首小歌要把它变得五彩斑斓,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变化,也不离我们的音乐要素,如此,一节课丰富多彩,孩子们得到了不同方位的训练,我们也不必为孩子们的课堂而伤脑筋。

刘海霞:每年开学伊始,我都会遇到一年级的小同学上课过程中腻腻的问我,什么时间可以吃饭。从幼儿园到一年级孩子也要有一个适应期,每当在我的音乐课上遇到类似的问题。我都遵循一点,爱他们,琢磨他们的内心,试着钻进他们的世界去解决问题,不要硬碰硬的去打压他们。其实音乐课还是他们比较喜欢的课程,就因为他们喜欢,所以就更加得意忘形,整顿纪律成为课堂的常态,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如果直接说某某同学,不要说话。效果并不好顶多坚持几分钟,而且只是单个同学,别的说话的声音还会继续。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音乐的方式告诉他们要安静。用几个音符编个小乐句,每当纪律不好时就弹奏这个,效果很好,而且他们乐于接受。

王海林:今年我也上一年级的音乐课,对此深有同感。确实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适应小学的学习习惯,还一直带着在幼儿园的习气。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课堂上利用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在教学中穿插小游戏、小律动、猜猜看等形式,同时我也不时地改变说话的语调、语速和语气,以引起他们的注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通过两节课的实践,我发现确实有些效果。

祝愿大家在研修的平台上都能畅所欲言,凝结集体的智慧,丰富自己的课堂!

上一篇:让我感动的一瞬间作文下一篇:人事主管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