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

2022-10-12

第一篇:被诉侵犯专利权怎么办

2018年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多长

呱呱知道网zhidao.zhiguagua.com

商标专利免费查询,商标专利在线注册申请,版权登记,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多长?

关于这一问题,呱呱知道网小编就整理一些信息为大家解答: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多长?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专利诉讼时效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照诉讼程序强制侵权人履行的权利。

《专利法》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知道”侵权行为,是指有侵权行为的事实发生,这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人主观上的状态,别人很难证明。“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则是客观上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应当知道有侵权的事实,这是别人能够证明的。在专利权人提起侵权诉讼后,如果被告人认为诉讼时效已经过,那么,该被告得出证明。利害关系人是指被被许可人,尤其是独占许可或者独家

呱呱知道网zhidao.zhiguagua.com

商标专利免费查询,商标专利在线注册申请,版权登记,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许可的被许可人,以及强制许可的受益人。如果诉讼时效届满,专利权人当然不能再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同时,他们也不能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保护。这是因为专利管理机关的处理与人民法院的审理具有相同的作用,都是强制侵权人履行义务。因此,时效届满专利权人也不能请求人民法院给予保护,也不能再向专利管理机关请求保护。

第二篇:被侵犯了专利权?想告对方先要准备这些证据!

专利侵权诉讼原告应提交哪些证据?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原告一般要证明自己享有专利权或专利许可使用权、证明被告有侵犯专利权的行为,还要提交证明赔偿额的相应证据。

专利侵权诉讼原告应提交哪些证据

1、原告应当提交下列权利证据,以证明自己享有专利权或者专利许可使用权。(1)专利权人起诉的,应当提交证明其专利权真实有效的文件,包括专利证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最新专利年费交纳凭证。提起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诉讼的原告,应当提交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检索报告。(2)利害关系人起诉的,应当提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备案的证明材料;未经备案的,应当提交专利权人的证明,或者证明其享有权利的其他证据。(3)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起诉;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专利权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专利权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但应当提交专利权人已知有侵权行为发生而明示放弃起诉或不起诉的证明材料。(4)专利财产权利的继承人起诉的,应当提交已经继承或者正在继承的证据材料。

2、原告应当提交下列侵权证据,以证明被告已经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原告应当提交被控侵权产品及其销售发票、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技术特征对比材料等证据。

3、原告应当提交下列赔偿证据,以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有事实依据。原告应当提交能证明其提出的赔偿数额的证据,如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证据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证据。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第三篇: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负责人就《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范文)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负责人就《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 2009-12-29

法制网记者 王斗斗

问:请介绍一下专利司法解释起草的情况和背景。

答:自1985年以来,人民法院的专利审判工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审判经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发布《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该司法解释在明确审判标准、配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专利审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3年3月启动关于“专利侵权判定基准”的调研工作,形成了70条的专利司法解释草稿,并征求了有关法院、专家学者及社会公众的修改意见。后因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2003年司法解释稿的起草工作暂

时停止。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及时出台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相关诉讼制度,成为人民法院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重要任务之一。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专利法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2003年司法解释稿的部分内容在这次专利法修改中被吸

收。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工作要求,正确贯彻和准确实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精神,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妥善处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我们于2009年1月恢复了专利法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并列入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度司法解释第一档立项计划。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组织成立了由部分高级人民法院参加的课题组,对审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3月完成初稿,后十易其稿,于2009年6月18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征求中央有关部门以及各高级法院的意见。专利法司法解释的起草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品研发协会以及美国、日本、欧洲专利局等提出了修改建议,通过互联网反馈的修改意见也多达200余条。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又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

问:专利司法解释的起草遵循了什么基本思路?

答:为保证司法解释符合立法本意,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我们在起草过程中,注意贯彻以下指导原则:一是依法解释的原则。立足司法解释的功能定位,严格依照专利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进行解释,秉承立法精神,坚持立法本意,细化法律规定;二是利益平衡的原则。一方面,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切实保护创新成果和创新权益,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励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准确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充分尊重权利要求的公示性和划界作用,防止不适当地扩张专利权保护范围、压缩创新空间、损害创新能力和公共利益;三是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紧贴专利审判实践中的基础性、普遍性法律适用问题,总结和明确多年来成熟的审判经验,不贪大求全,对于尚未形成普遍共识的问题暂不规定,切实为审判实践提供统一的裁判依据。

司法解释涉及当前专利侵权审判中的主要法律适用问题,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以及侵权判定原则,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原则,现有技术抗辩以及先用权抗辩的适用,确认不侵权诉讼的受理等。

问:专利司法解释用较大篇幅规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问题,是出于何种考虑?

答: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专利权的权利边界,是专利法上重要的基础性概念。我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因此,权利要求内容的解释过程,就是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过程。权利要求解释尺度的宽严直接决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大小,影响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司法解释的第一条至第四条均涉及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问题。第一条是关于确定依据的规定,明确了权利人可以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选择具体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以确定其诉称的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所落入的专利权保护范围。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每一项权利要求都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权利人选择何项权利要求作为其主张的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是权利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具体地说,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权利要求”并非仅指独立权利要求,因此,权利人选择从属权利要求作为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不违反法律;又因从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专利权保护范围小于独立权利要求或者被引用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专利权保护范围,故权利人选择从属权利要求主张权利,也不损害社会公众

利益。

为避免因权利要求的随意变更而导致诉讼秩序的混乱,参照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关于变更诉讼请求的规定,该条将权利人变更其主张的权利要求的时间界定为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亦即,对于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后的变更,不予准许。但是,这并不影响权利人根据其他

权利要求另行提起诉讼。

第二条是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折衷解释的原则。权利要求的解释,应当既合理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又使社会公众能够比较清楚地确定专利权的边界。

第三条是从微观层面规定了权利要求解释的具体操作指南。说明书及附图、权利要求书的相关权利要求都是专利授权文件的组成部分,其与权利要求的关系最为密切,通常是澄清争议用语的最佳指南。此外,专利审查档案虽然不是专利授权文件的组成部分,但公众可以查阅,且权利要求用语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和侵权诉讼中应当具有相同的含义,因此,专利审查档案对于权利要求也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权利要求的解释必须运用上述全部的解释手段。若运用说明书即可明确权利要求的含义,则无需再借助其他的解释

手段。

第四条是关于功能性特征解释的规定。在权利要求中,有些技术特征难以用结构特征表述,而不得不采用功能或者效果的表述方式。由于其字面含义本身较为宽泛,因此,应当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实施方式进行解释。这样,既可以给专利权人提供合理的保护,同

时又能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不受侵害。

问:专利侵权判定是专利审判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专利司法解释对该问题作了比较系

统的规定,如何把握这些规定?

答:2001年7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确立了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等同原则,同时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还包括等同特征所确定的范围。

本次司法解释对等同原则的适用规则又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一是第五条的规定,即专利法理论上的捐献规则。该规则是指,对于说明书记载而权利要求未记载的技术方案,视为专利权人将其捐献给社会公众,不得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主张上述已捐献的内容属于等同特征所确定的范围。捐献规则实质上是对等同原则适用的一种限制。之所以如此规定,是考虑到以下情形:专利申请人有时为了容易获得授权,权利要求采用比较下位的概念,而说明书及附图又对其扩张解释。专利权人在侵权诉讼中主张说明书所扩张的部分属于等同特征,从而不适当地扩大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实际上,这是一种“两头得利”的行为。专利制度的价值不仅要体现对专利权人利益的保护,同时也要维护权利要求的公示作用。因此,捐献规则的确立,有利于维护权利要求书的公示性,平衡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二是第六条的规定,即专利法理论上的禁止反悔规则。该规则也是对等同原则适用的一种限制。专利权人对其在授权或无效宣告程序中已放弃的内容,不能通过等同原则的适用再纳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为增强操作性,该条强调的是,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客观上所作的限制性修改或者意见陈述。至于该修改或者陈述的动因、与专利授权条件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是否

被审查员采信,均不影响该规则的适用。

第七条规定了专利侵权判定的基本方法,即专利法理论上的“全面覆盖原则”。只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技术特征,即认定其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包括其他增加的技术特征,在所不问。

针对争议较多的应否适用多余指定原则的问题,第七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从而否定了所谓的“多余指定原则”。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出于以下考虑:权利要求书的作用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通过向公众表明构成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包括的全部技术特征,使公众能够清楚地知道实施何种行为不会侵犯专利权。只有对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给予全面、充分的尊重,社会公众才不会因权利要求内容不可预见的变动而无所适从,从而保障法律权利的确定性。

问:专利司法解释关于判断外观设计近似的规定,适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所保护的外观设计必须以产品为载体,而非脱离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人通过消费者对其专利产品的认可而获得利益回报。因此,关于侵权诉讼中外观设计近似性的判断,应当基于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根据外观设计的全部设计特征,以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进行综合判断。

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是“整体观察”的对象,即对于外观设计的全部设计特征,都应予考虑。但因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外观,故将功能性特征以及视觉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非外观特征排除在外。第二款规定的是“综合判断”的考虑因素,通常情况下,主视部分及设计创新部分对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具有影响。第三款规定的是综合判断的标准,即在考察设计特征对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综合判断不同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有无实质性差异。若授权外观设计与被诉侵权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则认为两外观设计构成近似。

外观设计专利实质上保护的是授权图片所显示的产品的外观,而非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似,不能简单地套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的规则,而应审查一般消费者对不同外观设计的整体视觉效果是否混同。为与商标法上的混淆概念相区别,该条采用“整体视觉效果无实质性差异”的措辞。

问:关于零部件侵权行为,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专利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专利侵权产品的使用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制造者则不能免除赔偿责任。所以,区分制造与使用,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对于将专利侵权产品作为另一产品零部件的情形,司法实践中有两种观点:一是视为“制造”,二是视为“使用”。由于被诉侵权人制造的是该另一产品,对专利侵权产品本身没有制造行为,因此,司法解释第十二条将其界定为使用行为。由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不包括使用行为,因此,将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作为零部件,制造该另一产品并销售的,归入销售行为的范畴。但因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是产品的外观,若零部件在最终产品的正常使用中只具有技术功能作用,而不产生视觉效果,则上述行为不能认定为销售。此与司法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是相呼应的。第三款是前两款的但书。前两款针对的是,专利侵权产品的制造者与该另一产品制造者之间是正常的买卖关系。如果两者有分工协作的情形,则属于共同实施了制造行为,依照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148条第一款追究其共同侵权责任。

问:现有技术抗辩是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增加的新规定,专利司法解释也作了相应的解释,

如何理解和适用?

答:现有技术抗辩、现有设计抗辩,是本次专利法修改新增加的一项制度,是被诉侵权人用于对抗专利权人侵权指控的一种不侵权抗辩,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得包括现有技术。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关于如何确定被诉侵权人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本司法解释从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将被诉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技术特征,而非被诉侵权人实施技术的全部技术特征,与一项现有技术的相应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同或者无实质性差异,则可以认定被诉侵权人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从而免除其侵权责任。这样可以节约程序,有利于及时定分止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

问:司法解释第十五条为什么要求先用权人在申请日后将技术或设计与原有企业一并转

让或者承继?

答:专利制度采用申请在先原则,即专利权只授予第一个向授权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的人。先用权制度旨在弥补申请在先制度的缺陷。但是,为了合理平衡先用权人与专利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先用权人在申请日后将其技术另行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就会增加市场上新的竞争者,有损专利权人的独占权。因此,本司法解释规定,在申请日后,先用权人只能将其已实施或作好实施必要准备的技术、设计,与原有企业一并转让或者承继。亦即,对于先用权人在申请日前的转让、许可行为,并无此限制。此外,根据该条第一款的规定,被诉侵权人主张先用权抗辩的技术或者设计,不能是非法获得的,而应自己研发或者合法受让的。

问:司法解释第十六条为什么规定“因其他权利所产生的利益,应当合理扣除”?

答:针对专利侵权产品中存在多个专利权或者既有专利权又有商标权的实际情况,在侵犯其中一个或者部分专利权的诉讼中,不宜根据该产品的全部利润确定侵权人的获利,而应当限于侵权人因侵犯本案专利权所获得的利益。

问:如何理解司法解释第十七条规定的“新产品”?

答:新产品如何界定,直接影响新产品方法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适用。为统一新产品的界定标准,该条规定,产品本身或者制造产品的技术方案,在专利申请日以前为国内外公众所知的,该产品则不属于新产品。

问:确认不侵权诉讼制度是第一次在司法解释中明确,如何掌握?

答: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2年7月12日就某请示案作出[2001]民三他字第4号批复,引入了知识产权领域的确认不侵权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确认不侵权诉讼制度,防止被告动辄提起确认不侵权之诉,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司法解释第十八条规定了提起此类诉讼的具体条件,特别是被警告人或其利害关系人的书面催告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提起确认不侵权之诉,除符合本条的规定外,还需符合民事诉讼

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

问:关于持续跨越2009年10月1日的被诉侵犯专利权行为,如何适用专利法?

答:对于持续跨越2009年10月1日的被诉侵权行为,以专利法生效日为界,分别适用所属时段的专利法判断专利侵权是否成立。

关于赔偿数额的确定,修改前的专利法没有规定法定赔偿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进行了填补性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赔偿数额计算难的问题。这次修改后的专利法肯定了这一司法实践已普遍适用的制度,并适当提高了赔偿额度,最低数额由5000元增加至1万元,最高数额也由50万元增加至100万元。鉴于此,为体现加大赔偿力度,对于持续跨越2009年10月1日的被诉侵权行为,依据修改前、后专利法的规定,侵权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一并适用修改后的专利法确定赔偿数额,而不以生效日为界分别适用所属时段的专利法。

第四篇:常州博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因与蔡祖生侵犯发明专利纠纷一案胜诉

江 苏 省 常 州 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0)常知民初字第76号

原告常州法司特木线条厂,住所地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崔北村。 委托代理人朱云,江苏联盛律师事务所常州分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韩丽霞,常州市武进区博援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常州博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青司塘村工业集中区。 法定代表人曹晓敏,该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黄建文,江苏高枫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法司特木线条厂(以下简称法司特厂)诉被告常州博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云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原告于2010年6月10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依法向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材料。2010年6月19日,本院根据原告申请依法裁定对被告采取证据保全措施。2010年8月5日、10月12日、11月25日本院三次公开开庭审理本案。第一次庭审,原告法司特厂委托代理人韩丽霞及被告博云公司法定代表人曹晓敏到庭参加诉讼。第二次庭审,原告法司特厂委托代理人朱云、韩丽霞及被告博云公司法定代表人曹晓敏、委托代理人黄建文到庭参加诉讼。第三次庭审,原告法司特厂委托代理人朱云及被告博云公司法定代表人曹晓敏、委托代理人黄建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法司特厂诉称:

原告于2008年12月23日申请“具有异型侧部的复合装饰板的包覆加工方法及其产品”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涉案专利)半于其后获得了授权。被告未经原告许可长期使用涉案专利进行各种木线条的生产制造、加工、销售,严重侵害了原告的专利权。原告多次要求被告停止侵权,但被告置之不理。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

原告的诉讼请求为: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原告专利方法制造、加工、销售各类木线条产品;

2、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损失50000元;

3、本案诉讼费用及相关调查费用由被告承担。 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原告向本院提交了下列证据:

1、发明专利证书及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用以证明原告为涉案专利的专利人。

2、被告网页打印件一件,用以证明被告制造、许诺销售、销售的产品所使用的方法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

3、本院依原告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时在被告生产现场拍摄照片十张、录制视频文件一个,提取木线条实物三个,用以证明被告生产各类木线条产品的方法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

被告博云公司当庭辩称:

虽然被诉侵权的技术方法涉案专利方法一致,但是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被告已经按照“压条踢脚线生产工艺手册(试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生产销售木线条产品,该工艺手册来源合法,被告生产产品在原有范围内,符合先用权抗辩的条件,被告不侵犯原告的专利权。

为支持其答辩意见,被告博云公司向本院提交了下列证据:

1、工艺手册一份,用以证明被告在涉案专利申请前就已经使用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技术方法。

2、被告的送货单一张,被告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二张,江苏中鑫德赛木业有限公司出具的证明书一份、照片一页、江苏中鑫德赛木业有限出具的确认书一份,用于证明被告在涉案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对外销售采用与涉案专利方法机同的方法制造的木线条产品。

3、名为“聘用李东的有关事项”的协议(以下简称聘用协议)一页、李东书写的“个人简历”便签一页、李东书写的“所需生产工人”便签一页,用以证明曹晓敏聘请李东指导木线条产品的生产。

4、常州东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家公司)出具的证明一页、该公司营业执照一页、被告申请本院对该公司聘请李东情况进行调查的调查选录一份,用以证明李东曾经在2006年对常州的木线条生产企业进行指导。

5、“昆山市永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订货合同”一份及送货通知单14页,用以证明被告在涉案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向昆山永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茂公司)购买实施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所需要的模具,同时李东在送货单上签字证明李东确实为曹晓敏所聘用过。

6、标有“博巨饰条”的宣传册一本及宣传单一页、“常州市博巨装饰报价单”两页、“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发送给南京殴得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帐号确认函一页、曹晓敏于2006年7月16日以“博巨饰条”的名义对外邮寄邮件的邮单及其发票各一项,用以证明被告法定代表人曹晓敏在被告博云公司注册成立之前一直以“博巨”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

为查明案件事实,本院依职权调取如下证据:

1、被调查人为被告博云公司的调查笔录一份、对博云公司的生产现场及设备拍摄照片19张以及对其法定代表人提供的帐单记录拍摄照片3张,用以查明被告为实施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购买所需主要设备的时间以及被告目前的生产规模。

2、被调查人为常州市博巨塑板厂的调查笔录一份、被调查人为案外人蔺振化、吴建明的调查笔录一份,用以查明聘用协议的形式过程。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及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均为经庭审质证。

对于原告法司特厂提交的证据,被告博云公司对其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均不持异议。

对于被告博云公司提交的证据,原告法司特厂的质证意见为:对证据1的真实性有异议,即使证据1是真实的,被诉侵权的技术方法与工艺手册所载的技术方法也是不同的;对证据2中的送货单、发票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是与本案没有关联,对证据2中的证明书、照片、确认书的真实性有异议;对证据3中聘用协议的真实性、关联性不予认可;对证据4中东家公司出具的证明的关联性不予认可,对该证明内容的真实性也不予认可;对证据5订货合同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对证据6中宣传册、宣传单、EMS邮单的关联性不予认可,对报价单、帐号确认的真实性及关联性不予认可。

对于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1,原告对所有的照片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是认为被告可能是购买的二手设备在涉案申请日后才安装;被告对本院调取的证据1的真实性、关联性均无异议。对本院调取的证据2,原告对真实性无异议,但是认为被调查人所陈述内容的真实性无法确认;被告对本院调取的证据2的真实性、关联性、全法性均无异议。

根据各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情况,本院认证如下:

对原告法司特厂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均予以确认。因被告博云公司提供的证据3、4、5、曹晓敏的帐单记录、被告生产设备上铭牌所载的时间无五间相互印证,且这些证据及其本身所反映的时间信息对于案外人李东的确实存在、李东曾于2006年左右来过江苏常州对某些的木线条生产进行业务指导、2006年3月曹晓敏聘请李东指导木线条的生产业务、曹晓敏为生产木线条产品于2006年3月后相继购入相关设备、模具等情形给予了时间上对应连贯、内容上吻合一致的证明,故本院认可博云公司提供的证据

3、

4、5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帐单记录虽为曹晓敏单方制作,但得到被告生产设备上的铭牌所载时间信息的佐证,且记录中载明“工人:费星湖3.24进 王仁辉3.25进”,同时被告证据5中送货单中收货单位经手人一栏也有费星湖和王仁辉的签名,故本院对帐单记录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亦以确认;对于博云公司提供的证据1,该手册封面载明形成时间为2005年9月,被告陈述于2006年5月以受让方式从李东处获得,结合被告提交的证据3、

4、5被告生产设备的铭牌显示的时间信息以及帐单记录等诸多证据,本院认为被告的陈述应为真实,原告虽对手册的形成时间提出异议,但未能完成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未能提供相反证据予以反驳,依据最高人发法院《关于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之规定,本院确认被告提供的证据1的证明力;对被告博云公司提供的语气,被告陈述当地木张条行业在开具发票时都不细分木线条的种,二面角是统称木线条,本院认为拥有生产能力后进行销售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被告的必然行为,故该证据应为客观真实,但是无法断定该组证据指向的产品系通过使用何种技术方法获得,故本院对其关联性不予认可;对被告博云公司提交的证据6,该组证据中各证据涉及业务沟通、对外宣传交易结算等多方面,证据内容并无矛盾,其证明目的也得到了被调查人吴建明的陈述佐证,故本院对被告博云公司提交的证据6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对采纳相关证据的理由本院将在审理查明部分进一步阐述。

经审理查明:

一、关于涉案专利的情况

2008年12月23日,原告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名称为“具有异型侧部的复合装饰板的包覆加工方法及其产品”的发明专利申请,并于2010年1月6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200810243577.X。

庭审中,原告明确主张以权利要求1的内容确定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为:

一种具有异型侧部的复合装饰板包覆加工方法,以具有异型侧部的基板为坯料,采用通常的热压机为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将贴面纸覆盖在坯料上,并置于热压机的下模钢板上;

B、启动热压机,使下模钢板向上抬升,关使其上的覆盖有贴面纸的坯料进入热压机的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内热压成型而制成产品,所述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的形状与所述坯料的开关相适配。

根据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其技术特征为:①以具有异型侧部的基板为坯料;②采用通常的热压机为加工设备;③将贴面纸覆盖在坯料上,并置于热压机的下模钢板上;④启动热压机,使下模钢板向上抬升,并使其上的覆盖有贴面纸的坯料进入热压机的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内热压成型而制成产品;⑤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的开关与坯料的形状相适配。

上述事实由原告提交的证据1予以说明.

二、关于被诉侵权方法的情况

经当庭播放原告所提交的证据3中的视频文件,被诉侵权方法具有如下技术特征:①以具有异型侧部的基板为坯料;②采用通常的热压机为加工设备;③将坯料置于下模钢板,启动热压机,使下模钢板向上抬升,并使其上的坯料进入热压机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内热压;④将贴面纸覆盖在坯料上;⑤将耐磨纸覆盖在贴面纸上;⑥启动热压机,使下模钢板向上抬升,并使其上的覆盖有贴面纸及耐磨纸的坯料进入热压机的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内热压成型而制成产品;⑦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的开关与坯料的开关相适配。

上述事实由原告提交的证据3及庭审选录予以证明。

三、涉案相关主体之间关系

在被告博云公司尚未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前,曹晓敏一直以“博巨”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名义对外经营木线条生产销售业务,同时以“博巨”的名义印制宣传册、对外进行业务沟通、交易结算,该企业由曹晓敏实际经营管理;被告博云公司于2008年7月23日登记成立,其经营范围包括木线条的制造、加工,法定代表人为曹晓敏。

关于“博巨”企业与被告博云公司的关系。被告法定代表人曹晓敏陈述在博云公司成立前一直以“博巨”这一字号进行经营活动并对外宣传,直到2008年税务部门要求其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依法开具发票后,曹晓敏才将自己经营的“博巨”企业去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但由于“博巨”的字号已经被注册,所以换为“博云”故而本案被告得以成立。本院经审理查明,被告提交的证据6中报价单元标注“常州市博巨装饰”以及“博巨饰条”,帐号确认函落款为“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曹晓敏以“博巨饰条”的名义向案外人邮寄木线条产品,宣传册和宣传单也标以“博巨饰条”;另,两页报价单右下方均载有电话号码,其中,手机号码为1327888505,且至今仍为曹晓敏所使用;固定电话为0519-8492019,系2007年8月常州市将固定号码整体升至八位之前,综上本院认为该组证据相互印证,且与被调查人吴建明的陈述一致,被告关于在博云公司成立前一直以“博巨”的企业字号进行经营活动的相关陈述真实可信。

被调查人吴建明“实际经营管理都是曹晓敏负责”的陈述,与聘用协议、交易结算时的帐号确认函、购买模具的订货合同等均由曹晓敏签署这些客观情形相切合,因此本院认定生产木线条的“博巨”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为曹晓敏所实际经营管理。

上述事实由被告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告提交的证据

5、证据

6、本院调取的证据

1、证据2及被告的当庭陈述予以佐证。

四、与被告博云公司主张的先用权有关的情况

(一)关于实施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所必需的主要工艺文件

被告向本院提交了一份工艺手册,其上打印有“二OO五年九月”的日期。被告法定代表人曹晓敏陈述“2006年3月请了长沙的李东师傅来帮忙开木线厂,他来了两个月,后因胆囊发炎回去了,回去的时候,也就是2006年5月他把工艺手册给了我”。其后被告博云公司又向本院提交了一份聘用协议,该协议对李东的工资待遇、工作范围与职责进行了约定,并署有曹晓敏和李东的签名。对该聘用协议,原告首先认为李东是否真实存在无法确定,其次,因聘用协议中载明“兹有博巨铝塑板厂聘用李东师傅”,即使李东真实存在,也应该是博巨铝塑板厂聘用了李东,得到了李东的工艺手册,与被告博云公司没有关系。

关于李东是否存在的问题。案外人东家公司在其出具的证明中表述“乡干部说正好前几天接到一封长沙人李东写来的自我推荐信”,写有李东简历等两页便笺载有湖南长沙波意实业有限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邮编等信息(该便笺应为湖南长沙波意实业有限公司所印制),这两份证据对李东来自于长沙证明一致;被调查人吴建明关于“记得李东是一个老头”的描述与东家公司关于“他是个前额头发很稀疏的老头”描述吻合;李东简历便笺中“2002年常东家建强化地板生产线,2005年底常佳公司建压条生产线”与东家公司出具的证明中“2002年12月,我公司因生产地板需要师傅进行技术指导„„经我公司与长沙的工程师李东联系„„到2005年8月„„又把李东作为技术师傅请了过来„„李东为我公司木线条生产进行指导的同时也为佳安木业公司进行木线条生产指导”相符;结合被告提交的证据5中载有李东签名的送货单(编号000307

4、0003082),足以证明湖南长沙的李东确实存在。 关于聘用协议的聘用方的问题。针对原告认为系博巨铝塑板厂聘用李东的意见,被告法定代表人曹晓敏陈述这是因为当时经营木线条业务没有进行工商登记等,但是总需要有个名称,就借用了博巨铝塑板厂的名义,但这个协议实际与博巨铝塑板厂没有任何关系。本院认为,被调查人常州市博巨铝塑板厂陈述该聘用协议并非该厂与李东所签,该厂也不认识李东;被调查人吴建明承认“该协议内容由我起草,当被借用博巨铝塑板厂的名义是因为我与曹晓敏合资经营木线条的厂房和当时的博巨铝塑板厂的厂房相邻,由于当时经营木线条什么执照都没有办,但总得有个名字,而乡下这边办厂也没什么讲究,觉得博巨这个名字好听,就随手用了旁边的博巨铝塑板厂的名义”,聘用协议落款签名为曹晓敏和李东、并无常州市博巨铝塑板厂的印章或该厂业主朱兴荣的签名,该厂对此协议亦不知情;该厂经工商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为“铝塑复合板制造”,并不包含“木线条制造、加工”等;原告也无证据证明曹晓敏曾在该厂工作过,结合上述诸多情况,本院对原告前述意见不予采纳,聘用协议的聘用方为曹晓敏经营管理的“博巨”企业,受聘方为李东。

另,聘用协议落款日期为2006年3月16日,且永茂公司出具的编号为000307

4、0003082的两张送货单上有李东的签名、送货单的地址栏写有“常州崔桥”“曹晓敏”字样;曹晓敏的帐单记录其中一页载有“工人:李师付3.15进厂”;各证据的内容衔接自然、联系紧密,据此本院认为聘用协议应为客观真实,曹晓敏经营管理的“博巨”企业于2006年3月16日聘请李东指导木线条产品的生产。原告庭审中认为,送货单上李东的签名和聘用协议中的签名风格不符,可能是后补的,对此原告并无证据证明两外字迹并不同一,且签名时因周围环境的不同导致签名稍有差异也属正常,帮本院对原告的该意见不予采信。

关于工艺手册的真实性问题。原告代理人在庭后提交的代理词中认为,工艺手册第1页、第2页、以及第14页后的4页未编写页码或编写风格不一,故这些页是后添加的;第14页“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与目录不符,应该是第五项,因此目录或内容其中之一是添加或更换的,据此原告认为该工艺手册是拼凑的,不认可其真实性。对此,本院认为,首先原告主张被告对所提交的工艺手册进行了添加或更改并无证据佐证;其次工艺手册各页内容与目录呼应连贯,具有递进关系;再次,本院据以归纳得出该工艺手册所载技术特征的并非为原告指出的页码(下文详述),因此,本院认为原告指出的问题只是工艺手册编制过程中的瑕疵,但不足以否认手册的真实性。

关于工艺手册的来源问题。工艺手册由被告提交,既可能为被告自行编写,亦可能为被告通过他人获得,但是曹晓敏陈述工艺手册受让于李东,虽该陈述没有直接证据予以证实,但本案中亦无其他证据可予表明该工艺手册的其他来源,结合本案关于曹晓敏经营的“博巨”企业将李东作为技术人员予以聘用等客观案情及相关证据,本院认为曹晓敏关于工艺手册的来源的陈述真实可信。

综上所述,本院查明以下事实:2006年3月,现任被告博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曹晓敏经营管理的“博巨”企业聘请李东指导木线条产品的生产业务, 李东在2006年5月将工艺手册留与该企业,根据该工艺手册中“设备及人员配置”、“产品加工工序及技术要求”以及“工艺操作规程”版块所载文字及图片,工艺手册所载技术方案可归纳得出如下技术特征:①以具有异型侧部的素板条为坯料(见工艺手册各产品的形状尺寸部分的附图及第13页文字叙述);②采用XY450型热压机为加工设备(见工艺手册第2页或第13页文字叙述);③将坯料放在下模具的定位槽内,将装饰纸和耐磨纸铺在坯料上(见工艺手册各产品的裁纸工序及第13页文字叙述);④坯料的形状与模具型腔相适合(见工艺手册第3页铣表工序);⑤热压成型制成产品(见工艺手册各产品热压工序及第13页文字叙述)。

上述事实由被告提交的证据

1、证据

3、证据

4、证据

5、本院调取的证据

1、证据

2、等予以证实。

(二)关于实施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所必需的主要设备 曹晓敏的帐单记录所载“到2006.4.3止”的投资清单与本院对被告生产现场相关设备拍摄的照片所显示的设备名称、数量、日期(设备自身铭牌载明时间信息为2005年、2006年)相符,也证实了曹晓敏关于筹建“博巨”时所购设备的当庭陈述,原告认为不排除这些设备是被告博云公司成产后购买旧机器的可能,但未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因此本院认定2006年3月至10月间,曹晓敏经营管理的“博巨”企业为生产木线条产品购入一台木线成型铣床、一台精密裁板锯、一台四面木工刨床、两台热压机以及模具若干套,这此设备及模具为被告博云公司成立后继续使用。另,被告博云公司自认于2009年购入一台四面木工刨床。

关于模具的购买。原告代理人在庭后提交的代理词中认为被告提交的证据5中订货合同签订日期与传真日期不符,传真日期已被改动,无法确定后续送货单与订货合同具有相关性,故不认可订货合同及送货单的真实性、关联性。本院认为,订货合同和编号为0003089的送货单相对应,货名、规格、数量、送货日期均与该订货合同相对应,尽管订货合同中对模具规格要求450*2500*40,而送货单载明规格为42*450*2500,其他内容均完全对应,故订货合同与该送货单相关,因生产经营中的交易错综复杂,实际履行与先前预定存在细微差别尚不足以否认该证据的真实性与关联性,本院对原告该质证意见不予采纳。原告在庭审中还认为,订货并没有约定模具是如何使用的,故否定该证据的关联性。对此,本院认为,订货合同和各送货单中均载明“四分之一圆”、“6公分踢脚线”、“齐口条”、“高低条”、“半圆”等规格描述,均表明这此模具是用来生产木线条产口的;并且原告自身提交的证据2中被告网页上也有相同或相类似的表述。本院据此认定曹晓敏经营管理的“博云”企业为生产木线条产品于2006年先后购入各种规格的模具若干套。

上述事实由被告的证据

5、本院调取的证据1以及被告的当庭陈述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

一、关于被告在专利申请日前是否已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使用的必要准备

(一)将被诉侵权方法的技术特征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对 比的情况

本案中被告自认被诉侵权方法与涉案专利方法一致,且经过对比,被诉侵权方法虽比 涉案专利方法增加了“将坯料置于下模钢板,启动热压机,使下模钢板向上抬升,并使其上的坯料进入热压机的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内热压”以及“将耐磨纸覆盖在贴面纸上”这两个技术特征,但仍然包含了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方法落入原告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二)将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与被告所提交的工艺手册所载技术方案的相应技术特征进行对比的情况。

原告法司特厂庭审中认为二者存在两处区别,一是涉案专利方法要求上模钢板内设的型腔形状与坯料的形状相适配,而工艺手册未涉及型腔适配的问题;二是涉案专利方法要求启动热压机,使下模钢板向上抬升,而工艺手册未涉及热压机向上抬升问题。对此,本院认为,工艺手册第3页在工序2铣表面部分的要求中阐述“铣出素板两侧面圆弧,即铣去图中阴影部分„„用样板检验,必要时在模具型腔中试合”,再结合该处附图,可以认定工艺手册载有“坯料的形状与模具型腔相适合”这一技术特征;关于热压机的工作方式,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中表述为“启动热压机,使下模钢板向上抬升”,而工艺手册未明确载有类似内容,对此,被告陈述热压机工作时之所以自下向上抬升是因为能过千斤顶以液压的方式顶起来的,本院认为,首先该陈述符合客观情况,本院对热压机所拍照片可予体现;其次,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表述“采用通常的热压机为加工设备”可知,热压机并非为实施专利而特殊制造的设备,而是在相关行业中已普遍存在并广泛运用;结合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的内容,对热压机工作方式的特点或热压机工作方式为该专利实施起到何种作用并未提及,故本院认为在木线条产品生产领域热压机的工作方式为该领域从业人员所公知的常识,热压机的工作方式不应独立成为涉案专利的技术特征。另,该手册所载技术方案中的XY450型热压机经原被告一致确认为通常的热压机。

原告代理人在庭后提交的代理词中认为,工艺手册中“试合”只能理解为试着合不合,不合另说,与专利要求的“适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如“试婚”、“试用”与“结婚”、“录用”之间的区别。对此本院认为, 原告的理解过于字面化,工艺手册该部分内容即表明了需要在操作过程中试验检测坯料形状与型腔形状相吻合,与专利要求的“适配”概念一致。原告还认为工艺手册的“试合”步骤体现在铣表面工序,该工序是制成产品的辅助工序,与涉案专利的相应技术特征处于不同的阶段,涉案专利“相适配”是制成产品的核心技术特征。对此本院认为,根据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的表述,对“型腔形状与坯料形状相适配”这一特征体现在涉案专利方法何种阶段亦未体现,根据一般常识,由于模具型腔的形状已经固定,坯料形状若要与型腔形状匹配,显然只有在打磨坯料表面形状时完成,即工艺手册所载的“铣表面”工序。因此,本院对原告这一观点不予采纳,从工艺手册中可以归纳出“坯料的形状与模具型腔相适合”这一技术特征。

因工艺手册和涉案专利的申请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各自撰写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也符合情理,不应苛求两者的具体文字表述相同。综上本院主为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与工艺手册所载技术方案的相应技术特征并无实质差异。

(三)将被诉侵权方法的技术特征与被搞所提交的工艺手册所载技术方案的相应技术特征进行对比的情况。

原告认为被诉侵权方法对型腔及热压机的工作方法有描述,而工艺手册没有描述,对该意见本院不予采纳,理由不再赘述。

被侵权方法的技术特征与工艺手册所载技术方案的相应技术特征无实质性差异。

(四)根据查明的“博巨”企业和被告博云公司之间关系的相关事实,“博云”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虽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但为曹晓敏所实际投资并经营管理,该企业于2006年在实施生产木线条产品相关技术方法过程中受到了工艺手册并获知其中所载技术方法,且该企业生产木线条产品的所有设备均由被告所继续使用;又因被告博云公司经核准的经营范围与该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一致、被告博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该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均为曹晓敏,故本院认为被告博云公司在其成立时将“博巨”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的生产设备及技术一并继承,即被告早于涉案专利申请日2008年12月23日也已掌握木线条产品生产业务所必需的技术文件、业已购买了木线条产品声厂业务所必需的主要设备和模具。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被告博云公司在涉案专利申请日前已经使用相同方法或者作好使用的必要准备。

二、关于被告的生产设备及规模

根据查明的事实,被告博云公司继承了“博巨”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生产木线条产品的相关设备,即截至涉案专利申请日前被告拥有的生产设备为木线成型铣床一台、精密裁板锯一台、四面木工刨床一台、热压机两台。虽然被告于2009年新购入一台四面木工刨床,但热压机依然为二台,结合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表述,加工设备主要为热压机,木线条产品的成品生产规模应由热压机所控制,故本院认为被告现有的生产规模与专利申请日前根据其已有的生产设备能够达到的生产规模一致。

三、关于被告主张的先用权是否存在限制

原告代理人在庭后提交的代理词中认为,曹晓敏与吴建明等是合伙关系,该合伙组织长期使用博巨铝塑板厂的名义朱兴荣是明知的。本院认为原告该理解与案情不符,本案中仅有被告提交的聘用协议这一证据涉及到博巨铝塑板厂,并不存在长期使用该厂名义的情形。 原告代理人在庭后提交的代理词中还认为,该合伙组织与被告博云公司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不存在继承关系,因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被告的先用权抗辩不成立。如果原告据该条第四款认为被告的行为不属于在原有范围内实施,对此本院认为,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0条的规定,原告主张曹晓敏和吴建明等是合伙关系证据尚不充分,其次结合被调查人吴建明陈述“我到07年2月就退出了,到了07年2月就曹晓明一个人在做木线条”可知,即便先前构成合伙关系,也在07年2月即已终止,但曹晓敏经营的木线条业务却未中断,所以合伙组织与该合伙关系终止后的企业之间的继承应当发生在2007年2月,再次,关于“博巨”企业与被告博云公司之间的继承关系及继承时间前已叙述,此处不再赘言,故无论如何理解该木线条业务经营主体的更迭,本案事实并不满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第四款“先用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后”这一时间要件;如果原告据该条第一款认为被告的技术是非法获得,那么原告应承担证明责任,但本案中未有相关证据证明被告博云公司掌握的工艺手册来源非法。

被告博云公司在其成立时继承了“博巨”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的技术,故被告博云公司所获知的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系其合法获得,其在本案中主张的先用权并不存在限制。

综上,本院认为原告法司特厂作为ZL200810243577.X“具有异型侧部的复合装饰板的包覆加工方法及其产品”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其一发享有的专利权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但“博巨”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获知的工艺手册所载技术方法与涉案专利无实质性差异,亦购买了实施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生产木线条产品所必需的主要设备及规模,且被告博云公司在成立时自“博巨”企业(“常州市博巨装饰材料厂”)继承了技术及生产规模,被诉侵权方法与工艺手册所载技术方法也无实质性差异,故被告博云公司在成立时已经合法掌握了实施与涉案专利方法的方法所必需的工艺文件、已经购买了实施与涉案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生产木线条产品所必需的主要设备及规模,即被告所举证据可以证明其在涉案专利申请日前已经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被告博云公司的行为依法不视为侵权专利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

(二)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常州法司特木线条长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礼费1050元,财产保全费520元,证据保全费100元,均由原告常州法司特木线条厂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二份,上诉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同时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有关规定,向该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户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开户银行:江苏省南京市农业银行山西路支行;帐号:03329113301040002475)。

审判长

蒋小英

代理审判员

刘 颖

代理审判员

施婷婷

二O一O年十二月六日

书 记 员 徐 媛

第五篇:【商标侵权】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赔偿数额怎么计算?

【商标侵权】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赔偿数额怎么计算? 关键词:注册商标

侵权行为

赔偿数额 导读

现实生活中,假冒名牌商品就在我们身边,维权的脚步也一直未停止。 事件经过

原告路易威登马利蒂(LOUISVUITTONMALLETIER,以下简称路易威登)是法国公司,在中国依法注册了第十八类商品(包括手提包、钥匙夹、钱包、背包、手提袋等)的商标专用权。

受被告大上海城管理的被告包包秀箱包店(个体工商户)销售假冒路易威登商标的箱包、钱包等商品。

2014年7月9日,在郑州市黄河公证处的监督下,路易威登委托代理人在该箱包店以500元价格购买包一个,并进行了封存。2014年7月29日,路易威登向被告大上海城发出律师函,要求大上海城尽到管理义务,保证市场内不再有侵权商品。大上海城对被告包包秀箱包店下达了整改通知,并要求了出具保证书。

2014年11月19日,在郑州市黄河公证处监督下,路易威登又在该店以300原价格购买钱包一个,并进行了封存。

路易威登将大上海城和包包秀箱包店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赔偿律师费、公证费等合理支出共计3.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争论观点

未支持己方主张,原告路易威登提交了以下证据:商标注册证明、公证书、警告函、律师费票据、公证费票据。

被告包包秀箱包店辩称,自己只是零售,不重视商标,不应承担责任,且经营时间短,销售量小,原告要求赔偿数额过高。

被告大上海城辩称,自己不是侵权主体,也尽到了管理义务,不应承担责任,提交了以下证据:租赁合同及附件、协议书、承诺书、庭审笔录。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包包秀箱包店侵犯了路易威登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被告大上海城虽然尽到了一定管理义务,但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侵权行为,为被告包包秀箱包店的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也构成侵权,应承担法律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被告包包秀箱包店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万元,被告大上海城对其中6000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诉讼费由原被告根据判决按比例承担。

律师分析

1、被告包包秀箱包店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承担法律责任 原告路易威登在中国合法注册了该类商品的商标,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包包秀箱包店未经允许,购进未知厂家生产的同类商品,贴上从他处购得的同样商标标识进行销售,虽然价格相差悬殊,但仍侵犯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承担法律责任。

2、被告大上海城未尽到有效管理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

被告大上海城作为市场管理者,应当具有更高的法律意识。大上海城虽然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要求承租商户合法经营并自负法律责任,且在接到原告律师函后采取了一定措施,尽到了一定的管理义务。但其采取的措施,并未有效遏制侵权商户的侵权行为,因此也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3、关于商标侵权赔偿数额的计算

关于赔偿数额的计算,我国商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被侵权人可以在两种计算方法中进行选择:(1)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按照权利人所减少的销售量和权利人单位商品利润计算;(2)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按照侵权人单位商品利润和侵权人销售量计算。如果这两种方法均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严重的,可以在上述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进行赔偿,同时应赔偿权利人因维权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主要包括律师费和公证费)。如果上述数额均难以计算的,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三百万以下的赔偿。法院在实际审理中会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商标的声誉、商标使用许可费等等各项因素综合确定。

小编提醒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侵权案件剧增,各级部门对该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各经营主体对商标权也越来越重视,法律的不断完善也为维权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提醒广大经营者,违法无大小,合法经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不忘初心党活动演讲稿下一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