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免费

2023-05-09

教案的特征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学习、思考和模仿。教案撰写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则关系到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免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免费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 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 .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师:同学们都喜欢课外活动对吗?你喜欢什么活动?生:„

师:每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你们快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呈现主题图)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吗?

生 1: 所有的旗子按四面一组,可以插几组?

生 2 :跳绳的同学四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生„„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口算除法)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 教学例题 1

( 1 )利用课件演示例 1

师:光明小学三(1)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搬来 1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 2 )(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 15 个学具表示 15 盆花来摆一摆。 指名一生上台来摆。

( 3 )提问思考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1 : 15 盆花,每 5 盆摆一组,可以摆 3 组, 15 盆刚好摆完。

生 2 : 15 里面有 3 个 5.

( 4 )尝试列式

师: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5 ÷ 5=3 (组)

( 5 )明确写法

师: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现在我们用竖式来计算,(板书竖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先试着让学生说,教师讲解强调)

2. 教学例题 2

( 1 )课件演示例 2

师:这儿还有23盆花也要搬到会场,还是每 5 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 2 )生动手操作

师:请你也用学具来摆一摆。指名一生上台摆。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能全部摆完,还剩下 3 盆,不够分一组了。

( 3 )(认识余数)

师: 23 里面最多有几个 5 ?这余下的 3 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像这样的除法算式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 4)(小组讨论)

师: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怎么书写算式和列竖式呢?

生:23 ÷ 5=

师: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同学说一说。

生:(汇报)„

( 5)列出竖式:

生:23 ÷ 5=4 (组)„„ 3 (盆)

师: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 6 个小圆点隔开。(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强调有余数的除法怎样书写,单位名称都是什么?)

3.观察比较

师:看看例 1 和例 2 的竖式,比一比,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 3 :我发现这两道题计算方法过程是相同的。

生 4 :这两道题也有不同„„

4、尝试练习

师:老师想检验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是否掌握,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选择三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两个不能正好分完。) 27/9“做一做”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练习十二第1-3题

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 10 个是什么图形、第 18 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师: 你知道为什么能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

有余数的除法

李君婕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59—60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经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 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五、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草莓、学具盘子、小棒、练习篇

六、 教学过程

(一) 动手操作,引入新知 1. 说一说

师:课前,李老师请4个同学帮我分了学具,那你们想不想每个人都动手分一分?

出示:6个草莓,每2个分一盘,可以装满几盘? (指名读题,口答并列式计算)

师:那这样分完之后还有没有剩余的草莓?(齐答) 2. 摆一摆(学生活动)

师:7个草莓,每2个分一盘,可以装满几盘呢?下边请小组长打开粉色的学具带,拿出草莓和盘子,3人配合,一起分一分。开始吧! (学生活动后)

师:好了,孩子们,分好了吗?谁想用李老师的大草莓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分的?

生:我先拿2个放一盘,再拿2个放一盘,再拿2个放一盘,用了3个盘子,剩下一个。

师:呦,你真棒,你们和他摆的一样吗?很好请回。李老师在下边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是这样摆的,究竟哪种分法是正确的,谁来说一说? 生:因为让每盘放2个,所以„„

师:也就是说最后剩下的一个还够再装满一盘吗? 师:诶,那根据你们摆的,谁能列出除法算式? 生:7÷2 师: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2呢?3是什么的意思?1呢? 生:最后剩余的1个。

师:那你知道“1”叫什么数吗?注意我们在写余数之前要先写6个小圆点表示余的意思。 3. 比一比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往我们所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师:这个算式谁会读?

(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继续感受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现象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分东西,常常不能正好分完,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比如说课前李老师请同学帮我把20个袋子,每一大组分3袋,分给了咱班的几大组呀?快数数看。(学生自己数)结果怎样?

学生列出算式。

师:其实这2袋就是什么呀?一起说。 生:余数。

师:刚才算式中的1是余数,这个式子中的2也是余数,那究竟余数表示什么呀?

生:剩余的不够再分的部分。 2. 圈一圈

师:真棒,好了,孩子们。如果没有实物,想请你把五星和小圆片按要求分一分,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圈一圈

师:圈一圈是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的一种好方法,下边请同学们拿出小篇子,在上边先圈一圈,再填空。开始吧。写完的同学同位互相检查一下。 师:好了,同学们,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订正一下。李老师拿了两个写的,谁写的谁来读,第一个。 (学生读完后)

师:很好请坐。你们觉得他写的怎么样?好在哪?

(学生答)不仅字迹公整,而且圈画的特别整齐,这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

师:2个2个的圈,除了这样竖着圈,还可以怎么圈?行不行? 师:用不同的圈法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的结果。 师:好下一题。你们和他写的一样吗?

师:那每3个圈一圈,除了这样拐弯圈,还可以怎样圈?行不行?

师:真棒,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下边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3. 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① 猜一猜 师:李老师手中有 生:一把小棒。

师: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师:如果我用手中的小棒4根4根地摆下去,可能会是什么情况? 生:有剩余和没有剩余两种情况。

师:这是你们的猜想,下边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先听好李老师的要求,我说开始再动手。

② 摆一摆(学生活动) 要求(1):在每一大组的中间有一个小磁板,磁板上有一个数,这个数是几,一会儿就请组长数出几根小棒,再把剩余的小棒放回袋中;

(2):3人合作用数出的小棒在小磁板上看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有没有剩余,如果有,剩下的小棒也要摆在小磁板上?

(3):根据你们摆小棒,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除法算式。好,开始吧。 师:好了,孩子们,分好了吗?哪组想拿着你们的小磁板来前边给大家展示一下,说说你们摆的结果呀?好,就你们组吧。派一个代表就可以。

师: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余几根? 生:我们用了9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1根。 师:根据你摆的,你会列出除法算式吗?

师:哪组也是用9根小棒摆的?你们当裁判,判断一下,刚才他回答的正确吗?

(老师边写算式边提问)

师 :你们列出的算式中的9表示什么意思?4呢?2表示什么?1呢? 师:哪组不是用9根小棒摆的?你们组来吧,派一个代表,好极了。说说吧! 生:我们用了10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2根。 师:谁和他们摆的一样?判断一下。 生:对。

师:非常好,请回。 师:(指着另一组问)那你们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说,我写)

师:还有用多少根小棒摆的?你们说吧。这次全班同学当裁判,看看他们说的对不对。说吧。小磁板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11根小棒摆的2个正方形还余3根,对不对?谁能根据他们摆的,列出除法算式呀?

学生答。

师:有没有哪一组摆完后没有剩余的小棒? 师:你们用了几根?算式呢?给大家看看。 生:用8根,摆2个正方形。

③ 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摆小棒得出结论,并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列出除法算式。你们真棒。如果有12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你会列式吗?(同时操作课件)

师:13根呢?怎样列式?李老师看到你第一个举手,你怎么想的这么快呀? (叫2—3说) 师:也就是说因为13根比12根多一根,只要在原来基础上在添上一根就可以了。用这种加1的方法你能很快想出用14根小棒摆的结果吗?

师:15根呢?大家一起说吧。

师:用16根小棒摆正方形会不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为什么?你能说算式吗?

师: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摆小棒列出的所有的算式。想一想余数会不会出现4的情况?余5行不行?怎么也不行呢?(点课件)如果余5根,也可以再摆一个,是这样吗?余6呢?

师:余数更大行不行?也就是说这道题的余数只可能是哪几种情况? 生:

1、

2、3 师:也证明了刚才同学们猜余下的会是1根、2根、3根的结果是正确的。 4.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下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同学先互相说一说。

师:好了,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发现什么了? 师:也就是像刚才同学们说的余数不能大于或等于除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验证余数比除数小

师:除以4是这样,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除法都这样呢?(打一个问号) (课件)

师:看看我们刚才做过的题,是不是这样? 师:草莓图,余数比 生:除数小

师:五星图,余数比 生:除数小

师:圆片图,余数还是比 生:除数小

师:为什么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呢?

师:刚才这几道题都有这样的规律,也就证明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三)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 口答

师:想一想用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如果除数是6,余数会是几?你能一气都说出来吗?除数是8呢?除数是9?

这最后一个要听清楚,如果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几?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像这样的除法你们学会了吗?

2. 李老师这有一些算式,我想请你们判断哪些是没有余数的,哪些是有余数的?先观察算式,如果有余数就用这样的手势,如果没有余数,就这样表示,明白了吗?

第一题,准备出示,有余数吗?好 第二题,出示,有余数吗?速度快

第三题,看清楚,请出示,你们都认为是没有余数的

4、5两题老师不说话,学生自己判断 师:最后一题,出示

师:要想判断一个算式是否余数,你有什么好方法? 师:你真聪明。

3.发学具

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于是带来一些小礼物想奖励给大家,有什么呀?(课件) 生:铅笔、橡皮和直尺

师:如果我按照这样的顺序,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直尺的顺序发下去,想一想,第11个同学得到的会是什么礼物?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也就是说把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直尺看成一组,发了这样的3组后,还剩下两个同学,接下来按照顺序,第10个同学得到的就是铅笔,第11个同学得到的就是橡皮。

(四) 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分物品,常常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而且我们大家通过分、摆、猜、想、说,发现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五)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8÷4=2(个)

7÷2=3(盘)„„1(个)

9÷4=2(个)„„1(根)

余数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余数<除数

第三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大全)

有 余 数 的 除 法

教 学 设 计

执讲人:陈丽霞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二实验小学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而我在这儿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整节课用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52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丛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更好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难点: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法) 教学准备: 小棒 多媒体课件 探究题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整节课师生互动作一铺垫。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讲故事引入,猜颜色,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上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集会,那就是我们的那达慕大会。(课件出示图片)我们会用彩旗和气球将我们的会场布置的非常漂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是怎样布置的。我们把彩旗按照红粉蓝绿黄的顺序悬挂在空中,如果第1面是红色的,那么第6面是什么颜色呢?第18面呢?学生回答不出的时候,让学生考考老师。[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羡慕老师的本领,从而激起他探究本节内容的兴趣。]

三、通过操作,引导自主探究。

1、理解意义,优化算法。

搭一个正方形要用几根小棒?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快速动手搭一搭,(指名实物展台上演示)然后说出结果。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

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呢?先想一想,同桌间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最好。(设计意图:给每位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在默默感悟中体验了算法最优化。)

学生汇报,师板书竖式。结合竖式师生做游戏。(师圈竖式上的数,学生圈小棒并表述出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2、感悟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现在老师想知道10根、11根…16根小棒能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帮帮我,现在同桌两人合作将算式完成到题卡上。

通过学生合作,将所有算式投影订正,师可以将算式继续延伸并板书:

17、

18、

19、20除以4。同时通过.20÷4=5(个),为什么不能余4?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引导观察算式: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吗?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有什么秘密吗?把你的发现快和同桌说说!如此的点拨把学生的注意力彻底集中在了余数和除数上,当学生们有发现余数和除数关系时,和同桌分享,

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提问:如果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几?鼓励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形成知识迁移。提问小结: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生总结得出: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新知,享受成功的快乐。

计算能力是在不断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分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练习。

1、 聪明小博士。{()里最大能填几} 计算教学就是让学生找到最优化的算法,然后多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主要是试商,在这里实际就是我练习的最大能填几所以我安排了这个练习。

2、粗心马大哈,学生改错。

列出有错误的竖式,学生改正。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题,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4、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

( )÷3=(代表几?

……□ )÷8=(……□ □ )( )

有余数的除法 说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 下面我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说课。

教学思考:

怎样把这一课上出新意?怎样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怎样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而我在这儿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整节课用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

学活动中来,从而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思考和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

1、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操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丛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众多的知识目标中,感悟有余数除法的意

义和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则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年龄小,逻辑推理能力差,因此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知识点成了教学的难点。

说教学设计: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我没有设计其他新颖的导入,我以学生自身对有余数除法的认知来作为一个教学的情境,这样能在一上课就使孩子们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们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这样的教学情境比起我们常用的生活情境省时而且能起到更全面的作用,能使孩子们在上课开始就体会到数学课的“数学味”。

2、由于上节课学生已经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算法学习过了,本节课我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搭正方形让学生再一次感悟有余数的除法,并且让学生体验算法的最优化,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3、教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我将转变传统大量的练习和直接告诉的做法, 通过学生合作完成的练习,结合搭四边形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领悟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通过20÷4=5(个),为什么不能余4?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引导观察算式:同学们,你们有什么重大发现吗?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秘密吗?把你的发现快和同桌说说!如此的点拨把学生的注意力彻底集中在了余数和除数上,当学生们有发现余数和除数关系时,和同桌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这儿给每位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孩子们在观察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在安静倾听中分享了别人的学习成果,在默默感悟中体验了算法最优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功,而孩子们的观察、概括、分析等能力也在课堂中得到了成长。

教师提问:如果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几?鼓励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形成知识迁移。提问小结: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生总结得出:在余数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说练习设计:

计算能力是在不断的明白算理,掌握法则,经过多次合理的练习逐步形成的。因此,我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分层次地设计了如下练习。

1、聪明小博士。{()里最大能填几} 计算教学就是让学生找到最优化的算法,然后多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主要是试商,在这里实际就是我练习的最大能填几所以我安排了这个练习。

2、粗心马大哈,学生改错。

列出有错误的竖式,学生改正。用于检查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3、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题,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4、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

( )÷3=( )……□ ( )÷8=( )……□ □代表几?

本节课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特点,通过动手操作辅助学生的自主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例

1、例2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 掌握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横竖式写法和读法。

3、 教给学生试商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每小组一袋物品(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 课前活动,复习旧知

师:小朋友,上课前我们来玩猜一猜游戏,苹果卡片盖住的那个数字最大是几?(师展示卡片)猜对了,苹果卡片就属于你了。

( )里最大能填几?

( )×8 < 60 4 ×( )< 31 ( )× 6 < 57 ( )× 5 < 38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展示课件图:红、黄、蓝、绿1——24号彩色小球。

师:这里有24个彩色小球,你们可以任意说一个球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争着举手出题)

师:你们想不想学这个本领?(想)老师告诉你,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小组分物,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桌面准备好一些物品,让学生尝试平均分,看看每位同学分得了多少?还剩多少?(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代表说说分的情况。(要求用一句完整话述说)

生1:我们小组把20个圆形平均分给6位同学,每位同学得了3个,还剩2个。 生2:我们小组把15个三角形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人得了3个,刚好分完。 生3:我们小组把23个正方形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位同学得了4个,还剩3个。 „„

2、揭示课题,理解余数概念

师:各小组的代表都说得很好,在平均分东西时,可能会出现正好分完或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这个剩余或多余的数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3、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读法

师:同学们,怎样把刚才每组分的过程和结果用除法算式写下来呢?请同学们在

(学生各自写,师巡视,每组指名一人板演)

(1) 引导竖式写法。 师任选一小组题目:15÷5=3 师:被除数写在哪里?除数写在哪里?商写在哪里?

23÷5=4„„3 师:被除数写在哪里?除数写在哪里?商写在哪里? 板书: 4 „„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5 23 „„被除数

20 „„5和4的乘积 3 „„余数 (2)强调试商方法

想除数和几相乘小于被除数,并且最接近被除数。 (3)引导横式上写计算结果

先写商再写余数,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商和余数之间写上“„„” (4)指导读法

23÷5=4„„3读作:23除以5等于4余3。(师领读一次,学生齐读) (5).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6).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18÷3=6 19÷3=6„„1

(5)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观察上面两题,如果被除数是20,21,22呢? 18÷3=6 19÷3=6„„1 20÷3=6„„2 21÷3=7 22÷3=7„„1 „„

师:在刚才的算式里,你们认真观察,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余数都比除数小。

生2:我发现刚好分完的是没有余数的。

师:经过实验,我们知道余数都比除数小。板书:余数<除数

师:为什么余数都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大于除数,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可以再分。

三、巩固练习

(1)看书P50——51,完成“做一做”。 (2)改错题。

( ) ( ) ( ) (3)判断题。

①22÷4=5„„2( ) ②34÷5=7„„1( ) ③25÷3=7„„4( ) ④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数要比余数大。( ) ⑤50除以8商6余2。( ) (4)揭示刚开始上课时老师猜彩球的秘密 师:现在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颜色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0个、第24个球是什么颜色吗?如果大家有兴趣,课后自己也猜一猜。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吗? 生1:认识余数。

生2: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横式写法,会读算式。 生3:知道余数比除数小。

生4:有余数除法还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

(2)猜一猜:在一道有余数的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少是几?

第五篇:有余数的除法优质教案设计

科 目:数学 上课教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读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题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5<6 ( )×4<25 3×( )<26 ( )×8<42 6×( )<35 7×( )<24

2、用竖式计算。

18÷3= 42÷6=

3、谈话:新年到了,同学们都想把教室装扮得很漂亮,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1页的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反思、训练、展示、点拨

(一)出示标杆提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你能列式吗?

1、用圆片代表盘花摆一摆。

第1页

2、根据摆的结果写出得数,再读出算式。

3、你能列竖式把摆的过程表示出来吗?试试看。

4、想一想:剩下的3盆还够摆一组吗?3可以叫什么?

[反思]有余数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除数与商的乘积、余数分别写在什么位置?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外面,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对着个位,除数与商的乘积写在除数下面,数位要对齐,余数写在横线下,对齐个位。)

(二)类比题 用竖式计算

21÷6 37÷5 [反思]列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商和余数都要对齐被除数的个位。)

四、题组训练,拓展延伸

1、教材P51“做一做”。

2、练习十二第

1、4题。

五、课堂小结

1、列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商和余数都要对齐被除数的个位。)

2、余数与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第2页

上一篇:英语老师岗位培训感悟下一篇:有余数的除法课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