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研究课题方案

2022-10-27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研究课题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初中语文研究课题方案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

《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课题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这一基本理念已经得到了多数教师的认同,但从实际落实看,却存在以下问题。

1.一些老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习惯和素养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和中考是两回事,培养素养和习惯耗时多,见效慢,“远水不解近渴”,于是教学中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认为素养培养可有可无,有时间就进行,没时间就不进行。

2.在实践中缺乏长远规划,跟着感觉走,缺乏四年的整体思路,和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学情的具体安排。

3. 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日常教学和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其他教学任务的冲击下,习惯和素养培养活动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形成常态。

4.关于习惯和素养的培养缺乏具体的标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宽泛,笼统,可操作性弱,没有具体的考量标准。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决定把“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确定为小课题研究的主题。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唤醒教师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素养这一理念的重视,帮助教师制定总体规划,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破解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习惯和素养的培养系列化,精细化,常态化。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必备习惯。

2.研究初中四年语文素养培养的整体思路和各学段的具体安排。

3.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培养习惯和素养的具体方法和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4.将课标对写字,古诗词积累、读书,写作等方面的笼统要求细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交流研讨法教学实践法

五、主要成员:

XXX等

六、研究时间和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3年9月——2014年7月(习惯和素养的培养短时间内无法验证效果,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课题研究时间定为一年)

研究步骤:

(一)理论准备期:

1.学习课标和相关理论书籍,提高思想认识,丰富理论知识。

2.请在本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激发感染成员的研究热情。

3. 利用课题研究群对研究内容进行交流研讨,对课题研究内容形成初步认识,制定出实施方案。

(二)实践期

按照实施方案,分学段,分项目进行实践。研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修正完善实施方案。成员撰写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定期进行阶段性交流。

(三)总结期

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将课题研究中产生的好想法,好做法总结提升,撰写解题报告。

六、成果预期

1.推出观摩课两节,面向全区展示研究实践成果。

2.结题时预计出版作品集一本,展现我区各校或各位教师开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素养活动的做法和成果,将研究成果向全区辐射。完成呈现成果的“物化”向巩固成果的“固化”转变。

第二篇:初中语文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①为了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隔断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实践和应用的价值。②割裂了学科知识间的联系,缺乏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③语文教学中明显出现“四多四少 " :老师讲解多,学生主动活动少;学生一味接受老师观点多,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的现象少;书面习题、机械抄写练习多,观察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少;读教科书多,阅读课外书籍少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是为了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为新课程的一个新课题,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它的研究能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形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1

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思路,激发学习研究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学习语文;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也正是我们从事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反思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探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阶段: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了解在初中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和状况,作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实验设想并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第二阶段:完成实验研究的措施、方法并在教学中试用,论证其可行性、有效性,并对这些措施方法进行完善。对完善后的实验研究再次进行试验、论证效果。

第三篇: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

陈定云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

中国,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不曾中断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璀璨的文化瑰宝。古代诗歌就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 然而,当前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现状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极不相称,也与中学生这个最应该拥有梦想与诗的青少年时代极不和谐。古代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文化精粹和宝贵的民族精神不能被充分发掘、继承和弘扬,这是语文教育的盲区,是语文教师的失职,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罪过。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国家持续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重视古代诗歌教学。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既要继承和吸收我国古代的诗教传统,从语言艺术、道德修养上着力,又要学习和借鉴现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的精神超越。尤为重要的是,要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出发,在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立足课堂,辐射课外,不断创新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舞台,构建诗意校园。

2、主要概念的界定

根据中国文学史分期的研究,一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现代文学史的开始,而之前则为古代文学史。古代诗歌指的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古典诗歌样式,区别于后来不拘形式的白话体的新诗。

本课题中所述的古代诗歌,首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歌,它们的出现形式主要是课文和诵读欣赏,另外就是教材内容中引用的诗句。其次,我们更要努力将学习的视野扩展到古代诗歌的全部,去感受和领悟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彩。 初中是青少年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基本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古代诗歌是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和思想内核,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养成健全人格的最优化教材之一。

3、目前国内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的关系

中国历来就有诗教的传统。大教育家孔子十分推崇诗教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并且把他整理的《诗三百》作为教材之一,用来培养塑造“温柔敦厚”的君子。科举制下,《诗经》成为儒学经典之一,是求取功名的必考科目。另外,《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诗歌教材也盛传不衰,就连蒙学读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采用了诗的押韵歌咏形式,以便于孩童的诵读识记。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2003年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许多语文教师结合新课标、新理论及教学新手段对古代诗歌教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实践价值的成果。如吴彩霞在《新课标下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模式研究》中,归纳和倡导“读、品两步”、“感知、诵读、比较、扩展等四步”、“朗读与翻译、质疑与思考、评价与总结、诵读与记忆等五步”几种教学模式。张利芳在《古诗词有效性教学模式浅探》中提出了“专题式、比照式、导引式、延伸式”等课堂教学模式。李正兵等在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构建了“教诗以诗”的模式,主张从阐释名句、比照阅读、转借生发、指点迷津等方面切入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在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上,孙清武提出了“溯源、比较、描摹、玩味”等八种方法,对于激活学生兴趣、提高文学修养和审判鉴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对于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论述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和思考,特别是诗歌诵读欣赏的方法和模式值得借鉴,但我们认为古代诗歌和中国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紧密联系,读诗、品诗、写诗也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还可以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

4、研究的理论依据

叶澜教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在过程中展开”,提出“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钟启泉教授强调:“教师需要聚集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因为,课堂教学占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大部分。”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在课堂教学策略部分集中讨论了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实施和教学后的评价,认为课堂教学研究是指现代教师工作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意向性(有目的)的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探究性的行为,现代教师要从“教书”转向“教人”,教一个活生生的、具有整体生命性的人,他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或处理具有不确定的教育情景。黎奇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根据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的深入研究,侧重于实践活动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的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特别是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具体呈现。区培民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例的评述,特别是在论述语文课堂教学部分提出了构建21世纪的新型课堂的思想,并从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对语文课堂实施的模式/方式进行了评介。

因此,我们对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重点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以古代诗歌为载体,努力将古代诗歌鉴赏的理论研究融入到现实的课堂教学当中,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来探究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任务、要素及策略,从生命成长的高度,关注学生需求,设计并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

5、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反对古代诗歌教学的应试化倾向,反对那种以量取胜和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反对把古代诗歌的教学与语文教育断裂开来。古代诗歌是语文教育的载体,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教育特点的落实,要注重语文教育的实践性、有效性和普适性,积极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魅力课堂,构建诗意校园,使古代诗歌教学在回归初中语文教育中准确定位,成为改革语文教育的切入点和语文教育发展的生长点。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古代诗歌教学的课堂实践,在教学论的层面上关注教与学现象,运用教学心理、接受美学、构建主义、情境教学等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从课程论的层面上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学的层面上重视古代诗歌教学对学生道德情操的感染熏陶和人格养成,从社会学、文化学的层面上突出古代诗歌教学对民族精神、人文价值的追求,希望通过切实的研究总结出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形式,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塑造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机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情趣和科学的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

(一)中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考题摭议

通过搜集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中考试卷的研究,发现古代诗歌命题趋向、考查与教学的关系影响,探讨古代诗歌考查的合理有效形式。

(二)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探析

1、对诗歌和诗歌教学的认识存在偏误

诗歌教学,首先就要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中国古代对诗歌的认识,有“诗言志”,“不学诗,无以言”等观念,可以说我们的古人,是把诗歌看作个人思想和知识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然而现在,我们却似乎不再去追问诗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了,一提到诗歌,只是简单认为诗歌就是抒情的作品,是高雅的艺术之类。另一方面,对“诗歌教学”这一教学活动,也存在某种观念上的偏误,这就是有不少老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层面上。”无疑,这种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是仅仅只着眼于对诗歌语言和知识层面的一种狭窄认识。确实,诗歌的字词或是诗歌的内容,我们不可忽视,我们对名篇名作也需要诵读、识记,但是,在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更多的还应是关注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因素,应更注重诗歌的涵咏功能。

2、诗歌教学的科学分析化倾向严重

人们不愿自己去谈诗,就是不愿把诗歌意象分解开来,然而我们现在的现实状况是,诗歌教学中的“分析”“分解”已经变得无孔不入了,有老师这样总结:“捉住真情,分析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捉住意象,分析诗歌意境,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可以说,“应试教育”是诗歌教学越来越向技术化、分析操作化的方向迈进进而导致诗歌功能异化的根源所在,正因为此,不少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多从纯理性的角度进行注解,只注重字词的剖析、句子的梳理以及平仄、押韵辞格等有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很少引导甚至完全忽略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美的感受。

3、诗歌教学太过局限于教材本身

诚然,诗歌教学关注诗歌本身、关注诗歌的审美层面,注重文本内容,确实必不可少,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能能力”的作用,但是,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与文本、读者、作者、教师等多元对话的过程,文本的内容是已经成型的、固定的,它的内涵却是依据不同的读者的个人情感经验来发掘和接受的,它与读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息息相关。而如果只是学习课本的内容,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可能会否定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无法调动自己更多的经验来感受文学作品,因而这无异于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打折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事诗歌还是别的题材,都不能一味地以文本为中心,不能过分局限于教材内容,把梳理完课本内容就算完事,它还需要注重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课本以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丰厚的积累过程中,提升认知与感悟能力,这样才更能够更好地去发掘出文本本身的多重内涵。

4、诗歌教学方法显得有些单一

诗歌教学方法的过于单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是讲授法,诗歌教学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成了对现成结论简单记忆的过程,在这样的诗歌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没有兴趣,完全没有那种心潮澎湃的情感体验,因而出现昏昏欲睡,或是偷偷在那津津有味地看小说或漫画的状况,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了。

5、诗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现行诗歌教学的评价机制,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一切都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运转,会不会解题做题、会不会考试成了绝大部分人对学习诗歌成效的评价标准!而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中,因为诗歌所占考卷题量和分值的比例相对偏低,而在写作要求中,又往往会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规定,诗歌写作被排斥在考试范围之外,因而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仅读不懂诗歌,更别说对诗歌的创作尝试了。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样的评价、考量机制,才导致了对诗歌教学的重视不够。

(三)初中生古代诗歌鉴赏方略 结合古今诗歌鉴赏理论,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实际出发,有选择地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学会品读诗歌,窥探诗歌鉴赏的门径,在读有所感、悟有所会中品尝到古代诗歌的情韵旨趣,从而不断强化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笔者根据自己在不同年级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古诗歌教学的三种境界“入诗·入境·入情”, 古诗歌教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知人论世——诵读感知——文本解读——想象体验——文本还原”。

第一重境界:“入诗”。“入诗”就是让学生初步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这需要完成前面的三个步骤:诵读感知、知人论世和文本解读。 步骤一:“诵读感知”。“诵读感知”就是先由老师范读或学生根据课本注释初步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一般可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查阅不理解的词语和典故的意思,然后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意象。在此基础上自由朗读几遍。 步骤二:“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介绍作者概况及和文本密切相关的文史知识、写作背景。现在的资料十分丰富,选择和甄别十分重要。资料介绍要力求贴近史实,从作者生活的大背景和大多数诗作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怀,而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在一首诗中顾头不顾尾地无限放大某个方面。要介绍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和诗作的创作背景。学生没有条件查找资料,需要老师进行筛选甄别后提供给学生参考。背景资料选择得好对学生理解古诗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步骤三:“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怀。很多老师对古诗歌的文本解读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沉不下去,深入不了;或细微艰涩、旁征博引,贪多求全,找不到切入点。还有老师把古诗歌当古文来教,逐字解释、逐句翻译,弄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让一首韵味十足的古诗变得味同嚼蜡。因此,古诗歌的文本解读一定要贴近学生——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文化积累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只在小学的时候背诵过少量简易的古诗,对古诗的认知程度基本上还停留在句式整齐、容易上口的层面上,对诗歌的内涵和意蕴不容易理解,因此文本解读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感受炼字、修辞、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到了八年级,有了一定的积累,要多让学生自己体验古诗的语言美(如节奏、语调、修辞等),要开始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验逐步学会由“入诗”到“入境”、“入情”,感知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作品的内涵。到了九年级,随着学生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古诗积累也逐步丰富起来,因此要在前面的基础上给学生适当增加古代文化素养的滋润,逐步学会通过古诗描绘的意境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逐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提高对古诗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初步感受古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为高中阶段进行古诗歌鉴赏打下较好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入境”。“入境”就是要通过对诗歌中的意象的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情景,让学生有“设身处地”之感。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入境”手段。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联想想象的方式让学生把诗中的意象切分成若干个画面,再把若干个画面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变化的情节。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具体可感的感知空间。 第三重境界:“入情”。“入情”是指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是作者进行精神沟通。这需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文本解读一定要到位,二是“入境”一定要到位。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重要词语和典故的理解,关键句子的把握来探究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这就是在“入境”的基础上“入情”了。“入情”的过程是在想象的基础上深入体验的过程,这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的境界,但是能让少数学生体验这种与古人的心灵交流那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步骤四:想象体验。“想象”是“入境”的主要手段,“体验”是“入情”的主要手段。“想象体验”涉及到学生对古诗歌的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把这个步骤合并在一起,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他们之间密不可分,而不同学生在这一步骤的学习过程中达到的效果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生只能“入境”而很难“入情”。 步骤五:“文本还原”。“文本还原”是指在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意象组成的画面和情节还原出诗歌的原文,也就是一种在联想和理解基础上的背

(四)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积淀,教学中不可或缺地理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通过感悟祖国语言文字,努力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全面和谐发展。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在研究方法上,本选题将采用:

1.文献研读法

学习借鉴古今关于诗歌鉴赏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拓展研究思路,开辟研究天地,坚持走科学化、理论化的研究道路,力求研究成果的普适化,提高选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2.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调查分析,了解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总结得失,寻求古代诗歌教学的切入点,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古代诗歌教学的效益。

3.活动激趣法

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营造更加宽阔的学习古代诗歌的天地,从“诵、歌、画、作”等方面引导学生沉潜入古代诗歌,在活动中理解诗意、体悟诗情、涵泳诗趣,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从而为学习成长的生命增添诗歌的底色和文化的底蕴。 4.经验总结法

在探究中有反思,在实践中有创新,要真行动、真思考,从研究过程中发现最原始的个性化材料,从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切近处进行教育设计,努力使自己总结出来的研究成果真实、鲜活、可行、有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设计和完成预期两年完成,分为四个阶段,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第一阶段(2012年2月~课题立项)

确立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完成课题申报、评审书的填写。

2.第二阶段(课题立项~2012年7月)

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立足古代诗歌教学课堂实践,疏理新课程实施以来中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向,并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开展“经典诵读”、“诗意班级”等活动。

3.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 紧密结合初中古代诗歌教与学的实践,通过教师的鉴赏指导和活动开展,激发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技能,让学生在古代诗歌学习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彩。

4.第四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全面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深入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认真撰写研究报告,力争如期完成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结题。

五、课题的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两种:课题成果报告与资料汇编

1、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2、教案、案例研究汇编

六、可行性论证

1、本课题在校领导内、教科室内已通过多次商讨,非常重视,已初步有了一定的研究方案,并取得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为下一步的论证和研究打下基础。

2、学校“有效教学”系列探讨与研究活动的开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对教科研活动的不断重视与推进,备课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与鼎力支持,为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实施与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有实践积累和深入研究,还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有较高的教科研热情,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多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施良方 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5.张利芳:《古诗词有效性教学模式浅探》,《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3A。 6.孙清武:《古代诗歌教学八法》,《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6月。

(此文为2012年萧山区级中学语文立项课题)

第四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目的

(一)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在于:

(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

(2)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3)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2、实践意义在于:

(1)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在初中的顺利实施。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学习所说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首要指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有效学习有先天的联系。本实验研究能较好地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切实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华而不实”问题。

(2)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组织、实施有效学习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和自我调适,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

(4)有利于学校改变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体系”

(二)课堂教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突出现代教学理念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具体教学实践的简化描述。通过构建效益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要素、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场境、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教学拓展等方面研究探索,具体实现以下研究目的:

1、提升教学实践经验并把它概括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以在教学研究中诊

断教学过程,预测教学效果,评价分析教学活动,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多样化教学和教学艺术开辟道路。

2、在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改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

3、在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形成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育效果,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4、在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规律,概括出“课堂教学理论框架”。

二、研究内容

1、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发生的,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情境创设,关注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都把它看作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对情境做适当的教学加工,使之真正地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提高的地方。比如:

● 情境的创设怎样与教学目标更有机地融合;

● 情境本身内容的丰富性和理解上的多义性的解读;

● 情境创设在教学中所占的时间等

这些教学中现实问题是研究起点,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2、动态生成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 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既然课堂教学是一段生命的经历,那它永远也不可能在预设的轨道上静态的运行,既然要把生命的发展权叫给学生,那生命总是在动态中焕发出活力。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老师在开发和利用课内课外学习资源方面作了许多探索研究并且有了成果,在现实的教学中,虽然已经注意到动态生成资源的重要作用,但在有效利用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例如:

● 生成资源的即时捕捉问题 预设与生成产生冲突时的处理问题等 生成资源的价值判断问题

3、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与选择适切学习方法的研究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两者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获得的;知识又有事实和概念知识、原理和规则知识、方法与策略知识之分,它们的学习途径同样是不完全相同的。与以往课程相比,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关注认知目标的达成,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发展。关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认知贡献。方法无所谓好与坏之分,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它的价值,检验的标准在于它是否最利于达到的目标。脱离目标去评价一种教学方法的有效与低效是不恰当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式,才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关键。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我们所听的课中,既有接受式的学习,又有探究式的学习;既有个人独立学习,也有合作学习;既有听中学,也有做中学。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开展研究的内容,这就是:

● 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有效介入;

● 如何化最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

● 课堂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与反馈;

●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效益如何充分发挥;

●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指导等等。

4、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的有效性问题

现实的语文课堂,老师们普遍关注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包括课堂中的提问、讨论,组织活动等),增加了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其中两个方面比较突出:①强调以具有思想性的讨论或对话为特征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②提问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理解为指导思想,即根据教学目标,把高层次问题和低层次问题通过各种方式结合起来。但是在许多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讨论或活动,只是一种形式,而非实质。我们注意到下列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化时间去研究的,如:

● 形式上的热闹与实质性的学习目标的达成;

●课堂上怎样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处理好学科核心知识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等等。

5、多媒体与“老”技术的问题

我们所处的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新发现和新发明,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推动教学发展、促进教学变革的学习技术,它为一种新的互动式学习新文化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可能。在课堂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为促进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们已经有了许多这样成功的案例。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有许多多媒体课,因为教师不愿舍弃那些形式很美但与教学目标若即若离的材料,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倒是一些没有采用很多新技术,使用的是“常规武器”的课,同样使学生心潮澎湃。我们可以研究的是:

● 如何将多媒体不仅仅作为搜集语文学习资料的手段,而且重视对资料的质量与可信度的判断;

●如何将多媒体作为学生语文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如何开发多媒体、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平台。

●教学中怎样合理利用各种“新资源”和恰当运用“老”技术等等。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

国内外关于变革的很多研究都表明:“任何有价值的新主意,要想有效就需要有深刻的理解、技能的开发和认真地付诸于实施。你不能强迫这些事情运转,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创造条件使人们能够考虑和促使人们考虑个人的和大家的见解,并通过一段时间的技能开发的实践”。事实上,行为的改变不是单纯地靠学术研究就能完成的,它往往是在对照新课程理念、审视教学行为,边实践、边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发展的。因此聚焦课堂,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式。我们将采用相互听课,共同讨论的形式开展活动,聚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用现代的理念进行审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文献研究:

廓清理论,明确概念;掌握动态,探求新路。

四、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优质课、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

终结性成果:《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教学研究》汇编。

五、组织形式

1、总课题组 总课题组组长:邹玉萍 谢首勇 总课题组成员:全体语文组老师

2、课题研究指导组:谢翔远 赵校长

3、各年级负责人:谢首勇 (七年级)梁杰(八年级)成乔宁(九年级)

六、实施步骤

(一)落实集体备课

1、组织机构:

七年级质量组(备课组)——组长:谢首勇 组员 : 杨碧兰 舒

八年级质量组(备课组)——组长:瞿小丽 组员 : 梁

杰 洪昌禄

九年级质量组(备课组)——组长:成乔宁 组员 : 邓翠苹 邹

2、实施方案:

力图让集体备活动成为一个互助学习,促进教研的主阵地,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和含金量。活动过程如下所示:

(1)级备课组长确定同一课题; (2)网上搜集的资料;

(3)自己手中的资料;

(4)结合教学实际; 经过上述的过程每位成员拿出自已准备的1 课时教案,特别提倡各自独立准备同一课题,然后同一备课组的成员相互探讨,对教案进行修改(注:特别强调,不要统一教法,而是通过同伴互助和材料帮助,完善每位教师的教案设想),最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案。

(二)构建课堂教学研讨特色

Ⅰ、由各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听课,相互尊重,准时前往,组长提前通知,并及时组织评课。

Ⅱ、评课及交流心得。

(1)上课教师发表自己上课思路及课后反思;

(2)认真学习区教研室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3)听课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各自意见,尤其是重点研讨课堂教学中的“三废”现象:即“废语言”“废环节”“废习题”,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无效劳动。

(4)“睁大两只眼睛”评课,即优点全找出来,缺点也全找出来;时间紧迫时可采用“1+1”的评课模式,即提一个优点,一个缺点。

(三)总结归纳

1、开展教师“五个一”活动:本学期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课堂教学中新课环节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撰写一篇教育叙事研究或一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个案研究;上一节校级研讨课;自己制作或整合一个课件;撰写一篇新课环节的教学论文。

2、每位教师根据上面活动分别提出一条自己或别人(本校、外出听课或远程教育课案)中的多余无效劳动,交年级备课组长,共16 条;

3、教研组集体讨论,形成10 条上报学校;

4、特色:整个教研组在某一方面(完整的语文教学资源库)有所突破,同时反思其中的“三废”现象。

第五篇:初中语文课题研究

兴义市泥凼镇中学陈凤

一、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开口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必将由原来的应试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成创新性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题将重点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创新性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为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合新课标、新大纲,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找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

3、制定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对策;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

5、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6、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不回答问题”的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方面、教师的教学方面等。

2、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在分析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系统地研究“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根据这方面的教育研究成果,结合自已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分析本校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从而找出规律,设计出合理的研究方案。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课题准备(2012年10月—2013年3月)

①制定研究方案,完成课题方案的开题论证。

②通过调查、访问、问卷等手段了解学“不回答问题”的原因,找一些典型事例制定出“不回答问题”的的对策。

③准备一些前期研究的相关书籍,并且写好读书笔记。

2、第二阶段:课题研究(2013年4月—2013年7月)

①确定调查的对象、范围,探究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学生“不回答问题”对策,杜绝学生课堂“不回答问题”的现象,让学生会回答问题,并掌握回答问题的技巧。

②在我校推行“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写出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3、第三阶段:课题总结(2013年9月—2013年11月)

①整理各个阶段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形式包括报告、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本课题形式是论文。

上一篇:初中学生保证书怎么写下一篇:初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