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汇报材料

2023-01-18

从我们踏入校园到加入工作,汇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何写汇报材料,在汇报中找不到重点,导致在学习、工作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林业生态建设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林业生态建设汇报材料

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汇报

一是以社会造林为主体,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责任追究等新机制,全面落实造林主体,大力推进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带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全县完成工程造林0.3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72.8万株。

二是大力开展东江源头区生态建设和保护活动,启动实施了东江源头区域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示范工程,在源头区营造水源涵养林2000亩。

三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严格补偿资金管理,健全管护机制,66.74万亩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启动实施了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从今年起8年内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保护了有限的天然林资源。

四是以集体林业为重点,按照明确产权、减轻税费、规范流转、放活经营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启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五是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一方面,推行了国有木材销售单位定价体制,对全县国有林场的木材销售全面施行定价竞标制,实现木材销售的“阳光操作”,提高了木材销售价格,增加了林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改革国有林场的

财务管理体制,推行“场财局管”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以收定支,均衡发展。

六是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的要求,推进绿色产业建设。积极引进、扶持外资企业,鼓励县内外民营资本、个私企业投资商品林业建设,特别是通过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香港顺其竹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推进以桉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毛竹特色产业。

七是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林改前的林地流转清理工作,有效扼制了林地流转不规范的现象;认真开展了征占用林地的清理整顿活动,严厉查处各种破坏林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有限的林地资源。

第二篇:某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县地处江西省南部山区,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南方重点林区。全县辖18个乡镇,160个行政村,总人口34.68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356万亩(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99.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68.1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53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2%。

**县物产丰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山区县。**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脐橙面积达25.9万亩,脐橙产业覆盖了80%的农户。**文化底蕴深厚,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是江西第一个“中国楹联之乡”,境内有中国最大的方形围屋东升围。

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0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县财政总收入764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治理发愣功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 [文章-http:// 找范文,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备资源,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全县的森林生态得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一、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资源增长为目标,强化保护管理措施,推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构建和谐新**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一是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以“限额采伐、全额管理”为重点,严把木材采伐许可的审批关,严禁超范围、超树种、超限额采伐,严禁在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珠防林、阔叶林保护区内设立伐区。加强伐区的检查监督,强化源头管理。改革集体林木采伐生产办法,取消集体林由林业公司独家经营的管理模式,坚决取缔乡、村买卖青山和个人承包生产木材的行为,减少资源浪费。二是强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木材运输管理工作监督网络,加大对违法木材运输活动的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木材运输行为。三是规范木材加工管理。严把木材加工厂办证审批关,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办证程序。坚决取缔生产规模小、加工工艺简陋、资源浪费严重的加工企业。严格按照省林业厅、省经贸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开展全省木材(加工)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对经营加工单位实行全面监督,分片管理,统一印发加工台帐,制订生产计划,核定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经营加工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四是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改燃节能”工作。全面关闭柴炭市场,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居民改燃节能,推广以煤代柴、以气代柴、以电代柴等无污染燃料,大力推广“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有效缓解了能源性消耗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减轻了环境污染。

(二)强化封育管护措施。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的封育管护。一是严格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2001年,我县被列为全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县,实施面积达66.74万亩。为保证我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我们结合本县实际,制订了《**县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保护管理办法》、《**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定人员、定面积、定责任、定报酬、定奖罚的“五定”责任制及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标原则,择优聘请专职护林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制,签订管护责任状,强化检查监督,严格奖惩,对管护好的乡(镇)、单位予以表彰,对不依照责任状进行管护的乡(镇)、单位予以处罚,并在全县通报批评。二是加强城区风景林的保护管理。制订了城镇绿化规划,印发了《关于对城区风景林及主要公路沿线山场实行封禁的通告》,把县城周边第一层山林规划为城区风景林,实行全封山,进行封闭式培育和保护,配备专职护林员,落实奖惩措施,实行定任务、定山场、定目标、定报酬的岗位责任制度,并定期组织开展造林绿化活动,补植针、阔树种,提高林分质量和自然抗风险能力。三是强化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实行业务考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技能。并成立了林业执法稽查大队,加大林业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同时,在全县18个乡(镇)组建了老年护林协会和村级护林协会、禁山会,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民间护林协会组织这一群众性护林组织的护林作用。四是狠抓护林防火工作。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强化防火领导责任。采取敲铜锣、播放录音喇叭和防火知识光碟等措施,强化防火宣传教育。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建设,成立了县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深入开展知识培训,提高扑救火灾能力,使全县有限森林资源得到切实保护。

(三)严格林地使用管理。一是放活林地使用权。深化林地资源经营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偿流转机制,规范流转程序,打破对林地占而不用、用而不管、荒废林地的管理模式,保障转让、受让双方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社会投入到搞活林地上来,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二是严格征占用林地管理。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并重的原则,严格执行林地使用审批制度,先

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国有林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林地使用权流转有关规定的通知》等文件,专门下发文件规范产业开发(果业、中药材等)征占用林地秩序,要求产业开发必须优先选择荒山、荒地、稀疏林地,并在严格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报经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林业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从而有效地遏制了无序开发、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使产业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的道路。三是加强对果园戴帽山的管理。为发挥果园戴帽山保土蓄水、维护生态平衡的天然屏障作用,促进全县无公害脐橙产业的发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果园戴帽山管护的通知》,规定凡需开发种果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搞好果业开发规划设计,划定等高线,保留总山场1/5-1/3戴帽青山,严禁“剃光头”式开发。同时,按照“谁开发,谁绿化,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加强戴帽山的保护管理和造林绿化,落实管护责任,各果业开发户为戴帽山保护管理的责任人,严厉打击“剃光头”开发和破坏果园戴帽山林木的不法行为,从而形成“山顶飘绿带,山腰果飘香”的生态佳境。四是加大林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积极开展清理整顿活动,针对盲目毁林开荒、取土、采石、采矿、修路、建房、侵占生态公益林地等非法征占用林地现象,逐项逐类立案登记,依法从严查处。

(四)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对境内的珍稀野生植物进行造册登记,加强对野生植物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管理,严禁非法采集野生珍稀植物。积极开展“春雷行动”和“飓风行动”等专项整治斗争,对全县非法收购、出售和加工野生动物的窝点进行严厉查处,并将行动过程拍制成电视新闻在社会上反复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警示效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停止了全县所有野生动物经营、加工、销售的许可证发放,并对现有经营加工户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收回证件重新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有效保护了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

二、坚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创新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森林后备资源

为建设完善森林生态体系,我们在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创新营造林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森林后备资源。

(一)以社会造林为主体,全面推进防护林工程建设。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我县在上级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多方筹集资金,组织力量,自我启动了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全县各乡(镇)、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坡活动。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争取社会各界捐资赠资,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等植树造林活动。另一方面,深化林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营造林机制,推广桉树、速生杨、杂交竹等新品种,按照“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落实经营主体,加快“五荒”和疏林地的合理流转,大力发展股份制林场和生态林业庄园,有效调动社会造林积极性,带动公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推动防护林工作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近几年来,共绿化荒山荒坡10.5万亩,建立水源涵养林12万亩,固堤护岸林4.5万亩,水土保持林9万亩。

(二)以重点工程为纽带,推动造林绿化活动深入开展。重点落实三大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一是全面启动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为进一步绿化、美化好东江源头区的生态环境,完善东江源区森林生态保护体系,给香港同胞送上一泓洁净、放心的东江水,自我启动了天然林保护、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珠江防护林造林工程项目。同时,于2001年、2002年实施了国债珠江防护林建设项目工程,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落实“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造林新机制,全面推行招投标制落实经营主体,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造林1.35万亩、封山育林1.95万亩。二是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人民群众收入,于2003年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全县退耕还林面积3.5万亩。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净化水质,按照“户有一蔸竹,村有一个点,乡有一条线”的规划要求,重点以濂江河和镇岗河两条流域沿河两岸为主营造黄竹林基地,在美化绿化村庄环境的同时,护堤固岸、净化水质。三是大力发展商品林基地。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放活商品林的经营管理权,加大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深入开展诚信生态招商,积极引进外商和境内外民营企业、个私业主投资林业产业建设,拓宽投资渠道,商品林基地得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建立以毛竹、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各类商品林基地118.8万亩。

三、坚持以“生态立县”为指针,立足当前,努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历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在生态保护建设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还不发达,农村能源性消耗仍然是我县森林资源消耗的重点。二是农民整体素质较差,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不高,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三是个别乡镇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四是经济发展与源区保护之间的矛盾远未解决,特别是全面禁伐森林资源、全面关停稀土和其他采矿业,关闭影响生态环境的企业,阻止污染企业进入我县,每年减少财政收入1亿多元。五是由于县财政困难,源区保护与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基础建设工程特别是防护林工程、防火基础设施、农村新能源开发、污水治理、防洪工程等基础建设无法实施。

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的原则,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生态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

语、生态讲座、送戏下乡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国家林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和措施,特别是要加强中央、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森林法》及《森林实施条例》等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全面提高全社会爱林护林、爱护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二)加强护林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新时期生态林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全面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培育一支业务过硬、组织有力、精简高效、廉洁奉公的林业护林队伍。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护林队伍。按照生态林业建设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起“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录用,末尾淘汰”的劳动用工新机制,聘请护林人员充实到护林队伍中来。同时,以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切实做好护林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林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进一步落实护林责任制,强化奖惩措施,加强巡山护林工作。三是加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各乡(镇)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加强防、扑火知识培训,提高防扑火能力,全面加大森林生态体系保护、防火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

(三)推进封山育林工程。把封山育林工作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好抓实。在全面施行禁伐天然阔叶林,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准备从明年开始逐步减少商品性的木材采伐,逐年增加封山育林面积。通过搞好规划设计、资源评估、落实政策措施,带动全县天然林的保护、发展,更有效地保护我县的自然森林资源,增加林木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四)突出林政资源管理。首先,重点抓好森林资源监测站建设,加强境内森林资源管理的动态监测,随时掌握资源的消长情况,适时按监测结果调整培育和保护战略。其次,抓住国家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力度的有利时机,按照省、市建立地方性生态公益林的要求,设立县级生态公益林,通过逐年加大面积,使全县公益林面积达到152万亩,占全县山地面积的50%以上。第三,继续实施企业上马先加盖“绿色印章”的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抓好污染源的清理整顿工作,严禁创办高污染或耗资源型的企业。进一步加大低消耗、无污染、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环保型企业的引进和保护、扶持力度,全面降低森林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第四,按照“谁开发,谁绿化,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抓好果园戴帽山的造林绿化管理,严禁“剃光头”式开发,营造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第五,强化林地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林业用地管理审批制度,严厉打击各种借产业建设破坏林地等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林地资源。

(五)深化林业改革。在全面完成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把林业改革推向森林资源更深层次的改革。重点抓好以集体林业为重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的流转,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顺畅,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切实减轻林农负担,保护林农的林地、林木产权和收益权,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群众发展壮大林业产业的积极性。此外,进一步深化源头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源头管理责任制和木材采伐公示制,完善基层林业工作站和森林公安派出所的管理方式,转变林业工作站职能,强化伐区检查监督,确保有限森林资源科学利用、永续发展。

(六)积极争取上级加大对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投入。在生态移民、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森林防火及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等基础工程建设上,认真搞好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布局,积极争取国家国债无偿资金的扶持。特别是我县地处南方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很多天然的森林资源,植被比较多样化,森林资源的自然恢复能力强,现只要加以封山育林和进行必要的改造,很快就能成为高产高效的丰产林。为此,建议上级对我县低产林改造方面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使天然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推动我县林业生态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篇:林业局生态市建设考核汇报

2005年,我们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市这一目标,坚持一手抓林业建设,一手抓资源保护,扎实完成林业生态市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荣获“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

一、建无公害方山柿基地11000亩

我局承担省林业科技重点[本

文章属www.chinamishu.net原创,其他网站复制必究法律责任]项目《名优柿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今年按项目要求积极探索方山柿无公害生产技术,现已推广、开发无公害方山柿基地11000亩。根据森林食品基地要求,对方山柿基地进行了抚育管理,并对方山柿子代进行了生长量的测定,方山柿示范基地在今年干旱、高温情况下,柿苗长势良好。同时,积极引进名优新品种,做好林业示范工作。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引进了新兴水果杏李试验地列入永康市科技局2005年科技项目;从省林科院引进观赏竹品种24个,200多株,在芝英苗圃进行了繁殖试验。

二、抓生态林业建设,全面完成国债造林任务

为了逐步改变我市树种单

一、针叶林林相差、林分质量不高,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状况,我们积极主动争取国家资金100多万元。首次实施长防林工程国债项目,该项目标准高,要求严,可操作性难度大。但我们认定既然做就做好,做到认真周密部署,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省下达我市14000亩的国债造林任务,今年实际完成面积15476.1亩,是计划任务的110.5,其中:山地人工造林通过造林和补植完成了2508.5亩,是计划任务2500亩的100.3;平原造林543.6亩,是计划任务500亩的108.7;封山育林5424亩,是计划任务4000亩的135.6;低效防护林改造7000亩,是计划7000亩的100。并创造性地在低效防护林封育改造中,种植10米宽的纯阔叶林防护林带2公里,为森林防火起到自然隔离,避免重大火灾发生。

通过实施防护林工程国债项目,加快了我市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步伐,改善了林木结构,提高了林分的质量,促进了林业增收、林农增效,从而保障我市“生态市”战略的顺利实施。从本市组织的自查验收结果来看,项目建设的质量符合省定要求,在2508.5亩的山地人工造林面积中,阔叶树种造林和针阔混交造林的面积就有1794.5亩,占71.5;经济林714亩,占28.5。由此可见,项目建设改变了我市已往造林中针叶林多,阔叶林少,树种单一的现象。

三、切实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

按照《浙江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及生态市建设县市长目标责任书要求,遵循生态优先、确保重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涵养水源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稳定林权、体现自愿的原则,签订了采伐封育合同198份,界定省重点公益林26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8.9,主要以永康江及其一级支流源头汇水区和城镇供水源头为重点,分布于全市5个镇、4个街道、1个风景区所属的187个行政村和永康林场、唐先林场、大寒山林场、黄坟水库、三渡溪水库、杨溪水库、太平水库等单位。

四、配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展绿色村庄建设

我们以“森林永康、绿色村庄”建设为战略思想,围绕“百村整治”的总目标,运用生态学、林学、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

一、生态优先、反映特色的规划理念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园绿地的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进行村庄绿化规划设计,实现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

1、开展花园式企业(单位)和绿色村庄活动,推动村镇绿化。村镇绿化和企业绿化是我市高标准平原绿化的薄弱环节,该绿地系统建设受镇、村规划绿地预留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扰,我们采取了一年一度评选“花园式企业(单位)”、“绿色村庄”活动。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活动,对“百村整治”51个村进行了绿化指导,其中38个村进行了绿化规划,23个村已完成设计,有15个村已在绿化进行中。在规划中,设计人员贯彻保护优先的理念,[本文章属www.chinamishu.net原创,其他网站复制必究法律责任]保持好原有的风景林、古树、名木,充分利用原有绿地,做到改造与新建相结合,起到了良好的绿化效果。如唐先新河、芝英柳前塘等村绿色村庄的特色绿化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肯定。前不久,省林业厅授予了新河村为省绿化示范村,为推动村庄绿化起到较好的作用。

2、积极开展农田林网工程建设。现已在象清唐项目区种栽2.0万株,新店项目区种植2.5万株,舟山项目区1.0万株,农田林网总长度计70公里,工程总投资63万元。

3、完成高速公路、名园大道等绿色通道示

第四篇:2004年城市林业生态圈建设情况汇报

芙蓉区农林水利局 2004年6月7日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区2004年城市林业圈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就工程建设情况及后阶段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程建设情况

1、成立了机构。在2月13日全市林业生态圈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刚刚召开完毕,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决定将该项工作作为当前农口线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2月14日在农林水利局召开了各相关单位的会议,传达了市里会议精神,对我区本年度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成立了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风光带生态圈建设指挥部,指挥部由主管副区长陈忍冬同志任指挥长,区农林水利局梁建武同志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区农林水利局、区绿化委、区财政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区农林水利局内,办公室主任由农林水利局副局长段陆海同志兼任。成员从农林水利局、区绿化委各抽2人组成,办公室下设三个组,工程组、技术指导组、督查组,切实做到了认识到位、责任到人、工作到岗。

2、确定了林带范围。圈定了2004年绿化造林的范围从长善垸大堤花桥口至芙蓉区和雨花区大堤接口处,全长1790米,宽112米,面积约300.75亩。

3、进行了规划设计。委托湖南农林勘探设计院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进行了规划、勘测和设计。总投资138.88万元。选择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好,苗木来源有保证的乡土树种,严格贯彻“适地适树”和良种壮苗的造林原则,充分考虑该地段的立地条件和土壤特点,进行了多次方案对比,选择最适宜的绿化树种,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力争把浏阳河生态圈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景点。勾勒出一条令人神往的生态景观长廊。

4、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建设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进行了招投标。由区政府办、区纪委、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农林水利局等部门组成投标评审委员会。投标评审委员会主任由纪委副书记张国良同志兼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此项工程分3个标段,采取大包干形式,于3月11日全面开工。

5、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钟新莲区长、周松波副书记、陈忍冬副区长多次到现场检查工作,出谋划策。特别是市局程再华局长,黄树森副局长等领导对我区林带工作十分重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多次到施工现场指导工作。

6、严格施工,高标准建设。在土方及苗木施工过程中,局长梁建武亲自坐阵,带领2名施工代表,放弃晚上及双休日忘我的工作,对土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确保每一车都是粘性黄土,对苗木的品种、规格及质量严格把关,并多次邀请市林业局李队长、陈站长到现场作技术指导,指导生根粉的调配及使用,对所植的树都使用了生根粉,从而提高成活率,做到造一棵,活一棵。同时,积极协调施工场地周边的关系,向村民宣传造林的益处,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举措,既保证了工程如期完工,又确保工程的质量。

7、高标准超额完成任务。2004年林业生态圈造林工作于2004年3月31日全面完工,造林长度1790米,宽112米,面积约300.75亩。主要种植生长迅速见效快、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好、苗木来源有保证的乡土树种。胸径为3—4cm的杨树1000株,胸径4-5cm樟树1000株、柳树500株、水杉1000株、杜英500株,胸径4-5cm池杉500株,胸径3-4cm樱花167株,冠径120cm海桐球500株,冠径30cm红继木25500株、金叶女贞27000株、夏鹃75000株,草坪28900平方米。在种植布局上,采用草坪为基础,树、花、乔木配植。边坡种草,乔木、花卉点缀,形成一幅休闲观赏的图案。4月5日,由区农林水利局组织牵头,会同区纪委、区监察局、施工方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质量基本符合设计标准达到合同要求。所种的树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1、今后管理方面。目前林业生态圈造林已基本完成,按照施工合同,施工方对所种植的树仅负责维护一年,一年后的林带管理和维护由谁负责,费用由谁承担,还需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予以明确,并以文件形式传发。

2、建设资金方面。2004年林业生态圈建设工程总费用138.88万元,区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情况下,拿出60万元支持林业生态圈建设,目前,无力支付余款。现特请求市局领导帮助解决80万元资金。

四、下阶段的计划

1、列入了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挖掘浏阳河的历史文化底蕴,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浏阳河林业生态圈的规划设计,加大项目招商力度,精心组织开发建设,力争年内建成1公里生态圈,2005年建成2公里生态圈,实现部分项目向市民开放,打造城市亮点,赋予浏阳河这一世界知名品牌崭新的文化内涵。

2、实行目标管理。将芙蓉区城市林业生态圈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年终进行考核。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对林业建设的重点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并由区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执行。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五篇:文章标题:县林业局2008上半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汇报

2008年上半年林业生态建设主要情况

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完善为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林业生态建设新局面。

一是以社会造林为主体,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责任追究等新机制,全面落实造林主体,大力推进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带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全县完成工程造林0.3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72.8万株。

二是大力开展东江源头区生态建设和保护活动,启动实施了东江源头区域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示范工程,在源头区营造水源涵养林2000亩。

三是以生态保护为主题,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严格补偿资金管理,健全管护机制,66.74万亩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健[本文转载自范文搜网-http://找文章,到范文搜网]康稳定发展;全面启动实施了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从今年起8年内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保护了有限的天然林资源。

四是以集体林业为重点,按照明确产权、减轻税费、规范流转、放活经营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启动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五是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一方面,推行了国有木材销售单位定价体制,对全县国有林场的木材销售全面施行定价竞标制,实现木材销售的“阳光操作”,提高了木材销售价格,增加了林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改革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体制,推行“场财局管”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以收定支,均衡发展。

六是按照“山上办绿色银行”的要求,推进绿色产业建设。积极引进、扶持外资企业,鼓励县内外民营资本、个私企业投资商品林业建设,特别是通过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香港顺其竹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全面推进以桉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毛竹特色产业。

七是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林改前的林地流转清理工作,有效扼制了林地流转不规范的现象;认真开展了征占用林地的清理整顿活动,严厉查处各种破坏林地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有限的林地资源。

《县林业局2008上半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汇报》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县林业局2008上半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汇报。

上一篇:旅游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下一篇:刘艳暑期社会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