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词语表达效果

2022-10-26

第一篇:初中阅读词语表达效果

浅谈如何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摘要:

在现代文阅读中,常离不开理解分析词语或语句的表达效果或对其赏析等。可是,一些同学在思考或回答这方面的问题时,常觉得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其实,对于词语和语句的表达效果方面的分析是有一定技巧和方法可循的。 关键词:

表达效果

表达作用

词语

含义 表现手法

在现代文阅读中,常离不开理解分析词语或语句的表达效果或对其赏析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阅读中)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可是,一些同学在思考或回答这方面的问题时,常觉得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其实,对于词语和语句的表达效果方面的分析是有一定技巧和方法可循的。本文主要就如何分析解答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作一些探讨。首先,我们应明确在阅读中词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一定的语言环境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理解分析时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即:要联系词语所在的语句(或语段),以及上下文来理解分析。其次,对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分析时,要着手于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采用的是何种表现手法及其相关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分析;第三,要明确在阅读中常出现的诸如:“表达作用”、“含义和作用”、“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等这样一些说法,这些其实是与“表达效果”类似的一些说法,分析回答时大同小异。明确了以上这些,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理解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及类似的一些说法的问题时,就可以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了。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

- 1

同一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其作用一般是相同的。所以在阅读分析时,凡遇到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的不同词语,在谈及作用时,我们都可贴上同一字样的“标签”。例如,对凡是运用了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的词语,谈及作用时,可贴上“生动形象”字样的标签;对凡是运用了反复或夸张修辞手法的词语,谈及作用时,可贴上“强调了……”或“突出了……”字样的标签。我们不妨来看看:2014年龙岩中考适应性练习对《井》一文提出的一个问题:分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们用如同天空一般死灰的眼睛,紧盯着干裂的土地。 ..“死灰”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描写出了农民们面对天旱无水时的情状,表达了农民面对天旱的痛苦、无奈之情。

又如,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上)对《绿色蝈蝈》一文中运用了相关拟人手法的语句的分析:

(句中的)“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美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运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

从上面的举例回答中,我们除了可分析发现回答这类问题时的思路,还可以看出其分析中的“形象生动”或“生动形象”,便是比喻或拟人这类修辞手法在其作用上的通用“标签”。对于阅读中某一词语若采用了其它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在进行分析时,类同。

三、结合文体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方面是各有侧重的。记叙文的语言重在准确、生动形象;议论文的语言重在准确、严密;说明文的语言则重在准确、科学。我们在理解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时注意到这些特点,就可结合不同类文体的语言特点和具体语境来分析了。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有时是以比较不同词语在同一语句(境)中的表达效果或能否增删某词语

- 34 -

第二篇:表达效果整理

现代文 表达效果题

常见题型: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用了„„修辞手法 ,„„写出„(对象)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例1“杭州的天空让树住了”表达效果是?

答:用了( )的手法,( )地写出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例2书籍是我们目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通行证”好在哪里?

答:用了( )的手法,( )地写出( )。 主要修辞手法、作用

1. 比喻、拟人 形象生动写出了„„特点 2. 排比、反问 加强语气

捉刀

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捉刀立床头④。既毕⑤,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⑥?”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⑦,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解释加点的词

l.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

)

..

2.帝自捉刀立床头(

) .

1

母 亲

①我的家搬到光仁街,已经是1963年了。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一片片低矮的破房子仿佛是一片片疥疮。但饥饿对于普通人们的严重威胁毕竟开始缓解。

②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买粮、煤、劈柴回来,我总能得到几毛钱。母亲给我,因为知道我不会乱花,只会买小人书。我已经有三十多本小人书。

③我还经常去出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我那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④“不给!出去出去!”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檐帽微微歪戴着,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母亲代我向他承认错误,代我向他保证以后不再到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话说了很多,他烦了,粗鲁地将母亲和我从派出所推出来。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在台阶上不走。”他说:“谁管你!”砰——地将门关上了。

⑤“妈,咱们走吧,我不要了„„”我仰起脸望着母亲,心里一阵难过。

⑥“不走,妈一定给你要回来!”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着我。

⑦天渐黑了。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蔑的尊严。

⑧终于,年轻警察走出来了。“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给你们吧!„„”他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怀里。母亲低声对我说 :“数数。”语调很平静。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母亲这才抬起头来,仰望着年轻警察,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⑨“站住!”年轻警察跑下了台阶,向我们走来。他走到母亲跟前,用一根手指将大檐帽往上捅了一下,接着抹他的一撇小胡子。我不由得将我的“精神食粮”紧抱在怀中。母亲则将我扯近她身旁,像刚才坐在台阶上一样,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⑩年轻警察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等在这儿,没有我的允许不准离开!”

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

年轻警察转身就走。他却是去拦截了一辆小汽车,对司机大声说:“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送回家去。要一直送到家门口!”

1.第①段画线句描写与“我”失去小人书的痛苦有什么关系?(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回答)

2

2.“我”失去小人书非常痛苦,第⑤段却说“我不要了”,为什么?

3.母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年轻警察为母亲和“我”拦车,却是“以将军命令两个士兵那种不容违抗的语调”说话,联系全文,年轻警察是一个怎样的人?

5.从母亲要回小人书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11.① 画线句渲染了物质生活的贫穷,所以小人书是“我”的一笔巨大财富;

②画线句渲染了环境的丑陋,突出了小人书作为“精神食粮”对“我”的重要性。

12.不愿母亲被轻蔑,人格受伤害。

13.要点:坚强或有修养、智慧、有尊严等。(1分)静坐。(1分)

14.有缺点(工作作风粗暴、蛮横、有点流气等)、爱面子、良知未泯(本质不坏)。(答出2点即可)

15.参考示例:自己有尊严,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合法(有礼有节)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与权益等。(答出一点即可)

篮球梦

想必有很多人,同我一样拥有篮球梦。可能会有人想说:“女孩子学什么篮球,去踢你的毽子吧!”可我却不这么认为,而且总是想反驳:为什么女孩子就不能打篮球了?美国的莱斯利和坎迪斯·帕克以及高中生格瑞纳,她们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球坛小有名声,让更多的人信服只要有一颗热爱篮球的心,谁都可以为之奋斗,在梦想面前,人人平等。莱斯利和帕克的扣篮更多是因为它们在几乎没有扣篮的女子篮球史上实现突破而著名,而不是因为扣篮的质量。

我的这个梦想,是源自于科比·布莱恩特。年轻的他,朝气蓬勃,战无不胜。他有专属他的曼巴精神——永不言弃。正是他的曼巴精神激励我不停追逐着我的篮球梦。

课余时间,我喜欢在网上收集一些打球要领,动作技巧,并牢记在心。一有机会实践,就凭借记忆与手感,好好发挥。上体育课的时候,我喜欢和男生抢球,并希望和他们一起组队打。虽说总是被虐,但我相信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打球能够不断进步,球技能有所提高。周末是练球的好时机,我发现快正午的时候人流量最少,于是乎我就趁着这空隙抓紧时间练球,不断投球,让肌肉有投球的记忆。冬天的时候还好,不怎么晒。夏天到了就很闷热,而且特别容易晒黑。身边朋友每次看我练完球一身臭汗还一身黑就总会问我到底要不要这么拼,而我却习惯笑笑说值得,因为我想投一颗漂亮的三分,可惜现在还没有那个力气扔那么远,只好不断练习。

3

即使坐在篮球架下容易被砸,但是我不会因此放弃看篮球;即使学习篮球的过程很辛苦,但是我不会因为累而放弃;即使离我能投进一颗漂亮的三分球的那天还很遥远,但我不会因为距离远就觉得不可能完成。没有篮球的青春不叫青春。我任由汗水挥洒,因为那样的我够充实。或许等到我年老,忆起青春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己在篮球场不断练习投球的样子,追梦的过程,是辛苦并快乐的。

等着吧,相信终有一天,我会凭自己的努力,投进一个漂亮的三分,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肯付出一定的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

心中有盏红绿灯

人生之路上有许多路口,每个路口都会有红绿灯,指引我们向前行,每个人选择的道路都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盏红绿灯。

我选择的道路与大多数人的道路一样,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考试中相逢,学海中我们彼此鼓励,考场上我们针尖对麦芒,下课后我们相敬如宾,但心中仍是愤愤不平,定要一决高下。每次考试都成了我们交锋的平台,有人欢喜有人伤心啊,胜利的同学满载他的荣誉在十字路口向我们招手,失败者只能垂头丧气的遥望那无法穿越的红灯,期待绿灯的再度亮起。

一次考试给我亮起红灯,尽管奋力一搏却只名列17名,连不怎么努力的后进生居然名次比我还高,想着平日的勤奋努力却只换来成绩单上惨不忍睹的分数,心中“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至理名言被质疑了,难道是他们说的不对,还是我还不够勤奋,一团团的疑问在我心中交织着,看了别人怎么学习,听了别人的学习方法,我才恍然大悟,当别人在努力学习时,我却在上网玩游戏,当别人在认真听讲时,我却心不在焉。缺点找到了,我默默的在心中要求自己必须认真学习,与别人在下一个路口相逢,找回属于我的“第一”。摆正了心态,行动也就上来了,于是绿灯又亮起,我全力的向别人追去。

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检点自己的行为,时时亮起红绿灯,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行为不出轨。

每周学作文时路过三医院,在站牌等车的时候,地面上都是斑斑点点的痰液,令人作呕。人们虽然厌恶满随地吐痰,但对自己的行为却不加约束,你知道吗?一粒唾液中含有5000多亿个病菌,常常威胁到街道面容和城市形象。吐痰,这一人人都无法回避的动作,当你真正面对它的时候,你感到自己的自私自利了吗?我想有道德、有公德心的人在吐痰的时候,心里就会亮起一盏威严的红灯,四射的红色光芒会阻止自己的行为,使人望而止步,对于那些无法阻止自己的行为的人我们只能采取罚款等制约行为,使之自觉。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红绿灯,能够时常提醒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那就不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遭人谴责、令人厌恶。

第三篇: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借代,反复, (1)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 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 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 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7)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参考答案

1、像绸缎一样飘向远方

2、天空中挂著会发光的玉盘。

3、窗外,风吹翠竹,奏出了美妙的交响曲。

4、河水唱著歌流向远方。

5、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6、似乎在议论着什么国家大事。

7、一会儿飘来了绫缎,一会儿跑来了小狗、一会儿飞来了白马。

8、考试场上安静的连同学们写字的声音都听得见。

9、成熟了的高粱在风中点头。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用拟人手法)

10、鲜花盛开。 (用拟人手法) 参考答案

1、老师不辞辛苦,如园丁般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鸟儿在树枝上跳舞。

3、我觉得这个碗像山一般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5、树叶绿地流油。

6、他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如我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7、这里像森林一样很适合鸟儿生活。

8、颗颗珍珠般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9、沉甸甸的稻子弯了腰。

10、鲜花绽开了她的笑脸。

第四篇: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

拟人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

这类题型需要认清描写的景物,需要找准将景物人格化的词语,从将景物人格化的词语中揣摩作者要表现的景物的特点,揣摩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状态和语言。

一般答题方法是: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XX景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XX景物的XX特点,表达出作者对它的XX之情。 公式:拟人修辞表达效果=拟人+景物+特点+情感

【举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思考: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练一练】清晨,鸟儿唱着动听的歌儿。

第五篇: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师: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呢?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很美:“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作者用这些句子写出了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会再开,描写出了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读了这句话不仅感到很美,而且觉得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读后引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师:体会得好。的确如此,借美好的事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书,看看还有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吗?

生:我认为这一句也写得美:“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用了比喻的句式,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使无形的时间有了鲜明的形象,我们好像看到了时间的烟雾缥缈在眼前,可摸可触,而瞬间又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

生:我读了这句,感受到时间瞬息消逝,来去匆匆。

生:我还体会到用比喻的方法写句子,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有动感。

师:对,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用心体会,感悟到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非常好!

生:老师,我还觉得这句话也写得很美:“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给时间以人的灵性、动作的快速。读后时间之快、不可挽留的感觉非常深刻。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最好?

生:“伶伶俐俐”“跨”和“飞”这几个词语用得好。本来时间的流过是看不见的,而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时间如天真的孩子,既可爱又顽皮。

生:我发现,用拟人的方法,会使文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能打动读者。

师:对,作者正是运用了设问、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唤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受到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一种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感到惋惜的情感油然而生。时光宝贵,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切莫万事成蹉跎。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上一篇:初中语文新课标读后感下一篇: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