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体会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上海学习体会范文

上海学习体会

用心做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再上新水平

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中心,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新起点上的新突破。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再上新水平,是我近段苦苦思索的问题。我有幸参加了市教体局组织的第五期教育干部提升素质培训班,聆听了陈仲樑、应俊峰、李伟胜等知名专家的讲座,专家们的讲座理念先进、内容丰富,都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思维;到上海市尚文中学、卢湾第一中心小学进行了参观学习, 不管是“以人为本”的一流教育理念,还是“以实为要”的扎实教学态度,不管是“以研为先”的先进教学策略,还是“以特为荣”的优异教学成果……都让我们开阔了眼界、激起了万千感慨。七日的考察之行虽然短暂,却让我们亲身领略了著名学者的大家风范,零距离接触了走在全国前沿的上海名校,获得了大量鲜活真实的管理信息,解读了上海教育独领风骚的深层原因。

一、看到的精致——细节处的精心

镜头一

卢湾第一中心小学规模不大,新建的教学楼尚未竣工,站在校门口,小小的操场一览无余,感觉只有三四个篮球场那么大。操场中安放了几个简易篮球架,跑道内侧竟然还有一棵树,应该是为了尊重这棵古老植物的生命而留下的。不经意看去,篮球架和古树都穿着绿色的“裙子”,前去一摸才知,是用绿色的布包着海绵做上去的,软软的,纵然是调皮的小孩子跑跑跳跳撞上,也不至于受一点伤。孩子的健康与活泼就这样被精心地保护到了。

镜头二

卢湾第一中心小学,走廊上安装着一个个的橱窗,里面有师生自己制作的各类知识介绍,虽然有点简陋,但是一框框地充满着生机,这是华丽的有机玻璃电脑制作出的宣传画所无法显示出的活力。有那么三四个橱窗,展出的是一个系列,叫做“吴昊摄影展——童眼看世界”。能够为一名学生办一个展览,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的激励啊。孩子的特长就这样被精心地培养到了。

二、听到的朴实——抓质量的决心

上海人在我们山东人的印象中是精明的,但又似乎不像我们山东人这么直率、淳朴。可是这次听上海的几位知名校长做报告,却使我感觉到了上海人的实

声音一 上海市莘庄中学王建定校长将学校从一所普通的郊区中学发展成示范性中学,高考达线率异常突出,他在报告中直言不讳地说到了“决战课堂、决胜考场”的方针,谈到了研究考试的五大环节,甚至提到了不得已而为之的“阳光课表”。虽然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但还是为他的这份真诚感到一丝惊异。上海尚文中学:一座基础差、生源差的薄弱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形成以全国师德标兵黄静华老师为楷模的尚文教师群体。

声音二 马骉是一位闻名全国的优秀语文教师,也是一位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管理艺术独到的校长。可是,他很坦率地告诉我们,自己在高中,一直要抓教学,抓成绩,来自学生、家长、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太大,在几番运作后,终于调出去了,顿感“无压力一身轻”。听到这片肺腑之言,我觉得大家都能理解马骉的激流勇退,毕竟,只有真正将教学质量铭记在心、决心抓好的校长才会感到肩头责任的重大、才会为压力所困吧。

声音三 尚文中学是上海初中教改的领头羊,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并校之后生源质量下降,但教学质量却不断提升。管彦丰校长为我们做了题为《全方位多渠道,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将他们在分层教学、学法指导、落实常规、配备师资、发展特长、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做法毫无保留地一一道来,甚至细到了如何采取措施让学生完成作业、如何通过周清月结的方式进行教学诊断。这种敞开心扉的诚恳,是根植于他提高质量的决心之上的。

三、想不到的震撼——做教育的用心

上海是繁华的大都会,是一座时尚之城,上海人应该是崇尚休闲喜爱娱乐的吧,但是这次上海之行,上海校长的勤奋、扎实、沉稳、严谨和果敢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让我们为之震撼,让我们触摸到了他们做教育的用心。

震撼一 为我们讲学的专家有的年事已高,有的正当壮年;有的幽默潇洒,有的内敛含蓄,但是他们都拥有睿智的头脑、敏捷的思维、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出口成章的谈吐。聆听他们做报告,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熏陶。折服之余,我们领悟到了一句话的含义:人格魅力是第一教育力。

震撼二 马骉校长每天都会早早到校迎候全体师生,并到每一个教室巡视学生的状态,时至今日,他仍在全国各地登台授课,潜心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管彦峰校长对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教材重点了如指掌,听他的报告,你会在心底暗暗揣测他究竟学的是何专业……上海校长对工作的专心、认真和奉献,让我们在震撼的同时懂得了: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震撼三 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的程华校长是在56岁时从教研室调到学校任校长的,今年已经64岁了,却依然在从事着管理、建设着学校。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所小学,我从网络中搜索了有关信息,有一段文字让我感到惊异——学校有10项师德考核指标,其中规定上课不能带手机进教室,不管接听与否;教师的办公电脑不能随便上网,只能上学校规定的几个教育类或新闻类的网站,青年教师不能随便下载歌曲,否则都会作为教育事故而记录留档;每年都要组织教师考试,考试内容涉及教师任教学科、时事政治、包括校长开会时的讲话内容等……原来,在民主与人文的口号叫响大街小巷的时候,上海人的头脑很清醒:民主不是绝对自我、人文不是随心所欲,刚柔并济的管理艺术才真正彰显出了领导者的智慧!

启示

一、强化师德建设,让老师乐教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建设,关键在师德;师德的核心是态度和责任心。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态度是决定行为的关键。一个用力工作的人,只能做到称职;只有用心工作的人,才能达到优秀。用心工作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工作哲学。从平凡到优秀,其实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工作上要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一个人有了责任心,才能有激情、有忠诚、有奉献,才有成就一切事业的可能。

在当前形势下,多数教师尽忠职守,安贫乐教,无私奉献。但也不能回避:部分青年教师敬业意识淡薄,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本职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进取精神,不钻研业务,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敷衍了事,在政治态度、工作作风和言读举止上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部分中年教师晋上中、高级职称后,失去工作动力,得过且过。这些人虽然不多,但却严重损坏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强化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责任心是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需下大力气抓好。

1、常抓不懈。要尽快扭转“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深入开展向全国优秀教师学习活动,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以学校思想文化阵地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思想教育为重点,坚持不懈,力求取得实效。

2、正面激励。心理学家马斯洛早就指出:得到认可、尊重是人较高的需求层次。无论多么伟大或尊贵的人,都和平常人一样,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比在受到谴责的情况下,更能发奋工作。学校不缺乏感动,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激发广大教职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活力。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把发生在教育教学中感动的故事记在心里,通过教师例会等途径把这些故事说出来,真心地感谢教师,在校园内树正气、树典型、树榜样。

3、岗位成才。形成“培训就是最好福利”的氛围,通过定目标、压担子,为骨干教师创设条件,让他们走出市外、省外参加教学展示观摩、研讨培训,在学习中提升教育素质,使之成长为教学骨干;让他们抓住参加大赛、拜专家为师等机会,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向名师行列靠拢,向专家型名师迈进,以此激励其全身心的去从事教育工作、钻研业务、学习理论、探求教法、苦练教学基本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从点滴小事抓起。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让全校教师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让他们深知:把容易的事情反反复复做到位,就是不容易;把简单的事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做到位,就是不简单。

启示

二、引领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会教,学生会学

管理者要落实“走动式管理”,把先进的理念变成明明白白的工作要求,把一流的目标变成扎扎实实的行动步骤,在常规方面抓“好”,在细节方面从“严”,在过程方面求“实”。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求的高、繁、多,科学方法引领的少;教材研究的多,学法指导的少。想法很好,教师、学生出力不小,但效果不理想。

1、德育教育。在平时工作中,德育教育存在假、大、空现象,教师多采取高压命令式,方法简单甚至粗暴,缺乏科学根据,教师发火抱怨,学生逆反。聆听了我市教师进修学校杨均英老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讲座之后,使我颇受启发。“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就成为我们今后研究和工作的方向。我们要引领教师走进学生心灵——构建“心灵感应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感应场”;实施“习惯教育”——构建“自我教育场”。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学生,让其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成就欲望得到满足,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要通过榜样示范、隐性文化建设、行为强化训练、 规范制约的、认真观察寻找契机等方法,公平公正合理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提高说理的艺术性与感染性。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着师生生命的质量 也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作为学校的管理工作者,要“清楚”课堂教学于学校的意义;“清醒”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清晰”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思路 最终实现有效课堂、智慧课堂、高效课堂。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方式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作业、测试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严格落实难点、重点、指导点、能力发展点。落实 “创设情境、激趣生疑;自主探索、分层指导;合作交流、总结概括;巩固提高、拓展延伸”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三讲三不讲”的原则,即学生已学会得不讲,学生能学会得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得不讲;讲重点、难点、关键点,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规律和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记忆的方法、预习的方法等),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我们不但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更要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

启示三:思路决定出路,落实决定成绩

蔡林森,大名鼎鼎的江苏泰兴阳思中学前任校长——那位将一所地处偏僻、师资生源都很差的农村中学带成全国名校的领军人物。洋思因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因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成为在全国同行中知名度很高的农村学校。2006年,66岁,退休后就任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两年时间将一个普通的私立学校,二流的师资,三流的生源,创造出了全市一流的教育质量和品牌。 数学特级教师、北大副校长张思明说:用心和用力是不一样的,用心就是要努力认识、感悟教育的规律,努力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育实践,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仅看成是一项事业,而且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品味教育现象,用心去感悟教育中的规律、用心去施展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创造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用心去实践育人的过程等,均源自用心。用心做教育方能留心观察、细心品味;用心做教育方能专心实践、恒心坚持;用心做教育方能达高致远、宠辱不惊;用心做教育方能童心不泯,拥有爱心;用心做教育方能心怀感激、胸襟坦荡…… 思路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落实决定成绩。学校管理者思路不明,学校迷失方向,零打碎敲,缺乏可持续发展;思路明确,贵在落实,布臵十件事不如落实一件事。教学常规是教学的基本章法,人人都在做,校校都在抓,我们也不例外。但是对教学常规管理的认识不同,抓的严格程度不同,做的结果自然也是千差万别。有人认为,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新理念、新模式、新活动层出不穷,常规管理已是陈芝麻烂谷子不值一提;有人认为,教学常规大多是限制教师自由舞蹈的镣铐,要给教师松绑,势必要大胆革除某些常规条目;还有人认为,“不管白猫黑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只要把教学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即可,教学常规不必真刀实枪去管……但是上海的校长们清醒地认识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常规是抓教学工作的永恒重点,它是取得优良教学成绩的基石,是塑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抓好教学常规,在制度的制订上,突出一个“细”字,将教师的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都纳入制度管理中,使教师做有标准,行有规范;在制度的落实上,应该强调一个“严”字,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及时了解和发现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意见,保障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和优质高效。当然,坚持常规管理并不等于一成不变,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各项制度规定也应不断调整完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后以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发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第二篇:上海学习体会

整洁美丽的校园敬业勤奋的老师——赴上海延安中学学习感受

我们一行四人(惠烽、冯俊亮、刘艳丽、白民睿),于10月20日-28日在上海延安中学学习5天,参与了学校的全程管理和教学工作。通过学习,感到受益匪浅,我们学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进一步更新。既增长了见识,又开阔了眼界,所以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下面就学习获得的三个方面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校园环境清静幽雅美丽,全体师生文明勤奋向上

走进上海延安中学,首先让人感到清静优雅,校园绿树丛荫,林荫小道曲曲折折,真有曲径通幽之感,让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江南学校。校园不是很大,学生不是很多,全校一千五百多人,学生个个身穿校服,干净阳光健康,文静不失活泼,大胆不失文明,言谈举止幽雅。整个校园显得非常安静。校园布局非常合理,半圆形与方形建筑巧妙配合,所有教学建筑都连为一体,曲曲折折,有苏州园林之特色之雅趣。不下楼可走遍教学区,任意通行,功能齐全,有科技制作室室、音乐室、绘画室、会议室、报告厅、实验室、选修室等等。建筑小巧玲珑,有小家碧玉之妙趣。

走进老师办公室,研讨风气非常浓厚,说话声音极细,生怕打扰别人,桌上堆满各种资料,办公室有几个很大的书柜,里面放满了各种专业书籍,桌上地上摆有几盆花儿,办公室非常雅致,老师们都是那样的忙碌,认真的备课查阅资料,批改作业,很少看到玩耍娱乐者。

1老师是那么敬业。

这就是上海延安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师生身上的折射,放出文明优雅的光芒。

二、管理以人为本,科学有序,素质第一。

我们学习时间虽短,但是几乎参加了学校的所有活动,惠烽组长非常负责,每天早早就叫我们起床,每天尽量多听课,我们还挎课听课。除了老师的敬业、学生勤奋以外,就是感到这学校管理非常人性化,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休息与健康,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也是了六点半起床,七点一刻上早读,早读下后是升旗做早操时间。这里夏天很热,所以把早操安排在早上,既有利于锻炼,又有利于健康。每天升旗,很简单,先升旗,然后做操,是现代韵律操,学生喜欢做,做得也认真。上午四节课,中间做一次眼保健操。中午休息时间与怎们学校一样较短。下午四节课,中间做一次眼保健操,学生普遍认真做。下午有一小时活动时间,学生大都自由选择项目锻炼。学生吃饭都能自觉排队,吃饭时非常安静,饭后自觉把餐具放到指定位置,桌面很干净。晚上只留值班老师,学生自修到九点就回宿舍休息。学生特别讲究卫生,学校澡堂中午下午放学都开放,学生几乎每天洗一次澡,学生给人干净文雅的感觉。在教室见不到吃零食现象,也很少看到成堆的垃圾,教室楼道很干净,教室只有一个纸篓,不见拖把扫帚。每班学生人数最多48人,显得宽敞明亮。学生统一校服,校服生活化,假如不印校徽,看不出来是校服,款式新颖,休

闲舒服,学生肯定喜欢。所有设施很先进,教室建筑虽年代久远,但很完整干净,没有一处破损。

以上所见都说明管理的人性化,说明学生素质高、习惯好、讲卫生。说明学校的作息时间科学合理,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一切以人为本,没有搞紧张耗时的疲劳战,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人文的。现在那些所谓的名校,把学生的时间快要剥夺完,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里我们看到是学生的锻炼抓得紧,锻炼的学生也很多,学生朝气蓬勃、阳光健康。学生的文明素养很高,温文尔雅,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完美统一,这样的学生才真正具有世界竞争力。

三、教学注重实效,活动注重爱好,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几人先后听了许多课,参加了教研活动。一致认为人家注重实效,不走形式。可能是上海人说话特点,学生老师课堂上声音普遍较清细柔,学生几乎不集体大声回答问题,只是静听,只有个别回答问题者,老师讲得多,容量大,学生联系也不少,学校印发的的练习题不少,训练量也很大。上海高考与我们这里不一致,有必考选考科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听课,甚至有一节数学课,三位老师同时上课,学生自由选择听课,当然可的难易程度不一,这充分尊重学生选择权,这是讲究实效典型例子。老师上课虽各具特色,但互动普遍较少。教研也是就教学中疑难问题展开讨论,不太研讨理论性知识,也很少套话。老师利用中午个别指导凡是作业练习有问题学生一律叫到办公室一一讲解,不但注重训练,而且注重实效。

这个学校活动也不少,但活动形式较为灵活,不是全体学生参加,也不是集中时间完成,主要是学生会组织完成许多活动。比如学校就有乐队,有爱好音乐、绘画的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学校有专门负责科技制作的一位老师,他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室,桌上放满了各种未完成模型,他特别在电脑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自己未完成的三维设计图,是为地理老师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演示冲击平原形成的过程。他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学生最近制作的小模型,这些模型都装有小电动机,都可以运动操作,很是惊奇。在艺术楼道墙上挂满了各种有趣的生活小制作及世界性科学命题,可见学校是多么注意科学兴趣的培养。这些小实验设备,看来时间很长却完好无损,确实让人感叹学生的素质之高。他们平时就利用时间专门学习,有专门的老师指导,遇到上海市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就派代表参加,学校各方面获得奖项很多,级别很高,好多是国际比赛奖项。学校活动注重爱好培养,注重平时训练,到比赛时集训即成,且获大奖。体育、音乐、美术、话剧、奥赛等都有大奖,学生可以说全面发展,不仅仅就是学习方面,人家宣传不是北大清华,而是国外知名的大学,具有国际意识。

短暂而忙碌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四人怀着无比留恋的心情离开了这所学校,我们几个都深深感到这里的管理理念新,教学注重实效,注重学生特长培养,老师敬业乐教,学生勤学善思。我们都决心把这些好的做法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去,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校的内涵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3-11-5

第三篇:赴上海学习体会

大鹏中心小学 陈杏林

2014年5月23—28日,我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大鹏新区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受益匪浅。为期6天的研修学习,我们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安排的有关专家学者、教授和名校长的报告,参观考察了‚百年老校‛卢湾二中心小学和‚后起之秀‛进才实验中学。其中讲座和报告的内容有:校长的素质与领导力、现代学校管理与校长专业发展、学校特色与品牌学校的创建、校长角色转型——从‚学校保姆‛到‚学校领袖‛、教育改革与校长使命、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等。这些报告内容高屋建瓴、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方向性,对于解决我们在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困惑,引导我们在工作中确定正确的办学理念,提高工作水平和管理层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讲座是金忠明教授的《学校特色与品牌学校的创建》。金忠明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学博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他授课幽默风趣又能引人深思,深受大家欢迎。金教授的讲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特色从何而来?

金教授的讲座结合著名商业品牌娓娓道来: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家喻户晓,经久不衰,是因为这个品牌蕴含深厚文化,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诺贝尔奖自1901年起至1973年,共颁奖411个,其中犹太

1 人65个,占总数的15.8%。犹太人何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犹太人注重‚三维‛教育即全面、基础、特色。接着,金教授举例分析众多品牌学校的成功奥妙:上海中学的‚一流双高(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教育高质、管理高效)‛,上海格致中学的‚爱国科学、格物致知、求实求是‛;嘉定二中‚钱梦龙‘三主’教学法‛;闸北中学‚成功教育‛;华师大一附中‚科研领先、教有特点‛;‚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刘定一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就是特色。特色来自历史资源的积淀;特色来自名牌教师的声誉;特色来自校本课程的凝聚;特色来自学校教研的开发;特色来自学校文化的创建;特色来自校长办学的理念。

二、为何要创办品牌学校?

金教授说,规范办学——特色发展——品牌建设,是特色学校的逻辑发展。当下,学校面临生源、师资、资金三大挑战,从教育资源配臵的全球视野,品牌学校代表文化的个性化,产品的优质化、持续化和整个组织机构的优化。同时,教育品牌还是一种承诺、象征、价值和文化无形资产的浓缩,别的学校难以复制和模仿,能对人们的心灵施加定向影响,从而产生倾向和导向作用的力量。品牌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最根本特征,就是有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它包括六大要素:一是历史积淀(独特性、长久性、稳定性)。二是校园文化(潜性课程)。三流学校靠权威,二流学校靠制度,一流学校靠文化,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柔力,是核心发展力。三是靠知名校长。校长是教师的教师,要爱学生、爱老师、爱读书。四是

2 要有品牌教师。一所好学校除了有好校长以外,还要有一流的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有一流的学生,学生择校就是选择教师。五是有杰出学生。再好的校长和教师,若没有优质的生源,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松江二中之所以出名,就是有当代‚鲁迅‛---韩寒,计算机奇才---满舟。六是有特色课程。特色化课程具有个性化选择,进而成就个性化师生。

三、如何创办品牌学校?

金教授从办学思想、行动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监督等各个层面为我们阐述了品牌学校建设的要义。首先是办学要有思想,能引领学校卓越发展,如北大、清华校训:兼容并包,厚德载物;上海求知小学校训:争冠治生,手习脑勤,心康体健,乐求真知。行动要有规划,重点突破,要素整合,进而体现个性风格。建设有故事的学校,如要充分利用时空资源(历史传统、社区环境等)为学校包装创编一套漂亮的故事。还要有保障调控与测评。既要有思想引领,组织动员,制度监督,物质支撑。又要有弹性空间,动态管理,通过领导测评、师生测评、家长测评和社会测评已达到质量标准体系与中立机构的认可。

其它学习收获就不一一小结了。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感触很深,学有所得也将学以致用。感觉头脑得到充实,思路更为宽阔、清晰,既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和管理经验,又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干好 3 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这必将对我今后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篇: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五年级卢圣华

2013年3月16日—22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主办的“震撼计划:心灵指南针”的高级研修班培训。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接触到了一位位在教育德育工作中的名师名家,得到的不仅是前沿知识的领先,而是名师们的心胸及处理事情的方法手段,让我眼界大开,受益终生。

研修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上海市尚文中学的黄静华老师的报告,她讲的《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黄老师是一位资深的语文老师和优秀的班主任,在讲台上辛勤耕耘了近40年,做了近40年的班主任,三十多年来,她坚持以真情呼喊真情,用比母爱更博大更深沉的“教育爱”去实施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让人感动的是她的每一句话的豪迈和对教育的真情诠释,她说:“最自豪的是站在讲台上当班主任;最开心的是听到学生的阅读;用心去爱,怎样的爱教育孩子,红烛,无怨无悔的选择。”我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我多年来魂牵梦绕的事业。——神圣而伟大的教育事业。从黄老师的口中说出,一点也不夸张。我静思心想,同样的“语重心长”为什么从黄老师口中讲出来,是那么的感人肺腑!用一颗挚爱心去融化所带的学生,让学生从中享受了怎样的人生起航灯呀!是黄老师运用情感体验、情景创设等方法,启迪学生的良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从内心思考自己的不足,是自己在平时的管理中没有系统的管理体制,是自己的松散懈怠,对工作不是满身心的热情投入,而是用冷漠的心去做这一切的。在自己学习上,理论东西太少,所以在处理班级工作中总是觉得没有高水平的发挥。通过听后思考,自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充实

自己的头脑。黄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更细致入微,比教学要付出更多更多。由此反省自己,在平时的班级事务处理中做法,还有欠缺。在做事之前,必须要有处理事情系统的方式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应该做到友好相处,从内心里亲近学生,采取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多与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把每次的的处理方案记录下来,做为自己今后的一种收获,让学生从内心里真心的佩服老师处理的结果。在感悟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做法,比如我班学生周存轩同学,他做作业完全是凭心情,愿意做就做点,不愿做时,就偷工减料,给家长交流过很多次,家长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让我很头疼。我就想孩子是你家的,你都放弃,我也不管了。听报告反思后,为自己的这种想法很可怕,我能放弃他,但是我放弃的是一个孩子的一生啊,孩子一生的习惯我没有教好,是我的错误。我决定周一重新给周存轩交流,让他成为一个自觉做作业的好孩子。感悟中反思自己工作中走过的点点滴滴,这也是一种心灵的收获吧!在学习上更是如此,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其它的,要做到多而广。对学生精心呵护、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她们长大后回首小学生活时,知道卢老师给过他们一点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我此行定下的目标。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对事的学习,教师从事的毕竟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在工作中就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最后用黄老师的两句话做为鞭策、指导我的班主任工作,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

报告中第二位让我受益有所启迪的是在3月18日,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季萍老师的《有一种感动叫高尚师

德》报告。她是结合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谈班主任工作的。

一、“细节决定成败”

她采用“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好习惯。”为了训练学生做事快速的能力,她设计了“五快”训练法(想得快,说得快,写得快,走得快,做得快)。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巩固,学生的行动明显加快。再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老师自编写字歌。学生每次写字时,一边唱着写字歌,一边摆好写字姿势,经过这样反复的强化,学生的写字姿势能不端正吗?她还有许多训练小窍门,总之,训练分三步:1.制定目标;2.设计可操作的方案;3.反复巩固,形成习惯。

二、从平时做起、从“小”做起的教育方式

她强调教育是有过程的、长期的、以身作则的、无声的教育理念。“一个好习惯决定人的一生的成就”,“早期教育花一公斤力气等于后期教育花一吨的力气”,这些精简有力的话语是她对教育爱的表白。从一年级就强调圈圈、画画、点点、一个字、两个字的认真记笔法;让我看到她那用真心在做的教育,全心全意的服务教育,教育是她的全部。孩子们爱丢铅笔就带孩子们参观铅笔厂;每月开展一次想对李老师说说心里话;用情联起家校教育;教家长要做孩子的“导读”而不做孩子的“陪读”;预习读书读两遍:一遍坐着读,一遍站着读„„有小的方法,大的理念,把教育生活化,贴近生活,用心,用生活教育孩子。“生活的今天是孩子的,明天也是孩子的,我们要多做的是引导、鼓励,少些斥喝、责罚”。这些都折射出教育的博爱,细微别致,润物无声。

其实更难想象到的是有谁会想到承认错误也需要培养,答案只有

一个就是智慧的李莉老师。李老师培养学生承认错误的三部曲:

1.***,对不起。(先必须道歉)

2.我犯了„„的错误。(然后是具体承认所犯的错误)

3.我的解决办法是„„,我可以这么办吗?(自己想出改正错误的办法,征求意见)其实学生犯错有时候是有意识的,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进错误是教师最希望的结果。李莉老师的做法,看似程序化,但却是要求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自己提出改错的方法,比教师强加的改错方法学生从心理上更能接受,也会更有效果。这也是更人文的一种表现。

季老师用她自身的经历积累,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她的所有做法,难能可贵的是都有跟踪调查及结果总结。这也是我自己在工作中一个欠缺的薄弱环节,今后一定要填补空白。

其它名师的报告也很精彩,在经过内化之后,把精彩的、适合自己的,用到自己管理中去,争取让自己从自身做起,不断地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强大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棵苍劲的大树,一朵灵动的白云,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撼得动另一棵大树,推得动另一朵白云,换的醒另一个灵魂。

第五篇:上海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创造了这个外出学习的机会,连续几天的听课学习,亲自领略了李振村、黎加厚、陈琴、陈洪杰、顾亚龙、曹培英、张齐华等多位名师的风采,目睹了他们在讲堂上轻松幽默、收放自如的潇洒;同时感悟到课堂教学背后的科学理念以及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巧妙把握。

人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中实现进步的。每一天的学习、思索、实践,必然会使今天的你超越昨天的你,进而又被明天的你再次超越。

张齐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年青教师,能在全国崭露头角,得到众多名家的认可,受到广大老师的赞同,我在羡慕的同时,还很好奇。

“不要重复别人 更不重复自己”是他的座右铭。听完讲座,我觉得张齐华的个人魅力和成长历程值得我学习。 第一次超越:让平淡的数学焕发别样光彩

2003年他准备了《走进圆的世界》,他当时想:只希望我上的能够跟别人的有所不同。所以这节课的引入:平静的水面丢进一颗石子,荡开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圆,“大自然当中,圆不只是这样的„„”,于是画面、音乐和我还算诗情画意的语言融合在一起。 首尾呼应 结束句

当时这个课是非常精致的,精致到画面怎么出现,音乐什么时候停,停的时候是多少秒,都非常讲究。课的中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象,《墨子》中“圆,一中同长也”的论述,“圆出于方”的方法等,都用PPT做了精美的展示。

11 年前的这堂课的确把孩子们给吸引住了!省里赛课,下课前他问孩子们,通过今天这节课,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一个男孩站起来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这节课,在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但争议之声也是有的。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数学文化,是否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师将其理解的数学文化以一种数字化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文化感染力,是否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中?“圆,一中同长也”“太极图”的历史的厚重,是面向听课教师还是面向学生。 师傅问:

1、“数学文化”和“数学+文化”是同一个概念吗?

2、你当时有没有追问那个孩子说的圆指的是黑板上那个到顶点距离等于定长的轨迹太美了,还是那一大堆的画面太美了?

第二次超越:由外而内的华丽转身

有些人就说了,齐华的课你别看他多好,其实就剩下声光电三样东西。总之一句话,这是一堂没有内涵的课。

张齐华在三年后,重上“圆的认识”。而且,他定了三个要求:第一,大家都说你的课都是绚丽的画面,那再上的话,不允许出现一处和生活有关的画面。第二,大家都说你靠华丽的色彩,那就只允许出现黑白两色。第三,大家说你的课音乐悠扬,行,那就什么音乐都不出现。他决定来一个“三无产品”。

这堂课这样进入:让孩子们从信封里摸出一个圆,在摸的过程当中,感受圆这个曲线图形和其他直线图形整体的差异。然后,给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这个论断。

整堂课围绕“圆究竟美在哪里”展开。孩子们觉得圆最美是因为它特别和谐,特别对称,特别光滑。是什么原因让圆显得那么光滑匀称,因为半径处处相等。这样就把半径、直径等研究内容串起来了。 思考:在数学课堂演绎数学文化、数学精神等层面的同时,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活中有实,实中见活? 如果说从2003年的“走进圆的世界”到2007年的“圆的认识”,向数学本身回归的这一次自觉转身,是他从教以来教学实践层面的第一次自觉跨越的话,那么,从2000年第一次执教“平均数”,事隔八年后再度磨砺同题课,多少也算是实践之路上的“梅开二度”吧。成败与否先搁下不论,怎么着也得为自己再次拿自己开刀的勇气与精神喝彩。

第三次超越:在教与学之间寻找平衡

将平均数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来教,张齐华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为什么学习平均数? 平均数这个概念的本质以及性质是什么? 现实生活、工作等方面是怎样运用平均数的? 《平均数》引入

给学生两分钟,商量一下,如果这个老爷爷到现场来,你能不能从专业角度来劝劝他?孩子们很高兴,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起来。

现场一百多位老师都笑趴下了。可学生才不管呢!他要的就是出风头的感觉

我一听就傻了眼,全场又笑翻了

刚刚回答过的课代表站起来说,张爷爷不着急,我还有理由。我一听很高兴,我想他肯定会说张爷爷一定能长寿这样一些话 我的脸都绿啦!

思考:魅力课堂,为何无法成就魅力学生?

有老师问:齐华,你的课非常有吸引力,钻研教材又很通透,课堂的驾驭能力又那么强,你的学生应该非常卓越。遗憾的是,我带过一届六年的学生,和平行班比较,成绩基本持平,他们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没有显著的差异。这无疑对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什么一个貌似卓越的老师并没有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学生呢?

看着身边的实验校进行类似生本教育的实验,看到三四年后,他们的孩子就变得那么让人振奋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学生的素养,不是教师培养出来的,而是他自己生长出来的。 第四次超越:向着“儿童”那方

《认识负数》第一次拿出这堂课是在2009年,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孩子表达对负数的理解,上完以后,满头大汗;在江苏淮安,第二次上课,他做了重大调整,依然是失败。他开始打退堂鼓,觉得自己要一直能说会道下去。后来,一位师姐的画负数的做法给了他灵感。 他的课是这么展开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负数?孩子说楼梯上,天气预报,海拔,银行卡的余额里„„于是,我先让孩子们分享对负数的通俗认识,接下来布置一个任务:你能把四个负数画下来吗?开始我只想实验,后来干脆放开,让孩子们把他看到的所有负数都画出来。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创意纷呈!-1 楼,-2楼,画一些汽车。天气预报,-2 度,画了毛主席,我愣了半天也没明白,学生说毛主席代表北京。

根据学生的作品,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老师只是在中间不停地穿插、点播和引导。当孩子们看到-2 厘米的时候,会有对话,会有置疑,会有争辩,会有完善。张齐华在这当中会有引导,会有纠正,会有提升。这堂课就是在说负数,画负数,论负数的对话中把这堂课完整地向前推。让孩子们在充分对话过程当中,完成对数学意义的建构,这就是我现在对数学的理解。

这节课没有用任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只靠一根粉笔,几幅学生自己绘制的图,就形象的理解了负数的具体含义,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点感慨:

1、为了一堂好的数学课,他研读

6个版本的国内教材,2个版本的国外教材,所做笔记无数。正是有这样的精神,他才能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2、我作为和他同龄的教师,我原以为课堂上容量大才是好课,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能在40分钟内消化知识、掌握知识;我原以为我的备课是合乎学生的,但我好像又没有真正的从孩子的角度其思考。

3、特别是通过上学期听了特级教师钱守旺的现场课及讲座,假期参加的培训,让我真正意识到:教育教学中,理论的学习和读名家名篇更能让我们克服成长中的瓶颈。因为:名师是一棵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 所以我买了钱守旺的《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邱学华的《怎样教小学数学》。从书中我更多的感受到:其实这些名师,都是在艰难中拼搏成长起来的,他们都是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独辟蹊径,也不轻言放弃的人。

很多的案例及教法很吸引人,以前觉得枯燥的,难以读懂的,也尝试的在我的课堂中应用,我也会有冲动:扎根课堂,在实践中思索!向往着、追求着给自己、给学生心灵震撼的课堂教学!

4、我的转变

分享他的四次超越,我分明感到在教育生命的跋涉中,智慧如芬芳的野花,在课堂里一路绽放,每踏出坚实的一步,便会看到山花烂漫。

最后希望各位:如芬芳的野花一路绽放,向着儿童那方一路走好!

上一篇:甩呼啦圈游戏范文下一篇:审核进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