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4年工作计划

2023-06-20

在日常工作中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你在拟写计划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教育部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教育厅长在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努力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高校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厅长 朱清孟

(2014年2月1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教育工作。会前,徐济超副省长专门听取了会议有关情况汇报,对全省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刚才,亚伟同志传达了徐济超副省长的重要批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回顾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系统保持安全稳定,教育形象持续提升,一些难点问题有了新突破,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

1.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473所,超额完成2600所的年度目标,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三年毛入园率达75.4%。 18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改造城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351所、普通高中37所;为7908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装备了教学仪器等。各地普通高中分配生的比例均达50%以上。启动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大力推进产教结合,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示范校特色校建设,确定了35所省级品牌示范校和83所特色校;调整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职业

1 教育办学活力不断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工作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加强。郑州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河南大学等7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获国家级项目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建立了教学质量年度发布制度;新增3所本科高校;新增3所博士、1所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再创新高,分别占全省的91.4%、92%。

2.教育改革开放展现新活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地方政府统筹高职发展等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实施了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教师教育改革等5项重点改革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高职考试招生改革稳步推进,单独招生试点扩大至39所。继续增加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本81亿元投资教育。深入推进国际合作交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与3所世界知名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

3.教育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全省财政教育支出1173.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五分之一强,所占比例位居全国前列。省政府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培计划” “特岗计划”等顺利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宣传成效明显,开通了厅政务微博和河南教育手机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有力。

4.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全省各类中职和成人学校向社会输送62.56万名技能型人才,完成各类职业技术培训300多万人次,高校毕业生51.4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积极引导中小学布局调整适应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人口流动新变化,督促各地编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得到教育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工科等应用型学科专业比例达到70%以上。高校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协同创新计划扎实推进,河南农业大学牵头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项目“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仅13项),实现了我省高校在该奖项零的重大突破,

2 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2.3亿亩,增产86.7亿公斤,增效170多亿元,为我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9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高校31个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与各地产业集聚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在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资政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途径扩大省外优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达到30.1%。以黄淮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转型发展,不仅赢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学校获得了快速发展,也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上个月教育部专门在黄淮学院召开了全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经验交流会。

5.维护教育公平获得新进展。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去年各级财政资助经费达41.3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42万人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应入尽入;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免费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252万名学生提供营养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平稳,截至2013年9月1日,我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16%,高于全国同期2.76个百分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编发了我省促进教育公平、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做法。

6.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呈现新面貌。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规范办学行为、治理乱收费工作扎实有效。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谢伏瞻省长全程指导并亲自参加了厅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整改工作会,省委活动办、省委第二督导组对教育厅教育实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在全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上教育厅专门作了经验介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经验被省委活动办作为典型进行总结,在群众评价、评议、评判三个环节活动中,均得到了高度评价。

3 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扎实有效,原民师养老补贴发放工作进展顺利;中小学德育、精神文明建设、教育信息化等工作也得到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督导、体育、艺术、国防教育、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取得新的进步。

总体来看,2013年,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工作、奋力拼搏的一年,是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是教育系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做出积极贡献的一年。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既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凝聚着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还不紧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省现代化建设需要。二是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差距,城镇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滞后于城镇化步伐,城镇基础教育资源普遍紧缺,“入园难”“大班额”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择校热”“上好大学难”等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教育保障水平尤其是教育投入仍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也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4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1.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强调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进一步指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着力点,指明了教育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系统部署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更加强调要发挥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完善教育治理体

4 系、增强教育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体现了中央对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切实增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实际,坚定信心、扎实推进,通过改革扩大教育资源,通过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革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教育的服务力、贡献力。

2.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既是凸显河南地位、推进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富民强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将有力地推动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进程。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既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结构,对科技创新的方向、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三大规划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解放思想,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在服务全省工作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3.我省“四化”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我省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省,肩负着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努力缩小人均指标与全国的差距,又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四化”协调发展进程的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处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构建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创造新的发展动力。而教育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的基础与关键,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影响着产业升级的方向和水平。教育系统必须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变化,努力推动学校布局、学科专业设置与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适应,人才培养与劳动者素质要求相适应,科研资源配置与创新驱动方向相适应,为全省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4.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进一步激发改革发展新动力。我省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强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

5 的提高,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出现新变化,对教育的关注在增加,教育公平意识不断增强,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已经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希望“上好学”。对教育目标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从注重求学向注重求职转变、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这些变化都要求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及时做出应对,回应关切。我们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入手,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5.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既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也使我们感到责任更重。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在政策制定和财政投入上持续向教育倾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连续多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0%以上。省政府还与教育部签署了省部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省部会商机制,去年8月,教育部袁贵仁部长、鲁昕副部长等专程来豫与我省主要领导进行会商,围绕河南教育改革发展达成诸多共识,教育部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我省更多支持和倾斜。郭庚茂书记一直把教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担任省长期间实施了职教攻坚工程,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郭庚茂书记指出,作为人口大省、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大省和欠发达的省份,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尤为艰巨。教育搞好了,就是竞争力、就是动力、就是财富。但同时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改革的关键是要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谢伏瞻省长也十分关心教育工作,半年内6次到教育系统调研指导工作,并把教育厅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谢省长强调,教育在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一是要弥补一个短板,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要办出一个特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是要夯实一个基础,办好义务教育;四是要探索一条路子,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办教育。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既饱含着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信任,也寄托着对教育的厚望。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牢记使命,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优异的成绩来服务大局、回报社会、惠及民生。

三、深化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切实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紧紧围绕三大战略规划和“四个河南”建设,大力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为重点,加快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于今年的教育工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我就不再全面讲了,这里突出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1.着力强化服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只有很好地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具有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教育只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赢得广泛尊重和支持。

一是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不断增强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努力办好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特别是要突出强化教育服务“三重”的意识:第一,主动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三大规划等重大战略,从中寻找工作着力点,强化教育服务全局的意识。第二,主动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尤其是“四化”协调发展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需要,从中寻找工作结合点,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贡献力。第三,主动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大关切,尤其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难”、“大班额”及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学生安全等问题,从中寻求工作切入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我们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通过自觉服务“三重”,使教育在融入中发展,在服务中提升,充分发挥出教育应有的作为。

二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第一,加强学校布局规划建设,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基础教育要主动适应我省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新变化,会

7 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科学配置资源,不断满足人口变化对就学资源的客观需求,切实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步伐问题,努力从根本上化解城镇“大班额”“入园难”等矛盾,助推城镇化进程。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多样化人才支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积极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第三,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科技支撑。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已成为我省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目前,我省高校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以协同创新计划为抓手,加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人才和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力度,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智力支撑。我省教育系统的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均占全省的85%以上,我们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三是不断完善服务机制。第一,健全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科学预测和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模,加强急需、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第二,建立高校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平台与机制,及时主动掌握企业技术需求,增强高校科研工作的针对性。第三,完善政策指导和资源调控机制,加大就业率在高校招生计划安排中的调控力度,对就业率低的专业一律不新增招生计划,各高校也要对就业率低的专业进行压缩、调整,切实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第四,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真正做到教育质量由群众说了算,由社会说了算,从而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办学。

2.着力深化改革,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业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既影响当前,又事关长远。我省是教育人口大省、生源大省,教育改革必须立足省情,找准方向,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始终坚持有利于扩大教育资源,有利 8 于提升教育水平,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服务人才成长,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原则去推进。

一是推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一,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市场、民间和国际资源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第二,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切实减少行政审批,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表彰活动,今年将积极推动将中小学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全部下放到省辖市,各市、县能够下放到学校的权力也要主动下放。第三,积极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和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支持学校发展;学校要立足于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建设,今年将选择部分学校作为试点,2015年底之前,所有高等学校都要完成章程建设;社会组织、行业企业和公众将通过评价、监督、监测等方式更多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发展中来。

二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坚持特色发展、个性发展,承认差异,尊重个性,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创新拔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环境,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重点是高考改革,袁贵仁部长在今年年度会上强调,高考改革极其重要、极其复杂、极其紧迫,要极其慎重。教育部已经制定了总体方案和相关的5个配套文件,将在征求意见修改

9 后由国务院批准向社会公布。国家要求各省今年要都出台方案,并选定试点批次,全国各省市试点将在2014-2017年分四批进行,按照提前三年早知道的要求,今年试点省份9月1日前要公布试点实施办法,三年后即2017年开始实施。我省也要尽快开始编制方案,确定启动时间。

四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立“知识+技能”的招生考试制度,推动中高职衔接,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升学通道。积极探索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特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

五是加强高校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通过制定高校分类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改革评价机制、探索高校分类拨款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明晰以服务地方经济、以应用型为主的指导思想,引导各高校根据实际,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领域办出特色。对承担国家和省级试点的院校加大经费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加大试点成果转化推广。

3. 着力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我省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任务还非常艰巨,必须继续加快发展。同时,我们要明确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在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2014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以上,进一步缓解“入园难”。

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10 三是特色发展普通高中。启动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改革项目,引导带动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明晰普通高中的发展方向。

四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通过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等4项计划,加强学校内涵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引校入厂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产融合运行机制,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就业教育、致富教育。

五是内涵发展高等教育。继续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工程;全面落实第八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坚持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发布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启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计划”“专业学位特色品牌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00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重视科研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六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大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民办学校在征地建设、水电气使用、教师业务进修、表彰奖励、学生补助资助、评先表彰等方面的同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继续增加省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额度,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更多民间资金投资发展教育,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更加平等、宽松的环境。

七是开放发展国际教育。加快推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充分发挥我省汉字文化、武术文化和中医文化等优势,加大汉语国际推广;继续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启动“留学河南”政府奖学金计划;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工作。

4. 着力促进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11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对教育越重视,对教育的公平就越关注。我们一定要在教育公平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多做实事,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一是兜底线,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在承认地区、城乡间在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一定标准的基本公共教育,保障他们都有学上。因此,我们要继续抓好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而失学。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并落实好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发挥好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关爱、帮扶、安全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我省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意见,着力强化条件保障,提高普及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促均衡,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改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硬件差距。在县域内进一步扩大教师交流的范围,鼓励优秀的校长和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任教,缩小师资差距。进一步提高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就近入学,缩小生源差距。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托管和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孩子通过信息化手段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合理划分入学范围,规范招生入学行为。加强督导评估,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为抓手,督促和引导各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县域内学校间基本均衡,今年将推动25个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三是建机制,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机制。要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进行调整和引导,特别是在教育政策措施制定时,一定要考虑教育公平问题,用规则和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共享教育改革发展

12 成果。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每一位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

5.着力强化保障,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更需要进一步强化教育保障能力,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配置好资源,激发出活力,发挥好效益,以科学的保障机制支撑教育的改革发展。

一是加强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4%的目标得以实现,下一步我们重点是在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用好管好、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上下功夫。要筹好经费,继续落实好财政教育投入,巩固4%成果。在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地争取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资教育。要用好经费,坚持科学的投入方向,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坚持向农村、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为杜绝铺张浪费现象,今年将在全省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要管好经费,探索建立教育经费管理新机制,增强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健全完善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保证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评估都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全省教师工作会议精神,把有关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强化师德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要抓好项目实施,认真总结国培、省培、特岗等计划的经验,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统筹力度,充分发挥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项目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优化中小学教师结构,加快短缺学科教师培养,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加强高校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要

13 深化教师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高校职称评审改革工作,扩大中职学校教授级高级讲师职称试点范围。

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均衡、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继续加强全省基础教育 “三通”“两平台”建设,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中职学校网站建设。建立高等学校教学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进行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建设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关注、跟踪、使用、对接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等在线教育资源,善于学习和利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

四是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正确的办学方向、事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党建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继续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认真做好广大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巩固完善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应急机制和网上舆情联动反应机制,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空间和渠道。

五是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改革发展任务越重,越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应该说,近年来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松这根弦,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扎实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创新,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认真解决好食堂饭菜价格、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实际问题,维护师生切身利益,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6.着力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14 良好的作风是确保我们全面完成今年教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狠抓作风建设来强责任、抓落实、提效能、树形象。

一是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决纠正“四风”。中央决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作为我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单位,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把活动中形成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工作中的常态,特别是要把活动中提出的“三服务一满意”(即:服务广大师生、服务教育教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活动向全省教育系统推广。目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启动,希望参加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各单位、各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做好准备,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学习,认真查摆解决好本地本单位在“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活动开展好,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二是以更高更严的要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系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教育工作者在廉洁自律方面应当有更高要求。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省内外在考试招生、学校基建、科研经费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了社会热点。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杜绝腐败行为,做到廉洁自律、公道正派。

三是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为核心,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袁贵仁部长在这次全国年度工作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思想观念、知识储备、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迫切需要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使管理更加精细、服务更加便民,通过管理改革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使我们的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15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教育宣传工作,教育工作容易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和焦点。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事业发展,而且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舆论影响力更大,我们要主动适应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教育宣传资源,建立覆盖报刊、广播、电视、新兴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及时做好教育热点问题的释疑解惑,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做好教育舆情的应对,传递真信息,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同志们,新的一年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牢牢抓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2014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 制定依据

1、 根据市、区政府关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要求,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考核标准要点。

2、 总结2013年健康教育全年工作经验成果。

3、 分析2014年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报告,结合社区诊断内容。

4、 结合我辖区目前户籍人口为51819人,常住人口为67772人,总户数为23763户,其中女性人数为25584人,男性人口数为26235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6218人,通过数据分析得知流动人口、老年人和女性较多。因此在工作计划中我们主要健康教育对象是中老年人、妇女儿童及外来务工人员,提高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健康素养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通过以上内容分析特做出2014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二、 计划开展的工作

(一)、完善健康教育制度。

结合本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并做好相关工作记录,有半年及年终有总结。信息上报及时准确。

(二)建立并完善健康教育阵地。

1、完善健康教育室内的设施。

保障健康教育设备的正常使用;购置新的健康教育的宣传板;更换教学光碟;购买印制更多丰富的宣传材料。

2、落实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及培训制度。

有专职的健康教育人员,与时俱进的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2次。保持与各个居委会志愿者的时常沟通,以更好地将健康知识传播给辖区居民。

3、完善相关宣传设施。

增设室内宣传栏2处;坚持每月更换宣传栏;专人负责取阅架、每天坚持检查资料,随时进行补充;专人负责健康光碟的播放工作,坚持每天播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同时做好相关记录;设立健康咨询处,公布咨询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 预期目标

认真组织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义诊、设立健康宣传站点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一)、组织健康讲座。

全年组织健康讲座12次集体时间安排见附表,(附2014讲座授课计划表)。主要针对辖区常见病,讲座中将有2次含有中医保健内容,通过讲座弘扬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组织健康干预。

针对辖区居民“多盐、多油、酗酒、吸烟、运动量少”的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拟发放盐勺500个,发放油壶300个,发放健康素养知识手册10000本。

(三)、认真开展主题日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主题日活动。

结合世界防治肺结核日、肿瘤宣传日、全国碘缺乏日、全国助残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防治高血压日等重大宣传日,开展义诊、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开展防治咨询、播放相关防控影像等活动。

2、每天通过门诊及上门访视等形式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四、经费投入。

今年拟投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经费10000元。(详细健康教育经费使用表)

五、 做好健康教育评估工作。

成立健康教育评估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健康教育的评估工作,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召开评估工作会议,印制评估问卷,认真组织问卷调查,组织好问卷评判及数据统计工作。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3年12月25日

第三篇:2014年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禹村实验学校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环境意识为出发点,以深化环境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和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环境保护内容,绿化学校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素养,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计划:

二、领导机构

组长:高峰

副组长:郎秀红

成员:李希伟张辉葛利李慧李正文杨洪山孙兆民

三、主要目标

开设专门课程,并将环境保护专题教育与各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体验、欣赏、反思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四、主要措施

(一) 加强领导机构

1、强化领导小组功能,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分管校长全面负责,少先队主抓,班主任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等各项活动中。

2、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建立以班主任和科学、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定期召开专题活动,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务处统一部署,开其开足环境教育课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学科特点开展环境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这些学科至少每学期要有两节专门的有关环保内容的环境教育课,并形成教案打印上交。其它学科,要适时地渗透环境教育,相关内容在教案中要有所体现。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切实掌握课程所规定的环境教育内容,唤起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学校

环境的整体优化。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

(四)通过德育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充分发挥环保主题日和传统节庆日宣传教育功能,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广泛渗透环保知识,强化师生的环保意识,告别一个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和形成一个爱我校园、美我校园的习惯。具体活动如下:

1、成立卫生监督岗。负责日常的校园环境卫生检查和督导,配合少先队开展相关的环保活动。充分考察校内外污染情况,并带动全校学生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

2、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板报、广播、多媒体设备等宣传环保知识,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水日、地球日、国际臭氧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主题宣传活动。

3、开展环保知识竞赛和以环保为题材的书画、征文比赛,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环境道德意识。

(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育人作用。在学校已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明确“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标准,做到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食堂无苍蝇,厕所无异味。并切实实行垃圾

分类,妥善处理污染性垃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各负责人要坚持定期检查,按计划实施,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保证深入落实。切实将创建环境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中,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环保意识。

五、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工作计划及相关活动内容

2、班级环保黑板报

3、倡仪书,明确环保身边小事的内容

4、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宣传教育活动。 四月份:

1、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环保教育。

2、开展环保小征文、手抄报比赛

3、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4、纪念4月22日地球日,4月20日至4月26日爱鸟周活动

五月份:

1、宣传无烟日

2、“变废为宝”小制作评比活动

3、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吸烟”活动。

六月份:

1、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教育活动

2、评比环保小卫士活动

七、八月

1、环境教育宣传栏布置

2、布置假期学生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九月份

1、总结“暑期环保”活动开展,表扬先进个人和小组。

2、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开展

3、开展“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

十月份

1、教师环保渗透优秀教案评比。

2、防止河水污染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比

3、绿色环保主题中队观摩活动

十一月份

1、班级环境评比

2、结合环境教育,开展“我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

3、环境教育知识讲座

十二月份

1、评比先进个人

2、写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禹村实验学校

2014年3月

第四篇:教育局2014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着力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XX年工作思路

XX年,教育局将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突出一个中心,加强两个调整,推进三个改革,把握四个重点,实现五个提高,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突出一个中心: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体制,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加强两个调整:一是调整办学思路,依法依规办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效益;二是调整学校布局,做强义务教育,稳步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三个改革:一是推进岗位设置改革,调整人事制度、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激活教师活力。

二是推进教学评价机制改革,全面优化单位及教师个人工作评价办法,促进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推进教育发展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资源共享,维护教育公平。

把握四个重点:一是农村合格学校建设;二是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四是规范办学行为。

实现五个提高:一是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行风建设进一步提高;三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教育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教育形象进一步提高。

三、XX年工作要点

(一)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地位,不断加强党建群团工作

1、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深入开展“四活”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党建工作。突出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员监督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行校务政务公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弘扬正气。

4、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好《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检查指导,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5、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坚持民主管理、民主治校,进一步扩大贫困生的受助面。

(二)搞好和谐校园创建,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1、严格依规办事,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2、全面贯彻落实“新机制”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重点加强普高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坚决杜绝乱收费。

3、做好全县教职工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工作,全面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4、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泛开展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立足服务,强化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后勤管理和勤工俭学工作。

6、加强教育督导,做好“普九”复查、合格学校建设、党政基础教育目标考核、办学水平评估工作,确保教育的各项法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7、狠刹不正之风,加强文明廉政效能机关建设,努力提高教育的社会形象。

8、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9、认真做好招生考试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

10、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教育,提高艺术课程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

1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努力解决“留守子女”问题。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净化教育环境,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加强心理辅导和师生沟通,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12、认真做好信访、老干部和关工委工作。按“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做好政策宣传,落实好老干部待遇,确保老干部队伍稳定。巩固家庭教育成果,提高家长学校建设水平,发挥家长学校作用。

13、认真抓好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14、加强机关建设,强化机关管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机关形象。

(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1、抓好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做好特教、幼教工作。

2、科学制定高中招生计划,着力抓好高中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定规模,加强专业实训设施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品牌专业建设力度,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联合办学之路,积极争创全国示范职业学校。

4、加强民办教育星级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和加快城区学校建设。积极筹措教育经费,统筹安排,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6、均衡教育资源,人、财、物向农村学校倾斜,依据政策扩大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的覆盖面。

(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新课标,积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办好中学生运动会。

2、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努力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继续实行将一中指标分到各初中学校政策。

3、强化质量意识,奖优罚劣。

4、健全日常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优化课堂,提高课效活动,实行教学过程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和家长评教的积极性。

5、继续实施质量年度考核机制。实行教学质量与绩效工资挂钩和教学质量年终结账一票否决制。

6、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立足校本研训,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自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标准和教师教学考核办法。

(五)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加大合格学校建设力度,推行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努力完成市下达的建设任务,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2、继续全面实施“xxx教育装备发展规划”,努力提升中小学实验室和图书室等装备水平,结束学生自带课桌凳上课的历史,广泛开展装备应用活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3、继续开展“远程教育合格学校”创建活动,推进远程教育设备应用“到班级、到课堂”活动,提高三种模式的应用水平。

(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师德考核,规范师德档案建设。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人员定编工作,分流富余人员,精减临时工和代课教师,逐步调整教师结构。

3、认真做好干部管理工作。推行学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奖优罚劣。

4、不断完善教师的培训、交流和补充机制。认真开展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及聘任工作。加大校本研训力度,巩固和完善城区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好中师班毕业生的安置准备工作。

第五篇:2014年教育督导工作思路

一、一个核心(工作核心)

牵头做好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进一步摸清家底。每所学校要清楚本校根据标准还缺什么,需要补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补,什么时候达标;局机关相关股室对照标准,必须清楚本股室所牵头的工作中,哪些学校还存在差距,并纳入计划,形成方案,对学校的建筑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形成目录,建好档案。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学校目录,并指导归档;形成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档案目录,并分解责任,指导归档。(摸家底、明差距、找措施;建目录、归档案)

二、两种机制(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督学教育督导工作责任区制度。根据《教育督导条例》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责任区的工作运行、学习培训、工作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形成全覆盖的教育督导工作网络。

二是建立和完善教育督导“零距离”工作机制。建立专兼职专业督学、督导员资源库,开展事先不打招呼、随机抽调、随时督导、面对面指导工作,以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体现督导的随机性、真实性和公正公平性。

三、三支队伍(工作队伍)

为了更好的发挥监督与指导作用,着力建立三支队伍。一是调整和充实责任区督学队伍;二是建立督导员队伍,配合督学开展工作;三是建立专家督导队伍(管理型、学科型、特长型),便于开展专项督导工作。

四、四个重点(工作内容)

一是素质教育定点督导(含校园文化、艺术教育、阳光体育、语言文字等专题),二是教育质量定向督导,三是常规管理随机督导,四是生本教育专项督导。

五、五个结合(工作方式)

一是全面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二是计划督导与抽签督导相结合,三是定向督导与跟踪督导相结合,四是过程指导与阶段评估相结合,五是现场督促与全区通报相结合。

上一篇: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下一篇:java程序员认证考试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