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八年级语文期末

2023-03-05

第一篇:苏州市八年级语文期末

苏州省常熟市2013年八年级期末语文调研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终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绿īn)如盖

③笛声(yōu)扬②月光ǎo)洁 ④心情愉(yuè)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岁月一般。粉墙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

的古井依然。慈详的老人,端着茶杯,摇着扇子,闲闲地聊天,乡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绿草,每一丛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一个夏日,梦回苏州,阳光把我的记忆照亮„„

3、按课文原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诗(文)题。(10分)

⑴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⑵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渔家傲》)

⑶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⑷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⑸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⑹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池鹤》) ⑺___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 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三个梁山英雄?请依次写出他们的姓名。 ..

①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②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5、探究: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世人铿锵地提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马克思对此也曾作过阐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也越来越得到关注。阅读下面几个部门“以人为本”具体表现材料,请你说出“以人为本”的含义。(3分)

材料一:马克思对以人为本作出了科学的诠释。他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主张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尊严还给人自己。

材料二: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各类灾难事故,不惜人力物力,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材料三: 有关教育部门,在新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删去有关“对坏人坏事应挺身而出进行斗争”的条款,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材料四: 某些商业部门,倡导顾客是上帝,超市里的商品的码放、标签上的提示符合人们的购物习惯,便于人们拿取和识别;

材料五:交通管理部门,火车的提速,让乘客节省时间。在人流量大的地段增设公交车站点,微笑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应用文中,划线句都含有语病。请把你的修改写在文后相应的横线上。(3分)

征稿启事

①通过课外阅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条奇异的双向通道。它一头通向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另一头通向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②为了检验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硕果,学校语文教研组决定举办“我与课外阅读”主题征文活动。你可以记述一个独特的与课外书之间的故事,也可以抒写一次课外阅读时由衷的感动;③你可以评点一篇或一段文字的优劣得失,也可以畅谈对某位作家的看法与了解。我们更欢迎大家作出这样的尝试,用文学作品当镜子,反观自己的心灵与人生,在剖析与反思中学会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每篇文章不超过1000字。截稿日期2005年5月底。××中学语文教研组2005年5月4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片断,完成5-9题。(12分)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最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益慕/圣贤之道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俯身/倾耳以请D、卒/获有所闻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B.尝:未尝稍降辞色。尝贻余核舟一。

C.复:不敢出一言以复。普明日复奏其人。

D.稍:未尝稍降辞色。宾客意少舒。

9、用现代汉语写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自己简明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你自己的学习情况与上文中的作者比较,你认为有哪些显著的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孔乙己》片断,完成12-16题。(12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①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②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2、在文中用“”划出最能体现孔乙己基本特征的句子。(2分)

13、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文中划线的句子所表现的孔乙己的性格特征。(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文中多次描写众人对孔乙己的哄笑取乐。你认为作者突出这一点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说选句中加点的字所表现的人物的心理。(2分)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本文和《范进中举》,你对孔乙己和范进这两个人物的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读“磨脑子”的书》,完成17-20题。(8分)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甲)。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乙) 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丙)等等,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7、全文的论述重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两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构成比喻论证。合理的是甲处填第()句,乙处填第()句。(4分)

①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

②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19、联系生活,你认为文中丙处空格里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适当拒绝”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的空格内,语言形式与上文一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最后两节文字的前面补一个设问句,你认为该怎么问?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10)

冬天过去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一连几个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中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买饭吃吧,饿坏了。”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片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使我一下子生出万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

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

(选自《中学生阅读》2003.8)

21、分别用不超过10个字概括本文详写的两件事。(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3分)

⑴写出“冬天快过去了”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冬天过去了”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第⑤节文字的横线上补写一两句话,写出父亲的话对我的影响。注意前后文语言的顺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用“并在下面说说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说说你对第②节中“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这句话的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5分)

25、题目:对自己说“不”

提示:我们的人生除了要经常要求自己做什么,也有许多时候是在要求自己不做什么。对自己说“不”,不仅是选对拒错的行为抉择,更是弃恶扬善的人格超越。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

第二篇:杭州市八年级期末标点复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真题热身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08杭州】

A.据统计,江苏、上海和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1.19%,这三地堪称 “中国院士的摇篮”。 B.陈水扁大玩公投花样,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如此等等,但都改变不了卸任的结局。

C.中日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促进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双方合作交流,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D.近期,北京奥运圣火在全国各地传递。作为中国人,谁不欢欣鼓舞?谁不为国家强盛而自豪?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分号的能力。B项中‚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与‚再到‘和平公投’‛两个分句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但并不构成长分句之间的停顿。简单的说,就是‚并列分句中间无逗不用分‛。所以应当把分号改为逗号,所以选B。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07杭州】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冒号的能力。C句中5个标点,顿号、引号、冒号均值得怀疑。首先看顿号,‚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是三个并列的短语,因此可以用顿号;再看引号,此处引号的作用是强调突出,强调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是正确的;最后看冒号,冒号有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作用,此处如果使用,肯定是提示下文,且冒号所提示的内容要一直到这句话结束为止。根据冒号前句子的意思,下文提示的应是‚方案‛,‚方案‛对应的是‚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而不是‚……的要求‛,所以从冒号的作用来分析,冒号肯定用错了,换一个思路,如从整句语气和搭配来看,前面的‚提出‛和后面的‚要求‛是清晰的动宾搭配,再加上一个完成词态‚了‛,很明显冒号成了多此一举,所以确定本句是冒号错误。应当把冒号删去,即选C。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06杭州】

A.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B.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 C.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成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品质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

D.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的书籍来读。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分号的能力,与08年的考点相同。A项中‚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与‚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两个分句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但并不构成长分句之间的停顿,所以应当把分号改为逗号,所以选A。

二.考纲解读

1.考纲对标点符号的考核要求是:

①学会识别误用的标点符号。 ②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命题规律分析:

①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

②综合历年的中考试题,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标点符号共16种,但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只有以下几种:句号、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书名号及省略号。

③在考试时所考查的往往是很常见的标点类型,且提供的句子语境一点都不复杂,出得非常规范、明确和典型,不会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

④考核形式: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选取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或有误的项。现在的出题,更倾向于选择错误的一项。

三.知识梳理:

下面的18条被誉为标点答题的“金科玉律”,你可要看好哦。 1. 选择问句中间用‚逗‛不用‚问‛。(是……还是……)

1 例:这次运动会,我是报名跑步 还是报名跳高? 2.疑问倒装句,问号放句末。 例:今天开会吗,张老师 3.有疑无问用‚句‛、‚逗‛。

例:今天下午的大扫除,谁擦黑板 谁擦门 都由卫生委员决定

4.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这个小姑娘大概七八岁。

5.并列分句中,无‚逗‛不用‚分‛,有‚逗‛(A,B;A,B。)形式,就用‚分‛。 例:乌云蔽月,它便紧张不安 满月缺损,它便心痛如割。 6.前冒后内(引文独立用,点号在引号内)。

例:在一个大学生找工作屡屡碰壁后,他不禁慨叹:‚究竟什么人合乎用人单位的心意

7.前无后外(引文成为作者一句话中的一部分,点号在引号外)。(特例见第8条)。 例:哈密五堡雅丹的地貌,有人把它戏称为‚孔明楼

8.某某说在引文中间,‚说‛后用逗号,但此时,句末点号在引号内。 例:‚今天天气很好,‛妈妈说 ‚我们出去野餐吧

9.某某说在引文前面,‚说‛后用冒号。

例:妈妈说 ‚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出去野餐吧

10.某某说在引文后面,‛说‛后用句号。 例:‚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出去野餐吧 妈妈说

1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陈述,总说之后用冒号(想、是、证明、指出、宣布、例如、如下等词后面用冒号)。 例: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 一是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三是确保安定。 12.冒号、破折号与‚就是‛不连用。 13.注释是附属于正文的部分,用括号。

例: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4.间接引用不用冒号和引号。

例:小芳让我转告你 她有事先回家了

15.省略号不能和‛等‛、‚之类‛并用。

例:水果铺里有许多水果,苹果、葡萄、香蕉 应有尽有。

16.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法律法规、文件名等用书名号。 例1: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有个了解,可以参阅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例2:她的这篇 感动的瞬间 写得极富感染力。 17. 仅仅表示话题、文章的题目或引用,用引号。 例:请以 感动的瞬间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18.双向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

例:汉字的‚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与其他文字大不相同。 四.模拟实战: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茶道爱好者心中,余杭径山是“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

B.通过搭建动漫节的平台,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交流、扩大合作、促进发展,进一步打造杭州“动漫之都”的品牌,推动民族动漫产业的发展。

C.如果你点击百度百科的话,你就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创意? D.参加贺岁的优秀影片:《集结号》《蜘蛛侠

(三)》《王牌对王牌》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丈禅师认为“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很多人不以为然。 B.“让周日”推广后,不太看得到

七、八十岁的老人颤巍巍地站立在车厢内了。

C.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说:“展望未来,我们要开始为国家筹备《十二•五》规划作好准备。” D.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A.互联网带来许多新生事物,有谁分得清楚那些特殊的群体,是维客?是博客?还是摩客? B.“以德治国是关键,”王部长加重语气强调说:“就是要八道德建设放在首位。” C.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薄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十

三、四岁正是豆蔻年华,好好珍惜吧。 B.“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规定”是北京市政府今年计划完成的政府规章之一。 C.“如果太复杂,那允许摆摊设点就是有难度的。”他说,“如果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简单的表态解决不了问题。”

D.这款新手机的推出代表了手机新时代的开始,宽屏幕、移动电视、网络浏览、百万像素„„等等预示了下一代智能手机的标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杜甫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的写照。 B.“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C.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王芳考上了财贸学校,读会计专业;我考上了师范大学,读英语教育。 D.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很受欢迎,价格也更实在一些,但是仍然很难和“意大利制造”、“法国制造”相匹敌,这是“广告效应”的体现,还是消费心理在起作用?

B.无论处于多么艰难的境遇之中都能找到快乐和情趣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C.在塔里木,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动物界的规矩简直比人类还多,野骆驼、野猪、狼、黄羊、山羊„„之类,都是各行其路,决不混淆。

D.在感悟了星光、月光、日光后,在凝聚了雨露、风沙、晨雾后,她的微笑也具有了特殊的感染力。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C.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自豪地说:“噫!用自己挣的钱交学费,可美!”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市职教中心为帮助下岗女工解决再就业问题,决定举办《童装设计与缝制技术》培训班。 D.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9.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B.今天午饭很丰盛,有鸡、鸭、鱼、肉„„等。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肥料),待我们起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今天的天气怎样。

B.教室、操场、食堂„„都显得那样冷清。 C.他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D.总结以上的讨论,我们看到,“哲学是什么”探讨的主题显然就是哲学的。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B.艺术教育无论在德育、智育、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一个认真的作者总是要弄清楚,他所引用的事实材料是否确实可靠,他所引用的文献材料是不是恰如原意。 D.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 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

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

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 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

2.笔答课后练习

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

(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确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配乐朗读课文(边出画面配合),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和美感。

(六)布置作业:

1.笔答课后练习

五、

六、七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3.情感与价值观

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重点、难点】

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教法、学法】

1.品读法。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 于学生理解课文

2.讲练结合。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大家一个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二、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其早期小说有《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等,“九·一八”事变后,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他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从1942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曾主编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建国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2.苏州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苏州园林”并驾齐名的苏州风景名胜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传播东方文化的使者,在1979年首先在美国纽约建造了“明轩”庭园,开创了中国园林出口的先河。其深厚的影响不断延伸,进而在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国、西班牙、南非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造苏州古典园林,出口单体建筑、小品陈设和园林微缩模型。成为“中国的长驻文化大使”。

3.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

三、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补充的当堂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2.图片欣赏:

前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

欣赏完图片后,如果让你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你觉得——苏州园林就像„„

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3.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四、分析总体结构

1.“各地园林的标本。” 说明了什么?

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明确: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板书:不止这些。

2.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7节:图画美 8节:图案美 9节:色彩美 (板书) 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

第二课时

五、精读

4、5两节

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1) 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 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2.难点重点分析:

(1)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2)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3)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

明确:

(1)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3)“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3.读课文、引导分段

明确: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 4.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1)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六、总结:(回应教学目标,时间允许完成练习) 1.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结构。

2.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以说明为主兼顾其他表现形式;运用概括和描述性的句子;用准确、周密、精确。

练习:课后练习

三、四。

七、作业

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三课时

八、细节探讨与研究

1.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做的呢?

讲究„„,讲究„„,讲究„„,讲究„„。 2.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主要方面:

亭台轩榭的布局 (3)假山池沼的配合 (4)花草树木的映衬 (5)近景远景的层次 (6)细微方面、角落的布置(图)(7)门窗的琢磨(图)(8)油漆的调配(9)由主到次

4.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绝不讲究对称”。

5.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6.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

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照应。

池沼的配合:两种:一种宽畅,一种成河道。相同点: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7.第四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8.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明确:——“着眼在画意。” 9.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10.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明确: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1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图)是什么意思?

明确: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景致分开。

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思考好有哪里?

十、语言特点: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十一、总结 1.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2.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要求。

附: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图画美 门窗的图案美 色彩的谐美

教学后记: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把握得还不错,对文章的写作层次也有较深的印象,但对园林“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境界理解得不是很透彻。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出卷人:王雪婷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2分为卷面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嘈.杂(cáo)呻.吟(shēng)毋.宁(wú)潜滋.暗长(qián)B.忌.妒(jí)沉淀.(diàn)皓.齿(hào)盘虬.卧龙(qiú) C.热忱.(chén)铰链.(niàn)骈.进(pián)迥.

然不同(jiǒng) D.吊唁.(yàn )尴尬..(.gān gà )伫.立(zhù)俨.

然(yǎ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 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B.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不绝 C.琐屑 皇急 杀戮 臭名昭著D.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业已:已经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B.阡陌:田间小路。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丝竹:丝线和竹子。烽火:柴火

D.逾:越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2),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陋室铭》中,作者以前贤自况的对偶句是:,。

(5)从“,”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杜甫《望岳》)(6)古代诗文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句子很多,《汉乐府•长歌行》中表达此意的一句是:

9、美句仿写(4分)

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例句:我喜欢婉约中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仿句:我喜欢仿句:我喜欢

10、名著阅读(4分)

(1)《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你能写出其中的2个吗?(2分)

(2)有人说,青春期的男孩子要读《水浒传》,青春期的女孩子要读《简爱》,你认为其理由分别是什么?(2分)

。。

11、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4分)(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分)

二、文言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春望》回答12~13小题 。(5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国都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国破”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在”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写春景明媚,“草木深”叙荒芜之状,前后不同。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13、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方式及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三峡》回答14~18小题。(1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倾斜的词的意思。(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6、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17、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①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目的是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它鼓励人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象、详细准确的解说。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②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③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办机构希望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主题公园或各国家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以全球的视野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第一展品。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它位

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l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设计者们一系列殚精竭虑的设想,最终在建设者手中得以实现。

18、“世界博览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第③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④段“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 一句中,加点的“大约”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文意,谈谈人类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哪些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请从以下两个作文命题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半命题作文:《这一次___________,我成功了》

要求:(1)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2)体裁:记叙文(3)字数600字左右。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出卷人:王雪婷

1、D

2、D

3、C

4、B

5、A

6、B

7、B

8、(1)仍怜故乡水(2)大漠孤烟直(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句1分,共8分。错漏添颠一字本句不得分。)

10、(1)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2)、《水浒传》可以给男孩子以英雄精神,正义感。《简爱》可以给女孩子以自尊、自爱、独立,追求平等。

11、(1)答题要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所归纳的特点须有代表性,举例恰当,要有自己的一点分析。 特点2分,举例说明2分。

例一:内涵深刻,引人联想。如“光合作用书房”巧借比喻,突出了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对人的重要性,耐人寻味„„

例二:突出商品的特点。如“百草”突出了中草药的特点,行业特色鲜明,店名与其经营的商品相吻合,且“百”字点出种类很多„„

例三:用语精巧、富有创意(或巧借古诗词、或巧用比喻、或联想想像)„„⑵ 答题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名的毛病,符合该店客观条件。 酌情给分。

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12、D

13、采用比拟的手法,说花也因感伤时事而溅泪,鸟也因痛恨离别而惊啼。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视物,故物亦生情。以物之情写人之情,既委婉曲折,又深沉真挚。(意近即可)

14、①通“缺”②逆流而上③ 飞奔的马④延长

15、略

16、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17、引渔歌为证。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18、“世界博览会”指的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3分)

19、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之大。(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2分,共4分)

20、运用“大约”一词,更加切合实际地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评分:共3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

21、参考答案:①展现人类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②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或思考人类的未来发展)③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推动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④促进人类的理解和沟通、交流和合作。(或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⑤体现各参展国的特色,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相互了解和融合。⑥提升了主办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等。 (评分:共4分。能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

上一篇:尚庄小学开学工作汇报下一篇:淘宝百货店铺名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