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构成教案公开课

2023-03-19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物质的构成教案公开课》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物质的构成教案公开课

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教案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一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

固本中学

赵学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知道原子、分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了解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物质的微粒性,微粒的运动、微粒间有空隙的微观想象的形成;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难点】

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手段】

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 【教学用具】

小试管3支(1支备用)、试管夹1个、大烧杯3个(1个装蒸馏水)、小烧杯3个、酒精灯1个、火柴1盒、纸2张、一端封密的玻璃管1支、胶头滴管3支、注射器1支、浓氨水、酚酞试液(用滴定瓶装)、酒精(用滴定瓶装)、蒸馏水、碘、高锰酸钾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举行“学生撕纸”比赛,看谁撕的纸碎片最均匀,最小;(提醒学生不要乱丢纸屑)

提问:这么小的纸块,还能分吗?可以分到什么为止呢?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从瓶中挑一颗碘和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展示给学生,并提问: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可以再分,那么你能将试剂瓶中的碘和高锰酸钾小颗粒继续再分吗?

1、探究实验1 (1)加热固体碘

演示操作:将一颗很小的碘固体放到1支干净的试管中,塞上软木塞,将试管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方缓缓加热。

第 1 页 共 4 页

现象:(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说出实验现象。)

整个试管慢慢变红,固体碘消失。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结论:碘是由细小的微粒构成。 (2)、高锰酸钾溶于水

演示操作:取一小块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5亳升水,振荡,观察现象;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搅抖,观察现象。 现象:高锰酸钾固体溶解,水变红。 结论:高锰酸钾是由微小的微粒构成。

小结:经过无数科学家的研究,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所构成。人们已经发现物质大多数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性质,原子、分子、离子分别构成哪物质,在以后的化学课中再作讲解。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

(一)、微粒极其微小,肉眼无法看到

1、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分子的自述” 内容是:嘿,我是构成水的微粒,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我的质量约为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和我一样的微粒。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我想请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微粒构成水时,是不是静止不动,紧密无缝的聚集在一起呢?由此,引入微粒的第一条性质。接着用大屏幕展示在氢微粒形成的最小的汉字“原子”。

2、观察图片,用101个构成铁的微粒写下“原子”二个迄今为止最小的汉字,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十分微小。)

(二)、微粒不断运动

在讲台上放一杯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提问:为什么香水是在讲台上的杯子里,大家却可以闻到香味?

1、探究实验2

第 2 页 共 4 页

(1)、向烧杯中加入约20毫升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现向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溶液变成 红_色。这一现象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2)、演示白花变成红花实验(白纸鹤变红纸鹤)

把A,B两烧杯改成用滤纸折成的纸花,一只贴在大烧杯内壁,一只在外壁。实验前用酚酞把纸花喷湿,在实验过程中烧杯内的白花会变成红花。

提问:为什么白花没有接触到氨水也会变红呢?。 思考:

1、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微粒不断运动的例子吗?

2、实验中为什么氨微粒可以运动到酚酞中,那酚酞微粒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3、衣服为何在太阳光下干的比在阴凉处要快?

用多媒体演示在不同温度下水微粒的运动快慢。(微粒的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三)、微粒间存在空隙。

1、探究实验3:

问题思考: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体积等于20ml吗?

(提示:教师提示学生联想生活中一碗黄豆和一碗小米混合,是否有两碗?) (1)、水和酒精的混合实验

取一根长约30厘米的细玻璃管,将一端封口,向下班管中加入水至玻璃管容积的1/2,再向玻璃管中加入酒精至玻璃管充满,塞好玻璃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管数次,观察玻璃空中液体体积的变化。

引导观察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上下颠倒玻璃管,玻璃管中液体的体积减少。

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构成水和酒精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2)、气体、液体压缩实验

取一支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吸入一些空气,用手堵住针筒部小孔,将栓塞向前推,然后将空气换成水进行同样的操作。观察比较实验现象。 请两位学生进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现象,让学生说出现象。 (空气和水被压缩,空气比水被压缩的程度大) 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构成空气和水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隙,构成空气的微粒之间的间隙比构成水的微粒之间的间隙大)

小结:

1、一般情况,在固体、液体中,构成物质微粒之间间距比较小,在气

第 3 页 共 4 页

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间距比较大。但水比较特殊,冰的微粒间距大于水的微粒间距,所以,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这就是水的反膨胀现象。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

3、原子、分子、离子都有以下性质:

(1)、十分微小(质量和体积都微小);

(2)、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 (3)、存在间隔。

四、练习

(1)用线连接,使A组所叙述的现象与B组的解释一一对应。

A组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一滴水里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组 微粒很小 微粒之间有空隙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物质热胀冷缩现象。

(微粒间有间隔,遇热时微粒间间隔变大,所以我们会看到热胀现象;遇冷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小,所以有冷缩现象。)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它们都十分微小,都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存在间隔。我们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板书设计: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

3、微粒之间有空隙

固体、液体微粒间的空隙较小, 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空隙较大。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二篇:3.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教案

初三化学沪教版教案

第三章

第2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3、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5、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6、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知识结构】

1、 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2、 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3、 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基本设想】

第1课时

分子、原子

分子、原子内容比较抽象,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用球棍模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金刚石、氯化钠的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离子的真实存在。

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离子

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联想与启示。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原子的构成。

第3课时

原子的质量

建议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由学生一步一步演算出来,这更利于学生理解,如m(碳)=1.993X10-26Kg,m(氧)=2.657X10-26Kg,m(碳)/12=1.993X10-26Kg/12= 1.66X10-27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X10-26Kg/1.66X10-27Kg=16。再求一下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巩固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 1 页 共 3 页

初三化学沪教版教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子、原子

〖引入〗

投影展示干冰、金属铜、氯化钠、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示意图。

〖教师小结〗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体积质量都很小,但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讨论〗

在“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中,水分子分别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播放动画〗

播放“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微观过程的动画。

〖引导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板书〗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先分开,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组成新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间隙变了。

〖设问〗

分子和原子的有何区别和联系?

〖小结〗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题〗

1、 判断:分子大,原子小。

2、 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3、 简答: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描述氢气燃烧的化学过程?

第 2 页 共 3 页

初三化学沪教版教案

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

离子

〖导入1〗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史:

1、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中国:墨子

提出原子的概念

2、1803年,英国:道尔顿

提出原子学说

意大利:阿佛加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

〖导入2〗

第 3 页 共 3 页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沪教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本章在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本章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大好基础所必需的。 本章学习将从微观角度更深刻认识上章知识,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我们讲学习:分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及有关计算。

三、本章知识与社会热点、生产生活、科技前沿等方面的联系或体现

人们认识了原子的构成,制造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1978年我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试验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合作设计研制成功了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分辨率达到原子级,图像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平。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是对学生引进爱国教育的素材。在有关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学完后,可让学生查阅商品(如药品、洗涤剂、化学试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弄清其成分,含量或纯度,在生产、生活中如何使用。现代原子能的利用(核能发电)、原子弹的爆炸以及新发现的基本粒子(光子、轻子、介子、重子),将在科学领域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学法建议

学习中为更好掌握新课标要求,应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 通过原子的构成的学习,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

2、 以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资料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

3、 元素概念比较抽象,且与原子有一定联系,所以可运用概念的辩证来理解,即用列表

或提纲式进行分析对比。

4、 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可运用多种方法或手段,如比喻法、列表法、

归纳法以及电影、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用心爱心专心 - 1 -

第四篇:《物质的构成》评课稿

各位专家、同行:

中午好!本人是来自江山市***,今天上午第一节由江山市***老师上了七上科学第四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第二课时,根据徐老师的指示,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堂课做一个简要的评价,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教什么?

首先要明确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个人认为毛老师做到了,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分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重点是用分子运动的理论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怎么教?

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毛老师以一个魔术开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很自然地八要求学生学转变成学生要求学,紧接着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香水、二氧化氮气体扩散、红墨水扩散、肥皂膜和挤压铅块等多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快乐。

三、教学效果

教学气氛活跃但不等于热闹。气氛活跃是指毛老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有目的的进行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师素质

毛老师上课语言表达顺畅,书写规范。这里我特别提一点她的应变能力,上课时出现小小的意外,音频系统出现问题,但毛老师并不慌张,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顺利的将课堂进行下去。

五、教学反思

1、适当的时候应做一些知识铺垫。讲完扩散现象的知识以后,毛老师前呼后应的要求学生解释白纸变红的现象时,学生支支吾吾解释不到位,本人觉得此处应事先做一个知识铺垫,如:浓氨水中的有效成分与白纸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如果相互接触的话会发生反应而变红。这样的话学生们便能联系分子运动的知识进行解释。

2、给学生完整回答问题的机会,不要经常性的打断学生回答问题。上课时,毛老师多次打断学生回答...

3、应从学生口中得出实验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写出...

点评人:江山

2013年10月

第五篇:《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反思

好不容易结束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和《化学方程式》的新课教学,总体感觉好难,好累!老师累,学生也累!这些既抽象又容易混淆的知识让学生的大脑象灌了糨糊一样的理不清头绪!不过,虽然离期末已经很近了,虽然剩下的时间有点紧张,但从现在的新课来看,前面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梳理这些微观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事实证明,也是很有效的。因为现在上新课时,提到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术语,班上大部分同学不需要老师的任何提示就可以自己动手去写,这充分说明夯实了基础,学生不仅会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且能长期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不要为了赶进度不顾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抢着上新课!

在学习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知识的过程中,我一直注重知识的落实。无论是新课还是作业,我都引导学生按照知识的系统性进行学习,让学生反复的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学生温故而知新,进而掌握了这些微观而抽象的知识!

上一篇:物资管理部长岗位职责下一篇:五一中国梦劳动美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