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在路上是什么歌

2022-08-29

第一篇:我走在路上是什么歌

课改,我走在路上

骨干教师年终报告

单位:朝阳区乐山镇中心小学 姓名:王红艳

因为课改,我在路上„„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一本小说的名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也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在路上”,因为他真切地表达我与课改同行的感受,因为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因为课改,我在路上„„

正如学者朱占玉所说:“反思才会明理,反省才会明智。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躁;多一点实在,少一点花招;多一点主见,少一点盲从。这才是课改精神。”

年华似水,转眼间执教已十年,我与课改相伴而行不觉十年。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蓦然回首,有思考中的迷惘,有摸索中的艰辛,也有反思后的播种,但更多的是迷惘中的追求,艰辛里的执著,播种后的收获!

我暗暗发誓不管教育之路怎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3年的春天,我在全镇的课改教学技能大赛中上了一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数学课,效果不是很理想。记得当时孙校长在评课时说我那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相等,我把知识教错了,同时也看出我课堂的反应能力很差,所以那次我被评为三等奖。

实践告诉我:老师备课不透彻,知识面狭窄,就会使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从那以后,我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不备好课绝不上课是我的宗旨。

于是,校内外的各种公开课中多了一位倾听者,那就是我。我细心揣摩着前辈们优美的教学语言,营造教学氛围的技巧,启发思维的艺术,灵活的教育机智,全体学生的互动,同时我也体会到业务的学海与文化的学海一样,都是无涯的。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魏书生等成了我对话的“常客”,我潜心研读他们的教育经典,仿佛看到教育的大门正在向我敞开„„

记得有一次,学校进行听评课活动,自己精心准备了一节课,想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可是事与愿违,课堂上学生极其“不配合”,原先准备的课堂活动根本没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整个课堂秩序特别混乱,课后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是课堂活动和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来等。那次失败后,我很迷茫、很困惑,甚至认为自己不太适合当老师。然而,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特别有一句话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那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他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兴趣,就得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己走进课堂来解答疑问,虽然这次失败了,但年轻人学得快,相信你很快就会进入教学状态的!”领导和同事们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令我深思。是呀,一次失败怎么会让自己意志消沉,甚至想到放弃呢,平时总是鼓励学生如何坚强的面对挫折,自己遇到问题怎么能放弃呢?于是,那次之后我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全心全意投入到课改中,慢慢的,在与同事的交流讨论中,我渐渐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并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来提高自己。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并采取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

作为教师要想不断成长,就要不断反思,因此,在此后的教学中,我经常反思,找出与课改要求的差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一次次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年五月份,在学校的名优骨汇报课上,记得那次我讲的是《回声》一课,课前,我充分了解学生,课堂上不仅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的展示相关教学内容,更搜集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和问题,并采取讨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还能利用本节知识来解答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而且对于学生的见解我从不轻易否

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在讨论、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整堂课教学气氛活跃,真正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进两年,我们朝阳区又开始搞学科生命教育,我也一直走在路上,不断地摸索着,不断地进行实践。每一节课我都精心设计导学案,学生们做得也比较认真,可就是在小组讨论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同学们不会讨论,不知道怎样讨论,一到这个环节,学生们不是你告状就是他告状,都是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讨论上。因此我非常困惑。后来,我就把讨论题规定给几号同学检查,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任务,最后再把每个人的疑问归纳一下,共同研究,能解决的在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组长记好,在全班同学汇报时,集体质疑,这样还能生成许多新生的问题。于是,我又一次进行了实践,效果非常好。记得那天我在教学《小池》这一课时,课堂上就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杜凯茜同学提出“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小荷”指的是荷叶还是荷花?所以我想:学科生命教育下的学生一定会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因为如果这节课我用以前的教学方式来教,我肯定不会研究是荷花还是荷叶的问题,我会一带而过,学生们也不会动脑思考,所以也没有给学生们创造这种研究的空间,自然思维也不会得到发展。教学路上,正因为有课改相伴,一路风景无限好!感谢课改!是课改扬起我自信的风帆,是课改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是课改激扬我平庸的生命!

看着一张张渴求展示自我、充满自信的脸,听着一个个出人意料、富有个性的见解,感受着一次次惊喜与欣慰,我真正体会到是课改给课堂注入了生机,给学生注入了活力。当我与学生们一起沉浸在课改的快乐中,沐浴着课改的阳光成长时,我终于明白了:课改气氛与环境的形成,不是靠学校与领导的指挥棒,而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一线教师才是课改实施的关键。

第二篇:我走在考研的路上 年轻的字典里没有失败

我走在考研的路上 年轻的字典里没有失败.txt41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42火柴如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08考研过来人想对09勇士们说的(觉得不错就转过来了)

-

终于,一切静静的落下了帷幕,从07年的四月到08年的四月,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不是一篇考研心情能够记录下来的,但知道自己这一年中走过弯路,也知道太多学弟学妹们还挣扎在考研这条大路上,我知道你们有多需要那些质朴不过的提醒和经验。所以,我坐在电脑前,把自己能想到的,可以让你们少走些弯路,不用那么迷茫的走完考研路的话都说出来,希望能有些帮助。

我是外校考大工的,也算是跨学校跨学科了。总分397,英语68,政治89,专业课一118,专业课二122。复试也顺利通过,并且公费。说实话,我没想到自己能考上,甚至刚查到分数的时候有点难以置信,但是最后想想,曾经的汗水和泪水可以证明我的一切。我说战友们是勇士,称考研的人们为勇士一点都不过分,真的,无论在这条路上你走了多远,如果你真心地付出了,都会有所获。

先说心理准备,再说实施方案吧。

我考研是因为自己还不太想离开校园,我喜欢校园的气氛,并且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技能和勇气可以养活自己,所以我下定决心考研。说实话,这个决定做的真的不容易,每天都在考与不考中挣扎,有的时候今天信誓旦旦的决定考,可是第二天一早就想改变主意,真的很烦恼。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帮你做决定,他们帮你分析各种利弊,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人还是你自己,因为这个代价太大了,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帮你承担风险。

我要说的是你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在就业和考研这两条道路上,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选择,他们是两条平行线,彼此冲突,不可能相交,所以你一定要站好队,不要左右摇摆不定。(当然不乏那种牛人,一边找工作一边复习考研,但是我们毕竟是凡人,那种成功率较低的事情一般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所以,我想告诉后来者的第一句话:如果你想考研,并想考上的话,请一定要懂得“端正”态度

如果你分心了,如果你轻视了,如果你侥幸了,对不起,很可能没戏哦!千万别小看了态度这一点,如果你只是抱着玩票的心理来做这事,你第一步已经输了。天才不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你不是,我不是,大家都不算是!

你的人生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你对待考研的重视程度决定你的考研程度。

第二句话:你得懂得“舍弃”舒适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从此后,你只是一个考试机器,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只是一台只输一个程序的电脑,不可以有喜悲不可以有欲望,每天只有书本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早睡半小时是奢望、打开电脑是奢望、甚至和路人站着聊天也是奢望。呵呵,听起来有点可怕,我说的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对于自己的个人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注意劳逸结合。

第三句话:你得有“健康”的身体

经得起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经得起一天几包咖啡的折磨,经得起屁股坐的生疼,经得起天天看书却不见成效的心理折磨„„要是女孩的话,还得经得起因此而在脸上频繁出现的黑癍或是痘痘什么的。总之,想起过去那么久非人的折磨,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心有余悸”!

但是一定要记住,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不要疲劳作战,要给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刻表,并且严格遵守,时刻表要充分的细,细到每周什么时间去洗澡,去超市购物,上网查相关资料的时间等。

最后一句话:“坚强”

其实考研最难的不是有多少专业课书籍要背,不是有多少英语单词没背会,不是有多少个政治大题不会背,而真正困难的是来自心里的焦躁不安和不够自信。

每天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你很难感觉到有什么收获,除了日历在改变,似乎觉得一切在静止。这样的时候,最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甚至自暴自弃,打退堂鼓。所以勇士们记住,正式这样枯燥的量变,为你今后的质变做铺垫。不要轻视每天的积累,记住,正是由于每天的默默承受,才有最后的收获。无论什么样的挫折,都阻拦不了你前进的脚步,都破不了你必胜的心态,如果这样的话,成功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你。

关于具体实施环节,我大致按下列进行,仅供参考。(文科)

1、2007年2——3月(1)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关注以往该校的考研形势。

(2)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包专业信息;准备复习。

(3)听最新的考研免费讲座,综合比较各个辅导班及其各个班次,询问上届的学长,确定自己的不足,评估自己的实力,选择辅导班并且制定学习计划。

2、2007年4——6月,第一轮复习:重点科目是英语和专业课。

(1)英语是考研取胜的关键,也是考研的难点,所以要重点攻克。

首先,是单词。建议买星火系列的单词册,那种分开5本的,每本看起来都很薄,背过了会很有成就感,千万不要搞那种特别厚的看起来就头痛,更别提背了。分册的内容并不少,并且带着愉快的心情背,不会压抑。

背单词也要分几遍下来,第一遍要一个不落的从头至尾全部背下来。(最好利用读音记单词,不要一千两千的抄写,太机械了,忘的特别快)第二遍要背那些第一遍你没有背下来的,做了记号的。第三遍就要背那种书中标示出来的考研英语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了,建议买本新东方有一本考研英语高频词汇总结。

并且,切记,单词并不只是在这个阶段背,他贯穿于整个考研复习中,要不停的用单词刺激脑细胞,否则很容易忘掉。我的原则是一遍一遍的背,直到上考场的前几天单词也不能放下,只不过每段时间单词的倾向性不同。

其次,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占40%,是整个考研卷子的重头戏,历来为各界英语名师所重点强调的部分。建议买本考试虫的阅读理解200篇或是人大张锦芯的阅读理解,或是考研黄皮书叫张剑的阅读理解(以一本为主),按部就班的做,对考研的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包括对新题型的认识,新题型很难啊)切记,千万要认真做完,会有所提高。 再次,这个时间作文可以放下先,冲刺阶段复习就来得及。

最后,是完形填空,这个完全取决于你的英语素养,我认为花太大力气去做,会得不偿失(20个空,才10分!),如果你其他部分都认真复习的话,完型会顺理成章的提高。

(2)专业课的复习。文科的专业课多是2至多本教材,这个教材也要有看的方法。

第一,要通读,不要轻易的给自己划重点,要对书的体系和作者的意图和重点有所体会。有的书体系很完整,很好看,好懂,理解也不大费力气;但有的书是外国人写的,中国人译的,就比较复杂,要读过很多遍,才能明白个大概,甚至要上网查此类书别人的读书笔记或心得,有助于自己的理解;有些书类似于笔录或是谈话,体系很乱,内容很杂,这类的书就要自己多做些笔记了,熟(书)读百遍其意自通。

第二,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做下笔记。可以通过购买学长的笔记和历届真题,明白专业课的题型和每本书的重点部分,但还是要全面复习,不要轻易给自己压重点。因为名校出题没有规律,多是变幻莫测的。

第三,就是要为考试而背书了。有些重点的部分,必须背下来,按照考试的题型背,不是死记,而是理解着背诵。这是细节部分。

第四,就是回归书的框架,也就是最后的状态,要合上书,可以回忆起来书的每个章节的大致内容。

最后要说的是,专业课并不像前人说的那样,很容易,“只要英语过了,考研就过了”是谬论,专业课是占较大比重的,一定要充分重视。(我去年就是吃了亏,九月份才开始看专业课,结果觉得最后要考试时心里特别没底,很影响心情。)

3、2007年7月——9月,第二轮复习:这一阶段是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和前一段的计划差不多,是一个提高阶段。

(1)9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看一下关于政治类的书籍(政治每年的变化都很大,不要提前买教材,9月份前不要浪费时间在政治上)。建议买本徐明德的2000题和任汝芬的序列一,配合使用,然后政治类的辅导书会按时间阶段上市,不要贪多,买有代表性的,因为大多数都差不多,换汤不换药的东西,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体系不同而已。建议报个最后的冲刺班或者押题班就可以了(恩波的不错)之前的春季基础班啊秋季提高啥的,没用,只是浪费时间浪费钱。

(2)9月的时候可以关注2008年的考研招生简章了

4、2007年10——11月,第三轮复习:全面提高及冲刺阶段

(1)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

(2)确定十一长假复习计划,开始专业课系统复习

(3)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10月22号吧,之前还有网上预报名,一切赶早,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4)英语可以做真题了(按照考试时间安排时间),但是最近三年的不要做,因为真题的含金量很高,别的模拟题难以比拟,要留到最后做最真的题。

5、2007年12月——1月初,最后冲刺

(1)12月份可以背英语作文的万能模板和优秀的范文了。

(2)购买辅导班冲刺的内部资料,进行实战模拟训练,可报点题班,最后梳理考点。

6、2008年1月下旬,熟悉考场,调整心态,准备考试。

注意:很多同学苦恼于辅导班的选择,其实我认为,要因人而异。自学能力强的,不用贪多,只需有针对性的报一些即可,比如英语的万能作文,政治的临门一脚,押题班。自己约束力很差的人,需要跟着辅导班的流程走,因为辅导班的时间安排很合理,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安排的很科学。

啰嗦了这么多,只想让勇士们知道,考研如同独自穿越人生的一段隧道,没有喝彩和掌声,没有鲜花和美景,有的只是枯燥的书本、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实现理想而殚精竭虑的思考,

情感和生活状态上的孤独寂寞,但因为既然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理想,我们就必须要有特立独行和众不同的行动。

相信我,你的人生因考研而变得精彩,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曾经竭尽全力的去尝试过。也许除了复习考研,你今生再无认真学习的机会了。

祝你们成功!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式淋漓的鲜血„„

第三篇:走在路上

“走”是我们心灵的脚步,“走”是我们精神的归宿,“走”更是我们人生的必经之路。“走”的意义多种多样:彷徨的人认为,“走”是一次艰难虚无的探索;乐观的人认为,“走”是一次美好快乐的远足;平凡的人认为,“走”是一次普通平淡的追求;伟大的人认为,“走”是一次成就的自我展现,而我认为,“走”是我们坚定不移,脚踏实地,享受人生的过程。

走在路上,我们坚定不移。茫茫人海,面对每一个十字路口,有谁能不忧虑,但选择了,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流水坚定不移的走着通往大海的道路;绿茵坚定不移地走着滋润大地的路;雄鹰坚定不移的走着要想天空的路。。。。。他们永不后悔,但选择了 就应该坚持,他们用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你不必向往他人,也不必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即使自己的道路已十分艰险,及时自己的道路已不再绚烂,即使自己的道路变得虚无,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在路上,也许将来的某个时候,看着最崎岖的道路上,自己留下的那旧时的痕迹,我会自豪地告诉自己,我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我们脚踏实地。苍茫岁月,烙上了我们那一个个永久的回忆,回想过去,那一段段的烙印是否都是自己脚踏实地走出来的?人生需要的并不是快乐地走在他人前面,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前行。有人说过,脚踏实地是走在路上最快的步伐;有人说过,脚踏实地是走在路上最美的姿态,有人说过,脚踏实地是走在路上最辉煌的时刻。

走在路上,我们享受人生。人生是多姿多彩的,也许道路上又艰难的坎坷,但更多的还是那美丽的景色,回想一下,在那道路两旁,友谊之花是多么绚烂,真诚之树是多么茂盛,乐观之水是多么欢乐,知识之洋是多么辽阔。。。。。。路上的景色是那么迷人,而有谁能仔细欣赏他们?很少,走在路上,并不一味的要求我们向前,而是让我们在路途中感受人生的美丽,一个没有享受和欣赏路途景色的人,他只看到了走在路上所赋予它的使命,而忘却了走在路上真正的意义——学习和收获,成长和欣赏,启迪和享受。享受人生,我获得了知识,享受人生,我汲取了教训,享受人生,让我走在路上更加自信和乐观。

走在路上,我们始终都要坚定不移,脚踏实地,享受人生。时光的流逝,让我们更加珍惜走在路上的时光。望坚定不移缠绕我们,让脚踏实地改变我们,让享受人生影响我们自豪的走在路上。

第四篇:走在路上

— 读《我的教育行走》有感

李镇西老师名字如雷贯耳,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李镇西老师了解不是很多,寒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行走》,可以看出李老师是热爱教育的人,正如李老师所说:“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后来当了教师,就把文学这种业余爱好融进我的专业,于是我有了一点成功的感觉和许多职业的幸福”。 “教育其实有着至少不亚于文学的魅力!”文学与教育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李老师收获了双重幸福。

《我的教育行走》是李老师在国内外行走与思考时所撰写的文化散文,字里行间包含着深切的民族和教育的忧患意识。一读到这本书,想起曾经读过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都是这种游记散文的形式,

且行且思,将历史、文化融入旅行当中。但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同的是,李老师的足迹是和教育分不开的,面对自然,面对历史,面对哲人,他谨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做一个永不止步的思想者。

打开书,李老师引领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是一名幸福的旅行者。有着厚重历史的皖南古村落,如梦如幻的海滨城市,独具特色的名山。李老师笔下的自然风景跳动着灵动的光芒,折射着历史的痕迹。武夷山曹墩村,这个富足、宁静的村庄。读着书中的文字,自己仿佛置身其中,更是唤起了对儿时的记忆,“村口,水车的影子隐隐约约,哗哗的水声表明它依旧在执着而又孤芳自赏地悠悠转动着。一条小溪在每一户人家的门前默默流过,偶尔从门里透出的灯光直射溪底。”“老宅门前,三三两两地坐着或蹲着些长者,嘴上的烟卷忽闪忽闪的,映出一张张纯朴的脸庞,而一群一群农家孩子则不时在村子里追逐着,打闹着。星光下的村子生动而安详,此起彼伏的,是三两声慵懒的狗吠和英气风发的蛙鸣……”久居城市,对这样的情景是多么的向往,向往那份祥和,向往那份宁静。在李老师的书中很多这样的情景,骑着自行车,带上喜欢读的书,依山傍水,陶醉其中是多么惬意!

“成都今天的美丽,每天都让我沉醉其中”,面对自己的故乡,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成都辉煌的历史,成都的美景、成都的美食、成都的美女,成都厚重的文化魅力,成都人的自得其乐。李老师在这座城市中看到了希望,人民生活幸福的希望,教育的希望,并为这个希望努力耕耘着。“这些高楼大厦正在镶嵌的绿色或蓝色玻璃

幕墙,是这座古老城市的年轻面容,现在,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容正骄傲地俯瞰着脚下这片土地的又一个春天!”

跟随老师旅行,也是在与哲人对话。每到一处,李老师首先要探访的是人文景观。五人墓、林昭、朱自清、史可法、谭嗣同 、胡耀邦、叶圣陶、陶行知、晏阳初、张太雷、瞿秋白。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一次次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与哲人的对话中我感受到了李老师的率真和耿直,三百年前,五人墓的五义士事不关己却为义声援,“宁为玉碎,永不低头”的林昭,“浩然正气的史可法”,以古鉴今,反思当下,我们感到汗颜,特别是面对陶行知先生,一篇《愧对先生》更是真情流露。面对先生所倡导的民主教育,对照当代中国的种种教育弊端,我们仿佛看见李老师那泣血之悲痛,记住了文中陶行知先生曾写过这一段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她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她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她没有打着她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是啊,我们真是愧对先生啊!作为一名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让本来丰富多彩的教育行为变了样,我们关注作业、分数,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漠视了学生想对我们表达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疏离了我们,我们也逐渐疏离了学生。学生是一个有情感的独立个体的人,牢记这一点,像李老师一样,谨记先生的教诲,做一个新教育的践行着。

我们是幸福的,行走在教育改革的春天中,为什么我们的道路布满荆棘,因为前面有玫瑰绽放。合上书卷,我不由自主地走到窗前,重新思考作为教育者的良知、精神、责任和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走在扶贫路上

1.首轮遍访

当泥浆把脚上的休闲鞋涂抹得面目全非时 黑瘦的村支书指着掩在树荫中的木门说

——那就是你结对的“亲家”

结对、认亲、走亲戚已成为扶贫文化的一道风景 我亦入景 进门

干净的小院让我已被凌乱肮脏映象碾压的心舒了 入座,入赘的男主人娓娓向我们诉说: 老父新亡老母病重儿女上学一下子陷困

羞涩的女人在一旁捡着烤烟,不时向我们偷瞄着 她旁边躺着眼神已浑浊的老母 我例行公事地不痛不痒地问候着 看着我留下的一袋米一壶油

男人的眸子沉了沉说:干部今年我就能脱贫的 被精准到家的口号麻木的心虚了虚 雨停时,我们辞别了新认的亲戚 村里的大花狗撵着送我们到村口 再次回头望一眼这深山里的村庄

踩着那条来时刚走过的随意扭曲的泥巴路 想着明天还要拜访的两个“亲家”

——家有酒精中毒丧失劳力的男主人 ——全家就一个45岁的老光棍

我无法精确的计算出贫穷与贫困之间的距离 忽地觉得一袋米一壶油压在我扶贫的花架上 只一下就散了

2.环西公路

(一)一路西行

漫湾---林街---景福---曼等---大朝山 这些字眼串成一条环西线 触动我内心的愁绪 最嫩的阳光照耀包谷地时

我看到了车窗左前方那个挖土的老女人 她手中的锄头高举过头顶用力甩下

车慢慢驶过将她的身影深深嵌入无量山的沟壑 我踏上了环西的路途 一路穿山而行一路颠簸 离城越来越远离天越来越近 或许

有了距离之后才会相信梦想的存在 才会甜甜的梦想着2018搬掉穷根 风尘一路 夕阳在眼前坠落

前方的路逐渐被夜幕溶解 今天的行程就到这儿— 二)4到6.4 就2.4米的长

让那个粗嗓门的爱抽水烟袋的女主任 跑得一天增一根白头发

愁得快断肠

有泪有牢骚也一天天的骂娘 泪干了 噗嗤一笑

又骑上那男式的“大五羊” 带着晨风出发挽着星星月亮回家 终于 丈量的宽度从4变成了6.4

宽宽的大马路缠绕满无量山的青枝绿叶间 满腿泥巴的主任呼呼睡倒在村委活动房 3.满山坡的诗 啊,

这山坡挂满了纸袋如一个个小灯笼 这是谁的杰作? 是谁把自己的诗当作羽衣绽满了这山坡 让我一步就走进了希望的岗上 走进去 挂满纸袋的芒果树摇曳风中 好想放声歌唱

竟能在这片山坡上看到希望 相信诗不仅仅写在纸上 这山坡就是一首新诗 于是仰天长啸 一只振翅而飞的小鸟

像一支利箭射入天空滚烫的胸膛 此时我真感谢造梦的他 让我与这漫山的新诗相撞

上一篇:辛巴达七海传奇台词下一篇:系部督导组工作职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