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一等奖

2022-08-30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一等奖

人文学院荣获第四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

摄影记者:杨义臻

5月27日晚7点半在1422教室进行的心理情景剧大赛暨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闭幕式上,人文学院选送的《感恩的心》凭借精巧的情节构思和演员精湛独到的表演技巧,蝉联第四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冠军、优秀心理剧本奖,并将最佳女演员奖收入囊中。

《感恩的心》是人文学院精心编排的一部以引导大学生应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心理剧。记录了主人公孟铁柱的心理变化。孟铁柱,中国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来自农村。平日花钱大手大脚,对女朋友更是毫不含糊,却对同学们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世。柱儿爹娘想念儿子,来学校看望。柱儿怕同学们看到自己土里土气的父母,赶父母走,恰巧被女友小丽碰到。在女友和同乡刚子的教导帮助下,唤回了自己的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所讲述的故事在最后以朗诵诗歌的形式进一步诠释了大学生要学会感恩父母的主题,演员们投入的表演,深深的打动了现场的评委老师及同学,老师和同学们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观看完《感恩的心》之后同学们表示:这部心理剧使同学们对亲情又多了些深刻的感悟与思考,多了对亲情的坚守,对幸福的珍惜。他们说:“虽然在成长历程中会因暂时的事物而迷失了前行的方向,但我们依然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关心我们的所有的人。 人文学院朱文苑、王立杰、郭静静、寇文勇荣获“优秀心理委员”称号;邹明珠、侯海波获“心灵使者”称号;刘群群以其鲜活的形象、对人物精彩的诠释和独到的表演荣获最佳女演员奖。

心理情景剧结束后,人文学院院长曹军用谈到他的感受时说道:“我被里边主人公的话语感动,学会感恩,才会幸福。”曹院长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参与率非常高,演出也很出色。”

(学生记者:刘群群 报道)

第二篇:“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一等奖先进事迹材料

勤学奋进志高远

-------***中学****同学

在“中华魂”读书活动中先进事迹材料

在莫旗关工委、教育局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积极开展“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每年学校都统一订购,给每位学生包括每个老师都发一本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用书中学生读本,保证人手一册。有计划地组织师生认真阅读,召开主题班会汇报学习感受,组织学生进行“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自测答卷活动和竞赛活动,开展读《中华魂》,塑民族魄,抒爱国情,践爱国行教育活动,活动中一些同学脱颖而出,钟明琪同学就是在“读《中华魂》书,践爱国行”活动中最为优秀的代表。

***同学是我校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她品学兼优,朴实敦厚,乐观向上,发展全面。每当接到一本新的“中华魂”教育读本,她都爱不释手,认真细致的阅读,圈点勾画,询问老师,上网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她边读边写读书笔记,把要点新知把心得体会,及时写在读书笔记中。这一习惯从小学一直保持到今天,现在她已经写了六本读书笔记。她的作品《亲人》在2005“中华魂”《崇尚真善美 学做诚信人》读书活动中被莫旗“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评为绘画一等奖。通过细致的学习《祖国在我心中》《团结互助友爱 共建和谐社会》《崇尚真善美 学做诚信人》等教育读本,她对祖国山川的壮丽、历史的悠久、物产的富饶、文化的灿烂、祖先的伟大了解得更为深入全

面,增强了做为一名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当她读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时而痛彻心扉;当她读到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而欣喜自豪;当她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对未来又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当她读到我国现在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还有差距时,感到十分焦急又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读《中华魂》使她深受教育,从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四光、张海迪这些伟大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献身祖国、克己奉公、大公无私的爱国精神。她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的优秀精神而感染,她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浓烈,也激发了她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报效祖国的豪情,知国情,明国耻,爱祖国,悄悄地树立了报效祖国建设富强祖国的志向。她以热爱祖国为荣,热爱中国共产党为荣,热爱家乡为荣,十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自觉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家乡新闻,经常上网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当听到身边有人贬低自己的祖国,高谈某某外国多么民主多么富强时,她总会大声的辩论,举出又多又准确的实例来说服对方,常常把对方说得心服口服。在每一次“中华魂”读书汇报会上,她都能侃侃而谈,谈的具体而深刻,让同学们十分佩服;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测试竞赛中她多次夺魁;她的“中华魂”读后感,经常在校园广播站播出;她设计制作的“中华魂”宣传主题板报图文并茂,很好地烘托了我校“中华魂”读书的氛围,获得师生们一致好评。

在“中华魂”读书活动中她不仅读的认真,更是做的到位,

把爱国之情化作爱家爱校爱学习之情,言行一致。她牢记“八荣八耻”,自觉向全国十佳中学生学习,向感动中国的获奖人物学习,在家里她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孝顺父母生活俭朴,从不乱花钱,从不和别人比吃穿,姐姐小了的旧衣服她也从不嫌弃,大大方方的穿上。她是我校的阳光女孩。她能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她爱好广泛,擅长朗诵、演讲、唱歌、绘画、写作,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她是学校板报小组组长,每次学校或班级出板报时,她都积极带头设计,收集材料,细致绘画,工整板书。她出的板报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富有文采和教育性;她爱好读书,阅读了许多中外名著,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她的日记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讲解,她的征文多次在学校获奖;她以“中华魂”读书汇报为主题的富有激情的演讲《让青春在这里闪光》和《祖国永远在我心中》在庆祝“五四”和“十一”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她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十分让人佩服,她敏而好学,听课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踊跃,学习有方法,有计划,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自觉学习各科,全面发展,不偏科,各科成绩均衡,均为A+等级,在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多次蝉联年级冠军。在七年级和八年级连续两年获得了“学习之星”光荣称号。她在2009年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成绩优异,被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竞赛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委员会评为初一年级组贰等奖。

但她从不自满,一直踏踏实实的努力学习,她担任学习委员

工作十分认真负责,自习课上严格监督学生自习,有学生违纪时,她会大胆管理,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管理学生有方法,学生十分认可她的工作,都服从她的管理;她能及时督促科代表收发作业,及时向老师反映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经常帮助一些学习吃力的同学,给他们辅导数学、作文、外语等学科,耐心讲解,热情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奋起直追,在她的帮助下,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有了较大进步;她能代表同学们给老师委婉的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做同学们和老师沟通的桥梁;经常协助老师检查学生作业,讲解习题,既帮助了同学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她热爱班级关心同学,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不论哪一位同学有困难,她都主动帮助,有同学着凉在班级呕吐了,她都会第一个上前把难闻的呕吐物清理干净,当有的小同学被他人欺负时,她总会挺身相助批评违纪的同学,在担任团支部书记工作中,认真组织大家上好每一节团队课,精心写出主持词,巧妙编排节目,主持活动落落大方,有条有理,团队课上得有声有色,经常得到学校团总支的表扬。在学校广播站播音时,她总能认真编辑充分备稿,播音时声情并茂,倍受师生喜爱。她出色的团支部工作使她在2009和2010获得了校级优秀团员。

她是我校学生会主席学雷锋小组组长,在学校团总支组织下,多次带领学雷锋小组和青年志愿者到镇里清理白色垃圾,去

镇里敬老院给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表演文艺节目,给老人们带去了欢声笑语,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心如刀绞、心急如焚,平时连一根雪糕也不愿多买的她,把自己的储蓄罐的钱都捐给了灾区。她是学校学生会主席,有着较强工作能力,富有亲合力和号召力,心胸宽广,工作中即使被别人误解,她也毫不在意,仍旧积极工作,热情帮助他人,耐心与对方沟通,有时以德报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会积极工作,反映同学们的呼声愿望,为学校管理及时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很多建议都被采纳,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做了一定贡献,成为学生管理的有力助手,成为同学们的贴心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都被评为****中学“三好学生”。

***同学就是这样一位胸怀祖国志存高远的同学,把“中华魂”读书活动化作踏实的行动,认真践行着新一代青少年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豪迈誓言。我们相信在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中,她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她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中学

2011年5月2日

第三篇:2014年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周芳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陈红涛广西玉林师范学院

杨新杰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田凤娟河南商丘学院

边清贞山东沾化县第一中学

张展福建莆田县第一中学

何金芬河北正定县第一中学

黄建西藏林芝地区第一中学

唐定裕云南昭通学院体育学院

马立平山东博兴县第二中学

梁海平江西瑞金县第一中学

刘平巧云南大关县寿山中学

魏洪亮河北张北县第一中学

郭宝英山东聊城市实验中学

羊柳四川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二等奖

成勇肖靓马琼曹翠琴朱立陈龙琼 何新星张小伟白妮母佳玲张建军秦伟 施月桃刘芳王国学肖小慧谌梅孙金动 崔东明冯芝国吕萍萍王银薛明唐素萍 李亚芬潘世生陈一明夺石业伏云清谷正才 高发祥何明军李丽梅林广杨光文祝新祥 周桂利张玉娥虞从富张金萍杨文忠牛凯 三等奖

潘丽刘婵丽覃金芬秦晓露梁国燕韦春丽梁焕常侯金凤班文文朱金凤梁耀芳周青秀普祥云黄柳娟 莫杰兰汪巧浦耀之钟梅珍何凤莲陈雅琴史玲梅卢月项国峰李群熊明珍李云珍黄秋曼梁凌杨素娟钟春燕黄季彬黎秋莲曾凤娇付怡雯李海岚林文媛吴榕丽农丽红文剑红李梦梅莫桂平刘慧霞 杨秀英冯小兰李自科林日清梁静韦昶玲蒙君 黄夏夕黄新味吴彩萍唐淑娟臧向玲余伯月蔡全丹谢婷黄海芬汪娟萍苏积燕卢燕球莫丽玲陈丽华 韦丽姬莫春婷廖惠婷马立婷陈媛罗丽珍闭菲菲 梁旋罗健唐闫军谢震苏奇李柳敏《素质教育》杂志社2014年4月

第四篇:乡愁一等奖

乡愁

一、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乡愁》)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根据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谱曲改编的。他写的《乡愁》让他红遍了海峡两岸,享誉华人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乡愁》,去感受诗人那浓浓的情思,去体会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板书:乡愁余光中)

二、 一唱三叹诉乡愁

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想想 诗中哪些离别触动了他的乡愁?他的乡愁具体指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余光中先生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来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感受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余光中的《乡愁》?

师提醒:注意“这头和那头”,“啊”读作“ya”。这几个字的读音可以在课本上批注一下。 指导学生放慢语速。

师:这两个同学越读越越有感觉,„„读诗就应当透过文字读出其中所蕴涵的感情。虽然这首诗只有四个小节,短短的十六行,但是,我们读的时候会发现,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结构相似,有些句子重复------ 师:这就是我们曾经在《诗经》学过的重章叠句,这样的句式表现诗人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第一组读第一小节,第二组读第二小节,第三组读第三小节,全班读第四小节。让我们用声音来传达出不同人生阶段的四种感情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了什么顺序?

师:是的,诗人是按时间顺来写的,诗人一生的乡愁就浓缩在这四个时间里了。随着时间的变化作者思乡的情绪越来越浓,越来越厚。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乡愁的情感逐渐变浓、变重、变强,最后由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情。前面三小节写的是过去的的乡愁,那么与现在的乡愁是什么关系呢?

生说:诗人由小家到大家,前面三小节个人的故乡之思是为了衬托他的思想爱国之情。

三、巧借意向诉乡愁

师:同学们,乡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诗文中又是通过哪些独特的词语来抒发这种感情的呢?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不同时期的浓浓的乡愁。 师:我们把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事物称作“意象”。(板书:意象)

师:这四个意象分别表达了他对母亲、新娘、母亲和大陆的感情。请四个同学来分别读一读这四小节。

师:在他们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人生不同阶段那浓浓的乡愁。这其中最沉痛最感人的乡愁出现在第三小节,让我们来读一读,品一品其中深沉的感情。(生齐读) 师:这个小节的结尾和其他三小节在用词上有一个变化,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生2:这个小节和其他小节不同的是把“这头”、“那头”换成了“外头”、“里头”。 师:那“外头”和“里头”的距离有多远呢? 生:

师:“生死两隔的距离”,让我们想象一下,母亲在矮矮的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面站着泣不成声的诗人。我想这世界上最痛苦的滋味,最遥远的距离,最永久的悔恨,莫过于这样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了。

我们课前都认真聆听了由毛阿敏演唱的《乡愁》。大家或许不知道,当时毛阿敏在录这首歌时,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原因是每当她唱到“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就痛哭不止,没办法往下录。当时毛阿敏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她唱到此处,感同身受,情不能自已,所以不得不停下来。我们应该从这个幕后故事中明白: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设身处地地体察、品味语言,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

那么我们怎么通过“外头”和“里头”这两个词语,把母子阴阳两隔的悲痛情感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把握好。

师:这位学生读得很动情,效果非常好,说明她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而这正是品味现代诗歌需要达到的境界。老师建议大家在读这两句的时候把语速放缓,读出停顿,想象着诗人在墓前慢慢回忆母子共处时光的情景,重读“我”、“母亲”、“里头”,把“外”和“里”拖长,把作者心头的沉痛之感表达出来。

(生齐读)

师:我们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读出一个“呵”。这个小小的语气词,通过这个“呵”,我们可以想象出诗人放电影般追念自己和母亲共处时的温暖,还有母亲去世后的无限唏嘘、黯然神伤的悲凉。朗读时,可以先吸一口气,再把它慢慢吐出来,谁来试一试。(生读)

师:这位同学对诗歌停顿、节奏、重音、语气的处理不错,从她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先生对母亲啼血般的爱。那么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让她对母亲怀着如此炽烈的深情呢?

余光中的重大人生经历。

1928年,10月21日(重阳节)生于南京。

1937年,9岁,日寇的铁蹄践踏南京,他随着母亲逃亡,辗转苏州、上海,经香港、越南、昆明到重庆。1947年,19岁,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58年,30岁,赴美国进修。这一年,他的母亲孙秀君女士在台北去世。

1971年,43岁,在台北写出《乡愁》。此时,他已离开大陆满20年,而母亲也已经去世13年了。

1992年,64岁,离开大陆已经整整43年后第一次访问北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余光中最最挚爱的母亲,不仅给予他生命,更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悉心呵护孩子的成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这位母亲还千方百计地支持他求学。

如今,孩子功成名就,想要尽心竭力地报答亲恩,可母亲就在那矮矮的坟墓里头再也听不到孩子的呼唤了。 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先生痛断肝肠呢?带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永远的悔,诗人余光中写了很多诗来怀念他的母亲。老师找了两首诗,让我们朗读一下,用心去感受诗人这种乡愁的沉痛。(播放配乐,教师读《天国地府》生读《今生今世》。)

师:通过刚才我们对诗歌第三节的反复深入的品读,大家都感悟到“坟墓”一词中浓浓的深情。其实“邮票”、“船票”、“海峡”这三个意向也包含着深情,因为诗歌就是借助意向来表达感情的。

三、妙用叠词诉乡愁

师:那么除了借助,作者还使用了哪些独特的词语来表达他浓浓的乡愁呢? 生:“小小的”等

师:这几个词在形式上有一个重复,这就叫做——叠词。(板书:叠词)

师:我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诗经》,大量运用叠词,为什么要运用叠词呢?我们来做个比较,男读左边,女读右边。

乡愁是一枚小邮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船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坟墓—— 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海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师:比较一下,为什么用叠词? 生:用叠词比一个字读起来声音拖长啦!

师:一个字,又叠了同一个字,读起来声音自然要拖长,而乡愁的深情也就随着声音的拖长变得绵延、弥漫开来了。我们慢慢地来读这些叠词,就仿佛聆听着诗人内心的叹息,悠远、绵长,有独特的味道。

生:运用叠词,感情变深,加重了。 生:第三声的字叠起来

师:上声字叠起来,就会让人回环曲折,低回婉转,恰恰把作者作者那种百转千回,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表达出来。

师:一层叠一层,层层叠叠,乡愁自然随着感情的叠加变浓加重,下面我们就重点来品味第四小节。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这头,这浅浅的海峡到底有多浅呢?

补充:台湾海峡长38千米,宽19千米,平均深度100米,这么深的海峡却说“浅浅的”,矛盾吗?

生:“浅浅”的海峡反衬出乡愁之深,对祖国的眷恋之深。)

师:海峡是浅浅的,可是它却成了诗人返回大陆看一看的巨大阻隔。“浅浅”这个词恰好表达出作者有家不能回的沉痛感。1949年离开大陆,1972年写这首诗,23年不能踏入故土一步,那种感觉,那种滋味,向谁倾诉,又有谁能体会得到呢?在这个时候让我们一起把第四节再读一遍。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海峡浅浅,乡愁深深;坟墓矮矮,乡愁高高;船票窄窄,乡愁宽宽;邮票小小,乡愁大大。这其实就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板书以小见大)

师:这四个简简单单的叠词,把诗人乡愁的浓重,绵长和百转不回表达出来,难怪有人说余光中是听觉的诗,音乐的诗。

还有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灵? 预设三

还有对诗中的词有新的发现? 生:一枚、一张等

师:诗人选择这独特的数量词,把大世界,大情感融于方寸之间以“一枚”等之小,反衬了内心深处乡愁之重。

------------ 总结拓展

通过刚才的反复品读,我们发现从“邮票”这些饱蘸深情的意向,到“矮矮”那些低回婉转的叠词,从“小时候”“长大后”这浓缩悲欢离合的漂泊人生,再到“外头”“里头” 之间遥不可及的生死距离。这些独特的词语无不寄托了诗人那血浓于水的的乡愁深情。乡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能巧借意向,妙用叠词,以小见大,一唱三叹,化抽象为具体,让这首诗风靡全球。

余光中说:“我庆幸自己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的《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过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在心中。”“如果乡愁只是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现实无法穿越,但诗歌是自由的。他在诗歌里写那段历史,那段文化,写自己的回家梦,这里,老师另找了他的一首诗。(链接《春天,遂想起》)

其实,在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呢?

第五篇:说课一等奖

2003年重庆市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说课稿-<春天的旋律>

作者:刘莉

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渝中区六店子小学的音乐教师刘莉。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六课《嘀哩嘀哩》。《嘀哩嘀哩》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一幅宽广明媚的春天景象,而本课教学正是对歌曲情感的再延伸和发展。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一堂自创音乐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炼,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分组为旋律创编春天的歌词。

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结合了语文、思品、美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春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音乐的美。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人机交互的手段,让学生点击鼠标自由选择画面上的对象,组成春天的图画。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现代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所以,我为这节课拟定的题目为《春天的旋律》。它所蕴涵的内容本身很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春天,游戏活动这三部分组成。其中“感受春天”又包括了: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三环节。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窗外,现在是什么季节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景里。接着我告诉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春天的歌吧”,这时候,学生就可以看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歌单,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了歌曲。我又采用听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听辨自己和老师模仿小黄鹂唱歌的不同,突出强弱关系,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使演唱更加完整悦耳。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看春天。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这一特点,让学生看关于春的录像,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钢琴旋律,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都得到艺术的感染,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得到培养。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春景用语言来描述,并进行模仿。也许有的孩子会说太阳,有的学小鸟,有的用身体表现柔柔的柳条,还有的渴望在草地上放风筝。你一言,我一语,我再让他们用自己的小手在电脑上,选择出喜欢的春景,用电脑拼图的方法自由组成春天的图画,这时候,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美景。通过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上,就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生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语言,也为后面的创编歌词打下基础。接下去,我又让孩子们用优美的旋律去歌唱春天。在教学方法上,我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尊重个体的不同体验,让学生在键盘上敲出自己所喜欢的速度,感受同一旋律采用不同速度时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欢快的音乐像小朋友在做游戏,舒缓温柔的音乐像春姑娘在翩翩起舞。这些充满童趣的语言,让他们在感受音乐中丰富了想象,在想象中又进行了乐感的培养。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为这段旋律填写春天的歌词,这唤起并促进儿童潜在的音乐本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是自已生活中的需要。学生在一起进行创作,发挥集体协作精神,我再让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评。这样的创作活动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孩子们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肯定、愉悦。最后,我采用情景陶冶法,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室创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草地,在春天图案的背景下,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知道了春天到底藏在哪里?它,在温暖的阳光里,在嫩绿的枝头上,在大家的歌声里,在老师的笑脸上,在我们的心里,在美好的生活里。孩子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幸福生活。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说课稿模式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上一篇:新恋爱时代小说全文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