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

2022-09-10

2015年1月1日起,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施行, 工业领域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但是, 工业领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难以化解,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基础仍然薄弱, 工业结构重化趋势仍未逆转, 如何提升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成为一大课题。

近日, 赛迪智库发布《2015年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 指出2014年, 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回落,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较快, 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几无悬念。展望2015年, 在工业经济增长“新常态”下, 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 “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赛迪智库同时提出了严格新项目能评环评、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力度、研究制定分区域分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等建议。

“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

赛迪智库工业节能和环保研究所副所长李博洋指出:进入2015年, 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 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 “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

首先, 支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展条件和潜力比较大, 各方对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基本形成共识,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时, 通常不会出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反弹的情况。其次, “十二五”前四年工业节能目标任务的超额完成, 将大幅缓解2015年工业节能减排压力。

其次, “十二五”前三年, 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5%左右, 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71%;2014年前三季度, 工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呈稳中有降的态势,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逐步扩大, 说明工业能源生产力逐步提高, 完成年度下降4.5%的目标任务几无悬念。

再次, 国家将对《大气十条》等实施情况开展考核,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在2015年继续保持下降态势。从环保部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看,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氮氧化物比2013年同期大幅下降了约5.8%, 为2015年完成减排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

最后, 李博洋指出, “新环保法”将“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修改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彻底改变了环境保护面对经济发展的从属地位, 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 也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将逐步把环境保护工作推上常态化、法制化轨道。

“随着环保执法逐步到位, 工业领域污染物减排压力将大幅增加。”李博洋说。

工业结构重化导致能源消费总量难控

从2014年数据来看, 1~10月, 四大行业中, 除钢铁外, 化工、建材、有色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快于工业7.7%的增速。从用电情况看, 重工业用电量增速仍然高于轻工业。

李博洋分析指出, 2015年, 重工业发展速度仍可能快于轻工业, 工业结构重化将导致工业能源消费占比保持高位, 工业领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难度加大。

同时, 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 特别是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尤为突出, 产能利用率仅为70%左右, 导致行业利润和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螺纹钢跌到每吨3000元以下, 出现“一斤钢材不如一斤白菜价格”的现象。

李博洋指出, 利润不足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高, 从统计局发布情况看, 建材、钢铁、有色等行业2013年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0.63%, 低于工业0.8%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推断, 2015年, 产能过剩仍将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意愿和能力产生较大抑制力。”

此外, 西部地区节能减排现状和总体进度堪忧, 2015年节能减排压力巨大。根据《各地区2014年前三季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海南、青海、新疆、福建等4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一级, 陕西、宁夏等两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二级。同时, 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2015年能源消费增长“西快东慢”的格局不会改变。

2015年对策建议

面对工业结构重化短时间内难以快速调整的局面, 赛迪智库建议严格新项目能评环评, 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一是加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力度, 力争2015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7%和8%左右;二是严格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 提高项目的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三是加快修订“两高”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提高标准的限定值及准入值;四是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产品出口, 完善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 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类产品加工贸易。

另外, 赛迪智库建议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 研究制定不同行业节能减排差异化政策;充分考虑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地区差异, 在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能评、环评以及节能减排技改资金安排等方面, 研究制定区域工业节能减排差异化政策;充分考虑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异, 在节能减排服务、绿色采购、绿色信贷等方面研究制定企业节能减排差异化政策。

在整体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前提下, 李博洋认为, 当前工业领域缺乏“新常态”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谋划。他建议加强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研究和制订, 及早部署、统筹规划, 研究提出“十三五”期间以及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路线图。

上一篇:轻松识字乐在其中下一篇:中小学校本教研之管见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