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减排论文

2022-04-15

回眸2009年的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正是这样一番情景:“十一五”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经过整个电力行业艰苦卓绝地不懈努力,已基本提前一年完成,而区域性、复合型等大气污染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与挑战又呼啸而至,新一轮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提前展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业节能减排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业节能减排论文 篇1:

论实现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战略意义和技术途径

摘 要:文章介绍了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含义,及其相关技术的内容,包括改良催化方式降低烧成温度,调整产业结构,利用低温余热发电等技术装备,可有效的实现水泥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关键词: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泥工业的需求与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初期的要求、产量到后来的质量,最后发展到现在的要求是不仅要有质量还要有产量上的要求而且能持续发展,不破坏环境还要节能。水泥工业是典型的能源和资源依赖型工业,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水泥工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对我国水泥工业环境保护的任务日趋严峻。

国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目标,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调控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从重规模到重环保,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效果。例如在水泥生产中产生的等有害物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时十分严重的。本文就能源的节约,废物排放的减少探讨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共同研究如何进一步的完善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含义

节约能源,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的天然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能源问题,是循环经济的核心问题。通过节能,可以减少现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延长现有能量资能源的使用年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排放,提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水泥工业是能源依赖型工业,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充分利用劣质原料,废弃物等替代品质好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而矿产资源又是有限的,实施矿产资源保护性开采,采用先进的均化技术,提高利用资源的技术水平。进入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泥工业中减少的排放将有效的保护环境,要想做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必须有效利用资源,优化原料配方,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做好尾气吸收工作从而减少污染排放量。在新建,扩建水泥工厂应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已经公布淘汰的落后工艺及产品,水泥工业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重点产业。如果控制的好,建设的好它可以处理废物,把粉煤灰矿渣等废料变废为宝。若控制不当,则会变成高能耗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

2 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是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特征多是人类征服自然,但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是凶狠的物种的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土地沙漠化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地球再也受不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近年在联合国发表的第四份《全球环境展望》称,人类已逼近环境恶化的“引爆点”,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观认为,人和自然都是宇宙社会的主体,两者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主动性,相互依存,因此人要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与他们共同享有一个地球,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用能源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调整产业结构,利用产业政策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需要资金,技术,更需要技术和政策的支持,随着水泥供求形势变化,特别是全世界节能减排的深入推广,需要加以充实和完善。去年以来,我们在中国水泥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会同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水泥工业发展政策的修订工作,由于这项工作仍在按程序办理之中,在此对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作简单分析,坚持宏观调控结合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水泥工业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水泥工业建设周期短,如果调控不及时,容易出现一哄而起,盲目投资,盲目扩大产量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为水泥厂的供给半径不易太大。因此,对水泥工业的发展要辅之必要的调控措施,可以引导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技术进步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管理创新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鼓励水泥企业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改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自动化水平。支持水泥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开发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中心。支持新品种,新工业,新装备的研发,加快产业技术与装备的设计,制造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整合内部资源,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流程再造,提高生产控制,物流,配送和管理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兼并重组,推进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强强联合,淘汰落后企业,这样可以试不规范不先进的企业关闭,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从另外一个层面也支持了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事先集约化经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企业竞争力和生产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重视发展中小型水泥企业,支持优化整合。在技术创新中要找突破口,因为催化剂多用氟化钙和铅锌矿,这两者对大气的污染都比较严重,那么根据研究发现,稀土中的微量元素也有催化作用,而且催化效果更好,根据试验显示稀土能够降低烧成温度20 ℃并且不会减少熟料矿物中C3S与C2S的总量。因此不会降低水泥熟料的性能,只是C2S的含量比例会稍有提高,水泥产业是高能耗产业特别是在煅烧过程中都是24 h全天煅烧,持续温度在1 450 ℃以上。如果能降低20 ℃的煅烧温度,将大大节约能源的消耗,而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加强科技研发对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从政策和产业结构上以及科技创新上同时双管齐下起到的作用将会是显著的。我们应该为水泥工业的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排放共同研讨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3 有关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思考和展望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产量约占世界水泥总量的一半。由于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对水泥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许多中小型的水泥厂从生产到环保方面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了,我国重要的水泥工业发展方向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使水泥工业能够持续发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例占到水泥工业的90%左右,我国是世界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是国家。与立窑,始发窑,干法中空窑等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单线生产规模大,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劳动生产率高,能源利用率低,污染小等突出特点。在产业政策的有力引导下,经过广大水泥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转向中西部地区实现全面普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例已达到90%左右,年均产能超过1亿 t。水泥工业技术结构得到根本改善。通过发展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加快立窑等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水泥窑余垫发电,粉磨节能,高压变频等节能技术的应用。我国水泥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大明显小于同期水泥产量的增长,相比我国水泥工业的能源消耗性系数平均值为0.74,平均吨水泥产品耗能减少22.8%,这种能耗的减少时水泥哦、工业所追求的但是环保也要重视的技术环节之一。

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是迅速的,祖国建设对水泥行业发展的需求是巨大的,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从产量质量的重点转变到节能减排上面也是国际大趋势。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破坏,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考虑未来,我们将会失去未来。淘汰小型耗能高的水泥企业,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从政策和产业结构上发挥优势,使能源依赖型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林少鸿.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建材,2012,(1).

[2] 辛仁周.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J].中国水泥,2010,(4).

[3] 工信部节[2010]582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S].

作者:陈辰

工业节能减排论文 篇2:

2009年我国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回眸

回眸2009年的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正是这样一番情景:“十一五”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经过整个电力行业艰苦卓绝地不懈努力,已基本提前一年完成,而区域性、复合型等大气污染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与挑战又呼啸而至,新一轮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提前展开。

“十一五”指标提前完成

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主要包括:供电煤耗、火电平均厂用电率、线损率、发电水耗、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脱硫机组投运容量、现有电厂二氧化硫达标率等。曾记否,在“十一五”规划实施一年之后,温家宝总理于2007年3月指出:“全国没有实现2006年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而在此刻,电力行业已能够自豪宣布:通过积极推进“上大压小”,不断优化火电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等结构调整措施和烟气脱硫、高效除尘、空冷等工程技术措施,以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管理措施,我们已经提前一年乃至一年半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全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乙丑岁末盘点节能减排,电力行业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堂红的答卷。

环保行动多点开花

2009年是国家推行“上大压小”政策的第四年,小火电机组关停进展顺利。继2006年关停314万千瓦、2007年关停1438万千瓦(超额48%完成当年任务)、2008年关停1669万千瓦(超额28%完成当年任务)之后,2009年关停小火电机组2124万千瓦,共累计关停5545万千瓦,已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计划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每年可节约原煤640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亿吨,促进了我国火电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脱硫建设亮点繁多

“十五”末期,我国投运的烟气脱硫装置容量仅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13%,根据中电联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新投运脱硫机组容量约9500万千瓦,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燃煤机组总量的比例将超过70%,如果加上具有脱硫功能的循环流化床机组,则比例将近80%,再考虑到一些纯凝小机组还要继续关停,可以说,没有二氧化硫控制措施的火电机组已经屈指可数。事实上,五大发电集团中的中国大唐集团及北京、贵州、山西等部分省份,脱硫火电机组装备比例已经基本达到100%。

在脱硫工艺选择方面,虽然仍然以石灰石—石膏湿法为主,但氨法脱硫、海水脱硫、循环流化床脱硫等技术也因地、因厂制宜地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法脱硫技术在2台13.5万千瓦燃煤机上两炉一塔(烟气量相当于单机30万千瓦)应用成功,成为新亮点。

“十一五”以来,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降低,已由2006年最高的1350万吨,下降至2008年底的10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绩效值由2006年的5.7克/千瓦时下降到3.8克/千瓦时, 2009年预计将低于3克/千瓦时。“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将几乎全部承担全国二氧化硫总量减排任务,为总量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在提高火电厂烟气脱硫装备能力的同时,由脱硫公司建设、运行脱硫装置的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工作进一步发展,专业化脱硫公司以国家出台的脱硫电价及相关优惠政策为基础,承担电厂脱硫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这种市场化机制对规范脱硫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脱硫设施运行可靠性将起到积极作用。

供电煤耗世界先进

供电煤耗是全面反映电力工业结构、技术、管理的综合性指标。截至2009年11月,全国供电标准煤耗由2008年的345克/千瓦时下降到339克/千瓦时,进入了“340克时代”,提前实现“十一五”末供电煤耗355克/千瓦时的目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结构调整深入展开

火电新增规模比重持续降低,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节能环保型燃煤发电机组比例持续提高。

我国在运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达到21台,正在建设24台,成为拥有百万千瓦级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现役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到67%以上。2009年上半年,全国新投产电力装机容量累计达3301万千瓦,其中水电等清洁能源1104万千瓦,占全部新增容量的33.45%。

2009年,国家核准了三门、海阳、台山三个核电项目6台机组,在建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达到19台,占全世界30%以上,成为全球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

在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我国风电取得跨越式发展,装机容量几乎每年翻番,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1.5兆瓦机组成为主力机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兆瓦海上风机成功并网发电,2009年,预计新增风电装机达8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增至2000万千瓦。

2009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太阳能补贴扶持政策,《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对光伏并网项目和无电地区离网光伏发电项目分别给予50%及70%的财政补贴,太阳能发电正向着“一元时代”的目标迈进。

电网节能降耗改造力度加大,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和100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输电线损从9.64%降为6.07%,累计下降了3.57个百分点。

发电权交易结出硕果

目前,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但是,具有相同理论基础和异曲同工之妙的发电权交易却结出丰硕果实。

自2008年3月《发电权交易监管暂行办法》实施以来,电力企业在遵循电网安全、节能减排、平等资源、公升透明、效益共享的原则下,积极实践。据报导,2009年河北省电力公司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中交易电量占全网购电量比例排名第一的企业,共签订发电指标有偿替代交易协议88份,涉及被替代小机组70台,容量327万千瓦,替代交易电量127亿千瓦时,全年共节约标煤1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6万吨。

2009年11月5日,东北电网公司、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华能新华发电公司签署协议,首次实现了跨省发电权交易,对在更大范围内降低发电能耗和污染排放,推动电力市场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需求侧管理初见成效

我国电网企业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职能,承担着供应和销售电能的任务,具有与广大用户密切联系、分配电力资源、掌握用电信息和进行负荷管理的先天优势,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上发挥着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据统计,国家电网公司共建设了25000余个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项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从2007年起开展的需求侧管理为核心的“绿色行动”,在电力供应侧、需求侧甚至发电侧采取综合措施,为提高综合能效水平进行了积极探索,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年节约电量46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150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15万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全新挑战更为严峻

当火电厂二氧化硫控制取得重大成就时,一些新、老环境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正所谓“摁下葫芦起了瓢”,使火电厂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的进一步控制提上议事日程,烟气脱硝产业、烟气除尘产业的发展急剧升温。

电站脱硝刻不容缓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约占整个工业排放量的1/3强,呈逐年上升趋势,控制其排放已刻不容缓。

2009年,国家环保部组织了数10个有关氮氧化物控制的研究会议,全面研讨火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法规、政策、标准、技术路线、产业化发展等问题,已经基本形成了对于新建燃煤机组和位于重点地区的燃煤机组开展大规模烟气脱硝的共识,约有上亿千瓦的新建机组已经要求建设烟气脱硝装置。

近几年来,国内电厂锅炉制造商和有关科研单位(院校)结合我国电厂锅炉燃煤特点,对引进技术做了大量适应性改进和完善化工作,使之更适合国内需要,已经完全掌握了低氮燃烧装置的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和自行安装调试的全套技术,建成的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已有2万吨/年的产能,正在建设的生产线如果投产将会达到5万吨/年的产能,基本可以满足国内脱硝产业发展的需要。

除尘技术将有新发展

老电厂采用50毫克/立方米、新建电厂采用3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促进了电除尘器、电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针对电除尘器的高频电源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技术具有控制柜与变压器按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除尘效率高、设备损耗只有工频电源的1/3、综合节能20%以上等优点,已经实现国产化。国内多个电厂进行的电除尘器电源改造,效果都十分明显。

近年来,我国燃用准格尔煤或类似煤质的电厂,以及部分环保要求严格的火电工程,开始陆续选用袋式或电袋除尘器。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燃煤电厂12.5万千瓦以上容量机组已投运袋式(电袋)除尘器的机组容量为1477.7万千瓦,约占火电总装机的2.5%,其中,最大单机容量机组为60万千瓦机组。

多污染物联合控制引人关注

由于我国大气污染正从煤烟型向煤烟、机动车和工业复合型大气污染过渡,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已被提到重要位置。

同时,大气中排放的总量汞污染控制也成为焦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将汞污染控制纳入议事日程。

煤燃烧是汞排放进入大气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使我国成为汞排放大国。在汞污染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完全摸清汞污染的源头,基础信息十分缺乏。在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方面,我国与绝大多数欧盟国家的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方式相同,并未采取针对汞的单项脱除技术,而是依靠现有燃煤电厂广泛应用的除尘器、脱硫设备以及正在快速发展的烟气脱硝设备来降低燃煤电厂的汞排放。另外,正在兴起的多污染物联合控制技术也是今后燃煤电厂控制汞排放的手段之一。

哥本哈根会议与碳减排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194个国家派代表参会,11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显示出了全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

中国电力工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9年预计年底总装机容量预计达8.6亿千瓦左右,但人均装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7,日本的1/4,韩国的1/3,发展仍然是我国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

但是,从现状看,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78%,其中95%以上是燃煤电厂,根据有关国际机构和专家分析,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从长远看,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以煤为主状况将长期存在,电源结构也将在未来几十年以煤电为主,2000年以后新建的燃煤电厂占绝对数量,服役时间还很长,进一步提高效率的空间越来越小,未来电力二氧化碳的减排压力将越来越大。

《可再生能源法》修订2009年12月26日,《可再生能源法》经过修订,通过实施。新修订的法律重点解决电网规划和建设不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与费用分摊机制不完善、配套优惠财税政策未能有效落实等突出问题,并规定对可再生能源实施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年度收购指标和实施计划,确定并公布对电网企业应达到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最低限额指标,电网企业应该收购不低于最低限额指标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能源规划拉开大幕

虽然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相关规划、政策研究课题并不鲜见,但是2009年8月,在能源规划领域,由国家能源局为制订“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而专门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系列重大问题研究尚属首次,数十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竞争一个课题的场面也十分罕见。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能源发展规划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预示着能源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将会逐渐在科学、民主决策的旗帜下推进。

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要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

调结构重质量防反弹

我国将2010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8%,仅从数值来看似乎不高,但从总体要求看,这8%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8%,是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8%,电力行业应充分利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电力需求相对缓和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电力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夯实节能减排基础,提高发展质量,防止节能减排关键性指标的反弹。

2010年,我国将继续推进“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比2009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继续提高热电(冷)联产的比例,促进替代低效、高污染的工业锅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下大力气做好风电建设和接入电网的规划、实施、运行管理,加快开工水电,按照有关流域综合开发规划,促进实现水电梯级开发与流域防洪、供水、航运目标的协调,促进水电开发与重要生物资源的保护,加强智能电网研究与试点,优化电网布局,提高电网设备技术水平,促进电网与电源、电网与城市、输电与配电的协调发展,进一步降低输电损耗。

强产业稳脱硫控污染

电力节能环保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大有可为,应支持和推进新能源、洁净煤、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在巩固脱硫产业化发展的已有成果和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在重点城市和重点区域依法逐步开展烟气脱硝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促进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治理,同时积极促进烟气脱硝产业化的发展,加强政策措施配套,继续加强电厂清洁生产的管理,挖掘节能、节水、节地等潜力,促进粉煤灰、脱硫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创新和发展除尘技术,推进烟气除尘产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十二五”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历史重任,2010年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责任编辑:凡夫)

工业节能减排论文 篇3: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

摘要:在化工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大家对都非常重视对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也是化工行业的要求,绿色化学可以减少化工污染,可以促进节能减排。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绿色化学工业和工艺的基本概念,简单分析了绿色化学工程与现代工艺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现状,探讨了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对化工节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业;节能减排

在化学工业的生产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工产业对化学工程和工艺也十分重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化工企业必须采取正确的工艺方式,建立起绿色生产链。因此,各个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要格外重视化学工程和工艺,在化工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概念,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水平,严格遵守环保绿色指标,并及时给予评价,确保良好的化学生产环境,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位,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

一、关于绿色化学工程工艺的概述

(一)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概念

化工生产会用到大量的化学原材料,在過去的化学工程中,这些化学原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在经过化学的加工之后,会产生许多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甚至会排放出有毒气体,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近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工程,对绿色化学工程的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化学工程也成为了化工企业的工作重点,企业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标准,在日常的生产中尽可能的做到零排放,做大节能减排,以促进我国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1]。

(二)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化工产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准不断上升,科技的进步,化工行业也在进行不断地优化升级,在转型升级发展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由于化工产业的特殊性,化学物质在加工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品,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生活环境,而且,很多化工产业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十分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生活,甚至出现生命安全问题。所以,将绿色环保概念引入并应用在化学工程中十分重要,改善化学生产的方式,减少污染,同时也能促进整个化工行业的更新换代,化工产业通过回收废渣等废弃物,降低了污染的程度,做到了节约资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绿色化学工程与现代工艺的发展情况

(一)绿色化学原料得到广泛运用

化工产业在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化学成品经过加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才有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化工企业开始应用绿色化学原料,从根源上引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使用绿色、环保的化学原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现代的化工企业都采用天然化的产品,无毒无害,可以有效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例如聚丙烯此类的聚合物,不仅耐热性高,易加工,而且无毒无害,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化工生产中[2]。

(二)可以有选择的进行化学反应

化学工艺的生产中少不了的就化学反应,然而在日常生产中最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选择不同性能的原材料。因此,绿色化学工程突破了以往的技术,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化学反应进行化工生产。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不太稳定的生产试验中,最常采取的是放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氢气或者二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的石油产业的生产中,最常用的就是这种化学反应,一旦操作有误,化学产品的质量就会被收到严重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手段,降低限制,把化学反应难度降低,促进整个反应过程更加稳定,从而时绿色化学工程的运用更加广泛,不仅可以帮助化工产业节约能源,也能在产业生产过程中降低污染,对保护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推广无毒无害的催化原料

又如在化工生产中比较常见的催化反应,在使用催化剂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无毒无害的化学用品,既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速率,也保证了物质性能的稳定性,同时也能获得相应质量的产物。但是,目前大多数化工企业使用的催化原料仍是存在一定的毒性,既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因此,绿色化学工程的应用和推广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三、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对化工节能的促进作用

(一)广泛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化工产业的生产规模和速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化工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也逐渐得到发展,在部分化工企业中的应用也大大改善了产品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化工生产的发展。在保证生产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力度,这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不被污染,也可以避免浪费更多的生产材料。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发挥绿色化学最大的价值,促进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因此,要大力推广当前的清洁生产技术[3]。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清洁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过程,控制有毒气体的排放,减少废气、废水对空气、河流的污染,提升环保的效果。

(二)化工生产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在化工工艺生产的过程中要注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可以借助生物技术进行进行化工生产,比如将生物酶作为催化剂,既能保证化学物质的充分反应,也能减少废气的排出,减少环境污染。生物酶技术是绿色化学应用最直接的体现,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也增加了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大力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

环境友好型产品具有自身的特点,它的使用不会破坏环境,换言之,环境友好型产品是绿色产品,无公害的。绿色化学工程对环境友好型原材料进行运用,生产绿色的原材料,实现生产资源的再利用。通过在化工产业中引进绿色化学工程,引进环境友好型产品,不仅节约了能源,也促进了环境保护,更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化学工业的在不断进步,企业的发展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也开始逐渐向绿色节能型转变。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社会,绿色化学工程都十分有意义。企业应该加大对绿色化学工程的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和研究绿色化学,促进化工行业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探究[J].云南化工,2021,48(06):68-70.

[2]刘涛.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J].化工管理,2020(06):57-58.

[3]史卓.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分析[J].轻工科技,2019,35(01):26-27.

作者简介:夏增超 (1988.01-)男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 蒙古族 本科 助理工程师 山东广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

作者:夏增超

上一篇:当代室内设计论文下一篇:戏曲文化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