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政府调研报告

2022-08-13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河长制政府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河长制政府调研报告

河长制自查验收报告

披砂镇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验收自查报告

一、河湖概况

披砂镇辖区内有管护河流6条:黑水河、银厂沟、长房子沟、下村沟、天久河坝沟、阳甸沟。其中,黑水河在辖区内流经长度为16.92km,银厂沟在辖区内流经长度为13.74km。披砂镇在辖区内6个行政村设置村级河(段)长并配备了相应的工作力量。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中央决策、省级、州级、县级部署贯彻情况 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宁南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宁南县清河行动实施方案》,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和工作安排,披砂镇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工作办公室,并制订了具备可行性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为披砂镇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方案到位情况

2017年5月30日,披砂镇印发了《披砂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该工作方案经过实地调查,摸底了黑水河、银厂沟等辖区内主要河流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制订了可行性措施,进一步明确各村的职责,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并建立了披砂镇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披砂镇河长制管理工作信息通报制度、披砂镇河长

制管理工作巡查督办制度以及披砂镇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披砂镇设立河长制工作办公室并细化了办公室的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披砂镇河长制工作各项保障措施。

(三)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情况

成立披砂镇“河长制”领导小组,由刘环宇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兼披砂镇河(段)长,具体成员如下:罗鹏(副镇长,务旭村驻村领导,分管披砂镇河长制工作),唐冲(党委副书记, 码口村驻村领导),胡建波(人大主席,后山村驻村领导),赵军(专武部长,大花地村驻村领导),黄登成(副镇长,下村驻村领导),周扬碧(小田坝村驻村领导),钱梦达(办公室主任),白友强(负责披砂镇河长制工作具体业务工作),文龙琼(大花地村河段长),戚明华(大花地村副河段长),周开志(码口村河段长),何世清(码口村副河段长),陈勇(务旭村河段长),石木吉(务旭村副河段长),熊建松(小田坝村河段长),凌再超(小田坝村副河段长),李天明(下村河段长),樊时友(下村副河段长),颜邦品(后山村河段长),帅康(后山村副河段长)为成员。镇“河长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白友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包括制定“河长制”考核评估细则、跟踪落实各项任务进展情况,积极推动辖区内河道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工作。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披砂镇“河

长制”办公室对本辖区内河流进行了全程踏勘,摸清了河流现状,组织召开了多次工作协调会,积极探索和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协调解决了诸多工作难点。披砂镇河长制办公室制定了辖区内河流治理方案,及时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披砂镇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将“河长制”所需资金列入镇、村财政预算,并对实施情况进行了考核。镇政府要加大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了辖区内公示牌的管理和保障了水环境治理项目的投入。

(四)《披砂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落实情况 披砂镇制定了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验收制度等六项制度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贯彻落实,圆满完成率2017披砂镇河长制的各项业务工作。披砂镇制订了河(段)长巡河制度,镇级河长每半月巡河一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一次,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五)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情况

披砂镇对各村级河长展开了多次检查和督导,对检查出的问题责成各村立即整改执行,并随机抽查各村寻和记录和巡河日志,检查巡河所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六)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

披砂镇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河长制工作办公室,并对涉及河长制工作的行政村下发了《披砂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披砂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要求各行政村根据方案贯彻执行。

(七)河湖管理保护成效

1、水资源保护。根据披砂镇河长制办公室摸底排查情况,河流两岸有多家涉及污水直排的养殖户,已经责成相关部门进行关停处理,污水排放总量得到严格把控。

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披砂镇辖区内河道两岸有两处非法采砂企业,根据河长制工作相关规定,已经对两家采砂企业发出停产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设备,平整河道,截至目前,两家采砂企业已经完成设备的拆除,完成了沙石的清运和河道的平复工作。

3、水污染防治。根据河长制工作方案要求,披砂镇对辖区内工业园区、规模养殖户、农家乐、洗车修车场进行严格排查,涉及污水直排的企业采取了关停处理和限期整改的措施,披砂镇辖区内污水直排得到了有效治理。

4、水环境治理。披砂镇在2017实施了2次河道垃圾清理工作,披砂镇辖区内河道白色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保持了河道清洁,河道清洁卫生得到有效整治。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村内进行多种形式的河长制工作宣传,提高了村民保护河流水域的意识。

5、水生态修复。披砂镇银厂沟干流流经小田坝村和务旭村,目前,为了保护宁南县水源地,小田坝村11组已经实现整体异地搬迁,开始实行封山育林工作。目前,务旭村部分地方、小田坝村11组正在种植数目,恢复植被,修复银厂沟水域生态,效果明显。

6、执法监管。披砂镇码口村12组有非法开采砂石的企业,宁南县水务局、披砂镇人民政府、码口村民委员会分别下达了停产、设备拆除和河道平复的通知,但是该企业并没有立即执行,披砂镇和水务局联合执法,责令企业主必须限期内完成设备拆除和河道平度工作,如果逾期未完成将会采取强制措施,最后企业之在限期内完成了相关工作。

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自查

根据《河长制工作验收评分表》相关的评分细则,披砂镇河长制工作具体完成如下:

(一)工作方案到位情况:披砂镇印发了《披砂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披砂镇清河行动实施方案》,并且该方案是经过实地摸底调查形成的,切合实际,具有内容完整性、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二)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披砂镇辖区内6条管护河流流经的行政村均设立了河长副河长,并组织了自己的河长制工作力量队伍;披砂镇设立了镇村两级河长制工作组

织体系,能够贯彻落实辖区内河流所面临的问题和上级派发的各项任务;披砂镇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河长制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工作,镇村两级均阻止了相应的河长制工作的力量队伍,落实了专门的河长制工作经费,出色的完成了2017河长制各项工作。

(三)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情况:披砂镇建立了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验收制度、披砂镇河长巡河制度等六项制度,镇村两级河长制办公室严格按照“六项制度”完成相关工作。

(四)工作任务开展情况:披砂镇辖区内各行政村开展了2次彻底的河道白色垃圾清理行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披砂镇对辖区内排污企业展开了彻底排查行动,杜绝污水直排等现象的再度发生;披砂镇协助河长办对两处砂石企业展开设备拆除和河道平复工作;披砂镇协助河长办完成了河长制公示牌的安装工作;披砂镇协助河长办对辖区内河流基础数据的采集。

(五)信息报送培训宣传情况:披砂镇对村级河(段)长、镇村两级河长制工作力量队伍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要求各级河段长、河长制工作力量队伍要清楚的明白各自的工作职责,能够圆满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业务工作。

(六)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披砂镇河长制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首先,洗车修车企业、农家乐、养殖企业、工业园区的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经过披砂镇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其次,披砂镇对河道的治理工作成绩明显,相应的非法采砂企业完成了停产、拆除设备、清运砂石、河道平复等工作,相应河岸线得到有效保护,保障了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典型做法和经验

披砂镇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过程中,做到了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对辖区内河道白色垃圾进行彻底的清理,各村加强对群众河长制工作广泛的宣传,要求群众不要乱丢弃垃圾,爱护自己的生活家园,披砂镇辖区内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得到显著加强。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建议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中,有些村级河长对河长制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是浪费人力财力,做了很多无用功。对于此类问题,披砂镇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方案对各村级河长进行考核,对于懒散松懈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其它处罚方式,绝不姑息此类事件的发生。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披砂镇除了完成常规业务工作外,还要有所创新,比如实践对河道两岸植树造林等措施,落实更严格

的污水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的排查各类修车洗车、养殖、农家乐等有污水排放的企业,限制准入门槛,加强辖区内全方面的监管。

第二篇: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2021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决策部署,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有名”向“有实”转变,我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扎实开展河湖管理保护和治理重点,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级河长履职情况

截止5月底,因人事变动等原因,我县县级河长共计18人,应巡93次,已巡94次,共计发现问题问题20个,其中倾倒垃圾2个、河面漂浮物等10个、水库周围养鸡场1个以及其他问题7个,目前均已整改完毕。全县召开专题会议2次,组织学习了《水利部进一步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指导意见的通知》,审核通过了《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用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河长批示15余次,下发重点工作提示2次涉及相关重点工作推进4个。

二、水资源管理保护进一步加强

(一)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

截止目前已完成2019年最严格水资源考核工作任务,共计完成取水工程设施整改工作27户,配合税务部门完成上半年水资源税征收工作。

(二)推动水利建设扶贫工作。

一是实施镇安家村供水管网安装工程。投资19.6万元,项目建成将惠及77户(约245人)居民生活用水,改善项目县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一定程度上提升项目县群众饮水安全状况。二是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投资81.37万元,致力于解决我县8个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工程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的维修养护工作,预计19483人受益。三是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大核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现状,认真查找薄弱环节,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根据核查的具体情况,制定整改措施,于6月30日前全面完成整改。

三、水域岸线管理进一步规范

(一)有力推动河湖管理范围划定。

2019年,我县投入资金174.95万元,对辖县内9条河道开展了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目前、凯江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告示牌制作,后续将开始进行桩牌埋设;凯江已经完成成果修改并待交专家复核确认,其他7条规模以下河道成果正在修改中。

(二)加快推动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

根据安排,我县积极开展该项工作,前期已根据《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计算办法》进行测算并向县政府申请资金45万,待资金批复后,我县将尽快完成后续程序,抓紧时间落实规划编制。

(三)持续抓好河湖清四乱。

积极协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持续抓好河湖日常巡查,充分发挥河长制办公室问题分办、交办、督办职能职责,积极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抓好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县镇两级河长共计开展河道巡查583次,巡查发现问题35个,均已整改完毕。

四、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

(一)持续推进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印发〈省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综合评估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县已完成县级综合评估报告编制、小水电清理整改管理平台电站信息填报、县级综合评估报告审查等工作。经分类汇总,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涉及我县共有7座小型水电站,其中列入整改类6座、退出类1座。截止4月底,6座整改类电站已全部编制完成水电站清理整改“一站一策”实施方案,1座退出类电站完成水电站退出实施方案。

(二)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厕污共治”。

在原有农村沼气池覆盖面广、使用率高,卫生厕所建成率较高的基础上,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以“改厨、改厕、改卫”推进“厕污共治”。推进上: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抓住脱贫攻坚“五改三建”、农村危房改造、新村聚集点建设等契机,按照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要求同步建设管网和处理设施,对于新建的乡村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实行污水处理一步到位,对农户新建房屋非冲水厕所和三格化粪池一律不予审批,对老旧非卫生厕所改建给予补助。治理上:采用三种模式治理农村污水。对于地处偏远,对排放要求不高的独居户,采用分散单户模式,运用新(改)建三格化粪池处理后,排放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对化粪池进行增补,对沼气池进行功能提升和改造。对于景县、水源保护地等水质排放较高的县域,独居户采用一体化生物处理设备进行处理,3-5户的采用小院散居模式。直接利用现有沼气池、化粪池、厕所坑等收集池,再用管道收集污水进入微动力小型净化槽分散式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对于水源保护地、景县等水质要求较高县域的大中型院落(15户左右),采用院落集居模式,通过建设污水管道直接收集农户沼气池、化粪池污水,采用污水处理站(点)集中处理或者“三格化粪池+小型湿地生态”两种处理方式,确保一般地县水质排放达到一级B,核心景县、水源保护县和重点流域达到一级A标准。截止2019年底,全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65%,已有95个村37666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占比达87.16%。

(三)化肥农药零增长见成效。

2019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3万亩,有机肥改良土壤10000亩。严格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实施柑桔、贵妃枣绿色防控,全县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减少,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持续推动。

在2019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基础上,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稳步提高,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1%,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五)土壤污染防治。

2018年以来,我县连续三年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寻找污染原因,积极探索治理措施,为我县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建立了四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在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县农业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初稿。另外,完成了《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方案》。

(六)加快推进畜禽资源化利用。

根据国家和省安排,县纳入了2020年省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县之一,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总投资7139.73万元,建设任务为119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建设2个沼液收贮运专业合作社、2个有机肥厂,项目计划实施周期为二年。目前已完成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升项目86个,已开工的110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粪污收集池、沼气池、沼液贮存池、干粪棚等土建项目2020年计划项目已经全部完成,正在抓紧进行利用设施设备安装,2021年计划项目已经完成40%。

(七)抓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我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由市政府通过BOT模式统一打包给市旌辉公司负责实施,计划投资15981.45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7座,污水管网125公里(三级管网72公里)。截止2019年底,各个污水处理站已建成完毕,目前正在推进实施入户污水支管道的连接,预计2021年7月完成建设任务,7座污水处理站(厂)均能投入试运行。

(八)逐步改善城市道路配套雨污水管网。

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主要包括我县太平路和西山路,不仅对老旧的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新建,同时也对老旧城市雨污水进行改造和新建,即节约了建设成本,也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排水体系。截止本6月上旬,县已完成了太平路、西山路配套雨污水管网以及综合市场雨污治理,完成雨污水管网改造约4km,进一步完善了我县城市排水体系。计划在下半年启动镇团结路、土桥东路等道路沿线的雨污水管网新改建1.2km。

(九)城市雨污混流县域集中治理。

我县综合市场是我县城县重要的城市日常生活用品交易市场,不仅人口流量大、入驻商户多,而且我县的护城河从综合市场穿过,每日综合市场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是直接排入护城河中,不仅污染我县的城市水体,还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对此我县启动了综合市场基础设施整治工程,对市场范围内所有排水管道进行改造,将市场内错接混接的雨污水管道从新分流,分别接入市政雨污水管道中,基本解决综合市场雨污水混流的问题。

五、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一)深化农村垃圾处理“五步走”模式。

按照“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五步走的垃圾处理“模式”,通过环卫设施覆盖到户、保洁队伍延伸到组、回收站点设置到村、中转设施覆盖到镇,使垃圾分类处理全域覆盖。通过实施“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项目”对全县主要垃圾收转运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对接式垃圾车4辆,村组垃圾转运车103余辆、垃圾清扫工具1000余套,升级改造镇垃圾中转站7座,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除设施升级外,不断深化以户为单位开展的垃圾“三分类”(即把农村垃圾分为可卖钱、可堆肥、不可回收三类),通过院落培训示范、编排顺口溜、广播天天讲等多种渠道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以分类促减量;每个村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通过回收站(人员)定点收、到户收,让可卖钱垃圾(再生资源)“归好位”“回各家”;按照“六个好”标准大力开展“乡镇场镇及过境段、公路沿线、四好新村(景县)为重点和村抓组、组抓院落为示范”的“三重点两示范”环境集中治理。将每月28日确定为“全民清洁卫生大扫除日”,设立并全面推广卫生院落整治基金,开展星级卫生户评选,推动100个幸福院落和1000户卫生文明户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631”经费投入机制,保障长效运行。即:60%由县财政兜底、30%由村民每月“一元钱”解决、10%农村垃圾产生大户(如农家乐、商家)缴纳;完善“4个一”撬动机制。即:一元钱知责任,村民通过缴纳每人每月“一元钱”清洁费,清楚垃圾处理有责任;一块牌给荣誉,每年评选一批星级卫生文明户并悬挂奖牌带动示范;一张表评结果,由村民每年对保洁员工作进行无记名考评,决定保洁人员奖励补助和是否续聘;统一挂勾抓督促,将环境治理(主要是垃圾处理)作为重点工作进行考核,与综合考评排名和相关经费挂钩,通过月晒、季考、年评+曝光、问责、奖惩等手段,督促乡镇主官抓环境整治,通过不断强化责任落实落地,提升了全域环境治理效果。

(二)强化河湖水环境治理。

按照属地原则,各镇及县综合执法局积极对境内河湖水环境问题进行清理整治,截止目前共计出动人力800余人次,出动打捞船350余次,累计打捞、清理水生植物等杂物50余吨,有效控制了水生植物的生长蔓延,确保水面干净整洁。

六、水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

水土流失治理有效防控。全县始终把预防监督作为水保工作的生命线,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把水保方案审批关,依法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21年一月至今,全县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13个,做到了审批规范、无偿服务、要件齐备。积极开展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执法检查,全县生产建设项目检查32余次,发现问题9个,并通知业主尽快整改完成,督促各类生产建设单位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护;加强镇幸福村的国家水土流失监测点日常管理,监测数据每季度上报省水土流失监测总站,能有效为水土流失监测提供科学的数据。上半年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64.5万元,并全部缴解入库,做到了审批项目应收尽收。

七、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

(一)河道砂石盗采乱点乱象整治“红黄绿”挂牌警示工作。

一是及时督促镇抓好落实河道砂石资源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建立分级监管机制,设置镇级监管人1名,村级监管人5名,组级监管人15名。二是严格按照巡查制度开展日常巡查、建立台账,2021年至今共开展巡查56次,其中夜间巡查8次,开展联合执法5次,及时封堵下河车道4条。三是巡查发现镇盗采砂石案1件,共计盗采量2立方米,给予1万元行政处罚,已结案。四是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农村饮水专项排查、日常巡查期间对群众宣讲《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大力宣传我市、县打击砂石盗采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最大发动群众力量进行监管。

(二)推行河道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

我县境内河道全面实行河道禁采,现仅有市县段(、镇)河道治理工程及省市县镇河防洪治理工程2处在建工程,为保障河道砂石采运规范,及时印制并向承建方发放《河道砂石转运证明》《省河道砂石采运管理单》共计200份,要求凡是未开具采运管理单及转运证明的河道砂石一律不得转运,一经发现全部视为非法盗采,将严肃查处相关人员的责任。

八、紧抓下一步工作推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县将继续抓好日常巡查、问题整改;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推行程序;编制并督促实施一河(湖)一策方案,加快推动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岸线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河湖管理权限;同时创新履职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把河长制湖长制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第三篇:全市“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张知通副主任带领下,于5月16日至31日对我市“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察看了xX县等18个调研点,召开了4场座谈会,并听取了 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深入了解掌握我 “河长制”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多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河道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认真遵循习近平在xx调研时提出的“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重要指示,2018年我市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开展,并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基本形成。一是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架构全面构成。全市以河流流域为单位,分级分段设立河长。市、县、乡河长分别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并相应成立河长办。河流所经的行政村设立河段长,由村主干兼任。全市所有河流和水库均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二是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市委、市政府下发《xx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河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市、县逐步建立河长制工作巡察推进、联席会议、河长信息报送、河道专管员管理考核办法、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一列规章制度,不断规范河长制工作。

(二)工作力度明显增强。一是保障经费投入。市、县、乡三级均将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河道专管员工资支付,确保河道日常保洁管护常态化、长效化。市财政去年安排60万元市级河长办专项工作经费和27万元市区河道专管员工资补助经费。二是编制治理方案。全市对各类污染源、违章建筑和河道垃圾等问题开展重点排查,并按污染种类分类登记,建立河流档案,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目前12个县(市、区)19个河流单元已全面完成“一河一档一策”编制工作,并完成沙溪、金溪、尤溪三大流域汇总工作。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我市针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侵占河道整治、生猪养殖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涉砂行为专项整治和农村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整改等一系列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去年10月以来,我市集中一段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涉砂行为、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小水电生态等五个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取得较好的治理成效。

(三)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一是建立智慧河长管理平台。全市及12个县(市、区)均建立了河长制智能信息管理平台,并配套建立河长制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实现河道管理科学监督、监管、智慧决策和智能化调度,提高了河道治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二是组建综合执法机构。我市积极推动整合水利、国土、环保、林业、安监等部门的行政处罚权,成立生态综合执法机构,改变了以往多支执法队伍分兵作战、九龙治水现象。目前,大田、沙县率先在全省成立生态综合执法局,其余10个县(市、区)也按照生态综合执法机构模式工作。三是加强司法监督。我市将检察院纳入河长制工作成员单位,加强司法监督。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检察院驻河长制办公室检察联络室全覆盖。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8次,审查批准逮捕41件52人。明溪、沙县也在全市率先设立“河道警长”。

(四)各地工作亮点持续呈现。我市各地结合地域特点,纷纷创新河长制工作机制。如大田县2013年成立全省首家生态综合执法局,2015年 “易信晒河”获得了“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2017年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大田县全面深化河长制的决定》,成为全省首个县级人大审议通过的支持河长制工作的决定。将乐县“亲水、护水、治水、管水”四水模式、“水质竞赛”,尤溪县“最美河流”“最差河流”评选。泰宁“以河养河”模式,实现河道经济和河道管护的可持续发展。宁化小流域水岸共治“169”工作模式。建宁县河长制网格化管理等举措在地方治河、护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都有力促进了河长制责任落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长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合力有待加强。在管水治水实践中,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仍有发生。部分地区上下游割裂、水陆分离、左右岸相互推诿,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及行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级河长在对所管辖流域督导巡查、协调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平衡。全市除了大田、沙县率先在全省成立生态综合执法局,成立专门的综合执法机构,其余10个县(市、区)只是参照这个模式,统筹联合执法,存在执法合力不足的问题。

(二)投入不足、渠道单一。河长制工作资金投入仍仍然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投资渠道单一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没有缺乏其他投融资渠道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河流环境治理和保护。目前各地河湖治理资金缺口大,缺乏专项工作经费。特别是基层乡镇,河道保洁治理、垃圾处理等各项治理资金难以落实。

(三)全民参与氛围尚未形成。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发动力度仍不够大,尚未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舆论氛围,群众对河长制的知晓率不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还不够强,部分企业不达标排放污水,沿河沿溪部分群众违法占用河道、乱倒垃圾、乱排放污水等现象仍然存在。

(四)当前存在几个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生活垃圾入河问题仍然存在。全市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运转方式。但我市许多农村地处偏远地区,垃圾无法及时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垃圾运输路途远、费用高;部分已建成的中转环卫设施也因运行费用问题无法正常启用。同时垃圾县集中处理的方式导致各县生活垃圾消纳负荷加重,原有的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的使用年限缩短,难以长期为继。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处理仍未全面实现,垃圾入河,随意乱倒垃圾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局部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入河问题突出。我市境内一些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恢复难度大。铁路、公路、采矿、工业园区开发、房地产开发等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原地貌、植被的破坏,同时建筑单位随意弃土弃渣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大量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等问题,只要一下雨许多河流河水就会立即变浑浊。三是沙溪河流域xx市区段部分污水直排严重影响水质。沙溪河流域xx市区段生活污水直排,城区雨污管网老旧混乱,污水由雨水管网直排沙溪河问题突出。如列西忠山新村棚户区生活污水直排;三元区东霞桥头南侧、白沙外滩一号、水厂小区等入河排污口不定期排出“彩色水体”;xx学院周边荆东、荆西片区约2.5万人口的生活污水未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放至就近溪流。荆东小溪入沙溪河口水体黑臭,未能通过黑臭水体摘牌验收,对沙溪河水质影响较大。四是水电资源利用开发破坏生态环境。我市境内有1453座水电站,水电资源开发过度,部分水电站未严格执行最小生态下泻流量,导致“小河断流、大河少水”的现象时常发生。小水电大都在偏远地区,运行监管难度加大,对生态环境危害很大。五是河流水生物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我市河流部分流域非法制砂、采砂、洗砂等行为时有发生,对水生物资源的栖息环境破坏较大。部分地区渔业资源捕捞强度过大。部分河岸滩涂湿地被开垦为菜地或非法占有使用,也严重破坏了水生物多样性。

三、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进我市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保障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调研组建议:

(一)升级全市河长制组织管理体系。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严格落实属地党委政府责任,压实各级河长、河长办、成员单位、联系部门的责任,统筹相关领导分工,提高河长制工作的执行力。各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统一协调、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强大的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二要实现流域综合管理。全市在实行“一河一策”的同时,要协调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河长之间的工作和职责,综合考虑上下游同步、左右岸协调,实施干流与支流整体推进、部门与区域间相互协作、水域和陆域共同治理。三要统筹建立激励和问责制度。全市要协调统筹治理,在清晰的责任边界划定基础上,设计一套合理完善激励和问责制度。既通过合理的财政奖补措施激励各地积极开展治水工作,又严格落实督查问责制度,推动相关问题整改、各项工作及政策落地见效。

(二)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一要优化财政投入。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整合统筹的力度,不断切实增加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改革和完善流域治理招投标及按效付费考核等机制,确保治理效果实现。二要扩展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拓展绿色信贷、融资租赁等新型投融资渠道在流域治理中的推广和应用。要整合现有治理资金,探索成立专门的流域治理专业投资公司或基金,提高治理资金的运作效率。三要鼓励发展河道经济。积极探索治河护水与精准扶贫、全域旅游、设施农业、美丽乡村相融合,弘扬水文化,做足水文章。总结泰宁、大田等县“以河养河”的河道经济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河道流域开发治理。企业对承包河道享有旅游开发、水资源使用等生产经营的同时,承担起所承包河道的常态保洁,生态修复等环境保护工作。

(三)推进全民治水氛围的形成。一要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载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全面贯彻河长制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氛围。二要鼓励社会监督。要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垃圾治理举报投诉奖励机制,积极鼓励社会群众参与到河长监督工作中。可借鉴大田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河长协会的经验做法,广泛联络沿河企业、老党员、老干部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定期组织治水经验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河长制宣传和舆论监督,逐步实现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三要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运用新媒体力量,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曝光力度,并建立涉水违法企业黑名单。让涉水违法者在经济上受到重罚、在舆论上受到谴责,在法律上受到制裁,达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四)及时处理我市河道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要积极倡导村规民约、保洁公约为引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建立日常保洁制度并有效运转。对现有垃圾处理设施能力不足的地区,因地制宜采取过渡办法,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处理垃圾。二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区域、重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动态。特别是在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矿山等施工重点区域周边,要进一步加强落实治理措施,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三要加强市区排污整治工作。有关部门要尽快排查老旧小区和自建房污水排放存在问题,完善雨污分离系统,制定包括台江大坝以南、荆东、荆西、xx学院污水管网规划,尽早启动管线施工与相关污水处理厂建设。四要持续推进小水电整治。进一步推进生态下泄流量设施改造及小水电在线监控设施建设,督促电站业主落实最小生态下泄流量。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小水电站有序退出。五要加强水生态环境修复。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进一步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严格控制河道采砂等涉水生产经营行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高水生生

物多样性。可探索建立重要流域伏季休渔制度,部分水域甚至可以设立禁渔区,不断丰富我市渔业资源。

第四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水环境管理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对促进水环境治理、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维护河流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掌握我市推行河长制工作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同时弄清全市257条设立河长的河流(段)“河长制”工作的落实情况和成效,我们对全市6县(市、区)河长制运行情况进行调研。

一、河长制实施情况及主要做法

全市有257条河流设立了河长,其中流域面积x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x条,x平方公里以下重要河流有x条。全市共设立河长x个(包括总河长、副总河长),其中市级河长x个,县级河长x个,乡级河长x个,村级河长x个;共设立河湖警长x个,其中市级7个,县级x个,乡级x个,村级x个。我市成立市级河长制办公室,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县、乡级河长制办公室。

(一)高位推动,全面构建河长制工作体系。一是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河长制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多次听取专题工作汇报,明确指示要对标一流,扎实推进全市河长制工作;要求市河长办一月一报告、一季一小结、半年一总结。二是市总河长、市委书记张志川,多次深入沁河研究、指导沁河治理工作。三是市总河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锋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研究部署河长制工作;并多次深入沁河、丹河调研。四是市人大常委会把河长制工作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对全市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督导,多次召开座谈会,挖掘问题,商谈对策,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五是市级河长、副市长按照分工,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河长制工作的具体问题。按《xx市河长巡查工作制度》要求全部开始巡河履职。六是市水务局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建设。市水务局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实施方案精神和全市改革推进会议精神,研究讨论《xx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工作举措和实施步骤。经过努力,我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xx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目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已全面开展巡河工作。市级河长已累计巡河30余次,县级河长累计巡河170余次,乡级河长已累计巡河2000余次。

(二)机制先行,确保河长履职尽责。一是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相关制度。制度建设作为河长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河长会议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巡查工作制度等10项配套制度相继制定出台,河长制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完成,为河长制的高效推进提供了制度支撑。县、乡参照市级制度,全部出台了相关制度。二是按照水利部编制“一河一策”方案指南。完成了市级河流丹河、跨县重要河流东大河、白洋泉河、白水河、获泽河、长河的“一河一策”编制工作。目前,“一河一策”通过专家审查、市级河长审定。各县县级河流的“一河一策”编制工作按要求全部完成。三是及时公示河长名单、更新河长公示牌。农村换届工作结束后,及时向社会公示河长名单。同步更新河长公示牌相关信息,共更新河长公示牌591块,其中,市级16块、县级147块 、乡级210块、村级196块,水库22块。四是市河长办多次召开河长联席会议,安排部署河长制工作。两次分组对县级政府的河长制工作进行督察督导,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

(三)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为契机,我市河长办大力开展河长制宣传工作,在《xx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出台之时,市、县电视台新闻频道多次报道、黄金时段插播河长制公益广告6个月;在太行日报、xx在线等主流媒体对河长制工作进行全面宣传。同时,还利用互联网平台联合“掌上微xx”微信公众号向广大群众推放惜水爱河的科普知识;在2018年开展“河长制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中,全市共2万人参与答题,社会反响强烈;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品和宣传资料2万余份、特刊x份,宣传画x份,印发了《部分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汇编》《河长制工作手册》x份、图解xx河长制x份,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河湖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协同,专项整治成效好。一是开展“清河专项行动”。2018年,共投入资金x万元,排查河道垃圾及违章堆积物x万方,排查阻水林木及高杆作物x亩,排查淤积量x万方,排查违章房屋252平方米,违规违章建筑和垃圾全部清理完成。二是实施“红、黄”牌管理制度。对全市所有涉水企事业单位共166个入河排污口设置了标识牌。对全市涉水企事业单位实施环保“黄、红”牌管理,共核定“黄”牌企事业单位103家,“红”牌企事业单位4家,目前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三是实施跨界断面生态补偿考核机制。加强对市、县地表水断面水质的监控和考核,加大对不达标断面的惩处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扣缴生态补偿金x万元,奖励生态补偿金x万元。四是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活动。完成了禁养区划定工作,全市共划定禁养区89个,总面积1330.399 平方公里,禁养区内16家规模化养殖场已全部关停搬迁。通过专项整治,我市地表水水质有了明显好转,在2018年前半年省环保厅公布全省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两项排名中,我市均名列第一。

(五)综合施策,相关重点工程得到加快推进。一是沁河重点治理工程全面启动。省七河生态修复工程是省政府全面推行河长制重要任务,沁河xx段河道治理工程是全省七河生态修复工程之一,由阳城县、沁水县政府组织实施。二是市区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市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面完成,10条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2018年启动书院河清水复流工程建设。三是湿地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市级河长、市河长办多次督导高平南部两河湿地、泽州丹河湿地公园及陵川茶棚河湿地工程,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四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17年全市新建污水管网50公里,2018年要新建污水配套管网50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站)10座,规划建设的2座。同时,开始启动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高平市被省水利厅确定为“一体化工程”示范县,计划完成100个村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合力有待加强。在管水治水实践中,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仍有发生。部分地区上下游割裂、水陆分离、左右岸相互推诿,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及行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级河长在对所管辖流域督导巡查、协调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平衡。全市除了大田、沙县率先在全省成立生态综合执法局,成立专门的综合执法机构,其余10个县(市、区)只是参照这个模式,统筹联合执法,存在执法合力不足的问题。

(二)投入不足、渠道单一。河长制工作资金投入仍然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投资渠道单一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没有缺乏其他投融资渠道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河流环境治理和保护。目前各地河湖治理资金缺口大,缺乏专项工作经费。特别是基层乡镇,河道保洁治理、垃圾处理等各项治理资金难以落实。

(三)全民参与氛围尚未形成。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发动力度仍不够大,尚未形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舆论氛围,群众对河长制的知晓率不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还不够强,部分企业不达标排放污水,沿河沿溪部分群众违法占用河道、乱倒垃圾、乱排放污水等现象仍然存在。

三、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力度推进河长制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总书记强调,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河长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问题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好抓实。相关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业务指导,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各级河长办要加强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河长制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二)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充分用好河长制平台,持续深入开展“清河行动”等专项监督,结合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攻坚破解河湖管护难题,巩固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一是要加快建设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对河道的基本概况、水质、水环境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定位和编号,对河道存在污染源、河道保洁、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逐项进行登记。通过建立河长制数据库,建成河长制指挥作战图、巡河执法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为主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河湖基础数据、移动办公、公众服务、业务管理、综合展示等功能。二是组建强有力的执法队伍,涉及水务、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人员,依托于河湖警长,进行联合执法,保证沿河两岸居民不私搭乱建,不私排污水,不乱倒垃圾,不围耕造田。三是增设巡河员,走完走好“最后一公里”。建议每条河流流经的每个村段都应设置1—2名专职巡河员。城区范围内的河流建议和环卫结合,增设保洁功能,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切实推进全市河长制管理工作,实现对河道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三)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建立完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河长抓手作用。各级河长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组织领导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导下级河长和有关责任单位履行职责。要率先垂范,一级管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坚持定期巡查,真正掌握河情湖情,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要充分利用考核“指挥棒”作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反馈、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严惩不贷,不搞下不为例。

着力健全各项制度机制。抓住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契机,整合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监管职能,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加强河湖保护统一综合执法。建立健全跨区域河湖管护协调配合机制,破解跨区域河湖管护难题。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立长效、稳定的河湖保护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监管制度,对重点河湖、水域岸线进行动态监控,对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处理。持续组织开展河湖专项执法活动,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捕捞、养殖、采砂、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

(四)推进全民治水氛围的形成。一要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载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全面贯彻河长制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氛围。二要鼓励社会监督。要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垃圾治理举报投诉奖励机制,积极鼓励社会群众参与到河长监督工作中。可借鉴大田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河长协会的经验做法,广泛联络沿河企业、老党员、老干部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定期组织治水经验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河长制宣传和舆论监督,逐步实现由“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三要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运用新媒体力量,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曝光力度,并建立涉水违法企业黑名单。让涉水违法者在经济上受到重罚、在舆论上受到谴责,在法律上受到制裁,达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第五篇:推行河长制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同志带领有关同志深入镇村、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河湖基本情况。

我区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南以苏北灌溉总渠与洪泽区接壤,西以二河、北以古淮河与淮阴区接壤,东以大运河与X区接壤。区内共有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二河、大运河、里运河、古淮河等X条省级流域性河道,古盐河、清安河等X条省级区域性河道,南干渠、东大沟、柴米河、大治河、蛇家坝干渠、文渠河等X条区级区域性河道,阳光湖、楚秀园内湖、钵池山公园内湖、青龙湖等X个小型城市水面,另有乡级骨干灌排河道X条,村级沟、渠X条。

二、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X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省、市河长制工作总体部署,结合X区情实际,紧盯河长制工作的八大任务,严格执行河长制四个到位的总体要求,持续压紧压实责任、细化硬化举措,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河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河长制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构建组织网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担任区级总河长,建成了区、乡(镇、街道)、村三级河长制体系。目前全区共设立总河长X名、区级河长X名,乡级河长X名,村居河长X名。规范标牌设置。完成了市区乡三级河长公示牌树立,统一规范设立了环保热线、河长手机号码等信息。加强人员保障。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从住建、环保、城管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区河长办队伍,工作人员全部到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乡镇、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均按照要求,配齐配强工作人员。

(二)河长制工作机制基本建立。

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X市X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X区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等X余项工作制度,对我区河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组织形式、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作出明确部署,各园区、乡镇(街道)也相应制定了相关方案和制度,有力保障了河长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强化责任落实。印发了《X区河长制工作督查制度》《X区河长制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由区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三看、三问、一签字形式组织开展全区乡镇、街道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对全区X家单位河长制工作进行全面督导,以强督严查倒逼责任落实。强化资金保障。安排X万元资金用于河长制工作,并将河长制工作经费列入区X年财政预算,投入X万元,用以购置传真机、照相机、记录仪等必要的办公用品,保证河长办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河长制基础工作有序开展。

推进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强化高位推进,优先选择了红旗河、团结河X条河道作为试点,委托X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待审查后正式印发实施。实施河道管理范围确权划界。安排专项资金X万元,专门用于苏北灌溉总渠、大运河、清安河等区内河道的确权划界,目前已完成除部分施工段外所有X:X地形图测绘、管理范围线划定,完成划界长度X.Xkm、埋设界桩X根、成果数据入库X.Xkm。开展常态化河道巡查整改。出台了《X区区级河长巡查制度》,重点针对各级涉河侵占、围垦种植等突出问题,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确保实现六无目标。X年X名区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查X次,对发现的X件问题进行了交办,X名乡镇级河长开展巡查X次,有效提升了河道管理水平。对省级河长、市级河长交办的问题及本区巡查发现的问题,按照属地负责、分工管理的原则,现场交办属地及相关部门,明确完成时限,严格整改包案、督查销号制度。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河长制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前期资金投入不足,宣传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宣传氛围不浓,群众和企业对河长制还了解不多,更没有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河长制长效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我区河长制工作推进还处于正在全面的探索阶段,各级河长对工作任务、措施、形式、内容等尚不能全面掌握;受编制等限制,河长办多为兼职人员,影响工作顺利开展;河长办设在水利部门,许多部门就把河长制当作是水利部门的工作,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河长制工作培训次数和时间都不够充分,基层工作人员对于中央、省里的政策、措施及各项工作理解不到位。

(三)河道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河流沿岸的生产、生活污水没有截污,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面源污染情况严重;城南自来水厂的尾水泥浆、淮钢的废水夹渣及化工污染、中海华邦的化工污染等重点污染源短期难以消除;大部分河道尚未建设在线监测系统,水量水质信息缺失,无法为污染源控制和污染治理提供支撑。

四、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工作的建议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繁荣幸福美丽文明X内在要求,调研组就进一步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提如下建议:

(一)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畅通监督渠道。

区乡级两级要加大对河长制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河湖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树立X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治理和保护河流的活动,尽快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各级河长,特别是基层河长的培训,让其知其责,履其职。要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让河道污染情况公开曝光,倒逼河长制落实到位。

(二)要加快完善截污治污设施,推进源头治理。

要着力引领推动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总量;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实施截污入管、封堵入河直排口,提高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减少面源污染;要加快实施区域水系连通、水利防险加固、水利设施修复提升、河塘疏浚整治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构建健康水循环体系。

(三)要加快建设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

要对河道的基本概况、水质、水环境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定位和编号,对河道存在污染源、河道保洁、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逐项进行登记,逐步实现全流域在线监测,建成河长制动态数据库,形成河长制指挥作战、巡河执法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为主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河湖基础数据、移动办公、公众服务、业务管理、综合展示等功能。

(四)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综合整治。

要对每条河湖详细梳理五个清单(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落实一河一策一段一策整治措施,增强河湖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要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深化农村水环境、非法采砂、非法码头堆场、船舶违停、排污口整治、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行动;要统筹推进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建设,明确河湖管护责任主体,落实管护机构、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突出管、治、保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治理;要加大执法部门联动执法力度,不断增强执法的震慑性、时效性。

(五)要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督导检查。

要严格执行河长述职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河长制工作任务实行全过程目标管理,坚持日常督查与督查相结合,将把河长制管理考核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探索实施河长月考排名,定期晒成绩单,推动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任务落实的良好格局。

上一篇:湖北省高考考生守则下一篇:环保篇一张纸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