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投资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乡村旅游投资范文

投资乡村旅游,景区配套规划建设新思路

投资乡村旅游,景区配套规划建设新思路 ——山合水易“福建龙岩新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乡村旅游规划——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投资乡村旅游,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创新的景区配套规划建设必不可少。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对福建龙岩新罗旅游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时,运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展现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新罗。

在本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的产品包括一个多彩旅游环线,四个工业旅游展示中心,五个旅游度假小镇,五个奢侈型旅游度假示范区,五个国际级标准汽车营地,六个特色养生度假组团,九条休闲商业街,十个商务会议接待酒店,十二个乡村旅游基地。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根据项目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如下规划布局:

(一)一环——新罗多彩旅游环线

用一条旅游环线,将新罗分散的旅游景点和特色资源串联起来,增加环线的体验活动和特色观光。

(二)四个工业旅游展示中心(一馆,三园)

1. 新罗工业设计展示馆

2. 龙烟国际烟草博览园

3. 沉缸酒文化博览园

4. 龙净零排放体验园

(三)五个旅游度假小镇

1. 江山•生态人居度假小镇(铜钵古镇)

2. 白沙•滨江休闲度假小镇

3. 东肖•森林氧吧度假小镇

4. 龙门•体育休闲度假小镇

5. 适中•河洛风情度假小镇

(四)五个奢侈型旅游度假示范区

结合新罗现有景区,打造景区和环境依托型的奢侈型高端度假物业。初期形成以下几个产品:

1. 九龙江私家游艇俱乐部

2. 龙崆洞私家山地农庄

3. 南卓林海天堂

4. 云顶私家茶园

5. 江山高端温泉会所

(五)五个国际级汽车标准露营地

在大的的景区周边,形成国际标准的汽车露营地。一方面借助好的地理和生态以及基础设施环境,另一方面满足汽车游客的观光、休闲、度假的多种需求。

1. 桫椤谷国际汽车营地

2. 龙崆洞国际汽车营地

3. 睡美人国际汽车营地

4. 梅花湖滨水国际汽车营地

5. 梅花山国际汽车营地

(六)六个特色养生度假组团

1. 梅花山温泉养生度假组团

2. 竹贯竹海养生度假组团

3. 后田花乡养生度假组团

4. 洋畲人家乡村养生度假组团

5. 天宫山福地宗教养生度假组团

6. 云顶茶园茶文化养生度假组团

(七)九条休闲商业街

九条商业街市一方面可以在现有新罗商业街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一方面可以寻找适当的地点进行打造。在村镇形成18条特色商业街区,结合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等等。

1. 时尚步行街

2. 红军文化街

3. 红酒体验街

4. 客家美食街

5. 动漫产业街

6. 创意体验街

7. 茶艺鉴赏街

8. 品牌淘宝街

9. 异国风情街

(八)十个商务度假酒店

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搭建新罗区的商务度假酒店集群。通过对世界级知名度假酒店管理集团及品牌的引入,深度提升新罗的商务会议接待的档次和水平。

(九)十二个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打造12个亮点,形成12种特色,12个主题,实现12个月月月有果。主要以水果种植为主,如无核葡萄、大五星枇杷、六月雪梨、绯桃、红柿子,青梅、水蜜桃、山楂、芙蓉李、番石榴、橘子、蜜柚等等。通过引进高优特由水果种植种类,衍生出各类的休闲度假活动。

1. 龙门洋畲橘乡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2. 江山梅溪雪梨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3. 小池培斜五星枇杷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4. 苏坂苏坂蜜柚生态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5. 东肖后田绯桃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6. 铁山富溪无核葡萄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7. 雁石岩山水蜜桃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8. 适中洋东红柿子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9. 白沙罗坪青梅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10. 万安梅村番石榴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11. 大池秀东芙蓉李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12. 红坊岭背山楂主题乡村旅游度假基地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福建龙岩新罗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成功实现了乡村旅游景区配套规划建设的模式创新,为新罗的乡村旅游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二篇:乡村体验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定位,休闲旅游乡村,乡村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方案

御鑫造园http:///

乡村体验旅游的定义

美国的威廉.L.史密斯博士在2005年提出体验旅游(Experientialtourism)的概念,他认为体验旅游是全球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体验旅游与大众消费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是相联系的,体验旅游是旅游业最重要的变化等观念。

国内学者对乡村体验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占. 随着体闲的需求及其形式的不断变化,城市居民的旅游形态明显向滞留型、体验型和家庭中心型方面转变,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保护环境的问题。而农业开始从单纯的生产型方式向生产加销售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式转变。

这些转变,为旅游和农业的相互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口益促进乡村旅游体验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形成乡村体验旅游。乡村体验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并定义:乡村体验旅游是以乡村地区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乡村特有的人文景观为场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闲、习作、购物、度假,以创造游客美好回忆为核心需求的,提供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等感官和情感需求的“剧情”,并参与传统和新型农业技术实践活动的乡村体验旅游形式。

综上所述,乡村体验旅游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地点发生在乡间;借助的是乡村广泛的资源,而不仅仅是田园风光的美丽,其中民族文化遗存、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等无形的资源是体验旅游的重要内容;全程旅游体验发生在某个乡村地域场所的所有生产和生活的真实过程。乡村体验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是一种被包含关系,特点都是以乡土本真风光为核心,充分利用城乡差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御鑫造园http:///

乡村体验旅游与乡村观光旅游的区别乡村体验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而是通过进行体验融入到乡村生活中。她将乡村体验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空间,旅游者以较长的时间充分参与乡村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进行心灵体验,体会城乡差异和乡村文化,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的旅游过程。

乡村体验旅游的功能主要有娱乐教育、审美、逃避现实等。具体表现在体闲、观光、度假、科学、教育、购物等多种活动中。乡村体验旅游不仅有观光游览项目,更包含了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甚至无为等功能。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相比,乡村体验旅游具有不同的特色,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的。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

发展规模 中国现代的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目前正处于成长期阶段。但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十分强烈,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如雨后春笋,在中华大地大量涌现。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测算,我国乡村旅游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己经超过三亿人次,直接旅游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截止到2007 年,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景点己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形态。每年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把乡村旅游作为目的地的人数比例约占总人数的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己经成为旅游业新的亮点。其中,贵州、江西等省份开展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己经使近百万人摆脱了贫困。发展初期的乡村旅游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口或节假口到附近的目标市

御鑫造园http:///

场旅行,以一口游为主,通常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自驾车出游,自主性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乡村旅游逐步进入到自觉阶段。

空间布局①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有都市郊区型、景郊型、老少边穷型、特色村寨型和交通中心型。 都市郊区型:这类旅游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最普遍、最成熟、最具市场潜力的一类。从目前的运作情况来看,这种旅游依托大、中城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定位是都市居民提供体闲游憩的“后花园”,借助于与现代化城市截然迥异的田园风光、村落景观以及采摘、捕钓、品尝等活动,吸引都市居民去度假、体憩,给市民提供短暂的体闲、度假旅游产品。但开发中人工雕琢的痕迹较多。

如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推出的“城湾人家”、“沙龙湾”、“梅港渔村”等一批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景区。 景郊型: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里,观光旅游可以向周围的乡村扩散,形成景区周缘的乡村旅游。这种景区周缘的乡村旅游是风景区观光旅游的伴生产物,是旅游者在对自然风景观光之余,对周围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派生游赏。

这类旅游依托某一风景名胜区,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开发中较多地保存着乡村的原生状态。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这里也多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展较早的地区。例如江苏的周庄、同里、鸟镇等以江南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 老少边穷型:国家为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这些地区开发旅游的优惠政策,由旅游部门结合本地区的乡土特色,指导当地居民开展乡村旅游。

这些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多数尚未开发,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地区大多为山区,既缺少发展第

一、二产业常规经济的基本条件,又不具备交通区位的优势。而且,大多

御鑫造园http:///

没有受到工业文明辐射到或感受极微弱。正因如此,这些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近乎原生态而秀丽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浓郁的乡土风俗。如广西桂林的阳朔渔村等。

特色村寨型:乡村地区的特色村寨是不同地域乡村建设的历史缩影,也是传统文化的历史凝固和宝贵遗迹。游客在与城市风格截然不同的乡野田园风光中,观看到极富风格的特色建筑和独特的房屋构造,也了解到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风习俗。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轨迹表明,特色村寨的旅游产品己经不局限于独特的建筑群,蕴涵在特色村寨中的特色生活民俗逐渐被重视开发。如位于浙江省给云县的河阳村,在开发丰富的古祠堂、寺庵、牌坊、石桥等古文化遗存的同时,逐渐渗透浓厚的宗法文化与特色的耕读文化于旅游经历中。

交通中心型:乡村旅游既不依托城市,也不依托景区,而是依托连接两个或多个城市或景区的便利交通,利用自己交通中心的地位,设计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如浙江省永定县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开发,正是利用自己处在福建厦、江西瑞金和广东梅州三城市中心地的区位优势。

御鑫造园http:///

第三篇:河南郑州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策划

御鑫造园http:///

国内对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选择一定的研究区域,进行案例研究。但较多地停留在定性分析和一般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抽象。今后应该加强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提高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渐使研究走向定量化。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文化保护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利益过分追求凸显出的问题及其负面环境效也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认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存在明显的初级化特征。

分析了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普遍存在园区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资金投人不足、客源市场有限等问题。结合黄山乡村旅游开发,指出乡村旅游存在着景观类型单

一、重复开发建设明显、知名度不高、参与性不足、景点管理落后、服务质量不高、游客消费水平低、景点效益不高等问题。

御鑫造园http:///

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类同性越来越大,乡村旅游景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认为乡村旅游存在对乡村旅游认识有限、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等问题。 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盲目追求景观的“洋”化和时尚化,大兴土木,破坏乡村景观原有的宁静与和谐,乡村地域丧失了原有的乡村性和地方性。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山体被挖、树一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乡村旅游还可能导致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及固体垃圾废弃物污染。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差异是其存在的基石和灵魂。许多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人文景观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景观缺乏内涵,文化差异性逐渐模糊。

乡村旅游还可能因乡村建筑的商业化、城市化而破坏乡村的整体形象,并导致乡村的服饰文化、乡村民俗、农耕文化等逐渐被异化而丧失其本身应有的魅力。乡村朴实的民风和传统伦理观、道德观也可能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被改变。

御鑫造园http:///

在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负面效已渐渐被人们所认识。乡村旅游产品初级化、景观类型单

一、缺乏经济效益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乡村旅游的不合理开发还可能造成乡村环境的污染及乡村景观特色的丧失。

因此,如何保护性地开发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增加乡村旅游景观的地方特色,防治环境污染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结与研究展望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文化新单元,展现出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等方面。乡村旅游研究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其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较国外研究,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仍有待深人。

结合已有研究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l) 针对乡村旅游范围界定不清的问题,今后应加强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乡村的特点,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

(2)由于我国自然景观、社会经济文化具有极大的空间异质性,今后应加强对乡村旅游景观异质性的研究,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景观的内涵。并在充分分析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区位和客源市场、环境容量等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旅游开发模式。

(3)(3)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乡村地区的生态可持续、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及乡村经济可持续,从而使得乡村旅游能取得经济效益,资源能得到有效管理,

御鑫造园http:///

社区文化个性得到有效维护。

(4)(4)由于我国多数地区仍缺乏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今后应加强区域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使得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同时,制定旅游规划时需要 “软硬件”并重,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的保护性开发。

(5)(5)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缺乏历史经验,今后应加强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的调研,发现问题并逐渐加以解决。同时,要多借鉴国外经验,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6)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构建乡村旅游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对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互动,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御鑫造园http:///

第四篇:乡村旅游----天水的乡村旅游调查

天水市乡村旅游

主要问题

尽管天水旅游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与全市人民的期盼和愿望相比,与旅游资源的品位相比,我市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由事业型向产业化过渡的一系列问题还亟待解决。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配套服务能力不强。

2、综合开发滞后,旅游产品单一。

3、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4、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五)旅游资金投入不足,对外宣传有待加强

几点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旅游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3、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4、加强旅游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5、加大旅游投资和宣传力度,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第五篇:旅游经济学《乡村旅游》

旅管3班 旅游经济学学习小组

第一组:林鸣凤、龙景怡、王志燕、何舒敏、焦月、马翔(组长)

对于乡村旅游的认识

一、 乡村旅游的概况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健身、娱乐、购物的一种新型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独特的卖点。

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乡村旅游,现已形成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而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大城市的周边农村,一到假日就会出现不少城里人的身影。他们或无所事事地闲逛,或在山中、水边野餐聚会,或到老乡家花大价钱购买新摘下来的蔬菜、玉米和村里散养的柴鸡、鸡蛋,这唤醒了农民们的市场意识。从那以后,一种被称为“农家乐”的旅游方式,开始从城市周边地带逐渐扩展到中国的很多乡村。

“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品牌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城市人来到乡村,农民热情地邀请他们到乡间做客,住在家里的茅屋,睡在古老的土炕,吃简单的农家饭。他们可以在水边垂钓,然后在餐桌上尽情享受;可以去农家菜园果园亲手采摘,享受收获得乐趣,体验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和民俗。

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带动了农村道路建设和运输业的繁荣,促进了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的销售,加快和规范了农村餐饮行业的发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

2006年时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乡村旅游主题年”,成都市举行了“中国乡村旅游节”,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 乡村旅游的时代特点、现状以及各种问题分析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现今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商机。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原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

的内容各有侧重。比较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区位。如何构建乡村旅游布局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

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森林公园模式、度假区(村)模式、野营地模式、观光购物农园模式、租赁农园模式、休闲农场模式、农业公园模式、教育农园模式、农村留学模式、民俗文化村模式、乡村俱乐部模式等。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加强了城村交流,带动了农村发展。

但由于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是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缺乏完整的新奇的旅游产品,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第二,由于旅游产品单一,所以带来的经济利润较低,旅游景区的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第三,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与我国的乡村旅游现状相比,发达国家开发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三、 广西乡村旅游

2010年1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广西乡村旅游”启动仪式在百色市田东县百谷红军村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表示,乡村旅游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2010广西乡村旅游”的启动将会掀起广西乡村旅游的新一轮高潮。

广西8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广西通过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带动了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化,改变了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促进了传统农业向旅

游农业、传统农民向旅游从业者、传统居住型乡村向旅游接待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转变,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富民、惠民、利民工程。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广西已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区(点)200多个,农家乐旅游点达700多个,直接从事农家乐旅游的农户已达3.6万人。乡村旅游产品逐步丰富,从过去单一的农家乐形式,发展为食宿接待型、观光采摘型、特色餐饮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长寿养生型等多种形式,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断面市。乡村旅游不仅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也成为广西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从1993年开始发展旅游业,依托龙脊梯田景区,这里的农家旅馆从1992年的3家45个床位已发展到如今的256家3000多个床位,2009接待游客32.7万人次;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开发前的800元提高到5000多元。”龙胜县旅游局局长黄会成说。

目前,广西旅游、农业、建设部门已经合力打造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各个部门正在积极建设南宁-百色高速公路沿线和右江河谷沿线城乡风貌改造乡村旅游村屯示范线路,计划打造出更多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四、 乡村旅游与环保

乡村旅游的背景处在原生态的环境中。人流车辆的频繁进出,随之而来最严重的就是生态环保问题。因此,在建立乡村旅游体系的同时,应该不忘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我们还要加强科学研究,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

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各个部门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五、 关于乡村旅游的未来展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中为了工作、生活、学习奔忙的人们越来越喜欢追求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放松,彻底的心灵释放。于是,在乡村中人们潮涌般地奔向城市中的时候,城市中有一群人唱歌小调儿漫步回乡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首先,乡村旅游将继续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视的宏观政策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有逃离工业环境需求的城市人口。

其次,乡村旅游将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相对于欧洲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绿色内涵的重视、日本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在现阶段则侧重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必然得到进一步发掘。这也是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相符的。

最后,本土化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对乡土民俗文化、乡土地域特征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纯朴的民风来创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氛围环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保障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上一篇:校本体育教材范文下一篇:现场值班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