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现状及开拓

2022-12-14

第一篇:互联网保险现状及开拓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摘要:互联网银行作为21世纪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浪潮,互联网银行不断地高速发展,功能不断地完善,业务量不断地迅速增加,我国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加快互联网银行建设步伐。面对互联网银行业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银行的监管和立法、建设,以及风险防范将成为互联网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而互联网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得到了迅速普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快捷的通讯手段和丰富多彩的信息生活,也为在互联网上进行商务活动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互联网银行也日益发展起来。

一、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

1、 互联网银行高速发展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或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并且网上银行已成为各银行实现业务创新、提升品牌形象以及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2015年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网上银行总体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第三方支付的使用也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而得到用户更多的关注;个人网银用户比例稳步攀升,活跃用户的比例以及网银的使用频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保持稳定;柜台业务替代率有所增长。

2、互联网银行功能不断完善

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账户查询、账户资料更新与挂失、转账、汇款、银证转账、网上支付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同时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出现了名牌网站和名牌产品,但目前我国尚未出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信息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

3、互联网银行竞争日趋激烈

在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大大小小的银行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银行,这无不增加了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的竞争力。

4、互联网银行业务量不断扩大

刚开始的网上银行单纯地为客户提供信息类服务,随着不断地竞争和发展,网上银行的业务范围得到了非常大的扩展,使得互联网银行业务量不断地扩大。

5、我国网上银行地域不均衡突出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互联网应用也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 无论是网民的比例还是WWW站点数,排在前面的几乎均为东部发达省区,我国网民增量最多的省区也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与之相比有着较大程度的差距 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二、互联网银行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上银行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遇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发展网上银行有着更多的制约条件。

(一)网上银行使用业务具有局限性

目前,网上银行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多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的一些科学力量 雄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边远或落后的山区很少或没有网上银行。而且网上银行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及清算金额都受到一定的制约,业务量规模不大。

(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光纤覆盖率还很低,网络带宽仍是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设备的研制严重滞后,如网络必需的服务器、防火墙和操作系统等技术和设备都完全依赖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金融信息化工程——“金卡工程”推进的速度较慢,效果也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国有大银行的垄断性竞争以及大银行分支机构之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

(三)网上银行赢利机制尚未形成

虽然网上银行发展势头很猛,但由于上网人数与网上消费不成正比因此企业 和个人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量还处于低水平,网上金融交易规模也只占很小比例,网上银行的客户层面比较狭窄,人数较少,平均成本又较高,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同时,网上银行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支付服务,中间业务收入也很少。网上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较强,而发放贷款的功能较弱,难以形成靠存贷利差赢利的机制。目前,国内大部分网上银行均处于投入阶段产出还较少。

(四)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网上银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安全和管理问题。银行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 接,使得网络银行很可能成为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对象,很多客户对网络安全心存顾虑,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账号、密码等关键信息,这就严重制约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据调查,消费者之所以不愿意使用Internet进行金融交易, 有六成以上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

(五)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网上银行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政府的立法还比较模糊,还在探索之中。1997 年修订的《刑法》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内容,1999 年实施的《合同法》中有关于电子合同有效性的法律原则。但总体来看国内法律法规还不能给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也无法对网络交易中出现的争端予以公正的裁决以保护正当的权益。 而一些基础性的法律,如《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未涉及网上银行业务,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起作用, 致使银行在与客户发生纠纷时可能处于无法可依的地步,客户利用网络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订经济合同时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与此同时,电脑黑客却可能利用法律的空隙进行各种欺骗客户迁罪银行以牟取利益的行为。上述种种情况,都将影响网上银行业务的正常发展,打击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业务的积极性。

(六)产品种类不够丰富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产品多是传统业务在互联网上的实现, 网络银行主要起到一个增加传统银行业务服务渠道的作用,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虽然比早期网络银行,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重组和再造创新,比如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代理交费、为集团客户进行内部资金调拨等,但总体而言,在产品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限制,没有推出利用网络银行直接面对客户的特性重组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新产品和新应用。 而且,国内各银行所推出的网上银行业务差异化程度小,以个人金融产品为例,国内个人网上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基本上都是账户服务、投资服务、信用卡服务、资讯服务等无差别化产品,没有自身的特色和创新,缺乏明确的不同层 次的客户群。这样必会降低客户对网络银行的兴趣,制约网络银行发展速度。

三、完善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网上银行采取更严密的安全措施,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一致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如多种防火墙、SSL协议、128比特加密、电子认证技术、SET双重校验标准等;安装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产品的补丁程序;随时与软件厂商保持联系,取得最新的补丁;对整个网络进行经常性扫描,随时发现安全隐患;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计算机安全知识,使用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

(二)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加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意识,建立满足不同收入阶层需要的理财服务体系, 借助电子渠道优势,加快创新步伐,挖掘客户贡献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而目前网上银行的主流产品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业务功能的束缚。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连通全球的特点,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三)完善法律体系,为网上银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立法机构要和银行部门密切联系,随时关注网上银行发展的动态和漏洞,及时的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2.尽快制定电子凭证和数字签名作为支付指令的法律依据。 3.明确对网络犯罪的界定和处置,制定专门的法律,为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特别是电脑网络黑客)提供保障。 4.明确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律判决的依据,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保障有力。

5.完善网络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的监督管理,发展网络安全产品,建立安全认证中心,以确保网络金融业务的安全。

6.制定完善的社会网络使用信用制度,促进网上银行的规范发展,逐步降低各种风险。

7.加强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金融司法部门的合作,解决好对跨国、跨境金融数据流的监管问题,制定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和调控网络金融业风险责任 承担的国际条约。

(四)提供个性化服务

细分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网上银行的吸引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库,全面把握每个客户的金融交易特征和投资个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扩大网上银行客户面。针对大型企业而言,目前企业的资金流向管理、内部现金管理都是网上银行重点考虑的方向。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建成自己的财务系统或者是ERP系统,他们迫切需要银行与之对接,实现企业对资金的一条龙管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对企业理财服务的关注程度更为密切。

(五)拓宽赢利手段

商业银行要转换经营理念,实现网上银行从免费服务向有偿服务的转变。经 过几年的发展,随着客户和市场日趋成熟,免费服务将不再是网络服务的主流,网上银行已经开始考虑赢利问题。银行不可能永远提供免费的午餐。网上银行在技术上也有很高的投入,只有获取了适当的收益,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总之,互联网银行是21世纪银行业的必争之地,其把银行业的经营拓展为一个新的领域。尽管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互联网银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全球很多银行都加快了开发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步伐,不断推出新的网上业务品种。

参考文献: [1]李仁真 ,余素梅.巴塞尔委员会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 2002,(03). [2]王镇强.香港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 2000,(02). [3]舒志军.全球网络金融超市的崛起[J].国际金融研究. [4]谢兴龙,付玉嘉,廖春良.中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策略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5]范万生:电子商务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6]中国网络银行现状分析.信息产业报道,2005

第二篇: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当前现状问题及出路

在2006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代表部电信管理局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报告认为,我国互联网起步至今12年来,在全球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依靠政策、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电信业、制造业、软件业等齐参与,引进、消化、吸收、不断创新的成功之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报告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网络和用户稳步增长,互联网产业初具规模

互联网网络能力持续提升。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互联网单位为支撑中国互联网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不仅对骨干网进行了多次扩容和升级,而且加大对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力度,打造出容量充足、结构清晰、功能齐全,能满足语音、视频、数据业务承载要求且具备差异化服务能力的综合承载网络,为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及向下一代互联网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从业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在互联网综合服务领域,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运营企业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在信息服务领域,几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逐步脱颖而出,盛大、百度、腾讯、携程网也开始崭露头角。我国互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主体、以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专业网站为辅助的,层次清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互联网继续渗透到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力助国民经济发展和加快信息化进程

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加快。近来,我国电子商务在支付方式、运营模式、物流配送、渠道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章不断健全,电子商务环境逐年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

企业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创新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企业建设,促进自身发展。中国电信自推出商务领航品牌服务以来,截至今年6月份,已发展35万多家企业用户。

三)互联网应用多样化,应用前景广阔互联网应用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原有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络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即时通信、虚拟主机、无线增值等互联网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服务形式。

互联网用途正在多元化,加速向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扩展。垂直门户网站明显增多,专业化经营取得成功,不仅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也吸引一些门户网站开始向某一特定领域深入发展,并使综合性门户网站成为国内专业网站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专业网络信息服务显著增强。

(四)宽带应用持续快速发展,网络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五)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宽,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对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思考

一) 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努力缩小数字鸿沟

二) 实行科学管理,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 加快技术业务创新,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完善产业价值链并充分发挥产业链上各环节

的作用

四) 增强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五)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倡导行业自律

第三篇:内蒙古“互联网+农牧业”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区的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和农牧业、农村牧区信息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互联网+农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目前,全区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889.44万户,普及率达到116.05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79.3%,全区光纤用户达664.8万户,固定宽带用户达327.97万户。全区通宽带行政村总数达5745个,开通宽带率达到51.18%。特别是农牧业信息化方面,2012年以来,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建设、完善了自治区农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全区农牧业指挥调度视频会议系统,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和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组织体系不断健全,队伍建设逐步加强

目前已经有6个盟市农牧业部门建设了农牧业信息中心,从事农牧业信息管理服务的人员达600多人,开展信息服务的专家突破1000名,农村牧区信息员总数量突破6000人。为全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基本形成了以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内蒙古“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为基础,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为延伸的多元化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信息服务模式。

一是建设完善了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站群建设。2012年,对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进行了第四次全面升级改版,采用了先进的网站后台管理系统,根据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以及广大农牧民的新需求,以用户为中心重新规划了网站的分区和栏目架构,进一步增强了网站的信息公开、便民服务和民政互动三大功能,使网站的栏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同时,还进一步建设完善了以“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为核心,包括19个农牧业系统行业专业网站,12个盟市级农牧业网站和34个旗县级农牧业网站的全区农牧业网站群系统,为全区各级农牧业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支持,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目前,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已经成为开发、整合、发布农牧业信息,履行农牧业管理职能,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2014年,网站累计发布信息2.3万多条,日均访问量达6800余人次,总访问量超过3600万人次。

二是加强了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建设。热线开通3年来,以“维护农牧民权益、指导农牧业生产、促进农村牧区发展”的宗旨,为农牧民提供技术咨询、政策解答、投诉受理、生产指导等服务。先后组建了一支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农牧业专家组成的1000多人专家团队;建成了服务热线语音数据库,目前收录各类农牧业信息已达5万多条,可实现对咨询问题的实时检索查询和语音回答;农牧业厅印发了《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服务热线管理运行机制,规范各项服务流程,要求全区各级农牧业系统、各有关单位要加强与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进行工作协同、业务融合,受理联动,并将各项服务进行逐项对接,形成服务三农的整体合力。还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直播节目;依托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建立了内蒙古“12316”三农服务热线网站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截止到2014年底,累计接听了1.3万多个农牧民电话,受理农牧民各类投诉100多起。

三是创新“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的新模式。2013年,在做好12个盟市主导产业栏目的同时,针对自治区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特点,组织区内一流专家精心打造了玉米、马铃薯、大豆、肉牛、肉羊5个专栏。2014年又创新了“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模式,联合运营商开发了内蒙古“农信通”三农指导服务系统平台,为全区基层农牧业专家、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专用的“农信通”短信定制号,为广大基层农牧业专家、技术人员开展农技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广大基层农牧业专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向各自的农牧业群组按照农时节令提供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农事指导与服务信息。目前,全区已经完成订制号的专家达到1282人,这些专家将通过自己的专属订制号为群组内的农牧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四是稳步开展农产品分析预警工作。针对自治区玉米、小麦、大豆和化肥、柴油等农资产品,以及本地蔬菜的市场价格动态进行监测,5年来累计发布《内蒙古主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动态》月度报告67期,同时在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分析预测”栏目发布,为相关领导和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五是积极探索微平台的开发建设。2014年以来,开展了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开发和利用,相继开发了手机短信平台、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手机版、内蒙古农牧业厅微信公众号、内蒙古12316微信公众号、内蒙古12316微博、“蒙农资讯”移动客户端和内蒙古12316移动客户端。

六是建成了内蒙古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平台。主要包含检验检测数据信息、生产档案实时化的生产记录、监督管理、质量追溯、分析预警、决策处置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追溯管理系统。自治区本级已经搭建了数据库服务器、大型显示平台、视频设备、条码打印、触摸查询机等硬件设备。在软件建设上,基本上按照功能设计实现了单项功能的测试,检验检测数据在部分试点旗县和乡镇已经实现了及时上传,能够实现分析、统计功能。通过在全区选择的试点企业和产品来看,已经实现了试点企业蔬菜、牛羊肉产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截止目前,已录入企业用户50家,各级检测机构22家。

七是积极开展农牧业物联网试点示范,推进生产经营信息化。2013年以来,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赤峰市和包头市的23个蔬菜基地,安装了1000多台大棚管家设备,可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湿度等各项数据,采集农民的种植信息和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及时发送手机短信对蔬菜生产进行实时技术指导,实现蔬菜的错期上市和产销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开展了智慧牧区、卫星牧牛、远程控制的试验示范工作,基本实现通过卫星定位追踪牛的运动轨迹,分析牛的行为方式和过程,指导肉牛、奶牛的养殖;利用移动视频监控技术、二维码、GPS等相关技术手段,结合奶源管理系统,为企业量身订制奶源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减少奶站驻站监督人员,提升奶站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

四、扎实开展电子商务进村入户

通过入驻天猫、淘宝、京东等专业电商进行网上营销促销,提高了我区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2014年7月9日,启动了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蒙优汇”电商平台,以“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为运营模式,截至目前,入驻商家达120家,商品总数约为1000个,线上销售收入已达到280多万元,是实现内蒙古农牧业企业快速“走出去”的重大创新尝试,示范效应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农牧业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已突破2亿元。

虽然我区的“互联网+农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关注:

一是“互联网+农牧业”的定位问题。

当前“互联网+”已经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中形成热潮,特别是面向农牧民、农村牧区的信息化服务,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参与进来。作为农牧业部门,务必要在“互联网+”的大形势、大背景下理清思路、找准定位,要把为农牧民服务、为农牧业生产服务作为主要抓手,如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建设益农信息社,连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咨询、投诉举报和生产指导,进一步促进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使农牧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质量安全、疫病防控、政策法规、村务管理、生活服务、权益保障及个人发展等各类信息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实现普通农牧民不出村、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建议国家在农牧业信息进村入户方面的政策、项目多向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倾斜,大力扶持我区农牧业信息化发展。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是短板。

目前,从事农牧业信息化的人员多是兼职,且多数不是专业人员,特别是基层缺乏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议制定优惠政策,着力引进人才,提高待遇条件,加强技能培训。

三是电子商务进村入户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虽然我区农牧业电子商务近两年发展较快,但仍处在初级阶段,基础设施条件差、标准化程度低、流通链条不完整、市场秩序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完善;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惯性极大,农牧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电子商务的意识,严重阻碍着农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建议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运营,多元参与。

四是实地调研力度还不够。

农牧业信息化涉及面广,面向千家万户、面向农牧民群众,必须加强调研,分析总结经验做法,找到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模式,先试点示范,再稳步推进。建议加大实地调研力度,做到走出去学习、引进来试点、走下去调研。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杨再梅

第四篇: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教育的现状及措施

摘要: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铺天盖地般渗透到了社会和校园的每个角落,行走坐卧、课堂内外每个人都在注视着各自的手机屏幕,保持着随时在线,足以证明它的魅力。手机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每个人不同的使用习惯会创造出他们不同的未来。新的时代已经开始,新的矛盾也随之显现,我们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引导学生使用好手中的这块智能神器,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矛盾

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2017年5月1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营运中心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安全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活跃的上网码号,数量达12.47亿,境内活跃的智能手机达23.3亿部。移动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手机我们该如何生活,学生们该如何度日,它已经像我们的体外器官一样,成了无法割舍的基础设施。以前,我们处理很多事情必须移动身体,现在只需要滑动屏幕。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节省了我们本该消耗的大量时间,提高了办事的效率。更多碎片化的时间,也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而得以开发,变成了可以高效利用的资源。随着网络设施的日益完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逐渐被激发。从基础的娱乐消费、社交沟通、信息查询到商务交易、网络金融,再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通过手机我们已经掌控了一切,足不出户就可以活的很好。但如果从下面几点看,其??手机也已经掌控了我们。

二、智能手机利弊矛盾

上面说到手机节省了我们的时间,那么我们真的获利了吗?答案可能不一定,就像通货膨胀一样,如果每个人的时间都多了,那么相对来说也就没有了优势,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力还是很公平的存在着。不仅如此,事实证明由于手机的各种诱惑力大于我们的自制力,因此很多时间又被手机所侵占,连本该用作其他事情的时间,也被手机抢走了,时间反而更少了。

我们甚至还可以发现学生们用大把时间,捧着手机就像掉进了温柔富贵乡里不愿出来,让太多学生不能自拔的主要原因是来自手机游戏和网络视频。特别是青少年,通过调查,他们购买手机的主要动因首先是手机游戏,然后才是攀比心。他们之所以对手机没有抵抗力,是因为相对于游戏和视频节目的精彩来说,工作和学习是很无聊的事。先说游戏公司的引诱,众多投资人花费巨额资金招募最好的研发团队,制作最精美的画面和刺激的体验,争夺着青年人本该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还有零花钱。他们通过专业团队的分析,通过你喜欢什么,就制造什么;你需要什么,就给你什么的方式,导致很多成年人也深陷在虚拟世界里的成就感之中。2017年5月,王者荣耀游戏注册用户规模超2亿,日活跃人数达到5000万,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让家长和老师头痛不已。

其次手机还是一台便携电视机,各大卫视有不断上线的娱乐节目,看不完的网络剧每天在线更新,专业的主持,热闹的明星,表演出搞笑或感人的氛围吸引着我们,最后的结局往往是捧红了别人而耽搁了自己。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流量费用越来越低,以前必须守在电视机前才能看,现在可以随便看,游戏可以随时玩。这样一来,学生们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运动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就这样被隐藏在手机屏幕后面的投资人抢走了。

集中精力才能办大事,或许很多人已经感觉到,现在集中注意力持续的专注于一件事的状态很难保持了。先从微信和微博这两大门户来看,一般人的手机微信里微信好友几十人,还有各种群组、公众号、微博关注上百人,朋友圈的帖子随时看不完。还要发帖、评论、回复、点赞以及其他软件的广告推送、快递信息等等都在我们心里惦记着。再加上正常来电和短信就构成了我们每天需要处理的干扰源。在我们的学习工作过程中,经常是刚进入状态就会被打断,坐下没一会就要翻看一下手机,更有人在过马路或驾车的时候眼睛都盯着手机屏幕不放,置自己和他人于危险之中而不顾。学生们当然也被困扰着,如果不能持续的保持注意力,最后的学习效果必然是打折扣的。我们无意中已经养成了这些习惯,手机不见一会就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开始以为手机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好处,后来慢慢发现有点得不偿失,新的矛盾好像又把好处抵消掉了。这就像煤炭一样,不烧煤就会电力中断没法生活,可是烧煤就必然污染空气破坏环境。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破解这个矛盾,把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带来的红利拿到手呢?我认为需要清楚一个道理:功能强大不重要,怎样使用才重要。所以就需要从我们自身来找出路,就是要拿到掌控手机的主动权,而不是被手机所掌控。

三、主动权在自己手中

选择掌控还是被掌控将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未来,手机也一定会把青年学生分成不同的两拨人,我们应该让青年学生清楚这种区别。一拨是主动的,他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或许早已体察到了这些矛盾,充分利用手机具有掌上大学的功能,不断提升能力增长见识,让新技术为我服务。把手机娱乐只当做消遣,知道自己未来想要的是什么,有长远明确的目标做导航,能合理的安排好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把社交软件里的琐碎事情集中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处理,不会影响到工作学习上的正经事。不滥加无关紧要的群,不关心无关紧要的事,屏蔽大部分信息和广告的推送,保证有效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的时间段。另一拨是被动的,他们是新鲜事物的追随者,把时间耗费在一些虚幻的游戏中和明星表演的剧情里,快速发展的科技在不断地制造新式体验,每一个热点起来他们都会去凑热闹当粉丝,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目标和主见。任由各种社交软件所干扰,放任好奇心缺少自制力,止不住的翻阅、回复、点赞。两拨人的区别就在于,主动的人会把手机当做工具加速前进,被动的人会把手机变为负担止步不前。只有让手机为我所用才能破解这个矛盾,拿到互联网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只有让手机成为自己的武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斩获一块立身之地。

习主席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都是有形的,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所以,每个时代的发展都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文化,未来的中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正在蓬勃生长起来的网络新文化是愚昧无知还是智慧上进跟我们每个人相关。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慢慢到来,智能手机的功能会越来越强,诱惑会越来越大,给我们的帮助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青年一代不被眼前的一片树叶所诱惑就抛弃了后面的那片森林。

第五篇:联网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关 键 词】联网汽车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无人驾驶汽车是很多人的梦想。想象一下,完全无需用手操控,自动驾驶系统就能为我们带来安全、连贯的驾驶体验,顺利将我们送达目的地,这种感觉多么棒。我们完全可以将释放出来的时间用来工作、学习或者聊天。Telefónica Digital网站最近发表文章称,内置互联网连接功能的汽车已经达到10%,到2020年预计将增长至90%。

到2020年时,已经联网的汽车是否具有夜视功能呢?是否能够通过会呼吸的监视器自动进行酒精检测、提供虚拟驾驶模拟,或者拥有其他先进功能呢?物联网已经在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为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曾与世界各地的人探讨过《2013年联网汽车行业报告》,汽车行业转型的深度和热度让我感到震惊。在我看来,这将是汽车行业发展100多年来经历的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变革。在探讨的过程中,德国各大汽车OEM厂商,英国和美国其他供应链人士,都对这份报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对此进行了整理,其中最重要的是:

嵌入VS内置VS混合模式

汽车生产商该如何处理互联网连接功能呢?是采取完全内置的方式,还是采用嵌入式或者混合模式,从而方便用户将自己的联网设备带到车上,获得个性化的联网体验?对联网汽车来说,用户体验是创新的核心目的,但也有观点认为,信息通讯技术(整合电信与信息,比如GPS功能)同样至关重要。

混合模式与基于智能手机的信息通讯解决方案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但要追踪电池电量状况或者其他运行参数,就必须在特定的汽车中采用嵌入式连接,这导致福特汽车在电动版福克斯中放弃了内置方式。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汽车有望成为下一个平台战争的台阶,不同的政策将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使他们倾向于信息通讯整合的风格。

是否搭载4G网络

汽车是大宗消费品,用户往往会使用很多年,因此联网汽车商不仅要关注消费者现在在想什么,还必须预测出他们未来想要什么。通过4G网络,汽车能够成为WiFi热点,但这样是不是操之过急了,是不是太超前了?

使汽车搭载4G网络,需要配备特殊的硬件和芯片,这在导致成本上升的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数据消耗(自然会让用户产生额外的费用)。尽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仍然无法提供4G网络服务。

很多人认为,4G技术将是移动网络的下一个标准,汽车行业开发和生产周期相对缓慢(通常情况下需要一两年的计划时间,然后才能进入市场),因此有必要提前采用这项技术。

账单与支付

出现联网汽车,这固然值得高兴,但是如何有效付费是个问题,谁付款,如何付,都是问题。

联网汽车可以提供一系列新服务,然后问题就变成了谁为服务买单。有的很简单,如嵌入式通话、短消息服务,费用直接通过电信商支付。但是,如果联网是为了诊断、使用Wi-Fi热点,谁为数据买单?消费者是否愿意再建立一种付费关系?是否有恰当的订阅方式?是额外付费,还是包括在销售价格里?

通用汽车OnStar系统可以提供紧急服务、撞车测试、路边援助等服务,它使用订阅模式;但Spotify式的服务(音乐流媒体服务)采用什么收费机制呢?

联网汽车二手车市场怎么办?一些二手车与账户捆绑,继续提供数据支持,会不会成为消费者的负担,成为确保用户数据准确企业的负担?

联网汽车是新领域,会成为全新消费环境,会带来潜在商业模式和营收渠道。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机遇下一篇: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