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环境工程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兰州市20种园林植物叶功能性状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响应及净化效应

摘要: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和健康福祉的重要因素。园林植物因其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碳氧平衡、吸热滞尘、减菌降噪、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美化等诸多方面的功能而成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指标。在城市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进行园林植物种类选择与合理配置,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兰州市20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大气污染物状况划分3个研究污染区,即安宁区为清洁对照区、七里河区为商交住混合区、西固区为工业区,分别选取龙柏(Sabina chinensis)、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云杉(Picea asperata)等20种木本植物为试验材料,选择叶宽(LL)、叶长(LL)、叶周长(LP)等15个叶功能性状进行实验测定,同时获取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通过对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分布特征、差异趋同以及对不同大气环境的响应研究,为兰州城市绿地系统中基于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精细化、数字化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1)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程度及相关性。20种园林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化幅度和变异性都较大,变异系数介于15.69%~139.18%之间,性状中LCC、LNC、LPC、SP为低变异性状,LDMC、SS、SOD为中等变异性状,而叶形态性状LW、LL、LP、LA和叶经济性状SLA、SLW以及MDA和Pro为高变异性状。本研究显示,叶形态性状与叶经济性状均存在相关性,但两者与植物的LCC、LNC、LPC无相关性,而LNC与LPC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不同生活型植物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叶经济谱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形态性状间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常绿乔木。此外,3种生活型植物的LW、LL、LP、LA、SLA、SLW、LDMC在不同污染区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也显示出在同一污染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叶性状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中,不同污染区的植物其生理性状均存在差异,其中SOD、MDA、SP在3个污染区的差异显著。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生理性状间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叶经济谱分析结果显示,常绿乔木属于“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落叶乔、灌木偏向处于“缓慢投资—收益”资源轴。(3)园林植物的吸收净化效益及适应能力。植物叶片含N量随污染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与大气NO2浓度变化一致,此外,在同一污染区,不同生活型植物间的叶片含N量差异较大;在不同污染区,同一生活型的植物其叶片含N量差异也较大。本研究表明,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共12种,即月季、紫叶矮樱、雪松、侧柏、木槿、二球悬铃木、国槐、碧桃、龙柏、小叶黄杨、紫丁香、圆柏;净化能力中等的植物共3种,即金叶女贞、紫叶李、云杉;而玫瑰、大叶黄杨、绦柳、红瑞木、紫叶小檗的净化能力较弱。本研究选定叶经济性状(SLA、SLW、LDMC)和生理性状(SS、MDA、SP、Pro、SOD)来综合评定植物的适应能力,结果显示,20种植物的适应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玫瑰、碧桃、圆柏、红瑞木、侧柏、云杉、龙柏、紫叶矮樱、绦柳、月季、紫叶李、紫丁香、金叶女贞、木槿、二球悬铃木、国槐、雪松、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紫叶小檗。

关键词:叶功能性状;园林木本植物;植物修复;净化率;抗性

学科专业: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来源

1.2 叶功能性状

1.3 大气污染物与植物的关系

1.3.1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1.3.2 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抗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污染区的划分

2.2.2 供试树种确定

2.2.3 采样时间及采样部位

2.3 采样测定

2.3.1 采样情况

2.3.2 实验仪器

2.3.3 各性状测定方法

2.3.3.1 叶宽、叶长、叶周长、叶面积

2.3.3.2 比叶面积、比叶重、叶干物质含量

2.3.3.3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

2.3.3.4 叶片碳、氮、磷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20种园林植物叶性状分析

3.1 结果与分析

3.1.1 20种兰州市常见园林植物基本概况

3.1.2 植物叶性状变异特征

3.1.3 植物叶性状间的关联与耦合

3.2 讨论

3.2.1 叶性状变异特征

3.2.2 叶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生活型植物叶性状分析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乔、灌植物叶形态性状分析

4.1.2 乔、灌植物叶经济性状分析

4.1.3 乔、灌植物叶性状在不同污染区的变化特征

4.2 讨论

4.2.1 大气污染对植物叶性状的影响

4.2.2 植物叶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叶经济谱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物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植物生理性状变异特征

5.1.2 不同污染区的植物生理生化特征

5.1.3 不同生活型的植物生理生化特征

5.2 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效应

6.1 采样期间研究区的污染状况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大气污染区20种常用乔木对N的吸收净化效益比较

6.2.2 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效益比较

6.2.3 综合评价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的能力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上一篇:安全责任建设工程论文提纲下一篇: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