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慎行慎言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慎思慎行慎言范文

第7课 自律自省 慎言慎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自律自省 , 慎言慎行的内涵,明白自律自省 , 慎言慎行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

能力目标:学会在生活中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自律自省,慎言慎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学会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督促自己改正错误,长久以往坚持不懈,我们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在不断“雕刻”中价值连城,为人们所尊重和景仰。能通过自律来“与自己过不去”,向自我宣战,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实现道德的自我超越。

教学重点:知道自律自省 , 慎言慎行的内涵,明白自律自省 , 慎言慎行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

教学难点:学会在生活中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自律自省,慎言慎行。

教学方法:故事明理 案例剖析 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 一由镜子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时刻都需要“照镜子”,以便了解自己,有时这面“镜子”是周围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发现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使我们查漏补缺获得成长。但我们总不能对别人说,“请你做我的镜子帮助我反省,一直在我身边不能离开我哦!”因此,我们还需要学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或者通过阅读、观察生活中其他人的行为来作为“镜子”自己照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使自己严格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律自省”。自律自省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一面明镜,可以帮助我们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也是一面透视镜,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把握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还是一面多棱镜,镜子照见了他人是为了比较自己,使自己达到新的高度……但是,同学们,我们照自省这面镜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镜子并不掩饰你的过失,不美化你的缺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人没有完美的东西,也没有无缺憾的事物。当你在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发现了缺憾,你会觉得照这自省面镜子是个自我检查、自我否定、自我改造、自我教育的过程。然而正如要体会到温饱的幸福,须在饥饿中回味;要感受到健康的可贵,须在病痛中体会;当你饱受禁锢的痛苦后才能理解自由的重要,只有发现了缺憾才能激起对完美的不断追求!一个经常自省的人常常审视自己的内心,问自己,“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我今天的行为都是正直的吗?”“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我明天的目标是什么?”经常这样问,就好象把自己当作一件艺术品那样去细心雕琢,精心呵护,这样才是自己象艺术品一样在别人眼里价值连城,为人们称颂。而让我们成为艺术品的就是在自律自省中形成的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人格。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督促自己改正错误,长久以往坚持不懈,我们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在不断“雕刻”中价值连城,为人们所尊重和景仰。能通过自律来“与自己过不去”,向自我宣战,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实现道德的自我超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律自省,慎言慎行。 二讲授新课

(一)慎言慎行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手段

1自读课本p47-48我心有主和不为人知畏己知和曾国藩日记。

明确:慎言慎行是一个人提高个人修养,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手段。从古到今,注重道德修养,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优雅气质一直是中华民族修身之道的精髓,做人之道在于明白、追求最高之德,光明正大、公正无私、廉洁奉公,而这些都是以慎言慎行作为起点和基础的。不会慎言慎行,就谈不上修身;不会慎言慎行,也无从高尚与优雅。

(二)自律自省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1让学生讲一下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格林尼亚的故事,思考他带给我们的启示。

明确:自律自省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三自律自省, 慎言慎行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 1寇准为什么不办寿宴。

2寇准永葆清正廉洁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还能让我们理解他人过失,发现他人的光点,从而学会了宽容;自省自律让我们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善与恶、对与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四从小事做起,以德律己

(一)要严于解剖自己,客观的看待自己。

(二)要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 (三要有改正缺点的信心与决心 五案例剖析

1阅读郑培明自省自律少不得,须留清白在人间。我们青少年应该向郑培明学习什么? 六课堂小结

廉洁是福根,自律是福芽。

同学们,我们还要在自律自省后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使自己不致于重新再犯同样的错误,。需要我们慎言慎行。言语行动小心谨慎。最后要强调的是,慎言,不等于不言,该讲的也不讲,明哲保身;慎行,不等于不行,无所作为,惧担责任。

PPt展示名人名言:

慎独慎微,慎始慎终。——郑培民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明)曹端、年富山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日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第二篇: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慎欲、慎友、慎初之七慎

慎言 俗话说,“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无不体现“慎言”的智慧和“口无遮拦”的后果。 慎行 慎行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潇洒和坦荡。“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言必信,行必果”, “慎行”无疑体现的是一个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懂得“慎行”的人肯定志存高远。

慎微 “慎微”不是小器之人的行为体现,而是不忽视细节,是对事物的一丝不苟的态度。《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一定条件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图大者,当谨于微。

慎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金钱以不贪为宝,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

慎欲 古人云:“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在追求个人欲望的过程中,应该时常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不做欲望的奴隶。正如老子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慎友 真正的朋友是一面镜子,照照镜子,就可以明白自己的缺点;真正的朋友也是一本书,翻翻书页,就可以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交友不慎,所以,交友一定要谨慎!

慎初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迈出第一步都是艰难的,一旦迈出恶的一步,最可能的结果是走向恶的深渊。

《老子》中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就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到最后还像开始的时候那么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他的一生就很平安,没有败事可言。

第三篇:慎言慎行一身正气 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欲虽不可去 求应有所节 立志言为本 修身行为先

自重 自省 自警 自律方能走端行 慎独 慎微 慎权 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公生明 廉生威

明道德以固本 重修养以安魂 知廉耻以净心 去贪欲以守节

在其位 谋其事 尽其责 廉其政

第四篇:家长会材料之三在孩子面前要慎言慎行

在孩子面前要慎言慎行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想说就说,想打就打,孩子也有孩子的尊严。陶行知老先生有首诗写得好:“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作为父母,我们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欣赏孩子,维护孩子的尊严。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要慎言、慎行。

下面的话,说不得:

1、你怎么这么笨,快笨死了。你这孩子真让人生气,能把人给气死。

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成长不但一点作用不起,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

2、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

家长用这种口气和孩子说话,简直就是命令孩子“唯父母的话是从”,不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好多事情失去兴趣,畏手畏脚,没有主见。

3、我说你不行吧,你就不行。

这等于在给孩子的行为贴封条,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4、我整天为你吃苦受累,容易吗?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

家长这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要挟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安稳、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可不能用来

作为激励孩子上进的条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笑话:妈妈:儿子啊,妈妈为了你把心都操碎了,头发全熬白了,你可得好好学习啊,要不然你可对不起妈妈。儿子:妈妈,您头发白不是为我操心操的,是您老了,咱们隔壁张大爷无儿无女,光棍儿一条,他可没为儿女操心吧,怎么头发也白啊。虽然是笑话,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教育孩子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前的那种“苦痛教育”已经不适合我们现在的孩子了。

5、大人说话你别插嘴,你懂什么?

孩子人小心不小,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当他的想法和做法很可笑时,您不觉得那是孩子天真可爱吗?怎么能不让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呢?

6、下次考试,你必须考进前多少名?

家长一气之下,给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孩子不但不会努力做到,反而会对家长的做法表示反感。

下面的事情,做不得:

1、在别人面前,提孩子的缺点。

这是在揭孩子的伤疤,俗话说:“大人大脸面,小人小脸面。”当着别人的面揭孩子的短,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2、孩子犯点错误,就大惊小怪,老账、新账一块儿算,孩子犯错误是常事儿,但是,家长不能啰嗦起来没完,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即使是经常犯的错误,也要犯一次说一次,不能给孩子记

账。

3、用悬赏的方式激励孩子做事情。

奖励本身没错,但完全用物质刺激孩子进步难免会让孩子陷入误区——成功是为了获得奖赏,这样会造成孩子被动努力,不会积极进取。

4、用拳头教育孩子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把家长分为三等:一等父母用眼光教育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教育孩子,三等父母用拳头教育孩子。我觉得很有道理。家长“以德治教,以爱治教”比“以暴治教”效果要好得多。

5、孩子希望父母陪他一起玩的时候,家长借故推托。

和孩子一起游戏,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机会,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因此家长应该珍惜。即使自己再忙,也要抽出时间。

6、指望孩子出人头地。

家长应该清楚一点:神童那只是凤毛麟角。自己的孩子就是普通人一个。爱吃、爱玩、爱犯小毛病,和别人家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其他的事情只要付出努力了,一切都顺其自然。

第五篇:笃学慎思

人民日报评论员:笃学慎思,解决“浅”的问题

—— 一论民主生活会如何开出高质量

民主生活会的质量,直接决定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开一个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它反映了学习教育和听取意见的成果,决定着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的效果。开好民主生活会,必须下功夫扫除各种“拦路虎”。归纳起来,需要解决浅、怕、泛、诚、改五大问题。

“浅”,是一些民主生活会的突出症状。对教育实践活动意义认识太浅,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到位,查摆问题置身事外,自我批评避实就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太浅,总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了,“四风”问题与己无涉,看不到问题、不想找问题、找不准问题;分析问题、整改落实浅尝辄止,轻轻松松,和和气气,走走程序就算完成任务。凡此种种,说轻点是敷衍了事,说重点是蒙混过关,问题不聚焦,根源没挖到,整改缺力度,一场严肃的民主生活会很容易成为又一次走过场。

“浅”只是表象,根子在学习。不认真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仔细重温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没把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精神吃深吃透,思想认识怎能深刻?不联系工作实际、思想实际学,不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学,不有的放矢、具体深入地学,视野如何打开、境界如何提升?不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标准找差距,不见贤思齐、以先进人物为镜鉴,自身存在的问题怎么找得准、思想根源怎么挖得深?学习态度不端正,静不下来,学不进去,个人自学变成不学,集体学习变成照本宣科,专题讨论变成散议漫议,互动交流变成“侃大山”,民主生活会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学而不思则罔”。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关键是要触动思想、触及灵魂。带着思考深入学习,才可能有心灵的激荡、认识的飞跃。这种思考,必须把自己真正摆进去,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必须克服“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对要害问题退避三舍、只摆现象不查本质”的思维定势,找准自己身上的“四风”问题和思想根源;必须对照为民务实清廉的准则,注重改造主观世界,着力祛除思想“病灶”。有了深入思考的充分准备,民主生活会才会成为一场思想的荡涤、灵魂的洗礼,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

第一批活动单位即将召开民主生活会,这是一次党性党风的大检阅。各级党组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笃学慎思解决“浅”的问题,交心沟通解决“怕”的问题,把脉聚焦解决“泛”的问题,推心置腹解决“诚”的问题,立言立行解决“改”的问题,民主生活会就一定会开出水平、开出实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交心沟通 解决“怕”的问题——二论民主生活会如何开

出高质量

“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没面子。”在民主生活会上,“怕”是一部分人的共性心理。究其原因,还在于会前谈心不透、沟通不够。

心中有顾虑,难免畏手畏脚。进行批评不敢有一说一开门见山,“打开天窗说亮话”,怎么能够红脸出汗、排毒治病?自我批评不愿一针见血单刀直入,“玻璃瓶里装清水”,怎么能提神醒脑、洗掉污垢?一个“怕”字,藏住了意见,也挡住了问题,让民主生活会变成了“神仙会”。

“怕”是思想问题,解开这个扣子,还得靠思想工作。驱散“怕”的心理、开好民主生活会,谈心沟通是个关键。思想说通了、扣子解开了、顾虑扫清了,没有心理负担,才可以放下架子、放下包袱、放低身段。诚心诚意沟通思想,推心置腹交换意见,做到有交流、有交锋、有交心,有共识、有共振、有共勉,让人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怕”就会变成“敢”、变成“愿”,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落到实处,民主生活会也才能有实效、见成效。

一些地方在没有充分交心沟通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开民主生活会。于是,或是不敢发言、不愿说话,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或是找不准脉、点不到穴,问题说不到点上、批评打不到痛处;甚至心有怨念、发泄私愤,导致用“批评”抵制批评、用“意见”反驳意见,搞成无原则的纷争。这样的民主生活会,失真、失实、失范、失控,变成了“热热闹闹走过场”,开了也等于没有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召开民主生活会之前,“班长”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的干部群众,都需要进行反复谈心与沟通。首先是要说清主旨,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打棒子、扣帽子,而是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其次是要明确方法,实事求是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有什么说什么、是什么讲什么,不夸大也不缩小;再次是要端正态度,摘掉有色眼镜,摒弃成见偏见,防止从个人恩怨、利害得失、远近亲疏出发看人待事;最后还要提出问题,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意见先亮出来,有来有往,开诚布公,一起矫正、一起提高。在

交心沟通中统一思想、澄清认识,民主生活会“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才不会落空。

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还是东怕西怕,还是怕讲心里话,我们党的老传统就恢复不起来。交心沟通,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智慧。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需要诚恳交心、坦诚沟通,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党内民主生活氛围。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脉聚焦解决“泛”的问题

泛泛议论、漫无边际、言不由衷、言不及义„„“泛”的问题,是民主生活会的大忌。这类问题不解决,开会就会走神散光、走调变味,达不到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个中症结,还在于把脉不准,聚焦失真。

民主生活会是严肃的组织生活,只有找准问题、抓住要害,才会触及灵魂、开出实效。然而,一些人出于种种考虑,“打太极”,“跑火车”,“搞装潢”,把问题捂着,把矛盾盖着,使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破解“泛”的顽症,既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更要有以身作则的担当,才能把对脉、聚准焦。

把脉聚焦,就要把聚光灯打到自己身上,树立主角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角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不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应把自己摆进去,各认各的不足,各领各的问题,各找各的根源。一把手尤其要有批评的自觉,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带头进行整改,决不能抛开主角去“运动群众”,更不能搞“领导有病,群众吃药”。

把脉聚焦,还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四风”,突出问题意识。“四风”问题,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为强烈,抓住了“四风”问题,就抓住了活动的着力点、关键点。反“四风”,必须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更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实事求是,把问题说透、把根源挖深,方能号准脉、抓对药。

把脉聚焦,更要扭住“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不放松,增强宗旨意识。不论撰写剖析材料,还是开展谈心、展开批评、谋划整改,一旦偏离活动主题,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要么夸夸其谈、大放空炮。只有把思路聚焦到“为民务实清廉”上来,以党章为镜,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才能更主动地反思工作缺点、更积极地密切血肉联系、更有力地扫除作风之弊。

世界上的事情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在召开民主生活会的过程中,瞄准真问题、倾注真思考、下足真功夫,就一定能排除“泛”的困扰,切实改进作风,扎实解决问题,以实效取信于民。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心置腹,解决“诚”的问题 ——四论民主生活会如何开出高质量

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民主生活会是关键环节。毋庸讳言,现在一些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效果有限,导致这一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功能退化:有的铺天盖地谈工作,遇到思想作风问题就悄悄转弯,议题跑偏;有的谈成绩头头是道,摆问题轻轻带过,文过饰非;有的该回应的事项不回应,该剖析的问题不剖析,隔靴搔痒;有的以抽象代替具体,以共性代替个性,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笼而统之。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诚”上出了问题。

民主生活会是解决党内问题、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方式。对党忠诚,为人坦诚,对同事诚恳,对组织诚信。诚,是党员应有的态度和品格,是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的基础。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有缺点谈缺点,有意见说意见,勇于自我剖析,帮助同志进步,才能真正达到改进作风、共同提高的目的。反之,会上“你好我好,互不干扰”,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听起来知无不言、实际上言不由衷,表面上和和气气、内心里疙疙瘩瘩,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组织和他人,民主生活会即使看上去“成果”再多、交流再“热闹”,也不可能触及灵魂,推动全心全意的反思和整改。

“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是党章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对党组织忠诚不渝,体现在查摆自身问题上,就是有一说

一、有二说二,不藏藏掖掖、遮遮掩掩,闻过则喜、闻过则改;体现在开展批评上,则是实事求是,坦诚相见,不存杂念,不塞私货,不凭主观臆断,不凭道听途说。延安整风,毛泽东与战友定下“君子协议”:各

自检讨,把话讲透,不准记仇,不影响工作。如此推心置腹的真诚态度,为我们今天开展民主生活会树立了典范。

高质量的党内民主生活会,是党自身建设的防腐剂,能有效检验党员对组织的诚信和对同志的信义。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恪守一个“诚”字。认真对照党章要求,以诚心诚意信任组织,以襟怀坦荡对待同志,以剖肝沥胆要求自己,就一定能开成一个触及思想灵魂的民主生活会,找到作风整改的突破口,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

立言立行,解决“改”的问题

——五论民主生活会如何开出高质量

民主生活会开得如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怎样,最终都落在一个“改”字上。虽然整改任务大多须到会后才能完成,但会前要有改的准备、改的决心,会上要有改的承诺、改的规划。总之一句话,开好民主生活会必须“改”字当头,立言立行。

行动比表态更重要。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与过往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不分阶段、不搞转段,其目的就是将学习教育、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大有大改、小有小改、改就改好,时时体现整改的精神,处处彰显行动的力量。

改作风,群众不看讲得多么生动精彩、列了多少问题单子,关键是看哪些薄弱环节得到改进,哪些作风顽疾得以祛除。正因如此,民主生活会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创造条件、畅通渠道,让群众全程参与、提意见、做评判,将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置于广泛而有效的监督之下。在此基础上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任务进度、列出完成时限,并在一定范围公开,才能传导不得不改的压力,增进立行立改的动力。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查摆问题不留死角,是民主生活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抓紧建章立制,巩固改的成效,同样应成为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聚焦“四风”、诊治痼疾,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不是做做改的样子、以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从体制、机制入手,对先期整改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制度的形式及时加以巩固,才能让既有效果沉淀、升华。在这个意义上,民主生活会应该就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等制度作出安排,以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不解决问题就会失信于民。如果只是认识深刻了,决心下定了,问题聚焦了,谈心也充分了,但最终“山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看不到行动,见不到变化,群众怎能不失望,活动焉能不“走过场”?

这种缺乏实效的民主生活会,会加剧人们对党内民主生活的忧思。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统一思想、促进作风、加强监督、增进团结、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会开了却没有“改”的行动,不是认识不到位,就是能力有问题。

民主生活会要想开出高质量,必须着力于“改”、落实于“改”。群众最反感逢场作戏、说一套做一套,最看重知行合

一、言必信行必果。真改还是假改,扎实深入地改还是走马观花地改,考验着各级党员干部转作风的决心,也检验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以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拿出改的诚意、坚定改的决心、谋求改的成效,方能以作风建设的实绩,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上一篇:社区教育自查范文下一篇:审判制度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