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功率教案范文

2022-05-23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下功率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八下功率教案范文

人教版英语八下八下U10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英语教案 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常考短语

1. how long 多久,多长时间

2 . have a yard sale 举行庭院拍卖会

3. give away 捐赠;赠送

4. not … any more 不再…… 5. Welcome to … 欢迎到……

6. a bit 一点儿,稍微

7. board game 棋类游戏

8. check out 察看;观察

9. a bread maker 面包机

10. grow up 长大

11. clear out 收拾,整理

12. a lot of 许多

13. no longer 不再;不复

14. at first 起初

15. for example 例如

16. a rain and railway set 一套轨道火车

17. as for…至于……

18. give up 放弃

19. to be honest 说实在的

20. at least 至少

21. on weekends 在周末

22. once or twice year 一年一两次

23. millions of 数百万的

24. search for 寻找

25. according to 依据;按照

26. across from 在……的对面

27. in one’s opinion 依……看

28. in order to 为了

经典句型

1. 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 (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是…… 2.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3. lov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4.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

5. have been in + 地点

在某处待了多久

6. hope to do sth. 希望做某事

7. one of + the+ 形容词最高级+可数名词复数

最······之一

8. 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做某事

9. 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 知识详解:

1 . --How long have you had that bike there? --I have had it for three years 辨析:how long, how soon, how often, how far How long 多久,多长(时间)。对时间段提问,如:for+时间段;since+过去的时间点。

e.g. --How long have you worked in Beijing?

--For five years.

How soon 多久以后。对in+时间段提问,常用于一般将来时,其答语常用―in+时间段。

e.g. –How soon will Mr. Li be back?

--In a week.

How often 多久一次,对频率提问,其答语为:once(twice/…)+时间段,always,usually等。

e.g.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 Once a day. How far 多远,对距离提问,其答语是表距离的内容。

e.g. --How far is it from here to your school?

-- Three kilometers. 2. 辨析:for 与since

for其后只能接表示一段时间的名词性短语

e.g. I have lived in this city for five years. 我在这座城市居住了5年了 since 其后接表示―时间点的短语或从句(过去时),也可以接一段时间+ago,常用于完成时态; 还用于句型:It is +时间段+since+一般过去时的句子。 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并持续到说话时的动作或状态。

e.g. It is two years since I came to China. 自从我到中国以来已经两年了。

She has worked here for five years. =She has worked here since five years ago. 她在这儿工作5年了。

3. Amy thinks it’s hard to sell her old things. 艾米认为卖掉她的旧东西很难。

It’s +adj. (+for sb.) to do sth. 意为(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时……的,it 是形式主语,真正主语是后面的动词不定式。

e.g. It’s important for un to learn English well. 学好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4. The stories inside may be a bit old, but they’re still interesting. a bit 意为一点儿,稍微,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相当于 a little;

a bit of +不可数名词,a little直接加不可数名词。

e.g. There is a bit of/a little water in the bottle.

瓶子里有点儿水。

not a bit =not at all 意为一点也不

not a little =very 意为非常

e,g. She is not a bit happy. 她一点儿也不快乐。

He is not a little tired.=He is very tired. 他非常累。

5. We have decided to each sell five things that we no longer use.

no longer 意为―不再;不复,有时可用 not …any longer 或 not … anymore 替换。如:

He no longer lives here. (= H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any longer.) 他不再住这儿了。

6. My daughter was more understanding, although she also felt sad to part with certain toys. part with 放弃、交出, part v. 离开,分开

e.g. Don’t part with your dream.

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7. Nowadays, millions of Chinese leave the countryside to search for work in the cities. Search用作不及物动词时,意为搜索;搜查。短语search for 意为搜寻,找寻。

e.g. He is searching for his sunglasses.

他正在找他的太阳镜。

【拓展】作及物动词,意为在······搜查或搜查。

e.g. They searched the forest for the lost child. 他们在森林里寻找那个走失的小孩。

8.a 46-year-old husband and father意为一位46岁的丈夫和父亲,相当于a husband and father of 46years old. four-year-old 是一个复合形容词,特点一是数词、名词、形容词之间要用连字符连接,二是数词后的名词用单数形式。

e.g. Tom is a 10-year-old boy.= Tom is a boy of 10 years old. 汤姆是一个10岁的男孩。

Lily is an 8-year-old girl. 莉莉是一个8岁的女孩

【拓展】另一种类似的复合形容词作定语的结构是:数词+连字符+名词,或数词+名词的所有格。

e.g. a two-month holiday=a two months’ holiday 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假期。 Ten-minute walk/drive/ride=ten minutes’

walk/drive/ride 步行/开车/骑车10分钟的路程

9. Many people like Zhong Wei regard with great interest how their hometowns have changed.

regard 及物动词,意为将······认为;把······视为。

常用短语regard…as…意为将······视为······;把······当做······,as 为介词,其后接名词或代词。

e.g. I regard you as my best friend. 我把你当做我最好的朋友。

We regard him as our brother. 我们把他当成兄弟看待。

10. consider 动词,意为考虑,=think about,后跟名词,代词,动名词,宾语从句或疑问词+不定式。

e.g. Please consider my suggestion. 请考虑我的建议。

I am considering changing my job.我正在考虑换份工作。 He has never considere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他从未考虑过如何解决那个问题。

【拓展】在与动词连用时,只能用动名词形式的动词或短语有:

consider ―考虑

enjoy ―喜爱

practice―练习

keep (on)―继续(一直)

mind ―介意

finish―完成

have fun ―高兴

feel like ―想要

look forward to ―盼望

can’t help ―禁不住

give up ―放弃

歌诀:喜欢错过别介意,完成愉快勤练习,禁不住考虑想放弃

11. hold

hold及物动词,意为―拥有;抓住,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均为held

e.g. He holds a major share in the company. 他持有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He is holding a book in her hand. 她手里正拿着一本书。

【拓展】hold用作及物动词,还可意为举行;主持,相当于have e.g. They will hold a meeting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tomorrow. 对比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不同: 现在完成时

表示从过去已经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可以和表示―从过去某一时刻延续到现在的一段时间状语‖连用,如for + 时间段、since + 过去时间点、since + 过去时的从句、since + 一段时间 + ago。且for与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可以相互转换。

e.g. My uncle has worked at this factory for ten years. = My uncle has worked at this factory since ten year ago.

I’ve lived here since 1990. 自从1990年以来我就住在这里。

I haven’t seen him for three years. 我三年没有看见他了。

She’s been at this school since five years ago.

自从五年前以来她就在这个学校。

1. 这本书我买了5年了。

I have bought the book for five years. ( )

I’ve had the book for five years. (

) 2. 你哥哥参军多长时间了?

How long has your brother joined the army? ( ) How long has your brother been in the army/been a soldier? (

)

非延续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1. 转换为相应的延续性动词,用于现在完成时。

2. 转化为―be + 形容词/副词/介词/名词

borrow/lend---keep

begin---be on

leave---be away buy ---have 单项选择

1. -- ____ have you been married?

-- For twenty years.

A. How far

B. How often

C. How long

D. How soon 2. -- I often have hamburgers for lunch.

--You’d better not. It’s bad for you ____ too much junk food. A. eat

B. to eat

C. eating

D. ate 3. My best friend Tom is ____ honest boy. You can believe him.

A. a

B. an

C. the

D. /

4. – Is Mr. Smith still in Shanghai?

-- Yes, he ____ there for two months.

A. has been

B. has gone

C. has been to

D. has gone to 5. I don’t believe that this ___boy can paint such a nice picture. A. five years old B. five-years-old C. five-year-old 6 Look! She’s standing ___ the ten children. A. among B. between C. of D. from

7. --Can you give m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vacation trips?

-- Why not _________ going to Hainan Island?

A. consider

B. mind C. keep

D. think

8.

Mr. Jack ______ China for several years.

A. has been to B. has come to

C. has been in

D. came to

9、He has _______ been to Shanghai , has he ?

A. already B.never C.ever D. still

10、The famous writer _____ one new book in the past two years .

A. is writing B.was writing C.wrote D.has written

11、Zhao Lan ______already ______in this school for two years .

A. was studying B. will study

C. has studied D. are studying

12、We ______ Xiao Li since she was a little girl .

A. know B. had known C. have known D. knew

13、Harry Potter is a very nice film .I_______ it twice .

A. will see B. have seen C. saw D.see

14.—______ you ___ your homework yet ?

—Yes . I _____ it a moment ago .

A. Did ; do ; finished

B.

Have ; done; finished

C. Have ; done ; have finished

D. will ; do ; finish 15. There are two books on the desk, but ____of them is interesting。

A.none

B.neither

C.both

D.all

16.—Have you ever _______ to the Summer Palace, Lily?

—No, I __________.

A .gone, hasn’t B. gone, haven’t C .been , haven’t D. been, hasn’t 17.I have ________ the book for three days.

A.borrowed

B.lent

C.bought

D.kept

18. Alice is ______an American ________a German. She is an Australia.

A. both; and

B. either; or

C. neither; nor

D. not; but 19. Mike doesn’t know French. And_________

.

A. so do I

B. so am I

C. neither do I

D. neither am I

20. John _______ Beijing. He is still there.

A. has been to

B. has gone to

C. go to

D. goes to

21. --May I speak to John?

--Sorry, he ______ Japan. But he _______ in two days. A .has been to ;will come back

B .has gone to; will be back

C .has been in; would come back

D .has gone to ; won` t come back 22.. Neither you nor I_______ a teacher.

A. is

B. are

C. am

D. be 23. The Smiths______ China for three years.

A .have come B .have been to C .have been in D. have come to 24..―When_______his grandpa______‖ .― Three years ago.‖

A. has; died

B. is; dead

C. did; die

D. is; died 25. There is not ___________in today’s newspaper.

A .nothing interesting

B. interesting something C. interesting

D. anything interesting 26.Simon is _________ honest boy. Now he is studying at ________ university.

A .a; an

B .an; a

C .the; a

D. a; the

27.I’m looking after Tom today. He’s been in my house _________ 8:00 this morning.

A. at

B .for

C. since

D. till

28.----How long have you ________ here?---For two days .I _________ her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been ; came

B .come ; came

C .came; came

D. been; come 29.---I don’t know where to go this summer vacation. ---Why not _________ visiting Huanggang?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here.

A .suggest

B. wonder

C. consider

D .regard 30.Oh, no! It’s raining. We can’t go skating on the square.___________!

A.What a shame

B .Well done

C. What a surprise

D.How wonderful 31.---Did you go to Kenli during the Peach Blossom Destival?(桃花节) ---Yes, the flowers are beautiful.Bees were flying _________ them.

A .in

B. among

C. between

D. through 32.---Did you borrow the comic book from the library? ---Yes, I ________ it for three days .I’ll return it this afternoon.

A. borrowed

B .kept

C. have borrowed

D .have kept 33.----How is your grandma? ---She’s fine. She used to _________ TV at home after supper.But now she is used to _______ out for a walk.

A .watch;go

B .watching ;go

C.watching; going

D .watch; going

二.综合填空A. 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词并用其适当形式填空。 Make, hold, part with, consider, search for, go, Check 1. I __________ my paper carefully before I handed it in. 2. . So far I ______

quiet a few friends here. 3.

Nowadays, millions of Chinese leave the countryside ______ work in the cities. 4. ―Where’s Li Ming?‖ ―He ________ to the teacher’s office.‖ 5.

I ________ changing my job these days.

6.

They ________ a meeting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tomorrow. 7.

My daughter was more understanding, although she also felt sad _______ certain toys.

第二篇:八下 7--9课教案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认真思考分析讨论下列问题,快速高效完成本组任务,帮助展示的同学做好准备,对子之间要搞好互帮互学。

今年元月一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这是新世纪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根据相关材料,我们组织开展一次班会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来点评:请你评说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三农”问题。

2、出谋划策:为了消除目前这种城乡贫富差距,请你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3、展望未来:新时期我国在加强“三农”工作中有哪些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它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第八课

黄土的厚重

第一课时:神奇的西部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西部特殊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宝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能力目标:通过多方收集资料,加深对西部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献身西部的思想情感 。

重难点:了解我国西部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以及自然资源。 在了解西部的基础上,激发自己热爱西部,献身西部的思想情感 。

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课本P89——95页的内容:

1、通读课本的相关内容;

2、找出知识要点并标示出来;

3、独立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将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分享;

4、完成知识梳理。

思考探究的问题

1、从国土面积、自然资源、民族分布、文化传统等方面来看,我们西部地区在全国处于什么地位?

2、想一想:假如没有西部的能源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我国的国民经济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西部的范围(地图) 西部地域构成:“10+2+2”是西部地区的最新定义: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

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 小资料(阅读) 厚重的历史文化 蓝田人(展示图片) 元谋人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年代为距今170万年。

西安:我国十三朝古都(阅读)

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西部民歌 传统民歌: 云南:《小河淌水》

陕西:《信天游》

山西:《在那遥远的地方》 新疆:《掀起你的盖头来》

四川:《跑马溜溜的山上》

恩施: 《龙船调》《六口茶》 丰富多样的资源

想一想:我国西部资源有哪些特点?

特点: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类型齐全,是驰名中外的“绿色宝库”“天然宝库”“生物基因库” 假如没有西部的能源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我国的国民经济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西部的丰富能源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资源我国的国民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资源紧缺,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从国土面积、自然资源、民族分布、文化传统等方面来看,我们西部地区在全国处于什么地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目前的西部?

第二课时:东西部差距有多大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东西部之间主要差距的表现

能力目标:通过对比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更进一步了解西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走进西部、认识西部,树立为西部地区发展作贡献的思想。

重难点:东西部之间主要差距的表现。树立为西部地区发展作贡献的思想 。 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课本P95——98页的内容:

1、通读课本的相关内容;

2、找出知识要点并标示出来;

3、独立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将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分享;

4、完成知识梳理。

思考探究的问题:

1、东西部之间主要有哪些差距?

2、西部自然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造成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小资料

从《水土流失》和“小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说东西部在发展上存在差距,那么第一个差距就是什么? 自然环境的差距

原因:人类过渡开发,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 。 解决问题: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发展林草业及相关产业。 阅读“知识卡”

大西北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首先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必然干旱缺水,它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也给西部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 阅读“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这些经济指标说明什么问题?

拓展延伸

看一看:说说自己的家人、邻居或亲戚朋友,看看他们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地及行业,并调查他们打工所在地的月收入与年收入,比较与西部的差距。 大家谈

东西部差距产生的原因 :

结合历史和地理课上学习的知识讨论东西部差距的原因 。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我校八年级准备举行一次:西部知识知多少”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策划:为做好本次活动,你认为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2、请你讲话:假如本次活动请你做一个开场白,你的发言内容是什么?

3、请你放歌:活动结束时,请你唱一首歌送西部的歌曲与同学。

第三课时:西部大开发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大举措。 能力目标:提高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进行西部大开发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打造交通网,大力办教育等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力拥护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去。

重难点:明确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及实施的具体措施。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大力拥护党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去 。

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课本P98——103页的内容:

1、通读课本的相关内容;

2、找出知识要点并标示出来;

3、独立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将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分享;

4、完成知识梳理。

思考探究的问题:

要进行西部大开发,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目标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目的

三、西部大开发具体措施

四、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

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目标: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

1、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2、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

3、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施山川秀美工程

P99页:有人认为,要“再造一个秀美山川”,只要指数种草就行。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植树种草十分必要,但还要:

1、加强护理;

2、禁止乱砍滥伐;

3、预防树木病虫害;

4、解决当地人民的生活困难„„

打造交通网:重要性

1、外运、

2、人员流动

3、旅游发展。 小讨论:101施工建设和保护文物的问题。

若遇到古代墓葬和历史遗迹,最好避免破坏,可以采用架桥、绕行或其他能保护文化的方法。由于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及宝贵价值,应该想办法保护。尤其是政府在决策中,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国家利益。 教育水平的差距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西部9省区6岁以上人口为22699.54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281.08万人,占总人口的1.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6个百分点,其中贵州、云南、西藏还不到1%。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却远远高于20.61%的全国平均水平,达26.51%,不识字人口占30%以上的就有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宁夏6个省区,只有四川和新疆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 。 大力兴办教育

P102小讨论:西部开发与教育的问题。

的确,教育投入高,收益慢,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负担。国家和各级政府正在努力解决。西部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教育能够提高人民的素质,开阔人们的眼界,增强人民的创造力。能够带来比投入更大的收益。因此,西部开发离不开教育、人才和知识分子。 东西联动

国家鼓励东部富裕的省份对口支援西部的省份,以此带来西部省份加快发展,逐步赶上东部发展的步伐。

一帮一兄弟友好省份:

上海——新疆

江苏——陕西

北京——西藏

浙江——重庆

安徽芜湖——新疆乌鲁木齐 湖北——西藏(山南地区)

湖北——新疆(博州) 思考:中东部帮西部仅仅有利于西部的发展吗?为什么? 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及意义(列举建设成就)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在学习了《厚重的黄土》一课后,八(2)班的学生就我市当前的经济发展展开了争论:

小敏说:我市比较落后,当前必须大力开发资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哪怕是付出一些破坏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小梁接着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应大力开发旅游市场,同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和资源刻不容缓。

1、假如你也在场,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说理由。

2、请你为如何发展我市经济献计献策。

第九课

手足情深

第一课时:五十六朵花

导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②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情感目标:①领略少数民族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感受少数民族艺术的美、习俗的美。 ②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策、整理、展示交流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团结”为本节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展示交流材料的能力”为本节难点。

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课本P104——111页的内容:

1、通读课本的相关内容;

2、找出知识要点并标示出来;

3、独立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将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分享;

4、完成知识梳理。

思考探究的问题:

1、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你知道多数?

2、想一想我州土家族、苗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特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至少两个少数民族填入下列表格: 民族 习俗特点(主要是服饰、饮食、传统节日等)

第二课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导学目标

(1)知道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荣辱与共、亲如一家

(2)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3)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创业,因此搞好民族间的团结、和睦至关重要。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树立民族团结平等思想。

(5)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反对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恶劣行径。 重难点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辽阔疆域、富饶土地,都是由历代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缔造的,各族人民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为国家统

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

民族间的团结,关系到国家大局,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搞好民族关系,处理好民族间的矛盾,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破坏祖国分裂祖国的行径尤为重要。

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课本P111——116页的内容:

1、通读课本的相关内容;

2、找出知识要点并标示出来;

3、独立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将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分享;

想一想: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具体体现哪方面?

一、共同缔造:

1、春秋时神州大地有一百多个国家;

2、战国时就只有七个国家;

3、从秦朝时,我国开始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共同捍卫:在国内出现局部的**和纷争之际,各族人民总是积极参加平定内乱、维持统一的斗争。在遭受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时,各族人民更是团结一心,以血肉之躲筑起中华民族的宏伟长城,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精神。 想一想:我国历史上各族人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英勇斗争的事例有哪些?(江孜抗英)(彝海结盟)

三、共同创造

中华民族人民在共同开发、缔造和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成果,共同为祖国的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你知道它们哪些科技文化成果? 灿烂的文化

历史: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饮誉世界的英雄史诗。 建筑: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克孜尔的千佛洞。 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名人有哪些?

宋祖英是苗族, 成吉思汗、白岩松、腾格尔、斯琴高娃、巴特尔是蒙古族;台湾女诗人席慕容也是蒙古族人;歌手韦唯是壮族,王石是锡伯族,超女何洁和快男吉杰都是彝族 ;超女易慧是土家族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柯岩是满族人; 杨丽萍是白族, 韩红、洛桑、才旦卓玛是藏族;著名的清官海瑞和郑和都回族人;老舍是满族人 „„ 考考你

你还知道哪些科技文化是由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建筑业) 想一想:我国各族人民的相互联系表现出在哪些方面?

四、相互联系:农业生产方面、畜牧业生产方面、手工业生产方面、建筑艺术方面 查阅资料:我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的事例有哪些? 各抒己见:国能够实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各族人民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一直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交流,从而形成了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真正体现 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离不开。 --邓小平

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史既是众多民族各自形成发展的历史,又是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整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各民族之间一直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交流,从而形成了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真正体现了56个民族是一家。

课堂检测

1、华语女歌手 韩红在歌曲《天路》中唱道:“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青棵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1)歌曲中所唱到的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 (2)这条神奇的天路的建成有什么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手足情深

导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明白我国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2、培养我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觉悟和能力。

3、培养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促进民族团结。

重难点: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怎样在现实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

自主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探究课本P116——121页的内容:

1、通读课本的相关内容;

2、找出知识要点并标示出来;

3、独立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将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交流分享;

4、完成知识梳理。

思考探究的问题:

1、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有哪些?

2、中学生在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应做到什么?

一、平等与尊重—这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基础

1 阅读课本117面的材料 。思考:从这两个比例图及宪法规定中你读出了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想一想:我国各民族平等和相互尊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所占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上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的文字,意思是“中国人民银行”。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按照各少数民族的年节习惯安排假日。

少数民族的部分节日:藏族的藏历年;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哈尼年;基诺族的大鼓节;黎族、白族、佤族等的火把节;壮族和布依族的三月三歌芋;苗族的跳水节、爬坡节等,都是欢

乐热烈的民族盛会.

出示一些少数民族的名人图片

这些少数民族的成员在咱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同样成了名歌手、名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各民族真正实现了一律平等,相互尊重。

3 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为了民族平等和尊重而出台的规定或做法吗?

A 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规定了假日。B 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对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等等。 4 考考你: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各民族培养亲如一家的情感,更有利于各民族和睦共处,互助合作共同发展。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二、团结与互助

1、观察思考:青藏铁路的修建及它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对我们有何启示?

2、互助知多少:国家 除了从各方面支援西藏建设外,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都予以极大的支持和援助。如: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实施东南各省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手拉手”帮扶行动、减免牧区牧民的税费等等。请你结合下列材料说出这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哪方面给于的支援?

⑴、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四大工程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⑵、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少数民族高等院校数量逐渐增多,学校规模逐渐扩大。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优秀干部。 3 请你当解说:

⑴ 、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贡献:从资源状况看,少数民族地区大多资源丰富,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

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考你

除了“援藏工程”之外,国家为援助少数民族地区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1、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

2、招收少数民族学员,培养人才;

3、派遣干部援助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4、实施西部大开发。

⑵、为什么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

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少数民族为祖国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贫困,为实现共同富裕,使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构建和谐社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自省自觉:(讨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点儿什么?⑴ 坚持民族平等的原

则,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⑵

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⑶ 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⑷ 尽力帮助少数民族的同龄人享受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民族平等,

2、民族团结,

3、民族共同繁荣

课堂检测

1、 在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所占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这说明(

)

A 少数民族人口在不断增加、B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 C 各个民族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D 各民族是不平等的

2 、 2007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期间,各民族代表同汉族代表同聚一堂,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这体现了(

) A 公民有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B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 C 要热爱民族的大家庭

D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 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城市的重点高中相继办起了“西藏班”“新疆班”,接收少数民族的高中生来校就读。这一事实说明了(

)

A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C 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受国家特殊保护

D 我国各民族之间是一种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二、 材料分析题

据不完全统计,6年中,共有西部200个县的2500所学校与6000所东部学校结对,东部学校义务培训西部教学骨干3000人次;派出教师短期支教、示范教学、学术讲座、“传经送宝”5280人次;东西部学生和家庭建立“手拉手”关系5800对;免费、减费招收西部学生并安排就业3260人;硬件援助价值2050万元,资助了一大批特困生。

1、材料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2 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有何现实意义?

第三篇:八下现代文复习教案

主备人:赵彩

复习重点: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词语、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2、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筛选搜索相关内容、语句。

3、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4、欣赏作品的语言特点。

5、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6、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方法指导、练习巩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词语、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一)联系具体语境,借助上下文推测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言外之意,同时注意词语的感情变化。

练习:1.结合句意解释加线的词。

(1)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2)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3)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落第:

答案:

本义漂亮,这里是反语,意思是丑恶。

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的人。

本义为科举不中,这里指考试不

二)方法:

1、从本句入手,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2、要看句子所在语段,注意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

3、结合段意理解准确性更高。

4、还可以抓住中心、结合社会背景、表达方式及议论性的语句。 2.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②“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①“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 ②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二、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筛选搜索相关内容、语句。 方法指导: 第一,确定需要的信息在文中的位置。 第二,分出要点。

第三,分要点整理、连缀成句。

练习:阅读《我的母亲》5——7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2、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3、“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中“这事”是指什么?请加以概括。 《藤野先生》 4.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阅读《敬畏自然》8-11段,你认为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管教,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训导。

此题可概括叙述,也可答具体事例。如: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后,重重地责罚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3.日本“爱国青年”查“我”的听课笔记一事。

4、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

5、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三、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1、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各是什么?每件事各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1)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四、欣赏作品的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朴实无华、优美生动、清新自然、简洁准确、精辟深刻、犀利尖锐、激情昂扬。 注: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练习: 下列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C.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答案A、浓厚的口语色彩。体现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B、淡淡的幽默。

C、语言犀利尖锐。采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辛辣地嘲讽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

D、语句质朴、真切,饱醮感情,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挚爱,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

五、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象征手法、对比手法、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讽刺手法、欲扬先抑、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以小见大、借物喻人、 借景抒情、动静结合、 巧设悬念、卒章显志等 写作手法及作用: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练习: 《雪》《雷电颂》《海燕》《阿长与山海经》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心声》《背影》

《从何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别采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六、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方法: 分析文章题目、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抒情议论的段落、写作背景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事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分析 《海燕》《吆喝》

《云南的歌会》这几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反馈练习

《河南中考》P78张晓风的《你为什么拿这一个》

八、作业:复习古文背诵

教学反思:

第四篇:功率教案

《功率》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生分析

初三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物理课本和手表

4、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通过课本想想议议说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

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 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 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

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师适当的引导,拓展知识。 引导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边边思考,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教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五、巩固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同桌互批教师抽批

第五篇:功率物理教案

(一)引入课题

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

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有做功快慢之分,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来描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功率

初中同学们学习过功率的有关知识,都知道功率是用来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一起讨论一些问题.

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

a.w1=w2,t1>t2; b.w1=w2,t1

c.w1>w2,t1=t2; d.w1

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并板书如下: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p表示功率,则:

p=w/t

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p的单位,w用j、t用s作单位,p的单位为j/s,称为瓦特,符号为w.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

接下来着重说明,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为等值.

至此,再将功的定义式与速度v的定义式作类比,使学生理解,虽然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同时也为后面讲瞬时功率做了些准备).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上一节我们讲了功的概念、功的公式之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对功的物理意义已有所了解.谁能复述一下?

在学生说出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之后,立即启发:那么做功快慢恰能表明能量转化的快慢吗?因此,应该将功率理解为是描述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并将这一认识进行板书.

2、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举例:一个质量是1.0kg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时间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与学生一块算出是5m,g取10m/s2)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与学生一起算出w1=50j)第2s时间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15m)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w2=150j)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p1=50w,p2=150w)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p=100w)

指出即使是同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在不同时间内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有变化的.因而,用p=w/t求得的功率只能反映t时间内做功的快慢,只具有平均的意义.板书如下: (1)平均功率:

p=w/t (2)瞬时功率

为了比较细致地表示出每时每刻的做功快慢,引入了瞬时功率的概念,即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瞬时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出瞬时功率如何计算的问题后,作如下推导:

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p=w/t=w = f·s/ t, 而s/t=v

所以:p= f·v

当t值足够小时,v就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这时p就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因此 p=f·v 就是瞬时功率计算公式

讨论:

①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力f为恒力,且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此情况下,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与任一瞬时的瞬时功率都是相同的.

②很多动力机器通常有一个额定功率,且通常使其在额定功率状态工作(如汽车),根据p=fv可知:

当路面阻力较小时,牵引力f也小,v可以大,即汽车可以跑得快些;

当路面阻力较大,或爬坡时,需要比较大的牵引力,v必须小.这就是爬坡时汽车换低速挡的道理.

③如果动力机器原来在远小于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工作,例如汽车刚刚起动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逐渐增大过程中,牵引力仍可增大,即f和v可以同时增大,但是这一情况应以二者乘积等于额定功率为限度,即当fv=p额.以后,这种情况不可能实现.

应用公式p=fv计算m=1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1s末和2s末的瞬时功率.

由v1=10m/s按公式求得p1=100j;由v2=20m/s按公式求得p2=200j.

根据上述结果启发学生思考瞬时功率的物理意义.最后指出,此题中是重力对物体做功,使重力势能逐渐向动能转化.随着时间的延续,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加快.

3、例题讲解

1、如图1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的质量m=5kg,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位移为s=36m时撤去拉力f.求:在下述两种条件下,力f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各是多大?(取g=10m/s2)

(1)设水平面光滑;

(2)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

解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让学生计算力f在36m位移中所做的功,强调功只由f和s这两个要素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因而两种情况下力f做的功相同,均为w=360j.

②由同学计算这两次做功所用的时间.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分别求出t1=6s,t2=12s.

③用功率的定义式即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得p1=60w,p2=30w.

如果有的同学用公式vt2=2αs分别求出每次的末速度,再用公式:

求出每次的平均速度 和 ,最后用 求得最后结果也可以,并指出这是解决问题的一另一思路。

2、如图2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正以v=2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的大小为100n,方向与速度v的夹角为37°,求:

(1)拉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2)物体向右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对它做多少功?(sin37°=0.6,cos37°=0.8)

通过此例题的解答,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fvcosα,并提醒学生,不要认为f与v总是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知道,在功率已知的条件下,可以用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力所做的功.第(1)问的结果为p=160w;第(2)问的结果为w=1600j.

3、课本p.139上的例题,注意区分几个概念.

(三)课堂小结

1、我们讲了功率概念之后,得到了两个公式,定义式p=w/t和瞬时功率的公式p=f·v.

2、公式p=w/t中的t趋近于零时,p即为瞬时功率.不过此公式主要用来计算平均功率.公式p=fv中,当v为瞬时速度时,p即为瞬时功率;当v用平均速度 时,也可计算平均功率.当然要注意 所对应的时间段.

说明:

1、将功率理解为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具有普遍意义.如一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10kw,表明它每秒钟可以将10k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管它是否工作.因而机器的功率实际上可以表示它进行能量转化的能力大小.

2、力可以做负功,自然也有负功率.学生不问到时可以不讲.课本上也没讲.重要的不是功率的正负问题,而是要结合实际问题说清楚能量转化的方向和快慢.例如,一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前滑动,根据p=f·v可知其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快慢与速度v成正比,这就表达清楚了,没有强调负功率的必要.

上一篇:毕业心得总结范文下一篇:毕业季的苦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