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度

2022-08-28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的功能。制定这个制度有很多预防措施,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文明村创建工作制度

创建文明城市总结-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总结

20xx年,我局根据《xx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规划纲要》及泸宣发26号关于《20xx年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通知精神,认真领会学习,对照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强化措施。

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局机关及各下属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xx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规划纲要,深刻领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大意

义,明确创建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批阅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件,作出安排部署。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中来,确保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年内,向系统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散发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知识宣传单300余份,办省级文明城市建设相关知识宣传栏4期,干部职工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100%。

健全机构,明确职责。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调整后的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毛乐平同志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曾长国具体分管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因工作所需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各项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工作专人抓。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指挥机构,有工作机构,有人员保障,有经费保障,有组织保障。制定了《xx市体育局20xx年精神文明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点》和《xx市体育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重点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高度重视,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局党组、行政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本局重要议事日程,与行政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奖惩,并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定期分析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年内召开3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省级文明城市相关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在《xx市体育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部门和各科、室、校、中心的创建任务,将创建任务纳入局机关与各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的目标责任管理中,局党组书记、局长与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

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与奖惩直接挂钩,使全局上下一心,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并将督查贯穿于工作中,年终,由局目标办和纪检监察室牵头,对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业务工作一同考核,逗硬。

完善制度,提供创建保障。建立和完善了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上下班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确保各项落到实处。

二、对照目标,扎实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

进一步扩大“三纳入”覆盖面,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创建文明城市总结今年上半年我市在“三个纳入”方面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全民健身工作写进了市、区县政府工作报告,市、区县两级财政已把全民健身工作的

经费列入了本级预算。体育事业发展在市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有了明确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意见》,已成为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特别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积极组织举办群众体育活动,扩大我市体育锻炼人口。年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群众体育比赛活动,群众参与体育活动人群不断增加。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共同举办了xx市机关第八届职工篮球运动会。来自市级部门33个和36个企事业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为隆重举行8月8日全市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个“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的通知和举办一系列比赛健身活动的竞程。举办了羽毛球、篮球、网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操、拔河、保龄球、漂流长江等多个体育活动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和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协会开展群众易于参加的体育健身活动。组队参加四川省

20xx年“城市杯”明星队篮球比赛。组织市级部门和7个区县开展篮球选拔比赛,举办了川南六市县中老年篮球友谊赛,有20支队伍200余人参加了比赛。

第二篇:创建文明村工作汇报

华安县前岭村创建文明村工作总结

前岭村地处九龙江北溪中游沿岸,村部海拔200米,周围高山环抱。全村土地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50亩,山地14490亩。共有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81户1707人。 自去年我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一年来在省、市、县文明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干部坚持两手抓,以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建设中心为宗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工作,为推动全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环境和智力支持,营造了讲发展、为发展、求发展、保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为加快发展尽心、尽力、尽责的良好局面,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 “立足特色、增创优势,依山兴农、以电兴工、宣传兴村、人才壮村、蜂果富村、文明立村、洋楼进村”的经济发展路子,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的显著成效。

前岭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胡总书记“八荣八耻”讲话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引导全村党员群众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有效增强了党员群众的发展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是落实“三培养”,开展村务民主听证制。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深化和拓展“三培养”活动为抓手,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状况,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通过开展村务民主听证,有利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村级组织形象,有利于保障和落实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达到扩大民主、增强活力、服务群众、加快发展的根本目的,为建设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公益事业日臻完善。投入5万元安装程控电话;投入2万元建设老人活动中心;投入8万元拓宽7•公里长的山区公路,解决了3个自然村交通困难;投入21•万元建成一幢教学楼并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投入20万元铺设村主干道水泥路面;投入8万元建设有线电视联网,实现全村通电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投入35万元新建一座面积6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投入•35万元铺建村主干道柏油路面以及两个小村2条小泥路面;投入5万元建设科技宣教中心;几年来公益事业总投入近140万元。

(四)是实施以德治村,创建“平安前岭”活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注重抓基层、打基础,以创建“平安家庭”为切入点,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特殊人群的教育着手,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家庭及成员遵纪守法、诚信明礼和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在年底全村95%以上的家庭达到“十创十家”标准,推动创建“平安前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加大投资力度,新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新村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水平的最现实体现,也是实现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千秋伟业。前岭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奔小康、建新村”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的原则,采取建新与改旧相结合的办法,共拆除旧房2000平方米,拓宽村主干道300•米,新建楼房40幢,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投入2•万元在村主干道安装路灯13盏,投入5000元建村部绿化工程,实现村部环境美化、绿化、亮化。

近年来,前岭村以争创“五好农村党支部”为目标,以“双带双创”为载体,多次被评为县“经济发展十强村”,并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农村党支部”、“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小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被列为市级新村建设示范点,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农村一级党支部”、“双带双创”先进单位、“村级达标村”等称号,涌现出市级“文明市民”杨朴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领办个私企业带头人”童木林和“养蜂大户”童一中等一批先进典型。

前岭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落实“三个强化”,构筑创建文明工作大网络 前岭村十分重视网络建设,从领导、队伍、制度三方面入手,努力构筑大网络。首先,强化领导力量。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组织、广电、文化、小学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领导力量充足。其次,强化队伍建设。以队伍社会化为目标,在“夕阳红”讲师团的基础上,纵深拓展,多边延伸,充分利用各方面、各层次的力量,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调动教师、党员、干部、青年、妇女、民兵、退役军人的积极性,多方参与。现在,全村已建立了一支以“夕阳红”讲师团为骨干的宣传队伍,实现了创建文明队伍社会化,为做好创建精神文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专题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专题会一次以上,研究部署创建文明工作。并建立责任制,实行村级班子成员每人挂钩1个自然村,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切实摆正文明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保证了文明工作不因中心繁忙而移位。

二、抓好“三个规范”建设稳固的文明阵地

前岭村十分重视文明工作的阵地建设,在配套、规范上狠下功夫,按照县、乡要求,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抓好文明阵地的规范化建设,提高了阵地的运作能力和效率,使创建工作有可靠的保障。具体有:⑴规范“四校”建设。继续完善党校、团校、文技校、人口学校,特别是党校做到长年挂牌办公,每年都举办4-5期的有村两委、后备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培训班。⑵规范电教阵地。认真做好与县广电局的电视联网工作,扩大电视宣传教育面,使群众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真正起到“宣传政策的讲坛、传递信息的窗口”作用。⑶规范文化阵地,推动县级理论学习联系点深入开展。继续抓好文化中心的建设,投资1万多元增设乒乓球、康乐球、羽毛球、排球等文体设施,修建村宣传栏,每月出版3期宣传栏。设立公共阅报栏1个,图书室1个,收藏图书达500多套。在开展理论学习联系点试点村活动中,前岭村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三学”,即学习先进理论,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先进技术,发展先进生产力,切实抓好第一要务;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进模范,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理论进基层成果 为进一步充实“夕阳红”讲师团力量,深化理论进基层成果,把村老人协骨干纳入讲师团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作风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开展“三个一”教育活动,增强创建文明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推动力。“三个一”即:以充实一个讲师团为核心,带动一个村老人协,负责做好一个村的文明教育工作。具体做法是:一是精选骨干。精选出10名党性强、责任心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老人协会员,充实到“夕阳红”讲师团,作为“三个一”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二是抓好培训。组织全村老人协会员集中培训,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农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有关规定,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演讲能力。三是统一编制教育内容。以宣传邓小平理论、党的农村政策为主,结合地方中心工作,做到内容贴近实际、通俗易懂,主要内容有《邓小平理论百题问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四是根据农村实际,统一制定计划。要求“三个一”教育小组,每星期到所负责的自然村进行1-2次宣讲,同群众谈心,宣传党的政策,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五是定期检查。分工负责,每月到各个片区检查督促一次。

四、实行“五个联动”,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对农村的现状,前岭村努力探索新时期创建文明工作的新方法,与各部门实行联动运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与农业部门联动,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以村文技校为阵地,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主要有⑴集中办班,聘请专家讲课,播放技术专题片,组织村两委、农技员、专业户参加培训,学习技术,再由他们回到村民小组给群众上课,每年大约举办12-15期有300多人次参加学习。⑵巡回讲座,邀请专家到村讲课、现场传授技术,同时与乡农技人员分组进村入户下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回答群众技术问题。⑶印发技术资料,每年共印发麻竹、香蕉等各种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实用手册400多份,做到户户手中有册,心中有底。

二是与群团组织联动,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以群团组织为骨干,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活动中的凝聚、带动作用,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既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又在参与中教育干部、群众,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开展的活动主要有:⑴各种创建活动。如平安家庭、十佳文明户评比活动、农村妇女扶贫帮富活动、计生户授牌活动等;⑵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如五四青年节的演讲比赛、六一儿童文艺汇演、国庆节歌咏比赛等。

三是与卫生部门联动,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村举行义诊活动,积极开展农村儿童防疫,健全配套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队伍不断壮大。

四是与司法机关联动,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以“夕阳红”讲师团为骨干,成立普法艺术团,采用说唱、演讲等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重点放在《民法》、《新刑法》、《行政监察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土地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农村适用、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法规,把宣传工作做到边远山村、偏僻户、零星住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是与小学联动,开展平安下乡活动,以学生为中介,在学校开展了“平安家庭”问卷调查,十分人性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增强广大家庭及成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和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在年底全村95%以上的家庭达到“十创十家”标准,推动创建“平安前岭”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之,我村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迈上新台阶。但与上级规定的标准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村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文明村为目标,用美好的前景鼓舞村民,以具体举措凝聚力量,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更求实效,为我村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2006年6月8日

第三篇:创建文明村工作规划

2008年顾杨村创建文明村工作计划

为了把顾杨村早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化新农村,结合本村地域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拟定顾杨村生态建设计划。

一、基本情况

建阳镇顾杨村位于建湖县建阳镇西南,北领234省道,与湖成村交界,西邻油田机械装备园,东与建东村交界,盐淮路、通达路贯穿东西境内,黄泥沟、西泥沟、木家沟河穿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使得。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18人,总户数810户,耕地面积:3200亩,人平耕地:1.5亩,2007年全村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其中农、副业5350万元,工业400万元,第三产业6280万元。人均纯收入8500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万元,集体积累120万元,全村从事

一、

二、三产业人员1300人,占全村劳动力的60%以上。

顾杨村是由原来的杨沟、顾坝两村合并,原来的基础设施较差,村组合并以来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一班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特别是06年1月以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0年底新铺设立砖路4.5公里,新建桥梁7座,兴建6.5公里的水泥硬质路面,各项基础设施较前有了很大的改观。

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村集体加大了投入,让全村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农户电话装机率达98%以上。全村有线电视安装率达750户以上。近几年来,我村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我村有规模私营企业发展到4家,投入资金1500多万。

中心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顾杨村已规划设计中心村建设方案,结合镇回迁房安置小区,在盐淮线路北侧及通达路两侧组建农民公寓楼20多幢,拟建成为全县农村一流的中心村,形成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新型庄园。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遵循“总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牢固树立“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增加竞争力”的理念,针对顾杨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的特点。生态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巩固优势、完善结构、突出重点、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养殖户为支柱、种植业全面发展,规模效益显著,环境清洁优美的生态示范村,并逐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水产养殖、生猪、禽鸟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2、发展思路

(1)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产、环境协调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加强村镇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做到高起点规划、高目标建设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3、发展战略 (1)巩固特经支柱产业,完善内部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农、工、贸一体化,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3)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力求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三、发展规划

1、经济指标

2009年三业总产值1.2亿元,工业产值400万元,农副业产值5350万元,三产产值6280万元,人均纯收入9100元。到2010年经济问题超过1.8亿元,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力争达到11000元。

2、社会环境指标

顾赵线为起点扩建整修道路总长达5000米为硬质路面。主要道路实现绿化配套,同时挖淤疏通所有河道和生产沟,形成绿化林带,适应水产养殖和农副业用水,所有沟渠桥梁涵洞配套建设。

通过对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一级农田保护区的管理,提高农田设施的质量,为规模化农业的发展留足后劲。创新农业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安全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建湖县正清农机专业合作社牵头,引进日本无公害优质“越兴”梗进行栽培,面积达500亩以上,“华梗”梗稻种植面积达2500亩以上,同时,引进“面包”优质小麦进行试生产种植,面积达1000亩以上,成立了民丰粮食加工厂,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化以种植优质水生植物、优质水源为重点,成立沙村荡无公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创塑农副业品牌,使其成为我村农业生产的主打品和农副业增效的主要途径。

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率达100%。

加强中心村建设,对中心村合理安排,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和现行规划,改造和重组相结合,按照绿化、美化、亮化的标准进行建设,合理安排用地,对中心村建设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分步实施。村投资30多万元改善中心村周围环境,在主要干道建立池、垃圾箱,集中回收村里生活垃圾,并通过购置的机动垃圾车送到垃圾填埋场。

增加文教卫生投入,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卫生环境的整治,兴建“三格式”化粪池735户,创建“四有”示范村达标,老龄科技、农家书屋,正常开展科普、成人教育一体化,努力提高村民文化水平,力争在2010年底对40岁以下村民全部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全村村庄绿化率2010年底确保达到50%,田林网化率达98%以上,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全部施用到农田,垃圾进入垃圾池运向垃圾场。秸秆实施综合利用,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沼气、液化气使用率力争在2010年达95%以上,减少化肥施用量,大力提倡秸秆还田使用有机肥,加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力度,降低农药的使用,以符合A级绿色食品的要注,力争达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

四、具体措施

1、工业

(一)以工强村、以企带村、培植支柱产业

加强镇工业区建设,提高承载力,确立集商、引商、留商、富商的理念,举全村之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搭建客商创业,兴业的理想平台,每年引进超千万元项目的企业不少于1家。

(二)干部领跑、村民跟上、推进全民创业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抓住机遇,优化种植业结构,把种植业从传统农业的温饱型改造成适应市场竞争的经济型和生态型,立足近期、规划长远。

发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创业和勇创大业,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用实际行动引导村民投身创业。

建立多种模式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无公害水稻优质粮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瞄准市场、围绕生态农业搞种植、养殖,实现示范带动。

近期效益和长期规划相统一,大力发展花木业,着力搞好林业、养殖业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在现有种植、养殖业规划的基础上,瞄准市场搞竞争,扩大种养面积,提高种养质量,搞高种养产出,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致富项目,同时建立沼气净化池5个,既净化环境,又提高能源利用率。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与农业科技部门建立多方位、多种渠道的长期协作关系,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行机械化的操作方式,力急2010年达到农业全程机械化。建立“三品”基地达到3000亩,占全村种植面积的65%。

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十一五”期间木家沟河西阳河西口、建港沟河边建2座排涝站,确保旱涝丰收,节水灌溉和高产农田的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水环境状况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抓典型促发展,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扶持种养殖业大户,走专业户带专业村的路子,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2、林牧渔副业

巩固提高传统项目发展养殖生产,利用现有的基础,不断发展扩大种养殖品种规模,大规模河蟹养殖面积达1000亩以上。

走生态养殖的路子,发展养鸡、养鸽、养猪业引导村民一户一品按示范逐步形成规模养殖。

路边沟旁,废地挖潜力,利用现有的有机耕道,排水沟两侧发展经济林网,实现绿化与经济开发相结合,水土保持与增加收入相结合。

合理调整种、养、加结构,形成合理的生态模式,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3、三产服务业

积极支持农民创办各种生态型商贸服务业,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参与沟通。

鼓励和扶持行业大户,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在建中心村的基础上,依托回迁房安置小区、凯卓立公司纵深推进为契机,兴办超市、浴室、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项目。

4、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分散实施的,镇、村、组、户四级一起上,分期、分层次完成规划的道路、桥梁、通信设施、有线电视、河道清淤和农田水利方面的基础建设。

五、保证措施

1、建立创建领导班子,成立由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明任组长,村总支副书记吴长付任副组长的领导班子,统一领导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2、发挥村党委的核心堡垒作用,强化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带领全村干部积极投身到生态村创建工作中去。

3、制定创建责任、创建目标、创建任务,采取分段包片,切块包干,把创建任务落实到人,挂图作战,定期考核,确保创建效果。

4、采取引进技术人才和培训技术骨干相结合的方法,提供创建所需要技术力量,保证创建目标有计划实施。

5、深入宣传发动,对全体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提高对开展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艰苦性的认识,向广大村民宣传生态村创建的必要性,使广大村民自觉地加入创建生态村的行列中去,摈弃陈规随习,真正把创建工作落实到行动上。

6、积极引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创建工作面广量大,这要求每个村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创建一个“水清、路通、民富”的生态村而出力、流汗、确保建成省级生态示范村。立了创建市场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落实到位。先后编制了村总体规划及生态村建设规划,制定各创建工作规划,以及各项规章制度,部署并落实各项生态村创建工作任务。

二O一一年八月

第四篇: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xx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居住着144户人家,有578位勤劳朴素的村民,有山地500余亩,水田321亩,精品果园350亩,党员21名大学生3个,是个远近闻名的果业示范村。

xx村的文明创建工作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的工作思路,紧扣“乡土风情、山村风格、生态风貌”这一主题,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努力打造好“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配套、思想道德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村创建工作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山上有林、林中有村、村中有景、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田园风光、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是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一、突出三个特点

一是体现生态特点。 。

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村书记xxx、村小组长xxx带头拆除厨房及茅舍,并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快速推进文明村创建工作,xxx和xxx每天晚上都要组织村民开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总结当天的工作,并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使创建工作忙而不乱,有序推进,从9月3日开始,天天有进展,月月有变化。

二是群众勇跃跟上。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体村民勇跃参与到文明村创建大潮中,主动拆除茅舍480多平方,清理垃圾,打扫房前屋后卫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连妇女小孩都参与,有的从外地特地回来拆杂屋,挑灯夜战,晴天雨天巧安排,男女劳力巧分工,涌现了许多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形成了“人人比干劲、家家比创建、户户比争先”喜人局面,还发动在外子女捐资创建,户均投入1万多元用于创建文明村。

三是党委政府全力支持。镇党委政府从一开始就始终把握创建的大势,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创建,拿出3万余元作为创建工作的启动资金,统一调度镇闲置资产,如花坛条石80余米、移植景观苗木56棵等,现场拍板解决公路绿化、水渠衬砌、门塘整治等美化绿化工程,并在最关键时刻三次组织全体镇干部帮助攻坚破难,镇村干部参与人次达600余人,让全镇上下共同感受创建工作所带来的新变化,从而增添创建工作的新动力。

三、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与调动群众自创精神相结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相应地提高,改善村内环境显得尤为重要。xx村民对此感受很深,该村有67人,其中40余人长年在家,主要以果业收入为主,人均果业收入达4000余元,他们迫切想建设自己的家园,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门塘改造、打破祖宗地、公路建设、村规民约都是村民自发建设的,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另外,长年在外创业的人士,喜听家乡的变化,积极性非常高涨,纷纷表示愿意集资搞好家乡建设,并带来了很多象增建坡顶的好建议和方案。

仅两个月时间使一个村焕然一新,一是成立创建文明村协会,组长由村支部书记xxx担任负责整个村庄规划实施;二是拆除影响村容的猪栏、牛栏、柴间、厨房、祠堂8间、480平方米;三是所有的房屋粉水泥、刷外墙漆、穿衣戴帽4540平方米;四是建门球场一个,并购置了健身器材;五是进村公路两旁绿化美化,栽花种草;六是挖门塘一个、水渠衬砌400米;七是完善村庄循环公路300米;八是制作三个板块宣传牌;九是建花坛4个,中心花园一个,栽上花和铁树;十是添置垃圾箱三个;划分卫生区、保持干净整洁。共花费16.4万元。

二是与发展主导产业相结合。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脉搏。一个没有主导产业的村,不是一个有后劲的文明新村。

第五篇:创建文明村工作简介

讲文明 树新风

任家湾村创建文明村工作简介

任家湾村位于镇政府的东北1.5公里处,全村总面积75.6平方公里,辖丁家湾、任家湾、枣湾三个村民小组,80户245口人。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蜂、苗木繁育为主,是全镇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的重点。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574元。

任家湾村在文明村创建过程中,坚持抓宣传、抓整治、抓载体、抓提升、抓管理,使创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一)抓宣传,造氛围。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文明村创建宣传,提高群众创建意识,群众知晓率达、参与率达到100%。

(二)抓创评,树新风。以“我承诺、我践行、我文明”“身边好人大家评”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诚信党员”等评比活动,提升创建成果。

(三)抓教育,提素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农民“道德讲堂”,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抓经济,谋发展。以稳定主导产业保增收、开发新兴产业添活力、培育特色产业增后劲为核心,巩固主导产业,开发木耳、中蜂、苗木等新兴产业,发展产业促增收。

(五)抓基础,促提升。投资20余万元对枣湾新村、青兰高速入口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6000m;投入8万元,开展环境治理,彻底整治脏乱差现象;投资80万元在枣湾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创造优美宜居环境。

经过三年的努力,任家湾村风气良好,社会安定,环境优美,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2

上一篇:网络营销的策略研究下一篇:网络营销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