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023-05-29

第一篇: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一、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二、提倡采用重在语言运用的多种教学模式

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是对除任务型教学方法之外的其它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包容和认可,对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的肯定。

三、明确音标教学的基础地位

新版《课程标准》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一修订明确了音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定位,使课改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初中英语到底要不要教音标”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音标教学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有极大帮助。

四、语法教学内容有所调整

新版《课程标准》在语法项目表中对五级的要求也做了调整。调整后的语法项目难度降低了,要求更清晰了。如被动语态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含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中只要求掌握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的用法,而定语从句则只要求“能辨认出带有由that,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这些对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难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定新中学李大林

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后,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年读五本书,补充理论知识。其中的一本就是《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该书即是对俗称的《新课标》的权威理解和诠释。读完此书后,我对以前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悟,并对以后的教学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和把握。

《新课标》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有如下的描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若干年前教初三毕业班时,我发现只靠老师拼命灌输知识而学生不积极配合,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有限的,也可称为事倍功半,极可能让学生觉得英语面目可憎;但是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我引入英语报刊杂志,歌曲和原声电影等作为教学手段,不仅给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色彩,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大为增强,教学的效果便是事半功倍,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有助于树立自信心。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梦想。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从教育的角度看,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保证。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无法保障终身

学习能力的养成。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都或许有这样的感受:教师讲十遍,不如学生做两遍和问一遍。事实的确如此。当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作为学习者的学生进行的是被动思维和接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能没有到位或者没有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学的效果打了折扣。而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他们的思维处在积极思考之中,属于主动思维,因而学习效果会更好,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当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件易事,其间要求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自主定向——确立学习的目标性和动机性

学习目标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 英语,是为了升大学迎接高考,还是为了将来出国留学,或者是学好之后能给自己和家长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这一学科的积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英语学习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强自己的自主意识。

2.自由选择——尊重学习个体的差异性

学生自己是千差万别的行为个体,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兴趣的体现上会有极大差异,形成各自的学习风格。自主学习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决定自己爱学的,想学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自愿探究——重视学习的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半独立到独立,

从探究单一问题到复杂问题,从参与局部到全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调探究性学习,意味着学生会经历更多的挫折,面临更多的挑战,但究其长远意义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性格,而这一点正是应试模式下的学生最缺乏的。

4.自觉运用——体现语言的实践性

语言是鲜活的载体,如果学习语言后,不能够拿来运用,就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意义。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英语教师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替学生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语言运用环境,不能让英语成为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应该成为生活中的语言。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英语教学将会更科学健全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只有充分领会其精神,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

体会

认真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关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之后,受益匪浅。

王蔷教授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和修订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大力体现社会主会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过多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操练。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这一理念的变化带来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以及评价模式等一系列的变化。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互动层次更加丰富,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

等。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目的是为了更好鼓励、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王蔷教授的解读不光从宏观上、www. 理论上讲解了课程的价值体系、理念的变化,同时也为教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照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在王蔷教授的讲座中我能得到很大的启发。

一、在教案、教学中体现人文素养

新课程以英语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及人文素养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我平时的教案中,教学目标通常只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很少涉及到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学习策略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写教案时却欠缺,在今后的教案中我将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利用大班优势进行有效教学

我们学校虽然是在农村,但每个班学额却严重超标,对此,教师总是无可奈何。其实大班化教学并不是只有弊端,

大班也有大班的优势,如:学习氛围好,学生有归属感,对学生互相促进的作用。由于学生经历不同,背景差异,分享起来更有优势,大班化教学为学生组织更多的参与学习机会。

三、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工具

多媒体、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了课堂。多媒体呈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很多老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从而忽视了传统的黑板板书、简笔画在课堂中的作用,越来越少地进行板书。其实,黑板板书是很重要的知识建构的工具,它揭示了主题及重点内容之间的关联,通过板书呈现核心内容和主题、语言知识等。黑板可把重要的东西一直保持,较幻灯片更具优势。教学手段不能滥用,应注意恰当性和必要性。在选择媒体时,不一定选最好的,但一定要选用最佳的。

四、合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不是选拔,不是简单的检查的

工具。小学评价以激励为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正面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评价中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体验参与评价的乐趣。如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学生出题评价他人等多种方式。www. 学生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进步的过程。在新版教材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后的课堂中,除了教师评价之外,我会注意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认真地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便于更好地把握方向,准确地把握教材,以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第四篇: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视频观后感

怎样更深入的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所感

红光中学吴玉秀 今天,我观看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的视频。程晓堂教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加深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优化自身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在实践与反思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适应英语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英语教师,虽然刚刚从学校接受完最新理论学习,但是如果因此就沾沾自喜,盲目自信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思进取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以实验版英语课程标准是我在校攻读学位时研修的课程之一,本以为2011年版新课标会与之前学习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今天的研修却让我明白了在处于大发展和大调整时期的当今世界,知识理念的发展真可谓是日新月异,谁拒绝时代之潮的冲刷谁将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是赋予每一位当代英语教师的历史使命!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这一点要求英语教师具备四个方面的素养: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科学的研究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学科教学知识。

第一,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包括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如英语语法、词汇、语音、语篇等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如娴熟的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第二,当代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好书,还要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才能促进教学的提高,要将自己从一名教书匠提升为新型的研究型教师。因此我们要具备阅读专业文献参加学术交流研讨的能力,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实践驱使理论研究后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第三,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英语课程双重性质中的人文性除了指导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以外也要将它用来指导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具备宽阔的视野,高尚,高超的灵魂才能培育出具有相应品质的学生。第四,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教师通过有效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以及提高其综合素养的能力。教师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以完成新课程标准赋予的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使命。

其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剖析教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剖析的基础上,教师才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教师也只有通过实践反思才能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新课标》倡导的先进理念、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自身学科专业知识去指导教学。通过反思调整教师才能最终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

再次,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是一名勤学好问、乐于团队合作的教师。教师应该具备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机制,将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困惑及时与其他老师交流分享,逐步形成有个人特点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英语教师

综上所述,《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广大的一线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每一名英语教师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一名不断进取、具有反思意识和谦虚态度的英语教师身份去顺应改革的潮流!

第五篇: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解读

高中课改要求:

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将于2012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实施,新课改后,对普通高中生的评价,将由原来的主要以学科成绩评价,改为综合素质评价,更强调培养高中生的公民素养。新课改后,将全面实行学分制,普通高中生3年必获得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课改要求:从2012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对所有普通高中学生实行学分管理。学生修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学分。普通高中学生3年须修满144个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学分至少达到116个,包括语文、英语、数学各10个学分;思想政治、技术各8个学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6个学分;音乐、美术各3个学分;体育与健康11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选修课程至少获28个学分。

全区普通高中之间学生所得学分可互认,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入广西的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后,可认可学生在原学校所获学分。

高中英语新课改标准解读

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

1、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特别强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英语。

2、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

3、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 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拓展学习渠道,增加语言输入量。

6、创设最优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7、实践“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使他们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高中课程还应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使他们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学习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引导高中英语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能力,学用结合,促进积极思维和有效表达。

高中课程设计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高中英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必修课程的设计以义务教育阶段的五级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达到七级目标要求。高中英语必修课程共分10个学分,学生修满10个必修学分即达到英语学科的合格毕业要求。学生需完成必修学分,并通过英语七级证书考试(即达到七级水平) 方能获得申请大学学习的资格。

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结构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

高中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A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几个新字

1、新设计,新思路

新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从小学、初中、高中教学通盘考虑,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级别,保证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六年级结束时,达到新标准二级,第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如下所示:

九级←高考的要求

八级←高考的要求

七级← 普通高中毕业要求

六级

五级←初中毕业时的要求

四级

三级←小学毕业时的要求

二级

一级

2、新的课程目标

此次课改的重点是一改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趋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

3、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该形成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4、新的评价机制

新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和完整,不但没有忽视结果性评价,而且着重形成性评价。新标准认为,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考试检测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评价机制应包括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对教师教学的检测等。

5、新的词汇要求

新标准加强了对词汇的要求,高中阶段从原来的1800~2000个增加到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优秀的要达到4500~5000个词汇。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词汇量过低不

4但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由于可利用单词太少而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增加对词汇量的要求,势在必然。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不掌握3000~4000词汇很难应付。可见高考试题已向着新标准的方向发展。

6、新的阅读要求

词汇量的加大,必然对阅读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课外阅读量,在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36万词以上。10年级和11年级(即高一,高二)分别达到20万和30万词以上。即相当于每天要求学生读五篇阅读文章。对阅读的质量也提高了,新标准要求高中毕业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上一篇: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下一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