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红色文物赏析

2022-09-11

一、一面锦旗

这件文物是一面锦旗, 年代是1949年, 质地为布质, 长20厘米, 宽16厘米, 一侧为炮弹为毁。这是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106团授予“支前船工”陈玉华的, 锦旗的一角就是在渡江过程中被炮弹击穿, 它不仅承载了陈玉华和父亲光辉的革命历程, 也成为半个多世纪前渡江战役中军民联手抗敌的重要见证。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来到了重要的沿江城市, 安徽省省会——安庆, 开始投入到紧张的渡江准备中。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中, 有一项工作最为重要, 也最为紧迫, 那就是渡江船只和船工的征集。

成长在渔民家庭的陈玉华, 当年只有21岁, 全家靠捕鱼勉强度日。但是大战在即, 在争取全国解放的大形势下, 父亲陈文义义无反顾的带着儿子陈玉华报了名, 成为了支前船工中的一员。

渡江前, 野战军首长亲自为陈玉华戴上奖章, 上面缝有名字、年龄和出生地, 戴上它就意味着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由于陈玉华此次担任的是前锋主攻, 首长还特地颁发给他一面锦旗, 上面写着“奖给水上英雄, 渡江第一船, 一零六团”。陈玉华小心的把这面锦旗缝在了衣服的内里上, 他抱着必胜的决心, 一定要把解放军送过江。4月21日凌晨2点, 106团的渡江号令打响, 密密麻麻的船只犹如离弦的箭, 直刺江南。作为前锋船, 陈氏父子一刻也不敢放松, 父亲陈文义掌舵, 儿子陈玉华负责扯帆和摇桨, 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送军过江。靠岸后, 迎接他们的不仅有连绵不断的炮火, 还有无数的障碍物和地雷。为了给后继部队扫清障碍, 陈玉华和战士们潜伏在硝烟中, 小心翼翼的清除地雷的引线。就在这时, 一枚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响。火光背后只见陈玉华血肉模糊, 身上那面“渡江第一船”的锦旗也被炸掉了一块。倒在血泊中的他只隐约记得, 后面有战士用信号灯为大部队开路, 我军已胜利登岸。

渡江战役胜利后, 陈毅元帅说“这坚韧卓绝的渡江准备, 把北方人变成了南方人, 把陆军变成了水军, 把浩荡长江变成了平阳大道, 这是奇迹。”那么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回答了这个问题——党的根基在人民, 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正是这千百万的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011年, 安庆宜秀区姥山村的陈玉华老人将这面锦旗捐赠给了我馆。

二、信仰的最好诠释

——“无尚光荣”匾

这件文物是50年代, 质地为木质, 长80厘米, 宽34厘米。是50年代初颍上县第一任县长邵见秋有感于马怀谦烈士的事迹, 敬赠了这块“无尚光荣”牌匾,

在安徽颍上县有这样一位老人, 为了1948年说过的一句话, 60多年来一直守候着一块匾, 年华老去, 无怨无悔!

老人名叫孔凡芝, 出生于安徽颍上的大户家庭, 20世纪40年代和家境相当的丈夫马怀谦结婚, 生活较富裕, 育有三个孩子。1948年当人民解放军来到颍上时, 孔凡芝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打过长江去, 让江南的人有鞋穿, 有饭吃!”想到平日里受苦受难的百姓, 孔凡芝随即抱着刚满月的小儿子鼓励丈夫:“怀谦, 去吧, 为穷苦百姓做事, 是做大好事, 你走了, 我会为爹娘养老送终。”

革命形势异常严峻, 刚刚参军的马怀谦就要奔赴前线, 临行前, 孔凡芝不停的嘱咐丈夫要勇立新功, 看着丈夫穿着自己亲手做的衣服、鞋子, 那上面有多少针脚, 就有孔凡芝多少泪水。她把浓浓的情, 深深的爱一并缝在了衣服、鞋子里。“怀谦, 放心去吧, 我会等你, 一直等你回来。”

马怀谦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44师130团重炮连战士, 先后随部队参加了渡江战役、西南战役。因作战英勇, 1950年12月荣获一等战斗英雄称号。本想着仗打完了, 丈夫就能回家了。但得知丈夫奔赴朝鲜, 让朝鲜人民有鞋穿, 有饭吃时, 孔凡芝又一次把心“提”了起来。这一“提”就永远没有放下。

南飞的大雁, 魂牵梦绕的还是北方的家乡, 和深爱的恋人。无奈, 大雁南飞, 一去不回。1951年, 29岁的丈夫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噩耗传到了家乡, 孔凡芝当场昏死过去。 (附照片:马怀谦烈士)

25岁她醒来后泪流不止, 在那样一个饥寒交迫的年代, 一个裹小脚的大户千金如何赡养双亲, 养活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呢?有人曾劝她改嫁, 她总是毫不犹豫的拒绝“我答应过我的丈夫, 等他回来!”

50年代初颍上县第一任县长邵见秋有感于马怀谦烈士的事迹, 敬赠了一块“无尚光荣”牌匾, 此后孔凡芝就把自己的画像和丈夫的照片、牌匾摆在了一起, 她要和自己的丈夫永远在一起。每当遇到过不去的坎时, 她就来到丈夫的照片前, 说上几句话, 似乎丈夫没有离去, 就守在她的身边。60多年的唠叨, 就这样藏进了她满头的白发。

或许是受丈夫的影响, 孔凡之性格非常的坚强, 终生未改嫁, 为爹娘养老送终, 将三个孩子拉扯大, 她一个人扛起了家庭所有重担。

村里人看在眼里, 疼在心里。要她向政府反映, 减轻家里的负担, 给孩子们安排一份工作, 但她还是拒绝了!她常对孩子们说:再难也不给政府添麻烦。

生前老人一直想按照当地旧风俗“土葬”, 好让自己跟丈夫的衣冠合葬在一起。但是直到生命的尽头, 她都没有向政府提出要求。2011年2月4日孔凡芝女士去世, 享年88岁。

2013年我们在征集文物的过程中, 了解到马怀谦夫妇的故事。当进入皖北农村矮小的正堂时, 首先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无尚光荣”牌匾以及与之在一起的孔凡芝的照片。为了“打过长江去, 让江南的人有鞋穿, 有饭吃!”这句话, 为了这份朴素的信仰, 孔凡芝送丈夫参军, 60多年用一块匾寄托对丈夫的思念!至死孔凡芝, 也没等到丈夫的归来, 但她却等来了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的富强、国家的强盛。这也不也正是当年无数中华儿女所等的吗?!

上一篇:以“六大精气神”、“十种力量”精心打造名校特色——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创新发展纪实下一篇:园林绿化中观花植物与观果植物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