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2023-01-23

发言稿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有着自身的写作逻辑和构成,那么你真的了解发言稿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抬高起点 集聚优势 推动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中共新站镇委员会 新站镇人民政府 (2010年3月)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争创龙江第一镇”目标不动摇,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商贸大镇向工贸重镇转变,农村集镇向现代化小城镇转变”之路,创新思维抓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千方百计促增收,推动了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全镇社会经济总收入突破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工业总产值实现7亿元,比上年增长26%;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人均收入实现8100元,比上年增长16%。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城镇工业化进程 我们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充分发挥新站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聚集优势,倾力打造“服务高地、政策洼地、兴业宝地”。截止2009年末,规模以上企业达12家,年产值2.5亿元,

1 以粮食、建材和生资三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初步成型。一是在推进项目上下功夫。2009年,我们不断巩固续建项目、抓好新建项目、储备待建项目。先后达成意向性项目9个,合同项目6个,启动了北虫草种植加工项目、禾丰米业加工项目、展华玉米生化产业园项目等5个大项目。二是在引进项目上下功夫。一方面内部挖潜,盘活休眠资本,努力引导扶持当地小企业上规模、提档次;另一方面走出去,由镇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小分队,参加哈洽会、广交会等各种招商展会,赴北京、上海、浙江余杭、沈阳等地进行招商。与30余家大企业大集团进行了接触和洽谈,先后有10余家企业集团来我镇实地考察,洽谈相关事宜。龙泰集团粗粮加工、包装公司、机制木炭等一批项目即将落户新站。实现了招商引资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三是在服务项目上下功夫。为使客商安心、舒心、放心发展,我镇落实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积极为客商服务,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为大庆辉华水泥粉磨有限公司、达丰糠醛有限公司和隆宇新型墙体材料等企业协调贷款1200多万元;为方便展华生产经营,多方协调资金安装了公铁立交桥至展华路段的路灯100盏,并积极配合粮食产业园区做好展华公司铁路专用线及高压线路架设征地、征房等工作,确保了项目如期投产达效。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我们立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小城镇的载体

2 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一是强化城镇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油田帮、企业助、民间筹等办法筹措资金,完成了中央大街、站前路、农民街至中学路柏油路面7公里;修建了南二路、新合路8.2公里白色路面;硬化通村红砖路40公里;铺装彩色步道板28000平米;融资5亿元改造临街房40万平方米,临街房改造率达87%,增加临街商铺1500个;修建高标准住宅小区3处;投资300万元对镇内供热锅炉和管线进行改造,集中供热面积15万平米。安装路灯180盏,实现了镇内主次干道的全亮化。二是完善城镇功能。我们不断巩固新站的中心集镇地位,提高聚辐能力。在镇内开通公交车12台,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在政府的支持下,星级宾馆、休闲会馆和大型连锁超市投入使用;全国首家乡村银行——龙江银行、合众保险公司、大庆市担保公司、鼎祥房地产评估公司等12家金融、保险、担保、评估公司相继入驻新站。良好的银企互联基础为新站的快发展、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投资保障。三是增强城镇吸纳能力。我们从体现地区经济特点入手,依托当地东北最大的粮食战略装车点,大上吃配项目,营造开放性粮食物流中心区。同时,规划了农贸大市场、建材大市场、生资大市场等三处专业化市场,促进了粮食建材生资经济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且拉动了餐饮、旅店、娱乐、运输等相关产业,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000余家,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实现2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占全镇经济总量的37%,其中粮食经营业户近百

3 家,粮食年流通量近120万吨,辐射至兰西、明水、望奎、安达等市县,粮食年销售额12亿元;建材经销业户80多家,年经销额3亿多元;生资经销户152家,全年销售额达3亿元;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消费额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现在,我镇城镇人口已达到了3万人,占全镇人口的58%。

三、以业品户建设为牵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们觉得业品户建设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是牵动。因此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关节,稳步推进。一是在打造主业上作文章。新站粮食加工企业比较多,规模大,优势明显。据此,我们把主业定位在发展“三米”产业上。依托圣源米业、古龙贡米、展华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水稻、谷子、玉米生产,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良性循环经营模式。去年,全镇“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78%,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粮食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大米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小米加工能力5000吨,玉米加工60万吨,粮食经济的影响力已辐射到兰西、明水、安达、大安等两省十几个县市。二是在发展村品上作文章。我们因村制宜,因村施策,重点发展特色村品经济,规划建设了以安合、靠山村为主的6万亩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古城、向前等村为主的谷子生产基地,以振余、发展等村为主的5000亩山芝麻生 4 产基地,以新合、新站等村为主的10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新城、先进等村为主的12000亩杂粮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良好局面。三是在培育模式户上作文章。我们通过干部示范、专业协会组织、先进典型引带等方法,积极发展典型模式户。去年,我们培育种植业模式户142户,养殖模式户71户,其它模式户32户。组建了新安谷物生产专业合作社、向前小米生产专业合作社等6个成规模的农村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安合水稻专业合作社,组织四合屯的246户农民,在周边乡镇和农场承包水田37000多亩,是本屯耕地的7倍,靠种“外人田”走上了富裕路。

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相信随着粮食物流园和物流节点项目的入驻,会给新站带来又一轮发展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打造肇源经济发展副中心,争创“大庆市十大经济重镇”而努力!

第二篇: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互助县民政局

(2020年2月**日)

各位领导:

大家好!下面,我就2019年民政重点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做一简要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底,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303户11987人,城镇低保对象295户524人,城乡特困供养对象1563户1644人,享受残疾人补贴人数8967人,孤儿和困境儿童651人,其中孤儿54人(集中供养5人),70岁以上老人1.76万人(其中70-79岁14319人,80-89岁3133人,90-99岁191人),留守儿童702人,留守妇女138人,留守老人597人。

二、2019年重点工作回顾

2019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批示及中央、省市县委和政府关于民生保障的决策部署精神,民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认真履行保障基本民生职责,扎实开展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和残疾人保障、困境儿童等社会救助工作,累计为3.5万余人次贫困群众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2亿元,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二是坚持突出特色、为老人提供方便优质高效服务为宗旨,全县养老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居家养老工作,形成了以恒生长者照护中心为中枢,各服务站为枢纽,上下联动,优势互补,整村推进的服务模式。社区养老工作,以树立标杆、示范带动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了南街、东街日间照料中心和吉家岭幸福院等一批社区养老和村级养老的先进典型。机构养老工作,以提升机构功能和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对县社会福利中心和敬老院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和设备更新工作,机构服务功能得到提升。三是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稳步有序发展,困境儿童和孤儿基本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孤儿信息录入率均达100%,30名应届贫困大学生得到慈善救助,省市慈善组织为我县福利(养老)机构和村级办公用房无偿捐赠监控摄像机等设备147台、电视机10台。四是完成了4个农村社区服务站项目建设任务、老年人活动中心主体建设任务,殡仪服务中心项目完成招投标,预计3月底开工建设。五是以开展村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重点,通过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回头看”、宣传引导、每月研判制度、候选人资格联审等措施,全力推进村级组织自治能力建设,村级组织自治能力建设不断发展。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脱贫攻坚,精准高效救助。

按照脱贫攻坚“八个一批”政策和巩固提升两年行动计划要求,认真履行民政兜底保障脱贫职责,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的功能,对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群众实施高效精准救助,为脱贫攻坚顺利收官打下基础。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抓好农村低保月动态调整,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二是按规定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补贴和孤儿保障政策,加强特殊人群集中供养机构建设,不断提高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能力。三是加大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的临时救助力度。四是对救助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到服务对象手中。五是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工作的法治化、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六是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分类施保金、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补助标准。

(二)积极探索创新,提升助老质量。

一是充分发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作用,努力转变传统单一的服务模式,积极推行“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老人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务为重点,在提供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康复训练、家庭医生签约等全方位服务上下功夫。二是高质量、高标准对现有养老机构进行改造提升,在提供特困老人老有所养的基本养老需求的同时,有效满足中高端群体养老服务需要。同时,积极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兴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全面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

(三)狠抓政策落实,推进社会福利事业。

一是落实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和精神残疾监护人“以奖代补”政策。二是做好孤儿、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关爱保障工作,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工作。同时,通过强化宣传、积极动员,鼓励困境儿童入住县福利机构实行集中供养,保障其切身利益。三是积极争取实施“福彩助残助老健康行”、“明天计划”等慈善福利项目。

(四)健全体制机制,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协同乡镇人民政府抓好新建农村社区服务站的规范化布置,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范围。联合组织等部门持续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回头看”工作,强化候选人资格联审,推进村级组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发展。二是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服务资源,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积极培育发展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落实社区减负工作。三是协同乡镇政府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和村(居)务监督机制,规范开展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不断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

(五)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一是稳步推进高寨、红崖子沟等乡镇“镇改办”、“村改居”工作。二是结合我县实际拟定出台《互助县免除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实施意见》、《互助县散埋乱葬专项整治方案》等政策,为稳步推进殡葬改革铺好路、开好局。

(六)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争取项目,不断提升我县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落实计划总投资544万元的11个农村社区新建项目,稳步推进殡仪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补家幸福院等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向省市民政部门争取资金,力争五十镇佑宁养护院项目投入运行。

(七)狠抓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一是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助力“多城联创”。二是与周边县市区开展边界联建工作,推进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加快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发挥好地名文化在服务社会和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第三篇: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材料

合作社拓宽增收路,办实事群众享实惠

---**市**镇**村“三农”工作典型材料

**市**镇**村共有200户,608人,1470亩耕地。近几年来,该村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桥梁,建立起“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450元,先后荣获“**市文明村庄”、“**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不断壮大主导产业

从2005年起,该村“两委”根据村庄实际,积极探索“一村一品”富民强村新路子,确定将蔬菜种植作为村庄主导产业来抓,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外出考察联系,承接了**福生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项目,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发动群众从事蔬菜种植,在两年多时间里,全村共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1100亩,草莓保护地栽培200亩,为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出效益,打消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2007年7月,村里成立了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吸收农户146户,社员500余人,并注册了“鼎”牌蔬菜商标。2009年,“鼎”牌大葱和甜瓜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六统一”服务(即:统一土地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销售、统一管理),有力提高了蔬菜种植的标准化水平。2009年,合作社拥有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达400多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86万元。目前,全村每年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2200吨,每亩纯收入达3000元,蔬菜总产值高达500万元,所生产的大葱、菠菜、草莓、地瓜等远销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促进了蔬菜种植的“高标准,高效益,高品质”发展。

二、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拉长蔬菜产业链条

随着青银高速公路的开通,**村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以此为契机,合作社发挥丰富的人脉资源优势,联系引进了**盛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为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引擎。盛跃公司总投资3000万,在该村建设一个集优质果蔬繁育栽培、高新技术示范、农业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以此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以合作社为纽带,全面实行订单种植,将种植户、合作社、公司紧密联系到一起,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果蔬生产综合效益。项目建成后,合作社年产甜瓜、菠菜、大葱等果蔬可达8150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利润370多万元。同时,通过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可带动周边400户农户从事果蔬生产,每年户均可增收3.5万元。

三、改善村庄软硬件环境,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村从蔬菜种植中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认真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2007年,该村作为全镇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率先实施了城乡一体化改水工程,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健康的自来水。2008年以来,村庄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实施了“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建设工程,共计硬化街道面积2150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2530

米,栽种各类苗木3800株,粉刷外墙5600平方米,安装路灯50盏,新建垃圾池3座,新上垃圾桶60个,全面达到了**市村庄“五化”建设标准。2009年,该村结合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发动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将村庄多年累积的生活垃圾全部清除,“三大堆”(草堆、粪堆、建筑垃圾堆)全部清理出村,村庄面貌大为改观。同时,组建了环卫队伍,建立了“户集、村收、镇村运输处理”的运行模式,有效遏制了垃圾乱堆乱放、“三大堆”堵街、垃圾围村等现象,逐步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轨道。

在软环境建设上,**村注重以人为本,强化民主管理,积极推行了村级规范化管理,稳定了村内秩序。该村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根据制度抓落实,按照考核抓奖惩,规范了干部行为,提高干部的威信。工作中,坚持村务、财务公开,村内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做到“一碗水端平、一碗清水看到底”,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该村还利用临街墙壁和宣传橱窗等,设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墙58处,将惠农政策、八荣八耻、二十四孝故事、计生国策等融入其中,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目前,**村街道平坦,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干群和谐,整个村庄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真正展现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风采。

第四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材料框架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②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

③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④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

⑤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⑥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二、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

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一)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七项重点任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定居,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齐抓,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

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

五、组织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①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②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③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④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⑤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⑥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②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③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④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⑤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⑥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若干重

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农村振兴,我们有总书记把舵定向,有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有全党全国全社会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有社会主义的强大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

第五篇:扶罗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典型材料

优化产业调整增强示范带动

不断开创扶罗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扶罗镇人民政府

(2011年4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扶罗镇下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69个村民小组,3574户,1.54万人。总面积10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7万亩,林地10.48万亩。境内交通方便,“晃天”、“晃三”省道穿境而过,土壤肥沃,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素有“新晃粮仓”之美誉。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牢记发展主题,把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特色种植模式、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好三张经济品牌

一是打好优质稻种植牌,促进粮食增产。作为“新晃粮仓”,我镇结合自身实际,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积极推广优质稻种植。同时,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政策精神,全面落实种粮补贴、

1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有关惠农政策,积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好地实现了粮食增产。仅2010年,全镇种植水稻达到8756亩,其中推广中高档优质稻4000余亩,主要分布于横坡、扶罗、拱夫、东风、伞寨、桐木等村,全年水稻产量达到4200吨,粮食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借助皂溪“新米节”的平台,使我镇优质稻谷每斤价格高于市场0.8元左右,仅此一项每亩优质稻让农民增收近千元。二是打好烤烟种植牌,帮助农民增收。扶罗镇山林多,耕地少,气候特点非常适宜干旱作物的生长,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把烤烟生产作为全镇主导产业来抓,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赚利的“四赢”目标。2010年,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全镇实现土地流转1468亩,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300余亩。投资1200多万元修建了现代烘烤工场和烟水工程项目。其中,现代烘烤工场占地32亩,是目前怀化市最大的现代烘烤工场。同时,还新建了新式现代烤房100座、育苗大棚4个、存贮车间1个,并成立烟叶专业合作社1个,发展百亩以上种植大户5户。另外,新建水渠15.36公里,完善了克寨、弓判、拱夫、扶罗、伞寨五个村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了项目区农田的旱涝保收。2010年,全镇收购烤烟2310担,种烟村烟农平均增收2000元左右。三是打好特色种植牌,推进农业增效。通过实行产业合作、规模经营、共同发展的方式,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了我镇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切实推进了农业增效。2010年,全镇种

植韩国大萝卜800亩、金银花750亩、葡萄600亩,马铃薯180亩、优质辣椒300亩、生姜200亩,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其中,桂贡村的反季节韩国大萝卜和优质辣椒种植使得该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

二、促进养殖产业发展,写好肉牛特色文章

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黄牛养殖效益明显。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优势,积极发展黄牛养殖业,扶持桂贡、伞寨等村发展规模养殖,成立了专业的养牛协会,建立起“协会+农户+企业”的养殖模式,大力培育养殖大户,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了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通过养牛小区、养牛协会的带动,全镇饲养肉牛7000多头,全年出栏肉牛4000多头,养牛户人均增收350元。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能繁母牛发展迅速。在省、市、县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紧密围绕“打造三湘黄牛第一县”的目标,将发展能繁母牛产业列入“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范围。通过深入的思想动员和政策宣传,引导有条件的农户进行能繁母牛饲养,目前已形成了以桂贡、东风、皂溪等村为中心的能繁母牛养殖小区。2010年,全镇发展饲养5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27户,饲养10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5户,饲养20头以上能繁母牛的农户2户,促进了全镇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强化示范带动效应,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我镇积极发挥皂溪和伞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效应,扎实推

进全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10年,完成了皂溪示范村2公里长的环寨公路及村内主干道工程建设,通畅和硬化率达100%。完成8400米入户道路硬化,硬化率达98%。完成了全村193栋二檐子古木质房屋和庭院的美化亮化,新修2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引资45万元增建电信基站1个,全村拥有移动电话520多部,安装固定电话96户,电视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100%、10%。另外,伞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完成组级公路1.93公里和入户便道7000米的硬化工程,至此全村12个村小组都通了水泥公路。同时,完成人饮工程、畜牧小区的项目建设以及300户房屋美化亮化工程。另外,全村电话和电视普及率分别达40%、80%。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文明进步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整体面貌进一步明显改观。目前,这两个村为我镇生态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正引导全镇人民为建设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扶罗而不断前进!

上一篇: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下一篇:农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