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专项导学案

2022-09-05

第一篇:因式分解专项导学案

因式分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知道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3、感受因式分解的作用。

学习重点:分解因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分解因式的含义

学习过程:

复习回顾

1整式乘法和乘法公式

(a+b)2=(a-b)2=(a+b) (a-b) =a2+2ab+b2=()2a2-2ab+b2=()2a2- b2=am+bm+cm=()am+an+bm+bn=()()

2计算

(1) 3x(x1)

(3) (y2)2(2)(m4)(m4)(4)(ab)(ab)

新知探究

1对比观察:236a(bc)abac

因数因数整数因式因式整式

对于6与2,有整数3,使得6=2×3,我们把2和3叫6的因数。类似的,对于整式a(bc)abac,我们把a和(b+c)叫多项式a(bc)abac的因式。

练一练:把下列多项式写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①7x-21=7()② 2x-x=x()③ab-2ab=ab()④ x-1=(x+1)()

32试证明9999能被10整除。 2222

33证明:9999= 99 ×()- 99 ×1你认为这种做法关键是从9999

2=()×(991)的结果中找出因数,问题就解决了。

3=99 ×()()从这种做法中,你认为9999还能被正

=98×99×()整数整除。

3所以,9999能被100整除。

由此可见,解决整除性问题的关键是把一个数化成几个的的形式。请大家明白并记住这种方法。

333请借用上述方法,把aa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a==

4请仿照例题,填写下面的空格:

例:(a1)(a1)a1a1(a1)(a1)

222① (ab)a2abb22

② (ab)2a22abb2③m(abc)mambmc④a(a1)(a1)a3a

观察发现:

类似④中由a(a1)(a1)变形到a3a,是运算;而a3a变形到a(a1)(a1)与前一种变形刚好把一个化成几个的的形式的这种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也叫

上述4个小题中,左边的四个运算是;右边的四个运算是。 由此我们可以说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是。例如: (ab)(ab) a2b2,从左到右的运算是 练一练:判断下列哪些变形是因式分解。

① (a2)(a2)

③a24()② x243x(x2)(x2)3x()y210(y3)(y3)1()④ a3aa(a21)()

2(m+4)=m2-16() 2abb21(ab)21 () ⑥(m-4)

12322⑦x1x(1)()⑧2x3x1=x(2x3)x⑤ a

总结归纳

(1)分解因式的结果要用的形式表示,如:a2b21(ab)(ab)1是恒等变形,不是分解因式。

22(2)分解后的每个因式必须是,如:xxx(111)不是分解因式,因为(1)xx

是式。

(3)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如④题中应为a(a+1)(a-1)。

(4)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为逆运算,要判断一个变形是否是分解因式,一是看结果是否是;二是看积中的每个因式都是式。三是看把分解因式展开后是否是,在解题时,经常要用到这一点。如⑧题右边展开后和左边不相等。 判断多项式是否为因式分解,需要注意:

①因式分解不是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而是把多项式由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

②一个多项式的变形是不是因式分解,关键要看变形后的多项式是否为几个整式的乘积.整式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③因式分解是一种恒等变形,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为相反的一种恒等变形,检验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利用整式乘法运算看是否与原多项式相等,相同因式之积应写成幂的形式.

第二篇:因式分解(2)公式法(导学案)

因式分解(二)(导学案) (公式法因式分解)

学习目标:

1、会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了解因式分解的步骤。

学习重点:会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学习难点:熟练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学习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探讨新知:(ab)(ab)

(ab)2

把这两个公式反过来,就得到:

(1)(2)把它们当做公式,就可以把某些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二、深入研究,合作创新

1、因式分解:4x2

25例

2、因式分解:x2

6ax9a2

自主练习,小组交流:

216a29b2

81x4y

4

m2mn1

n2239

x24y4xy



三、小组合作,应用新知 1.辨析运用

(1)下列多项式能否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①4x2+9y2②81x4-y4③-16x2+y2④-x2-y2⑤a2+2ab+b2

归纳:可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多项式特点是:①恰好两项 ②一项正,一项负③可化为的形式。2.下列各多项式能否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①-2xy+x2+y

2②

②-x2+4xy-4y

2③

③a2

+2ab+4b2

④a2

+a+1

4归纳:完全平方式的特征是:①三项 ②两平方项同号 ③另一项可化为的形式。 3.因式分解:

1、a2b20.25c

22、9(ab)26(ba)

13、

a4x24a2x2y4x2y

24、(xy)212(xy)z36z

25、(x2y)2(x2y)2

6计算:992+198+17.982-2

2四、课堂反馈,强化练习

1、因式分解:

(1)(3a2b)2

(2a3b)2

(2)(m2

n2

1)2

4m2

n2

(3)(x2

4x)2

8(x2

4x)16

1(x2

2y2)22(x22y2)y22y4

(4)2(5)(x2+x+1)2-1(6) 36(x+y)2-49(x-y)

2(7) (x-1)+b2(1-x)(8)3a2(2a+b)2-27a2b2(9) (x+y)2-2(x2-y2)+(x-y)2

(10) (x+y)(x-1)-xy-y2(11)(x+2)(x+4)+x2-4(12)2m3-8m

2、多项式4x2

x加上一个怎样的单项式,就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多项式0.25x2

1呢?

3.已知a,b,c,是三角形ABC的三边长,试判断b2

+c2

-a2

+2ab的正负。

4.若a2b2

+a2

+b2

+1-2ab=2ab,求a+b的值。

5.已知a,b是有理数,试说明a2

+b2

-2a-4b+8的值是正数。

第三篇:句子专项复习导学案

修改病句与修辞句专项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修改病句:

几种常见的语病:

1、 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

2、他告诉了我过去一段愉快的往事。【重复啰嗦】

3、这篇作文层次语言通顺。【

4、爸爸全神贯注地读书在灯光下。【词序颠倒】

5、昨天晚上,他昼夜未眠。【前后矛盾】

6、大家决定采用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里栽树。【】

7、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黄瓜等水果。【分类不当】

8、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9、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修改病句常用的符号

(1)、表示删改

(2)、表示删除

(3)、表示增补

(4)、表示左右词语互换位置

【练一练】

一.改正指代不明之处。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二.改正搭配不当之处。

1. 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2."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三.找出归类不当的地方并改正。

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小试身手】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一进公园,就看见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

8.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9.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10,开运动会那天,校园里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修改病句课下作业

一、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和舞蹈。

2、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3、大家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4、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5、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土地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6、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

7、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8、我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9、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10、沿街摆满了莴笋、韭菜、鸡鸭和农副产品。

【下节课任务的提前预习及作业】

复习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词句,即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小学常见的修辞方式有以下几种:

1、设问

2、反问

3、排比、

4、夸张

5、比喻

6、拟人

每一种修辞有什么特点呢?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既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例:公园里的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

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的。

②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

例: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运用拟人注意的问题:

①运用拟人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

②用以人拟的物必须具有人相似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它能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例: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大)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缩小)

例: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超前)

(四)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好比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书籍好比一叶扁舟,它能载着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书籍好比一盏明灯,它能指引我们踏上前进的方向。

(五)设问和反问

1、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2、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愿。

反问:例:

1、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设问:例: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他就是欧立希。

谁是我们最亲的人呢?是妈妈。

【小试身手】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打“√” 不是的打“×”。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6、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7、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0、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比喻)

例:把 漓江的水 比作无瑕的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漓江的水又绿又清。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4、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拟人 )

好处:“点着头”“哈哈地笑”着将柳树和杨树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微风中柳树摇摆的样子和杨树发出的声音。

5、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好处:<四>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

3、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了。(改为被字句)

4、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不够多么?(改为陈述句)

5、百灵鸟在树上叫。(写成拟人)

6、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十五的亮很圆。(写成比喻)

8、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第四篇:导学案导学

“导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的精髓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它是为达到以上目的应运而生的师生教学互动的介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半年的时间,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学案教学模式。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导学案教学体会。

一、体会

(一)、学案教学能“用活”教材。“学案导学”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从生活实际取材,按照有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更能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二)、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前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的好与坏只是通过提问几个同学来了解,也不能全面的掌握,课堂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好。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案导学”的使用,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根据质疑问难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回答,或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使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

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二、思索

为了提高学案教学的质量,有许多问题也是应该注意的:

(一)、学案质量的保证。没有高质量的学案,就注定了事倍功半,而且会导致师生没有了信心,所以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的设计学案,特别是学案的前面几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关键,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全体老师的参与度。使用学案的老师要真正愿意走进备课老师的思想,才能体会设计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有效的使用,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的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模式,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有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灵活的运用,把握好课堂,把学案教学的运用达到一定的高度。

(四)、要使学案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很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师引导下,才能解决学案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课堂上成真正的学案教学课堂。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等各种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这样做:

(一)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新课改下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得到培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种主动达标的行为。

(三)通过教师有效地 “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

(四)“学案”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五)可以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有机统一。一份好的“学案”,教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又有个人施展的空间。

(六)由于精选习题,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七)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提高三个能力。

1、备课中的“选材”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精选材料,选好教法,用好教学手段。

2、课堂上的“亲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我们要高度认识学案教学的意义,坚定课改的信心。学案教学虽然有一些困惑,但是,实践证明,学案的使用的确可以消除大多数学生的茫然,增强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使之成为学习的好帮手。我相信,通过"学案教学"的日益成熟,一定会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导学案教学的认识体会及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开栅小学2014.5.20

第五篇:《敬畏自然》导学案导学案八年级语文

荔波县甲良中学 八年级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编号 主备教师 何立凤 时间 2011年5月18日 备课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 印刷 份

课题 :第11课《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A.人类竟然不打自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的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②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学习过程 无比的美。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一、预习新知

3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

斥鴳(

)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二、课堂展示

(一)读课文小组讨论

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

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

) 提出问题:

二、(

) 分析问题:

三、(

) 解决问题:

4、“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5、“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6、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二)【合作探究】

1、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看法。

①人类为自己取得这此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2、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 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②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③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④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改为一般陈述句:

分析其作用: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不自量力 陷阱 呐喊 沾沾自喜 B.喜形于色 窃笑 佳肴 狼藉班班 C.相形见拙 呐喊 演化 美味佳肴 D.精巧绝伦 幼稚 误解 高深漠测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

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 不

生命力的体现吗?

(

)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

声音。

(

)

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

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②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③水千变万化,雕塑出清丽的湖泊,创造出富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 ④①②③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②④

5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山河;感谢自然赐予

, 。

6 、举例说明“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7 、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

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

向人们发出呼吁。

例: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五、小结

收获:

疑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因式分解专项导学案】相关文章:

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04-25

力的合成分解学案07-08

力的分解学案第一课时01-12

《雨巷》导学案05-02

《书愤》导学案04-12

猫导学案04-23

6雪导学案05-03

分饼导学案04-10

师说导学案04-15

雪2导学案04-23

上一篇:幼师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预算会计财政局案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