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经济学复旦大学

2022-08-25

第一篇:数理经济学复旦大学

2010复旦大学经济学、金融学考博试题

经济学基础

1、政治经济学内容:解释一下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15分)

2、政治经济学内容:生产过剩现象是不是市场经济特有的并解释(10分)

2、宏观内容:解释一下消费理论,并联系中国现状加以分析(20分)计算题

3、索罗增长模型,加入政府因素,政府对产出征税,如果政府是廉洁型的则政府的支出对生产产生作用,如果政府是腐败型的则对产出不产生影响。(20分)

(1)如果政府是腐败型的,求均衡产出均衡税率等

(2)如果政府是廉洁型的,求均衡量,。。。。。。(忘了)求收敛性的

(3) 求内生增长条件的

4、这题里面有两道题。一道是公共产品的博弈,私人产品的函数,公共产品的函数,求均纳什均衡解还是占有均衡解的。

第二道是宏观的。将设一国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政府对资本流动征税,如果政府征税的目标是本国居民消费最大化,求政府制定的最优税率并加以解释。(这道题回忆的应该很全,原题基本是这样语言叙述的。)

5、古诺模型的,两个厂商(1)求古诺均衡解(比较简单);如果第三个厂商要进入市场,给出了一系列数字,第一个厂商有谈判费用和牌照,(2)求第三厂商进入的话,第一个厂商的对其收取的费用最少为多少;(3)证明当且仅当。。。。。。是均衡解。(20分)

以上是我个人回忆的今年复旦大学经济学考博试题。其中前三道45分,后面五道计算题55分

金融学

1、比较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联系与区别及其特点(25分)

2、股票交易有哪两种交易机制并比较这两种机制,我国采取的是哪一种,分析其优缺点。(25分)

3、阐述一下巴拉萨—萨缪尔森定理并分析其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选择。(25分)

4、货币政策中央行准备金率变动(1)用图示分析法分析其影响;(2)商业银行准备金变动对M1,M2货币乘数的影响。(25分)

第二篇:云南大学 政治经济学 重点

杨一姬

Mika整理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方式:第

一、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第

二、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毒品等加速货币财富积累;

第三、在国内则利用国家权力,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的意义 :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准备了大量雇佣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财富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可以说,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 (2)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3)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垄断利润来源

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和部分价值。

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除此之外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等垄断组织行为占有的非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

从理论上讲,垄断利润大大超过平均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垄断价格 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①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②垄断组织之间的;③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④不同国家的垄断组织之间。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使用者之间作出选择和分配。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二、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性质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经济体制:指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国家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 二者的关系

1、经济体制由经济制度所决定, 又区别于经济制度, 同时, 对经济制度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经济体制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而独立存在,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结合在一起的。

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体制的发展方向。

2、经济体制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反映经济制度,同时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制度确立后,经济体制选择正确与否对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

3、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沿革和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发展起点和水平不同,现实生产力状况不同,所选择的经济体制或模式也不同,因此,经济制度基本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或模式。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即采取相类似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政府的统一计划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二者的比较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分在于以哪种资源配置方式作为基本方式。 (1)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组织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引导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 计划经济中,国家掌握资源,通过国家计划组织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2)产权结构:

市场经济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各独立企业分别掌握资源,企业之间产权、利益边界清晰,企业间自由订立契约,自我负责。

计划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各种资源都为国家所有或主要为国家所有,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间产权、利益边界模糊。 (3)动力结构:

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物质刺激是动力,经济行为主体的收入与生产结果密切相联。 计划经济中,行政权力和精神鼓励是动力,经济行为主体的收入分配与生产结果脱离或联系不紧密。

(4)决策结构:

市场经济中,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不进行直接干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完全由企业决策。

计划经济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等一切决策由国家集中作出,向企业发布指令,由企业贯彻落实,结果由国家负责,企业或生产单位完全是计划的执行者。 (5)信息结构:

市场经济中,信息主要是通过市场横向传播、接收,企业自主筛选采纳。

计划经济中,信息纵向传播,主要由政府从下而上收集信息,从上而下发布指令性信息。 (6)假定条件:

要实现计划配置资源需要完全信息、利益一致的假定。因此,政府即使掌握完全信息,集中决策也不可能不出现差错,经济利益主体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在利益有矛盾时,决策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可见,计划配置资源的两个假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计划配置资源是有局限性的。 同样市场成为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

①生产要素商品化。②经济关系市场化。③产权关系独立化。④生产经营自主化。⑤经济行为规范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发展的总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又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共同发展。

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要素、需要分配相结合。 ④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物质利益的差别性同时并存,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还要通过各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途径间接实现。

⑥阶段斗争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所有制指的是财产最终归宿,即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

所有制实现形式:指的是资产运用方式,即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它反过来又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一种十分迅速而有利的集资方式。

股份制企业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它是在保持资产原所有制的条件下,迅速积聚和集中资金的有效形式,并转化为社会化的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与使用。

2、股份制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和企业财产形式,有利于提高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实现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产权关系明晰、权责清楚,使企业在市场中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

3、股份制经济是开放型、国际化经济,有利于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股份制是吸引外资的一种灵活、受欢迎的形式和渠道。

4、股份制公司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独立行使各种企业管理权限,排除政府行政干预。股份公司的战略决策通过董事会形成,决策的内容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排除政府部门不当干预造成的战略失败和滞后效应。

5、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只有产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或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处于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6、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都适宜采取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这有利于实现公有制经济功能的主体化。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制结构:一定社会内存在不同的所有制实现形式,这些形式在该社会经济中各自占有多大的比例,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之间相互关系如何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转换而来,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二)具不发达性、不完善性

1、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为什么这样低呢?

其一,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数量所占比重过大,而且缺乏进入市场的意识和内外条件,农业总体仍是自然经济。农民收入缓慢,内需严重不足,难以刺激消费,使生产和消费不能协调发展。所以,劳动力市场市场化程度较低。

其二,由于计划经济的强大惯性阻碍资金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具体说就是各级政府对市场仍有很强的干预能力。

其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这就在政治上需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有所降低。

2、市场价格还没有完全放开。

3、在我国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经济行为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这是市场经济初级阶级的主要表现。

4、已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5、法制建设、金融体制建设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较大弊端,政府职能的转变、民主决策体制的建设、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机构设置方面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三)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

(四)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五)国家宏观调控必须更加自觉有力,使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构建 第一,加快企业改革,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构筑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也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环节。 第二,加快要素市场培育,完善市场体系。

为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逐步完善市场体系?

(1)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类市场相互联系、依存、制约。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运行载体和基础。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内容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而建立现代企业就是要让企业成为市场活动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决策,而前提是具备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新的宏观调控体系主要是运用信贷、利率、汇率、财政、税收、工资、价格等经济杠杆和政策,要通过市场传导这些政策的作用,间接影响企业。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投资决策权、资产处置权、劳动人事权、联营兼并权、收入分配权等各项自主权的落实,而这离不开各种市场的完善、发展。

完善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形成统

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市场; (2)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培育和发展生产资料、金融、技术、劳务、信息和各种产权等要素市场;

(3)完善市场体系,还要推进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要加快市场法规建设,要形成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和法规。 第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政企分开,强化政府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管理经济运行的职能;

(2)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

(3)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改直接调控为主为间接调控为主,使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统一起来;

(4)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前提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转变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政府只有不再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微观经济活动上,才能更好地履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第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 (1)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分配关系,完善税制,限制过高收入,避免两极分化;

(3)在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避免地区矛盾恶化;

(4)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企业及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分配关系。 (5)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也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第五,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

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制经济,我们正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种新的经济体系,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因此,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努力建立和健全能够有效引导和规范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法制体系。

第三篇: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历年)

2001年经济学试题[转帖]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生产资料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A、原材料; B、厂房; C、工具; D、机器设备。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3、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 平:——

A、应增加成本支出; 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C、应减少成本支出; 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金融资本是:—— A、各个银行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C、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D、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B、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的结果; C、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6、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的时候每周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的时候每周挣105美

元,由此可以断定:——

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发生作用;D、无法确定

7、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8、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A、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GDP和储蓄S都下降; D、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10、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

二、简答(共20分)

1、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

(A)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阶段? (B)厂商将使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

(C)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8分)

2、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 (6分)

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的形式有哪些? (6分)

三、计算提(每题6分,共30分)

1、已知生产函数 0.2 0.6 ,请问: Q=2L K (A)该生产函数是否为齐次函数?次数为多少? (B)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C)假如L与K均按其边际产量取得报酬,当L与K取得报偿后,尚有多少剩余价值?

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3 2 STC=0.1Q -2Q +15Q+10. 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3、给定博弈矩阵 乙

2,1 0,0 甲 0,0 1,2 (1)该博弈有没有优势策略均衡? (2)找出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4、苹果园附近是养蜂场,以A表示苹果产量,以H表示蜂蜜产量,果园和蜂场的生产成本分

别为 2 2 C(a)=A /100-H, C(h)=H /100.已知苹果的价格为3元,蜂蜜的价格为2元。 (1)如果苹果和蜂蜜独立经营,产量各为多少? (2)如果果园和蜂场合并起来,产量各为多少?

(3)对社会来说,蜂蜜最佳产量是多少?如果它们分开经营,为引导蜂场最佳产量, 对蜂蜜的价格补贴该多少?苹果园愿不愿提供这一补贴?

5、假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为 C=600+0.8Y, 投资函数为 I=400-50r, 政府购买为 G=2 00, 货币需求函数为 L=250+0.5Y-125r, 货币供给 M(s)=1250 (单位均是亿美元),价格水 平是 P=1, 试求: (1)IS和LM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4)设充分就业收入为 Y*=5000(亿美元),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 多少购买?

(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 (6)用草图表示(4)和(5)

四、论述提(20分)

资本主义地价上涨趋势成因及后果

2003年::::

1.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TC曲线上与过原点直线切点的意义 3。科斯定理

4。L=KY-hr,when Ms增加10亿$时,LM曲线如何变动 5。长期非里普斯曲线 二,名词解释 1,雷布津斯基定理 2,法人治理结构 3,投资饥渴症 4,股权激励 5,平均利润 三,简答

1,为什么利息率的上限不等于平均利润率? 2,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

3,货币乘数,会随市场利率而上升,随贴现率上升而下降,为什么? 四,计算题 I=C+I+G+NX (1)Y?NX? (2)投资乘数?

(3)投资变动从60到70,Y与NX的变动?

(4)NX=50-0.05Y变动到NX=40-0.05Y的均衡Y与NX?

(5)自发支出和变动的自发性净出口变动,谁对NX余额的影响大? 五,论述

1,从价税?关税率?幼稚工业论?

2,求关税率对TV产品的有效保护率? 3,谁得益?谁受损?

2000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一、判断正误(每题3分,共30分)

1、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可见,资本家没有足额按劳动力价值给工人支付工资

3、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一样,要求获得平均利润

4、在完全竞争行业中,需求上升对该行业的厂商有利

5、垄断厂商是产品价格的决定者,因此,它可以对产品任意定价

6、某产品短期生产函数中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时,该产品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平均成本必上升

7、一个购买了财产保险的人不再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其行为属于逆向(不利)选择

8、工资率上升时,工人不一定肯多劳动

9、当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时,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10、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

二、问答(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什么是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有什么意义?

3、如果某人意外接受了一笔财产,他的收入-闲暇预算约束线有什么变化?工作时间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4、为什么高档物品生产者不愿意在地摊上**产品

5、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怎样决定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生产上是失灵的?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40分)

1、假定社会生产由A,B,C三个部门构成,其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如下 部门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A 8000 2000 B 8500 1500 C 4500 500 再假定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试求: (1)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 (2)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3)各部门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差额

2、设某人消费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为Y=80-3X**(1/2),试问: (1)组合(9,71)点的斜率是多少? (2)组合(16,68)点的斜率是多少? (3)MRSxy是否有递减的性质?

3、设某君的效用函数为U=f(m)=3m**x(0

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C=Q*Q-80Q+3000,利润最大时的价格和需求弹性价格分别为70和-1.4,试求厂商利润

5、已知某经济IS方程为Y=550-1000r,边际储蓄倾向MPS=0.2,利润r=0.05 (1)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5单位,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2)IS曲线如何移动?

1999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

2、对于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垄断厂商可以索取高价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3、企业对于利率变动反应越敏感,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4、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导致了经济衰退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略述消费者平稳消费的理论基础

2、略述外部性(外部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

三、计算题

1、假定工人产量X与劳动成本C之间的函数关系为C(X)=1/2*X*X 产品单位价格为1,他不工作或到别处工作所能得到的效用u=0,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最优激励机制(委托人付给代理人的报酬)S(x)=WX+K,(W为与产量相关的工资率,K为固定收入)应如何设计?如果u=1呢?

2、假定经济由4部门组成:Y=C+I+G+NX,其中 消费函数为C=3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函数为I=200-1500r(r为利率) 政府支出为G=200,税率t=0.2 净出口函数为NX=100-0.4Y-500r 实际货币需求为L=0.5Y-2000r 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P=1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并证明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总和等于企业投资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存在下降的趋势?又有哪些因素会阻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为什么商业资本会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借贷资本不会参加利润率平均化?

3、股票价格形成的基本因素和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4、如何理解平均利润率的两重化是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在垄断资本统治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

1998年复旦大学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时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所要研究的问题 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

2、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1,则() A X和Y是互补品 B X和Y都是正常商品 C X和Y都是劣质品 D X和Y是互补品

3、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MRSxy递减,则MUx和MUy必定() A递增 B递减 CMUx递减,MUy递增 DMUx递增而MUy递减

5、当()时,总需求曲线陡峭

A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6、在下列引起通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有可能是成本推进的() A银行信贷扩张 B财政赤字增加 C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 D投资率下降

7、按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

8、若一个资本主义企业雇佣一个工人在一周内生产的价值用货币表现是1500美元,付给该工人的工资是750美元,则剩余价值是() A200% B100% C50% D25%

9、级差地租来自() A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B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农产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D农产品价值与价格的差额

10、以下哪一项并不直接影响利润率高低() A技术进步 B劳动日长短 C通货膨胀 D资金周转快慢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能否说哪个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高,哪个部门的剥削率就高,为什么?

2、什么是资本的国际化,它有哪些表现形式?

3、决定总需求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分析与计算(每题10分,共40分)

1、假定易肉者市场存在着蛛网周期,供给和需求函数分别如下: Qst=-20+3Pt Qdr=30-2Pt 并且初始产量为20,试问(1)第三年的市场价格是多少?(2)均衡价格是多少?(3)这个均衡能否达到?(4)作草图表示

2、假定某君效用函数为U=20+2M,这里U是效用,M是货币收入(万美元).他有10万美元,想投资于某项目.他认为有50%的可能损失全部投资,有50%的可能获得30万美元,试问 (1)如果他投资,他的效用是多少? (2)他是否会进行这笔投资?

3、假设一厂商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其生产函数为Q=40L**0.5Y**0.5,其中Q为产品的年产出吨数,L为雇佣的工人人数,K为使用的资本单位数,产品*价为每吨50元,工人年工资为14400元,单位资本价格为80元,在短期,资本固定为3600单位

(1)该厂商劳动需求曲线表达式 (2)使用的劳动量

(3)短期均衡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点弹性 (4)厂商的年利润量

4、假定某经济中存在以下关系 C=800+0.8Y 消费 T=ty=0.25y 税收 I=200-50r 投资 G=200 政府购买

Mg/P=0.4-100r 货币需求 Ms=900 名义货币供给 (1)求总需求函数; (2)若总需求函数为Y=2350+400P,供求均衡时的收入与价格为多少? (3)若充分就业收入为2650,如果用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货币供给量要变动多少?

1997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一、简释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25分)

1、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2、股票和股息

3、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

4、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二、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比重越大,利润率就越低,试问为什么资本主义企业会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15分)

三、垄断价格的形成怎样使价值规律进一步改变了它的表现形式?(15分)

四、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实物(如食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哪种方法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为什么?试用无差异曲线图表示.(15分)

五、假定行业需求曲线为X=250-Px,每家厂商的边际成本为4 (1)求两家厂商的古诺反应函数

(2)求该古诺双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

(3)若厂商数目无限增大,古诺均衡价格和产量是多少?(15分)

六、假定经济满足Y=C+I+G,且消费C=800+0.63Y,投资I=7500-20000Y,货币需求L=0.6125Y-10000r,名义货币供给量Ms=6000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问当政府支出从7500亿美元增加到85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这里指政府购买)的增加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15分)

1996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一、马克思怎样说明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工资对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掩盖?(20分)

二、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和联系(20分)

三、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有什么区别?能不能用生产函数Q=(L**0.6)(K**0.3)为例加以说明(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20分)

四、为什么只有垄断厂商才能实行差别价格?垄断者在分割的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和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弹性有什么关系?(20分)

五、假设LM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函数L=0.2Y-5r,货币供给M=100) (1)计算A:若IS为Y=950-50r,消费函数C=40+0.8Yd,投资I=140-10r,税收T=50,政府购买G=50 B:IS为Y=800-25r,消费函数C=40+0.8Yd,投资I=110-5r,税收T=50,政府购买G=50 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购买从50增加到80时,情况A和B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购买从50增加到80时,为什么情况A和情况B的收入增加有所不同. (20分)

1995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1、什么是股票和虚拟资本?(本题10分,其余各题15分)

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有什么区别?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3、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有什么区别?

4、假定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MUx/MUy=Px/Py,若Px下降,Py保持不变,再假定Y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y的购买量会不会起变化?

5、规模报酬递增的工厂会不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

6、下列各项是否记入GNP(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

7、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有何区别?并举例说明.

8、假定某垄断厂商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产品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分别为: TC=Q**2+Q,Q1=32-0.4P1,Q2=18-0.1P2 (1)若两个市场市场实行差别价格.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价,销*量和利润各为多少? (2)若两个市场只能*同一价格,利润最大时的*价,销*量和利润各为多少?

9、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意愿投资I=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率t=0.25,(单位都是10亿美元) 试求(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1994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一、简释下列概念(20分)

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

2、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3、需求弹性(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

4、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二、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哪些阶段,并出现哪些循环形式?(20分)

三、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传统观点是什么?怎样从实际出发来实现观念更新?(20分)

四、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表示指数,又假设Pl=3美元,Px=5美元,(这里,L表示劳动投入,K表示资本投入,Pl表示劳动价格,Pk表示资本价格),试求 (1)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值 (2)总成本为160美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20分)

五、略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相互关系.(20分)

六、试用文字和图形说明什么是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以及它们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20分)

(说明,上述四,五,六题中选做2题)

199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32分)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3、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4、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二、试论述马克思主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的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三、为什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施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四、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与**者的销*收入(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之.

五、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菲利浦斯曲线在短期内会自左向右下倾斜,而长期内呈垂直形状?

(二至五题各17分,共68分)

第四篇: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经济学考研写作练习 最后的冲刺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经济学考研写作练习 最后的冲刺

经济学考研考试内容里面有写作题,写作题需要我们掌握大量的经济学知识,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写作的使用使用大量的专业知识,我们才有可能取得高分,下面为大家带来经济学考研写作练习。

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2.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论证有效性分析(20分)

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求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段有无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将在某些城市试点推出一项针对过人的汉语水平考试—“汉语能力测试(HNC)”。该测试主要考以母语为汉语的人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按照难度分为各个等级,其中最低等级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扫盲水平),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水平。考生不设职业、学历、年龄限制,课直接报考。公众对于这项新事物,支持和反对的意见都有。

支持者认为,在世界各地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的今天,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俨然一个“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但是国人的汉语能力,如提笔忘字,中英文混杂,网络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大家都感到母语水平下降,但是对差到何种程度,差在哪里,怎么入手解决无人能言。而汉语能力测试有一个科学的评测标准,可以帮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地狱中的位置。这样的测试一定会唤起大家对母语文化的重视。

以下几种是代表向的反对观点。观点一,汉语学习更多地是培养一种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太功利;汉语要保存,要维系,需要培养的是修养而不是一种应试能力;在当前汉语衰退的环境下,要让汉语重新“热”起来,应从维系汉语文化的长远发展着手,营造一种大众的、自由的、向上的母语学习环境。观点三,中国的孩子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习母语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这项测试的诞生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严重干扰了当前的汉语教学;汉语的综合水平量化,就是使得原来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简陋化。

观点三,对于把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会用会说就可以了,不是人人都要成为作家,汉语类的能力测试更适合外国人来考。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摘编自《汉语考试族群成员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8日;《国家汉语能力测试10月份在江苏等地试点》,《中国日报》2011年8月14日)

3、论说文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说论文,题目自拟。(20分)

中国大陆500毫升茅台价格升至1200元,纽约华人聚居区华盛顿,1000毫升装的同度数茅台价格为220至230毫升,500毫升约合670元人民币。因海外茅台价格便宜,质量有保证华人竞相购买,或送人。

这些年,中国游客在海外抢购“MADE IN CHINA”商品的消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服装、百货、日用品,中国造的东西,去了美国反而更便宜。有媒体报道LeVis505牛仔裤,广东东莞生产,在中国商场的价格是899元人民币,在美国的亚马逊网站的价格是24.42美元,合人民币166元,价格相差5.47倍。

(摘自《茅台酒为何美国更便宜?》《新京报》2011年1月7日)

经济学考研写作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这些题都是往年的真题,希望我们能够掌握大量的经济学知识点,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第五篇: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总结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研总结(附真题回忆)

一、先说说考试情况吧

见到考卷那一刻,一阵窃喜,因为题目太简单了,简单论述几乎都是高鸿业书上的,敝人虽不才,可书看了不下十遍,基本上还是印在脑子里了。至于诺奖的简答和通货膨胀的材料分析,更是给力,考前某一天的上午我特意下载并打印了相关的内容,简单记忆了一下三个获奖者的成就,并着重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对策都重点进行了记忆,毕竟是10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啊。运气不错,我网上下载的那份资料的题干竟然与真题及其雷同,“糖高宗”“豆你玩”“蒜你狠”之类的,呵呵。

简答:

1、内生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什么不同

2、10年诺奖获得者之一莫滕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3、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4、有人说丰收对农民有利,有人说歉收对农民有利。评价。(谷贱伤农)

5、价格变动的两重性(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简要分析。

6、为什么完全竞争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计算:

7、一垄断厂商,AC=MC=5。Q=53-P

(1)均衡时的价格 产量 利润 (2)若由两个厂商生产切二者有相同成本,求各自反应函数和均衡时的价格产量利润

8、题目给出消费函数C=?,投资函数I=?,税收函数T=0.3Y,政府支出=710

(1)求IS LM表达式

(2)IS=LM时的利率和收入

(3)给出充分就业时的收入Y=?,问政府支出或者货币供给变动多少能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论述:

9、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如何划分?AP TP MP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在第二阶段生产。

10、???大家快来补充。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11、由名义工资粘性推导新凯恩斯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材料分析

12、我国2010年通货膨胀(“糖高宗”“蒜你狠”“豆你玩”)原因及对策

题目简单,材料分析和诺奖都准备了,可是还是悲剧了。。。原因说出来会让人笑话:我写字太慢了。考前就预感到会写不完,所以特意问了上一届考上的学长,他也跟我说要快些写要点,可是CN座的完美主义还是发挥到了极致,我竟然用了一个半小时答六个简答题!每一道题都是按照高鸿业书上的内容来答的。这直接导致后面的时间过紧。用了二十多分钟做完就算时间就一个小时多一点了,还有三个论述和一个材料。要命的是,生产三个阶段的题目我又写得过于详细,剩下两个论述和一个材料分析时间不到四十分钟!后两个论述只能简要写一些,可留给材料分析的题目只有五分钟!没办法,只是按照事先背过的材料,原因写了5个条目,对策写了3个条目,都没有进行扩展。。。。。。三个小时写了11页:简答当成论述答了,论述当成简答了,材料分析当成提纲来写了。还有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整理试卷的时候竟然发现我把答题纸当成草稿纸了,竟然在某一页上画了好几个图!!!

交卷的时候感觉心凉了。考前感觉暨南大学离我那么近;考后感觉又那么远。

写字一直是我的大问题。平时写作业,别人写两页我才能写一页。这次估计专业课要悲剧了。

二、谈谈备考情况(失败经验)

大三下学期看了一遍高数上册和两遍高鸿业西经。

2010寒假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那是没确定学校),高数上下册,线代。新概念3从1-55背了一遍。

三月初开学,用二十天看完了概率并看了高鸿业的微观并做完了绿皮书微观部分。

三月底四月初开始至五月中旬,又把高数课本看了一遍并做了课后习题,全书高数部分做了两遍,这段时间没看概率和线代。英语背了四五遍红皮书。没做阅读。西经宏观看了两遍吧。

五月中旬开始到六月中下旬,看了线代课本并做了课后习题和线代讲义,概率只看了课本。英语偶尔做一做石220。

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中旬准备考试,其间西经只看了微观重要的部分(参考的是范里安和平迪克的书),数学只看了线代讲义。

七月中旬至九月初在家复习。效率超低!全书高数又看了一遍,讲义看了三分之二,概率部分看完了。英语做了张150篇。西经看到菲尔普斯曲线。

两遍讲义九月至十一月中旬,又看了两遍全书,,西经差不多三四遍。英语做了一遍真题。石220做了差不多20个单元。政治是从十月十号开始看的,十一月十一日才结束第一遍,只看了红宝书。 十一月中旬开始至十二月初,数学做了660,西经看了一遍(重要章节两遍以上),英语研究了一遍真题。政治又看了一遍红宝书,选择题做了一点点序列二。

十二月初至十二月底,数学主要是400题和真题交叉进行。西经看了两遍课本,并开始做课后题。英语偶尔看看。政治依旧是看大纲解析。

一月一日开始,数学还是真题和400题。英语做了张剑5套中的三套。西经看了一遍微观发现时间不够,就开始从宏观开始背书。由于重复次数多了,所以用了一个星期把课后题的简答论述性质的背了一遍。政治背了肖4套,看了海天20天20题,任汝芬十套主要用来练习选择了。

然后就上考场了。

三、教训

1、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上面提到CN座的完美主义,其实CN座还有个缺点,就是做事风格过于固定,且常常认为自己的做法才是对的。十月开始看政治之前,我一天的时间分成三块,分别进行数学专业英语。后来“偶然”发现,别人都是穿插着复习,比如上午两个小时数学两个小时专业课。学着试了一下,发现效果很好。如果早点与同学交流那该多好啊。

2、面面俱到。高数上册课后题做了三遍——!下册两遍,线代两遍,概率两遍。。。政治红宝书前后看了三遍,一个字不差地,不分主次。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的。浪费了白花花的时间啊。

3、专业课开始背诵的时间太晚。

4、英语后期太过放松。单词最后几个月竟然没有再背过。

5、不重视错题。

四、以后补充吧。

上一篇:四六级听力复习策略下一篇:失联党员的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