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

2022-08-13

第一篇: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问题

关键词: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户籍改革,小城市建设,小产权房

背景:随着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农村改革破“土”而出,农民期待赋予更多财产权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有专家解读,这次启动的新一轮土改,是将土地使用权转变为商品资产。

随着中国城镇化推进,城市对土地需求日益扩大。今年以来,小产权价格突飞猛涨,涨幅约为5成。与此同时,农民已不再满足于农业耕种的自主权,他们更期待享有土地使用权里的财产权。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呼吁取消户籍限制,让农民融入城市是否已经时机成熟?究竟农民工现在还愿不愿意进城?放开宅基地入市,会不会陷入“圈地卖地”运动?究竟农村改革能否让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一、小城市的建设能让农民工融入城市吗?

首先提及户籍改革,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全面放宽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的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的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毫无疑问,小城市的改革可以解决大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就国家城镇化近几年出现的问题来看,中心城市过度城市化,而中小城市的发展很薄弱,我们不可能依靠发展大中城市来吸纳中国几亿农民。

在我看来,虽然现在大中城市的就业机会的确比较多,但估计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的开发会趋于饱和,今后的政策取向会推进中小城市尤其是都市郊区、结合部和都市化地区的中小城市。

二、大城市户籍制度应该放开吗?

那么,改善农民未来最重要的是什么因素?是他的身份、户籍问题。早在三中全会之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说“工农城乡关系的不平衡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应逐步取消户籍制,畅通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管道。”——户籍问题是关键所在。

大城市比如北京珠三角一带,带有非常多的流动人口。其中主要涉及到意识大城市政府本身的意愿度,能不能回这些农民工提供一定的福利和机会;另外一个便是它实际的容纳度

现在的农民自己表示,如果不是为了子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其实是不愿意进城的,农村的教育落后、医疗落后。在大城市由买不起房,即使有个北京户口也没用。想住在城镇但保留农村户口,这是现在大多数农民的想法,因为只有保留了农村户口才有土地。但住在农村的年轻人已经非常少,年轻人都进城了。

记得习主席刚上任事,有这样一则新闻,习主席去到农村,当时一个老人并不认识习主席还问他“您怎么称呼”?这不是一个笑话,这反映的正正是真实的农村。真正的农民十分重视土地。

三、小产权房该不该转正?

提到农民的土地,就得提出很多人的疑问“关于小产权房该不该转正?”据专家分析,三中全会所提到的宅基地与是否意味着小产权房可以转正,两码事。三中全会的精神指的是要把这财产收入给农民,但小产权房的收入是给村委会的(因为小产权房是未经过政府手续,只是农民简单从村委会拿到批准),农民获得的利润是非常少的。

四、小产权房合法化时机成熟吗?

专家解读,小产权房最大的问题在于,因为他那个地是无偿拨付的,跟规划区内的地是两个性质,所以小产权饭会鼓励非法占地,所以对保护耕地有一定的影响。

在我看来,小产权饭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不管现存的小产权房多少,但它还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安居问题,尤其在我国目前房价过高,大多数人都买不起商品房的情况下。虽然它不合法但它是合理的。

但同时存在另一个问题便是,因为之前小产权房一直被不合法化,所以很多人买了商品房但现在如果小产权房合法化,那么必然会产生觉得不公平的心理。而且早期小产权房买的很便宜,如果一下子全变合法了,那涨价的部分是归谁?这里需要考虑的因素十分多。

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一刀切,要分地区来考虑。

总结:现在我们已经农村改革的路上,接下来最重要最核心迫切应该做的是尽力使生产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把权力还给农民,让农民的土地财产更稳定、更安全、更充分,在土地的流转中,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或财富增长。三中全会究竟怎么样,不看广告,看疗效。

农村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各级政府都能真正滴深度落实,中国农村才有希望!

第二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发布,《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三篇:有感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到11月1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村改革方面。在这个决定中对深化农村改革做了全面部署,对一些长期以来议论较多但始终没有触及的改革有了明确提法,对一些过去虽有涉及但意见并不明确又事关重大的问题有了突破性、开创性的改革意见,在理论和政策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于农村改革的决定以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明确提出了“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五个保障”、“六个推进”、“三个建立”、“六个完善健全”、“四个制度改革”、“五个城乡统筹”的农村改革任务和举措。

在我国,农村和城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统筹发展是缩小差距的重要举措。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制度层面上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公共资源、基本服务配置不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群体在住房、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相较于城市居民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因此,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在农村农业经营方式上有所创新,提出了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以丰富和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能有效完善农地权能结构。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使农民对承包地的权能更加完整和充分。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有利于保护土地使用权作为农民的用益物权,有利于扩展农地的生产经营功能,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农民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是实现城乡居民财产权利平等,增加农民收入和财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必然要求。同时,农民的这些权利也得到了保障。农村与城市将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关于农村改革的重大决定必将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健全和完善农村的各项制度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决定》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是: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向农业企业流转,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选择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专题

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十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体现出中共对执政规律与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跃升。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我们党探索执政规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对依法执政的探索也全面展开。在我国,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前提,没有依法执政,实现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也就无从谈起。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仍然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不依法执政、不善于依法执政的现象还存在。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法律至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权威才有坚实基础,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才能获得蓬勃动力,进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是要坚持法律至上。法律是现代社会最有效的社会调整机制,它所具有的规范性、权威性、公正性、强制性、程序性、效率性是其他任何社会调整机制无法比拟的。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在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法律至上首先要确立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约束,决不允许任何人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执政为民理念,首先就应高度重视法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法的制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法的实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直接领导和掌握着国家政权。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党坚持依法执政,就是党依法领导国家,依法掌握国家权力。因此,党能否坚持依法执政,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能否依法行使。只有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司法,保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

三是要坚持执政为民。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充分而有序地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根本保障。我们党要执政为民,代表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使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群体都充分而有序地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越充分,我们党通过国家权力对这些利益的权威性配臵就越能充分反映民意。我们党的立法是人民利益的体现,执法是人民利益的实现,司法是人民利益的保障,法制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民的利益。

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四中全会刚刚结束,旋即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既是践行四中全会精神,更为依法反腐提供了明确而清亮的注脚。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全会精神进行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王岐山书记曾经多次在会议中提到先治标,再治本的反腐思路,在中纪委四次全体会议上他也就此做了新的比喻:“保持高压态势,治病树拔烂树”。王岐山书记还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宪法确立党的执政地位,赋予党治国理政的责任和使命。党章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以执政党纲领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党把自己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成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引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坚持依法反腐能够为反腐的治本工作注入活力。比如在惩治

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如何除病根?就需要法治反腐,对腐败零容忍,通过严密有效的制度设计,更通过富有威力的依法反腐,让腐败无法生存。当腐败稍一露头就被铲除,官员还敢腐败?

坚持依法反腐,能够为全面反腐治本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只有坚持依法反腐,才能全面推进反腐工作全方位的体系深化改革,提高法律制度执行力,让反腐制度能够刚性运行。坚持依法反腐,既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延续践行,更是对中纪委反腐治本工作的有力推进。

2014年11月17日

第五篇:关于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的学习心得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

“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严明纪律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纪律建设的明确要求,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着力方向。各级党组织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或是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或是口无遮拦、乱评妄议,或是自由散漫、目无组织,或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或是说情拉票、跑风漏气。凡此种种,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些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整治,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最终严重危害党的肌体。

党的规矩总的包括哪些?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都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自我约束的不成文的纪律,同样需要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懂得并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在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必须”,这正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这“五个必须”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对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尤须严明纪律、严守规矩。只有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上一篇:关于社会现象的新闻下一篇:关于设立乡镇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