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2022-10-24

第一篇: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传统产业企业文化的影响

王玉祥

互联网的出现带动起一个新兴的产业,人们称其为IT产业,还带动起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网络经济,成为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T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尽管出现时间不长,但其企业已表现出全新的极具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而网络经济对传统产业企业文化有什么影响呢,本文试图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是在传统产业企业中造就了一支准IT业从业人员。在近一两年的企业上网工程推动下,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建起了企业自已的网站,虽然这些网站规模不等、水平各异,多数只是一个虚拟主机网站,但是,只要有网站,就要有专、兼职的网站运行、监管人员和网页内容设计制作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多数来自传统产业企业中原来的管理层白领岗位和IT行业转行的专业人员,多是新毕业不久的高学历人才,这些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岗位职工往往是企业中令人羡慕的一族,其追求新知识、接受新思潮的主动性往往也会在职工中起到推进作用。

二是拉近了传统产业企与社会的距离。近几年虽然门户网站经营业绩不理想,但政府网、行业管理部门网、社会团体网等专业网越来越普及,过去许多部委信息企业不能及时下达,即便传达下来,也要按级别传达,一般职工很难及时得到,许多职工一辈子守在流水线上,即便对本行业的现状、前景也不了解。现在部委信息、行业动态,只要不是特别的国家机密,普通职工也能及时了解,对参与企业决策、提高民主意识,大有好处。民智是民主的基础,网上信息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相比,往往可以对传统行业反映得更有深度,更具专业特点,因此也更有实用价值。

三是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行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方式和经营理念。虽然一些IT专业网站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的计划屡屡受挫,但许多传统产业企业立足于自已的产品或服务,却使电子商务真正开展起来,特别是一些有特色的传统产业产品更是如此。不少媒体报道过地处边远的农村小厂通过互联网卖出了自已的土特产品。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和经营理念。过去乡镇企业推销员流行一种说法,叫“四千四万” ,就是说干推销要说“千言万语” ,想“千方百计” ,走“千山万水” ,吃“千辛万苦” 等。如今,许多传统行业的推销员学会通过互联网搞销售,他们最推崇的是以新技术为后盾的巧于,而不是一味的苦干。

四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产业职工的择业观。过去,传统产业职工“从一而终” ,一辈子在一个行业以至一个企业中就业的情况比较普遍,网络经济造就一大批准IT行业从业人员的同时,也使职工学习新专业新知识更快了,特别是在年轻人中,职业流动性很大,不仅在企业间流动性大,而且自已专职兼职创业的机会也增多。依托传统产兴办起的服务性行业,如专业的产品经销、运输、广告、咨询业务等,由于有了互联网而降低了创业的资本门槛,使更多的传统产业

职工有机会在职场上问鼎企业主人位置。靠 一 台电脑,一两个员工起家创天下的小企业比任何时候都多。

如此等等。

网络经济对传统行业企业文化的影响尽管刚见端倪,但其影响之深刻,不容忽视。上述现象有待进行更深入全面地调查以判断其对传统产业发展的全面影响,本文仅仓促提出一些皮毛,以抛砖引玉。

第二篇: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对税收影响的研究-鹰潭国家税务局

新常态下工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影响的研究

——基于江西工业结构调整的分析与对策

江西省国税局课题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其中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趋势十分明显,而工业结构调整又深刻影响到税收结构与收入增长模式的变化。从江西的情况看,工业在三大产业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与税收收入关联度强,成为全省国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江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结构不合理,全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加快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这也是确保税收持续稳定增收关键所在。因此,深入分析研究新常态下工业结构调整对税收的影响,并探求优化江西工业结构促进税收稳定增长的对策,很有现实意义。

一、工业结构状况与调整趋势

我国经济从2012年开始回落,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逐渐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由高速逐步转为中高速,全国产业规模总体逐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规模不大且增长相对平稳,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上已超越第二产业,成为三大产业中的龙头老大。第二产业的增长放缓趋势尤其明显,该产业中工业结构调整更是首当其冲,但在工业结构调整中,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分化明显。

经济新常态下,江西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基本上与全国相近,但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总体上仍然以采矿业、金属与非金属加工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从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路径分析,传统增长模式与过去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是相适应的,但前期过度投资

1 和低效投资行为普遍存在。新时期再依赖于老的增长模式,与发展新阶段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若不加快转型升级,矛盾和风险将会累积更多。

(二)产业结构转型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通信、电子业和精细化工业等增长较猛,2009-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反映了这个趋势,而且2015年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全年完成总产值7560.66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增加值1869.6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加值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江西工业当中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三)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全省具有原材料优势和较大发展潜力的食品加工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增长速度来看仍不尽人意。

(四)传统产业增速滞后。一些传统产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卷烟制品业、石油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增速较低,一方面反映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产业更新换代能力不足造成的,如汽车制造业的更新换代在全国较为滞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形成产能都不理想,汽车行业总体竞争力降低,后劲不足。

二、工业结构与税收关联分析

税收增长一般可以通过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效益、调整税收政策以及加强税收征管来实现。在经济增速一定的情况下,经济结构越优化,税收增长越快。而工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和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增加了税收稳定增长的难度。

江西工业重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虽然普遍增长,但2009年与2014年这些行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少发生了变化。江西工业国 ①

①江西省科技厅:《2015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稳》,中国科技部网站,2016年3月16日。

2 税收入结构主要受各行业规模的影响,但由于行业税负的不同,又存在不少差异。如烟草制品业,2014年在工业规模当中只占到3%,而在工业国税收入当中,却占了14.84%,主要原因是该行业征收高消费税。在一些传统行业如采矿业、石油加工业等,税收增长明显偏低,特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4年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虽然比2009年约增长了1倍,但国税收入还比2009年下降9.24%。而2015年该行业国税收入进一步下滑,比2009年下降17.70%,说明这个行业效益下滑严重,已经举步维艰。计算机、通信、电子业等新兴产业国税收入则增长迅猛,但受到行业规模较小的影响,在工业税收总收入中占比仍然较低。 156687.29 2014年江西工业国税收入贡献前五位的行业是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与热力生产供应业,与全国大同小异,传统行业在税收贡献当中同样起主导作用。比较2009年与2014年工业国税收入增长的情况,增速较大的除了这些行业还有计算机、通信、电子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全省工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但从税收增收上看,新兴行业贡献度在加大。

三、工业结构调整影响税收的利弊分析

从全国和江西工业税收走势情况看,2009-2014年呈增长态势,但总体趋缓。从江西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情况看,增收行业一是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如: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业、电力与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这三个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平稳增长,由于烟草行业多次调整消费税税率和征收范围因素,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石油行业税收收入2009年开征燃油消费税后井喷式增长;电力行业税收收入呈现平衡增长。二是体现在发展壮大产业,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其他我省特色产业如医药制造业、

3 汽车制造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快速增收行业还明显地体现在新兴产业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江西近年来工业中绝对减收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这个夕阳产业受到宏观经济不景气、产能严重过剩、环保等多重压力,效益大幅下滑,税收减收是比较正常的。而采矿业、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近年也呈现较大的增速下降趋势。从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和税收增减趋势看,旧模式下的增长方式、发展路径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增值能力下降,工业结构调整已经没有疑义、也难有退路了。江西工业国税税负2013年以来呈明显下滑的趋势,虽然其中有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但不少传统产业中的重点税源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是主因,这也进一步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时不我待。因此,税务部门对传统产业加速调整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之策。

四、优化工业结构促税收稳定增长的对策

应紧紧围绕国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的战略决策,引导制造业分工细化、协作紧密,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着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从而保障税收持续稳定增长。

(一)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新兴产业是21世纪企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也将形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成为工业结构调整的最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产业技术、市场需求等的发展变化,我国先后出台了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5月,江西省政府确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产业、先进装备制造、锂电及电动汽车、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作为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全省的实际情况出发,

4 “十三五”期间应当不失时机有选择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大力支持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软件、新型元器件、新一代数字视听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集成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基因工程等生物制药技术的产业化;积极培育和发展复合材料、光纤等新材料产业。

(二)持续做强优势产业

目前,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仍然是全国工业的主体,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西同样应当抓住机遇,围绕本省优势产业,注重品种、质量、效益,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压缩过剩的一般产品生产能力,逐步实现主要行业关键技术从以模仿和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使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和振兴,成为“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进一步突出本土比较优势,着力解决这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重组和升级,特别应从产业链拓展上下功夫,大幅提升规模和竞争力。引导优势资源性产业延伸产业链,将延伸铜、稀土等资源性产品产业链提到战略高度,在积极争取国家重视与支持的同时,吸引国际和省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或进驻,加快省内资源性行业的整合与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并使企业获取更多退税优惠发展壮大。

(三)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应既尽可能与国家保持一致,又体现江西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促进地方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制定实施江西

5 特色产品振兴规划,着力打造更多名优产品。有关部门在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返还与出口奖励等优惠政策的使用上,应多鼓励对本省经济发展贡献大的企业,鼓励生产企业研究新技术和新产品,支持企业将终端出口产品转移到省内生产,引导企业精深加工提高增值率,鼓励外贸企业提高出口产品本省采购率。充分发挥江西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并切实深化绿色食品产业品牌战略,一是围绕水稻、油茶、茶叶、水果、蔬菜、水产、家禽、肉类加工等领域,紧扣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质量监管等关键环节,重点打造食品产业基地等多个产值在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二是发展壮大一批绿色食品骨干龙头企业,形成原料生产、储藏加工、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示范区。应特别关注和加快发展江西在全国举足轻重的油茶产业,加大低产油茶林改造力度,培植茶油系列产品龙头企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挖掘潜在价值,大幅提升茶油这种“油中珍品”的经济效益。应加大对茶叶和果业等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创知名度和市场推广上下功夫。应深入推进江西稻米生产加工市场化,创出与泰国香米、五常大米齐名的江西大米品牌,确立与充分发挥出江西作为全国大米主产区的市场优势。

(四)完善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税制改革

深化税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税制改革主要目标和方向应该是: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技术升级作为深化税制改革的重点,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税制改革与调整税收政策的主要建议有:

6 1.完善“营改增”改革。在加速推进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和全国经济信息联网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入的 “营改增”改革,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后,切实将“营改增”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实现行业全覆盖,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以达到消除重复征税、明显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效率的目的。在完成“营改增”改革的同时,应从促进产业加快融合和结构转型升级出发,着手清理、简化合并现行较为繁琐的税率档次,并适当降低整体税率,充分体现增值税的“中性”特点,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使其轻装上阵,加快转型升级。

2.加快资源税改革。应进一步发挥税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作用,扩大征税范围,将水资源等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对资源企业相关行政性收费如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改为征税,按品目分差别稳步提高资源税税率,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全面改为从价征收,并与相关领域配套改革来推进资源税改革。

3.开征环境保护税。建立绿色生态税收体系是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新世纪税收制度改革的大趋势。我国应该紧随这一步伐,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健全节能减排的税收激励约束机制,实行税收优惠激励政策,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税收体系。借鉴西方国家深化绿色税制的经验,我国也应在贯彻现代化战略过程中理顺环境税费制度,加快环境保护税制度建设。在这一改革初期,可考虑对现行排污费实行“费改税”。应明确目标,积极推进,待时机成熟时,对排放物较全面实行环境保护税。税率设计可从低税率起步,随企业承受能力和环境治理成本等因素而适时调整、提高。

7 4.深化消费税改革。在完善消费税制度上,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提升调节力度,对一些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部分奢侈型高端物品、部分高档消费行为等,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或提高税率,更好地发挥消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合理引导消费方面的作用。调整消费税税率,对清洁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实行低税率或免税;进一步细化小汽车消费税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5.实行社保费改税。在不少国家中,社会保障税已经超过个人所得税而成为第一大税种,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更是普遍呈上升趋势。我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制定和出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税制度,以社保费改税为方向,争取早日开征社会保障税,并适当降低企业总体社保负担,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五)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协调发展

应深入对接和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国家鼓励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深入进行装备、工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适应新形势改进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促使资本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使钢铁、建材、汽车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税务部门应坚持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进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国税部门熟悉国家税收政策和企业经营状况的优势,积极参与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 ①

①贾康、程瑜:《我国税改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社会论坛》2014年第1期。

8 措施的制定。努力建立完善税企沟通互动机制,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大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和办税效率,给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高质量的纳税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和税收环境,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税收增长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婧:《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8期。

2. 吴秋余:《税收增速换挡经济结构优化》,《人民日报》2015年4月21日。

3. 王海燕、刘兆征:《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与财政政策取向》,《经济问题》2015年第5期。

课题组组长:李德平

课题组成员:曹文、曾耀辉、戴来贵、付江峰

9

第三篇: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1、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整体的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

2、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

3、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成长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产业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

4、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利用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

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优势,决定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来提高产业竞争力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四篇:人情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人情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产生

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 要:人情关系,这种理念影响了我国几千年,一直延续到现在。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它更是一种以一种高姿态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利益,找关系、建人情,大打关系派,致使腐败滋生、经济发展质量低下、市场公平缺失。本文对人情关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象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影响和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以此总结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字:非正式制度;人情关系;经济发展

一、 绪论

(一)对非正式制度的简介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包括正式在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其中非正式制度是指那些对人们的行为的不成文限制,这是与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对的概念,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起源于原始时期,是集体选择的结果。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数千年来,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和习惯,甚至在现代社会里,它依然广泛的存在着。

(二)非正式制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中,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建国初期,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制度下,而后经改革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时间、历史等因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相匹配的法律还很不健全,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制约了经济健康稳定。然而几千年发展遗留下来的好的信誉、风俗、道德和惯例等非正式制度优化了我国的市场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非正式制度中很多不好的方面也在改变甚至扭曲人们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其中关系、人情及面子这种代代传承的理念就影响了现今经济公平的发展环境。

二、对现实生活中人情关系盛行及其危害的概述

(一)现实生活中人情关系盛行

“人情关系”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在中国传唱了几千年,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中国人十分注重“关系”,他们的为人处世永远逃不开“人情”二字。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很久以前,人情关系代表的是一种情谊,遇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彼此相互赠礼慰问,这是亲情的表达,友情的延续,是一份真挚的情感的体现。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情变了味,它已经不是一份情感的表达,而成为了谋取利益的手段,是可以用来交易的资源。

彼此关系通过利益传递结成关系网,在这样的规制下,为彼此赚取利益,你今天帮了我,明天我也会为偿还人情债,不顾一切的报答你。这样频繁的人情往来,高档的礼品互赠,铺张的酒席宴请,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长此以往下去,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必定后患无穷。此外,没有人情,建立人情这种行为也造成了人情关系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从出生幼儿户口的迁移、农村建房宅基地的批示这些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事,大到几十亿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批,国家对地方资金的拨款这些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事情,人情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有关系,仿佛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这就造成了很多个人、企业为了建立这种关系,行贿受贿,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二)人情关系危害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情关系盛行,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地危害。

1.寻租行为严重,经济发展质量低

所谓寻租,是指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贿赂政治家、政府以获得某种垄断和特权。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健全,自由度不够,政府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企业创立的资格认证、技术的开发认证、项目的规划、税收的征收等等都需要政府部门的审批。企业为了获取行事上的方便,减少行政程序,享受不在资格内的扶持优惠政策,找关系,拉人情,展开寻租行为,造成了官商勾结,官员腐败严重的局面。因为寻租活动,企业取得了政府官员的许可,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便利,这样的行为结果对于该行业的其他生产者造成影响,使其他企业纷纷效仿,寻租之风盛行,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进步。

受贿企业进行寻租活动必定要耗费其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进行游说,贿赂,认为只要把在位官员伺候好,建立好关系,一切都无需操心。从而忽略了产品的技术开发、管理等问题,导致企业生产力低下,竞争力落后。企业获得项目后,为了节省成本,购买低质材料,偷工减料,生产出一大批不合格产品,建造出一大批豆腐渣工程,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低下。

2.人情关系盛行,危害市场公平竞争 众所周知,只有竞争的存在,才会使企业为了不被市场淘汰,紧跟潮流,提高管理水平,努力的研究开发新产品,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相反缺乏竞争的市场,就如同一潭死水,为现有的成绩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人情关系的盛行,使企业大行便利之风,通过与政府官员的亲戚关系,与招标企业的家族关系,获得开发项目,也许企业本身并不具有这样的生产力和研发水平,这会严重降低项目的开发水平。市场的活力来源于竞争,企业因为人情关系获得发展机会,违背市场竞争的规则,打击了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自信心,这不利于企业你追我赶的提高自身实力,不利于市场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利于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对现实生活中人情关系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文化遗留的影响

人情关系的理念是人们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的结果。谚语就有城里有人好当官,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儒家思想中“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的理念,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有爱、恭敬、谦让、温和、互助和和谐关系。这些民间谚语,圣人之言无不反映了人情关系的思想,可见其影响之广泛,程度之深远,由此可见现代人情关系盛行的确是传统文化的遗风。

(二)社会分配结构的影响

中国是从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起来的,封建社会思想保守,资源技术匮乏,而且法制很不健全,整个国家由君主统治。通过引荐、科举选拨人才,形成错综复杂的官僚体系,在这样的官僚体系,上下级地位分明,权利相差很大,很多的社会资源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缺乏有力的监管制度,这些人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偏好进行资源分配,诱发了一些走捷径的人通过与当权者建立人情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那是主要是依靠血缘关系为纽带,血缘关系越亲密,得到的机会就越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情风”,关系压倒一切的局面。

这种风气随着时间的沉淀,没有减弱,反而呈现出抬头趋势。如今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社会资源竞争激烈,这不仅包括能源资源也包括就业机会、权利机会。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引发了争夺。此时国家掌握了社会主要的稀缺资源,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然而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不完善性。在这样的社会分配结构中,人们为了私利,寻求建立新的人情关系,不在是仅仅依靠血缘关系,通过游说、利诱建立权钱交易,把彼此利益融合,重建人情关系。

(三)心理作用的影响 1.中国人好面子的心理

“人要脸,树要皮”这句话就概括了中国人好面子的心理,宁愿活受罪,也死要面子。在中国人看来,别人的称赞、推崇,是对自己个人行为思想的肯定,会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相反,一个人尽管拥有无尽的财富和权力,缺少了他人的羡慕、尊重,那也会使自己失了面子。失了面子,就好像失去自尊,物资上的享受远远比不上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说当有人为了私利,主动的对其进行游说、奉承,他会觉得自己很有面子,满足于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相应的他会施以“恩泽”,来显示自己的高大,一方是对私利的追求,一方是对面子的追求,两者互利,这样就形成了紧密的人际关系。好面子的心理引发的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的体面。当这种虚荣心渗入到公事中,公事私化,忽略办事原则和程序,最终会使这种风气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

2.趋利心理的诱导

人,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趋利心理,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在道德和法律面前,合理行事,追求利益,有些人不顾一切,在趋利心理的主导下,罔顾法纪,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自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私利主义横行,道德意识淡化,法律意识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更是强烈。然而国家掌握了主要的社会资源,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目的,依附于强大的权力是个不错的选择。一部分人在趋利心里的诱导下,主动攀附权贵,结交官员,牺牲一部分的利益来换取更多的利益。一部分政府官员手握重权的同时,对金钱也是极度渴望,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形成了官商勾结的人情关系。由于这种关系是各自利益为纽带,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彼此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广,造成社会利益的极大损失。

四、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人情关系的改进建议

(一)规范行政程序

我国行政程序缺乏严谨,不规范,滋生了寻租的产生。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行政程序过多,企业为减少时间的机会成本而寻租。在我国,政府的管理部门冗多,职能分布过细,企业为了得到一个项目的审批,要到几个甚至是十几个部门进行审核盖章,有的部门地理位置还不在一处,这严重的浪费了企业时间的机会成本,时间上的浪费很可能会使企业错过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减少行政程序,节省时间,不得不展开寻租行为。二:行政程序不严谨,使得企业有漏洞可钻。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存在着交叉重复的现象,有的部门控制主要的社会资源,地位重要,权力也大于其他同级部门,这样的现象也给企业展开寻租行为带来了便利。

因此想要控制好寻租行为,要建立严谨规范的行政程序,减少政府部门的过度细化,将一些职能范围重复的部门进行合并,便利企业的行政审批,节约审核时间,控制企业的寻租可能。此外要严格规范好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各司其职,对于同级的部门,要严格控制越权行为的产生,减少企业的寻租机会。

(二)加强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对于一些因人情关系而产生的违法包庇行为,要加强监督,加大惩处力度。

1.监管部门规范监管程序,加强监管 作为我国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监管程序,除了规定的时间如月末、季末这样的时间对官员、企业的日常活动、文件进行审核外,平时也要组建突击小组,对其进行不定时,不定点的审查,让官员、企业产生危机意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2.运用法律手段,加大惩处力度

企业因徇私、贿赂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惩罚,但是由于只是简单的罚款和警告,这样的损失远远低于其从中获得的利益。企业权衡比较,宁愿惩罚也要继续这种行为,这种现象归结于我国法律惩罚力度的不够。对于徇私、贿赂,危害国家经济的行为,执法部门绝不手软,一旦发生,不定要让其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有这样才会起到示警的作用。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对于为寻求利益,走捷径,靠关系的行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历来的人情关系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现象,必定要从思想上去剔除。宣扬自力更生、公平的理念,从教育、报告会、座谈会出发,让这样的理念广泛传播,让道德的意识抑制欲望滋生,从根本上控制这种现象。

五、结束语

人情关系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在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方面,人们在利益的主导下,找人情,建关系,一些政府部门大开方便之门,滥用手中的权力,相互勾结,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到来了严重影响。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严格规范政府行为,加大监管力度,运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惩处,此外还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自力更生、公平的理念代替人情关系深入人心,从更本上影响人们的行为。

第五篇: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对物流的影响

题目:郴州承接产业转移

对物流发展的影响

班级:电商物流(3)111班 姓名:程福

学号?23号

一、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介绍

湖南承接产业转移地有三个,分别是衡阳、永州、郴州。其中郴州为首。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广东进入湖南的第一站,与广东山水相连,田土相依,无论南下广州、北上长沙,均可朝发午至,十分方便。这种“内地的前沿,沿海的腹地”,对迎接产业转移而言,颇有“近水楼台”的优势,注定了郴州是一块投资热土。2006年,郴州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之一。郴州市作为湘、粤、赣省际中心城市,政策、区域、交通、资源优势为其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产业转移与物流业的发展关联度非常大,物流作为制造业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郴州是否能成功承接沿海制造业的转移。但目前郴州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物流服务能力不强、运作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郴州应通过完善物流发展规划、推动物流业优化升级、加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力度等手段着力发展物流产业,更好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近几年来,郴州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前列,郴州的变化首先是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解放,作风更加务实,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更加深透。工作思路的变化让郴州的经济和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郴州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南方重点林区”、“湖南能源基地”之称,系联合国农工发“小水电”基地。全市已探明各种金属矿物7类70多种,有色金属储量占湖南全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钨、铋、钼储量居全国第一,锡、锌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第四位。柿竹园多金属矿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以及湖南省政府对示范区的发展有“四个战略定位”,把握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速郴州开放崛起步伐,努力把郴州建设成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领头羊和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初步预计到2020年,示范区整体经济实力将得到较大提升,现代产业结构体系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竞争力增强,形成一批有特色、集约发展的产业园区;并与珠三角等区域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格局;社会保障健全,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成为承接东部、辐射中部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新支点,成为湖南省继长株潭城市群之后的重要经济增长地区。

发挥这些优势,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永州、衡阳、郴州成为中国加工贸

易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并且永州成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而且从2009年至今,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462个,占湖南总量的35.6%,成为湖南对外开放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颇具竞争力的先导区。

示范区重点构建“三极四带”产业布局。打造衡阳、郴州和永州三极;形成以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专线,二广高速和洛湛铁路,泉南高速和湘桂铁路,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各具特色、联系紧密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带。

二、郴州物流的发展现状

郴州物流的体系日趋完善拥有:

1、物流园区1个:湘南国际物湘南国际物流园流园

2、区域物流中心2个:①老城区区域物流中心;②新城区区域物流中心

3、专业物流中心3个:①五岭市场群物流中心;②火车站市场群物流中心;③有色金属矿产品物流中心

郴州目前已形成高速公路、国道纵贯南北,高等级公路、省道横卧东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省道1806线、1803线和郴资桂、桂嘉高等级公路贯通东西,东连江西、西接广西,从而构成了“三纵三横”的立体交通网络。京广铁路,国道10

7、国道106纵穿郴州南北,为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可朝发午至。到2001年底,通车总里程达到16152公里,通村公路率99.19%,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全市高等级公路累计达232公里,11个县(市、区)中已有6个通了高等级公路,居全省领先地位。为公路运输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郴州物流的发展展望

1,加大湘南国际物流园的建设力度,让湘南国际物流园成为郴州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湘南国际物流园作为多种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企业的集聚地和多种物流线路的交汇地,能够有力的促进郴州配套设施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打造‘湖南省最开放城市’和‘湘粤赣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于产业转移企业的发展。

2,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下退动郴州公路、铁路的发展。加大对道路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交通道路的发展,这为郴州的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大力建设一个连接南北的交通网络,把郴州打造成连接周边省的物流运输中心。

3、政府大力支持物流产业的发展,让物流业同全国乃至世界物流接轨。

四、承接产业转移下郴州物流发展问题

1、郴州的物流产业正处于发展的中间阶段,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绝大多数从事物流过程中单一的运输和仓储业务,没有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物流效率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郴州物流业的发展,无法满足产业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2、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全市一些工商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习惯“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自办物流比重较高,存在“小、散、弱”现象。这就导致了一些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困难。企业内自办物流有其方便之处,但从全社会角度看这是不经济的,物流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物流设施配套也不合理,据对全市的主要大型超市的调查,多数是和供应商签订合同,由供应商直接送货,成本高,效益低,经营方式不够集约化。

3、物流产业的发展过多依赖于传统交通运输仓储业,其他行业所占比重较低。目前,全市物流产业活动仍以传统的货物运输、仓储业为主体,而物流包装、物流配送、物流管理等高利润低成本的现代化第三方物流比重还较低。从2007年全市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看,货物运输业占73.6%,仓储业占7.4%,其他占19%,物流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运输仓储业的发展。

4、物流成本偏高,目前全市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还停留在比较粗放和初级的阶段,现代物流理念尚未形成,企业服务能力不强,集约化程度较低,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5、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全市物流业与全国物流业的状况一样,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

五、承接产业转移下郴州物流发展问题的解决建议

1、加强物流业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协调、管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事宜;进一步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

为企业与政府间以及同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物流协会的行业服务、行业自律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职能,以保障本市物流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2、不断完善物流产业链。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围绕核心企业和资源构筑产业链,发展物流产业,建设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有利于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提高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机制。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使企业自身物流体系摆脱传统的单一运输业务,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链的完整发展,共同寻求最终的利润。

3、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引导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信息咨询企业之间进行多样化联合,建立综合服务型现代物流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企业提供快运、仓储、加工、包装、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形成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亮点。

4、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要针对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从三方面加强人才培育。一是培养宏观管理层次人才,如政府机构制定政策、规划人才,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人才,以提高政府物流管理水平;二是培养物流企业管理人才,这是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三是提高员工素质。培养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是高校培养,可以是企业、高校联合办学,可以是委托办学,将高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制度和多元化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有关高等院校也要适应物流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物流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5、积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国内外物流企业已逐步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一些已经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强化物流资源的整合,鼓励物流企业的兼并。要逐步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尽快形成竞争优势。

上一篇:创意开业庆典策划方案下一篇:初一历史下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