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普通话的童谣

2022-08-13

第一篇:关于说普通话的童谣

说童谣教学设计(余晓蓉)

《说童谣》教学设计

凤仪镇学校 余晓蓉 教学目标

1. 了解童谣,知道羌族童谣里面珍藏着我们的乡音、乡情。 2. 有兴趣、有感情地朗读羌族童谣,体会羌族童谣中的生活情趣、幽默和智慧。

3. 能搜集羌族童谣,并尝试着说一说、写一写,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

一、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羌族童谣里面珍藏着我们的乡音、乡情,体会羌族童谣中的生活情趣、幽默和智慧。

2. 教学难点:能搜集羌族童谣,并尝试着说一说、写一写。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童谣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是《小背篓》。 2.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是很有特色的,它是根据我们少数民族--苗族的特色文化来写的。生活中有许多儿歌、童谣都富有民族特色。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1.什么是童谣呢? 童谣又叫儿歌,童谣中有生活情趣,有幽默和智慧,还有乡音里渗透出的浓烈乡情,是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 2.谈话

我们羌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你们是最熟悉的,我们这里也有很多羌族童谣,珍藏着我们的乡情,体现出我们的民族特色。今天,就让我一起来说说我们的羌山童谣吧!

(三)欣赏羌族童谣

1.教师范读羌族童谣(配乐)

2.学生自读羌族童谣,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写的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事,语句简单、和谐)

(四)谈谈家乡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事尝试着自己编几句童谣。

多媒体出示:羌民族文化图片,让学生欣赏。 1.小组交流家乡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事。 2. 派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汇报

3.教师可适当出示其他学生写的童谣,引导学生。(PPT) 4.尝试着自己拿笔写几句简单的家乡童谣(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5.学生说,老师马上用ppt显示在大屏幕上。

(五)才能展示

1.将自己编好的童谣写在作文纸。 2.教师收集学生作品。 3.展示学生作品。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编的家乡童谣真的很棒,每个人都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家乡的文化需要你们来发现,需要你们来传承,需要你们来发扬。

2015年3月4日

第二篇:关于雪的作文:雪的童谣

摘要: 雪的童谣在空中回荡;喧闹,是雪花在张狂的飞舞,四围充溢着涌动的心跳;静寂,没有带来任何的不安与恐慌,仅有我呼出的气体成为浸透这雪城的唯一生命气息,我静静的感受着,用心,静静的

落日,已跌进远山的深渊。

世界,在黄昏的微曛里失去了它最后一枚金果,一个圆满而又衰老的许诺。

雪花,在窗外欢歌,唱着永恒不变的童谣,从天国姗姗而下,带来上帝的礼物,天使的祝福。

我有些倦意,早已不知老师在讲些什么,把头依傍在清冷的窗上,透过那布满呵气的玻璃,很难看清那些飘扬的丝絮。我聆听着雪花的舞蹈,想独自领受这深深积于疲惫里的温馨。

铃声终于很不情愿的呻吟起来。我独自在校园漫步,回头看那些贴在窗户上的脸,既然如此渴望,为何不尽情享受这冬天的第一场雪呢,我思索着,继续走我的路。

面前是空旷的操场,像一面雪白的大镜子,明亮,没有任何污点。身后是高低错落的树木,它们新的装束为校园平添了一份雅趣。我不忍心再向前走去,生怕打破这神圣的静谧。但我想跳出那狭小的圈子,从封闭我思维的角落走向那片开阔的土地。

雪,纯洁了万物;

风,吟哦着含蓄的诗句;

我,不经意间又想起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冰雪女皇》,那些飘落而下的雪花,也许就是从冰雪女皇手中逃脱的公主吧,那么轻捷,那么欢快,正是永别冰城的喜悦。

雪的童谣在空中回荡;喧闹,是雪花在张狂的飞舞,四围充溢着涌动的心跳;静寂,没有带来任何的不安与恐慌,仅有我呼出的气体成为浸透这雪城的唯一生命气息,我静静的感受着,用心,静静的

我走过厚厚的积雪,脚下发出吱呀的声响。回顾走过的路,有自己留下的脚印。也有自己留下的遗憾。夕阳收回了最后一抹的余辉,雪又多了几分冗长与深沉。我爱这冷酷的美,爱这美,更爱这份冷酷,欢乐没有微笑,痛苦没有泪痕,永远是没有结局的开始,永远是稍纵即逝的追寻。那童谣依然在咏唱,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永远不会破的梦。那些唱着童谣的舞者,掩盖了废墟上绝望的凄迷,扑灭了被记忆烈火所煎熬的渴望。雪的童谣,勇敢地宣泄着来自心灵的抗争与反叛。

风缭绕起我的思绪。

再回头时,我的脚印只留下浅浅的痕,最容易踏出的,却也最容易消逝。我停留了片刻,又继续向前走去,没有方向,没有终点,只像那雪花,在自由中漫舞

第三篇:关于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活动的通知

一、活动目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丰富我校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孩子们“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第四届优秀童谣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广泛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征集对象:

全体教师、4-6年级学生

三、征集要求:

1、童谣内容要充满时代气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简洁明快,琅琅上口,易于传唱,体现童心童趣。

2、鼓励创作描绘“中国梦”,倡导勤俭节约,引导未成年人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优秀童谣作品。

3、童谣可以是新近组织创作的,也可以是近年来创作并在本地广为传诵的原创作品(如有摘抄本项活动不得分)。

四、活动步骤

1、征集创作

①成人组:年级组初选,每年级组上报一篇优秀作品。 ②未成年人组:4-6年级每班评选上报5篇优秀作品。 ③4月11日前,各年级将优秀作品上传政教处。

2、评选推荐

4月12日学校将组织优秀童谣评选及推荐申报工作。

五、活动要求

1、各年级要精心组织,鼓励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努力提供高质量、孩子们喜爱的优秀作品。

2、活动成绩记入班级周成绩。

临沂第十实验小学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国旗下的讲话《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56个名族,80多种语言,每一种语言内还有十分严重的语言分歧,不同的语言和方言曾经让同一块土地上的我们不能彼此交流,不能互通信息。而有一种语言似一个纽带把我们紧紧地相连,它是什么?我想,同学们肯定在心里默默地呐喊,对,它就是我们的国语——汉语。从甲骨文、金文演进而来的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的母语,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不断凝聚、文明不断升华的过程。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格律讲究,或壮丽豪迈气势磅礴,或清丽婉约一咏三叹,语感错落有致,语调跌宕起伏。正草隶篆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各家书法异彩纷呈。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字,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也正因为如此,汉语言文字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国的标志。

而我们有些同学,在课后以及日常的交流中,总喜欢随意地说说方言;书写时龙飞凤舞,有时为了标新立异,喜欢用早已淘汰了的繁体字、异体字;写作文错别字连篇,网络语言乱用,用语很不规范。而且,他们还认为,说什么话,写什么字,是私人的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不然,语言文字的规范,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关系社会发展,维系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件大事。

语言和文字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素质,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不但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关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 我们应认识到语言文字问题不光是一个语文问题,而是涉及到爱国主义的大问题。我们国家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列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推广普通话工作,从1998年起把每年9月份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如今,以“规范社会用字,树立城市形象”为主题的查找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也时常活跃在校园内外。近期,学校有关部门还将以主题班会、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是一个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和礼貌语言,是学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讲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使用礼貌语言,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进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向全校师生倡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1、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礼貌语言,做文明人。

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在校园生活中,在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使用普通话。

3、自觉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

4、老师上课使用普通话,同学们在家尽量多使用普通话,尤其要帮助家庭成员提高普通话水平。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感觉不到我。那么今天我想引用它对大陈庄学校的每一位同学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却听不懂你所说的方言,也看不懂你所写的汉字。

当然值得我欣慰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课堂还能保证流利的普通话。要想让大陈小学的花朵开得更鲜艳,让我们从说普通话开始,从写规范字开始,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陈小学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五篇:关于春节的诗歌文章童谣对联及习俗

一、诗歌

1、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二、文章

春节,回家的路上

落叶归根

可是归乡的路究竟有多远 回家的路有多长 一首首游子吟 一曲曲思乡歌

1 是否就能够说的清楚对家的思念 不能,不能

什么语言都代替不了对家乡的思念 风餐露宿的等候

只为了回家能看到父母慈爱的微笑 一纸薄薄的车票

寄托了对家满满当当的思念 天寒地冻的风雪旅途 也盖不过家的温暖 百味归途

回家的路还有多远 黄牛的信誉

在一票难求下水涨船高 再贵,也要回家 再苦,也要回家 任何困难

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 黄牛的信誉

在一票难求下水涨船高 再贵,也要回家 再苦,也要回家

一节节拥挤不堪的车厢里 挤满的是游子思家的乡愁 再苦,也要回家 再累,也要回家 列车驶过一座座城市 那城市有多少扇窗子 就有多少的温情与感动 这个时候万家灯火

都在讲述一个个游子回家过年的故事

三、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

一、初二满街走。

四、对联

2 龙留喜气喜盈门户 蛇闹春光春满山川

喜炮闹元春千家接喜 春风荣蛇岁万户迎春

爆竹声声龙吟随腊去 欢歌阵阵蛇舞伴春来

龙去蛇来,星移物换 莺飞燕舞,日暖风和

大地迎春柳伴梅香招蜂蝶 文坛焕彩笔掀墨浪舞龙蛇

蛇岁纳千祥花开梅绽添秀色 春光迎百福鹊啭城乡报佳音

银蛇舞江城美千帆竞发辞旧岁 黄鹤飞楚地阔万物峥嵘迎新春

五、宜昌春节习俗

(一)过小年

1、忙年

小年开始就要“忙年”了,为过大年做好准备。从腊月二十三起开始除秽打“堂尘”,其实就是把家里打扫干净,掸掉所有房内的灰尘,洗晒衣服、被褥,清洗桌椅板凳、炊具;做甜酒、熬麻糖、打豆腐、炒米子;置办菜肴、果品、糕点。

2、赶老鼠

这天也是老鼠嫁女的日子,禁止洒扫,特别不准用剪刀,否则来年鼠害无穷。“赶老鼠”是农民为祈祷减少鼠害的活动,天刚麻麻亮,大人们就会怂恿家中的小孩们快快起床,赤膊条条,小孩一只脚穿上草鞋,另一只脚系上鞋带把鞋拖着,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木锤或木棍,然后到房间每一个角落,边敲打簸箕口里边念道:“簸箕刮两刮,草鞋拖两拖,老鼠子下儿十二窝,窝窝梭(流产)。”“二十四,拍簸箕,老鼠子下儿不成器……”这是人们对老鼠的诅咒,实现粮仓无损的愿望。

3、祭灶神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通常和蔼可亲,都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宜昌大部分地区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小年的主要习俗是“祭灶神”,都是由家庭妇女操办。把写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小红对联贴在灶门两边。在锅里、水缸里、盆里分别点上蜡烛。一切准备停当,各家妇女们分别梳头抹粉,一番打扮后,便在灶前摆上供品,焚香烧纸,洒上白酒,然后跪拜磕头施礼,让灶神“一醉方休”,这样上天后尽说人间好话。此日正逢经期的妇女禁忌祭灶神,否则会冲撞灶神。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这些灶糖小孩子们特别喜欢吃。

3

(二)忐忑的团年饭

旧时在宜昌,过小年时,在外人员都回家小聚,家有佣人的,主雇共聚一堂。东家叫账房先生、长工、短工举杯喝酒吃肉,相互客套一番。酒足饭饱之后,东家叫账房先生取来账本,给打工人员发放当年薪酬,发放单右侧为领款人姓名、金额,左下侧写有来年共同发财,受雇人则心中高兴不已,因为来年又有钱可挣。若左下侧写有来年另路发财的字样,受雇人犹如一股凉风从头吹到脚,愁来年无事可做。所以,长工、短工这顿团年饭是既好吃又不好吃。

(三)除夕

1、团年和吉祥菜

大年三十,全家围一大桌欢聚一堂。旧时,宜昌人和大多数地方一样,吃团年饭前,要祭拜天地君亲师。团年饭自然是一年中难得的丰盛晚宴,桌面上可谓荤素俱全,凉热兼备,熏鱼、腊肉等地方特色菜是不论贫富人家都少不了的荤菜。桌面上少不了几种图吉利的菜,比如下汤菜的多是“三丸子”,即肉丸子或鱼丸子、藕丸子和豆腐丸子,呼其为“元宝”;黄花菜配笋丝烹饪,谓之“金银丝”;将笋子烩以肉丝,谓之“节节高”;将腊鱼蒸熟撕片,谓之“富贵有余”。不知现在大家家中的团年饭有哪些吉祥菜呢?

2、年宝和春联

现在已很少见到“年宝”,“年宝”是宜昌特有的吉祥物,用大红纸包裹几束青翠的柏树枝悬于堂屋正中处,以表示新年吉庆、百事顺遂。春联倒是四处有售,在解放前,宜昌城里写春联的多半是学高才博的老先生,但大都是家境不甚宽裕的斯文人,靠此聊补家用的。

3、关财门和金块财

除夕之夜正值冬末春初,天黑得早,各家各户大门外,门神、春联早已贴好,两盏大红灯笼和用剪花红纸包裹的几束柏枝,就是“年宝”,高高悬挂。将大门两扇骑缝贴上“开门大发”的红纸贴,依门靠上一块用红纸绕缠的柴棍称其为“金块财”,然后轻轻拉拢门。这项仪式叫做“关财门”。

4、守岁还是挖窖 “守岁”,守岁守岁,一夜不睡,旧时,堂屋正中一盆木炭火,火越旺越好,象征来年的日子更火红。农家的火笼要放一个粗大的树兜做“火柱”,也有叫“火主”、“火猪”的,从大年三十烧到正月十五,彻底不熄,预示来年的兴旺,留未烬柴头,送至菜园,园中蔬菜就不生虫子了。

小孩子“守岁”坚持不住,则多被长辈喊去“挖窖”。吉祥语“挖窖”便是睡觉,和衣而卧或睡得时间短叫“挖银窖”,蒙头大睡或睡得时间长叫“挖金窖”。

4 旧时宜昌城,除夕夜的户外十分热闹,击鼓鸣锣曰闹年。这一夜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卖发糕的小贩“发糕、发糕,越发越高”的叫声此起彼伏,通宵不断。购糕者接连不断,构成宜昌城独有风景。

5、三十送灯

年三十晚上,宜昌许多县市区都有给亡人送灯的习俗。吃过年夜饭,一大帮子子孙孙呼啦啦地带着鞭炮、纸钱、蜡烛去上坟。早年送灯用的是油灯,怕被风吹灭了,所以要用皮纸糊成灯笼。送灯人在天快黑时把灯送到坟头,边点亮油灯,边喃喃而语:某某大人,今儿是大年三十,孩儿们给您送灯来了,请您保佑我们百事顺遂。点亮油灯后,静观几分钟,见一切正常,送灯人就会踏着夜色回家去守岁。讲究的人家初一早上还会把油灯取回来,晚上再送去,如是三天才告结束。现今人们送灯不再送油灯,一般送蜡烛。时间一般都是中午一家人吃过团年饭后,就去送灯。

祭祖让新年更是充满了希望,这样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仪式,在活着的人们心里是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一种满足,一种安慰。只有在这个时候,坟茔才不会是一个伤心的地方。

6、赶毛狗子

除送灯外,在宜昌有的地方三十晚上还有“赶毛狗子”风俗。“毛狗子”学名狐狸。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打开大门,灯火通明,男女老少齐声大喊:“毛狗子shuo吙!shuo吙!”“shuo”有音无字,其意为滚开滚开。据说,年三十晚上赶走了“毛狗子”,就赶走了霉运,第二年就会百事顺心。赶毛狗子时,有的人还会把家里的铜脸盆拿出来敲打,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以此吓跑“毛狗子”。

(四)三天年

1、出天行

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开始。凌晨,人们换上了新衣裳,打开大门,让那块靠在门上的“金块财”倒向门内来。向神位祭拜以后,再放一挂长鞭表示“开门进财、新年迈进门”。此时屋外似亮非亮,家人们在鞭炮声中走到户外,观天看星,称其为“出天星”或为“出天行”。回到屋里晚辈向长辈拜年,接着“出行”,说是“出行大吉”。在五峰渔洋关,正月初一,清晨出门,都必须带柴进屋,喻为开门大吉,招财进宝。给人家拜年时,进门要喊“送恭贺啊——拜年哪”,也需把柴带进门。

吉日良辰,当家人出行也有讲究,先要查看当年的皇历本,何方大吉大利,便向此方而行,最终到庙宇去敬神拜佛。宜昌城里人多数去大南门关帝楼,踏石阶登楼称为“步步高升”,向关公像敬香烧纸叩拜。

2、拜年作揖贺乡亲 初一到初三,人们满面喜色,笑逐颜开,到处都是“拜年”声。

5 宜昌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说。在家下辈给上辈拜年,出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互相拜年。随去拜年小孩可得到“打发钱”。这三天内妇女要守在屋里,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用麻叶、米花和红枣制成的一种甜茶,名叫“元宝茶”,麻叶色黄谓之“散金”,米花色白谓之“碎银”,说是“散金碎银得元宝”。

旧时在当阳,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初三初四拜亲朋”的规矩。初一凌晨,儿子媳妇、女儿孙子端着“鸡蛋茶”、“泡米花”到父母床头行孝问安拜年。父母定要以“压岁钱”给予“打发”。初二拜丈母,夫妻双方抱儿带女去给丈人丈母娘拜年。随身携带较多“茶什”。妻子怀抱小孩,骑着小毛驴,丈夫提着“茶什”包袱,尾随前行。丈母家同样给予“打发”,并在小孩印堂上点上一个小红点,以示祝福。这天,未婚的青年、小孩则挨家挨户给左邻右舍拜“跑年”。

3、言谈举止守禁忌 春节有许多忌讳。如初一早晨不能倒垃圾,以免倒走“财气”。初三前不能到水井上去打水,以免对“水神”不敬。初三后最先到水井打水的人,必须烧香磕头拜罢“水神”方能挑水,到河里或堰塘里洗衣服,第一个人也必须拜“河神”。

三天年里,话要拣好的说,注意禁口,不说死、倒哒、泼哒、破哒、赔、亏、赊、背时等字眼。连“死”的谐音“史”也不能说,有意思的是这几天人们将“史先生”改称为“何先生”。但小孩却忌讳不了,墙上就有了“百无禁忌”和“不忌童言”之语的红纸贴。若有小孩打破瓷器,大人用吉利之言打圆:“瓷器落地、买田置地”;打碎碗碟,则连声说:“岁岁(碎碎)平安”。

(五)送年

宜昌人过三天年,垃圾堆在屋内,称为“财宝堆积如山”、“关门守财”、“财喜盈门”;不向外泼水,称为“财不外流”。初三傍晚开始做清洁,把存放在屋内的垃圾清扫出去,在大门口摆上香案,祭祀鸣鞭后,取下门前悬挂的柏枝“年宝”,当街烧掉,这个过程称为“送年”。至此,三天内不做新鲜饭,不动刀、剪、针,不往外泼水等禁忌均告解除。妇女们解忌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剪刀、针线缝裤、袜,说是“要得富,先做裤”,“要得发,先做袜”。

(六)接春客,喝春酒,吃春卷、观春色

正月初三一过,到正月十五前,在解放前的宜昌城里是喝春酒的好日子。访亲会友、应酬往来多在这段时间里进行。喝春酒必定要接春客,春客宴首先要亲朋好友或生意上的往来户发出请帖,视家境不同办一桌或数桌不等。春客宴上丰富的菜肴自不用说,必有一道主菜是酥皮嫩馅、香软可口的“春卷”。这道菜寓意着春天已经到来,言之“春临大地”、“春意盎然”。春卷极富地方特色,

6 面皮里除裹有腊肉、冬笋、豆干外,必配韭菜。老辈人讲,“韭”与“九”同音,九为数之极,引申为“富贵长久”、“久久长寿”之意。

宜昌城里人十分看重办春客宴,家境好的请厨师在家中包席,也有在餐馆酒楼办桌席的,还有的富户或有名望的家庭,把春客宴办在郊外的东山寺、镇镜山寺庙道观里。东山寺内有座揽胜楼,四周风景宜人,一家人或宾客相邀围坐在揽胜楼宴桌上,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饮春酒,吃春卷,观赏大自然春色,又是一番情趣。

工商业户年后开业前一天也可喝春酒,即初四至初六间要召集全店伙友聚餐“说话”,在席间决定店伙的去留。若有一店伙被请坐上席,则意味着该店伙饭后即被辞退。倘若老板不打算辞退人,会在席前声明,要“大家随便坐,还要麻烦各位今年再辛苦一年!”于是,皆大欢喜,席上顿时觥筹交错,尽欢而散。

(七)上九庙会 正月初九,民间俗称“上九日”。据说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初八晚上要为其祝寿,在家里点香烛,烧黄表,祭祀叩拜,吃宜昌人称的“鸳鸯八”,就是正月初八对醪糟汤圆的称谓。

初九也是个佛教的节日,宜昌人的习俗是到各寺庙上香游庙会,赶庙会成为宜昌又一道风景线。事实上春节期间,佛寺里的香火不断,但此日是最旺的。“上九”赴各寺庙上香的人群络绎不绝,个个身背黄色香袋,携带家眷,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状极虔诚。更有一些至诚的香客,远到当阳县境内的玉泉寺,往返一趟要二至三天。宜昌市民把“朝玉泉”看得很神圣。去者多为青壮年男子,行前斋戒三天,禁荤吃素,初八这天穿草鞋步行,也有少数骑马的,赶到玉泉寺,初九凌晨起床争上头柱香。朝拜后回家,全家人以素食为其接风,此后方可开斋。

(八)正月十五

1、赶毛鸠

傅家堰乡位于长阳、五峰西北交界,民间习俗多为长阳、五峰、鹤峰交融的民俗文化。农历正月十五,“赶毛鸠”是傅家堰乡的庄稼人驱野兽驱瘟神的祈祷祭祀活动。每到正月十五傍晚人们将包谷秆等农作物副产品堆积稻田坎点上火,于是四处火光闪耀,人们吆喝声四起,远近呼应。意欲祈祷野兽瘟神不伤害庄稼,实现丰收的愿望。并将此活动命名为“赶毛鸠”。

2、吃元宵“毛馃子”

农历正月十五,名曰“上元日”,俗称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20世纪30年代前后,正月十五的“元宵”皆由各家自做,用糯米磨成浆,滤干后做成一个个包有或红糖、或白糖、或桂花、或玫瑰、或豆沙、或糖拌芝麻、或糖拌核桃的小圆团,

7 煮熟,全家老小都要吃上一顿“元宵”。当天,还有一有趣的习俗,有些盼望生育子女的人家,分明家中“元宵”齐备,却偏要跑到别人家去“偷”一碗回来吃,别人家装着未看见。也有将“元宵”做成“毛馃团”,是用糯米浆面包上腊肉、蒜苗、姜末等和盐搅拌成的馅蒸熟后而食,很受人们欢迎。

3、观灯会、闹花灯、猜灯谜

民谚曰:“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故元宵节又称“灯节”。在灯节里,宜昌城里大街小巷各户人家在大门挂有各式彩灯。各走马灯上的图画五彩缤纷,常见的图画除有花鸟鱼虫、山川景色外,更有令人喜于驻足观赏的民间传说故事——哪吒闹海、大闹天空、大战长坂坡、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刘海砍樵、天仙配、白蛇传等。高档的走马灯不仅中间的画面转动,画面上制作的人物及肢体也能活动。如“唐僧取经”画面上张飞擂鼓、关羽举刀与蔡阳交战等,皆有各自的连贯动作,活灵活现。还有一种叫“和尚戴帽子”的小型走马灯,转动起来两个和尚相互作揖鞠躬,一顶僧帽在头上换来换去,十分有趣。

正月十五的灯谜会,不同于街头的热闹场面,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文雅活动。

春节期间,宜昌各县市区也会有相关的灯会活动。

4、舞龙舞狮

舞龙灯是元宵节的花灯会里最重要的一项。先定做好龙头龙尾,正月十三到彩扎店鸣鞭取回龙灯,谓之“迎头”。龙身少则9节,长龙有多至19节者。由舞龙头者带领,“龙灯没有巧,只要龙头玩得好”,龙身龙尾随着龙头上下飞舞,蔚为壮观。龙舞演毕后,东道主赏丈余长大红布,系于龙头上。观看龙灯舞的人常常拥挤到水泄不通的程度,时常有妇人抱小儿在龙灯身下穿闪而过,以祈求免疫避灾,是宜昌龙灯舞的特有现象。

过去在宜昌,舞狮子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武技表演活动。舞狮人中的技艺高超者,由平地演上高空,方桌依次搭高五张、七张不等,最高者可叠到九张,最上一张翻置,桌腿向上。这种叠桌方式称为“一炷香”。舞狮人踏步而上,进退盘旋,时时保持平衡和协调,最终达到登顶取红(悬于上面的一段赏赐大红布)。更有甚者,在顶层四“狮”脚对四桌脚,舞到极兴奋时,舞狮头者骑在舞狮尾者脖子上,舞狮尾者单脚立于一只桌脚上。适时东道主在街旁楼上伸出竹竿,竿头挑有装钱40至80元不等的红包,上书“四季发财”。狮子摆头用嘴咬着红包,顿时鞭炮声、锣鼓声、呐喊声、喝彩声响成一片。还有登峰造极者将方桌21张摆成金字塔形,舞狮“登高探空”,气势不凡,围观者数以千计。

8

上一篇:关于热爱工作的诗歌下一篇:关于时间的作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