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性问题的思考

2022-09-11

首先是关于“阶段性”的界定。阶段性是客观事物普遍拥有的属性和必经阶段。这里所说的“语文教学的阶段性”, 并非指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 对某一特定问题施用解决方法的有步骤性, 而是就整个语文教学工作而言。本文主要是对初中阶段在整个语言文字教育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的思考。这里省略了一些技术性的细节, 而是就整个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作整体性的把握和讨论。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必须明白, 作为一个初中学生, 应该在他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符合他自己心理特点和成长阶段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也就是语文教师应该向初中生灌输什么样的东西。这本来就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

也许有许多人不认为这个问题成其为“问题”。我们往往以为自己深谙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心理。特别以一些老教师为然。毋须否认, 经验是不可逾越的东西。但是经验又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经验陷入了“经验主义”就等于否定了经验的合理性和与正确性。我们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把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不仅适用于新形势的新教材应运而生, 各种思想和教学方法都在改革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但是我们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真的理解和了解“新”的涵义吗?以新教材为例, 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换了大量的新篇目, 这些新的变动都是针对现阶段初中生的时代特点做的相应的修正。对于这些扑面而来的新课文, 我们真的明白它们的合理性吗?我们在对新课文进行必要性的理解与学习之外, 是不是加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而不仅仅是新瓶装旧酒?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注意到了的现实, 因为这种变革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体现在最具人文思想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情形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新篇目之中, 课本中保留的一些传统篇目, 也需要我们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我们在改革的大旗之下, 一定要注意初中生的阶段性特点。而当中特别注意的应该是时代性问题。具体地说, 我们要思考和了解现阶段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以一种适合的方式和内容去教导他们。比如说, 我们一直强调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引导。但是体现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现阶段的教学思想就绝不应该是以前旧的教学思想的翻版。举例说明: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 《藤野先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在我们的中学的教科书上长年以来占据绝高的位置。但是这么多代人同时接受这篇作品的时候, 接触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吗?当然不,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需要不断修正对这篇作品认识的内容和水平。我们的解读角度不同当然影响我们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影响。当前的一般教师往往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人物的刻画手法的学习上。当然这很重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篇散文并没有多少曲折的情节, 我们学生在自己阅读的时候也未必就能体会到这篇作品的内在美学价值。所以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要加入一些带有人文色彩的引导, 使我们的初中生真正能够切实体验到作者的感情?

我们要注意初中语文教学的阶段性, 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对教学大纲的理解问题。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奉大纲为圭臬, 每一套教材出炉, 都有一整套的指导方针与教学思想同步推出。这正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手重要材料。其中的思想都是符合我们所说的阶段性要求的。可是换一个角度说,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更何况我们的大纲都只是一些纲领性的解说而非具体的操作细则呢。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在一定程度的不统一性, 这是正常的, 有时也是必要的。所以说, 大纲不是万灵药, 我们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在保持对大纲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发挥自己最大的创造性。我们对每个中学生贯穿其一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大纲所能包纳得了的。

刚才已经提到, 所谓的对初中生语文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 还应该纳入终身教育的范围做整体性的考查。特别应该突出其现实性问题, 首先要搞明白初中阶段之所以被称之为“初中阶段”而与其它学习阶段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这个问题也同样容易被人忽视。比如说, 我们应该清楚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应该达到的知识与智能水平, 这样在学习和讲解一篇课文时, 就不应该只停留在小学的单纯词汇积累阶段而要有相应的在智能水平上的提高。但是又要注意到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 在学生并未积累起相当的审美观与阅读能力的基础上, 过分地强调素质教育, 把应该由教师引导的内容下放给学生自己。这中间一定要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实践证明, 一个人的实践阶段, 正是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逐渐成熟时期, 老师应该在如何引导他们喜爱语言文字,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上入手多下功夫。这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用无穷的事情。

注重和突出阶段性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在整体性的把握中, 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在高中、初中、小学的孤立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发现、难以解决的。例如说在当下施的新大纲中, 高中部分并未对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法做具体的学习要求。虽然在考试大纲中也有不对这部分做考查的规定。但是在一些题型中, 却隐含了一些相关的语法知识。这使得我们高中语文教育者们在讲解这一部分题型时, 往往只能就题论题, 如是学生掌握得不理想时, 老师们就往往归咎于于他们基础薄弱。其实我们的学生感到很委屈:在以前根本也没学过这些东西!我们对老师表示理解, 这部分的相关知识不是大纲内容, 如果讲解下来, 得耗费师生大量的精力, 还往往不见什么明显效果。这种两难矛盾是常见的。以前的中学大纲是把这部分语法内容放到初中来讲解, 但是现在不做要求了。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空白。我们在对这一问题做阶段性梳理的过程中, 就可以制定出相就的对策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 不必要去讲正经八百的语法, 但可以变换一种形式, 去涉及当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样, 在初高中的教学衔接过程中, 才不会出现巨大的裂缝。

摘要:阶段性是客观事物普遍拥有的属性和必经阶段, 我们一定要注意初中生的阶段性特点。这里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对教学大纲的理解问题;对初中生语文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 还应该纳入终身教育的范围做整体性的考查;注重和突出阶段性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在整体性的把握中, 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阶段性,整体

参考文献

[1] 崔益林.初中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发展[M].新语文学习 (教师版.中学专辑) , 2005 (02) .

[2] 钟健.新课标下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探析[M].广西教育, 2006 (14) .

[3] 周芙蓉.对初中语文淡化语法教学的反思及应对措施[M].华中师范大学06硕士论文.

上一篇:油田注水设备的优选下一篇:肝破裂65例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