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基金管理

2022-07-14

第一篇:社会救助基金管理

淄博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依法对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救助,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财政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财金〔2009〕175号)以及《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

本办法所称受害人,是指在淄博市境内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除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

本办法所称抢救费用,是指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时,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对生命体征不平稳和虽平稳但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会产生生命危险,或者导致残疾、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导致病程明显延长的受伤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本办法所称丧葬费用,是指丧葬所必需的尸体运送、停放、冷藏、火化的服务费用。具体费用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6个月总额计算标准确定。

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救助基金实行市级筹集管理,统一政策,专户管理,单独核算。

第四条市财政部门负责救助基金的分配,对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事故管辖区县公安交警部门负责通知医疗机构或殡葬服务机构申请垫付救助基金,负责通知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抢救费用,协助追偿垫付费用。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及时抢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及依法申请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

负责审核医疗机构申请垫付的抢救费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理。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伤者住院病历资料复印件、抢救医嘱单复印件,抢救费用明细清单、医疗发票等,特殊情况无法开具医疗发票的情形,须审核确认医疗机构出具的无法开具医疗发票的证明书。负责督导、审核市属、市管医疗机构申请救助基金的相关工作,并督导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做好有关工作。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督导、审核本辖区内医疗机构申请救助基金的相关工作。

市民政部门负责监督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有关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的工作。依据民政部《殡葬管理条例》及省、市有关规定,监督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的丧葬费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理。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尸体火化证明材料、殡葬费用明细清单、殡葬费用发票等。

市农机管理部门负责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向涉及农业机械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垫付费用。

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监督检查保险公司是否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向省级救助基金专户缴纳救助基金,监督保险公司是否按照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及时垫付抢救费用。

第二章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

第五条成立市救助基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市财政局为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为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下设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负责市救助基金具体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

第六条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

(一)对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筹集、垫付、追偿和管理救助基金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定期予以公告;

(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救助基金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予以公告;

(三)协调解决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因基金垫付抢救费用引发的争议问题;

(四)定期召集有关单位召开例会,研究分析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救助基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

(一)依法筹集本级救助基金;

(二)受理、审核垫付申请,并依法垫付、追偿垫付款;

(三)向社会公布其电话、地址、联系人等信息;

(四)按照国家有关银行账户管理规定,开立救助基金财政专业账户,实行单独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将基金用于投资,年终结余转入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五)对市救助基金的各项资金来源及时入账,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定期向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报告救助基金筹集、使用、管理情况;并于每月7日前公示上月救助基金救助情况。

(六)季度终了10日内,将上季度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情况报送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七)每年1月20日前,将上一年度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情况报送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八)机构变更或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审计、清算;

(九)依法为道路交通事故无主或者无法确认身份的未知名死者(以下简称“未知名死者”)或明确无损害赔偿权利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死者主张权利;

(十)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分析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救助基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工作报告报送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遇重大问题可以随时上报;

(十一)救助基金管理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费用支出,纳入市财政预算,不得在救助基金中列支。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员费用、办公费用、追偿费用、委托代理费用等,具体支出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人员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人员的工资、津贴、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

办公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正常运转发生的办公、水电、邮电、交通、会议、物业管理等费用。

追偿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垫付抢救费用、丧葬费用以后,向道路交通事故相关责任人追偿垫付款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追偿过程中发生的差旅、交通、查证等费用。

委托代理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筹集、垫付、追偿和管理救助基金过程中,在必要情形下发生的委托代理费用。

第三章救助基金的筹集

第九条救助基金按照《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的来源渠道进行筹集:

(一)上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分配的救助基金;

(二)市、区县两级政府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确定给予的财政补助;

(三)对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罚款缴入市级国库部分;

(四)救助基金孳息;

(五)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

(六)社会捐款;

(七)其他资金。

第十条市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年预算于每季度终了10日内,按照上个季度保险公司缴纳的交强险营业税数额分成的确定部分,向市救助基金财政专户拨付财政补助。区县级分成的交强险营业税数额对救助基金的财政补助办法另行通知。

第十一条对未投保交强险机动车的所有人和管理人的罚款,按规定分别缴入省、市级国库,其中县级的罚款缴入市级国库。市财政部门应在省级财政部门为公安机关设立“交强险罚没收入”执收项目及编码,于每季度终了10日内,将全市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缴入市级国库的罚款全额划拨至市救助基金财政专户。

第十二条未知名死者或明确无损害赔偿权利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死者的死亡赔偿金应当在救助基金账户内分账核算,不得作为救助基金使用,不得冲销,待死者身份确定后依法处理。

第四章救助基金的垫付

第十三条在淄博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时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垫付差额部分抢救费用;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垫付全部抢救费用;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垫付全部抢救费用。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特殊情况下如需垫付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应由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理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予以审核后,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拨付。

第十四条省管高速公路上发生的符合救助情形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路段在淄博市行政区划内的,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相关程序垫付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所需道路交通事故垫付资金从救助基金省调剂补助部分中支出。

第十五条符合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条件的,办理程序如下:

(一)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中,对符合救助基金救助情形的,应当及时告知医疗机构、受害人或受害人亲属可以书面申请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

(二)医疗机构及伤者向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1.医疗机构提供的材料:

(1)《垫付抢救费申请表》。

(2)伤者因交通事故受伤的入院证明。

(3)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的伤者住院病历资料、抢救医嘱单、抢救费、用药明细清单、医疗发票等材料复印件。无医疗发票的,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

(4)医疗机构经办人的身份证明以及单位开具的介绍信。

伤者为无名氏的,先由医疗机构提交相关材料,身份确认后补交相关材料。伤者死亡或其它原因不能确认身份的,不影响医疗费垫付。

2.伤者提供的材料:

伤者及法定监护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或单位证明。

(三)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在3日内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报送市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初审确认符合救助垫付条件的,应同时出具《交通事故基本案情说明》,内容包括:各方肇事车主以及驾驶人基本信息、肇事车辆信息、肇事车辆投保交强险和商业险情况(包括保险公司名称具体到营业部、交强险和商业险保单号)、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事故性质等。有条件的应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伤者身份无法确认的,应当出具伤者身份无法确认的证明。

第十六条符合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条件的,办理基本程序如下:

(一)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在处理死亡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对符合救助情形的,应当在向受害人亲属送达《尸体处理通知书》的同时,告知受害人亲属或者殡葬服务机构可以书面申请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要求垫付救助基金的,应出具《交通事故基本案情说明》。

(二)由申请人向市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或其派驻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人填写的《垫付丧葬费申请表》。

2.申请人身份证明或单位证明以及申请人与死者关系证明。

3.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送达的《尸体处理通知书》及开具的《交通事故基本案情说明》。

第十七条市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自收到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报送申请材料之日起,3日内予以审核,并由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审批。

(一)符合垫付条件,但申请材料不全的,由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在2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内容;

(二)经审核批准垫付的,制发《垫付通知书》,自批准之日起3日内,将相关费用划入医疗机构、申请人或者殡葬服务机构账户;

(三)垫付费用到账后,相关医疗机构、殡葬服务机构、丧葬费申请人应当出具收款凭证;

(四)不符合垫付情形的,经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批准不予垫付,制发《不予垫付通知书》,写明理由送达申请人或申请机构。

确定垫付金额时,不得按受害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责任比例减少垫付金额。同意垫付抢救费用的,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在扣除交强险支付金额后,确定垫付金额。

第十八条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因垫付抢救费用问题发生争议时,由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会同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聘请专家组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告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

第十九条遇有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需要巨额垫付抢救费用的,由市政府牵头,市救助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召开善后工作协调会议,形成会议纪要,确定多方筹措善后抢救资金数额以及垫付方法。

第五章垫付费用的追偿

第二十条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本办法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后,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及时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送达《偿还道路交通事故垫付费用通知书》,并明确偿还的方式、金额及期限。

第二十一条对属于救助基金救助情形并且已经垫付费用的,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生效后,及时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追偿垫付费用。

第二十二条事故管辖地公安交警部门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申请的,应当通知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派人参与调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中应当记录交通事故责任人偿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所垫付费用的方式和期限,并责令交通事故责任人及时偿还。

第二十三条对不偿还垫付费用或者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人身损害赔偿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进行追偿。有关单位、受害人或者其继承人有义务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进行追偿。

第二十四条相关责任人未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应当依法将责任人在该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的车辆予以标注,在其办理车辆年审、过户等相关业务时,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

第二十五条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偿还的救助基金垫付费用,应当缴入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指定的专用账户,并将收款收据副联存入申请救助基金案卷,及时对已偿还的费用进行冲销。

第二十六条市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或明确无损害赔偿权利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死者的人身损害赔偿款,赔付人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转入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指定的专用账户,并注明赔付具体事故受害人,赔付人保留银行转账凭证作为已支付证明。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收到赔偿款后,应书面告知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并于5日内将市救助基金垫付费用全额缴入市救助基金财政专户,同时注明偿还项目。

第二十七条对垫付时间超过2年且未追回垫付费用的,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提出核销意见,报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予以核销,但保留对垫付费用的追偿权。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垫付费用核销后侦破的,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应及时通知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按规定追偿垫付费用,追回的垫付费用按本细则第五章有关规定纳入市救助基金财政账户管理。

第六章救助基金的管理监督

第二十八条市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本级救助基金的财务收支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依法接受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每年不定期对医疗机构依照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推诿、拖延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治疗,提供虚假医疗证明和医疗费用等的医疗机构,给予警告,并对直接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市民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不定期对殡葬服务机构依照规定标准开展殡葬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出具虚假殡葬证明和违反规定收取殡葬费用的殡葬机构和人员,根据有关法律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核定抢救费用或者丧葬费用中发现医疗机构或者殡葬服务机构有涉嫌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通报市卫生主管部门或民政主管部门。市卫生主管部门或民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相关医疗机构或者殡葬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救助基金主管部门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受理、审核救助基金垫付申请并进行垫付的;

(二)提供虚假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救助基金的;

(四)拒绝、妨碍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一条救助基金机构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十二条本细则所称“2日”“3日”“5日”“7日”“10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第三十三条本细则由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8月31日。

第二篇:社会救助基金会章程

一、总则:(基金会的宗旨) 社会救助基金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尽努力救助林场内的弱势群体因特殊原因造成暂时困难的家庭,因公负伤人员等。通过救助活动送去党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树立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新风尚,不断改善职工群众面临的生活困境,提高生活质量,解决暂时的困难,解除后顾之忧提供保障,为林场经济社会建设创建和谐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二、基金会名称

第一条 XXXX社会救助基金会

三、基金会性质

第二条 XX倡导建立林场内部社会保障体制,以社会救助为目的,基金会不谋取任何利益。

四、基金会组织构成

第三条 设会长一名:由林场场长担任。

副会长2名:由林场党总支书记、林场工会主席担任。 成员:(若干名)由林场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区域经济中商业服务、经济业产等社会成员组成。

五、基金会资金来源

第四条 林场筹集积累基本基金。

第五条 机关干部投工投劳的酬金充实基金。 第六条 社会中的林场职工群众、致富典型户、商服产业者等自愿募捐。

六、救助对象,范围及原则

第七条 暂时救助对象为XXX内职工群众。

第八条 救助范围及原则:常年患重病的职工、青年家庭在换季期间;家庭不富裕并家庭成员突发重、特病症的,急需救治期间;因生产或交通中出现事故造成伤害,急需抢救治病时;享受社会救济家庭、弱势群体因特殊情况出现暂时困难的;因见义勇为负伤的和鳏寡孤独户。

七、救助资金支付办法和标准:

第九条 如需支付救助资金时,必须召开基金会议,讨论救助对象是否符合条件,会议表决同意后,由会长签字支付。

第十条 救助标准:根据救助对象情况和基金会能力酌情确定。

八、救助基金的管理

第十一条 救助基金由基金会设专人管理,基金账目清楚,支付凭据齐全。

第十二条 所有资金一律在银行设账户储蓄。基金利息

作为原始基金积累。

第十三条 基金会年终召开会议,公开基金积累、救助资金支付情况,并总结完善基金会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与经验。

第十四条 救助基金坚持专款专用原则,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

九、基金会章程由基金会成员集体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如有改动和充实的内容必须召开全体成员会议讨论,通过后实行。

十、本章程自二00八年 月 日,由基金会讨论通过。

二00八年 月

XX社会救助基金会

组织机构

会 长:XXX 副 会 长:秘 书 长:基金管理: XXX

XXX XXX

成 员:XXX

4

基金会工作制度

一、严格遵守基金会《章程》

二、坚决贯彻执行基金会的宗旨和原则

三、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工作理念

四、坚持同上级经济社会建设总体部署保持一致

五、积极为林场弱势群体提供关爱性救助

六、加强基金的管理,坚持专款专用原则

七、积极扩大基金的积累,发挥基金会的更大作用

八、按时召开年会,总结完善基金会的各项工作

第三篇: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来源:

1、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由办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在收取的保费中按国家规定的比例(通常为1-5%)抽取的.

2、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来自一部分罚款。《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缴纳的罚款将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3、其他来源,如 机动车缴纳救助基金费、 捐赠等。

基金主要用于抢救费用超过保险公司责任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受害者。

第四篇: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 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依法进行救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令第5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

第三条 救助基金实行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一)省人民政府成立“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救助基金领导小组),由省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财政、保监、公安、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省救助基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

- 2 设区市、县(市)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医疗机构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及时抢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及依法申请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并负责审核当地医疗机构有关抢救费用证明材料。

第二章 救助基金筹集

第五条 救助基金的来源包括:

(一)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

(二)地方政府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给予的财政补助;

(三)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

(四)救助基金孳息;

(五)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

(六)社会捐款;

(七)其他资金。

第六条 每年3月15日前,省财政厅会同福建保监局根据财政部和保监会确定的当年从交强险保险费中提取救助基金的- 4 比例用于调剂。其中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按各地上缴额全额回拨。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另行规定。

第三章 救助基金垫付费用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

(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

(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依法应当由救助基金垫付受害人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时垫付。

救助基金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特殊情况下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由医疗机构书面说明理由。具体应当按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核算。

第十二条 发生本办法第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需要救助基金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 6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尸体处理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明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书面垫付申请。

对无主或者无法确认身份的遗体,由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丧葬费用垫付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对符合垫付要求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标准垫付丧葬费用,并书面告知处理该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不符合垫付要求的,不予垫付,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对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的垫付申请进行审核时,可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等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核实情况,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 救助基金管理

第十九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法筹集救助基金;

(二)受理、审核垫付申请,并依法垫付;

(三)依法追偿垫付款;

(四)其他管理救助基金的职责。

- 8 第二十五条 各设区市、县(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于每季度终了后15个工作日内,将上一季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报送同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第二十六条 各设区市、县(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于每年2月10日前向同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报送上一工作报告。

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于每年2月20日前向省财政厅报送全省和省本级上一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应当包括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工作人员变动情况等。

第二十七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如实报告救助基金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第二十八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变更或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审计、清算,剩余财产上缴同级财政。

第二十九条 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订本地区救助基金具体管理办法;

(二)组织组建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三)指导、监督、检查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情况,并定期予以公告;

(四)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救助基金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予以公告;

(五)组织对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负责人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六)依法对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处罚。

第三十条 省财政厅于每年3月1日前将全省上一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情况报送省人民政府、财政部和保监会,并抄送省救助基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办理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未依法从交强险保险费中提取资金并及时足额转入救助基金特设专户的,由福建保监局进行催缴,超过3个工作日仍未足额上缴的,给予警告,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提供虚假抢救费用的,由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对直接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对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可以根据情形决定是否撤换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和相关责任人: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受理、审核救助基金垫付申请并进行垫付的;

(二)提供虚假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救助基金的;

(四)拒绝或者妨碍救助基金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四条 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受害人,是指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除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抢救费用,是指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时,医疗机构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对生命体征不平稳和虽然生命体征平稳但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会产生生命危险,或者导致残疾、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导致病程明显延长的受伤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丧葬费用,是指丧葬所必需的遗体运送、停放、冷藏、火化的服务费用。具体费用应当按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确定。

第三十八条 高速公路上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人身伤亡的救助,由事故发生地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比照适用本办法。

设区市、县(市)公安机关负责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所受理的道路以外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抢救费用,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设区市、县(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所受理的涉及农业机械的道路以外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抢救费用,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制定。

主题词:交通 事故 基金 管理 通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福建省财政厅办公室 2010年4月13日印发

第五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在社会管理中,坚持党委的领导作用,既要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和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各级党委要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决策,支持政府履行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政府负责,就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当前,紧要的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政府的服务意识更加增强,使政府管理更加协调有效。对于应该由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切实对人民负责,体现出人民政府的本质。政府要把更多的钱用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把更多的钱花在民生上。

社会协同,就是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社会事务,千头万绪,政府包打天下的做法,既做不到,也行不通。政府从过去“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把该市场做的事还给市场,把该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职能将不断强化,但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需要不断创新,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比重将逐步缩小,通过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将逐步扩大。

公众参与,就是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政府应该带头倡导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政府要带头改变公共管理中行政管理的衙门作风,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须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减少对立情绪,惩治贪污腐败。

上一篇:社会工作小组游戏下一篇: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