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第一次”为班主任工作铺路

2022-09-12

一、第一次见面——感染学生, 树立形象

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走进一个新的班集体, 新学生对我们的一些事可能早有耳闻, 但是从未正面接触。所以, 第一次见面, 我们不妨多费一点时间做些准备, 要努力去塑造一种让学生既爱又敬的形象。着装要整洁大方;精神要振奋饱满;表情要慈祥而不失威严;态度要友好而真诚;开场白要简洁而有号召力……只有这样, 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 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第一次活动——走近学生, 与生同乐

新学期, 新班级, 给班主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尽快熟悉学生, 走进学生, 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为了增进师生间的了解, 拉近师生距离, 我特意在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开展“展示自我形象, 共塑班级新风”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演讲、诗歌、顺口溜等) 介绍自我, 展示自我形象。我提前两天把活动内容及要求布置下去, 然后在学生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举行此次活动。活动中有的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 有的学生介绍父母在自己名字中寄托的希望, 还有的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特长等。我则以藏头诗的形式介绍了自己“江山无限好, 伟人数今朝。才把新天换, 又绘宏蓝图。”经我解释后,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赞叹老师真棒!这开学的第一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而且拉进了师生距离, 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第一次班会——全员参与, 彰显民主

班主任召开第一次班会确立班规、班纪, 确定班级管理模式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这第一次班会开得成功与否, 将决定班主任能否顺利地按照自己的设想开展班级的近期工作。为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 我不以单一的成绩来评价学生, 而是采用“综合积分”来全面考核学生。第一次班会, 我让每一位都参与到班规、班纪的确立中, 让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 商量哪些表现该加分, 哪些表现该减分。再由小组长和班委将各组意见梳理成条, 然后经过班委和老师的多次修改, 最后在班会上确定出科学的、可行的班规班纪, 让全体学生遵照执行。这样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以发挥, 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从而形成了全员参与, 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文明班级的评选中, 我班可是捷报频传呀!

四、第一次测试——尊重学生, 鼓励进步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教师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测试。测试成绩出来后, 公布成绩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然而, 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公布成绩无疑是对他们进行精神的折磨和心灵的打击。实际上, 测试只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不是明码际价般地给学生分出档次。新班主任的第一次测试尤其要注意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要表扬优点, 指出不足, 鼓励进步。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测试成绩是否公布由学生的意愿决定。他可以与相好的同学交流, 也可以在小组交流, 也可以在班上交流, 还可以在下次成绩考好后交流。这样成绩差的学生可暗自努力, 力争下一次亮相, 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互相竞争、比学赶帮。教师尊重学生, 鼓励进步, 不仅消除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 而且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五、第一次处理矛盾——晓之以理, 无为而治

个别班主任在处理矛盾时力图树立自己公平与威严的形象, 声色俱厉地将矛盾的双方各打几大板, 然后令其反躬自省。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化解矛盾, 而且会导致矛盾升级。新班主任第一次处理矛盾一定要对矛盾的双方晓之以理, 力求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非不治, 班主任对矛盾双方晓之以理, 淡化学生的矛盾态度, 然后由学生自行解决。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对, 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今后该怎么办。最后班主任引导他们在知错明理后握手言欢。

六、第一次家访——形成合力, 皆大欢喜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就是达到家校沟通, 形成合力, 共育孩子。班主任对学生的第一次家访要努力做到让家长开心, 学生放心, 老师舒心, 使三方互相信赖, 互相支持, 互相帮助, 形成合力。家长开心:就是让家长从老师的谈话中, 体会到老师对学生是出自于内心的爱和关心, 而不是愤怒, 挖苦, 嘲讽;对家长是真正的尊重, 理解和合作, 而不是批评, 指责和埋怨。学生放心:是让学生从你的谈话中, 明白不是为了告状, 只是为了了解情况, 求得家长的支持, 促进他进步。老师舒心:是因为教师的谈话艺术感染了对方, 得到了他们的理解、支持, 家访氛围和谐愉悦, 令人舒心!

七、第一次家长会——展示成果, 增强信心

新班主任在第一次家长会上要展示班级成果, 增强家长对自己的认同感, 增强他们对孩子取得进步的信心, 从而获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接任一个新班级后, 第一次家长会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1) 学生写一封给家长的信放在座位上, 全面介绍自己的收获, 存在的不足, 今后的打算。 (2) 小组同学的评价单放在座位上, 小组同学间互相评价优、缺点。小组同学间要戴着放大镜找优点, 客观含蓄地指缺点。 (3) 老师从班风, 学风, 学校竞赛, 学生成绩在年级的表现, 获奖, 文章发表等情况, 展示班级成果。这样能全面提升家长的信心, 相信孩子能在你的带领下各方面都会有收获。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 家长们已从孩子的信中和小组同学的评价单中得以了解, 他们也知道该怎样做了。

摘要:人们常说:好的开头, 就是成功的一半。班主任接手一届新生, 能否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诸多“第一次”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成效。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所感悟到的七点心得呈现于此, 敬请各位教育同仁批评指正。

上一篇:丰富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尝试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