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22-07-04

第一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

2、 带头遵纪守法,旗帜鲜明的反对封建迷信活动,遵守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社会公德。

3、 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校党委和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对照党章和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严格要求。

4、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及支部的决议决定,完成上级组织及支部交给的任务

5、 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敢于揭露不正之风,为党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

6、 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态度热情

7、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参加我校开展的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构建和谐林科校活动

8、 按时按标准缴纳党费

1、 为我校发展献计献策,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2、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在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积极撰写并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发表

4、获奖或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绩突出

5、在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无教学事故或失职、渎职事故

第二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粉碎了“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 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在这样两种思想倾向的影响下,造成了一部分青年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邓小平提醒全党注意那种怀疑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在一小部分人中蔓延,他指出“我们必须一方面继续坚定地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帮助一部分还在中毒的同志觉悟过来,并且对极少数人所散布的诽谤党中央的反动言论给予痛击;另一方面用巨大的努力同怀疑上面所说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这两种思潮都是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都是妨碍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的。”邓小平还论述了四项基本原则是完整的指导原则,论述了它的核心。他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强调,每个共产党员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的动摇。

邓小平指出,第一条,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有一些人散布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一定要彻底驳倒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首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60年来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

其次,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中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千年、几百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曾有过较快的发展速度。现在我们总结了经验,纠正了错误,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

第三篇:论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邓 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 小平首先提出的。改革开放伊始,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 小平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今天重温邓 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对

【论文摘要】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改革开放的成绩,重温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高超的领导智慧和胆略,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把握,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形成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改革开放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一、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历史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如今重读《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我们会发现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邓小平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阐释。从正面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从反面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于对外开放,邓小平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等不同角度做了论述:其一,回顾历史,“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其二,面向现实,“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 自守是不可能的;其三,展望未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二)关于改革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也不是二十年。”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来看改革的地位和意义,认为“这场革命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三)关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次革命的特点在于:其一,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其二,这种革命不再采取阶级对抗的形式。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其三,这种革命是为了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道路。其四,这种革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的实践自觉进行的。

(四)关于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邓小平对改革目标设计给予了高度重视。改革伊始,他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做了高度概括,即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反复论述了这个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内涵越来越清晰。l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富强、民主、文明”就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关于改革的任务,邓小平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五 )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和环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开放有两个内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只是对西方国家开放,而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中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

(六)关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为保证改革的航向,邓小平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原则。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说:“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他强调:“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 自己的条件出发……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按照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其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其三,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邓小平多次强调,搞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 。要坚定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坚决排除这些干扰。其四,必须始终保持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他曾反复强调:“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搞不成”。

(七 )关于改革的领导核心

邓小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他曾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以上这些思想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不可逆性、改革地位的重要性、改革目标的科学性、改革方向的明确性、改革内容的全面性、改革原则的坚定性、改革实践的创新性、改革方法的灵活性和改革过程的长期性。这些思想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思想。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一)基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多种层次、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三是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四是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五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六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二)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从1978~2007年,我国GDP从 3645.2亿元增长到 24.7万亿元,年均增长速超过 9%,增长了l3.86倍;财政收入从 l132亿元增长到 5万多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 206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 1.67亿美元增长到 15282亿美元。目前,我国GDP位列世界前 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 3位,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国家外储备居世界第 l位。

(三)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邓小平提倡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退休制度,并且身体力行。这是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贡献

主要内容: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教学重点: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授课时间:4学时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前一章我们已经阐明了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那么,如何不断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如何保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

准备讲三个问题:

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我国从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有四个重大问题需要作出准确回答:一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有没有矛盾;二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还是改革;三是改革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四是用什么标准检验改革实践的成败得失。

对第一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毛泽东,从而形成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对第

二、

三、四个问题作出完整而科学回答的是邓小平,从而形成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任何社会革命的根源,也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认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与改革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具体地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交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系统。这个矛盾体系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诸因素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最,它制约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要求它们必须与自己相适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又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具有易变性和向上性的特点,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稳定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造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必然使矛盾走向尖锐化,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矛盾的解决,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建立,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矛盾。这样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见,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终极根源,虽然生产力的发展也造就了社会变革的进步力量,但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然而然地发生变革。因为,尽管社会发展是客观的,但又是通过社会主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因而在旧的剥削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强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革命阶级不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和社会革命的形式,要解决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社会变革,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根本不可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两种不同层次的动力:第一层次动力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社会形态;第二层次动力,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这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属于第一层次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用,正是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这一直接动力得到实现的。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又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这方面的实践,当然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直接而明确的回答。●恩格斯只是科学地预见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深深感到,“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但由于列宁过早去世,这一思想未能付诸实践。斯大林一直未能搞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斯大林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状况,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似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自然而然地能保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完全适合”和“一致”的无矛盾论,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寻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 这使苏共不能自觉主动地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导致各项制度凝固化,使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是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揭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二)毛泽东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 首先,毛泽东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苏联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正确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想法,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只能在矛盾中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14页)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

其次,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作出了科学地分析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14页)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人,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从而就使基本矛盾失去了旧有的对抗性,变成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就其状况而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相适应是主要的、基本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基本适应的。说它基本适应,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状况的,存在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具有旧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不相适应是次要的、非根本的。

再次,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作出了原则的分析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上的新事物,加之建立的时间很短,所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可能一建立就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同生产力发展以及经济基础的状况相矛盾。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15页)但由于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重大贡献。它从理论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但是毛泽东只是提出了问题,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他没有具体深入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而也就不能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同时,由于在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把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所以,尽管毛泽东首次正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但在后来的实践中并没有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尖锐,以致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震荡,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上述毛泽东同志所没有解决的问题, 是由邓小平同志解决的。

(三)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史经验,在坚持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进而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那么,邓小平又作了哪些“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呢?

邓小平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终于找到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邓小平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这里的制度就是指基本制度,做法就是指体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严格地科学地区别开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 那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区别二者的意义何在呢?

社会基本制度和实现这一制度的具体体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社会基本制度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如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等。它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基本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它是不能根本改变的,但需要不断完善。

具体体制是体现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并为实现社会基本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运行体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具体体制具有具体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它必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适时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基本制度的根本改变,而是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具体体制在一定限度内的变化不会影响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 社会基本制度是具体体制运行的制度基础,具体体制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社会基本制度得以实现和发挥作用的主要载体,社会基本制度的作用与性质要通过相应的体制来实现。具体体制的选择和更替必须服从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和有利于社会基本制度本质的实现。

以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为例。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并受该政治法律制度的保护。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活动的决策体系、经济调节体系、经济利益格局、经济管理方式。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和同一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是可以不同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其次,在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再次,经济体制的改革将完善和发展已有的经济制度。

因此,经济体制是联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和纽带。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是通过经济体制来实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搞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把两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两种后果:

一种是把改革体制误看成是改变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谁搞改革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谁就犯了弥天大罪。这必然形成僵化的体制,阻碍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例如,60年代初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探索受批判,就是因为未能区分坚持基本制度与改革体制的问题。1962年7月,全国已有20%的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1962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说,搞包产到户,搞单干,半年时间就看出农村阶级分化很厉害。“还是到社会主义,还是到资本主义,农村合作化还要不要,还是搞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还是集体化主要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等人支持包产到户是站在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社会主义。包产到户的改革实验被压了下去。这就把本属于改变体制方面的问题当成了改变基本制度的问题,因担心动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反对包产到户式的体制改革,至使改革中途夭折。未能科学区分体制和基本制度,这也是毛泽东晚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一种是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改变,使改革变成“改向”。由于在理论上把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混为一谈,虽然在实践中看到僵化体制带来的明显弊端,却误以为是基本制度的弊端,因而必然会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改变,使改革变成了“改向”。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之所以最后把改革变成了“改向”,原因就在于把“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划等号,把体制上的弊端算到了基本制度的头上。因而,本应对体制的改革变成了“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最终导致了改变的不是模式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出现了历史大倒退。

因此,搞清楚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没有这种区分,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改革任务,也不可能把改革坚持到底。

其次,提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实现这一制度的具体体制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的各项具体体制更是需要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各项具体体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不能不受到当时认识程度的限制。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我们照搬了苏联的体制模式,脱离了本国国情,脱离了生产力状况,加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些误解,形成了一套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和封闭僵化的文化管理体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僵化的具体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但是“我们现在的体制就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80页) 这样邓小平同志就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指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相矛盾”的方面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明确为体制上的缺陷和弊端。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找到了矛盾症结所在,怎么解决矛盾? 邓小平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任务。从而准确地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改革。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江泽民同志科学指出:“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革。”(《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二十年来,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发展要求同现行体制之间的矛盾,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高度文明和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科学揭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在论述改革的性质和作用时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什么是革命呢?一般意义上讲的革命是指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指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时,代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从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任何典型的社会革命都直接地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邓小平为什么把改革称作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呢?

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革命的目的和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改革同第一次革命的作用一样, 也具有解放生产力的同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

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深刻性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改革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这种变化,无疑具有革命性质。●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 总之, 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但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对体制的重新构建,从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说,其实是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不亚于我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从“九五”我们亲历的几件大事这一独特视点,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第四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摘要: 党的基本路线中包括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这两者是互相区别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第

一、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稳步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的进步发展,最根本的仍然是要坚持好这一宝贵经验。 第

二、两者互相区别、各有侧重。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一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开放、谋划发展稳定的根本依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不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既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抵制那些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言行,又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尤其要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更加自觉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更富有时代特色,使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更具有强大动力。只有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才能更好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一方面要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同时,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然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国内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越巩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的思想基础就越雄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意,又是实现三者统一不可或缺的前提。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形成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统一的价值观念、舆论力量、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而我们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同现阶段新的时代内容相联系的。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二十多年来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实践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它们两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者统一于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理论和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三者的统一,既是实现这一根本利益的前提条件,又是实现这一根本利益的根本路径。三者都是为了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还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也无论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社会利益,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三者的统一。离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三者的统一,就不可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者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体。

第五篇: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伊始,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一股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坚定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我们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对于坚持这两个基本点,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对这一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体现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是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党的17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如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就会干扰和影响经济建设。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鲜的时代内容。第三,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我们也不能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总之,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它们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注意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可动摇。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不是损害和背离社会主义;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而不是动摇这个政权。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的根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而我们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同现阶段新的时代内容相联系的。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改革开放。

三、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各有侧重的。 两者互相区别、各有侧重。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1、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开放、谋划发展稳定的根本依据,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不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既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抵制那些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言行,又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尤其要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更加自觉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更富有时代特色,使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更具有强大动力。只有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才能更好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一方面要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同时,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必然要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国内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越巩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的思想基础就越雄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意,又是实现三者统一不可或缺的前提。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形成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统一的价值观念、舆论力量、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

上一篇:精彩漫画人生哲理下一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