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课堂活动总结

2022-08-24

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点半课堂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四点半课堂活动总结

四点半学校总结

驻马店市第七小学志愿者“四点半学校”活

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确保青少年安全、健康、茁壮成长。启动社区“四点半”学校建设。“四点半”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在学校四点半放学后,为中小学生在社区内提供一个健身娱乐,体验经历、和社会实践的课外活动场所。在建设过程中我校重点抓住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的正确指导下,学校积极与小刘庄社区积极配合迅速成立了“四点半”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二、配齐师资力量,提供优质教育。

四点半学校领导小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立即抽调有特长的志愿者教师和社区志愿者组成的优质的志愿者队伍。社区活动中心腾出房间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在学校放学后组织学生们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三、健全制度,加强日常管理。

1 学校建立了严密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时间作息表。各位教师和简直辅导员都有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正常开放,有序开放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注重德育,开展特色活动。

“四点半”学校每天正常运行,一般确保有三个以上的负责人。由社区派出管理员,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工作,由兼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特长辅导和思想道德教育。社区腾出一间会议室,作为“四点半”学校教室,黑板、桌椅、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可在老师的辅导下做作业、学习绘画、剪纸、等等;社区和学校,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活动,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未成年人课外活动阵地,把社区孩子们吸引到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中,成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港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时地吸引着其它社区的孩子慕名前来,社区“四点半”学校受到村民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四点半”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人员投入很大,但还是力不从心。学生安全问题归属问题比较复杂,场地问题等都影响“四点半”学校的发展。

驻马店市第七小学 2017-5-18

第二篇:“四点半学校”协议

为了保证“四点半学校”学校的顺利运行,以及学生的人生安全,拟出以下协定,要求社区和家长各司其职,为学生营造一个寓教于乐为一体的小型学校。

1、 家长需下午六点到“四点半学校”亲自接学生回家;

2、 学生故意破坏公物的且导致物品损毁,由家长负责赔偿;

3、 学生到四点半学校学习必须履行进出签到义务;

4、 入学后,家长有正当理由无法到校接学生的,需委托他人来校接学生,且告知当日工作人员受委托人信息,工作人员确认后予以放行;

5、 经工作人员通知后,家长以家近为由仍不来接学生回家的,学生需签字确认。工作人员送学生回家,此种情况发生两次按退学处理;

社区(盖章):

学生家长(签名):

第三篇:社区“四点半学校”管理制度

一、注重辖区未成年人的行为养成教育,使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和生活习惯,确保活动中心健康、安全、稳定的发展。

二、切实加强学生的卫生、安全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毒、防破坏,责任落实到人。值日人员要具体、全面负责当天活动教学点的卫生、安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活动教学点,以防事故发生。

三、当天值班人员和辅导教师是学生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学生安全全面负责。要重视教学安全,防止学生跌伤、摔伤、砸伤等事故发生,学生发生意外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不得贻误治疗时间。

四、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场地。

五、社区“四点半学校”遵循自愿原则接纳辖区中小学生,不设门槛,不作强求,所有教学和服务均无偿提供。

六、开放时间: 下午16:30—18:30 节假日、寒暑假全天开放

第四篇:涪城区“五点半课堂”锻造过硬组工干部队伍

今年,涪城区以“五点半课堂”为载体,倾力锻造过硬组工干部队伍。

全员参与,锻造“业务通”。每周

一、

三、五下午五点半,围绕党建、干部、人才等常规业务和“两学一做”等重点工作,采取“人人登台讲,大家共同学”的方式,由部领导讲理论、中层干部讲业务,一般干部讲操作,突出“以讲促学、共同提高”。以考促学,培养“多面手”。坚持点评与互评,部领导就课题选择、课件制作、授课内容和效果等进行点评,其他干部进行评议。同时,分阶段开展业务知识和内部管理制度测试,测试结果作为“月考评、年考核”的重要依据,做到“人人精讲、个个真学”。持之以恒,当好“排头兵”。提前制订课程表,实行个人讲课台账动态管理,不以任何理由取消既定课程安排,如遇主讲人无法参加,则依次递补。课堂开设以来,已连续开展41期,无一期取消,最晚一堂课在晚上九?c半开讲,践行“说了就算、干就干好”。

第五篇:课后服务新规出台,如何化解“下午3点半难题”

中小学生放学早,下午3点半、4点半接孩子,成了不少家长的头疼事。在学校课后服务普遍缺位的当下,商业托管机构的出现“解放”了一些家长,但鱼龙混杂的市场也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校内托管”和“社区托管”,进一步推广仍待制度保障。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主渠道责任。专家认为,做好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还需要教育部门协调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并保障教师待遇和科学选择课后服务内容。

家长接娃“分身乏术”催热“托管班”

为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小学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此前,已有多地进行了相关探索:2014年起,上海市公办小学普遍向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免费看护服务;今年初,江苏省南京市下发通知,所有公办、民办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为小学生免费提供延时照顾服务„„

然而,仍有不少学校表示不具备提供课后服务的条件。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校长林保培介绍,针对无法按时回家的学生,学校每天会安排3至5名教师在校门附近集中照看。“我们提倡家长按时接学生,不能长期占用教职工的休息时间。经费有限,难以聘请人员组织各类课后活动。学校面积本身就不大,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后扩建了教室,各类功能室相应减少,课后活动缺乏场地。”他无奈地表示。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小学副校长涂剑龙认为,课后服务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补助机制还有待完善,专项经费短缺也限制了课后服务质量的综合提升。“我们想增加体育、艺术教育的课后服务项目,但无论在管理还是师资方面都要大量投入。”

学校、家长“管不过来”,商业性“托管班”应运而生。河北省任丘市的张维平告诉记者,自己下班晚不能及时接孩子,上初二的儿子每天放学去托管班吃饭、上自习,晚上8点半再接儿子。

“托管班”解决了一些家长的后顾之忧,但一些黑托管“乘虚而入”也埋下诸多隐患。“学校周边有10多个托管班,大部分是无证经营。”林保培说,学校曾要求这些机构出示工商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证件,但能完整提供的仅一两家。另外,很多托管班在民居内,人员密集且缺乏消防设施,一旦出现事故难以及时疏导。

“公益性托管”填补课后服务“真空”

针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校,《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学校、社?^、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为破解“3点半难题”,一些学校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性托管”。上海爱心花园公益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朱旭明介绍,该机构自2013年起与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合作,每天3点半放学后由志愿者组织学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行集中管理。

“每个教室安排30到40名学生,由2名志愿者辅导学生做作业,也可以利用操场带孩子们打篮球、做游戏等。”朱旭明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很放心,学生也很乐意在熟悉的环境里学习和游戏。

自2012年起,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赤岗、华洲、凤阳四条街道对辖区内的20所中小学校开展社工驻校服务,每周一次派社工到各学校,组织品格教育、心理辅导、人际关系交往引导等活动。昌岗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马文锦介绍,驻校人员都是专业的全职社会服务从业者,需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认定,或具有大专及以上的社会工作专业学历。

“没有经费支持,很多学校不具备开展校内托管、社工驻校等课外服务的能力,而课后托管也不是社区的常态工作。街道和社区有较为繁多的日常行政事务,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接托管。”马文锦同时指出,广州市各社区视本社区需求和人员、场地和经费等条件决定是否开展社区托管,目前开展相关工作的社区中有的是每天开班,有的则是一周开放2到3天,自由度较大。

化解“3点半难题”尚需多方联动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专家认为,这明确了课后服务的资金来源,将推动学校更加积极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课后服务。

朱旭明说:“放学后学校空荡荡,社区本身也有学生‘晚托’的需求,却苦于没有场地。如果教育部门、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多方联动,由政府来购买社会服务,用好学校的场地和设施,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马文锦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可采取“教育部门监管,学校出资购买,专业社工机构提供服务”的模式,开展常态化的校园社工服务,聘请社工长期在校工作。此外,建议民政、教育等部门制定具体规范,引导社区托管模式普及推广,并建立抵偿机制补贴志愿者用餐、交通等基本支出,形成长效机制。

新规同时对课后服务的内容做出了界定,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并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做好课后服务关键是要科学选择服务的内容,政府给予学校财政保障的同时,鼓励学校自主探索,提供各类免费服务供学生和家长选择。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李保强指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属于教育福利范畴,是“学校社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形式,不能将其作为教育上的“补课”行为和“赢利”策略。

上一篇:十大经典电影排行榜下一篇: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