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法立法背景

2022-09-03

第一篇:行政强制法立法背景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背景与立法过程评析下

第五阶段从1998年到2001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到2001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8年召开的“中央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抓紧计划生育的立法和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条例的修订工作。这一指示推动了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的进程。1998年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列入本届人大二类立法规划项目。同年底,国家计生委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立法领导小组、起草小组和专家咨询组。国家计生委多次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汇报,组成联合调查组,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育政策不同的六省、市进行立法调研,广泛听取省、市人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和基层民众的意见。3配合全国政协办公厅、提案委员会到两省、区进行了立法调查;组织专家、相关部门和计划生育系统基层干部等就立法中的有关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国家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和科技专家委员会两次专门研究讨论,对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形成了基本共识。国家计生委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立法调研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先后数易其稿4,于1999年12月底向国务院报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广泛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对送审稿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2001年3月,这一草案经过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提请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2001年4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了第21次会议,对法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2001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2次会议,对法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第二次审议。2001年12月,九届全国人常委会召开第25次会议,对法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第三次审议。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23票赞成、0票反对,1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发布第6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从上述立法过程可以看出在2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首先是从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盛、民族要繁荣的大局出发最初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而且最早是从对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提倡计划生育开始的,后来工作逐步推开。从1978年载入宪法到1982年修改宪法时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基本国策就可以看到其重视程度。但由于后来制定专门法律涉及太多的问题,很多方面缺乏经验,更是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作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专门立法的难度。但即便如此有关机构也从未放弃专门立法的努力。当然在整个立法的过程中,中央的政治领导集团也一直是非常关注和高度重视的,最高国家立法机关更是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在尽快完成从以基本国策(政策)向依基本法律推行计划生育方面形成了全面共识。再加上各方面的条件均已基本成熟,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完全可以制定出一部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专门法律。所以这部专门法律的出台才有着不平凡的历史,有着特殊的经历。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立法过程中争论的若干主要问题

在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过程中,有若干引起激烈争论的重点、难点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一梳理和分析:

(一)关于制定专门法律的必要性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制定专门法律极为必要。因为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地方立法管理计划生育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在继续完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同时,应加快制定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步伐,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也符合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对保障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最好维持现状,不必制定专门法律。因为我国已有基本国策的规定,该政策实施20多年来,已经为人们所普遍认可;另一方面各省、市、自治区已经有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再加上为了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外交场合能赢得主动权,免得授人以柄,最好维持现状,不必制定专门的计划生育方面的法律。也有一些基层计划生育执法系统的人员认为,如果

所要制定的法律只是限制、“捆绑”他们的“手脚”,而不是强化行政机关的执法手段和执法职能的话,那就还不如不制定专门法律,干脆维持现状。

(二)关于法律的名称与调整范围问题5

关于法律的名称,最先起草时存在多种意见,如《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管理法》、《生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法与计划生育法》、《人口发展与幸福家庭法》等等。到后来比较集中的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管理法》。多数专家和各部门的意见主张将法律名称定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其理由为:

1、正是基于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等人口问题的解决才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

2、有利于从基本法律的层次确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地位,从而使得“基本国策”获得正当的法律支持;

3、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不是就计划生育讲计划生育,而是还涉及重要的人口问题。当然这里并不等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各占一半。调整范围重点是以推行计划生育为主,同时涉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问题。另外一种意见主张称为《计划生育法》或《计划生育管理法》。其理由是:该法的实际调整范围是“计划生育”,涉及人口的仅仅是人口数量的控制部分,大多数有关人口的问题根本无法涉及,称为“计划生育法”或“计划生育管理法”更为恰当和准确。

最后从国家计生委的“送审稿”到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草案稿”都是采纳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一法律名称,将该法的调整范围确定为重点是计划生育,同时兼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问题。

(三)关于立法模式选择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应当制定一部严格的、刚性的、操作性强的计划生育专门法律,或者说将过去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强调全国采取统一的生育政策、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处罚措施,将严格限制公民的生育行为作为立法的主要内容。因为基本国策可以(或应该)压倒一切,

而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又离不开强有力的手段作保障。法律必须为计划生育的管理目标服务。许多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的计划生育部门干部多持此种观点。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必定是注重和强调行政命令、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的“管理法”。

第二种观点认为,生育权完全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领域的问题,是私权利领域或范畴中的问题,国家与政府不应干预、也不宜干预,更不能对所谓“超生”的人进行处罚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等。退一步讲,即使国家要干预,也只宜对于类似性别选择堕胎等行为予以立法禁止。再有就是对于生育多子女的家庭,政府应予以必要的关怀与照顾。尽管在中国持此种观点的人并不太多,但也还有一定的比例。

第三种意见认为,是否实行计划生育或者限制生育完全要视各国国情而定,而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则完全是由中国的人口状况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等综合性因素决定的。当然即使实行计划生育也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不能为计划生育而抓计划生育。若仅从限制公民生育抓计划生育难以提高工作水平,也难以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持久地发展。立法不能只规定公民对于国家、社会应尽的义务,还要规定公民可以享有的诸多权利以及实现这些权利的途径与手段。与此同时,立法也要规定国家(通过政府)对于公民所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职责以及违反这些义务与职责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立法应当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增进家庭文明幸福;体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体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实现人口控制目标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相结合。这种观点较多地反映在后来通过的法律中。

(四)关于生育政策的立法表述问题

是否调整现行生育政策以及如何在立法中表述生育政策,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中的关键问题。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具体规定是各地依据国家现行政策,结合各地实际,通过制定地方计划生育条例来体现的。生育政策,包括生育数量、生育时间的规定以及出生人口素质和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的要求,其中生育数量是主要内容。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对非农业人口的生育数量的规定基本一致,即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

子,特殊情况可以照顾再生育一个孩子;农业人口生育数量的规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6;对于少数民族,一般实行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7.

曾经有专家、学者主张通过立法普遍采取“二孩政策”,特别情况再需要生育的必须由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这样似乎既照顾到人们的生育意愿,又考虑到城镇居民的独生子女一代结婚可以生二胎的自然过渡政策和农村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生育二胎的现实8,好处是改变国际上普遍认为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是“一孩政策”的形象。另一种意见是国家立法要继续坚持和稳定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因为从1991年起,每年连续召开的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及中央《决定》均明确强调,现行生育政策要保持稳定不变9.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当前的人口形势和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前景预测,一段时间内,继续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故最后定位在继续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既不放松也不收紧。但在立法中究竟应当如何表述,是采取“原则+授权”还是“列举+兜底”的方式予以规定?最后,多数意见和主张是以采取前者“原则+授权”的方法为佳,理由是:

1、要坚持和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充分照顾到目前各地生育政策的差异性。地方关于计划生育中夫妻生育的规定十分具体,且规定不尽相同,情况较为复杂,国家立法难以全面、准确地覆盖各种类型,体现各地政策的差异。所以只宜作原则规定,对照顾再生育的条件,可以授权地方作具体规定。

2、立法要为今后调整和统一全国的生育政策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提供依据。便于地方适时对特殊类型人群的生育政策作出微调。

3、要考虑我国对所签署国际公约、国际文件的承诺10, 注意尊重和维护公民生育权。因为生育政策规定在国际上是一个涉及人权的敏感问题,国家立法对生育数量的规定,宜粗不宜细。由地方立法具体规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生育政策,可以有利于体现对公民生育权的维护。

在立法论证中,也曾有人提出过建议,主张抑制低素质人群的生育,适当放宽高素质人群的生育限制。但因为这种意见的理由不充分,最后未被采纳。

(五)关于建立社会抚养费制度的问题。

在推行计划生育之初,由于计划生育工作难做,地方政策和地方立法对超生都规定了经济限制措施,早期叫超生“罚款”,后来改称为“计划外生育费”11.应该说,这种经济限制措施在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抑制超生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立法论证过程中,对于如何规定不依法生育者的法律责任?是立法直接规定统一的“罚款”或“计划外生育费”或“社会抚养费”标准还是仅由基本法律作一般性规定,具体由国务院规定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社会抚养费规定在法律责任部分是否合适?12都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比较集中的意见是,计划外生育孩子,违背了法律、法规关于生育数量的规定,客观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造成影响,加重了社会经费投入的负担,应当对计划外生育者予以必要的经济限制,作为对社会的一种补偿。所以大多数人主张将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计划外生育费”改为“社会抚养费”,这样可能更为贴切,即收费的目的是对社会公共投入进行补偿。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收费改革的思路和要求,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应纳入新的管理体制,即全部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计划生育事业所需费用应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解决。这样可以杜绝因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产生的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

(六)关于计划生育奖励优待与社会保障问题

对于计划生育的管理,应当既有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惩戒或追究制度,也应有对积极遵守法律、法规行为的奖励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其目的。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政府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应予以一定的奖励。但是应否规定统

一、具体的奖励措施?是只作原则规定,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作统

一、具体的规定?存在争议。多数意见认为,现行中央文件及地方立法中设定的奖励措施,因各地条件不同,实际落实情况也不尽一致,而且这些措施主要靠地方解决,所以主张建议国家立法只对奖励优惠措施作原则规定,授权地方根据实际情况与可能具体落实。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是“天下第一难事”,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多数群众尚有后顾之忧。为了保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国家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逐步建立有利于计划生

育的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福利制度,并对于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经济扶持和社会救济方面给予优先优惠。

但是问题在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探索和建立之中,现有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只限于城镇职工13,未包括农村人口。那么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如何建立?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如何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形式到底有哪些?都是立法中值得研究的重点问题。

(七)关于避孕措施和对计划外怀孕的处理问题

关于避孕措施和对计划外怀孕的处理,既是基层计划生育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国际上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一般都规定,已生育子女的夫妻要采取“一孩上环、二孩结扎”的长效措施,计划外怀孕要采取补救措施(即人工终止妊娠)。立法论证中,各方面普遍认为,落实避孕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保证条件,提倡采取长效措施有益于妇女身心健康,国家立法仍有必要对避孕措施作出原则性规定,如公民可以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等。但是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既要考虑为地方立法具体规定避孕措施提供法律依据,也要体现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要肯定各地正在进行的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生殖保健、优质服务试点等新鲜经验,体现我国积极履行对所签署国际公约、文件的承诺,有利于树立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

对于计划外怀孕的处理,法律如何规定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但有一点需要表明的就是在我国基于当事人自愿完全可以实行人工终止妊娠,但也反对不安全的人工终止妊娠,我国立法更强调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二篇:行政强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五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四条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十五条 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强制执行申请书;

(二)行政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三)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

(四)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名,加盖行政机关的印章,并注明日期。

第五十六条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在五日内受理。

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第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书面审查,对符合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且行政决定具备法定执行效力的,除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执行裁定。

第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

(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二)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

(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裁定不予执行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在五日内将不予执行的裁定送达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

第五十九条 因情况紧急,为保障公共安全,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立即执行。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应当自作出执行裁定之日起五日内执行。

第六十条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将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

依法拍卖财物,由人民法院委托拍卖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办理。

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第三篇:行政强制法

行政强制法公共法律知识题库

一、判断题

1、《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答案:正确

2、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答案:正确

3、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答案:错误

4、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

答案:错误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答案:正确

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但不得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错误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补偿。

答案:错误

8、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设定。 答案:正确

9、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务的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错误

10、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错误

11、法律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一定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错误

12、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法规设定。 答案:错误

13、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答案:正确

14、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答案:错误

15、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正确

16、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正确

17、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给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

答案:错误

1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不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错误

19、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答案:正确

20、情况紧急时,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在四十八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答案:错误

21、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

答案:正确

22、违法行为涉嫌犯罪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将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一并移送,并口头告知当事人。

答案:错误

23、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

答案:正确

24、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可以重复查封。

答案:错误

25、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口头或者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答案:错误

26、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不得委托第三人保管。

答案:错误

27、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可以使用;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错误

28、因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所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管理相对人承担。

答案:错误

29、解除查封、扣押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退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款项。

答案:正确

30、冻结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不得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

答案:正确

31、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冻结通知书后,应当立即予以冻结,不得拖延,不得在冻结前向当事人泄露信息。

答案:正确

32、行政机关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金融机构和当事人。金融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解除冻结。

答案:正确

33、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金融机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答案:正确

34、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答案:正确

35、《行政强制法》规定,经行政机关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答案:正确

36、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

答案:正确

37、在强制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错误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的,依法给予补偿。

答案:错误

38、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答案:正确

39、行政机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错误

40、行政机关可以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答案:错误

41、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

答案:正确

42、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

答案:正确

43、行政机关依法对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可以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答案:错误

44、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经催告仍不履行的,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已经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财物依法拍卖抵缴罚款。

答案:正确

45、划拨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决定,并书面通知金融机构。

答案:正确

46、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划拨存款、汇款的决定后,应当立即划拨。

答案:正确

47、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行政机关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答案:错误

48、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

答案:正确

49、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答案:正确

50、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缴纳申请费,所需经费由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

答案:错误

51、人民法院以划拨、拍卖方式强制执行的,可以在划拨、拍卖后将强制执行的费用扣除。

答案:正确

52、行政机关将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答案:错误

5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答案:正确

54、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答案:正确

55、金融机构将款项划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以外的其他账户的,由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违法划拨款项三倍的罚款。

答案:错误

二、单项选择

56、《行政强制法》自()起施行。 A、2011年6月30日

B、2011年10月1日 C、2012年1月1日

D、2012年3月1日 答案:C

5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答案:D

5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A、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B、划拨存款、汇款 C、责令停产停业 D、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答案:C

59、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A、十二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三十六小时 D、四十八小时 答案:B 60、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A、十五日,十五日

B、三十日,三十日

C、三十日,四十五日

D、三十日,十五日 答案:B 6

1、依照法律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的,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定书。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五日 答案:A 6

2、自冻结存款、汇款之日起()内,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者作出解除冻结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A、十五日,十五日 B、三十日,三十日 C、三十日,四十五日 D、三十日,十五日 答案:B 6

3、行政机关依照规定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

A、十五日 B、二十日 C、三十日 D、四十五 答案:C 6

4、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在()内受理。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答案:B 6

5、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费用由()承担。

A、提出申请的行政机关

B、被执行人

C、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

D、财政拨付 答案:B 6

6、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内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

A、十五日,十五日

B、三十日,三十日

C、三十日,四十五日

D、三十日,十五日 答案:A 6

7、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进行书面审查,对符合规定且行政决定具备法定执行效力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内作出执行裁定。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答案:C 6

8、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裁定不予执行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在()内将不予执行的裁定送达行政机关。

A、十五日,五日

B、三十日,十日

C、十五日,十日

D、三十日,五日 答案:D 6

9、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

A、十五日,十五日

B、三十日,十五日

C、十五日,三十日

D、三十日,三十日 答案:C 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B、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三份,由当事人、见证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

C、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D、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

答案:B 7

1、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答案:C 7

2、下列哪种行政强制执行行为是合法的()。

A、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利用中秋节假日期间,对违法的建筑物进行强制拆除

B、在催告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期间,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尽管催告期未满,行政机关仍然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C、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行政机关决定终结执行程序

D、行政机关对逾期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当事人采取停止供水、供电的方式迫使其履行

答案:B 7

3、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A、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 B、行政执法人员

C、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 D、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 答案:C 7

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的程序规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三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B、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当事人不到场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拘传措施

C、对于情况紧急的,行政机关可以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并且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D、对于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C 7

5、行政机关对涉案财物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对于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应当如何处理()。

A、将相关财物立即退还当事人

B、将相关财物拍卖或者变卖,并且立即退还拍卖、变卖所得款项

C、将相关财物拍卖或者变卖,待解除查封、扣押措施后退还拍卖、变卖所得款项

D、将相关财物拍卖或者变卖,折抵行政机关支出的保管费用后将剩余款项退还当事人

答案:C 7

6、行政机关在实施下列哪种行政强制之前,应当予以公告()。

A、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B、实施冻结存款、汇款的行政强制措施 C、划拨当事人存款、汇款

D、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 答案:D 7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人民法院的行政强制中的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依法享有()。

A、陈述权 B、抗辩权 C、复议权 D、赔偿权 答案:D 7

8、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 )。

A、放弃执行

B、申请本级人民政府强制执行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申请上级行政机关强制执行 答案:C 7

9、对于行政机关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财物,行政机关委托第三人保管的,如果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毁损,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当事人只能要求第三人赔偿

B、当事人只能要求行政机关赔偿,并且行政机关作出赔偿后不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C、可以要求行政机关作出赔偿,并且行政机关作出赔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D、由行政机关和第三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C 80、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冻结通知书后,应当()。

A、立即予以冻结,不得拖延 B、立即通知冻结当事人,并且告知相关信息 C、立即通知作出冻结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D、在接到冻结通知书后的十日内进行冻结 答案:A 8

1、冻结存款、汇款的行政强制措施可以由()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冻结存款、汇款。

A、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

B、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

C、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 D、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或者经过委托的其他行政机关 答案:A 8

2、《行政强制法》中()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A、五日 B、七日 C、十日 D、十五日 答案:C 8

3、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是()。

A、甲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 B、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三名行政执法人员 C、丙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主动出示了执法身份证件

D、丁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答案:D 8

4、解除查封、扣押时已将鲜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的,变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

A、赔礼道歉 B、补偿 C、赔偿 D、行政处分 答案:B 8

5、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A、上级行政机关 B、监察机关 C、检察机关 D、金融机构 答案:D 8

6、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接收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的有关规定送达。

A、本行政机关

B、上级行政机关 C、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答案:D 8

7、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行政机关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行政机关 B、被执行人

C、不动产

D、上级行政机关 答案:C 8

8、执行对象是动产的,行政机关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行政机关 B、被执行人

C、不动产

D、上级行政机关 答案:A 8

9、以下哪项不是行政强制设定时,起草单位应当向制定机关说明的内容()。

A、该行政强制的必要性 B、该行政强制的具体实施机关 C、该行政强制可能产生的影响 D、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 答案:B 90、在代履行日期的()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答案:A 9

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内,依照法律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答案:C 9

2、下列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是()。

A、甲机关派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实施查封、扣押 B、乙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制作并当场交付了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C、丙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D、丁机关行政执法人员事后补做了现场笔录 答案:B 9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B、行政强制措施权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

C、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由行政机关承担

D、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答案:B 9

4、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答案:D 9

5、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后,如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A、代履行 B、继续执行 C、中止执行 D、终结执行 答案:C 9

6、当事人拒绝接收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的有关规定送达。

A、本级人民政府 B、上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答案:D 9

7、在下列情形中,水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不得行使的权力有()。

A、询问违法案件当事人 B、控制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 C、检查违法案件涉及的场所及设施 D、依法制止违法行为的继续 答案:B 9

8、行政机关负责人收到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报告后,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

A、在12小时内解除 B、申请批准后解除 C、立即解除 D、在24小时内解除

9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须向()报告并经批准。 A、上一级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负责人 C、本级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答案:B 100、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行政机关依法与甲达成执行协议。事后,甲应当履行协议而不履行,行政机关可采取下列哪一措施()。

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恢复强制执行

C、以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D、以甲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B 10

1、某区公安分局以非经许可运输烟花爆竹为由,当场扣押孙某杂货店的烟花爆竹100件。关于此扣押,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返回该分局后立即向该分局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B、扣押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

C、扣押时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D、押应当由某区公安分局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答案:A 10

2、张某长期吸毒,多次自费戒毒均未成功。某市公安局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后,将张某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许可 答案:B 10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检查吴某经营的商店时,发现吴谋有超范围经营的行为,于是扣押了其超范围经营的商品,并委托赵某负责保管。此案中,保管费用应由()承担。

A、吴某

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C、赵某 D、吴某和赵某 答案:B 10

4、某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因某饭店的卫生质量存在问题,遂依据相关规定对其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决定,这一行为属于()。

A、行政强制措施 B、行政强制执行 C、行政处罚 D、行政监督检查 答案:C 10

5、某交警大队的交警黄某、马某二人执勤时发现孙某饮酒后驾车遂扣留孙某的驾驶证,并要求其到交警大队接受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扣证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扣证属于行政处罚 C、扣证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D、扣证属于行政监督检查 答案:B

三、多项选择

10

6、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A、履行义务的期限 B、履行义务的方式

C、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答案:ABCD 10

7、下列情形中,可以中止执行的有()。 A、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 B、第三人对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确有理由 C、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

D、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

答案:ABD 10

8、下列情形中,可以终结执行的有()。 A、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 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

C、执行标的灭失

D、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经行政机关同意

答案:ABC 10

9、代履行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A、代履行前送达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以及代履行人

B、代履行三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C、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 D、代履行完毕,行政机关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答案:ABCD

110、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的材料有()。

A、强制执行申请书

B、行政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C、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 D、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

答案:ABCD 1

1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有下列()情形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没有法律、法规依据

B、改变行政强制对象、条件、方式

C、除紧急情况外,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D、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答案:ABCD 1

12、违反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有()情形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扩大查封、扣押、冻结范围

B、使用或者损毁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在查封、扣押法定期间不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未依法及时解除查封、扣押

D、在冻结存款、汇款法定期间不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未依法及时解除冻结

答案:ABCD 1

13、违反行政强制法规定,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的,由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在冻结前向当事人泄露信息

B、对应当立即冻结、划拨的存款、汇款不冻结或者不划拨,致使存款、汇款转移

C、将不应当冻结、划拨的存款、汇款予以冻结或者划拨 D、未及时解除冻结存款、汇款 答案:ABCD 1

14、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作出的行政强制执行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可以采取什么方式送达当事人()。

A、直接送达 B、留置送达 C、邮寄送达 D、公告送达 答案:ABCD 1

15、以下哪些行政强制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A、行政机关因查封、扣押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财物而发生的保管费用

B、对查封、扣押的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技术鉴定的,因检测、检验、检疫或技术鉴定而发生的费用

C、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由行政机关代履行而发生的费用

D、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决定时,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发生的费用

答案:AB 1

16、《行政强制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 A、行政强制行为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程序 D、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BD 1

17、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规程中,为()等情形,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A、制止违法行为 B、防止证据损毁 C、避免危害发生 D、控制危险扩大

答案:ABCD 1

18、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 A、权限 B、范围 C、条件 D、程序

答案:ABCD 1

19、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限包括()。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答案:ABC 120、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物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哪些行政强制措施()。 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冻结存款、汇款

答案:BC 1

21、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A、对象 B、条件 C、种类 D、范围

答案:ABC 1

22、以下哪些是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事项()。 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B、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C、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 D、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答案:ABCD 1

2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

A、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B、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 C、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做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D、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 答案:ABCD 1

24、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决定实施冻结存款、汇款的,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哪些程序,并向金融机构交付冻结通知书()。

A、实施前需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B、有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C、出示身份证件 D、制作现场笔录

答案:ABD 1

25、下列出现什么情形,行政机关不会作出解除冻结决定书()。

A、当事人有违法行为

B、冻结的存款、汇款与违法行为有关

C、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冻结 D、冻结期限已经届满 答案:AB 1

26、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 A、划拨存款、汇款 B、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C、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D、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答案:ABCD 1

27、行政法规不可以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有()。 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冻结存款、汇款 答案:AD 1

28、违法行为()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A、情节显著轻微 B、未造成严重结果 C、没有明显社会危害 D、未侵害公共利益 答案:AC 1

29、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未遵守《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的是()。

A、甲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后以书面方式补充告知

B、乙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C、丙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制作现场笔录

D、丁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签名,执法人员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答案:ABC 120、下列行政机关实施冻结的行为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有()。

A、甲机关在实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进行报告并经批准 B、乙机关派出一名行政执法人员前去实施冻结 C、丙机关工作人员未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D、丁机关工作人员制作了现场笔录 答案:AD 1

31、下列行政机关实施查封、扣押的行为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有()。

A、甲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未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B、乙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未当场制作查封清单 C、丙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制作了现场笔录

D、丁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将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书及时送达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答案:AB 1

32、下列哪些物品不得查封、扣押()。 A、公民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B、公民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C、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财物 D、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答案:ABCD 1

3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或口头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B、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C、执行标的灭失的,终结执行

D、鉴于行政机关的职权分工,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可以重复查封

答案:ABD 1

34、行政机关作出解除冻结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 A、上级行政机关 B、社会公众 C、金融机构 D、当事人 答案:CD 1

3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中止执行

B、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中止执行

C、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自愿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D、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答案:BD 1

36、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后,行政机关可以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

A、罚款 B、处罚 C、加处的罚款 D、滞纳金 答案:CD 1

37、行政机关不得在()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

A、工作日 B、夜间 C、法定节日 D、法定假日 答案:BCD 1

38、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的条件包括()。 A、当事人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不拆除 B、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 C、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行政诉讼 D、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异议 答案:ABC 1

39、代履行的条件包括()。

A、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

B、当事人逾期不履行 C、当事人经催告仍不履行

D、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答案:ABCD 140、行政机关将行政强制执行拍卖所得的价款私分,以下处理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有()。

A、对该行政机关予以罚款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予以罚款 C、由财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追缴该款项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 答案:CD 1

41、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以下哪些权利()。 A、陈述申辩权

B、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C、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D、建议和批评权 答案:ABC 1

42、对扣押物品需要进行检验、检测、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扣押期间包括检验、检测、检疫或技术鉴定所需期间 B、检验、检测、检疫或技术鉴定所需期间必须明确 C、检验、检测、检疫或技术鉴定的期间应书面告知当事人 D、检验、检测、检疫或技术鉴定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答案:BC 1

43、行政机关在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期间,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的情形有()。

A、有证据证明有挥霍财产的迹象 B、有证据证明有隐匿财产的迹象 C、有证据证明有转移财产的迹象 D、有证据证明有毁损财产的迹象 答案:BC 1

44、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以下说法表达正确的有()。 A、行政机关可以随时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B、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

C、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 D、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答案:BCD 1

45、行政机关不得在()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情况紧急的除外。

A、工作日 B、夜间 C、法定节日 D、法定假日 答案:BCD 1

46、下列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人身自由、冻结存款和汇款以及涉及公民住宅和通信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设定

B、尚未制定法律,而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和财物、扣押财物以及应当由法律规定的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C、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和财物、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D、法律、法规以外的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ABCD 1

47、下列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表述正确的有()。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B、行政强制措施权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行使

C、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D、行政强制措施由行政机关中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答案:CD 1

48、下列关于查封、扣押的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A、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

B、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C、查封、扣押不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D、不得重复查封 答案:BD 1

49、下列关于查封、扣押的期限表述错误的是()。 A、查封、扣押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B、延长查封、扣押的期限不需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C、延长查封、扣押的期限最多不得超过十五日

D、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或者口头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答案:BCD 150、下列关于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B、行政机关催告书送达十五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C、行政机关应该向当事人所在地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D、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行政机关应该向不动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答案:BCD 1

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可以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B、划拨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决定,并书面或口头通知金融机构。

C、依法拍卖财物,由行政机关委托拍卖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办理。

D、划拨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的款项应当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 答案:AB 1

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查封、扣押的一般期限是30日,经批准延长后,最长期限是60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B、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

C、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或者口头告知当事人。

D、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答案:AB 1

53、行政机关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

A、罚款 B、处罚 C、加处的罚款 D、滞纳金 答案:CD 1

54、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法律设定

B、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C、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

D、责令停产停业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ABC 1

55、某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某药店在没有取得经营药品批发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批发销售。对此,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出处理决定:责令其立即停止药品批发业务,封存仓库的批发药品,罚款一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责令停止药品批发业务为行政处罚 B、责令停止药品批发业务为行政强制措施 C、封存仓库的批发药品为行政强制措施 D、封存仓库的批发药品为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AC

第四篇:《行政强制法》解读

《行政强制法》解读 拟解读的问题

1、《行政强制法》的立法过程

2、《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3、行政强制的种类与设定

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的程序

5、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

6、行政强制违法的法律责任与救济

一、 《行政强制法》的立法过程

1988年,国务院启动《行政强制执行条例》的起草 1996年,行政立法组启动《行政强制法》试拟稿起草 1999年,人大法工委启动《行政强制法》草案起草 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一审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二审 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三审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四审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

该法为什么经历了那么长的立法过程?

1、该法涉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涉及特定相对人权益、自由、安全与他人、社会公众的权益、自由、安全的平衡,此种平衡很难拿捏,必须填之又慎;

2、该法涉及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配置的调整或重构,各方在立法过程中博弈不断;

3、该法旨在加强对行政强制权的限制、控制和规范,这不能不影响有关执法部门、执法者的利益,从而必然会遇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阻力;

4、学者和实务界对该法涉及的重大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和主张,存在较多争议。

4 该法五次审议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审稿:

1、确立体系:七章(第

3、4 章各设三节)

2、确定调整范围

3、确定强制种类方式

4、确定设定权

5、确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程序

6、确定行政强制执行制度

5 二审稿:

1、增加解除限制人身自由的规定

2、加处罚款或滞纳金的“封顶”

3、禁止超范围查封、扣押财物

4、增加法院受理申请强执的期限规定

5、增设不得在夜间、节假日强执和采取断 水、电、热、气迫使履行的规定

6 三审稿:

1、增加设定程序中的公众参与、论证评估程序

2、确定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权不得委托

3、增设查询企业帐簿交易记录不得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保守其商业秘密的规定

4、增设查扣不及于生活必需品和错执返还赔偿的规定

5、增加执行协议的内容(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减免加处的罚款或滞纳金等)

6、取消进入住宅、营业场所特别程序

7、减少对法规设定权的限制(“且”改“或者”)

7 8 四审稿:

1、恢复 对法规设定权的限制(“或者”改“且”)

2、增加行政法规的授权设定权

3、赋予城管等相对集中处罚权机构相应强制权

4、限制了代履行的范围、方式

5、增设在五种情形下应解除查封扣押的规定

6、增设延长查扣冻应及时告知和说明理由的规定 五审:

1、进一步增加公民对设定权的参与:可向设定机关提出意见建议,有关机关应研究论证反馈

2、删去“申请法院强执,法院裁定强执的,由法院执行”的规定

3、增设“其他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情形”的法律责任

4、确立违法给相对人造成损失赔偿的专门条款 9 10

二、《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目的、 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一)立 法 目 的:

1、长时期以来,行政强制存在严重的“乱”“滥”、“软”,为保障人权和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

2、行政强制的“乱”、“滥” “软” ,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规范行政强制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

3、行政强制的“乱”和 “滥”,严重影响了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的形象,为完善行政强制法制,改善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

4、行政强制的“乱”和 “滥”,导致了严重的滥权和行政侵权,为防止滥权和行政侵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

5、制定行政程序法典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政府的必须,为制定行政程序法典提供基础和积累经验,需要制定《行政强制法》。

(二)适用范围: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行政强制法》排除适用下述行政强制行为:

1、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

2、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

这些行政强制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三)行政强制设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1、法定原则: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权限:法律;范围、条件:法律、法规;程序:法律、法规、规章)

2、比例原则: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必要性、适当性、比例性)

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先教育,后强制;目的达,不强制)

4、平衡原则:保障行政权有效实施,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众权益与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统

一、平衡。 5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强制为单位、个人谋利;实施行政强制应当说明理由,听取相对人陈述、申辩。

6、救济原则:相对人不服行政强制,有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因违法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三、行政强制的种类与设定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扣押财物;

4、冻结存款、汇款;

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执行罚、罚锾);

2、划拨存款、汇款;

3、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财物;

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5、代履行(代执行)

6、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三)行政强制的设定 设定权配置的争议问题:

国务院及其部委应不应有行政强制设定权?

地方应不应有行政强制设定权?

地方如应授予行政强制设定权,应授予

多大范围?是应由地方性法规设定

还是地方政府规章设定?如二者都

有设定权,如何分配?

比较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设定权的配置 行政处罚设定权:

国务院:可以行政法规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国务院部委:可以规章设定警告、罚款(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地方人大:可以地方性法规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 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地方政府:可以规章设定警告、罚款(限额由地方人大常委会规定)。

行政许可设定权:

国务院: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所有法定范围的行政许可;决定可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

国务院部委:不得以规章设定任何行政许可地方人大: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资格、资质、企业、组织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以外的行政许可。 地方政府:可以规章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一年后失效或提请制定地方性法规)。

《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设定权配置 国务院: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或者虽已制定法律,但法律中未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且法律规定特定事项 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 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执行。

国务院部委:不得以规章设定任何行政强制。 地方人大: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 扣押财物两项行政强制措施。

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执行。 地方政府:不得以规章设定任何行政强制。 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均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强制。

四、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的程序

(一)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的一般规则:

1、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不实施强制。

2、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定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不得委托。但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实施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3、严循程序:报告批准;2人以上实施;出示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告知理由、依据、权利和救济途径;听取陈述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等(第18条)。

4、紧急情况当场强制24小时内报告,补办手续。

(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程序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特别程序(第20条)

2、涉嫌犯罪移送程序(第21条 )

3、查封、扣押的特别要求(限于涉案场所、设施或财 物;不得重复查封;制作和交付决定书及清单;查封扣 押期一般不超30日;不应或不需查封扣押的应立即解除; 造成损失应补偿等。见第22—28条)

4、冻结的特别要求(只限法定行政机关实施;冻结存 款汇款一般限30日,30日后不批准延长的应作出解冻决 定。见第29—32条 )

(三)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1、行政强制执行的一般规则:

事先书面摧告(第35条)

当事人陈述申辩(第36条)

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并交付或送达(第37--38条)

中止执行与终结执行 (第39--40条)

可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第42条)

一般不得夜间或节假日执行;不得以停水、电、热、 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第43条)

违建在限期后可依法强拆 (第44条)

2、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1)依法加处罚款或滞纳金不得超出原给付义务数额(第45条)

(2)执行罚超30日后可行政强制执行(可查封、扣押、冻结),没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应申请法院执行,但对当事人不复议、诉讼,经催告仍不履行的,可拍卖原查封、扣押的财物(第46条)

(3)划拨由法定行政机关决定后通知金融机构实施 (第47条)

(4)划拨、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或划入财政专户 ,不得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第48条)

3、代履行

(1)当事人不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代履行,或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第50条) ;

(2)代履行决定应送达当事人;代履行3日前催告当事人,其自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3)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及其他非法方式,

(4)代履行费用按成本合理确定;

(5)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污染物,可即时代履行(第52条)

五、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救济,又不履行行政决定,无自行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第53条);

2、行政机关申请前应催告当事人自履行,催告10日后当事人仍不履行的,方申请法院(所在地有管辖权法院、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执行(第54条);

3、法院接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裁定,对不予受理裁定,行政机关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第56条);

4、法院对申请进行书面审查,7日内作出执行裁定(第57条);

5、法院对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法律法规依据、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应自受理后30日内在听取双方意见后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对不予执行裁定,行政机关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第58条)。

6、紧急情况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立即执行,经院长批准5日内执行(第59条 )

7、执行费由被执行人承担,行政机关不缴纳申请费. 划拨、拍卖和依法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或划入财政专户 ,不得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第60条 )

六、行政强制违法的法律责任与救济

1、行政强制违法的法律责任

(1)违法、野蛮强制责任(第61条)

(2)在强制过程中违法 责任(第62条)

(3)在强制过程中私分 、变相私分、侵占、谋取私利责任(第63-64条)

(4)金融机构及相关机关责任 (第65-66条)

(5)人民法院责任 (第67条)

2、行政强制违法的救济

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强制行为违法,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因行政强制行为造成损失的,有权申请国家赔偿(第8条、68条以及《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的相应规定)。

第五篇:行政强制法解读

一、《行政强制法》历经十年成正果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该法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行政强制法》与《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并称行政“行政法典三部曲”,行政处罚法解决的是乱处罚,行政许可法解决的是乱审批,两部单行法对规范政府权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相比于这两部法律,,行政强制法的制定并不那么顺利。2005 年12 月26 日, 行政强制法草案第一次审议时, 不少委员就对立法时机是否成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2007 年10 月25 日第二次审议时, 仍然有委员主张暂缓立法。而按照立法法规定,如果搁置审议满两年,法律案将会成为废案。所以,作为行政权力的一部重要法律,其实并不顺利。而在2011年3月10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吴邦国明确指出:“今年常委会的立法工作,要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要求,抓紧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及时制定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制定精神卫生法、行政强制法、出境入境管理法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1年6月30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从1999年开始酝酿制定该法到今日表决通过,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先后五次审议的草案,,前后历时12年,最终成为法律。

二、 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器

所谓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行政强制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行政强制措施,而是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为了预防,制止违法行为或者为了维护某种特定秩序 状态,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予以强行限制的一种行政行为。例如,暂时约束醉酒的人、查封、扣押、冻结等。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说:“在行政强制法颁布之前,行政强制实践中存在着‘散’和‘乱’的问题。行政强制的设定主体比较散,法律可以设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中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也可以设定,甚至少量的政府规范性文件也设定。”

《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器,即既要“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又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种旗帜鲜明地表明平衡行政权与公民权的立法理念,在行政强制法各章节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行政强制适当原则和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该法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六条中,规定了行政强制适当原则和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在第八条中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和要求国家赔偿权,这些规定对制约行政强制权滥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该法在第二章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了行政强制设定事先应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各方意见,事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设定和实施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机关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该法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和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其中既包含了行政相对人享有的诸如“说明理由”、“陈述和申辩”、“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等大量程序性权利,也包含了“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等实体性权利。

第三,该法在第六章法律责任中,比较集中地规定了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的法律责任,以防止行政机关滥用强制权,损害公民权。

这次已颁布的行政强制法的主要内容可归为以下十点:

1、执法主体必须是正式执法人员,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

2、行政机关不得夜间执行不得停水停电。

3、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4、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

5、不得查扣公民个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6、在规定行政强制有查封、扣押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7、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得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8、行政机关依法查询企业的财物账簿、交易记录、业务往来等事项,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应当保守所知悉的企业商业秘密。

9、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10、行政强制执行不排斥“执行和解”。行政强制执行可达成执行协议,也就是说,行政强制执行不排斥“执行和解”。

三、《行政强制法》亮点

它的亮点主要有三:

一、更加人性化,节假日不得实施“强执”

行政强制法对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为规范强制执行的行为,强制法禁止“夜袭”,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 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如果行政机关违反上述规定,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注重和谐社会的建立,公民遇侵害时可获救济

行政强制法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到行政强制权侵害时,规定了救济途径。

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错误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的,依法给予赔偿。

三、程序性要求更加严格,行政强制执法明确10步骤

1、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2、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3、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4、通知当事人到场

5、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6、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7、制作现场笔录

8、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9、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四、《行政强制法》执行难

(一)行政机关规避《行政强制法》的严格限制。《行政强制法》规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权限、条件、主体、程序等,都比较严格。因此,一边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一边是事实上已经变成的行政强制措施;一边是适用条件和程序的严格,一边是适应条件和程序的宽松。在实践中,行政机关为了规避《行政强制法》的严格限制,完全可能不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而是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直接采取登记保存措施。这样一来,《行政强制法》的范围限定作用和权力规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在《行政强制法》列举的四种强制措施中,没有登记保存措施。事实上适用的强制措施包括登记保存措施,而登记保存措施又未明确在《行政强制法》的规制范围之内。这种有实无名的状况不解决,会使得《行政强制法》在实践中会变得不那么严格。

(二)法律规定条件不足。《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对象和程序。法律已经作为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但是,从行政执法实践来看,最多的问题主要出在法定条件方面,即在什么条件下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答案明确而简单:法律规定的条件。但这个条件经常很抽象,因此还需行政主体自己解释。

(三)送达难。在《行政强制法》中,有三处涉及行政强制决定送达生效的规定:一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要求通知当事人到场,告知当事人理由、依据、权利救济途径,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现场笔录由当事人签名。二是行政机关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的程序,要求当事人陈述申辩,行政机关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三是行政强制执行决定送达当事人程序的规定,明确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送达。这些规定,都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当事人到场或者当事人被送达了。但实践中行政机关无法找到当事人。有的时候,当事人逃逸或者避而不见。

(四)非诉执行难。《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执行的限制非常严格,规定只有法律才能设定行政强制执行,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做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这过于加重法院负担。在司法权威日渐不彰、法院地位日渐弱化的形势下,执行工作的难度有增无减。基于各种情况综合考虑,此次的行政强制法自然无法轻易的让法院承担起行政强制执行案件的法定执行职责。

综上所述,《行政强制法》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需较长时间,需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和完善。良好的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和“润滑剂”,能够理性消解社会关系中的紧张和矛盾,在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中实现动态平衡。现代行政强制制度是现代政府职能的扩大和依法行政理念相结合的产物。行政强制是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是依法行使行政权的有力保障,是维护公共秩序的有力手段,是促进全社会遵守法律的有效方法。行政强制遵循依法强制原则、比例原则、效率与权利保障兼顾原则、救济原则。同时,行政强制法较好地实现了行政强制所涉及的行政权与公民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中央立法权与地方立法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正与效率等若干基本关系的平衡,各级政府应以贯彻实施《行政强制法》为契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上一篇:行政前台的岗位职责下一篇:寻找身边的好人班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