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物流模式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海尔物流模式范文

海尔物流采购模式

海尔物流产业链模式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赢利的关键。

一、海尔JIT采购

海尔物流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来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资源网络。供应商的结构得到根本地优化,能够参与到前端设计与开发的国际化供应商比例从整合前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82%,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5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

海尔实行并行工程,一批跨国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

海尔采购订单滚动下达到供应商,一般的订单交付周期为10天,加急订单7天。战略性物资如钢材,每个月采购一次,三个月与供应商谈判协商价格。另有一些供应商通过寄售等方式为海尔供应,即将物资存放在海尔物流中心,但在海尔使用后才结算,供应商可通过B2B网站查询寄售物资的使用情况,属于寄售订单的海尔不收取相关仓储费用。

JIT采购要考虑销售的淡季和旺季问题,在旺季之前要提前预算,海尔目前一个月的预测精度可达到80%;三个月的预测精度为50%。另外,海尔的JIT采购一般不能退货,无逆向物流,不能取消订单。

二、海尔供应商管理

海尔从1998年开始供应商网络的优化,打散原来的供应商体系,重新选择供应商,以形成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海尔的供应商从2200多家优化到721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59家,从侧重质量转向侧重全过程的激励与控制。对供应商的主要激励措施是通过配额分配,配额比例由原来的人工统计数字到现在的由系统根据质量考评、供货考评和价格排名三个综合因素决定;而价格排名根据BBP平台网上招标的结果来确定。

海尔对供应商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不仅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零部件,还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2001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又降了10亿元。

海尔对供应商的评价主要侧重质量、成本、交货期、能否参与到早期设计过程等方面,具体考核指标包括:设计控制、文件和资料控制、采购和仓库、顾客提供物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序控制、检验与试验、内部质量审核、培训等10个方面。而对供应商的评价包含在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考核评价里面。海尔对三个月绩效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严格淘汰,对存在一定问题的供应商,要求其进行整改保障供货的准时性。

三、海尔电子采购平台

海尔物流与供应商还搭建起了公平、互动、双赢的采购协作平台。在企业外部,CRM与BBP平台搭建起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供应商沟通的桥梁。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收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状态,及时补货,实现JIT供货;供应商在网上还可接收图纸与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传递时间缩短了一倍;另外,海尔与招商银行联合,与供应商实现网上货款支付(实现网络结算的供应商占70%~80%),一方面付款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另一方面每年可节约供应商上千万元费用。通过BBP采购平台,海尔不但加快了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且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双赢。

近期,海尔又搭建起了全球网上招标平台(),使全球供应商可以网上注册登记,查看合作招标项目、在线模拟招标、在线招投标,网上反向拍卖(海尔大部分零部件价格通过网上招标和反拍卖实现),网上查询招标公示„„全球网上招标平台建成后,不仅使海尔供应商网络能力迅速提高,而且实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原则,提高招标过程的透明化,使海尔广纳全球网络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海尔的电子采购平台,物流本部订单周期缩短,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以前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应商手中需要5~7天,现在供应商第2天就可以到BBP网站上查看从ERP系统自动传到BBP系统中的采购订单并打印送货单,准确率比以前大大提高。

四、海尔产业链供应模式

随着海尔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流程再造,海尔物流从2001年开始,除不断优化内部的供应链外,在产业链的上游,海尔打破了与分供方之间传统的买卖关系,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贵州等制造基地建设以海尔为中心的产业链,引进爱默生、三洋等数十家国际顶尖供应商在当地投资建厂,建立配套工业园,而供应商可以直接参与海尔的产品设计,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家电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对于海尔内部来讲,产业链的建设使海尔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供应商在周边地区建厂后,由于距离的缩短,实现了JIT的准时供货,园区内的供应商生产完成之后,直接向海尔的生产线按订单补货,实现线到线(line to line)的供货,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全球用户的订单;同时供应商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与开发中,海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与供应商零距离沟通,保障了海尔整机技术的领先性,如爱默生参与到海尔洗衣机电机的开发中,形成技术领先的变频洗衣机;三洋参与到海尔冰箱的设计开发中,变频冰箱技术领先创造了市场;另外一些电源线等厂家参与到海尔标准化的整合工作中,使海尔零部件的数量大大减少,通用化大大提高,增强了海尔成本的竞争力。由于零距离的响应,在物流成本与物流质量方面实现了零库存与零缺陷,做到了与供应商的双赢,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增强。

对于海尔的供应商来讲,通过与海尔合作可享受到青岛市提供的优惠产业政策以及实现了与海尔的零距离,一方面可以提高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竞争力,不但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海尔内部的大订单,而且还可获得全球其他企业的订单,保证了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其新材料与新技术可以优先应用到海尔的各种产品上,实现了技术优先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其本身的竞争力。

通过海尔近7年家电产业链的建设,在青岛周边地区的家电产业链正在形成以下的特点:

1.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用压缩机配套基地,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2.全国最大的家电用塑料加工配套基地,塑料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3.全国最大的家电用钣金加工配套基地,钣金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4.全国家电最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垂直整合5层上下游的供应商。5.产业链到产业平台逐步升级,初步融入大青岛的跨国采购中心的框架中。由于海尔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商出口份额逐年增加,海尔物流全球采购额的不断扩大,这些均与大青岛的跨国采购迅速接轨,形成产业链,带动跨国采购与出口的半岛产业平台。

五、海尔分销物流网络

随着产品销售网络的扩大,海尔集团的分销物流网络不断延伸,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国内到国际,海尔物流正在向全球进军。从国际方面来说,海尔集团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销售网点3万多个,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在迪拜和德国汉堡港设立了物流中心。通过汉堡物流分拨中心,海尔向欧洲客户供货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在国内,海尔已拥有全国网络化的配送体系,共设立42个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分拨物流体系、返回物流体系和备件物流体系。

通过对集团内外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海尔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配送体系,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保障。同时海尔还与邮政联合,开辟了B2C销售物流的全新模式。到目前,除了与国家邮政局签订的物流(配送)框架协议外,海尔与山东、大连等24个省市的邮政部门分别签订了产品配送和产品销售两个协议。随着与邮政合同业务量的逐步扩大,海尔集团与邮政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产品配送渗透到了海尔的分销链中。海尔生产部门按照B2C、B2B订单的需求完成以后,产品将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这样,以海尔集团为核心企业,与分销商、用户形成的分销网络,通过实施物流管理,在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响应市场应变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海尔集团依靠JIT物流以信息代替库存,使仓库成为一条流动的河,以时间消灭空间。

物流已成为海尔销售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迅速、安全的分销物流体系为海尔将获得的订单及时转变为产品,及时配送给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给客户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概括地说,海尔分销物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顾客为中心。海尔采用面向过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运用物流最优的系统思想,提高了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以达到成本最低、快速响应的目标。

2.实现JIT分拨。海尔在全国建有42个配送中心,每天能够将上百个品种3万多个产品配送至全国1550个专卖店和9000余个营销网点。(原)配送到全国各地的货物原来平均需7天时间,现在中心城市可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各地4天内配送到位。海尔成品配送实施PTD(Pull to door)模式,配送任务按订单执行。由于是按订单生产,产品从生产线下线直发到用户,实现了库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目标,海尔成品库只是某些特别产品的中转配置库,基本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3.拓展分销物流服务。在社会需求进入多品种、少批量的情况下,客户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注重产品的物流服务。海尔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如商场、专卖店、分销商、行业经销商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特点,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产品对市场的响应周期。海尔销售渠道建设强调的是服务,包含对最终用户以及中间渠道的服务,所有服务都实现了数控化。面对新的市场空间,海尔利用集团信息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

4.加强物流网络的信息化建设。物流网络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而且可以拉近企业与顾客的距离,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能力。海尔已基本实现了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即生产、销售企业与物流(配送)中心的联系通过计算机网络支持运作。其内部采用由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统,实现了以订单为中心,各部门信息同步模式,最大限度缩短了对订单的响应时间。物流速度的提高使海尔2001年的订单比2000年同期提高了50%以上。外部则采用B2B平台,订单100%从网上获取,网上付款达80%以上。海尔的ERP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管理,使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带动物流的快速流动,提高了物流效率。

六、海尔分销物流模式

1.配送中心模式。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是目前国内家电业最大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由原料自动化物流系统和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组成。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针对各配送中心所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实物出库配送。物流中心整个系统的调度及各项业务流程都在计算机的管理下进行,并与海尔的ERP系统无缝链接,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存取、自动输送以及信息自动化处理与传送等功能。

海尔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按照总部指令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成品库存量,并将成品库存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使产成品可进行灵活多变的调度和管理。在成品出库时,计算机系统根据提货清单对立库巷道堆垛机系统发出指令,巷道堆垛机根据指令从巷道中提取成品托盘,并送往成品出库站。

2.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订单反应速度,海尔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产品下线时不经过成品仓库而直接装车发往各地配送中心。海尔直接发货的配送安排主要根据前一天生产事业部提交的次日生产和直发货计划,JIT分拨物流部和资源管理部由此作出次日车辆的调配、安排。产品下线时,由接口调度员根据下线产品确定具体的订单(订单拆分),然后进行配载直接发货。货物到达后,配送中心仓库的数据审核员与库管员将进行收货。

3.出口分销物流模式。海尔的出口分销主要包括国际货运、报关业务、订单执行、保险策略等业务流程模块。其中,“国际货运”、“报关业务”和“保险策略”属国际物流作业,其余为国内物流作业。由于国际物流中仓储、运输环节的先期投资较大,而且需要投入较大的管理成本,因而海尔将国际物流作业分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但由海尔统一进行协调管理。针对不同的渠道结构以及产品特征,海尔采取不同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运输资源的配合,将这两段物流作业进行了有效整合,为产品的出口分销提供了顺畅的流通渠道,提升了物流作业效率。无论是在解决方案的层次,还是在运输资源的层次,出口业务的外包使海尔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物流战略部署

第二篇:海尔创新物流同步模式

青岛海尔集团日前在青岛总部举行海尔现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讨会暨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启用仪式,与会专家认为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已达世界领先水平,而海尔独创的「海尔一流三网同步模式」,对中国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国际物流中心

海尔国际物流中心位於海尔开发区工业园内,由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海尔机器人有限公司整合国内外资源建设而成。高二十二米,拥有一万八千零五十六个标准托盘位,其中原材料九千七百六十八个,成品八千二百八十八个,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两个自动化物流系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导引技术开发的激光导引无人运输车系统、巷道堆垛机、机器人、穿梭车等,全部实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流三网管理

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徵:「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电脑信息网络。「三网」同步运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可以实现四个目标:

一是为订单而采购,消灭库存。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六千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七千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十五万多种。海尔物流整合以来,呆滞物资降低百分之七十三点八,仓库面积减少百分之五十,库存资金减少百分之六十七。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七千二百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於三十万平方米的普通平面仓库,海尔物流中心只有十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二是实现双赢,赢得全球供应链网络。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二千三百三十六家优化至九百七十八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GE、爱默生、巴斯夫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成为海尔的供应商,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百分之三十二点五。

实现四大目标

三是三个 JIT,实现同步流程。由於物流技术和电脑信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三个 J IT,即 JIT采购、 JIT配送和 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目前通过海尔的 BBP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 ERP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

板管理四小时送料到工位;生产部门按照 B2B、 B2C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客户手中,海尔在中心城市实现八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二十四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四天以内到位。目前海尔在内地已建立了四十二个配送中心,每天可将五万多台产品配送到一千五百五十个海尔专卖店和九千多个营销店。

四是电脑网络连接新经济速度。在企业外部,海尔 CRM(客户关系管理)和 B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目前,海尔百分之一百的采购订单由网上下达,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十天降低到三天;网上支付已达到总支付额的百分之二十。在企业内部,电脑自动控制的各种先进物流设备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还直接提升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水平,达到质量零缺陷的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了海尔集团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将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企业内部信息,以信息代替库存,达到零营运资本的目的。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联合国驻中国总协调员莱特娜以及全国物流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海尔的国际供应商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回到目录

我要发表评论 我要留言 我要投稿

物流经营者服务不足

美国供应链管理网络集团行政总裁彼逊表示,虽然资讯科技已广泛应用在物流过程的支援上,但现今的物流经营者仍未能完全掌握货物的流程,不足以为出入口商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他日前在加州一个物流研讨会上表示,顾客期望物流供应商提供全球多式联运的单一平台服务,以使他们能准确计算出最适合的货运模式。可惜,在实际环境操作上,要准确计算出最低成本的运输模式、了解货物实际的传递透明度及如何控制交通工具的延误,仍然是物流业上的一大重要难题。他认为,虽然资讯科技在整个物流流程的角色,是作为供应商与货主的中间人。但可以肯定地说,供应商要有效运用资讯科技为货主提供全球支援的服务,仍是难以达到的。

在同一场合上, freightdesk.com行政总裁卡达尔则表示,要解决全球化不同资讯的难题,以达至完善的供应链讯息系统,方法是结合不同的资讯科技单位组成物流联盟,以提供准确的资讯。他表示,在联盟运作上,每一位物流供应商都在供应链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发挥其本身擅长的一环,从而为顾客提供一套稳健的物流服务,包括全面金融服务、最低成本运输模式及准确资讯服务等。

回到目录

我要发表评论 我要留言 我要投稿

IT管理―零配件物流的灵魂

在当今这个网络和电子商务时代,客户对于货物的交货时间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特点在零配件行业更为突出。不远的将来,唯有那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准时、可靠交货的零配件物流经营人方可生存。

因此,近年来零配件生产厂家和经营人花费巨资,用于优化他们的物流系统。一些商家甚至购买网络系统,与其他物流经营人共用网络系统更好地服务客户。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经营人,而物流经营人通常同时为多个厂家服务,因此可以有效地为单个厂家节约这方面的成本。IT管理的出现,更使最大化节约成本的愿望成为现实。

去年,德国物流集团Fiege利用SAP软件创造了电子商务系统,适用于网上零配件的B2B交易。此前,该集团一直为3家生产叉车、开凿机和底盘车的美国公司提供零配件的仓储和分拨服务。其位于曼海姆的物流中心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包括挑选原料、采购、货物进口、仓储、接单、分拨、报关、销售、技术支持和财务结算,其庞大的客户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多种语言服务,每年为全球750名客户分拨数十万件产品。但其中的工作程序之复杂、费用支出之巨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Fiege去年推出的网上交易系统显示了价值,不仅解决了语言障碍,而且避免了相关的分拨错误。客户可以随时在网上下订单,不管在哪个大洲、哪个时区,而且客户可以经登记后即刻查出所订购的货物是否有库存和库存多少。如果客户对货物有特殊要求,也可在网上注明。经过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客户对网上交易系统表示了满意。

德国曼海姆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初级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导致对配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少;随着服务标准的日益全球化,传统的高水平服务因手法陈旧、成本过高日益失去优势;电子商务和IT管理系统的出现不仅产生了物流业的新诠释,而且将物流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很显然,掌握IT管理,创新IT管理,才能在未来物流领域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零配件物流经营人来说尤为重要。

第三篇:海尔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海尔物流的调研与分析

1.调研对象:

海尔集团的海尔物流模式。

2.调研方式:

采用多种调研方式结合收集资料,其中包括查阅报刊,网上寻找等。

海尔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放在了物流领域。如何有效地加强物流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成为了企业的新的课题。

一.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25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业绩。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海尔已经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9年,海尔冰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二.海尔物流运作模式。

海尔物流的物流模式我们分内向的和外向的两部分分析:

第1页(共13页)

1.内向物流

海尔市场链流程再造与创新过程中,采购配送中心整合海尔集团的采购与配送业务,形成了极具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JIT采购及配送体系:

海尔物流采购管理体系:实现为订单而采购,降低物流采购成本;推行VMI模式,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目前,采购面向包括50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实施全球化采购业务,在全面推进实施寄售采购模式的同时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到位的第三方服务业务。

海尔物流配送管理体系:提高原材料配送的效率,“革传统仓库管理的命”,通过建立了两个现代智能化的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及利用ERP 物流信息管理手段对库存进行控制,实现JIT配送模式。从物流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料搬运机械化,到车间物料配送的“看板”管理系统、定置管理系统、物耗监测和补充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管理目标。

目前,配送全面推广信息替代库存,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扫描等国际先进的无纸化办公方法,实现物料出入库系统自动记账,达到按单采购、按单拉料、按单拣配、按单核算投入产出、按单计酬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看单配送体系。

先进的采购及配送管理体系、丰富的实践运作经验、强大的信息系统,海尔采购配送中心将打造出新时代的采购配送流程。.2.外向物流

海尔物流使用SAP LES系统进行全球物流运作管理 资源管理: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降低物流成本 订单管理:订单信息同步共享,提高订单响应速度 运输管理:配送、运输系统监控,在途库存监控 仓库管理:库存信息共享、实时查询,库存报警 KPI分析:物流节点kpi自动取数,提高了效率。海尔物流使用HLES系统,进行产品先进先出、窜货、超期库存等管理,红色是每一个扫描点。

3.物流服务

海尔物流在一级配送网络、区域内分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间配送体系。各配送中心的网络,除了能 满足区域内配送外,还建立了直接送达其他配送中心的区域间配送网络,使以前的单点和线,形成星罗棋布的网,形成完善的成品分拨物流体系、备件配送体系与返回物流体系。目前网络的类别有:零担、班车、专线、整车配送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大批量订单,提供“B2B,B2C的门对门”的运输配送。零散、小批量的订单,以运筹优化的观点,安排合理的配送计划,实现

一线多点配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24小时物流服务,形成一个以干线运输、区域配送、城市配送三级连动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配合海尔集团的家电销售网络到三四级的推进,将形成一个深度和广度覆盖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通过海尔物流网络(区域配送+干线运输+城市配送)构建的客户业务模式。

三.海尔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

1.实施供应链管理

海尔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海尔模式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体现出了信息化,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围绕着订单流动。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快速获取订单与满足订单:海尔还注重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体现了海尔网络化的思路,三者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有机联接为一体。

2.物流产业化

所谓物流产业化,是指要物流产业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通行法则和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通变,以彻头彻尾地从质的规定性上达到提倡的目标。“产业化”即是指要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尔通过对本企业原有物流功能的破坏性重组,整合了企业原有的资源、拓展了物流规模化经营、构筑了现代的物流体系,增强了物流的核心竞争了,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拥有了优质的全球供应商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运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使海尔物流具备了联合采购、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能力。

3.海尔的物流业务整体规划

以海尔集团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用户形成的供应链网络,通过实施物流管理,在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响应市场应变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海尔集团物流速度减少库存空间,使仓库变成了配送中心,对采购资源、原材料配送资源、成品配送资源的整合,获取了更优的外部资源 。

四、海尔物流对我们的启示

(一)重视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

我国的物流信息系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网络的使用率还不够高。信息不通,所造成的货运成本浪费在国内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市场上缺乏有序的物流信息系统

沟通平台,达不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无论是自己做物流还是交给达三方物流公司,只有企业从微观层次上改善自身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国家从宏观层次上给予必要的网络、资金支持,才能真正实现现代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

(二)贯彻供应链管理思想

企业在实行现代物流管理时,不能只注重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而应充分关注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其他企业联合,实现进一步的资源共享。这种联合,可以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于本企业业务范围相关的物流中心,也可以以契约为基础,增强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对运输设施、仓储设施的共同使用。

(三)优化业务流程

要将原有的成功的经验统统打破,不断打破原有的平衡,重塑自我。它让企业的整个系统贴近顾客、迎合市场,要求理顺和优化业务流程,强调流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活动尽可能实现最大化增值,尽可能减少无效的或不增值的活动,并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企业的物流改造必须建立在流程再造的基础上,与企业的生产流程、财务流程、销售流程等相适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海尔物流产业链模式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赢利的关键。

一、海尔JIT采购

海尔物流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来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资源网络。供应商的结构得到根本地优化,能够参与到前端设计与开发的国际化供应商比例从整合前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82%,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5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

海尔实行并行工程,一批跨国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

海尔采购订单滚动下达到供应商,一般的订单交付周期为10天,加急订单7天。战略性物资如钢材,每个月采购一次,三个月与供应商谈判协商价格。另有一些供应商通过寄售等方式为海尔供应,即将物资存放在海尔物流中心,但在海尔使用后才结算,供应商可通过B2B网站查询寄售物资的使用情况,属于寄售订单的海尔不收取相关仓储费用。 JIT采购要考虑销售的淡季和旺季问题,在旺季之前要提前预算,海尔目前一个月的预测精度可达到80%;三个月的预测精度为50%。另外,海尔的JIT采购一般不能退货,无逆向物流,不能取消订单。

二、海尔供应商管理

海尔从1998年开始供应商网络的优化,打散原来的供应商体系,重新选择供应商,以形成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海尔的供应商从2200多家优化到721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59家,从侧重质量转向侧重全过程的激励与控制。对供应商的主要激励措施是通过配额分配,配额比例由原来的人工统计数字到现在的由系统根据质量考评、供货考评和价格排名三个综合因素决定;而价格排名根据BBP平台网上招标的结果来确定。

海尔对供应商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不仅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零部件,还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2001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又降了10亿元。 海尔对供应商的评价主要侧重质量、成本、交货期、能否参与到早期设计过程等方面,具体考核指标包括:设计控制、文件和资料控制、采购和仓库、顾客提供物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序控制、检验与试验、内部质量审核、培训等10个方面。而对供应商的评价包含在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考核评价里面。海尔对三个月绩效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严格淘汰,对存在一定问题的供应商,要求其进行整改保障供货的准时性。

三、海尔电子采购平台

海尔物流与供应商还搭建起了公平、互动、双赢的采购协作平台。在企业外部,CRM与BBP平台搭建起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供应商沟通的桥梁。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收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状态,及时补货,实现JIT供货;供应商在网上还可接收图纸与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传递时间缩短了一倍;另外,海尔与招商银行联合,与供应商实现网上货款支付(实现网络结算的供应商占70%~80%),一方面付款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另一方面每年可节约供应商上千万元费用。通过BBP采购平台,海尔不但加快了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且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双赢。

近期,海尔又搭建起了全球网上招标平台,使全球供应商可以网上注册登记,查看合作招标项目、在线模拟招标、在线招投标,网上反向拍卖(海尔大部分零部件价格通过网上招标和反拍卖实现),网上查询招标公示……全球网上招标平台建成后,不仅使海尔供应商网络能力迅速提高,而且实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原则,提高招标过程的透明化,使海尔广纳全球网络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海尔的电子采购平台,物流本部订单周期缩短,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以前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应商手中需要5~7天,现在供应商第2天就可以到BBP网站上查看从ERP系统自动传到BBP系统中的采购订单并打印送货单,准确率比以前大大提高。

四、海尔产业链供应模式

随着海尔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流程再造,海尔物流从2001年开始,除不断优化内部的供应链外,在产业链的上游,海尔打破了与分供方之间传统的买卖关系,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贵州等制造基地建设以海尔为中心的产业链,引进爱默生、三洋等数十家国际顶尖供应商在当地投资建厂,建立配套工业园,而供应商可以直接参与海尔的产品设计,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家电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对于海尔内部来讲,产业链的建设使海尔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供应商在周边地区建厂后,由于距离的缩短,实现了JIT的准时供货,园区内的供应商生产完成之后,直接向海尔的生产线按订单补货,实现线到线(line to line)的供货,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全球用户的订单;同时供应商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与开发中,海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与供应商零距离沟通,保障了海尔整机技术的领先性,如爱默生参与到海尔洗衣机电机的开发中,形成技术领先的变频洗衣机;三洋参与到海尔冰箱的设计开发中,变频冰箱技术领先创造了市场;另外一些电源线等厂家参与到海尔标准化的整合工作中,使海尔零部件的数量大大减少,通用化大大提高,增强了海尔成本的竞争力。由于零距离的响应,在物流成本与物流质量方面实现了零库存与零缺陷,做到了与供应商的双赢,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增强。

对于海尔的供应商来讲,通过与海尔合作可享受到青岛市提供的优惠产业政策以及实现了与海尔的零距离,一方面可以提高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竞争力,不但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海尔内部的大订单,而且还可获得全球其他企业的订单,保证了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其新材料与新技术可以优先应用到海尔的各种产品上,实现了技术优先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其本身的竞争力。

通过海尔近7年家电产业链的建设,在青岛周边地区的家电产业链正在形成以下的特点:

1.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用压缩机配套基地,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2.全国最大的家电用塑料加工配套基地,塑料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3.全国最大的家电用钣金加工配套基地,钣金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4.全国家电最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垂直整合5层上下游的供应商。5.产业链到产业平台逐步升级,初步融入大青岛的跨国采购中心的框架中。由于海尔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商出口份额逐年增加,海尔物流全球采购额的不断扩大,这些均与大青岛的跨国采购迅速接轨,形成产业链,带动跨国采购与出口的半岛产业平台。

五、海尔分销物流网络 随着产品销售网络的扩大,海尔集团的分销物流网络不断延伸,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国内到国际,海尔物流正在向全球进军。从国际方面来说,海尔集团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销售网点3万多个,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在迪拜和德国汉堡港设立了物流中心。通过汉堡物流分拨中心,海尔向欧洲客户供货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在国内,海尔已拥有全国网络化的配送体系,共设立42个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分拨物流体系、返回物流体系和备件物流体系。 通过对集团内外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海尔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配送体系,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保障。同时海尔还与邮政联合,开辟了B2C销售物流的全新模式。到目前,除了与国家邮政局签订的物流(配送)框架协议外,海尔与山东、大连等24个省市的邮政部门分别签订了产品配送和产品销售两个协议。随着与邮政合同业务量的逐步扩大,海尔集团与邮政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产品配送渗透到了海尔的分销链中。海尔生产部门按照B2C、B2B订单的需求完成以后,产品将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这样,以海尔集团为核心企业,与分销商、用户形成的分销网络,通过实施物流管理,在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响应市场应变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海尔集团依靠JIT物流以信息代替库存,使仓库成为一条流动的河,以时间消灭空间。

物流已成为海尔销售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迅速、安全的分销物流体系为海尔将获得的订单及时转变为产品,及时配送给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给客户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概括地说,海尔分销物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顾客为中心。海尔采用面向过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运用物流最优的系统思想,提高了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以达到成本最低、快速响应的目标。

2.实现JIT分拨。海尔在全国建有42个配送中心,每天能够将上百个品种3万多个产品配送至全国1550个专卖店和9000余个营销网点。(原)配送到全国各地的货物原来平均需7天时间,现在中心城市可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各地4天内配送到位。海尔成品配送实施PTD(Pull to door)模式,配送任务按订单执行。由于是按订单生产,产品从生产线下线直发到用户,实现了库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目标,海尔成品库只是某些特别产品的中转配置库,基本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3.拓展分销物流服务。在社会需求进入多品种、少批量的情况下,客户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注重产品的物流服务。海尔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如商场、专卖店、分销商、行业经销商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特点,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产品对市场的响应周期。海尔销售渠道建设强调的是服务,包含对最终用户以及中间渠道的服务,所有服务都实现了数控化。面对新的市场空间,海尔利用集团信息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

第五篇:论文——海尔物流产业链模式

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企业赢利的关键。

一、海尔JIT采购 海尔物流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来获取更优的外部资源,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资源网络。供应商的结构得到根本地优化,能够参与到前端设计与开发的国际化供应商比例从整合前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82%,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5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 海尔实行并行工程,一批跨国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 海尔采购订单滚动下达到供应商,一般的订单交付周期为10天,加急订单7天。战略性物资如钢材,每个月采购一次,三个月与供应商谈判协商价格。另有一些供应商通过寄售等方式为海尔供应,即将物资存放在海尔物流中心,但在海尔使用后才结算,供应商可通过B2B网站查询寄售物资的使用情况,属于寄售订单的海尔不收取相关仓储费用。 JIT采购要考虑销售的淡季和旺季问题,在旺季之前要提前预算,海尔目前一个月的预测精度可达到80%;三个月的预测精度为50%。另外,海尔的JIT采购一般不能退货,无逆向物流,不能取消订单。

二、海尔供应商管理 海尔从1998年开始供应商网络的优化,打散原来的供应商体系,重新选择供应商,以形成强强联合,合作共赢。海尔的供应商从2200多家优化到721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59家,从侧重质量转向侧重全过程的激励与控制。对供应商的主要激励措施是通过配额分配,配额比例由原来的人工统计数字到现在的由系统根据质量考评、供货考评和价格排名三个综合因素决定;而价格排名根据BBP平台网上招标的结果来确定。 海尔对供应商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不仅可以采购到高质量的零部件,还给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1999年当年降低的采购成本就达5亿元,2001年在1999年的基础上又降了10亿元。 海尔对供应商的评价主要侧重质量、成本、交货期、能否参与到早期设计过程等方面,具体考核指标包括:设计控制、文件和资料控制、采购和仓库、顾客提供物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序控制、检验与试验、内部质量审核、培训等10个方面。而对供应商的评价包含在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考核评价里面。海尔对三个月绩效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严格淘汰,对存在一定问题的供应商,要求其进行整改保障供货的准时性。

三、海尔电子采购平台 海尔物流与供应商还搭建起了公平、互动、双赢的采购协作平台。在企业外部,CRM与BBP平台搭建起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供应商沟通的桥梁。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收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状态,及时补货,实现JIT供货;供应商在网上还可接收图纸与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传递时间缩短了一倍;另外,海尔与招商银行联合,与供应商实现网上货款支付(实现网络结算的供应商占70%~80%),一方面付款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另一方面每年可节约供应商上千万元费用。通过BBP采购平台,海尔不但加快了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且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双赢。 近期,海尔又搭建起了全球网上招标平台(),使全球供应商可以网上注册登记,查看合作招标项目、在线模拟招标、在线招投标,网上反向拍卖(海尔大部分零部件价格通过网上招标和反拍卖实现),网上查询招标公示„„全球网上招标平台建成后,不仅使海尔供应商网络能力迅速提高,而且实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原则,提高招标过程的透明化,使海尔广纳全球网络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海尔的电子采购平台,物流本部订单周期缩短,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以前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应商手中需要5~7天,现在供应商第2天就可以到BBP网站上查看从ERP系统自动传到BBP系统中的采购订单并打印送货单,准确率比以前大大提高。

四、海尔产业链供应模式 随着海尔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流程再造,海尔物流从2001年开始,除不断优化内部的供应链外,在产业链的上游,海尔打破了与分供方之间传统的买卖关系,

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贵州等制造基地建设以海尔为中心的产业链,引进爱默生、三洋等数十家国际顶尖供应商在当地投资建厂,建立配套工业园,而供应商可以直接参与海尔的产品设计,一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家电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对于海尔内部来讲,产业链的建设使海尔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在竞争中不断超越竞争对手。供应商在周边地区建厂后,由于距离的缩短,实现了JIT的准时供货,园区内的供应商生产完成之后,直接向海尔的生产线按订单补货,实现线到线(line to line)的供货,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全球用户的订单;同时供应商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与开发中,海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与供应商零距离沟通,保障了海尔整机技术的领先性,如爱默生参与到海尔洗衣机电机的开发中,形成技术领先的变频洗衣机;三洋参与到海尔冰箱的设计开发中,变频冰箱技术领先创造了市场;另外一些电源线等厂家参与到海尔标准化的整合工作中,使海尔零部件的数量大大减少,通用化大大提高,增强了海尔成本的竞争力。由于零距离的响应,在物流成本与物流质量方面实现了零库存与零缺陷,做到了与供应商的双赢,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增强。 对于海尔的供应商来讲,通过与海尔合作可享受到青岛市提供的优惠产业政策以及实现了与海尔的零距离,一方面可以提高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竞争力,不但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海尔内部的大订单,而且还可获得全球其他企业的订单,保证了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其新材料与新技术可以优先应用到海尔的各种产品上,实现了技术优先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其本身的竞争力。 通过海尔近7年家电产业链的建设,在青岛周边地区的家电产业链正在形成以下的特点: 1.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用压缩机配套基地,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2.全国最大的家电用塑料加工配套基地,塑料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3.全国最大的家电用钣金加工配套基地,钣金配套的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4.全国家电最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垂直整合5层上下游的供应商。5.产业链到产业平台逐步升级,初步融入大青岛的跨国采购中心的框架中。由于海尔产业链各环节的供应商出口份额逐年增加,海尔物流全球采购额的不断扩大,这些均与大青岛的跨国采购迅速接轨,形成产业链,带动跨国采购与出口的半岛产业平台。

五、海尔分销物流网络 随着产品销售网络的扩大,海尔集团的分销物流网络不断延伸,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国内到国际,海尔物流正在向全球进军。从国际方面来说,海尔集团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销售网点3万多个,产品出口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海尔在迪拜和德国汉堡港设立了物流中心。通过汉堡物流分拨中心,海尔向欧洲客户供货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在国内,海尔已拥有全国网络化的配送体系,共设立42个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分拨物流体系、返回物流体系和备件物流体系。 通过对集团内外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海尔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网络配送体系,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保障。同时海尔还与邮政联合,开辟了B2C销售物流的全新模式。到目前,除了与国家邮政局签订的物流(配送)框架协议外,海尔与山东、大连等24个省市的邮政部门分别签订了产品配送和产品销售两个协议。随着与邮政合同业务量的逐步扩大,海尔集团与邮政的合作已经从单一的产品配送渗透到了海尔的分销链中。海尔生产部门按照B2C、B2B订单的需求完成以后,产品将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这样,以海尔集团为核心企业,与分销商、用户形成的分销网络,通过实施物流管理,在缩短提前期、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响应市场应变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海尔集团依靠JIT物流以信息代替库存,使仓库成为一条流动的河,以时间消灭空间。 物流已成为海尔销售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迅速、安全的分销物流体系为海尔将获得的订单及时转变为产品,及时配送给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给客户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概括地说,海尔分销物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顾客为中心。海尔采用面向过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运用物流最优的系统思想,提高了对顾客的响应速度,以达到成本最低、快速响应的目标。 2.实现JIT分拨。海尔在全国建有42个配送中心,每天能够将上百个品种3万多个产

品配送至全国1550个专卖店和9000余个营销网点。(原)配送到全国各地的货物原来平均需7天时间,现在中心城市可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各地4天内配送到位。海尔成品配送实施PTD(Pull to door)模式,配送任务按订单执行。由于是按订单生产,产品从生产线下线直发到用户,实现了库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目标,海尔成品库只是某些特别产品的中转配置库,基本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3.拓展分销物流服务。在社会需求进入多品种、少批量的情况下,客户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和价格,而且注重产品的物流服务。海尔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如商场、专卖店、分销商、行业经销商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特点,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产品对市场的响应周期。海尔销售渠道建设强调的是服务,包含对最终用户以及中间渠道的服务,所有服务都实现了数控化。面对新的市场空间,海尔利用集团信息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 4.加强物流网络的信息化建设。物流网络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而且可以拉近企业与顾客的距离,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能力。海尔已基本实现了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即生产、销售企业与物流(配送)中心的联系通过计算机网络支持运作。其内部采用由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统,实现了以订单为中心,各部门信息同步模式,最大限度缩短了对订单的响应时间。物流速度的提高使海尔2001年的订单比2000年同期提高了50%以上。外部则采用B2B平台,订单100%从网上获取,网上付款达80%以上。海尔的ERP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管理,使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带动物流的快速流动,提高了物流效率。

六、海尔分销物流模式 1.配送中心模式。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是目前国内家电业最大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由原料自动化物流系统和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组成。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针对各配送中心所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实物出库配送。物流中心整个系统的调度及各项业务流程都在计算机的管理下进行,并与海尔的ERP系统无缝链接,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存取、自动输送以及信息自动化处理与传送等功能。 海尔成品自动化物流系统按照总部指令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成品库存量,并将成品库存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使产成品可进行灵活多变的调度和管理。在成品出库时,计算机系统根据提货清单对立库巷道堆垛机系统发出指令,巷道堆垛机根据指令从巷道中提取成品托盘,并送往成品出库站。 2.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订单反应速度,海尔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发货物流模式,产品下线时不经过成品仓库而直接装车发往各地配送中心。海尔直接发货的配送安排主要根据前一天生产事业部提交的次日生产和直发货计划,JIT分拨物流部和资源管理部由此作出次日车辆的调配、安排。产品下线时,由接口调度员根据下线产品确定具体的订单(订单拆分),然后进行配载直接发货。货物到达后,配送中心仓库的数据审核员与库管员将进行收货。 3.出口分销物流模式。海尔的出口分销主要包括国际货运、报关业务、订单执行、保险策略等业务流程模块。其中,“国际货运”、“报关业务”和“保险策略”属国际物流作业,其余为国内物流作业。由于国际物流中仓储、运输环节的先期投资较大,而且需要投入较大的管理成本,因而海尔将国际物流作业分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但由海尔统一进行协调管理。针对不同的渠道结构以及产品特征,海尔采取不同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及运输资源的配合,将这两段物流作业进行了有效整合,为产品的出口分销提供了顺畅的流通渠道,提升了物流作业效率。无论是在解决方案的层次,还是在运输资源的层次,出口业务的外包使海尔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物流战略部署。

上一篇:环境教育汇报范文下一篇:合伙公司章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