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学案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陈情表学案范文

《陈情表》导学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

3、 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

4----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2、串译文段(1),翻译文句,理解文段内容。

3、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4、背诵第一段 学习过程:

一、 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1、李密

晋初散文家。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氏改嫁,李密被其祖母刘氏收养。师事谯周,长于《春秋左氏传》。历任蜀国州从事、尚书郎等职。曾出使吴国,吴人称 其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累举不应。泰始三年(267)李密44岁,晋武帝立太子,征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他为此上《陈情事表》。武帝览表感动,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刘氏死后,李密服丧满,应征为太子洗马、尚书郎,出为河内温令。李密自恃才能,常望内转,因不遂所愿而怀怨,被免官。去官后为本州大中正。

2、“表”是一种文体,,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3、背景资料:

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

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

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

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

所请。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听课文朗读,给下列语句中括号前的字注意:

以险衅(

)

夙(

)遭闵(

)凶 门衰祚(

)薄

茕茕(

)孑(

)立

终鲜(

)兄弟

期(

)功强(

)近 除臣洗(

)马

刘病日笃(

)

床蓐(

)

猥(

)以微贱 生当陨(

)首

责臣逋(

)慢

犹蒙矜(

)育

过蒙拔擢(

)

宠命优渥(

)

岂敢盘桓(

)

庶刘侥(

)幸

2、通读全文,找出文内通假字

a夙遭闵凶。“闵”,通(

)

b常在床蓐。“蓐”,通(

)

c零丁孤苦。“零丁”,通(

)

d臣今年四十有四:“有”,通(

)

3、文题为 “陈情”,作者就究竟陈说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叙说。

三、落实文本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疏通文意,解释下列语句中括号前的词语意思

(1以( )险( )衅( ) (2)夙( )遭闵凶。 (3)闵凶( ) (4)父见( )背( ) (5舅夺( )母志 (6 祖母刘悯( )臣孤弱 (7)( )亲抚养 (8 终鲜( )兄弟 (9 )衰祚( )薄( ) (10)有儿息( )

(11外无期( )功强( )近之亲 (12)茕( )孑( )立 (13形影相吊( ) (14)夙婴( )疾病

2、古今异义:

九岁不行

古义:(

)

今义:(

) 至于成立

古义:(

)

今义:(

)

3、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4、知识延伸: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夺: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 b、舅夺母志。(

)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一)小组研讨,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a 逮( )奉圣( )朝,沐浴清化 b 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 c 诏书特( )下 d 拜( )臣郎中 e 寻( )蒙国恩 f 除( )臣洗马 g 猥( )以微贱 h 臣具( )以表闻 i 诏书切( )峻( ) j 责臣逋( )慢( )

4、胁服夺其官(

) 行

a行年四岁( ) b九岁不行( )

c余嘉其能行古道( )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

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文章第一段,预习文本第

二、三自然段。

学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翻译

二、三段文句,理解文段内容。

2、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3、背诵第二三段。 学习过程:

一、课前提问第一自然段背诵。

二、落实文章第二自然段

k 急于( )星火 l 则刘病日笃( ) m 欲苟( )顺私情

2、知识延伸:

病笃( ) 大渐( )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臣具以表闻 ( ) 猥以微贱。 ( ) 4.古今异义: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 ) 今义:( )

5、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三、师生研读第三段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a 伏( )惟( )圣朝以孝治天下

b 犹蒙矜( )育 c 且( )臣少仕伪朝 d 不矜( )名节 e 至微至( )陋 f 过( )蒙拔擢( ) g 宠命优渥( )

h 岂敢盘桓( ) i 但( )以刘日薄( j 无以( )至今日 k 更相( )为命 l 是以( )区区( )不能废( )远

2、知识延伸: (1)矜:

犹蒙矜育( ) 不矜名节( ) 矜持((2)薄:

)西山)

门衰祚薄( ) 如履薄冰( ) 薄物细故( ) 相如虽驽钝,独畏廉将军乎?(

) 厚今薄古( ) 日薄西山( ) (3)成语: 日薄西山 : 气息奄奄: 朝不谋夕: 人命危浅 :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四、学生整理导学案,质疑反馈。

五、作业 背诵

二、三段。 学后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翻译文句,理解文段内容。

2、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3、背诵第四段

4、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四段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a实所共鉴( ) b 矜( )悯愚诚 c 听( )臣微志d 庶( )刘侥幸 e 保卒( )余年 f 臣不胜( )犬马怖俱之情 g、臣以供养无主( ) h、辞( )不赴命 i、当( )侍东宫 g、本图( )宦达 k、人命危( )浅( ) l、非独( )蜀之人士及二州牧

2、知识延伸: (1)独: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2)表示难道的词: (3)有关成语: 乌鸟私情: 结草衔环 : 皇天后土: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二、巩固测试:

(一)一词多义

1、见

(1)慈父见背(

)

(2)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3)见欺于王 (

)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2、终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2)无以终余年 (

)

3、区区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2)感君区区怀(

) (3)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

4、当

①当侍东宫( );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⑤当是时,商君佐之 ( )

5、见:

①慈父见背( );

③项伯即入见沛公 ( )

三、知识点总结

1、词类活用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3) 则刘病日笃。 ( )

)

)

)

) ) ②死当结草( )

)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⑹不久当归还。 (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 )④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4)夙遭闵凶。 ( ) ) )

)

(5) 猥以微贱。 ( ) (6)臣少多疾病。 ( ) (7) 拜表以闻。 ( ) (8)臣少仕伪朝。 ( ) (9) 历职郎署。 ( ) (10)谨拜表以闻。( ) (1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1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2、古今异义(解释出古义)

a、九岁不行 不行:( )

b、举臣秀才 秀才:( )

c、除臣洗马 洗马:( )

d、臣欲奉召奔驰 奔驰:( )

e、臣之辛苦 辛苦:( )

f、则告诉不许 告诉:( )

E、日薄西山:靠近

听臣微志:听从 F、夙婴疾病:缠绕

供养无主:主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4.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g、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 )。

h 、至于成立 至于:( )成立:( )。

i、急于星火 星火:( )

四、背诵全文

五、作业

完成第四课时导学案内容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文内知识要点。

2、背诵全文。

3、做好知识能力的迁移。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祚薄(zuò) 床蓐(rǔ)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逋慢(pū) 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期功(j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D、伪朝(wéi) 矜悯(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èi)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 )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寻找

除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衿名节:自夸

例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下列对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臣少多疾病 ③猥以微贱 ④臣具以表闻 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愿陛下矜愍愚诚 ⑧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⑨屈贾谊于长沙

A.①②⑦/ ③⑥/ ④⑨/ ⑤⑧ B.①③⑦/ ②④⑨/ ⑤⑥⑧ C.①③⑦/ ②⑥/ ④⑨/⑤⑧ D.①③⑥⑦/ ②/④⑨/ ⑤⑧

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8.下列各句中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不薄今人爱古人(微薄)

10.下列句中“区区”与例句中“区区”意思相同大胆一项是( ) 例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A.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B.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C.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D.此人非他,正是区区在下。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12.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终鲜兄弟:终归没有兄弟 ②行年四岁:经历了四年 ③供养无主:没有主人供养 ④辞不赴命:辞谢不接受任命 ⑤日笃:一天一天沉重

⑥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

⑦伏帷:伏帷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⑧死当结草:死后再算帐。

A.①②③④ B.③⑤⑥⑧ C.①④⑥⑦ D.②④⑥⑧

(二)课内阅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3.对下列句子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甚:更严重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共同审察 D.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庶:差不多

14.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三)课外阅读

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进士及第,历郓州南京推官。笃学有志尚,乐善疾恶,喜声名,遇事奋然敢为。御史台辟为主簿,未至,以论赦书不当求五代及诸伪国后,罢为镇南掌书记。代父丙远官,为嘉州军事判官。丁父母忧,耕徂徕山下,葬五世①之未葬者七十丧。以《易》教授于家,鲁人号介徂徕先生。入为国子监直讲,学者从之甚众,太学繇此益盛。

介为文有气,尝患文章②之弊,佛、老为蠹,著《怪说》、《中国论》,言去此三者,乃可以有为。又著《唐鉴》以戒奸臣、宦官、宫女,指切当时,无所讳忌。杜衍、韩琦荐,擢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会吕夷简罢相,夏竦既除枢密使,复夺之,以衍代。章得象、晏殊、贾昌朝、范仲淹、富弼及琦同时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并为谏官,介喜曰:“此盛事也,歌颂吾职,其可已乎”作《庆历圣德诗》。诗所称多一时名臣,其言大奸,盖斥竦也。诗且出,孙复曰:“子祸始于此矣。”

介不畜马,借马而乘,出入大臣之门,颇招宾客,预政事,人多指目。不自安,求出,通判濮州,未赴,卒。

会徐狂人孔直温谋反,搜其家,得介书。夏竦衔介甚,且欲中伤杜衍等,因言介诈死,北走契丹,请发棺以验。诏下京东访其存亡。衍时在兖州,以验介事语官属,众不敢答,掌书记龚鼎臣愿以阖族保介必死,衍探怀出奏稿示之,曰:“老夫已保介矣。君年少,见义必为,岂可量哉。”提点刑狱吕居简亦曰:“发棺空,介果走北,孥戮非酷。不然,是国家无故剖人冢墓,何以示后世?且介死必有亲族门生会葬及棺敛之人,苟召问无异,即令具军令状保之,亦足应诏。”于是众数百保介已死,乃免斫棺。子弟羁管他州,久之得还。

(2)诗所称多一时名臣,其言 大奸,盖斥竦也。

(3)于是众数百保介已死,乃免斫棺。子弟羁管他州,久之得还。

介家故贫,妻子几冻馁,富弼、韩琦共分奉买田以赡养之。有《徂徕集》行于世。

(《宋史 列传第一百九十一》)

注:①五世:父子相继为一世。五世,即五辈。②文章:石介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之一,反对“侈丽浮华”的文风,强调文章的社会功利性。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笃学有志尚 笃:重视,专注

B.复夺之 夺:剥夺,撤职

C.夏竦衔介甚 衔:怀恨,仇恨

D.诏下京东访其存亡 访:拜访,探望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论赦书不当求五代及诸伪国后 ②臣以险畔,夙遭闵凶

B.① 有《徂徕集》行于世。 ②急于星火

C.① 介不畜马,借马而乘 ②而刘夙婴疾病

D.① 学者从之甚众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石介乐善疾恶、奋然敢为的一组是( )

①代父丙远官 ②介为文有气

③指切当地 ④作《庆历圣德诗》

⑤介不畜马,借马而乘 ⑥颇招宾客,预政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介家徂徕山下,曾经在徂徕讲学,人们称他为徂徕先生。后来到京师国子监讲学。也曾经担任

过郓州和南京的推官。

B.在章得象、晏殊、范仲淹等人同时执掌朝政,欧阳修、蔡襄等人一起作谏官的时候,石介认为这

是当世盛事,高兴地写诗歌颂。

C.石介死后,徐州孔直温谋反,抄家得石介书信,夏竦散布石介未死的谣言,请求开棺验尸。

D.石介家里很穷,妻子和孩子挨饿受冻,富弼和韩琦一赶拿出自己的俸禄买了一些农田用来供奉石

介的家人。这件事有《徂徕集》记载,在后世流传。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吕夷简罢相,夏竦既除枢密使,复夺之,以衍代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二、

1、xìn

mǐn

zuq òiónɡ

jié

xiǎn

qiǎnɡ

xiǎn

wěi

yǔn

jīn

zhuó

huán

jiǎo

2、1.闵,通“悯”。

2.蓐,通“褥”。

3.零丁,通“伶仃”。

4.臣有,通“又”。

3、

三、

1、1 以:因为。险:坎坷。衅:祸患

2 夙:早。

3 凶:不幸。

4 见:代词,第一人称,我。背:背弃。

5 夺:强行改变。

6 悯:怜悯,爱怜。

7 躬:亲自。

8 鲜:少,没有。

9 祚:福气,福分。 薄:浅薄

10 息:子。

11 期:满周年

强:勉强。

12 茕茕:孤单。孑:孤单

13 吊:安慰。 14 婴:缠绕

4、古今异义:

九岁不行

古义:( 不能走路)

今义:( 不可以 ) 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5、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式)

(二)知识延伸:

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形影相吊:吊: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夺:

1、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丧失,耽误 )

2、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取强取)

4、胁服夺其官( 削去罢免 )

行:①动词,经历; ②动词,走路; ③动词,施行

2、学生回答:总摄作用

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第二课时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15 逮:及,到。 奉:承奉。

16 察:考察推荐。 17 特:特地。 18 拜:授予官职。 19 寻:不久。 20 除:授予官职。 21 猥猥:谦辞,表示自己的谦卑。 22 具:详尽。 23 切:急切 峻:严厉 24 逋:逃脱。慢:怠慢。 25 比。 26 笃:病重。 27 苟:姑且。

2、知识延伸: 病笃(病重) 大渐(专指皇帝病重)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臣具以表闻 ( 使动用法 “使上闻”) 猥以微贱。 (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4.古今异义: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5、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被动句式)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六、师生研读第三段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28 伏:俯伏。惟:思量。

29 矜:怜悯。

30 且:再说。

31 矜:自夸。名:名誉。

32 至:极其。

33 过:过分。拔擢:提升。

34 优渥:厚。

35 盘桓:犹豫不决。

36 但:只是。以:因为。薄:迫近。 37无以:没有用来„„的。 38 更更相:交互。39 是以:因此。区区:拳拳之情。废:废止

2、知识延伸: (1)矜:

犹蒙矜育(怜惜) 不矜名节(自夸) 矜持(庄重) (2)薄:

门衰祚薄(浅薄) 如履薄冰(与“厚”相对) 薄物细故(微小、少) 厚今薄古(轻视、看不起) 日薄西山(迫近) (3)成语:

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第三课时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41 矜悯:怜悯。 42 听:听任,请允许。 43 庶:或许。

44 卒:终。 45 胜:禁不住。

46、主:主持,做

47、辞:辞谢

48、当:充当

49、图:希望 50、危:危弱。浅:不长

51、独:单是。

2、知识延伸:

(1)独:

相如虽驽钝,独畏廉将军乎?(难道)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残暴无道)

(2)表示难道的词:独、顾、岂、庸、其 (3)有关成语:

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四、巩固测试:

(一)一词多义

1、见

(1)慈父见背(代指自己)

(2)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代指自己) (3)见欺于王 (表被动 )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看见 )

2、终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与“既”配合使用,相当于“就” ) (2)无以终余年 (结束,度完 )

3、区区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之情 ) (2)感君区区怀(诚挚的)

(3)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小)

4当:①动词,任,充当;②副词,应当; ③动词,抵御 ④动词,把守

⑤介词,在,正在

⑹副词,必定,一定

5、见:①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②动词,看见; ③项动词,会见 ④通“现”,出现

词类活用

1.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6.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7.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8.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9.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10. 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11.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古今异义(解释出古义)

1、不行:不能走路

2、秀才:优秀人才

3、洗马:太子随从

4、奔驰:奔走效劳

5、辛苦:辛酸苦楚

6、告诉:申诉

7、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8 、至于:一直到....... 成立:成人自立。

9、星火:流星的光,比喻急迫 参考答案 1.C 2..CE 3.C 4.B 5.C 6.A 7.B 8.D 9.D 10.B 11,B 12 ,C

13.D (庶:或许) 14.B(宾语前置。)

15.A(错在“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应是他年轻时就任蜀汉官职。) 1.D查访,侦察

2.A (都作“因为”讲B.才/却

C.副词表反诘语气/他的D.于是,就/趁机), 3.C (①⑤都不能体现"乐善疾恶";②表现石介写文章有气势)

4.D(这件事有《徂徕集》记载说法有误,应是石介有《徂徕集》行于世。)

20.(1)正巧吕夷简被罢免宰相,夏竦拜官枢密使后,又剥夺了他的官职,让杜衍代替他。

(2)这首诗称颂了当时很多著名大臣,诗里的大奸臣,是指斥夏竦。

(3)结果有几百人出来保证石介已死,这才避免了开棺验尸。石介的儿子和兄弟受牵制被送到别的州看管起来,过了很久才回家。 译文:

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进士及第,曾经担任过郓州、南京推官,他专注于学习,有崇高的理想,热爱正义,疾恶如仇,喜欢提高自己(高尚的)名节,遇到事情敢于挺身而出。御史台征召他为主簿,还没到任,就因为议论皇上的赦免书不该模仿五代十国那些僭伪国家的内容,贬官为镇南掌书记。代替父亲石丙到远方做官,担任嘉州军事判官。因为遇到父母的丧事,回到徂徕山下耕田,(这期间)埋葬了五辈之内没有埋葬的七十人。在家中办书院教授《易经》,鲁地的人都称石介为徂徕先生。后来他到京师担任国子监直讲,听他讲课的学者很多,太学因此办得更兴盛。

石介写文章很有气势,曾经认为西昆派文章的华丽文风是文坛的一大弊端,认为佛教和老子的学说有害,写了《怪说》《中国论》,认为去掉这三个弊端,文坛才会变得美好有作为。又写了《唐鉴》来警示奸臣、太监和宫女,指摘时弊,没有避讳顾忌。受到杜衍、韩琦的推荐,他被提拔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正赶上吕夷简被免去宰相之职,夏竦被授予枢密使,又撤了他的职位,用杜衍替代他。章得象、晏殊、贾昌朝、范仲淹、富弼及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一起为谏官,石介很高兴,说:“这是大好事,歌颂此事是我的本分,怎可以停止?!”作了《庆历圣德诗》。这首诗歌颂了很多当时的著名大臣,诗里说的大奸臣,是指斥夏竦的。这首诗完成以后,孙复说:“你的灾难从此开始。”

石介不养马,借别人的马骑,常和大臣们来往,召集了很多宾客,参与政治上的事情,人们常常指责议论他。他对自己感到不安,请求调离京城,到濮州作通判,还没赴任就去世了。

恰巧赶上徐州的狂人孔直温谋反,搜查他家,发现石介的书信。夏竦对石介恨之入骨,而且想诽谤杜衍等人。于是就说石介是假死,向北去了契丹,请求开棺验尸。皇上命令京东地区查验石介的生死。杜衍当时在兖州,将查访石介这件事交给下属官吏,大家都不敢答应,掌书记龚鼎臣愿以整个家族担保石介已经去世。杜衍从怀里拿出自己准备上奏的草稿给他看,说:“我已经向皇上保证过了,你如此年轻,见义勇为,今后前途一定不可限量。”提点刑狱吕居简也说:“如果打开棺材是空的,石介真的向北逃跑了,那么杀掉也不过分,但如果不是这样,就相当于国家无故挖掘别人的坟墓,(流传出去)怎么向后世交待?而且石介死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亲人学生及装殓尸体的人,如果叫他们来问问没有异样,就让他们立下军令状担保,这样也足以向皇上交代。。”结果有几百人出来担保石介已死,这才避免了开棺验尸。石介的儿子和兄弟受牵连被送到别的州郡看管,过了很久才回到家乡。

石介家很穷,妻子孩子差不多都挨饿受冻,富弼、韩琦一起拿出自己的俸禄买了农田供养石介的家人。石介有《徂徕集》流传于世。

部分注释:

*推官: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掌推勾狱讼之事。

*御史台:中丞原在殿中兰台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 *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五世:父子相继为一世。

*文章:石介倡导古文运动,反对浮华文风。

第二篇:《陈情表》导学案

与儿街中学高二语文有效教学导学案

课题:《陈情表》主备:朱道宝审核:张方德时间:2011-8-16班级:姓名: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学重点:

1、学会鉴赏诗句;

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

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教学流程:

一、导学

1、导入

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

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

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

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

“旅”有“旅居”的意思。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

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

与“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

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应。

3、整体感知

(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最后,老师给出诗句的参考译文。)

(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诗人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质疑讨论(多媒体展示)

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颈联如何理解?

3、赏析尾联。

三、反馈矫正

(对

1、3两个问题,请生板演,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参考答案给生打分,集体讨论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

1、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先描摹画面,再给出意境)

2、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若改为陈述句就是: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3、尾联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更突出沙鸥的孤独,也表达了自己的漂泊无依的凄苦之情。(判断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对这手法加以阐述;给出表达效果)

四、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孤 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赏析第二联或第四联。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体会文章融情于事的陈情技巧和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难点)

2、熟读背诵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古汉语句式等语言知识。(重点)

【学习时数】三课时。 【课前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险衅() 行()年四岁祚()薄应()门之童床蓐() 陨()首猥()以微贱拔擢() 日笃() 责臣逋()慢 宠命优渥() 庶刘侥()幸 终鲜()兄弟期功强() 近岂敢盘桓()

2、本文中出现了很多成语,请识记下列词语。

(1)孤苦伶仃:(2)茕茕孑立:(3)形影相吊:(4)日薄西山:(5)气息奄奄:(6)人命危浅:(7)朝不虑夕:(8)皇天后土:

3、理解文中重要的字词含义。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夙:早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背:)门衰柞薄,晚有儿息。(薄:息:)寻蒙国思,除臣洗马。(寻: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希冀:)听臣徽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卒:)

4、注意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在文中的意思。

则告诉不许(告诉:;不许:) 至于成立(成立 :) 九岁不行(不行:) 臣之辛苦(辛苦:)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无主:)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简介背景: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为人刚正,颇有文名。曾出仕蜀汉,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陈情表》固辞。后刘氏死,方入京任太子洗马,出为温县令,官至汉中太守。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意思。

“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孝情、苦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 《古文观止》评:“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②陈什么情?自尔悲恻动人。”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结合注释语讲解,初步疏通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3、指导背诵——第一段示例: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第三段示例: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

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

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回答问题,初解课文: ①向谁陈情?

③怎样说服晋武帝并且不引起怀疑而遭杀身之祸呢?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解说:李密在西晋建立前,曾在蜀国做官。作为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四次征召,四次拒绝,很容易使晋武帝产生疑忌,会以为李密怀念蜀汉,不满新朝,而这可是一种违抗圣命大逆不道的行为。在逼迫甚急的情况下,李密上表陈述情由,叙述自己不幸的身世,说明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动之,也许阴险多疑的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但是难以持久——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所以李密必须喻之以孝道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④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会怀疑李密是以孝为借口来矜守名节。李密以“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等语打消晋武帝的猜疑。

第二课时

三、赏析语言。

轻声朗读课文,把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然后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四字骈句

对偶句式

比喻句

示例讲解: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令人动容。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自己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自比犬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四、拓展思考: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对调一下,好不好?

【课后练习】

1、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做状语,像孑孓一样)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 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急于星火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谨拜表以闻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5)则告诉不许 (6)少仕伪朝

3、解释下列多音字

⑴ 微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听臣微志(《陈情表》) ④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⑤童微伺其睡(柳宗元《童区寄传》) ⑵ 息

①宋将军屏息观之(魏禧《大铁椎传》) ②武气绝,半 日复息(班固《汉书》) ③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 策.触龙说赵太后》)⑤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 ⑥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⑦陈涉太息曰(司马迁 《史记》)

⑶ 期

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②良马列期乎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④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全祖望《梅花岭记》)

4、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6)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7)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第三篇:陈情表导学案

陈情表预习学案

时间2012.03.09

一、学习目标:

2、积累文中主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3、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巧妙的语言表达技巧。

4、深切体味作者的至孝深情,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二、学习策略:

1、收集信息渠道: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教材全解等教辅资料。

2、解决问题方法:预习翻译、反复诵读、学生探究、教师点拨。

四、预习体会:

前人评价: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你的体会:

五、课文探究:

第一课时

(一)☆★☆★相关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

晋朝初始,晋武帝下诏征李密到洛阳为官,李密以祖母多病,无人奉养,遂上书固辞。后人题为《陈情表》,一作《陈情事表》。晋武帝读后感其孝心,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再强征他做官,并赐他奴婢二人,令地方官供养他的祖母。李密身为降国之臣,辞不受

命,以不足五百字的表章感动和说服皇帝,可见这篇文章的感人力量。

2、作者简介:

李密,晋初散文家,字令伯,四川彭山县人。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

3、文体常识:

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它还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也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

谢贺。“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二)☆★☆★课内积累☆★☆★(C级目标1)

1、重要字音:

臣以险衅( )

夙遭闵( )凶

终鲜( )兄弟

常在床蓐( ) 猥( )以微贱

责臣逋( )慢 犹蒙衿( )育

宠命优渥( ) 岂敢盘桓( )

有所希冀( )

日薄( )西山

除臣洗( )马 逮( )奉圣朝

过蒙拔擢( )

门衰祚( )薄

更( )相为命

2、通假字积累 (1)夙遭闵.凶 (2)常在床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3、词类活用:

(1)但以刘日.薄西山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4、古今异义

(1)至于..成立.. 古义: 今义: (2)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 今义: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 今义: (4)臣之辛苦.. 古义: 今义: (5)九岁不行 古义: 今义:

5、特殊句式

(1)臣具以表闻 (2)急于星火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6、名句积累

(1)即无叔伯,终鲜兄弟, , 。 , , , 。

(2)但以 , , , 。臣无祖母, ; , 。

(3)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 , 。

7、本文中的成语积累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日薄西山:

(3)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当堂检测】(C级目标1)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险衅(xìn)

夙(sù)遭闵凶

门衰祚(zuò)薄

B.床蓐(rù)

茕(qióng)茕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贱

C.逋(pū)慢

陨(yǔn)首

犹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

终鲜(xiǎn)兄弟

2、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A.外无期( )功强( )近之亲。

B.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诈薄,晚有儿息。

C.臣以险衅( ),夙( )遭闵( )凶。

D.寻蒙国恩,除臣洗( )马。

E.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

F.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

3.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臣以险衅,夙.( )遭闵凶.( )

B.生孩.( )六月,慈父见.( )背

C.门衰祚.( )薄,晚有儿息

D.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

E.听.( )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G.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H.臣之辛苦..( )

I.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第二课时

(三)☆★☆★领悟鉴赏☆★☆★

1、品读课文(目标2)

1.请用文中语言回答,李密在什么背景下陈情的?李密所陈何情?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的目的,而是从自己的幼年说起呢? (C级)

2.思考:李密在陈请“愿乞终养(祖母)” 这个要求时,遇到了什么困难?(C级)

3.思考: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B级)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终祖母的请求,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就把他驳得哑口无言?

5.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B级)

六、拓展探究 (B级目标3)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七.学习检测

(一)

(二)【高考链接】(B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

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

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A.顺昌民以刚为命 B.谓即如此,何以示惩刚喻从盗都使反业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C.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D.百姓愿耕,假 以粮种,复以租赋是欲置我何地耶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八.学习反思

第四篇:陈情表导学案(小编推荐)

陈情表 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长2011年月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密的生平、文章写作背景。

2、了解本文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评价。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诵读全文,基本了解文章大意。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把握各种文言现象

学习难点背诵本文

预习指导:

1、阅读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以更好理解课文。

2、本文的文体特征。

3、通读全文,把握重点字词,养成做批注的好习惯。

4、再读课文,直至能流畅朗读课文。

5、结合课下注释,疏理字词句,自行把握每段大意。

6、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阅读“名师”走近作者,完成填写。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闻,累举不应。

2、背景知识

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3、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思考:本文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

4、文学作品评价: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5、流传的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自主检测:

疏通文意后,完成下面的自我能力检测:

2.重点词语

(1)臣以险衅 ()(2)慈父见背(

(3)舅夺母志()(4)门衰祚(zuò)薄(

(5)终鲜兄弟()(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7)而刘夙婴疾病()(8)未曾废离(

(9)前太守逵察臣孝廉()(10)寻蒙国恩(

(11)则刘病日笃()(12)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1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4)听臣微志(

3.通假字

(1)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4)四十有四(

4.一词多义

(1)拜:①拜臣郎中() ②谨拜表以闻(

(2)夙:①夙遭闵凶()②夙夜忧叹(

(3)至:①至微至陋() ②无以至今日(

(4)以: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谨拜表以闻() ④猥以微(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⑥臣具以表闻(

(5)见:①慈父见背()②二州牧所见明知(

(6)亲:①躬亲抚养()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7)日:①日薄西山() ②报养刘之日短(

(8)当:①当侍东宫() ②死当结草(

(9)薄:①日薄西山() ②门衰祚薄(

5. 古今异义的词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

(2至于成立古义:今义:组织机关等筹备成功

(3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

))))))))))))))))))))

(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古义今义:给马洗身

(5)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6)臣之辛苦古义:今义:身心劳苦

6、 特殊句式:

(1)今臣亡国贱俘()(2)而刘夙婴疾病()

(3)则告诉不许()(4)且臣少仕伪朝()

(5)急于星火()(6)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提出疑惑:同学们,质疑是创新的前提。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不妨提出来,养成质疑的好习惯。可以借助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

当天作业:完成自主检测,小组长检查,下节课课前展示。

阅读欣赏:中国的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也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如果乡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长官是有责任向上推荐的,而且还可以直接任用。

“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譬如说丧期之间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这种古礼连皇帝都要遵守,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古代文化知识积累: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第五篇:教案学案实用陈情表知识点

9月

4、5日陈情表讲义

1、 找出下列词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 夙遭闵凶

(2) 零丁孤苦

2、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 夙遭闵凶 (2) 臣少多疾病

(3)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 猥以微贱

(5)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6) 臣具以表闻 (7) 则刘病日笃 (8) 凡在故老 (9) 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 (10) 无以终余年

(11)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 愿陛下矜愍愚诚 (13) 保卒余年

(14)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15) 谨拜表以闻

3、 古今异义

(1) 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古:流星,比喻急迫;今:微小的光

(2) 至于成立

古:

今: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3) 至于成立

古:

今:组织机构等筹备完成,建立 ..(4) 九岁不行

古:

今:不可以 ..(5)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 ..

今:明清两代生员通称;泛指读书人

(6) 臣欲奉诏奔驰

古:

今:车马等跑得很快 ..(7)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

今:说给人,使人知道 ..(8)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

今: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9) 臣之辛苦

古:

今:身心劳苦 ..

4、 一词多义

(1) 行:行年四岁

九岁不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 鲜:终鲜兄弟

数见不鲜

(3) 凶: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 常在床蓐 (4) 四十有四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4) 寻: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阵降幡出石头

(5) 矜: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愍愚诚 (6) 至:至微至陋

无以至今日 (7) 以: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谨拜表以闻

猥以微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臣具以表闻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 见:慈父见背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风吹草低见牛羊 (9) 亲: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0) 日:日薄西山

报养刘之日短也 (11) 当:当侍东宫

死当结草

(12) 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3) 拜:拜臣郎中

谨拜表以闻

(14) 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5) 夙:夙遭闵凶

夙兴夜寐 (16) 除:除臣洗马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攘除奸凶

(17) 卒:保卒余年

戍卒叫,函谷举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5、 重点实词 臣以险衅 ..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 ..寻蒙国恩 .

6、 特殊句式

(1) 臣具以表闻

(2) 急于星火 (3) 今臣亡国贱俘 (4) 而刘夙婴疾病 (5) 则告诉不许 (6) 且臣少仕伪朝

(7)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8)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9)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7、 成语积累: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皇天后土: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结草衔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8、 文化常识:

太守: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明清两代太守指知府。

察举孝廉: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始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劝谏者)等。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它是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

当侍东宫 .

责臣逋慢 ..则刘病日笃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欲苟顺私情 ..实所共鉴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度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刺史: “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文中是指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秀才: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时开始与孝廉并为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元明以来用以称书生、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郎中: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侍郎是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始于战国。

洗马:官名。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前马”。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故名,秩比六百石。东汉时洗马为16人,职如谒者。魏沿其制。晋时改掌图籍,置8人。南朝宋8人,齐1人。梁置典经局,设洗马,掌公文信札等,职务与汉洗马不同,员额八人,以世族充任。陈因梁制。北齐称典经坊洗马,隋改名为司经局洗马。唐代沿称,置二人,从五品下,掌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仅唐高宗时一度改称司经大夫,不久复旧,其职仍为专掌书籍。其后历代沿制。清代虽不设太子官属,仍保存洗马官名,属于詹事府,为从五品官,实仅为翰林官迁转阶梯。清末废。唐代名臣魏征,早年曾为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征辟:汉代选拔管理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补充:古代的年龄称谓

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3、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4、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5、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6、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7、及笄:女子十五岁。

8、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9、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10、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11、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12、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

13、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14、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5、耋(dié):七十至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

16、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

十、九十曰耄。”

17、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上一篇:产品颁奖词范文下一篇:春季广播稿范文